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6-08 17:07:21

农村老年教育

农村老年教育范文篇1

一、现状调查

课题组在平度、胶南、三市按经济状况好、中、差三个层次选取了27个镇(街道)、324个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在平度市随机开展了座谈调查及访谈调查等,掌握的基本情况是:

一是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势在必行。被调查村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5.8%,其中市夏格庄镇夏五村为22%,比例最高;平度市南村镇崖头村为11%,比例最低,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在对文化程度调查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老年人所占比例高达75%,文盲、半文盲大量存在;镇级老年学校学员主要以离退休干部为主,文化程度相对稍高,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约占15%;初中至高中学历达75%;初中以下学历为约10%。由此可以看出,农村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农村老年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发展农村老年教育,提高农村老年人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二是农村经济收入差距较大,多数村庄还不富裕。被调查村庄中,年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元以上的约占3%,胶南市李家石桥村年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300万元;年集体收入10-100万元的村庄约占5%;年收入5-10万元的约占20%;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庄约占72%,其中不少村庄没有集体收入,仅靠上级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年人均收入差别也较大,最高的胶南市李家石桥村达10560元,最低的村庄是市镇河头村仅3200元。这表明,农村经济发展了,出现了一批经济强村,但多数村庄还不富裕。

三是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但精神文化需求日渐旺盛。农村老年人的休闲方式多以看电视和扎堆聊天为主,订阅报刊杂志的很少,有养花养鸟等个人爱好的也不多,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但调查发现,一些富庶的村庄和有文化底蕴的村庄,近几年精神文化生活活跃起来,组建起锣鼓队、秧歌队、高跷队、舞狮队、庄户剧团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老年人参与其中并发挥着主导作用,农村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旺盛。

四是农村老年教育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调查中发现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的村庄经济状况不错,村庄负责人对发展老年学校的积极性不高,村里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的热情也不高;第二种情况是村庄的经济状况一般,但从镇党委到村级组织对发展老年教育有热情,老年教育开展较好;第三种情况是部分村庄已经建起老年学校并开展教学活动,但由于主要负责人的更替,老年学校归于名存实亡。可见,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缺乏体制和机制的约束。

五是农村现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调查发现,农村资源缺乏与资源闲置的现象并存,一方面发展老年教育缺乏场所、设施、资金等,一方面现有资源用途单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二、形势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农村老年教育提供了有利机遇:一是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为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从调查情况看,近几年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集体经济收入和人均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涌现出一批年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元以上甚至过千万的经济强村,财富的增长使部分农村具备了发展老年教育的物质条件。二是新农村建设促进思想解放,为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新农村建设在改善了农村衣食起居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农村正在改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农村老年人在衣食丰足的基础上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对老年教育的认知和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为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三是新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深入,为农村老年教育搭建起发展平台。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投入大量精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形成农村文化建设热潮。老年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性质和目标的一致性,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为农村老年教育搭建起发展平台。四是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老年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老年教育推动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村老年教育与新农村建设成正比例发展,新农村建设越深入,农村老年教育就会越发展。

当前,农村整体形势一片大好,但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农村老年教育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是认识不到位。基层干部对老年教育促进健康老龄化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意义认识不足,对老年教育重视不够;农村老年人思想虽发生了变化,但对老年教育的认识还不具有普遍性,参与老年教育的积极性还不高。二是经济条件制约。镇、村两级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经济强镇、强村充分具备了办老年教育的条件和能力,但多数乡镇仍是“吃饭财政”,有的地方连“吃饭”也难以自保;多数村庄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日常运转,还有些村庄欠债度日;被调查老年人中生活条件一般的占65.9%,个人不直接支配劳动收入靠子女供养的占43.1%,农村老年人直接支配的资金非常有限。经济条件仍是制约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三是体制不理顺。目前市范围内基层老年教育由老干部局主管,但老干部局不具有协调村级组织开展工作的职能,工作中缺少抓手;基层老年教育工作量大面广,老干部局凭现有人手抓农村老年教育工作有些力不从心。四是缺少师资。当前农村的各类专业人才缺乏,能担任并愿意担任老年学校教师的人才少之又少,师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五是缺乏教学资料。农村老年学校没有统一的教材,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资料,教学随意性和局限性较大。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体制。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应将老年教育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与本地区经济发展同步的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规划,市、各区市及镇(街道)要将农村老年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层层进行转移支付,财政支持尽量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倾斜。市、各区市及镇(街道)成立由市委分管领导挂帅,由老干部工作部门牵头,由民政、老龄、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参与的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老干部工作部门,明确工作职责,配备人员编制,从上到下形成政府主导,一方牵头,多方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制。

(二)立足规范运作,健全工作机制。老年教育的组织机构健全后,农村老年教育工作应立足于规范运作,避免领导意志等人为因素影响工作开展。一要建立督导机制。各级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督导制度,定期对基层老年教育工作进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要建立考核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目标,对基层开展老年教育工作实行目标考核,调动开展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市南墅镇将老年教育工作列入镇包村干部和村级干部年终考核内容,平度市兰底镇党委将老年教育工作列入对村庄的考核,收到很好的效果。三要建立培训机制。每年举办一次老年教育工作培训班,对基层老年学校的工作人员或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老年教育工作队伍和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农村老年教育先进办学标准,每年开展评先选优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推进工作。

(三)推动资源共享,抓好硬件建设。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应从农村实际出发,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应致力于资源共享,做到“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现有条件下有四种资源共享模式供参考。一是老年学校与“新农村文化家园工程”相结合。“新农村文化家园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对镇(街道)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室进行改扩建,配备了桌椅条凳、图书资料、音像设施、活动器械、文化教育用品等,这些场所和设施很适合办老年学校。文化家园工程与老年学校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着紧密的结合点,二者结合开展工作,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老年学校开展的教学工作和课外活动,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文化家园”组织的各种培训,广泛吸纳老年人参加,成为老年学校的一种教学形式。二是老年学校与敬老院相结合。随着民生建设的不断推进,由政府投资在各镇(街道)建设中心敬老院,对孤寡老人进行集中供养,新建的敬老院基础条件较好,配备了活动场所和娱乐设施。基层老年学校可探索与敬老院共建共享,敬老院为老年学校提供办学资源和部分生源;老年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活跃敬老院的文化生活,二者结合可实现双赢。三是老年学校与成人教育中心相结合。各镇(街道)的成人教育中心具备校舍、教学设施和教师队伍等较完善的教学资源,目前这笔资源并没得到充分利用,各镇(街道)可探讨成人教育与老年教育结合开展,共享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成人教育与老年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二者结合是老年教育办学的一条捷径。平度市的部分镇已实践了这种共享模式,市河头店镇成立了由镇老干部协会、成教中心、本镇东大寨村老年人协会“三位一体”的老年学校,依托成教中心开展老年教育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四是老年学校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相结合。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是目前应用于农村的先进的教育手段,利用网络或电视开展教学工作,具有传播快、覆盖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灵活等优点,目前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已覆盖各个村庄,农村老年教育可争取与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利用现代的教育手段开展教育教学,突破办学场所、资金、师资等制约。平度市于2006年开始了农村老年教育远程教学的实践,在远程教育系统电视教育频道开办“空中课堂”,每天在固定时间滚动播出老年教育教学片,使农村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教育。

(四)健全办学网络,加强业务指导。目前老年教育网络雏形基本形成,但网络间的连接有待激活。要通过加强网络建设,使老年教育网络联上下左右贯通起来,促进网络内部的经验、信息、意识、资源的交流,使老年教育网络成为一个活跃、合作、和谐的整体,带动农村老年教育工作开展。县市级老年大学在整个老年教育网络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对农村老年教育起着直接示范指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因而要充分发挥县市级老年大学承上启下的优势,影响和指导基层老年学校教学工作开展。一要通过送教下乡、提供教学材料、培养和培训基层教师等具体形式,为基层老年学校提供直接帮助。二要通过组织研讨会、教研活动、观摩教学等形式促进基层老年学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三要通过办简报、办网站促进信息交流,为基层老年学校提供信息支持。

