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课外阅读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2 16:09:47

少年课外阅读

少年课外阅读范文篇1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小学语文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的确如此,开展课外阅读,可以从小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扩大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和认知能力。可以这样说,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另一只翅膀。

有调查表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写作水平与他们的课外阅读密切相关,因为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识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

然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一部分小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太少,甚至不看课外书。有的小学生借不到书,我市公共图书馆很少,对少年儿童开放的更少。多数家庭没有藏书或不常购书,小学生在家无书可读。一部分对儿童比较重视的家长为学生购一些书,但购买的主要是跟学业直接有关的书籍,小学生常常没有课外书可看;作业太多,无时间看。随着年级地升高,老师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多,繁琐的作业挤掉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更由于缺乏教师有效地课外活动指导,许多学生没有兴趣看课外书,看电视的时间多于课外阅读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今,《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三个学段145万字课外阅读既有量的保证,又有质的提升,因而我们对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这个课题进行了探索。

二、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们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研究对象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卷192份,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列表如下:

1.阅读目的

随意型消遣型被迫型压制型求知型

37℅42℅6℅5℅56℅

以上数据显示,多数学生阅读的目的是正确的,他们明白课外阅读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促进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的提高。然而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却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阻止。其原因主要是部分老师和家长的阻止。其原因主要是部分老师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成绩,而片面追求课堂学习和书本知识。但以消遣型为阅读目的的想象也较为普遍,接近一半。无一定目的的随意型阅读也有很多。因此,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矫正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已迫在眉睫。

2.阅读动机

当作家满足情感需要了解社会人生发挥社会才能满足幻想

12℅10℅48℅7℅30℅

表中分析可见,小学生思想较理想化,同时他们在学校家庭的压力中出现了一些心理障碍,而更多的学生是希望通过阅读而求得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但从后两项的数据来看,学生的创造意识不强。可见,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还需合理激发。

3.阅读时间

每天看书0.5小时内每天看书1小时内双休日看书看电视时间多于看书时间

35℅14℅33℅71℅

调查显示,学生的看书时间较少,不少学生每天在半小时以内,即使是1小时左右的也不见得多。由于课外阅读时间不能保证,因而阅读量减少,影响阅读的效果。而在双休日,学生空闲时间相对多了点,能利用双休日时间阅读。然而许多孩子由于在家无大人看管,加上电视节目的吸引力,他们就毫无干涉的在家看电视,因此大部分学生虽能在双休日看书,却大大少于看电视的时间。可见许多孩子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总量不够,缺乏自我调控能力。电视节目对课外阅读冲击力也较大。

4.阅读内容

报刊杂志童话寓言科幻文章纪实文学作文选集

4℅51℅22℅25℅58

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面比较窄,看作文选集类的最多,童话寓言次之,看科普幻想类文章的仅以一些男生为主,女生极少。看时事性新闻性较强的报刊类的学生更少。由此可见,学生阅读的内容、获取的信息比较单一且有滞后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激发课外阅读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学生个体在主观上对学习产生的一种欲望。常用的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的策略有:

1.故事诱发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先辈名人博览群书、厚积而勃发的动人故事,让学生认识课外阅读的必要性,懂得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重要的营养补充,产生自主性的积极行为。

2.榜样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经常性地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革命领袖、科学家的成才之道。如博古通今造就领袖雄韬伟略的思想智慧,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兵书方能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以此激励孩子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懂得课外阅读是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3.重视主体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是以个体形式来进行的。教师应允许他们存在个体差异,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读物,自由阅读、自由笔记,引导学生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

4.介绍成功例子,引导家长参与。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时机,向家长介绍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也可让某位家长介绍自己怎样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让实实在在的事例打动家长,让他们自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挑选孩子喜爱的书籍,使孩子有书可读,天天可读,阅读习惯逐步得到培养。

(二)推荐优秀阅读书目

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书籍的辨别挑选能力还比较弱。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知识、能力等特征有意识地推荐优秀书目,并制定好课外阅读的计划,安排好课外阅读时间、数量、内容、要求等。

1.加强语文修养,提高文学素质有关的报刊、书籍。有《古诗文诵读》、《唐诗宋词选粹》、《小学语文报》、《儿童文学》、《少年文库》等。

2.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文化品位的书籍。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外著名童话》,各类名人名转、名人名言等。

3.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造能力的书刊。有《宇宙的奥秘》、《十万个为什么》、《小爱迪生》等。

4.扩大知识面,增加时代信息容量的各类期刊。有《课堂内外》、《小学生世界报》等。

5.延伸课文学习,拓展知识面的书籍。如学了课文《少年闰土》,推荐鲁迅的《故乡》;学习《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介绍《三国演义》(改写本);学习古诗后,参考《课标》推荐的古诗篇目,适时指导学生读、背相关古诗。

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每学段的阅读量,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小学阶段背诵古诗不少于70篇。

