审计方法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9-17 15:11:36

审计方法论

审计方法论范文篇1

土地出让金专项审计实践告诉我们,做好土地资源专项审计工作,要重视抓三点:

一、从土地档案入手,检查其审批的合法性

土地档案是行政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纪录,其承载着土地的前期批复情况、审批过程和宗地的全部信息。土地前期批复情况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出让合同中出让金的额度,从而得出超越划拨目录范围划拨土地、出让合同价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限价、分摊面积错误而减免地价、降等降级减免地价、减少面积而少计出让金、应“招标、拍卖、挂牌”而未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违规交易土地等问题。同时也能对国土部门的程序设立、内部控制及有无人为因素改变土地要素的行为做出评价。对档案中记载的审批过程予以关注,重点关注国土部门的会审意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领导批示或指示、相关协议和承诺等资料。从国土部门的会审意见中发现国土部门存在的降低标准低于最低限价出让土地、甚至零地价出让土地、不符合出让条件仍出让土地、超范围划拨土地等问题;从政府部门出台的一些与国家土地法律法规相悖的文件或会议纪要和政府领导批示中,发现政府部门行政干预土地市场、违法违规批地的问题。

二、深入相关部门和实地,检查土地利用的真实性

在审计过程中,注意有意识获取有关土地利用方面的外部信息,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广告和谈话等方式获取。然后将外部信息与土地档案进行汇总分析,从中发现疑点,再深入相关部门和实地进行调查。首先,深入发改委和规划部门,取得审计年度内的土地利用方面的全部批复资料,与从国土部门取得的土地审批资料相比较,对于已办立项或规划但没有在国土部门办理用地审批的土地,经到现场勘察后,若是已经用地,基本可以确定属于违法用地。其次,深入实地,对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对临时性用地,调查其是否建设了永久性建筑和已过临时用地期限土地仍闲置未复垦;对以出让或划拨形式取得的土地,检查其是否有私自转让、改变用途、改变容积率和面积不实等问题;通过现场走访,调查是否存在没有办理用地手续违法使用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问题。

三、依据土地专项资金的特点,检查资金收入和支出的规范性

土地专项资金作为财政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土部门在核定出收费标准后,有的要求用地单位直接到财政部门缴款,有的待收后再缴给财政,然后由财政部门按支出计划再将资金分配给国土、建委等部门用于业务经费、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等支出。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国土、财政等部门并不能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的管理规定,经常出现截留、挪用、擅自减免土地专项资金等问题。审计时应以财务审计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土地业务,对国土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收入、财政部门的预算支出和相关项目单位对专项资金的具体适用的规范性进行重点审计。公务员之家:

审计方法论范文篇2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重点内容;方法

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应是对申报立项、资金流向、管理活动、制度运作、资金使用、效益产出等环节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审计。笔者试对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重点及方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重点

(一)申报立项审计

通过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做好对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概预算的审计评审。一方面审查立项的可行性,即申报立项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背景是否真实,建设条件是否落实,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完整,技术经济论证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符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地理和环境)、调优经济结构、技术经济支持能力、社会发展实际、市场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无虚假、重复申报立项的问题,有无随意、盲目申报立项,有无违背科学规律、忽视和谐发展和长期发展、造成效益低下的问题,是否存在项目半途而废、损失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审查项目概预算的经济合理性,即是否体现科学、可行和节约的原则。涉及工程建设的还应审查工程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是否合规、正确,包括内容是否完整,所依据的设计资料、设计图纸及变更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概预算定额与标准是否合规,套用是否正确,有无高估冒算等现象,取费基数与标准是否正确,市场价格与预算价格是否正确等[1].

(二)资金流向审计

审计中首先从资金来源渠道入手,摸清所审财政专项资金的性质、主管部门、来源渠道、规模、构成及具体用途,为深入审计做好准备。如对通过上下级财政结算拨入的专项资金,可审查年度财政结算表、指标账、与上级往来及上级财政部门下达的指标文件、项目批件等资料;对非财政部门主管的其他专项资金可去相关主管部门调查。其次了解主管部门资金管理、分配方式及拨付渠道。重点核对主管部门所分配的资金与使用单位申报的内容是否一致,是否按规定及时下达分配指标,有无随意分配或“暗箱操作”的现象。目前各种专项资金拨付路径不够统一,有的通过各级财政拨至资金使用部门、单位,在国库直接支付下有的从财政直接拨至供货商和服务商,有的由财政部门通过主管部门层层下拨至相关部门、单位。在财政部门内部,一些资金也分别由各职能机构下拨,有的由国库机构拨至有关职能机构,实行报账核算和结算。拨款的结算方式也不统一,有的通过往来结算,有的直接拨给资金。三是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依据资金性质、指标、规模、用途、拨付路径进行跟踪审计。通过有重点地详查或抽查等方法,检查各环节应到位、已到位的资金数额是否真实及其到位的时间,揭示各级主管部门是否按指标、计划、进度或规定程序,及时、足额、规范地拨付资金,中间环节有无滞留、截留、挤占、挪用以及损失浪费,以致影响项目实施的情况,如用于弥补部门和单位经费、平衡预算、违规建设和购置小车等;检查地方应配套的资金是否配足,配套资金的来源是否真实存在,有无假配套的情况,如以物资、债务往来、劳务等抵项的现象。审计人员在必要时应向开户银行询证,检查银行存款对账单收付业务记录,揭示有无已收到的专款未经使用又违规流出使用单位的情况,若有,则应深入进行追踪审计[2].

(三)管理活动审计

管理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效益。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或使用后主要转换成四种形式:一是以货币形态存在和运作的基金,如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二是一些有形的公共资产(设施)或法人资产(设施),如科技型设备、农业及水利设施,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通过工程基本建设来体现;三是维持公共设施功能或正常运行所需的各种无形的耗费支出来源,如养护经费、路灯经费等;四是保障各类贫困群体生活以及村级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费用来源,如抚恤和救助资金、村级三项资金。有些资金在各个阶段会以不同的形式交替出现,如财政安排的一些科技三项费用先是形成科技创新基金,经使用后转换成科技型设备,以后随着有偿部分的回收又变成了科技创新基金。专项资金的专用性质和转换成的形式不同,决定其管理活动的特点也不同。审计中,要依据它们的性质、运作形式和特点,深入分析其内在属性、外在联系和发展趋势,从管理系统、管理模式、服务效能、工作质量、项目进度、执行政策及政策制定本身等各项关键的管理活动角度,抓住重要环节和控制点,开展管理活动审计。

(四)制度运作审计

目前财政专项资金拨付、使用中普遍存在的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体制上的不完善、制度上的不健全和运作上的不规范。有的专项资金缺乏严密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的管理制度背离公共财政的要求,管理职责分工不清、约束不严、监管不力,资金安排和分配缺乏按职责权限进行科学、公开、公正、公平的操作程序,有的资金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等等。审计中首先要运用公共财政理论、控制学、系统学等原理,审查相关部门、使用单位是否建立了规范有效的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制定了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单位“五专责任制”(专项、专户、专用、专账、专人负责)以及跟踪反馈、绩效考评与奖惩制度,各种制度正常运作的保障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其次要通过调查、访谈、座谈会及查阅资料等方式,查明有无流于形式的制度和措施存在,评估制度、措施的执行程度。通过审计达到揭露问题、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制衡权力、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的目的[3].