农村老年教育范文篇2

一、全纳理念是发展老年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老年教育是社会老龄化的产物,其根本目标是造福所有老年人,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因而老年教育在本质上是面向全体老年人的教育,具有全纳的特点。同时我国法律也赋予老年教育全纳的性质,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中也包含了老年人有受老年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继续受教育”对老年人来说,主要是指老年教育。两部法律虽然规定的外延不同,但都涵盖了一层意思,即老年教育的对象是全体老年人,老年教育具有全纳性。可见,老年教育的全纳性既有理论根据,也有法律依据,全纳理念是发展老年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以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又是典型的老龄化国家之一,有老龄人口1.3亿,其中70%居住在农村,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村老年群体,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现实中,农村老年人处于弱势,自身发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水平低,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仍旧存在;思想空虚,分辨是非能力差,不少人还信奉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生活方式单调,除了扎堆聊天、晒太阳、看电视之外,没有更好的休闲娱乐方式;缺乏养生保健知识,忽视自己的身心健康;法律意识淡薄,不懂法,不用法,违法事件时有发生;不能正确行使政治和民主权利,在基层民主选举中把选举权做交易等等。这些不和谐音符,妨碍了农村老年人自身权益的实现,也构成农村社会的老龄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改变农村老年人自身发展滞后的状况,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时代进步相协调,根本途径还是要靠教育。因而以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农村老年人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对农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老年教育在这项工程中大有作为。老有所教,提升农村老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老年人的影响和带动,促进人际和谐,管理民主,互帮互助;老有所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村老年人崇尚科学,抵制迷信,摈弃陋习,促进科学种田,科学保健,科学生活;老有所乐,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带动整个乡村村风文明,文化活跃;老有所为,促进农村老年人发挥经验、威望等优势,在发展经济、调节纠纷、民主议事、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余热生辉,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综合起来看,以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能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个体和群体的综合素质,推进社会文明和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而以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需要。

三、以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存在三大障碍

一是认识滞后。从农村老年人自身看,还没有从传统文化影响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中完全解放出来,对新生事物看不惯,想不通,接受慢。他们中有些人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对老年教育不认识,不接触,甚至抱有抵触情绪;有些人思想麻木,对什么事情也不关心,对老年教育同样也不关心;有些人自卑心理严重,把老年教育看得高不可及,认为老年教育是城市人的专利,人为把自己边缘化;有些人心态微妙,内心向往老年教育,但由于身处封闭的大环境中,害怕遭受非议,对参与老年教育抱有顾虑。目前持这几种态度的农村老年人占大多数。从农村老年人子女来看,多数子女对孝敬父母的认识仅停留在物质赡养的层面,对父母的精神生活并不关注,因而对老年教育也不关注,很多子女并不知道老年教育是怎么回事,个别子女甚至反对父母上老年学校。从基层领导角度来看,当前乡镇干部大多片面强调经济工作,统筹发展的意识不强,对老年教育比较忽视;村干部对老年教育的认识还处于刚启蒙或半启蒙的状态,在认识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

二是经济瓶颈。目前乡镇一级多是“吃饭财政”,有的地方连“吃饭”也难以自保,继取消“三提五统”之后又取消农业税,对于仅靠农业为经济来源的乡镇来说更加捉襟见肘,根本拿不出足够的费用发展老年教育。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很多村庄寅吃卯粮,既有内债(欠村民钱)又有外债(欠银信部门钱),取消农业税后,村级集体经济基本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能力支付一笔老年教育的费用。

三是师资短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学效果如何,教师起着关键作用。但当前农村的各类专业人才缺乏,能担任并愿意担任老年学校教师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尤其是村级老年学校,在当前尚不普及的情况下,聘请教师已成难题,将来随着农村老年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师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四、以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主要对策

全纳理念运用于老年教育领域,着力于推动老年教育的平衡发展和普及延伸,在维护社会公平的同时,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全纳是一个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是个持续的过程,是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过程,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当前以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主要对策是: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发展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和普及农村老年教育,要把解放思想作为第一个切入点。首先各级党政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真正从思想深处理解和认识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把发展农村老年教育作为造福农村老年人的一项民心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倡导社会各界关心重视农村老年教育。同时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舆论宣传,一是会议宣传,会议能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尤其对基层干部提高思想认识能起到有力推动作用。要争取党政领导召开专题会议或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和部署农村老年教育工作,推动基层政府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村老年教育。二是媒体宣传,当前农村的主要宣传媒体是报纸和电视,其中电视是最为普及的媒体,新闻工作者和老年教育工作者要利用这些媒体撰写专题报道,开辟宣传专栏,以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老年教育,增强农村群众对老年教育的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三是老年教育网络自上而下的宣传,老年教育自身拥有一支很强的宣传力量,有老年教育工作者队伍,有广大的老年学员及其骨干分子。基层老年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农村老年人当中做面对面的宣传,通过谈心、开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农村老年人认识老年教育,接受老年教育;充分发挥老年学员中骨干力量的宣传作用,通过他们现身说法,增强老年教育宣传的现实性和直观性。

(二)政府推动,社会联动,形成发展合力。老年教育属政府行为,城市老年教育的发展虽有城市老年人自发的原动力,但主要还是由政府推动的;农村老年教育在自发原动力不足的前提下,政府的推动作用更为重要。针对当前农村老年教育的现状,需要政府做的推动工作:一是财政支持。城市老年大学的办学大多纳入了财政预算,各级财政也应将农村老年教育纳入财政预算,在各级财政转移支付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发展农村老年教育,若财政支持措施得到落实,将激发农村老年教育的无限活力;二是政策激励。政府要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各种积极因素凝聚农村老年教育领域,为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除政府推动作用外,农村老年教育还需要多种社会力量支持。农村老年教育具有社会福利的性质,可以探讨设立“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基金会”,吸引各种福利机构、慈善机构介入其中,为农村老年教育注入必要的社会资金;老年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涉老事业,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和较高的美誉度,企业单位介入其中,既可开发“银发”市场,又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加其品牌效应,因而农村老年教育探讨与企业联姻的路子具有可行性;老年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近、相通,农村老年教育直接争取普通教育的大力支持是现实可行的道路。

(三)因地制宜,资源共享,建立灵活机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存在着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办学条件差异、老年人的需求差异等,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必须强调因地制宜,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建立灵活的办学机制,不能也不可能强求统一模式。就办学形式而言,农村老年教育不一定拘泥于课堂教学,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都可作为教学的大课堂,生动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更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时根据农村地域跨度大、老年人居住分散的特点,可以探索建立“远程老年学校”,即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传输媒体进行远程教学,这既能扩大老年教育在农村的覆盖面,又缓解了农村老年教育师资短缺的矛盾,远程教育在其他教学领域已得到广泛用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远程老年学校”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灵活的办学机制还包括资源整合,在农村,资源短缺和资源闲置的现象同时并存,农村老年教育所需的校舍和教学设备,大多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得到解决。各乡镇一般都有机关会议室,建有党校、人口学校等,村级也设有党员活动室和人口学校,这些场所桌椅条凳齐全,并配备了必要的教学设备,但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随着出生率降低、教学布局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有很多闲置的教室。若能把这些资源合理整合,实现与老年教育的综合利用,将减少很多基础投资。当前不少省份已建立起农村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在试点省份远程教育网络已延伸到村庄,为村庄配备了电视、电脑等远程教学设施,这些网络资源目前在农村的利用率并不高,农村老年教育可探讨共享这笔资源。