(三)保证课外阅读时间

阅读量的增大,必须有充足的时间给予保证。

1,每周开设一堂阅读课,每天中午安排二十分钟的自由阅读时间。学校的阅览室每天向学生开放一小时,并鼓励学生课外挤时间多读。

2,减少作业量,增加课余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每晚低年级不少于30分钟,中高年级40分钟以上。双休日,低年级不少于1小时,中高年级1.5小时以上,并由家长协助督促完成。

(四)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

现代科学家曾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二十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专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现代人除了承袭古人的“苦学”精神,而更要拥有比古代文明得多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阅读过程中真正做到对知识理解、消化、吸收、应用乃至创新,从而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佳的效益。因此,只有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做到常规指导和专题指导相结合,课内指导和课外指导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成效,并使之形成能力:

1、交给学生读的方法:〔1〕浏览性的泛读。这是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如阅读报刊,引导学生快速读,用找标题、找中心句的方法摘录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并简要摘记;〔2〕探求性的速读。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要求“一目十行”,通过长期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大大提高,既节约时间,又可以多看点自己喜欢的书,真是一举两得。〔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著书篇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4〕朗读和默读紧密结合。阅读文章时要求学生美美地诵读,培养他们的预感,并和默读相联系。

2、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知识只有当他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通过课内阅读训练如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并把这种方法用到课外阅读中,如学习了《草船借箭》后,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有了深刻了解,感到由衷敬佩,在此基础上指导《三国演义》,学生就会将课内阅读训练中学到的方法自觉运用于课外阅读中,更深入地把握小说在刻画人物,提炼主题等方面特点。

3、教给学生读书笔记的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是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二是创作笔记。即进行再创作,适合3-6年纪学生,可以续写、扩写、缩写、改写、写读后感,如低年级学了课文《公鸡的脸红了》可让学生扩写,想象一下邻居们是怎样帮助小公鸡抢修屋顶的?也可以续编《公鸡的脸红了》。三是心得式笔记。要求学生在读了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后,把自己内心的体会与感受写在课外阅读积累卡上。四是摘录式笔记。这是最常用的笔记方式,要求学生将阅读中看到的精彩片断、名言佳句、好的开头结尾摘录下来。摘录式笔记和心得式笔记是学生经常采用的两种读书笔记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课外阅读积累卡,见下表1:

课外阅读快乐无限

阅读时间书名字数约()字

精彩词语

精彩句、段

我想说:

做到随度随机,积累卡每星期收交检查一次,可以了解学生阅读了些什么书,理解得怎样。

(五)开辟语文活动天地

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打分乐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1.课前三分钟演讲。每节语文课开始,让一位学生以通过课外阅读收集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新人新事等作为内容,上台进行口头交流,与其他学生对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言胆量,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更好地去阅读书刊。

2.组织读书征文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诚信为人”、“公民道德”等读书征文活动,使读写有机结合。

3.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每学期初给每个学生发一本读书笔记摘录本,要求学生阅读后记下书名及阅读时间,同时摘录优美句段,写出心得体会。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学生互相评比活动,并展出优秀的读书笔记,以赛促评,切实培养学生自评及互评能力。

4.举办各种语文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舞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成语接龙比赛”、“演讲比赛”、“课外阅读手抄报比赛”、“创意想象编童话比赛”等,同时还通过学生自编小报、红领巾广播台等途径,刊登或播放学生课外阅读先进事例、优秀读书心得,并择优向有关报刊推荐,以赛促读,激励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四、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效与分析

1.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特别是原先不喜欢阅读,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开放式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渐渐喜欢语文,树立了自信心。

2.通过课外阅读指导,学生的信息量迅猛增加,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有一定进步,也提高了写作水平。每班将近26℅的学生是市日报的小记者。

3.通过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体验。课外阅读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自主性,兴趣性有较大的空间。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4.通过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对读物的选择能力也有了提高,学生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来选择读物,并逐渐由“趣味性”到“知识性”发展,95℅学生能做到每天坚持阅读,并掌握了二到三种阅读方法,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3.《语文活动课的理论与实践》主编唐文英

4.《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主编朱作仁祝新华

少年课外阅读范文篇2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没有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阅读势必流于应付或猎奇。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须首先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1.通过名人名言激发阅读兴趣

名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名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格言就深入人心。名人热爱读书的事例也举不胜举,比如匡衡凿壁借光、王融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对于这些名人读书故事,我们可以利用“每日一言”、“每周故事”向学生推荐。平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们介绍古今中外热爱热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鲁迅,大作家老舍、巴金、冰心等等来激励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效增强阅读能力,才能提高综合素质。

2.通过文学名著激发阅读兴趣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作品。在中学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一批中外名著,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载体。图书馆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介绍一些关于原著全文内容、历史地位、作者相关作品的文字使学生产生阅读原文和其他作品的强烈欲望。