(五)资金使用审计

一是重点检查财政专项资金是否专用。从账证及票据等原始凭证入手,按照重要性原则,检查使用程序是否合规,各项支出有无严密的审批手续;票据是否合法,资金投放是否符合政策,支出内容是否真实,用途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截留、克扣、挪用、虚报冒领、擅自改变用途的情况,如违规用于补充办公经费,发放奖金、津贴和福利,项目之外购车、搞基建,擅自出借资金等问题。对税务等部门“代开”的运输、劳务等票据要重点检查是否以合法形式掩盖虚假事项和不实内容。要强化对白条支出、袋袋账、包包账的审计。二是使用过程是否体现合理、节约原则。检查各项支出是否精打细算,是否按期编制计划和办理申请报告,有无大手大脚、贪大求洋,随意扩大项目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搞花架子,以致贻误整个项目建设的现象;所购物资是否必需,质、量、价是否合理,有无办理必要的验收、保管、领用手续,有无盲目采购、浪费资金的现象。当然,也要检查有无随意缩小规模,以便达到侵占专用资金的目的。各种非生产性支出是否严格加以控制,有无因占比过大影响到整体建设或生产。三是财政专项资金是否按照项目进度使用。能否满足项目质量要求,有无因付款不及时而影响项目实施、错过农时工期的情况,办理工程资金结算是否履行了必要的审计或审核手续。四是重视和加强对财政报账制核算的审计。防止会计核算与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相脱节。

(六)效益产出审计

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完成后,应通过对所产生的效用特点、受益范围和所办事业生命力的强弱、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有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与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效益产出审计和必要的后续跟踪审计,以综合评价其项目效益。现行专项资金项目按功能和作用可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三类。在审计及分析评价上,公益性项目效益产出审计的重点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对准公益性项目效益产出审计的重点既要立足社会效益,又要兼顾经济效益。对经营性项目效益产出的重点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同时,要牢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资源与生态效益的分析评价融入三类项目审计中。在具体评价时,要注意:一是利用宏观经济与社会指标,如分析项目是否按期完成,运行后是否增加税收、解决就业、改善民众生产生活条件、拉动周边和相关产业的成长和区域规模经济的形成、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重大疫情防控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评价社会效益情况;二是利用财务、经济、技术能力指标,如投资回收期、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净现值等指标以及是否增加产业化程度、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评价经济效益情况;三是利用项目对资源的消耗与利用以及是否符合环保法规、政策和标准,噪声、污染物等排放是否控制在规定标准之内、治理措施是否有效、改造生态的能力如何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评价资源与生态效益情况;四是对项目建成后涉及资产移交及后续管理、维护的,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评价,主要包括资产接收管理的主体是否合法及其管理能力如何,现行管理体制能否满足长远发展需要,运行收入与成本费用有无严重倒挂,使运行难以为继而无法长远发展。

二、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方法

在审计方法上,财政专项资金审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准项目

目前专项资金主要分成以下几类:与“三农”有关的支农资金、扶贫资金、水利资金、农田建设资金、农村路桥及广电和电力建设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与发展生产力有关的科技、教育、技改资金,与人民生活有关的社会保障资金、初级卫生保健资金,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环保资金,与地方硬件建设有关的交通建设资金、城建资金(绿化、景点景观、公共设施运行资金)[4].审计选项时要权衡利弊,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充分考虑现有审计资源条件、审计人员有限的经验和能力、审计成本等因素。主要选择一些政策性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或损失浪费严重、易受政府关心和社会关注、关系群众生产生活,且简单可行、易于操作和评价的重点财政专项资金[5].

(二)整合资源

效益审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审计机关要加强组织领导,投入精兵强将,选调补充一定数量的非财务审计人员如管理、工程、环保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多兵种合成队伍,提升整体审计能力,必要时借调社会中介或内审机构人员共同参与;对申报立项可行性研究的评审和管理活动的审计,可特聘一些相关行业的专家去实施,以弥补现有审计队伍的知识面过于单一的不足。另外,由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某一专项资金的“一条龙”效益审计,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可实现统一组织、集中培训和同步指导,共享审计思路、方法、技术等资源,便于地区之间的绩效比较与评价。

(三)广泛使用审计调查手段

审计调查可以极大地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增加审计的可信度。

(四)评价要尽量谨慎客观准确

现阶段效益审计尚在摸索阶段,评价标准不够完整、统一。所以当前的效益审计评价应把握以下原则:一不能强求尽善尽美,贵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此达到逐步提高和完善的目标;二不能要求面面俱到,应突出影响大、起决定作用的重点环节;三评价要尽量客观、全面、准确,充分发挥预防性、建设性和借鉴性三个作用[6].

在进行专项资金效益审计具体评价时要尊重事实、切合实际、恰如其分,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切忌不着边际,牵强附会,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专项资金效益审计可以从立项是否恰当、资金分配是否公平、合理,管理是否有效,资金使用是否节约,效率和效果如何等方面作出重点性地审计评价。就目前而言,这种评价可以是对所审的全部或部分重要事项的评价,也可以突出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某一方面的评价。要特别把握一点,评价标准与审计事项越密切,评价结果越可靠。在对未来效益的审计评估上,既要进行趋势分析,更要注重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济南特派办。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的四个环节[J].中国审计,2005(9):13.

[2]彭华彰,周铁锐,贺明明。国外效益审计的启示与开展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探索[J].审计研究,2005(1):4852.

[3]郑新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水利建设资金审计[J].中国审计,2004(17):7172.

[4]齐健贻。农业专项资金审计[J].中国审计,2003(12):3132.