(四)示范指导,辐射带动,强化网络建设。目前老年教育网络基本形成雏形,通过加强网络建设,促进网络内部的经验、信息、意识、资源的交流,对农村老年教育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县市级老年大学在整个老年教育网络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对农村老年教育起着直接示范指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因而县市级老年大学在促进农村老年教育发展方面要积极有为。一要加强业务指导,拿出工作力量深入基层督促指导办学,采取观摩教学、送教下乡、提供教学材料等具体形式,推动农村老年教育的开展。二要加强业务培训,采取定期举办培训班、讲座或以会代训等形式对农村老年教育工作者和农村老年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农村老年教育工作人员队伍和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三要促进信息交流,采取工作汇报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组织农村老年学校相互交流办学信息和办学经验,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采取办学简报等形式,推广成功经验,介绍办学动态,传达上级精神,为农村老年学校提供信息支持。四要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制定考评标准,对农村老年学校进行定期考评,表彰先进,鞭策后进,通过考评激发农村老年学校的争先创优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发展局面。

五、以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全纳理念是个抽象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在运用全纳理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实践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人本原则。全纳理念主张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农村老年学校不能为办学而办学,而要建设以人文为内涵的学校文化,坚持人文化办学,人性化管理,多层面、多渠道体现人文关怀。

(二)平等原则。全纳理念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这种“平等”是原则上的平等,由于地区发展的差异、个体自身的差异等原因,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等。但办学实践中要深入贯彻“平等”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做到排除歧视因素,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平等的观念关注每一名老年学员,促进所有学员共同发展。

(三)民主原则。全纳理念强调发扬民主,促进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农村老年学校在办学中要树立学员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员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校管理、开展活动等方面都要充分尊重学员的意见,畅通民主渠道,推动民主办学。

农村老年教育范文篇3

一、农村老年社区教育实施的重要作用

(一)创建新型养老观念。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规定,将60周岁以上的公民定义为老年人,这个时期也是人生最后的时期,也是包含年龄段最多的一个时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老年人的心理想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很早以前世界卫生组织就针对老年人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口号。简单来说就是让人们在老年阶段依然有较强的体力以及劳动能力,身体依然健康,并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活动,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社交,继续为自己的家庭以及社会再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也要保证老年人能够得到充分的照顾,老年人的生活也应该得到应有的保障。老年社区教育的实施可以很好的相应积极老龄化的要求,让老年人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老年人实现自立自强,让老年人积极的面对生活,改变老年人无趣的生活状态。(二)提升老年人在社区中的地位。在社区的活动中,一般老年人都是作为弱势群体存在,因为老年人很少能够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所以就导致老年人在社区中的权益受到侵害。为了实现老年人在社区中权益的维护,不仅仅要为其宣传相应的知识,还应该利用社区教育的作用,促进老年组织的成立。成立老年组织,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平台,让老年人的想法能够被展示出来,老年人也能够形成群体的力量,老年人的权益也能够得到体现。同时,平台的创建还能促进老年人之间实现相互之间的合作,依靠老年群体的力量解决每个老年人面对的问题。还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实现老年人之间的交友,创建老年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促进老年人对社区中事物的参与,提升老年人在社区中的地位,发挥老年人在社区活动中的话语权。(三)促进农村社区多样养老模式的形成。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的对象是针对社区中的所有老年人,并且希望通过教育的方式实现社区中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养老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让老年人在丰富的生活中享受晚年生活。对于社区的工作的人员,还可以让这些工作人员更多的了解老年人相关的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多的了解老年人,正确的认识老年人群体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动员社区中的更多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改变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在传统的老年人养老中,一般都是儿子对老人进行养老,如果能够做到农村资源分配规则的改变,就可以做到形成儿子养老、女儿养老以及共同养老和老人自养等等形式。在社区中,可以成立相应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团队,为老人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帮助老年人实现优质生活的形成,还可以促进实现老年人之间的相互帮助。1.政府规划农村社区老年人的教育。如果想要全力开展对老年人的教育,就需要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目前老年人是农村的主要群体,但是由于他们经济与知识的限制,导致他们受到的教育十分稀薄。政府也需要重视老年化教育,增大对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的投入,在降低了老年人养老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农村社区在政府和老年群体之间就起到了衔接协调作用,在明确了教育规划后要协调各项老年组织活动,让老年人真正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晚年生活。要精心的选择场地来进行农村社区老年教育中心的建立,老年教育中心建立的地方不仅场地空旷,还要保证与老人生活的地方相隔比较近,方便他们积极的参加老年教育中心的活动。建设老年教育中心不仅需要健全的规划,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保证老年教育中心机构软件与硬件设施齐全。保证老年教育中心平稳发展下去的前提是要有足够优秀的师资力量,老年教育中心的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爱心并且热情,尽可能如同亲人一般对待老人,寓教于乐,将对老人的教育服务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农村老人的精神文明。2.结合农村社区实际情况,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与城市比较,农村生活质量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加速提升,但是在农村老人的思维意识中,还存在着许多知识盲点。比如缺乏健身养生意识、不懂得膳食营养均衡等等,这就需要农村社区组织针对这些问题大力开展服务老人的社区活动,普及专业的科学知识教育,让老人们主动健身、膳食营养均衡并且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等等。在农村社区进行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尽可能的邀请一些老年朋友进行带头参与,给其他老年人做榜样,吸引老人们积极加入。虽然可能与城市相比,有才艺的老人并没有那么多,但是对于社区来说要全力找到有一技之长的老人,让他们既成为受教育者也成为教育者。在特殊节日,农村社区老年教育中心应该举办一些文化活动,让老人们唱唱歌、跳跳舞、或者自导自演一些小品节目等等。组织的文艺活动可以有效的增加了老人业余生活的趣味性。3.提高农村社区的教育师资力量。对于老年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不然很难进行下去,对于农村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开展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一队专业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一方面可以维持活动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可以积极的寻找热衷于公益活动、热情奉献的一群人来壮大队伍。教师队伍还可以对农村老人们进行知识的教导,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整个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的素养,也可以给农村老人们亲人般的关怀,给他们的心灵带去温暖。4.结合当地资源,提升老年教育。以目前的发展形势看,当前农村社区老年教育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发展的有规模。如果想要让老人们都能享受到老年教育的服务,就需要社区联合政府的力量,全面整改,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整合现有的自发组织的老年教育组织,由社区提供的专业教师队伍带领开展活动。农村社区老年教育中心的根据地可以建立在废弃的工厂、学校等空旷的地方,结合志愿服务人员做好统一规划安排,听从农村社区的指挥,开展日后的老年教育中心活动。这些措施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人员不足以及财力紧张的问题,还可以促进农村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结束语

农村老年教育范文篇4

重视农村老年教育,办好《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网络课堂》,一定要从“没有农村老年教育是不完整的终身教育,没有农村老年人参与不可能建设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高度,把重视农村老年教育,办好《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网络课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结合起来;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牡丹江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让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现代文明,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结合起来。把“网络课堂”和农村老年人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期所盼联系起来,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村老年人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许多基层党员干部说,有了“网络课堂”,农村老年人才能不被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抛下;才不会在“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中被落下。既缓解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又减轻了子女负担和社会压力。这件得民心的大事,再苦再累再难,我们也一定想方设法办实办好。