3.通过活动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学习路上的探索者,同时更渴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这是每个学生的共同心理。针对学生这种心理,图书馆应创设各种机会,搭建多种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经常举办读书心得征文评选,选出佳作在校园橱窗中展示;开展手抄报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收集素材,确定刊名,撰文画图,设计版面;组织学生参加故事剧本表演,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腾起不断努力的希望,从而更加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人类的知识宝库”,面对这座宝库,不会利用很难进入书的世界。要想充分利用这座人类知识的宝库,使自己成为文献的主人,善于掌握和运用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我们应通过开设图情知识课指导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会他们查目录,检索资料,使用工具书。使学生能自由、便捷地在图书馆吸取知识,获取信息。一旦学生能真正掌握利用图书馆这把“金钥匙”,对于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及将来实现终身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做好课外阅读的引导

如今的课外读物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受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中学生在对图书的选择和识别方面还不够成熟。那么,如何选择优秀的并且适合自己的书籍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要主动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推荐,尤其要做好以下六类读物的推荐工作。

1.课程参考书目类

这类书对学生的课内学习有直接的帮助。如各科学习指导书、学习方法指导书等以及与必修选修课文相关或有链接的书目。

2.科普读物类

科普读物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以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如《十万个为什么》、《大自然探索》等等。它们可以打开青少年的科学之窗,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成长奠定基础。

3.名人传记类

这些读物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革命领袖,名人和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雷锋的故事》、《一代伟人邓小平》、《谁是最可爱的人》、《传》等。丰富多彩的优秀图书具有无限的魅力,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谋略智慧、的鞠躬尽瘁,雷锋的平凡伟大、张海迪的顽强不屈,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等等,这些凝聚着光辉思想的动人事迹,会激励青少年不断完善自我。

4.优秀报刊

如《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我们爱科学》、《少年百科知识》等。版面新颖、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含有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5.知识读物

这类读物可以促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如《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等。

6.经典名著类

这类书籍,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文学修养,也能为写作打下厚实的基础,当学生们读名著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教师会感受到经典名著对学生心灵的启迪,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点点入土。如唐诗、宋词、元曲、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国历代文选》、《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等古今中外的名著佳作。

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电子读物等等,知识载体的丰富多样也是吸引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之一。

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会学生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1.精读与略读

精读即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细细揣摩,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2.阅读与思考

朱熹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要善于学会将厚书读薄。鲁迅先生读书坚持“五到”,即“口到、心到、眼到、脑到、手到”。他特别强调不仅要用心记,更要用脑思索,善于发现规律,勇于创造,从而标新立异。“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阅读的一种渐臻佳境的境界。学生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思考,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善于将所读之书进行概括、浓缩、抽象等,找出知识的精华,培养阅读概括的能力。

3.摘录与随感

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地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广撷搏采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

五、利用网络,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网络阅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方式,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又一理想空间。指导学生网络阅读,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要对学生进行网络知识、信息技术及检索技术培训,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掌握快捷有效的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

2.让学生学会积累整理网络资料的方法,并将优秀的学习资料能科学有序地分类、整理。

3.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使学生快速提高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4.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让学生学会分析和鉴别健康有效的信息,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侵害。

总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但意义深远。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了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让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来关心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吧!

参考文献

[1]陈碧卿.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0)

[2]王思红.学会阅读.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3)

[3]沈静.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语文教学通讯,2004(5)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少年课外阅读范文篇3

关键词:课外阅读;培养;兴趣

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只有把握各个时期的阅读行为,分析各个阶段的阅读需要,才能较为准确地掌握他们各个阶段的阅读动机,从而在读者工作中掌握主动,指导课外阅读。

培养课外阅读兴趣是图书馆读者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读者的阅读兴趣千差万别,要培养他们好的阅读兴趣,有针对性地做到符合读者的要求,收到良好的效果,并不是容易的。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读者,研究读者的学习心理、阅读动机、阅读兴趣和爱好。

读者的学习心理,阅读需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社会因素、职业、年龄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求知欲、性格等特征,都会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阅读的能力。

阅读动机是反映阅读需要引起兴趣的行为,并为了达到一定的阅读目的的内在原因。培养读者的阅读动机,首先是通过阅读目的,激发读者的阅读,通过阅读的过程,调节个人的阅读活动,引向一定不变的方向。同时还要不断创造各种“诱因”来引发读者,培养读者阅读动机。中学生尚未正式进入社会,职业尚未定向,知识能力、思想感情等方面还不成熟。因而,他们的阅读目的只能是为了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而做好准备,主要是做好知识能力、行为思想方面的准备。图书馆就要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地辅导学生课外阅读,开展各种座谈会、报告会、图书展览等来激发学生,把直接、间接主导和辅导的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阅读兴趣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研究问题、探索未知的一种认识倾向和心理素质,是人们对阅读某种出版物的一种特殊的情绪倾向。培养读者阅读兴趣是图书馆当今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读者阅读兴趣呢?由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文化水平和年龄差别,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读者阅读兴趣是有它的广泛性、深刻性、选择性及自觉性。读者阅读兴趣都是由一定的需要而引起的,或是实践的需要而决定,亦受社会政治、经济、社会职业、活动、环境、个人兴趣爱好等影响而产生的兴趣。而中学生的阅读往往凭兴趣,随意浏览,遇到什么看什么,没有一定的阅读目的。因此,阅读起来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书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选择有益身心健康的优秀读物,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以上的特点,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给予创造条件,根据不同爱好兴趣,提供不同的读物,并提供一些爱好以外的读物,作参考阅读,培养学生的多种阅读兴趣,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手段。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仅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知识兴趣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中学生阅读兴趣亦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他们二者能够有机结合。能够使阅读兴趣持久下去,并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培养课外阅读兴趣。首先要做好:

一、学校图书馆应为师生提供学习资料

现在的课程结构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组成。除了必修课以外,选修课有知识类(实用知识和理论知识)、技能课(家电、电脑)和体、艺类(体育活动和艺术教育)以及研究性的学习等多种类型。活动课也将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图书馆要为新的课程结构、新的教学内容提供多种学习资料,要按上述教学内容和要求,添置各类课外读物供师生阅读。

二、搞好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和阅读能力

中学时期是人生里程的关键阶段。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其年龄、身体、性格、思想、学识等各方面都经历着跨度较大的变化。学生不但需要在课堂内打下坚实的基础,也需要从课外获得广博知识。其主要是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类作品。为此就要开辟学生阅览室,让他们在良好的场所阅读图书、报刊资料,逐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三、积极引导,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少年课外阅读范文篇4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一、“用”、“学”、“积”——课外阅读的“航向”

“用”即应用,就是把课内所得之法,及时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叶老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

“学”即学习,就是从广泛的课外读物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课外促课内”,相互引发,相得益彰,举个例子,《示儿》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陆游的生平,对今天的孩子来说是那么遥远,实在难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清晰而又丰富的表象。如果指导学生阅读有着南宋史实和陆游生平的书籍,在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再来教学《示儿》,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也就跃然纸上,贯注于诗中的爱国热情也就深撼着孩子们的心。

“积”即积淀。语言精妙,源之积累。如果没有语言和语感的“厚积”,哪有惊世之作的“薄发”呢?课外阅读,博览群书,正是企望为这种“厚积而薄发”提供广阔的天地。

二、“趣”、“广”、“适”——课外阅读的“航标”

“趣”即有趣,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肯去吟诵“老学究”的“之乎者也”,我们也不应妄想他们会去玩弄“科学家”的天文数字。只有《天方夜谭》才是他们一千零一夜的美梦,只有叶圣陶的《稻草人》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趣”是孩子们对课外读物最先的选择。

“广”即广泛。鲁迅先生曾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口玉言”。我们只有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文学、数学、理化、史地、生物等通俗少儿读物,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宗旨。

“适”即合适。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不应使我们的“小山羊”这样对我们说:“谢谢你!我不吃骨头。”(引自《小山羊》)选择课外读物更应注意适合党的教育方针和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不能拿“毒蘑菇”去喂饱我们的孩子。众所周知,诸如《童话大王》、《十万个为什么》、《少年文艺》、《小学生周报》、《中小学生安全防范常识》等有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的少儿读物,均是孩子们爱吃的“零食”;诸如《上下五千年》、《强国之路二十年》、《中国澳门》、《热爱祖国立志成才》等有思想性的书籍也是他们必吃的“精神食粮”。

三、“读”、“思”、“记”——课外阅读的“船桨”

“读”即阅读,其方法有二:一是精读,一是略读。课外阅读应以略读为主。因为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篇篇精读,章章深研。但是略读也并不等于贪多求快,囫囵吞枣的结果必须是一无所得。略读方法指导可侧重于下面两种:①浏览式读书法——这是一种广泛阅读课外读物、获取各类知识的读书方法,可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指导(如以某一综合书刊为例,引导学生快速阅读,用找标题、找中心句的办法,搜寻知识要点,并简要摘记);②筛选式读书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前,以了解时代背景和生平为目的,组织学生到图书室检索书目筛选有关书籍;再通读浏览有关章节;最后精读,筛选有关知识点并摘录下来)。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法的综合运用,都应在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思”即深思。“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普朗克)因为,“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如果懒于思索,不肯深入钻研,其结果必然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只会摹仿和抄袭。因此,我们应当把教会学生边读边想作为课外阅读指导的又一个重点。指导时可着力于下面两种读书法:①问题式读书法——这种方法是针对阅读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并逐一查询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②评议式读书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文章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列举优点和缺点,提出改进意见。(鉴于篇幅不举例说明)

“记”即摘记,就是对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问题以及读书心得一一摘记下来,以便今后查阅。可以指导学生专设文摘卡,分门别类地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和知识要点,学会摘记的方法。

少年课外阅读范文篇5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落后

在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还未将学生置于课堂的核心位置。具体来说,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未充分考量学生心智和心理的发展状况,采用过往陈旧、落后的“填鸭式”教学策略,即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知识并在写作中生搬硬套,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照本宣科的教学现象,在语文教学中未充分结合生活、结合实际,未从学生思想深处及现实生活中落实对学生的作文教学指导,导致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相对较低。