审计方法论范文篇3

关键词:内部审计;国企改革;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目前国有企业依然存在着经营管理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财务信息失真、企业行为失控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必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而推动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改革与内部审计的形势,健全国企内部审计制度,是当前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审计法》规定,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可以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监督。企业内部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及下属全资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下属单位及部门领导重大经济决策责任、企业和个人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情况等方面。

不同于西方的内部审计产生于公司多层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我国内部审计的建立多是行政干预的结果,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烙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审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前,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够抓住企业改革的机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企业中有地位、有威信;而有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却出现了严重的“滑坡”,机构被撤并,人员被分流,还有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偏少,没地位、没作为,虽有若无,不起作用。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两极”分化严重。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从内部审计的理论、组织、方法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深化国企改革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内部审计理论滞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内部审计实践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理论滞后问题较为突出。在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方面,如,内审的目标、职能、原则等尚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理论体系;而实务理论方面,如,经济效益审计、企业集团审计、比价审计的有关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以致理论落后于实践,指导意义被淡化。此外,国家对内部审计的立法也相对滞后。近年来虽然也陆续颁布一些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政策法规,如《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但独立的法律还是空白。同时这些政策法规内容不完善,如,对其他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没有作出明确要求,没有惩罚性措施,形不成足够的威慑力等。

(二)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属强制性制度变迁,受行政干预严重。成熟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是由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自发产生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我国内部审计是1984年在政府的推动下首先在一些具有骨干作用的大型国营企业中建立起来的。其建立的初衷是把内部审计作为加强国家对企业审计监督的补充手段,旨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利益,而不是出于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的需要。1995年7月审计署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再次明确了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及内部审计的职权、审计领域等。在我国内部审计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政府对其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而作为非完全独立主体的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安排只能被动地接受。

(三)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技术、方法落后,审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特别是在通讯、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帮助下,企业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在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也必须不断完善。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还普遍存在着事后审计、静态审计和现场审计单一的落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发达国家,内部审计是一种很专业的职业,有专门的职业团体,推行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和授证制度。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也是经过严格的选拔后任用的,提供培训的机会,建立业绩评价制度,同时内部审计部门除了内部审计师外,还包括了为数不少的其他领域的专家,如,电子计算机专家、律师等人才。相比较而言,我国现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基本上都是财会专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有所欠缺。有调查显示,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中71%以上是财务会计和审计专业,法律、统计、金融及企业管理专业的占14%,机械制造和建筑专业的各占4%。

二、健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具有与以往改革不同的时代特点:国有企业改革是出资人主导的改革,是“共担成本”的改革,是总体性改革,是大规模的重组改革,是规范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应是完善激励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加快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企业内部审计必定要顺应这一趋势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并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健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业务经营大规模、复杂化。当前,国有企业的经济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加大,审计人员承担的审计风险就相应地增大。有时候虽然能搜集到很多有力的审计证据,但仍难以证明其经济业务的实质。在此种情形下,往往要冒很大的审计风险。

(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日益频繁。近年来,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越来越多,有剥离、收购或两者混合等多种形式。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有可能产生很多问题。如,股权变更的标志,如何确定重组购买日,重组相关公司的有效资产与不良资产的计价标准是否一致,资产置换、注入有效资产、剥离不良资产、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合法、合规和公允,被购并方的债权债务是否真实等。最关键的是,国有资产在重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保值增值,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三)国有企业股权转让活跃。国企改革过程中,股权转让事宜也是值得审计人员予以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有的企业或个人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进行股权转让时不按规定执行或采用各种貌似合规的手段,将国有股权低价转让或以高价接受非国有股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失。

(四)竞争导致国有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加大,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审计风险。企业内部审计将不能只是对过去的既定事项进行审查,而要借助于各种信息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

三、健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对策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内部审计则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的根源在于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内部审计制度运行的首要条件,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必须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在独立的法人财产的基础上营运。二是产权界定清晰,即要明确投资者对企业的法人财产的股权。对国有企业而言,产权改革的目标是由单一的国家所有逐渐向多元投资主体共同所有演进,这应根据企业不同的经营情况和性质逐步进行。三是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即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制衡关系,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此外,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还需要有发达的资本市场支持。我国目前主要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制尚不能对企业形成有效的约束,因此应发展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机制,包括规范和完善股票债券市场,培育分层次的市场交易体系,允许国有股和法人股上市流通等,促进企业行为的规范化。同时还要培育相应的经理人市场、企业并购市场、中介服务市场等市场体系。

(二)协调统一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近些年,作为完善与发展内部审计规制的重要举措,国家审计署了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相继制定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20余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此外,相关法律法规对内部审计也做出了相应规定。但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这些规制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急需在实践中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紧密结合公司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内部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建立、内部审计标准的制定,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等问题,寻求各法律法规的协调与统一,以制定出较为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以通过具体规制强化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责任,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股份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按隶属关系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笔者认为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是比较理想的模式。因为在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下,内部审计能够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权威性。由于董事会实行集体讨论决定制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正常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由执行董事和内审人员组成,内审机构在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审计方法论范文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审计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虽然商业银行对存贷款利率决定的自主性不断增强,但在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也在不断生成。因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利率的最终决定还得由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来决定。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波动幅度会不断加大,利率波动频率也会不断加快,由于利率波动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利率风险可能会使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造成资本亏损、降低预期收益。而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利率风险一般采取缺口管理、平均期限管理、动态模拟分析等传统管理手段,近年也开始利用内部审计手段对利率风险进行深入管理,如设置专门利率风险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审计频率、尝试设置相关标准、制定审计流程、改善审计质量等等。利率风险内部审计在操作上有其自身的规律,但国内银行在利率风险内部审计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方法观念上仍存在着认识不清的现状,下面就是笔者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看法。

一、关于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

1.利率风险审计一般采取非现场审计

就一般的内部审计工作而言,现场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实地审计检查,这是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其目的是为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直接的审计证据。当前,商业银行的总账可以集中到总行或一级分行,会计报表等数据的输出也由上级行直接打印,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质询被审计单位,审计的时效性得以极大地提高。这使得利用总账传输系统及统计报表数据进行实质性的非现场审计成为可能,非现场审计借助计算机和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持,通过对审计对象相关业务数据和资料的连续调集、整理和分析查找经营管理存在的疑点和问题,评价经营管理现状和风险程度。为现场审计提供线索和资料,为制订审计计划、安排审计资源提供支持。就整个审计体系而言,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都是审计监督方式,二者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弥补各自局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二者互为补充,统一于科学有效的审计监督之中。非现场审计帮助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提供审计线索;现场审计保证审计计划的有效执行。非现场审计广泛的覆盖面与现场审计有针对性的审计点结合形成审计监督网,两者共同促进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实现。

但是利率风险内部审计是一项较为专业化的、比较独特的审计活动。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其大多数大额存贷款都集中在一级分行甚至总行,而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业务、同业拆借等等市场业务一般都是由总行操作,故此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一般都是在一级分行以及总行来开展,利率风险内部审计工作也是在商业银行的这些层次来进行。在相关工作中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和评价,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利率缺口、期限缺口进行研究、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各级机构的资产、负债报表,而这些报表往往不需要到实地进行查阅,因为这些资料都会被上交到一级分行及总行。因此,在经营管理比较成熟、高效的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及其内部审计基本上都是非现场审计。

(2)利率风险审计是否需要现场审计

这个问题需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经营管理的现状,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利率风险内部审计主要也是进行非现场审计,但在一些方面,现场审计仍然不可或缺甚至尤为重要。

比如,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的制定上,可以一定幅度下浮,无限上浮,这是鼓励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上要更多的考虑贷款风险以及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但其实际制定的贷款利率能否体现上述因素,会不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息收入的减少,这在报表资料上都是无法显示的,必须现场获取、查阅相关凭证才能够进行实际的风险评价。