量化目标,突出建设重点

我们经过考察论证,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2012年,《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网络课堂》全面开通,全市859个村收视网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有30%的老年人参加学习活动;第二步,到2016年,实现村级老年学校和收视点深度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有50%的老年人参与学习活动;第三步,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前夕,抓薄弱,促平衡,实现“四率”(村级老年学校收视点覆盖率、区域均衡发展率、老年人收视率及满意率)全面提高,尽量让有学习愿望和能力的老年人都获得相应的学习机会。为此,我们着力抓好四件事:一是着力抓好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继2008年全市投入1585万元建设、完善、升级四级网络平台,2010年又全面建设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建设了“红杉树”视频直播系统、远程寻呼系统和远程教育网站,为终端站点配齐了“五大件”(电脑、投影仪、打印机、摄像头和音响),实现了全市村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设备高标准全覆盖。通过对站点管理人员网上技能培训和考核,分档次兑现补贴,靠制度严格管理,确保网络平台安全、清朗、便捷、流畅。二是着力抓好课件研发推广体系建设。选课设课,要坚持引导老年人跟上时代、提高素质、参与社会的原则。既考虑个人情趣爱好满足精神需求,又要摸索“发家致富”过日子的生财之道。不管选什么课,都要有与本地主导特色产业和当家品种紧密相连的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多设“快餐”、“自助餐”、“家常饭”,少开“大餐”、“套餐”和“西餐”。为了适应教学需求,我们还开发了本土课件。市委组织部部长葛民亲自出面协调,共筹措资金20多万元,为我校先后购置非线编辑机一台,摄像机2台,光盘打印机一台,建成了非线编辑室,承担远程教育课件的采、编、制、传工作。三年来,共制作教学课件和专题片27部,还录制了两届市、县、乡、村四级老年学员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农村网络春晚》,深受全市农村老百姓喜爱。第三,推广应用。除了绘制网络操作流程图发到收视点,还将制好的课件,按全年网络课堂教学计划适时上传“牡丹江先锋网”和“牡丹江老年大学网”,同时刻成光盘发给县(市)老年大学备用。林口县植场村初明华,患类风湿病20多年,胳膊疆直连饭菜都送不到嘴里。村里开了“网络课堂”播放健身舞“小电影”,她让老伴背着去,先是一边听一边看,慢慢跟着比划,渐渐地胳膊腿能伸直了,现在,一天去三趟学健身舞,生活已能完全自理了。穆棱市钟山村王玉财,62岁的他除了种地还养猪,开始没经验,在老年学校学习科学养猪方法后,他成了行家,现在生猪年存栏量200头,出栏500多头,毛收入达百万,成了远近出名的养猪专业户。三是着力抓好收视点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收视点基本做到了“七有”:有年度授课和活动计划;有学习用的教室课桌椅和活动用的广场及音响;有学习活动参加人员名册;有信息收集反馈记录;有专(兼)职服务管理人员;有简约实用的制度;有校牌标识。四是着力抓好多元投入机制建设。经济实力较强的富裕村,由村集体按老年人数给学校拨款,多则人均千元少则百元;大多数村实行划拨机动地给学校经营或由学校转包,收益归学校;“老、少、边、贫”村,享受上级业务部门帮扶的相关优惠政策;还有“以奖,以建,以物”以及进城出国创业务工赚大钱的子女资助学校孝敬长辈。我们及时总结了穆棱市“第一书记包村带校”、宁安市“敬老帮校”等经验,保证了农村老年学校办学经费成为“一池活水”。

强化责任,推进工作落实

农村老年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远程教育;老年教育;农村;开放大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许多专家学者将目光投射到老年教育上,从国家层面2016年出台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实践层面的各类老年教育的兴起,可以说我国的老年教育正在迈向一个新高度。但毋庸置疑的是针对农村的老年教育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2007年至2016年我国老年教育研究的热点以社区教育、终身教育、老年大学、老龄化、老年人等为主要内容向四周扩散,并且这些关键词是排在前六位的高频关键词,体现了我国近十年老年教育研究的热点内容。[1]可以看出这些老年教育的热点问题并不包含“农村老年教育”;从社会实践层面看我国的老年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中,还没有做到城乡一体全覆盖,农村老年教育需求有待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应有重视。我国是一个有着近8亿农村人口的国家,“2010年农村与城镇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1%与6.7%。如果假定2010年普查得到的农村向城镇迁移人口绝大部分是年轻人的年龄结构分布不变,到2050年农村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高达46.4%,相当于城镇2.1倍,[2]这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将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农村的老年群体能否继续接受适合他们需求的教育将对我国农村的社会稳定、和谐的城镇化建设,以及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发展老年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优化布局、面向基层。在办好现有老年教育的基础上,将老年教育的增量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形成以基层需求为导向的老年教育供给结构,优化城乡老年教育布局,促进老年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这就明确提出,老年教育不光要在城市普及,更应向广大的农村延伸,最大限度地扩大它的城乡覆盖面,使更多的老年人受宜。只是受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及老年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城乡老年教育还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大部分乡村老年教育还无从谈起,老年教育覆盖面小,教育渠道狭窄。教育公平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为了改变老年教育的城乡不公平,为了使更多的农村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农村老年教育的开展力度,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力。当前,农村的老年教育首要的问题是农村老年教育渠道的拓展。高等教育机构、地方政府要以多种渠道办学,以多种形式共同推进农村的老年教育发展。开放大学是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新型高等教育,它开展的远程教育在课程资源、办学模式、资金投入方面有着其他办学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2016年1月,《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指出,开放大学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广泛开展职工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新型农民教育和各类培训,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和学校办学特色”。这一指示明确了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教育对象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适应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需要,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系统办学特色和远程教育的优势,努力探索出一条服务农村老年教育的新模式,这是开放大学面对的新课题。

二、农村老年教育现状

1.整个社会对农村老年教育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够重视。一方面,从政府和施教一方来看,尽管我国在2016年已出台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但这不等于基层政府和办学单位也有同样的认识,很多人认为发展地方经济是当务之急,抓基础教育是重中之重,老年教育可有可无。另一方面,从农村老年群体即受教一方来讲,生存和健康是第一位的诉求,大多数农村的老年人对接受老年教育缺少应有的认识,“农村老年群体受到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的限制,对于老年教育的地位认识不足,意识不到老年教育对于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家庭幸福带来的益处”,[4]因此,缺少参与和接受老年教育的主动性和迫切性。2.经济条件限制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从政府角度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对老年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财政投入并不高,老年教育所需要的一些基础硬件条件还不具备,如场地、设施,还有人力资源等。社会力量受投入回报率的影响也并不积极。从农村老年群体自身来看,他们的经济状况同城市相比并不富裕。以学者闫怀品对北京远郊农村所做的老年教育调查来看,以北京远郊的延庆区为例,“经济状况一般占68.85%,较差占13.11%,二者合计达81.96%。”[5]这样的经济状况决定农村老年教育的开展并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克服许多的困难。同时也应认识到农村老年教育的开展必须坚持公益性、低成本的原则,使广大农村的老年人能够得着老年教育。3.农村老年教育的受教育对象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受历史条件制约,我国农村的老年人大多出生于建国前后,他们所受的教育大多并不系统和完整,还有一部分人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的状态,仍以北京远郊的延庆区为例,“文盲人数(413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4.2%;小学文化人数(8512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86.7%;初中文化人数(790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8.05%。”[6]这样的薄弱基础限制了他们的眼界和进一步学习的能力。但也正因如此,就更需要老年教育来弥补他们先天教育的不足,引领他们跟上时展的脚步,不使这部分人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包袱和累赘。4.专门针对农村老年教育的资源匮乏。我国最初创办老年教育的初衷是为一些离退休的老干部提供休闲、娱乐和继续学习的场所。老年大学主要是为老干部服务,办学主体多为政府。近些年老年教育在全国陆续开展,但也以城市为主,老年教育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不公。办在农村的老年大学、老年教育中心等几乎没有。一个村能有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已经很了不起了。“‘互联网+’时代的老年教育亟待转型,即以老年干部的‘精英教育’向全体老年群众普惠性的‘大众教育’转变,以城市居民为中心向农村、基层老年人转变,从而真正实现‘把大学办在社会中’。”[7]5.农村老年教育师资队伍没有形成。农村受其经济条件的限制,能承担并愿意承担老年教育的专业老师很少。投入农村基础教育的志愿者有很多,但投入老年教育的则很鲜见。政府也没有这方面的政策鼓励老年教育人才投身到农村的老年教育事业中去。已有的大多数教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老年教育的地位,因此不够重视,应付思想严重,不能持续认真研究老年教育,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另外,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与当前农村老年教育的需求也不相匹配。