(二)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普遍对语文写作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这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具备丰富完善的知识储备,在写作期间无法灵活使用生词、生句,导致其写作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融入情感,以至于写出的文章不具备生命力和感染力。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还缺乏课外阅读,其写作思维较为局限,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大部分学生也只是做到了对优秀作文的模仿学习,还未真正实现对优秀文章的创作。

二、课外阅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及教师教学质量

(一)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储备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当采用揠苗助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超纲学习,而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工作。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也会实现对相关知识的积累。阅读教学包含课本阅读和课外阅读,教师应当明确课本阅读和课外阅读各自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明确两者的主次关系,即教师应当将课文阅读置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核心位置,让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完成对生词、生句的学习掌握,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核心思想,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而课外阅读部分则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文章中的色彩元素更加丰富多样,提高作文的文化感染力和语言感染力。因此,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确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单独依靠课文阅读还不能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完成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教导学生带着在课本中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课外阅读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课外读物的精神思想和精神内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选择课外阅读文章时,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比如,让小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科幻作品、人物传记,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来进行阅读学习。教师应当尽可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尝试对不同的课外作品进行学习感悟。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考量当前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结合阶段性的课文教学向学生推荐相应的课外优秀作品。例如,《少年闰土》一课刻画了少年闰土的形象和外在特征,也描绘了作者童年时月色下的乐趣,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鲁迅的《朝花夕拾》作为课外阅读拓展部分,让学生领悟鲁迅创作的精神思想,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也需要在不同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不同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针对低年级学段的学生,语文教师应当尽可能向其推荐简单、直白的阅读文本;针对中年级学段的学生,教师可以向其推送具备丰富词汇描绘的课外读物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针对高年级段的学生,教师应当尽可能在课外读物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析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结合课外阅读教学时应当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向其推荐特定的阅读学习篇章,尽可能保护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快速完成阅读学习,实现其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

(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思维,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紧紧围绕文章教学来落实对学生高质量、高效率的作文教学指导。阅读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完整的学习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以往应试教育的思想,积极响应当今“双减”政策的号召,转变过往“填鸭式”“灌输式”的语文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更多课外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深层次地挖掘相关课外读物的思想内涵,随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增多,其知识面也会进一步拓宽,学生写出的文章也会变得更加独特、新颖。同时,在更高阶段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也会要求学生将所思所想写入作文中。因此,小学写作教学主要教学目标应当围绕着提升学生的思想精神品质,并且给予学生更多人性化、人文化的思想教学指导,促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学习将所思所想写进文章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

(三)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学习来丰富自身的语言知识储备及作文写作素材。大部分课外读物取材于生活,学生在阅读学习时能进一步了解生活、领悟生活,从而懂得在后续的写作学习过程中展现生活、表达生活,此类阅读素材均可以作为学生的写作元素。并且,课外阅读中细腻的言语刻画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加完整、创新的视野去看待生活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新的视角、新的思维去看待文章主题。因此,在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语文学习源于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写作也同样源于生活的概念。课外阅读更多是实现对生活规律的总结以及对生活精神、生活内涵、生活元素的提炼,学生在完成对课外阅读的学习之后能够具备更多生活化的情感,从而使得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也会积累大量的词汇、语句,从而使自己的文章的语言行文更加简洁优美,这能避免在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出的文章词句过于浮夸且描述不够精确的现象出现。

(四)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优秀的作文,前后必然相互呼应,且具备层次鲜明的主体结构,即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具备完整的大纲,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列出作文大纲,并向学生明确一个理念,即“先有大纲,再有作文”,学生要厘清写作思路,明确写作方向。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学生能够领悟不同文章前后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通过小学课外阅读学习,学生能进一步锻炼并发展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能根据文章主题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完成对文章整体框架的构建、打造,使自己的语言逻辑、段落逻辑更加完整。

(五)开展全新的教学管理,丰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在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借用多元化的教学指导策略,改变以往写作教学形式单一的状况。结合阅读教学,教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个性化的思想,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对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的学习领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相应的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当学生完成阅读学习之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通过改编的形式或续写的形式来对课外阅读文章进行改写或续写,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将自身在完成阅读学习后的所思所想在作文中表述出来。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文本类型,参考学生续写或改写相关课外阅读文本的效果,来落实对小学生的精细化教学指导。

三、结语

少年课外阅读范文篇6

关键词:课外阅读;培养;兴趣

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只有把握各个时期的阅读行为,分析各个阶段的阅读需要,才能较为准确地掌握他们各个阶段的阅读动机,从而在读者工作中掌握主动,指导课外阅读。

培养课外阅读兴趣是图书馆读者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读者的阅读兴趣千差万别,要培养他们好的阅读兴趣,有针对性地做到符合读者的要求,收到良好的效果,并不是容易的。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读者,研究读者的学习心理、阅读动机、阅读兴趣和爱好。