再比如存款利率,当前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没有下限,不能上浮,虽然央行在国内的一些信用社正在开展利率上浮的试点,但全面的允许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适度上浮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个别的商业银行或分支机构,为了更多的吸收存款,不惜采取各种高息揽存的违法手段,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利率风险。而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利率风险,同样在其报表上是不会显示出来的,也需要对一些原始凭证进行严密审计。

二、关于计算机审计

1.利率风险内部审计主要依靠计算机审计。

利率风险内部审计开展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计算机审计的应用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对利率风险的认识、评价需要大量使用计算机审计手段。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包括中小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基本都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基层银行的业务数据都会通过银行内部的计算机网络传输到上级机构,直至传输到总行。利率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活动所需的数据信息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计算机系统获得。利率风险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主要来自资产、负债项目,这些都是下级行向上级行报送的基本业务数据,完全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获取。公务员之家

而且,在对利率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的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相关的计算机分析系统来辅助审计。由于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越来越复杂多变,其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如何、相关风险管理是否有效,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来进行动态模拟分析、测试。目前我国一些商业银行正在进行与内部审计有关的计算机系统建设。如2004年建行总行审计部下属的非现场审计处和IT审计处,已经共同开发出审计信息管理系统,这在国内银行业中抢了先。一旦相关信息今后便捷、完备的录入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后,审计部门就能对各项业务及其风险进行随时监控。

(2)利率风险内部审计是否需要对原始资料进行审计

无论将来利率风险内部审计手段如何发展变化,但就目前来看,利率风险内部审计在某些方面还是要对一些原始资料、凭证进行审计。这一点的原因和前面论及的"利率风险审计是否需要现场审计"的原因是一样的。实际上,对于利率风险审计来说,非现场审计与计算机审计大体上是一致的,但也不尽然,如即便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依靠商业银行汇总到的各级机构的资产负债资料,仍然可以"非现场性"的完成绝大部分利率风险审计工作。同时,现场审计和实物审计也不尽相同,但二者对于利率风险内部审计不可或缺的原因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1](美)保罗•J•索贝尔,《审计人员风险管理指南》,中信出版社,2004年.

[2]张建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3]赵志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审计方法论范文篇5

审计准备阶段的数据转换

1.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使用软件:证券公司业务使用的是恒生证券交易系统软件,业务数据分三个库,即CUR(归档库)、HIS(历史库)和RUN(当前库)。

2.索取恒生软件数据字典,了解每张数据表核算内容,根据审计需要,选取了所需的35张数据表(主要是资金流水表、股票代码表、资金账号与证券账号对照表等)。

3.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选取的以上35张表的文本格式的电子文档(通审软件支持的格式)。

4.按照通审(人寿版)数据转换步骤,根据恒生软件数据字典结构逐张导入并录入选取的35张数据表对应的数据结构(一人录入,其他人引入即可)。导入完毕,账表审计即显示35张表名称及内容。

汉化编程模块及审计案例

一对多审计模块。通过对资金账号与证券账号对照表汉化编程,统计一个资金账号所对应的所有股东号个数;利用软件查询功能,筛选出一个资金号对应股东号个数(一对多个数)大于3个(没有B股即为大于2个)的记录,即查出一对多审计个数及总数。对于一对多较多的资金账号应在下一步审计中予以重点关注。

审计依据:中国证监会《关于做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证监基字[1998]11号)第七条“一个自然人只能开设和使用一个资金账户,并只能对应一个股票账户(证券账户)或基金账户”。

审计案例:通过汉化编程经进一步查询发现营业部普遍存在一对多开户情况。最多的一个营业部存在330个一对多资金账户,其中最高的一个资金账户开设628个股东账户。对开设较多股东账户的资金户进行重点关注,并结合透支等情况进一步发现账外委托理财及拆入资金为股民配资及账外自营等问题。

透支审计模块。通过对资金流水表进行汉化编程,按资金账号统计出交易日当天最后一笔资金流水,利用软件查询功能,筛选出最后一笔资金流水后资金余额小于0的记录,即查出所有资金户不同时点的全部透支情况。将透支情况进行排序,对透支金额较大的资金户及时间段进行重点关注。以此为突破口,查出违规拆借资金给客户配资、账外自营、为中签股民垫支等问题。

审计依据:《证券法》第三章第三十六条“证券公司不得从事向客户融资或者融券的证券交易活动”。

审计案例1:查出某营业部违规账外拆入资金3000万元为股民配资,以透支方式归还到期拆借资金,至审计日止透支余额-2698.4万元,所配17个资金户股票市值及资金余额2079.8万元,形成浮动盈亏-618.6万元。

通过透支审计模块发现某营业部某资金户自2002年5月21日开始透支,透支金额-2963.5万元,至审计日止仍存在透支余额-2698.4万元。经查,该营业部于2000年1月与某公司签定协议,拆入国债面值3000万元。该部开立资金户并转入拆入国债回购出资金近3000万元向17个资金户进行配资(通过现金取出方式转入股民账户),2002年5月21日回购到期,所配资金户未还回资金,营业部通过透支方式购回国债,形成5月21日透支余额-2963.5万元。购回国债于5月27日托管转出归还拆入国债。之后仍直接从该户现金取款致使透支金额继续增加,2002年7月31日最高达到-4063.1万元。后又陆续现金存入,至审计日止透支余额为-2698.4万元,所配17个资金户股票市值及资金余额2079.8万元,形成浮动盈亏-618.6万元。

审计案例2:查出某营业部违规账外自营,至审计日止,透支余额-692万元,浮动盈亏-414.1万元。

通过汉化编程生成透支审计表发现,某个较小规模的营业部某个资金户透支频繁,时间较长且金额较大。经调阅该户对账单,发现该户自开户起,除转账存入一笔资金10万元,其后购买股票全部由营业部透支融资进行。至审计日止,累计透支天数559天,最高透支额为-799万元,透支余额-692万元。经该营业部总经理解释,该户起初是为股民融资,之后股民撤出,该营业部在该户继续透支自营买卖股票,至审计日止,该户证券余额85万股,最新市值277.9万元,浮动盈亏-414.1元。形成账外自营,潜在较大风险。

国债结存审计模块。根据股票代码表查询生成国债代码对照表,通过与资金流水表进行汉化编程,统计出有国债交易资金户的不同种类国债结存,按国债种类将国债结存数量进行汇总,与该营业部席位国债结存及国债台账进行核对,如不一致或有回购登记的,调阅其交易对账单,是否存在以股票蓝补的方式进行国债回购融资等。调阅协议进一步发现账外以代购国债名义开展委托理财业务,并回购拆入资金用于为股民配资、自营股票买卖或转出资金弥补其他委托理财账户资金不足等账外经营问题。