三、开放大学在广大农村开展老年教育的可行性及优势

1.开放大学先进的远程教育手段可最大限度。弥补农村老年教育资源不足开放大学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先行实践者。它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教育资源匮乏的区域这一优势,是任何普通高校所无法比拟的,它能够保证资源匮乏的广大乡村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从而提升教育效果。“同时,从发展性而言,远程教育扩大其教育总量的供给可以不受师资、教学硬件的限制,其扩大规模比传统学校教育扩大教育总量的供给更加容易。”[8]2.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契合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开放大学“有教无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切合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中国的开放大学不仅仅是一所大学,还是中国奉行终身教育理念最坚定、最彻底,覆盖面最广,手段最开放、最灵活、最先进,教育和培训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又针对性极强,对普通民众和各种弱势群体无法满足的学习需求反应最快、最贴近的一个终身教育的庞大载体和完整体系。”[9]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新的技术架构,以此开发老年教育的平台,可最大限度地提升老年教育的承载能力。3.开放大学的开放性、系统性可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开放大学的开放性决定了它的教育对象的开放性,受教育者可不受年龄、性别、地域、教育基础的限制,做到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开放大学由原来的广播电视大学转型而来,现在全国电大正处于陆续的转型过程中,电大的办学特色就是系统办学,资源共享,组织网络覆盖全国,直至广大的乡村。开放大学的上述优势可最大限度地弥补农村老年教育资源的欠缺,平衡城乡老年教育发展。4.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对经费投入要求低。农村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农村的老年教育一定要秉持公益性、低成本的原则,没有这一点,农村的老年教育就无从谈起。基于这一点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优势便得以显现。同样的经费投入,开放大学比传统学校提供的教育规模更大。开放大学的发展当然也需要经费的投入,“比如,教学设备的软硬件建设,但其只要投入一次就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只要其规模上去了,其运行成本与普通学校教育相比是较低的。”[10]5.开放大学的办学模式更适合农村老年学习者。我国的开放大学正在建设一个覆盖全国城乡、满足各类学习者需要、融互联网与移动通讯技术为一体的学习环境。它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即可完成学习的模式,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学习模式方便灵活,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这更适合师生异地教学和分散、知识背景不一的农村老年人的学习。

四、开放大学实施农村老年教育的策略

农村老年教育范文篇6

一、老年教育是解决农村老龄人口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达,农村中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外出务工或经商,在家的绝大多数是老人和儿童。据资料显示,荣昌县仁义镇人口56291人,60岁以上老龄人口8267人,占该镇人口比例的14.69%,而该镇老年大学(学校)学员有3516人,仅占到该镇农村老龄人口的42.5%。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农村已相当突出,而老年大学(学校)也只吸纳了部分老年人,其余的大部分老年人则没有接受到老年教育。农村老年人体力的缺乏、经济的困难、与外界联系的封闭、内心的孤独等心理、社会问题逐渐积累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事物、社会的认知往往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文化、科技、知识、法律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更是匮乏。这往往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连带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某村一68岁老汉,在自家田地里种植罂粟。当公安人员逮捕他时,他竟然不知道种植罂粟是犯罪行为。尽管他缺少法律意识,仍然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被判刑3年。因儿女都在外打工,他老伴一人留在家中,没有了经济来源,又无人照顾,现已患病常年卧床不起。如果农村老年人懂法,有基本的法律常识,相信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农村老龄人口问题涉及到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已逐渐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和重大的政治问题。如何解决当前业已存在并日益加剧的老龄问题,中央提出了“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24字工作目标。老年教育涉及老年人的精神领域,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终身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切实开展老年教育是解决农村日益严重的老龄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

首先,开展老年教育可以让农村老年人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排解孤独和空虚,接受各种新信息、新观念,学习有利于生产生活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发挥余热。老年人本就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有了新知识、新文化的充实,将使他们继续创造财富,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品质,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其次,老年人在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知识,学唱歌,学跳舞等课目,再加以他们宝贵的社会和人生各方面的经验,对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培养和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了老少同乐。

综上所述,开展老年教育是解决农村老龄人口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

二、农村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度不够

农村老年教育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就目前而言,各级领导对老年教育的重视度是不够的。绝大多数领导重视的是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对教育的关注较弱。即使部分领导对老年教育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在城市和农村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上也是不均衡的。对于农村老年教育的重视度远不及城市、县城老年教育的重视,部分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及形象在于城区的经济建设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面貌,而忽略了农村人口的精神面貌的重要性和积极性。农村经济本就相对落后,条件相对较差,上级领导重视不够,农村老年教育很难发展,起到实效。另一方面是农村老年人自身对老年教育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绝大多数老年人有“老了老了就无用了,只有等死了”的消极思想,认为教育、学习是孩子们年轻一代人的事情,他们的观念陈旧,思想封闭,不愿意、不敢、不会接受新鲜事物,没有认识到老年教育对他们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重大影响力。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对农村老年教育事业的投入从整体上与过去相比,虽有明显提高,但是经费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农村老年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是政府投入的经费明显偏低,二是社会投入极少,三是城乡老年学校之间投入的经费差距悬殊。农村老年教育事业经费严重投入不足,除了受经济不发达因素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识、态度和感情问题。普遍观念是认为人的教育,小学、中学、大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将影响人的一生,而老年教育则是可有可无,没有必要花太多钱在老年教育身上。

(三)教育场地严重不足

老年教育场地问题,一直是制约老年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而因农村经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农村老年教育的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县级以上老年大学大多有专门的学习室,活动室,配备也齐全,有音响、电视、有乒乓台,篮球场等。而农村教育场地则大多因陋就简,利用村(社区)阵地、闲置房屋作为教学场所,尤其是村级老年学校,通常没有专门的活动室和学习室,体育器材、学习器材也缺乏。

(四)师资队伍不足

农村老年教育的老师都是兼职的,所掌握的知识面有限,所传授的知识也就很有限,往往达不到开办老年学校的目的和宗旨。知识面丰富,多才多艺的老年人大多汇集在镇老年大学、县老年大学,真正深入到村、社区的很少,导致农村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

(五)没有规范的专业教材

农村老年学校的课目设置丰富,有体育活动,唱歌,跳舞,时事政治、经济、健康常识、法律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但是,在农村老年学校,却没有规范的专业教材,老师讲课比较吃力,学员的接受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因为农村老年学校的老师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没有专业的教材,授课的知识有可能出现偏差或失误。

三、对农村老年教育开展的建议

(一)提高对农村老年教育的重视度

要使农村老年教育事业取得更好的成绩,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和得到领导的重视。各级领导要从发展老龄事业的高度的战略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高度,从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安定团结大局的高度来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村老年教育事业的重视,并广泛宣传和发动,教育广大农村老年人充分认识到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有益性,从整体上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

(二)加大对农村老年教育经费的投入

各级领导在充分认识到农村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应从实际出发,适当增加对农村老年教育的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各级的资金投入提出一个基本的要求和监督,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可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同时广泛发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积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如大型企业、民间团体、民间组织等对农村老年教育捐款捐物,以推动农村老年教育事业全面、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