读者的学习心理,阅读需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社会因素、职业、年龄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求知欲、性格等特征,都会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阅读的能力。

阅读动机是反映阅读需要引起兴趣的行为,并为了达到一定的阅读目的的内在原因。培养读者的阅读动机,首先是通过阅读目的,激发读者的阅读,通过阅读的过程,调节个人的阅读活动,引向一定不变的方向。同时还要不断创造各种“诱因”来引发读者,培养读者阅读动机。中学生尚未正式进入社会,职业尚未定向,知识能力、思想感情等方面还不成熟。因而,他们的阅读目的只能是为了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而做好准备,主要是做好知识能力、行为思想方面的准备。图书馆就要开展有计划、有目的地辅导学生课外阅读,开展各种座谈会、报告会、图书展览等来激发学生,把直接、间接主导和辅导的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阅读兴趣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研究问题、探索未知的一种认识倾向和心理素质,是人们对阅读某种出版物的一种特殊的情绪倾向。培养读者阅读兴趣是图书馆当今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读者阅读兴趣呢?由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文化水平和年龄差别,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读者阅读兴趣是有它的广泛性、深刻性、选择性及自觉性。读者阅读兴趣都是由一定的需要而引起的,或是实践的需要而决定,亦受社会政治、经济、社会职业、活动、环境、个人兴趣爱好等影响而产生的兴趣。而中学生的阅读往往凭兴趣,随意浏览,遇到什么看什么,没有一定的阅读目的。因此,阅读起来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书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选择有益身心健康的优秀读物,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以上的特点,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给予创造条件,根据不同爱好兴趣,提供不同的读物,并提供一些爱好以外的读物,作参考阅读,培养学生的多种阅读兴趣,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手段。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仅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知识兴趣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还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中学生阅读兴趣亦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他们二者能够有机结合。能够使阅读兴趣持久下去,并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培养课外阅读兴趣。首先要做好:

一、学校图书馆应为师生提供学习资料

现在的课程结构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组成。除了必修课以外,选修课有知识类(实用知识和理论知识)、技能课(家电、电脑)和体、艺类(体育活动和艺术教育)以及研究性的学习等多种类型。活动课也将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图书馆要为新的课程结构、新的教学内容提供多种学习资料,要按上述教学内容和要求,添置各类课外读物供师生阅读。

二、搞好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和阅读能力

中学时期是人生里程的关键阶段。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其年龄、身体、性格、思想、学识等各方面都经历着跨度较大的变化。学生不但需要在课堂内打下坚实的基础,也需要从课外获得广博知识。其主要是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类作品。为此就要开辟学生阅览室,让他们在良好的场所阅读图书、报刊资料,逐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三、积极引导,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少年课外阅读范文篇7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强化全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创建书香校园,书香,提升学生整体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加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要求和《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内容,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工作的实施意见》,请各学校认真学习贯彻。

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加强课外阅读工作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是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教育形式。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全国政协常委、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但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课外阅读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中,教师“教死书”,学生“死读书”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学生全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加强课外阅读是中小学生获取信息、占有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就是从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反映当今世界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不同民族人们的生存发展、竞争抗衡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占有知识。阅读的过程就是开发信息知识的过程,阅读的材料越多,获得的信息知识就越丰富越有价值。通过阅读,既可以吸取所需要的信息知识和智慧,也可以看到世界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如果中小学生只局限于学习课本知识,不扩大阅读面,那么视野就不会开阔,势必会影响将来的发展。

2.加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需要。课外阅读能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基本的文学素养,能够形成自学能力;中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广泛的课外阅读能启迪学生思想、丰富学生心智、拓宽学生胸襟、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够培养创造能力。

3.加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通过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内心生存状态,让阅读和学习渗入孩子精神,让阅读最终成为他们的自主需求,终身需求,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阅读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书香型校园的需要。

各学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大力宣传,使教师、学生、社区、家长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支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形成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标准,明确课外阅读的任务、内容和形式

课外阅读要坚持教育性、趣味性、全面性,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推荐,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1.明确课外阅读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中学七至九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小学生每学期要阅读10本以上儿童读物,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一、二年级学生以阅读浅显的短文和画册类儿童读物为主,阅读量要达到5万字以上;三、四年级学生每年阅读量要达到20万字以上;五、六年级学生每年阅读量要达到50万字以上。

2.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各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有益读物。一是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充实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不同程度的迁移,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和比较能力。二是选择革命领袖、名人、英雄人物的传记,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革命领袖、名人和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选择反映祖国历史面貌以及具有时代精神、时代风貌的读物,进行国情教育,促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四是选择中外名著,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为写作打下厚实的基础。五是选择科学普及读物,向青少年儿童介绍大量新鲜的科学知识,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和报刊类型主要包括:中外现当代童话、中外古今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科普科幻读物、传统道德和古代经典名篇等。