审计案例1:查出公司总部在其所属营业部开立的委托理财账户3个,共拆入资金8500万元,余额5500万元,至审计日止,浮动盈亏-1616.8万元。

通过汉化编程生成账户国债结存表,与该营业部席位及国债台账结存数量及种类进行核对发现,席位和台账国债结存数量均小于账户结存数量,差额即是已作回购登记的2个资金户的国债总计,而国债台账不反映的这一资金户与以上2个资金户国债种类和数量结存完全一致。调阅以上三户交易对账单发现,该资金户将2个资金户国债通过该户回购融资进行股票买卖并转出资金。进一步调阅协议发现,公司通过该营业部开设三个资金户进行委托理财业务(其中两户是以拆出资金方开户,反映拆入资金及购买国债、卖出国债还款情况;另一个资金户是国债回购及股票买卖户)。回购户共转入委托理财国债面值8500万元,已经支付本金3000万元,利息301.5万元,利率7.096%,高于协议利率4.436个百分点。至审计日止浮动盈亏1616.8万元,形成账外以代购国债名义委托理财进行融资自营,同时转出资金用于弥补其他委托理财户到期资金不足。

审计方法论范文篇6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将审计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之中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明确审计工作面临的宏观形势和任务,进而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总体要求;切实理解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特征;明确审计工作在推进科学发展中的目标和方向,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总揽全局能力。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明确审计工作与科学发展大局的内在联系,找准审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狠抓落实能力。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将审计工作置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

审计是一门科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特别是作为一门与诸多学科联系紧密的科学,必须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同时,审计又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内容丰富、领域广泛的实践活动。审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特别是一种内容丰富、领域广泛的实践活动,更是离不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审计无论是作为一门科学,还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都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有力地破解审计发展中的难题

目前,审计工作逐步显露出了一些特征。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计制度日臻完善,同时审计制度应有的机制性效应发挥得不够理想。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揭露了大量的经济违纪违规问题,社会上称之为“审计风暴”。这一方面说明审计力度加大,另一方面也不同程度折射出审计制度的长效性发挥得还不够。

二是审计成果十分显著,同时审计成果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多偏重于揭露问题,而促进整改不足;偏重于事后监督,而事前预警不足;偏重于财经领域,而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不足。

三是审计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同时审计执法过程中带有共性问题的解决还没有形成规范。如合理却不合法、地方法规和国家法律不尽一致、经济活跃易变而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等问题。

四是审计工作层次不断提升,同时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超前性,能够起到预警作用的,关乎经济、政治、社会事业发展全局的高水平的审计成果还为数不多。

五是审计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同时还有一些审计盲点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如私营企业的审计问题、中外合资企业的审计问题等等。这些应不应该纳入审计监督之中亟待研究。

六是审计技术有了空前改进,同时网络化建设、计算机审计等新的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还有欠缺。还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方式,审计效率相对低下。

七是审计能力建设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审计资源的整合还有很大潜力。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之间的体系力量的整合;审计上下级之间纵向力量的整合;审计机关内部之间横向力量的整合,还没有达到科学的程度。

八是队伍建设有了明显增强,同时人员编制不足、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纪律作风不尽严格、效率不是很高等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这些表明,近几年来审计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很多的矛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审计而审计、孤立片面地去对待,是不能奏效的;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地对待,也是不能奏效的。只有用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全面地、系统地、辩证地分析研究这些问题,才能够使之得到妥善解决。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勇敢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审计工作面临着很多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

一是来自于审计工作目标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思想建设和社会建设四大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均与审计工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二是来自于审计地位的挑战。目前审计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由以前的财政经济领域拓展到了对权力的制约、干部的监督评价、腐败的惩治、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等领域,使审计工作的地位由经济上升到经济与政治并有。

三是来自于审计内容的挑战。我们在继续搞好常规审计的同时,将面对一些新的审计内容,如政府绩效审计、行政效能评估、经济政策评估、科学发展评价等等。

四是来自于审计技术的挑战。当前经济知识化、信息化的特征非常突出,这种形势要求审计的方式必须迅速向电算化、网络化、远程式化发展。

审计方法论范文篇7

实事求是原则不仅是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而且是审计监督的内在要求,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是审计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长期以来,审计是否需要哲学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审计发展的重要课题。世界观、方法论不可或缺,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审计工作有重要影响。本文尝试以此论述实事求是在审计哲学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一审计需要实事求是的哲学审计是查账的具体活动,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的学说,两者的确有很大的区别。我国审计机笨成立的历史不长,从1984年建立审计机关至今也不过才20年左右,审计没有一套较为完整和成熟的系统理论。从理论形态上划分,审计学目前主要还是应用型理论,而不是抽象型理论。

应用型理论天然具有经验主义的一面。审计机关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初,为了规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担负着繁重的任务。几次大规模的机构调整和改革,审计人员编制受定编限制,人员少与任务重的矛盾十分突出。这样就使审计机关忙于具体的审计事务,无暇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应当说,一方面审计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审计历史较短,经验积累有一个过程,难以形成丰蕴的经验;另一方面,审计任务繁重与人员少的矛盾,使审计理论准备不足,科研力量薄弱,理论化、系统化的审计经验也严重滞后,显得理论苍白无力。1995年,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开展了什么是审计的大讨论,就审计的定义问题专门在山东青岛召开有关专家会议讨论。此次讨论,把审计的定义表述为: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但仍然缺乏审计哲学的研究,缺乏审计方法论的探索是个重要原因。审计基本问题的解决,固然需要从审计本身的职能和特点上去考虑,但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不可想象的。审计哲学最科学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一旦和审计相结合,审计就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为之开辟广阔的发展道路。审计监督职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古往今来,千篇一律的审计是不存在的,审计职能是在“变”与“不变”之中运动发展的。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审计事业的发展。由于在审计基本问题上的模糊认识,理论滞后,使审计工作受到很大影响。1995年,企业改革,两权分离,特别是股份制改革,企业经济效益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有的同志就提出,审计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探索效益审计的新路子。可是受传统审计职能是监督的观念影响,经济效益审计始终未能广泛开展起来。由于企业改革缺少了效益审计这一信息,未能很好地总结企业改革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使审计人员在企业审计过程中不断地遇到改革遗留的问题。如企业普遍存在重体制改革轻内部管理的现象,虽然企业变为股份制的了,但光有一个“美丽的外壳”,企业内部缺乏科学管理,运作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并没有提高。相反,公司关联交易虚增利润,“三会”形同虚设。对企业法人代表不是放权不够,而是监督不力。对此,如何应对新形势的变化,审计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成为是否与时俱进的重要课题。不少同志认为,审计领域要扩展,向“参谋”、“催化”、“服务”三个方面延伸,重点是经济效益审计。笔者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从审计理论的构架来看,审计职能的转变,审计方法的创新,受制于审计理论的创新。审计理论结构有审计主体运行理论、审计客体理论、审计主客体关系理论、审计运行理论等。