(三)整合资源,缓解场地不足瓶颈

从当前农村老年教育现状来看,场地问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解决,要妥善解决场地不足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尽量整合资源,利用有限资源,缓解场地不足的瓶颈问题。基层老年学校的建设可与镇文化活动站、学校体育场地结合起来,与社区老年学校活动中心建设结合起来。农村老年学校可与村居两委会学习活动室、新农村文化活动室建设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村上、镇上的闲置房屋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改做为老年学校或者老年人活动中心或活动室,部分村小合并后腾空的校舍更是很好的资源。在整合资源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应从农村老年教育的实际困难出发,尽量整合资源,无偿提供场地,帮助解决场地问题。

(四)加强农村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老年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关系着农村老年教育的质量和实质效果如何。为加强农村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应重点聘请一些知识丰富、能够教学的老师、志愿者,从不同层次充实农村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笔者建议国家教育部能否增设针对老年教育的师范专业,也纳入国家事业单位编制。有了专门、系统、规范的师资队伍,这样老年大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还应从法律上进一步给予老年教育法律保障。

(五)尽快编撰适合农村老年学校学习的专业教材

农村老年教育范文篇7

这次会议是我市建立完善老年大学三级教育网络,加大力度推进老年大学村、社区教学点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当湖街道、曹桥街道和乍浦镇汇报交流了去年全市老年大学镇、街道分校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开展分校建设和村、社区教学点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从交流情况来看,三个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建设和教学点的工作体现了领导重视,工作扎实,各具特色,成效显著,希望与会同志相互学习,加以借鉴。今天,嘉兴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老年大学副校长鲍忠良专程到会,刚才又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老年大学工作作了具体指导,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鲍局长的讲话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全市老年大学工作和下阶段老年大学建设,特别是扎实推进老年大学村、社区教学点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切实增强办好老年大学分校和教学点的信心

一年多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座谈会精神,制定下发了平委办[2007]4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大学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老年大学三级教育网络体系”的目标任务。去年8月我们在新埭镇召开了全市老年大学分校建设推进会,之后10个镇、街道和教育系统先后建成老年大学分校。今年3月18日和5月12日,又分别召开市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会议以及各镇、街道和系统部门分校建设交流会,明确了“进一步拓展领域、延伸网络,积极探索开展村、社区老年大学教学点试点工作”的任务,会后,各镇、街道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整合各类资源,充分运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文化活动中心等教育活动资源,积极开展老年大学村、社区教学点的试点工作。目前,全市168个村、社区中,已有63个村、社区建立了教学点,建点率达到了37.5%。同时,市老年大学中心校在硬件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学校的办班数、学员数和人次数都领先于嘉兴各县(市),今年学员数首次超过千人达到1016人,实现了办班数、学员数不断增加、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的良好局面。可以说,在各方的积极支持下,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了以市老年大学中心校为龙头,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为骨干,村、社区教学点为基础的三级老年教育网络体系。总结一年来分校和教学点试点工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是把握办学方向,切实加强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一年来,各分校和教学点始终把加强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牢牢把握办学的政治方向,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讲活动,以开设时政课等形式,组织学员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老年人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整合各类资源,有效对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各分校和村、社区教学点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村、社区全覆盖的有利条件,实现资源共享,对老年学员开展十七大精神、党的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科普知识等的教育。同时,各教学点结合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农村党员学习工程、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街道宣讲团等,不定期对老党员、老干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和培训活动。

三是适应教学实际,充分体现农村老年教育特色。各镇、街道分校和教学点注重结合农村实际,从老年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需求出发,开设了中西医养生和营养保健课;为丰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还开设了歌咏、舞蹈、器乐等课程。

四是坚持老有所为,积极展现服务社会作用。各分校和教学点充分发挥学员在本地的经验、威望和亲情等优势,在关心下一代、维护基层和谐、形成正确舆论导向、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许多老年学员积极参与村“五位一体”建设、民主理财监督、党务(村务)公开、招投标监督、征迁宣传、社保推进等工作。

一年来,各镇、街道老年大学的分校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村和社区教学点试点工作也得到了有序推进。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镇、街道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广大老同志的共同努力。

在市级层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去年,市委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大学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老年教育网络,建立健全老年大学三级教育网络体系,要求各镇、街道依托成校建立健全老年大学分校,依托各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建立老年大学教学点。原市委书记孙贤龙,市委副书记、市长盛全生多次到老年大学调研,提出了“要着眼长远,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要求,盛全生市长还就老年大学的发展规划专门作了批示。在镇、街道层面,镇、街道党委精心组织,措施得力。各镇、街道党委思想认识到位,把老年大学分校建设和教学点试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精心组织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切实加强指导和检查。在村、社区层面,认真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广大老同志热情参与。各村、社区把推进教学点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严格按照有班子、有牌子、有场地、有经费、有资料的“五有”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大宣传和招生力度,以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工作赢得广大老年朋友的信任和支持。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沟通,拉近了与村、社区干部的距离和感情,促进了干部与群众的团结和和谐。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发展老年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七大对老年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年3月中组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老年大学的建设要向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延伸。因此,我们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发展老年教育工作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强调,要建立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缺少了老年教育,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同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教育法》等也都从法律上确定了老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办好镇、街道老年大学分校和村、社区教学点是满足广大老年人学习需求、丰富他们晚年生活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对于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和带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发展老年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教育下一代、维护家庭和睦、调节邻里关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语云“老人安,天下安”,就是强调老年人在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发生,社会矛盾相对集中,办好老年学校,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人8.794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48.37万的18.18%,其中大部分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办好老年大学分校和教学点,将有助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素质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有助于发挥老年人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3、发展老年教育工作是密切基层干群关系的现实需要。老年大学不仅是老年人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发挥老年人作用、增进相互间理解沟通的平台和桥梁,特别是村、社区建设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发挥老年大学骨干分子的积极作用来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使广大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村、社区干部的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把握重点,讲求实效,切实提升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的水平

今年是实施老年大学三级网络建设的第二年,是全面推进我市老年大学教育的关键之年。今年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是:在巩固分校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村、社区教学点工作,力争年底普及率达到80%以上。

一要强化结合,进一步繁荣和丰富基层文化。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年初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强调要“以文明素质和人文精神提升为重点,着力提升平湖市民新貌”,“要致力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切实保障各类人群的基本文化权益。”基层老年人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基层老年教育要围绕抓好十七大精神的宣传和贯彻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等形式,讴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展示新时代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基层老年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二要强化整合,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等资源优势。依托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根据老年学员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对老年学员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措施、农业实用技术、科普知识、心理辅导、医疗保健等教育,并充分发挥老干部党员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学习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决议,学习农业种养殖技术,勤劳致富,推动全市中心工作的落实、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推进。同时,要利用和整合村为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的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发挥教学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应有作用。

三要加强研究,进一步探索基层老年教育新路子。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办好村、社区教学点。要结合农村实际,加强研究,积极探索符合基层特点、以退休老干部和退职村干部为主的各种学习培训班。在内容上,突出老年教育特色,因需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时政形势、医疗保健、文明礼仪、新农村建设等教学内容,体现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在形式上,既要做到统一教学,又要根据老年学员的实际情况,兼顾学员的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形式要活,内容要实,贴近老年人生活,体现寓教于乐,增强老年教育的吸引力。

四要加强指导,进一步推进基层老年教育的规范化建设。村、社区教学点工作是一项创新工作,要在总结前阶段分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五有”标准,加强教学点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形成教学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老年大学中心校、分校以及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积极协调解决教学点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安排、资源信息等方面困难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各教学点要善于总结经验,加强交流,探索创新,保证老年大学三级教育网络的良性运转。