3.创新课外阅读的载体。各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条件。一是要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这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可集中进行,也可分散进行。二是利用校本课程或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时,每班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列入课程表。三是要加强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和管理。学校要克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改造、维修阅览室,更新图书资料,及时采购新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阅读的图书和杂志,定时为学生开放。四是动员社区、家长、学生,争取各方力量,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藏书和社区、家庭的资源,在学校建立走廊书架或读书屋,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在社区建立社区书屋,在家庭建立家庭书柜,丰富学生的图书阵地。五是开展交换图书阅读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两次以上与外班交换图书阅读的活动。六是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让学校图书室的藏书漂入家庭,流进社区,在扩展学生读书时间和空间的同时,带动和促进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三、强化组织,重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1.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系列活动。除全区性组织的课外阅读活动外,各学校要创造性的开展读书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通过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优秀读物报告会、主题读书活动、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心得演讲比赛和读书征文评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课外阅读生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中及时组织学生建设、借阅、更新班级图书,成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组织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与讨论,通过个人阅读、小组阅读、彼此交流读物和阅读心得等形式,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喜欢读书。

2.做好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学校要引导各科任课教师成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主要指导者。全校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树立学生身边勤于读书的榜样,介绍名家勤奋求知的故事,激发其阅读欲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让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博采众长并消化吸收,做到读有所得,学以致用。

3.大力提倡家长参与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关注和主动配合。要大力提倡家长进行亲子阅读,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共同交流心得,对孩子产生正面影响;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机会,召开动员大会,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意义,同时邀请支持课外阅读活动的家长代表现身说法。

4.科学评价课外阅读活动。

建立三级考核制。

班级考核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建立课外阅读档案,由教师统一管理,每个月末,由教师抽查一次,根据学生的读书笔记、阅读量等方面的情况,结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等级制评价。课外阅读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以及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评价要有利于引导大多数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鉴赏能力,扩大知识范围。

校级考核主要面向班级和教师。学校要建立课外阅读评价机制,每学期末,学校专门考核班级的阅读情况。主要通过抽查档案并对抽查到的学生本人进行具体了解。同时,各校要将指导和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提高学生整体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年终评优、各种竞赛活动奖励的奖品以图书为主。

全区每学年分两种形式检查评估:一是由各相关科室根据具体分工联合检查,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凡抽到的学校随机抽查课外阅读指导课任课教师及班级,检查学校课程设置、阅读指导课教师备课、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情况并听课。考察学生时从档案目录中抽查,并对学生进行具体了解。二是全区举办读书报告会。各学校自荐读书艺术节目与优秀读书笔记(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展示相结合,评委统一打分,评出奖次,排出名次。

四、加强领导,健全完善课外阅读的保障机制

1.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领导。区教体局成立课外阅读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科室分工负责。组建“区教体局课外阅读及阅读指导课研究中心组”,聘请年度省十大教育创新人物、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潍坊广文中学的赵磊老师作为中心组的专家顾问。通过研究小组的成立,在名师和专家的引领下,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课外阅读教师研究队伍,并以这个团队为基础,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全区课外阅读活动广泛、深入、有效地开展,最终实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2.各学校要建立学校课外阅读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要亲自抓,并指定管理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或教导主任专门负责学生课外阅读工作。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活动方案、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各种节假日以及寒暑假放假前,要精心设计假期阅读作业,从选择阅读书目、安排阅读进度、运用阅读方法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各学校每学期开学前和放假前要向区教体局课外阅读工作领导小组报送课外阅读活动计划,学期末和假期结束后上报总结,学期中间要报送至少一次课外阅读活动简报。学校要组织各班级和有关教职人员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管理和服务工作,逐步形成学校、班级、教师、社区、家长齐抓共管,协调配合,分工负责的机制,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工作深入开展。

少年课外阅读范文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坚持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加强对生活的观察,融入自己的生活感悟。

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累计作文素材能力

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生活,从生活当中收集写作素材,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教师要将作文教学紧密联系到生活实际当中,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符合生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开展写作。这样学生便会对写作产生兴趣,将其视作一种对自己生活的总结,将自己的生活感悟与思考在写作当中更好地展现出来。写作教学不仅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将事件描述清楚,还要将事件的经过进行详细地阐述,并在自己的写作当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而这种情感和感悟则必然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是天然的素材库,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所必须要进行体会并有所感悟的重要元素。一篇没有生活元素,与生活完全脱节的文章,即使作者在写作时赋予了其无尽的情感,使用了数之不尽的华美辞藻,其依然只是无根之萍,经不起推敲,也无法带给人们深思,只是一具毫无内涵的锦绣空壳。因此,教师要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加强对生活的观察,使学生能够在生活的感悟中不断地深入自身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学校周边的事物进行观察,有川流不息的车辆,有日出和日落,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的高质量素材。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对同学都表演和整体氛围进行有效观察和感受,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自己的感悟。