这些理论都有一系列审计范畴支撑着。审计理论与范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理论与范畴能促进审计的发展;另一方面,超前或落后于形势的理论和范畴会阻碍审计的发展。不适应审计新形势的观念会束缚人们的手脚,极易形成不易改变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审计创新。审计如何与时俱进,成为每个审计人员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审计哲学是审计理论的先导,是审计的指导思想。审计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实事求是,才能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进行理论思考,才能着眼于新的发展。审计哲学的脊梁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审计的灵魂,是全部审计理论的哲学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实事求是直接反映审计的本质审计的本质在于监督,这种监督是通过查清事实来实现的。事实本身有本质和现象之分。审计首要任务是发现现象,查清本质,以审计定性和处理来实现审计的职能。实事求是的基本点就是探求事物的本质,在主体与客观之间实现统一。审计的过程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查帐、算帐、询问、调查等活动,就是获取被审计单位这一事物的信息。

审计人员首先是感觉,进点被审计单位,了解概貌,得知组织机构、帐务处理流程以及单位外观的表现如建筑物、人员形象等。通过进一步查阅帐表,得知该单位的资金来源,资金占用以及比例关系,审计人员获得了知觉形态。随着审计的深人,进而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认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审计人员的认识就进人到表象形态。审计人员通过整理材料、系统分析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对材料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得出其财务收支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合法、基本合法、不合法的结论,审计认识就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对此,凭感觉审计是不符和实事求是原则的。如一看到被审计单位发奖金,就产生怀疑,认为肯定存在违法问题。其实,如果被审计单位在帐上“明来明去”,发放奖金履行了必要的程序,是符合“效率优先”和“按劳分配”原则的。因此,对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凭感觉审计实际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表现。审计是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是审计对象这一事物在审计人员头脑中的反映,而不是相反。实事求是原则要求我们原原本本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状况,一是一,二是二,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做到不先人为主,客观公正。这要求我们遵循着的认识路径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而不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正是一条实事求是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审计认定事实,但事实是动态的,又是有层次的,就是事物本质本身也是动态的,有层次的。因此,审计认定事实是不容易的。事实有现象与本质之分。审计必须通过财务收支的现象,发现其本质,而不能只停留在一定的层面上,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问题必须穷追不舍,查深查透,查个水落石出,才能实现审计目标。审计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深化的过程,不能指望一次完成。

现在,有的审计项目,进点一个企业,走马观花,三五天完成,认识肯定不够深化,不可能做到客观、全面地评价审计对象。审计程序有一个重要环节,即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阶段。这是实事求是精神的最好体现。审计是监督别人的,审计又是单方行政行为,在审计中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是不平等的。但在认识上,在弄清事实的前提下是平等的。事实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并不是固定不变地掌握在某个人手里,而是不依人的意志客观地存在于事实之中。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就是防止审计人员产生主观片面性的重要措施,是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表现。能否认真、虚心地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是衡量审计人员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标尺。征求意见的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是弄清事实,正确反映审计对象状况的过程,也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因而是必要的和重要的认识环节。公务员之家

古今中外的审计发展史,就是一个追求实事求是的历史。古代的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审计,虽然从实质上说都带有剥削阶级的烙印,但它们和社会主义审计存在共同的一面,即在专业上都要追求真实反映审计对象。不论何种形态的审计,都在不知不觉地贯彻唯物论的反映论,只是有自觉和自发之分。为了实现审计规范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审计署自1989年起就开始着手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制定。在国家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了40多个具体审计准则。财政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先后了独立审计准则等相关文件和标准。我国审计界一直在追求真实、完整反映审计对象财务收支状况的目标,都在为贯彻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原则而努力,都在为实现真理而奋斗。

因此,实事求是原则本质上反映了审计发展的客观需要。199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审计法,在第一条总则中第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实事求是原则固定下来,把实事求是原则法律化,将实事求是作为审计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不时旨导思想,成为我国审计法制的基本原则。为保证实事求是原则的贯彻落实,审计法同时规定了审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并对审计人员失职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制裁措施。这样,实事求是原则从认识论的原则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说明党和国家为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一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是彻底的唯物论者。实事求是原则的法律化,必将有力地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使审计这个经济的“哨兵”和“警察”能看得更清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三实事求是是审计的方法论任何审计都必须有目标,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目标是企业报表的真实合法效益,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目标是投资造价的真实合法效益,外资审计目标是外资运用的真实合法效益等。审计目标是个系统,有总目标和分目标之分,目标本身是有层次的。如何确定目标,就有个实事求是的问题。

审计目标不能定得太低,否则审计的深度不够,目标定得太高,难以实现,也会增加审计成本。这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对上市公司审计,将审计目标确定为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为首要目标,而将检查错弊作为第二目标。在企业改革初期,即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应将检查错弊作为第一目标,公允性审计作为第二目标。审计目标的确定还应当根据政府和领导以及群众关心的问题,确定符合有关方面意愿的审计目标。如对学校的审计,群众反映乱收费意见大,就应将审计目标确定在查核学校乱收费的合法性以及费用的使用方面。审计目标确定以后,也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审计方案,确定审计重点。由于会计具有浓厚的艺术特征,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并不是绝对准确,而是真实、公允和有效,亦即会计信息要具有决策有效性。如何在审计方案中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度,是一个十分实际的问题。重要性必须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地确定。如判断存货中一笔错误金额是否重要,亦即是否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要根据其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来确定。从性质上说,错报有两种情况,即无意差错和有意舞弊,有意舞弊比无意差错更严重,因而也更重要。应当说在审计目标、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的确定方面,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不仅难以实现审计职能,而且审计成本也会不必要地增加,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这种浪费有三种:一是物资成本,如人力、物力的浪费;二是时间成本,审计时间过长,影响审计及时性;三是精神成本,主要是增加被审计单位人员精力负担,影响审计对象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确定审计目120标和重点,是十分要的。实事求是作为审计方法论还体现在它是重要的审计手段。审计人员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审计事项,必须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必须以证据即事实说话。审计人员不应就帐论帐,查帐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但不应局限在帐簿报表方面。要深人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这样才能摸到真情,取得成果。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是审计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有效途径。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什么时候审计职能就能有效发挥。审计机关成立二十年来,正是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才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技术与方法,使审计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实事求是原则与独立性、依法办事一道成为审计的“三大法宝”。

四实事求是原则是审计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基点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监督是手段不是目的,审计通过披露审计信息为有关决策人服务,通过查错纠弊促进市场主体规范经营。审计监督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政府形象。为此,审计必须讲政治,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审计通过监督体现“三个代表”。而实事求是原则是审计工作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合点。实事求是不仅是“三个代表”的灵魂与精髓,也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精髓。实事求是原则怎样实现审计工作与“三个代表”,思想的结合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以“三个有利”标准衡童经济行为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是在生产力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和新的时代要求提出的判断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准,也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三个有利”标准是邓小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得出的重要结论,“三个有利”是实事求是精神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审计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应坚持“三个有利”标准,作为审计判断是非的根本准绳。“三个有利”的内涵与“三个代表”的内涵有密切联系,“三个有利”是“三个代表”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坚持“三个有利”是坚持“三个代表”的实际表现,也就从根本上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而社会主义事业又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须依衣全国人民不断创新。面对群众的首创精神,面对群众的探索,审计人员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眼光,正确看待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此,审计必须与时俱进,以“三个有利”来判断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保护改革,促进企业发展。