四、强化责任,形成合力,切实推进村、社区教学点工作全面发展

老年大学三级网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因此,市、镇(街道)和村(社区)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一要强化领导,明确职责。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推进老年大学教学点工作作为服务我市“两创”总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要把教学点建设摆上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确定党委组织委员和分管行政工作副镇长(副主任)具体负责。各村、社区一把手要负总责,落实专人认真抓好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工作责任制。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力争到明年底,全市各村、社区教学点的普及率达到100%。

二要强化保障,合力推进。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按照《平湖市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工作规则》,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密切配合,切实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对教学点推进工作要整体统筹考虑,总体谋划,统一部署,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加大力度,工作上狠抓落实,齐心协力推进村、社区教学点的建设工作。

三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善于借助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利用横幅、黑板报等宣传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注意总结教学点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及时宣传基层教育办学成果,积极宣传老年大学学员服务社会的典型事例,提高基层老年教育的影响力,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老年教育的良好氛围。

农村老年教育范文篇8

一、充分认识加强乡镇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老年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成人教育形式,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价值。而乡镇老年教育工作又因为受到种种客观原因的限制,成为制约老年教育工作、老干部工作整体发展的瓶颈。要实现它的长足发展,首先必须提高整个社会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发展乡镇老年教育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老年人拥有相对比较宽裕的闲暇时间,如何以有意义的活动来充实生活,不仅是老年人个人的事,而且涉及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乡镇老年教育事业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条件,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第二,发展乡镇老年教育事业,有利于促进农村老年人“老有所为”。

居住在乡镇的广大老年同志,有的是离退休老干部,有的是有丰富经验的“土专家”。他们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长处和优势,又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同时,他们又渴望为社会、为人民继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发展乡镇老年教育事业,为乡镇老年人搭建发挥作用平台,实现老年人活到老、奉献到老的崇高信念,意义重大。

第三,发展乡镇老年教育事业,能够促进乡镇老年人的自我完善。

教育能使广大乡镇老年人不断接受新信息,吸取新营养,提高对新生事物的适应能力,以理智和乐观的态度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看待自己;能够发展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陶冶思想情操,增加生活情趣,保持健康乐观情绪,永葆革命青春;也能使老年人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实现健康老龄化。“增长知识、娱乐生活、健康益寿、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服务社会,做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老人”,正逐步成为乡镇老年人追求的“时尚”。

二、乡镇老年教育工作的问题与现状

调查发现,我市(县级市)6000多名离、退休干部中,居住在城区的占40%,拥有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同时还可以到开放的公园、广场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占总数60%的乡镇老干部,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活动场所和设施与他们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这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农村老年群体的和谐、稳定。

第一、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最突出的是经费,多数依靠乡镇财政给一点、老干部们自己凑一点、社会企事业单位赞助一点的办法取得,往往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其次是场地,出现市县老年大学竖插不到底,乡镇成人教育横摆不到边,乡镇老年教育处在空当状态的现象。同时,受乡镇老年人居住比较分散等因素的制约,还存在镇街道老年学校招生难,设置在村庄又没条件的现象。调查发现,乡镇老年学校设在镇老干部活动室的居多,占83%,设在村委会、老干部家中的占11%,依附在镇成人教育学校的占6%。再次是师资,教师多以兼职为主。调查中了解到,有位书画教师不仅没有报酬,甚至还自己掏钱垫付买笔墨纸砚的费用;没有器材,有的音乐教师就自己到处借器材上课,要不就把自己家中的器材拿来当教具用。

第二、乡镇老年教育的对象有其独特性。

与城区老年教育对象相比,居住在乡镇的老干部、老年人有其自身独特性。

首先在要不要学上有分歧。

其次是身体状况很不相同。有的老同志能骑自行车走二三十里路赶大集、出远门,甚至帮儿女带孩子、干家务;有的老同志基本上是足不出户,多病缠身;比较普遍的状况是能出门但出不了远门,有空闲同时也受农时、小家务影响。

再次是心理需求的独特性。1、有需求的定向性。都要求针对农村实际;2、有怀旧留恋心理。有位思想家说过,“所有的老人都比孩子更眷念生活,都比年轻人更舍不得摆脱”;3、有孤寂心理。乡镇老年人,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丧偶、与子女分居等,空巢现象很普遍,调查发现,23%的老年人独自一人生活,有47%的是老年夫妇独自生活,有3%的再婚,只有11%的和子女、孙子女共同生活。失落、空虚、寂寞心理,很容易占据农村老年人意识的主流。

第三、乡镇老年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乡镇老年教育有其明显的非功利性。其次,乡镇老年教育有典型的时节性。它立足农村,面向广大农村老年人,必然受农村实际的影响。再次,乡镇老年教育有其特有的灵活性和分散性。

三、多样、灵活的开展乡镇老年教育工作

根据乡镇的特点,开展乡镇老年教育工作必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突出多样性和灵活性,因地、因时、因需、因人制宜,做好“四个结合”。

在组织领导上,要突出自发组织与政府领导相结合。

乡镇老年教育,受农村条件的制约比较明显,靠单一的政府组织领导,局限性很强。与此同时,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有很多乡镇老年人成立了许多自发组织,并深受广大老年人的喜爱。做好老年人自发组织与政府指导紧密结合的文章,才能克服党委管不到、自发太散漫的弊端,推动乡镇老年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乡镇老年教学,内容必须突出科学基础上的“农”字和马列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老年学校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有针对性的开展时事政治教育,灵活机动地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贯穿进去。

在开展教学上,要突出统一教学与因求施教相结合。

统一教学就是对教学实践作出统一的规划与要求,使老年学员在学习期限内能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在开展老年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四统一”即:教学的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考核标准统一。

但是,乡镇老年学员在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又存在不少差异。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让他们吃“大锅饭”,而必须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兼顾学员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农村老年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远程教育;老年教育;推广;运用;初探

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已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方便、快捷、广泛的教育服务,实现了人类教育全方位开放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老年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我们要借力老年远程教育推动“文化养老”。来满足老年朋友的“求知,求乐,求健”的需求。

一、发展和推广基层老年远程教育的必要性

远程教育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老年远程教育可以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提升老年教育工作水平,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1.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关注老年群体的生存状况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重视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的要求。可见,发展和推广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积极发展和推广老年远程教育。

2.随着城市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等物质生活条件总体得到保障,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明显。老年远程教育可以使老年朋友聚集一起,“同学同乐同进步,安享晚年多快乐”。

二、远程教育对老年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远程教育具有诸多优势,现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并且在老年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远程教育在线平台的建立对老年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脱贫致富。这使农村的发展需要老年教

育成为必然。发展远程教育可以为老年学习者提供便捷、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既扩大了老年教育面,又降低了学习成本。使之更加经济、便捷、有效地服务于老年朋友们的学习和生活。2.农村老年人重视农副业生产,城市老年人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在老年远程教育设置的内容上都可以满足他们。面向农村的:有以学习实用科技知识为主的课程可帮助农村老年朋友们学习种植、养植,依靠科技致富。面向城镇的:有音乐、书画、摄影、舞蹈等。农村和城市老年人的公共科目也有健康保健、法律知识、时事政策等。这样的资源共享使得城镇和边远山区农村老年朋友足不出户都能享受到远程教育知识的好处。实践证明,老年远程教育推进“文化养老”,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制约我国老年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些问题

1.办学经费有限。至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乡镇村居的老年教育普遍存在没有教育场所,教学设备不足,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经费保障不足,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力度不够,政府投入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基层老年教育工作的发展。

2.发展不平衡,普及农村老年教育比较薄弱。由于基础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各区、乡镇村居之间的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和城镇差距较大。农村老年人一般受教育程度有限,很大一部分都没受过什么教育,所以对于老年教育的意识比较薄弱。要普及农村老年教育,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市区级老年远程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农村老年远程教育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3.无专职教师,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老年教育学校既无专职教师也专业教材,管理体制机制也不够健全。老年学校的师资主要来自社会各校的应聘老师,教师不固定,教材不统一,连课程都是拼凑的。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和老年朋友们的求学积极性。