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深化学生的创新理念

写作兴趣是学生开展写作活动的原动力,没有对写作的兴趣,学生便不会主动收集素材,不会思考写作方式,不会对写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从写作当中感受到快乐,防止学生出现对写作的抵触心理,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付了事。良好的写作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开展写作教学,先为学生展示一些与写作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者影音资料,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白写作主题的要求。通过这样的主题展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产生写作的兴趣,从而用心分析主题,寻找更好的角度进行文章的写作,同时也能够防止出现跑题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去描写一种动物。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观察完毕后教师还要为其展示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对这些动物的习性以及细微的动作进行更好地了解,对这些动物的神情以及活动时的体态变化进行细致地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观察,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对这些动物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从而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描绘,提高学生写作的质量,也使得学生有料可写。

三、在课外阅读中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大量阅读带来的积累。阅读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有着好的促进作用。而课外阅读作为学生收集新鲜素材的主要渠道,反而成为了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忽略的环节。教师对于课外阅读的不重视,会使得学生也对其产生轻视,从而减少了课外阅读的时间。这样的现象在短时间内并不会产生十分明显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在自身的文学修养以及写作素材的积累上会逐渐与阅读量小的学生拉开距离。课外阅读中,学生将会接触到非常多的写作手法,其中有很多是课堂教学中没有接触过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很多的新构思以及写作的新角度,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有着非常大的好处。学生能够有效地在课外阅读中收集到的素材,丰富自己的文章,提高文章的整体水平。因此,教师要对课外阅读教学给予重视,为学生筛选出一些经典著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记录笔记的好习惯,将自己课外阅读过程中得到的好思路、好句子摘录出来,形成读书笔记。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复习,在翻看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重新感悟。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对很多的未知事物进行了解,对社会和生活产生新的认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思想高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所思所想提炼出来,使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提高写作质量。

教师要在写作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写作习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并掌握更多的写作方式。感悟生活,加强认识,在创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

参考文献:

[1]杨津.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1):36-37

[2]张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究[J].中华少年.2016(11):12-13

少年课外阅读范文篇9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注意运用影视、书刊、音乐、戏剧、美术、故事会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今年3月18日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法》进一步将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如何对广大青少年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国家教委历来十分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充实德育的内容。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在坚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重视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等,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把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探索并形成了多方位的育人体系,许多成功经验已得到肯定和推广。为了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落在实处,国家教委自1993年在全国中小学组织观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之后,又于去年推出了学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的活动,今天,我们又推荐了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此外,我们还将命名和推荐一百个爱国主义校外教育基地。通过这“四个一百”活动的开展,调动社会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为中小学生生动活泼、卓有实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创造条件。

课外阅读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中小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丰富课外知识的主要渠道。搞好中小学课外阅读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课外阅读也是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小学课外阅读工作有较大进展,特别是“全国红领巾读书活动”和“我所喜爱的书”等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在读书活动中创造和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各地应当积极总结和加以推广。此次,五部委联合向全国中小学推荐一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为学生阅读推荐图书提供便利,要加强和改善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和图书配备,将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的阅读活动与校、班会和团队活动有机结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会、朗诵会以及书评、演讲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在活动中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阅读课。总之,开展读书活动要把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读书育人”的指导思想,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此次,我们推荐了一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这些图书都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出版的优秀图书中,经专家评委精选确定的。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今后还将不断补充新的优秀的图书。因此,希望社会各出版部门还要积极努力,精心出好书,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低级、庸俗的书报刊对青少年的腐蚀和影响,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环境更加复杂。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所以我们使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教育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教育好青少年,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和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少年课外阅读范文篇10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注意运用影视、书刊、音乐、戏剧、美术、故事会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今年3月18日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法》进一步将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如何对广大青少年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国家教委历来十分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充实德育的内容。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在坚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重视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等,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把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探索并形成了多方位的育人体系,许多成功经验已得到肯定和推广。为了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落在实处,国家教委自1993年在全国中小学组织观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之后,又于去年推出了学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的活动,今天,我们又推荐了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此外,我们还将命名和推荐一百个爱国主义校外教育基地。通过这“四个一百”活动的开展,调动社会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为中小学生生动活泼、卓有实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创造条件。

课外阅读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中小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丰富课外知识的主要渠道。搞好中小学课外阅读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样,课外阅读也是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小学课外阅读工作有较大进展,特别是“全国红领巾读书活动”和“我所喜爱的书”等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在读书活动中创造和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各地应当积极总结和加以推广。此次,五部委联合向全国中小学推荐一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为学生阅读推荐图书提供便利,要加强和改善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和图书配备,将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的阅读活动与校、班会和团队活动有机结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会、朗诵会以及书评、演讲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在活动中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阅读课。总之,开展读书活动要把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读书育人”的指导思想,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此次,我们推荐了一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这些图书都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出版的优秀图书中,经专家评委精选确定的。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今后还将不断补充新的优秀的图书。因此,希望社会各出版部门还要积极努力,精心出好书,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低级、庸俗的书报刊对青少年的腐蚀和影响,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环境更加复杂。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所以我们使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教育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教育好青少年,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和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