(二)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审计是执法活动,必须遵循我国法制的基本原则,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q但法本身也有个精神问题,法的精神即法的宗旨,也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依法办事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一致的。实事求是是依法办事的基础。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法

律面临两个方面的考验:一是法律空白,即社会现实已经出现,而法律没有规范的“盲区”,如虚拟经济、虚拟市场等;二是法律本身不适应客观现实,要么落后经济发展需要,变得过时,如计划经济时期的文件,要么不适合某个地区经济建设实际,阻碍了经济建设。遇到这些情况,审计必须实事求是,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法律“盲区”经济事项用“三个有利”、“三个代表”来衡量和评价。对法律“滞后”和“不适应”也要坚持“三个有利”来评价,并提出修改法律的意见和建议,而不能一概而论,“依法”照抄照搬,否则就会脱离实际,不利于经济建设。对法本身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一个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有多方面,有专项资金,有集资款,项目法人为了不耽误工期,在单项工程之间进行资金调剂,将专项资金单项工程之间调剂,并没有影响项目建设。因此,凡是“合法不合理”或“违法但合理”的现象,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妥善处理。

(三)审计定性处理要宽严适度审计定性是确认事实的性质,定性必须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定性要“严”,是什么性质就定什么性质。但处理时要“宽”,即要留有余地,要坚持辩证法。其实,就是审计定性也不能铁水一杯,也要在“严”中留有余地。坚持定性处理的实事求是原则,并不是诡辩论,而是辨证唯物论的具体体现。在审计中,应区别不同情况,不同环境,采取相应的定性和处理,是由矛盾特殊性所决定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及其结构多元化的今天,经济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任何采取形而上学的认识和做法,都是十分有害的。在这里,实事求是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成了同义语。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例如企业有好有差,对差的企业,审计披露定性重一些是可以的,但对好的企业,审计说过头话,抓住一二个问题不放,就会给这个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对好的企业和差的企业,在定性和处理中要区别对待。

对好的企业应注意维护其形象,帮助其改正和规范经营。对差的企业应“鞭打慢牛”,督促其走正道。对违纪问题,也要区别不同情况,对个人问题要严肃处理,对单位的问题要本着促进发展的原则妥善处理。对故意行为要严肃处理,对过失行为要帮助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要过于追究某个人的责任。对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过失,改革探索中出现的“毛病”,要客观地、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不要急于下结论,审计可以采取“写实”的手法,提出问题,向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l]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乐志强.《德意志意识形态》简明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3]陈长畅.《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简明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4〕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审计方法论范文篇8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将审计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之中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明确审计工作面临的宏观形势和任务,进而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上来,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总体要求;切实理解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特征;明确审计工作在推进科学发展中的目标和方向,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总揽全局能力。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明确审计工作与科学发展大局的内在联系,找准审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狠抓落实能力。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将审计工作置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

审计是一门科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特别是作为一门与诸多学科联系紧密的科学,必须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同时,审计又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内容丰富、领域广泛的实践活动。审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特别是一种内容丰富、领域广泛的实践活动,更是离不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审计无论是作为一门科学,还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都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有力地破解审计发展中的难题

目前,审计工作逐步显露出了一些特征。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计制度日臻完善,同时审计制度应有的机制性效应发挥得不够理想。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揭露了大量的经济违纪违规问题,社会上称之为“审计风暴”。这一方面说明审计力度加大,另一方面也不同程度折射出审计制度的长效性发挥得还不够。

二是审计成果十分显著,同时审计成果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多偏重于揭露问题,而促进整改不足;偏重于事后监督,而事前预警不足;偏重于财经领域,而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不足。

三是审计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同时审计执法过程中带有共性问题的解决还没有形成规范。如合理却不合法、地方法规和国家法律不尽一致、经济活跃易变而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等问题。

四是审计工作层次不断提升,同时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超前性,能够起到预警作用的,关乎经济、政治、社会事业发展全局的高水平的审计成果还为数不多。

五是审计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同时还有一些审计盲点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如私营企业的审计问题、中外合资企业的审计问题等等。这些应不应该纳入审计监督之中亟待研究。

六是审计技术有了空前改进,同时网络化建设、计算机审计等新的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还有欠缺。还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方式,审计效率相对低下。

七是审计能力建设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审计资源的整合还有很大潜力。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之间的体系力量的整合;审计上下级之间纵向力量的整合;审计机关内部之间横向力量的整合,还没有达到科学的程度。

八是队伍建设有了明显增强,同时人员编制不足、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纪律作风不尽严格、效率不是很高等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这些表明,近几年来审计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很多的矛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审计而审计、孤立片面地去对待,是不能奏效的;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地对待,也是不能奏效的。只有用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全面地、系统地、辩证地分析研究这些问题,才能够使之得到妥善解决。

坚持科学发展观,能够使我们勇敢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审计工作面临着很多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

一是来自于审计工作目标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思想建设和社会建设四大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均与审计工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二是来自于审计地位的挑战。目前审计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由以前的财政经济领域拓展到了对权力的制约、干部的监督评价、腐败的惩治、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等领域,使审计工作的地位由经济上升到经济与政治并有。

三是来自于审计内容的挑战。我们在继续搞好常规审计的同时,将面对一些新的审计内容,如政府绩效审计、行政效能评估、经济政策评估、科学发展评价等等。

四是来自于审计技术的挑战。当前经济知识化、信息化的特征非常突出,这种形势要求审计的方式必须迅速向电算化、网络化、远程式化发展。

审计方法论范文篇9

关键词:管理会计;运用;变革

审视管理会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二十年来的进展,不难发现其应用效果远远落后于其理论预期。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这种现象已引起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的极大困惑。究竟是理论上的扭曲?或是实践上的失灵?还是认识上的模糊?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在对管理会计现状的考察基础上,阐述以下两个评价。

一、对管理会计在实践中运用的基本评价

(一)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运用状况。多年来,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从应用的内容上看,处于零星分散状态,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尚未形成一整套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从应用效果来看,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际作用很不明显,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改善管理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企业也就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意愿和要求。

(二)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失灵的成因。管理会计在实践中难以得到广泛应用,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在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中,由于管理会计的职能部门和专职人员缺位难以组织运作,同时它自身既定的作用,形成有它无它无所谓这样恶性循环;二是在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法中,其抽象的数量模型反映不了客观实际的需要,方法抽象基本资料难以筹集,这是由于其理论体系不完善而造成的。