四、如何更好地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为老年教育服务

1.可积极创造条件,把远程教育带入老年教育中。

1.1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各地市区乡镇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加快老年教育的推广普及。如:各个社区乡镇可通过远程教育网,播放老年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电影和各种综合节目,让老年朋友们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有益身心健康的知识和一些生活常识。例如养身知识、生活小窍门、健康操等等,让老年朋友们渐渐喜欢和接受远程教育。莆田终身学习在线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这个平台现在已让很多老年朋友们习逐渐适应了利用远程教育来获得更多的知识,使得终身教育理念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

1.2资源共享共创佳绩。可紧密联手相关兄弟院校,与社会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实现共创,共建,共享。如与电大成人教育呀,网校呀,主动寻求具有资质威望和影响实力的网络系统支持。有些课程还可以与社会相结合走向企业,社会,创办校外基地,来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可调动学员积极性,让老年学员们学的快乐,在快乐中度过晚年。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优势来教学。远程教育的显著优势特征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达到资源共享,非常便捷、高效。基层老年教育要淘汰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例如,可以开办多个远程教育站点,来满足老年人终身学习的需求。据调查,莆田市教育网络基本形成,老年教育可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合理的分班编组,增强教学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比如:(1)针对老年群众可以开展卫生保健和生活娱乐文化影片的欣赏活动;(2)针对种养户可以举办种植技术学习班;(3)针对党员干部可以举办各类政策法规辅导班;(4)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举办技能、技术培训等。另外,根据农时季节,因时而宜,因季而宜,可由远程教育办牵头,组织农业、科技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远程教育辅导团。以远程教育各站点为依托,采取短训班、专题讲座、现场示范等形式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为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及时信息和传播先进文化提供服务,达到引领党员干部、群众增收致富的目的,使人们的生活更幸福社会更和谐。

3.多元运作,优化办学。老年教育是社会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要做好以上各项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资金做后盾。政府部门应将老年教育经费列入公共财政预算科目,保障老年教育的财政投入,科学统筹,切合实际地为老年学校配备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发展老年教育硬件的改善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经费,确保软硬件齐全,发挥最佳作用。当然,我觉得仅仅依靠政府来资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打开校门办学,拓宽资金来源,把老年学校办得更好。

4.完善管理体制。统一老年大学的性质、机构、主管部门、学校规格、人员编制、工作人员待遇、办学经费来源,让老年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纳入各级教育部门的同步管理,在现有教师中选配适合从事老年教育的教师,这样既安排了教师队伍中的剩余人员,又达到了共享教师资源的目的。这是整合资源缓减财政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促进了老年健康有序发展。

五、结语

老年教育是老龄社会的一项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公益事业。如果不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也就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老年人进行政治形势、政策法规、科学知识、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不但迫在眉睫,而且势在必行。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追求。我们要为创建“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社会”而共同努力。

作者:翁晓红 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莆田分校

参考文献:

[1]田克美.新一轮教育改革和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二)[J].中国远程教育,2010(6).

[2]马静.山南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明显[N].西藏日报,2011.4.26.

农村老年教育范文篇10

我省老龄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老服务设施建设、老龄工作组织建设、道德建设、舆论宣传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切实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开创我省老龄工作新局面,现就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新时期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5年,我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126万人,占总人口的12.87%,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115万人。老龄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是我省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赡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对完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对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老龄工作意识,积极解决当前老年人的养老、医疗、服务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加快公共老年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为适应老龄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

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适合省情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加快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市(州)级统筹。从法制上规范和防范养老保障风险,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积极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力争在3年内将城镇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将城市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继续发挥土地养老保障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完善供养制度,提高供养标准,拓宽服务范围,坚持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重点解决好农村残疾老人、高龄老人、贫困老人的疾病负担问题。稳步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老年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坚持和完善高龄老人长寿补助制度,逐步提高百岁以上老年人的长寿补贴金标准。

三、建立健全老年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救助能力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让医疗保险制度能够惠及老年人。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确保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全省农村居民的总体目标。各级地方财政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做好农村贫困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大病救治的补助工作。切实加强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工作,完善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医疗机构应采取继续教育等措施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救助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及时主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四、加快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对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和改建一批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老年活动场所和社会福利设施。2010年,大中城市和县(市、区)要新建或改(扩)建1至2所老年活动中心,平原地区、丘陵地区乡镇、街道应建立老年活动室,盆地周围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镇要力争建立老年活动室,鼓励、帮助村(社区)建立老年活动站。农村老年人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应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安排解决。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的综合性服务网络。在大中城市试点建设“爱心护理院”,逐步实现90%以上大中城市和县(市、区)城区建立1所以城乡养老为重点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目标。鼓励支持乡镇街道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代养、寄养老年人的综合服务场所。根据社会需要和老年人自愿的原则,引导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专业技术人员和老干部、老专家从事关心教育下一代、科技开发、信息服务以及维护社会治安、参与社区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着力加强乡镇中心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开展自费代养业务,扩大服务范围。在老年福利设施的资金和项目安排上重点向农村倾斜。

积极推进老年服务社会化,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推出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精品旅游线路和服务产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保险等其他服务项目。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老龄事业发展,力争2010年末,大中城市和老年人口较多的县(市、区)建设1所示范性老年公寓。

五、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加强《老年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自觉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意识。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诈骗、伤害、遗弃、虐待老年人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取缔和打击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邪教组织和愚昧迷信活动。“十一五”期间,各级人民政府要适当安排资金用于老年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组织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老年法律援助工作。建立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完善老年人法律援助网络体系,抓好社区、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保证老年人获得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司法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保障。对拒绝赡养或虐待父母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认真制定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加强监督检查。老年人进入旅游景点、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时要继续落实好门票减免优惠政策。公交客运部门要为老年人乘车提供方便。依法规范老年人的社会集资行为,农村老年人在承担筹资筹劳方面要酌情给予照顾。各级人民政府在实行百岁及百岁以上老人人均每月不低于100元长寿补贴金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为9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生活补贴制度。研究制定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座城市公交车、城乡贫困家庭老年人去世的丧葬殡仪服务费用减免的政策。要将贫困纯老年人(户)优先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贫困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学校)学习,学费应予减免。

六、积极推进老年文教体育事业发展,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各级文化体育部门要把老年教育、文化和体育纳入部门发展规划。努力加大老年教育投入,加强现有老年大学(学校)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老年文化和体育事业,兴办各类老年学校。尚未建立老年大学的市(州)和县(市、区),“十一五”期间应兴办1所老年大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办老年学校,力争2010年末全省老年学校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0所。加强对老年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把老年教育与老年人脱贫致富、维护权益、破除迷信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老年文化市场,倡导基层文化的创新发展,创作优秀的老年题材作品。建立健全基层老年文化体育组织,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积极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强化全民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意识

坚持集中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开办老年专栏、开设老年节目、办好老年刊物和街头板报、组织文艺演出、开展“敬老宣传月(周)”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老龄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全社会充分了解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家庭、社会和单位对老年人应尽的义务。积极开展社会互助,倡导扶老助困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积极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及时宣传敬老先进典型,营造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权益上维护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八、加强老龄工作组织建设,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需要

县级以上老龄工作委员会是本级政府主管老龄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老龄事业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老龄办作为民政部门代管机构和老龄委的办事机构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参谋助手作用。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老龄办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老年人口较多、工作任务较重的镇(街道)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服务工作。对从事老龄工作的干部队伍要积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有计划地做好老年群众组织负责人的能力培训工作,强化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