首先,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统计工作一样,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工作,其业务活动的开展,必须有专门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员承担,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业务活动,财务会计工作就是如此。目前在企业中,财会、统计、审计都有实实在在的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但是纵观管理会计的机构设置和专职人员的情况,从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全国几乎还没有一家企业能这样做,这表明我国对管理会计业务活动的开展在企业中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其次,管理会计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发挥,不被人们所重视,还由于其抽象数量模型方法所造成的。抽象数量模型方法适于做一般性的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具体的运用,特别是解决经济活动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单纯用数量模型的方法去解决是注定要失败的,需要结合经验方法,更需要善于观察思考的方法,但是现实中的人们经常采取“机械主义”和“拿来思想”,照套公式,照填数据,歪曲了数量经济模型的本来用意。数量模型对纯经济学这样抽象的理论学科来说,使抽象的内容直观了,确实是一种进步,而对管理会计这样具体的应用学科来说,使明确的事物变抽象了,确实是一种退步。

二、对管理会计理论价值的基本评价

(一)管理会计过高的科学地位,使其失去信任。管理会计从其会计学科地位上看,它是不能与财务会计相提并论,而去占有现代会计两大领域其中之一的。从某些层面看,管理会计的失败,其中一点就是过度拔高了其学科地位,从而失去了人们的信任而导致运用的失败。

(二)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不系统。管理会计从其内容体系上看,部分内容脱离了“成本”这一主导线,从而使其内容体系显得很不系统。管理会计的根是“成本”,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决策成本。它主要是企业管理当局作决策时需要考虑的成本。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时,都需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然后从中选出可行的或者最优的方案来具体实施。在对不同方案进行财务比较、选择的时候,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看不同的方案成本的大小,这里的成本就是决策成本。二是控制成本。在控制阶段,会计人员不仅要参与预算指标和标准成本的制订,更要利用其掌握的成本信息优势,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会计所应用的控制成本,其核心是预算成本和标准成本。

三是责任成本。企业各种活动的结果既要通过其所取得的收入来反映,也要通过其所花费的成本来考核。为了有效评价各管理层的经营业绩,需要对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考核。按照、“谁负责,谁承担责任”的原则来考核,其考核的依据就是各管理层的责任成本。责任成本的核心是可控成本。但是目前在大家认可的体系中,硬要把属于财务管理内容的全面预算等内容穿插进去,从而在内容体系上显得很杂乱,并且模糊了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造成了思想上一定程度的混乱。

(三)管理会计没有形成独特的方法论。管理会计从其方法论体系上看,它并没有形成独特的方法论。管理会计吸纳了统计学方法、经济学方法、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方法,但它没有像统计学那样由统计调查、整理、分析组成系统方法论体系,也没有像管理学那样对预测、计划、控制等方法论作出科学解释,更没有像会计学所形成的划分科目、填制凭证、登记入账、试算平衡、编制报表这样严密紧凑的方法体系,更不用说会计学独特的复式记账方法所组成的平衡关系。管理会计中由于没有“会计”特有的方法,而在已有的方法中又显得杂乱无章,没有普遍推广的价值,所以说它在方法论上也是不成功的。

三、管理会计的变革

管理会计的现状已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忧虑,它将如何发展也引起了理论工作者和业务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因此在基于以上两个评价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以下四个方面问题,探索比较可行的出路。

(一)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及时总结我国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以全面推进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内容上重新整合。在我国,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两门并行的学科。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割裂开来,管理会计的定位就很难。可以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合并成一门成本管理会计,其研究的对象是成本的核算、规划和控制,研究的内容是原有成本会计的内容加上管理会计中与成本管理相关的内容,如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责任成本等内容。

审计方法论范文篇10

关键词:审计;培养;人才

我在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会计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因而对审计工作的人才培养感触颇深。从审计对象看,既有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还有对大型企业集团年度经营状况的审计:从审计企业类型看,既有工业交通企业,流通企业,还有金融企业和新闻单位。多年的审计工作实践,使我感到审计工作是门综合性、应用性、政策性很强的科学。要搞好审计工作,必须加强对审计人才的培养。要从学校做起和在工作实践中刻苦的不断努力,培养既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培养既精通国内业务知识,又要具有通晓国际业务的审计人才;培养既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又要懂的政策、讲究方法的人才。总之,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我,才能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审计专业人才。

一、应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

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应包括审计人员所应具备的两项基本素质:一个是专业知识素质,另一个是思想道德素质,即通常所说的“德才兼备”。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针对进入会计职业界的新人就提出了三项核心素质能力要求:一是专业,即建立决策模型,评价风险,撰写报告、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二是人格,即适合会计职业的个人特质,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的能力,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领导和项目管理的能力等。三是广阔的商业视角,即战略思维、市场导向、资源管理、法律观念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要求在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也同样适用。因而,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对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其中具体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指分析综合能力、归纳推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自学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科研能力等。

以上诸种能力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十分缺乏,涉及有关能力培养的教科书也寥寥无几,往往从学校毕业后很难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实践证明,一个审计人士的成功或者说一个台格的审计工作者,专业技术能力只占全部积极影响因素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则要靠上述诸种能力的综合运用。这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引起了相当的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而我们大学教育缺乏接受这类培养的机会,导致学生毕业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要去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大部分用不上,而要用的知识学校里没学到,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去积累提高。如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需要与有关部门的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打交道,需要检查和评价他们的工作,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报告给他们及其上级有关部门。正是由于审计人员会发现被审计单位和人工作中的错误、无效或效率不高的情况,所以也就会存在着潜在的各种矛盾,人际冲突,也就必然需要熟练的协调能力,适应的表达和应变的能力。因此,在学校除了学习基本审计理论和方法外,还有必要结合审计实践中的案例,组织行为学中有关人际冲突、人际沟通的方法理论来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才能胜任审计工作。

二、应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外界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化,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当今世界知识经济风起云涌,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改变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市场也必定是开放的市场,经济贸易的全球一体化必然要求审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要求培养通晓各种国际会计、审计、国际经贸,金融知识和其他相关国际知识的高层次人才。为此,我们的教育和学习应瞄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级审计人才,这才是具有前瞻性的举措。

目前,一些国家为若干专业设有国际通行的专业资格,为各自的领域设定准入标准。这种专业资格代表了各个专业的国际水平,审计职业也不例外。我们的教育要直接瞄准国际标准,全中国的国情和行业特点,既要采用国际流行的专业教材,掌握最新的教学内容,又要借鉴国际流行的教育模式:既要改进专业设置,革新教材内容,也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这样就能使审计人员及时掌握世界上最新的理论和方法。只有这样,我国的审计人才才能在国际会计市场上有立足之地。

三、应培养具有高科技电算化审计人才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是科技现代化主要特征,审计工作也不能例外。要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一方面要通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教学模式的科学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审计人才;另一方面,要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熟练掌握和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公务员之家:

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民经济、电子政务和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这种变化既是对审计工作的挑战,也是对审计人才培养的挑战。这种挑战源于包括财务在内的各种管理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日益完善,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日益普及,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信息的记录介质、存取方式、处理方式正在实现电子化,从而导致了各种业务和财务数据的迅速电子化。在这种条件下,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和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甚至开始被废弃,全新的审计方式、方法和手段必将取而代之。我们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应用科学化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审计人才。

四、应培养多学科复合型审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