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质量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0 17:33:57

能源质量管理

能源质量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大数据;新能源;配套电气设备;质量管理

随着新能源项目的逐渐更新与发展,新能源的应用范围也有了明显扩大,尤其是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等项目数量的逐渐增加,使得其对配套设备的安装与使用需求也有了明显提升。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正是由于电气化配套设备应用迎来了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生产企业数量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极为严重的供求不平衡的现象。此外,部分企业为追求最高效益,缩短了设备制造时间从而使得与之相匹配的质量无法被有效保证,并难以满足新能源的世界范围内的发展需求。

1新能源配套电气设备特点

以新能源电源项目为例,相较于传统火力与水力发电,其单机容量小且具有分布区域广、发电单元数量大等特点,配套的电气设备同样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应用特性[1]。例如,每一组的发电单元均需要为其配套单独的调压设备与交流逆变器,虽然电压等级并不高,但却有数量大以及分布区域广等特点,无论是网络联调还是监控压力均非常大。(1)风力发电配套电气设备。风力发电设备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形庞大,由于其发电效率与具体的作业工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对所在区域的具体气候条件实施监控。一旦有较大横风出现时,需要及时调整桨叶方向,或将联动机构及时锁死以停止发电,降低风塔倾覆等现象的发生风险[2]。风力发电机组在山区布置的频率较高,由于当地气候的特殊性使得其对于设备的外层防风与防寒的要求较高,对于箱式变电站等设备来说需要保证逆变设备与整流设备布置的集中性,因此必须对其内部的布局合理性进行判断,以免出现内部温度过高经常性的触发设备保护装置的情况。(2)光伏发电配套电气设备。该项目的突出特点就是所占范围较大,连接线较多,虽然在气象条件的限制下发电能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但稳定性较差,因此作为光伏发电的配套电器设备仍需要具备极高的耐寒与耐热能力。应用于此类项目中的配套逆变设备需要具备耐受电流裕度宽泛的能力,单晶与多晶硅的模块组件不仅持续送电能力极强,且对各类杂波的灵敏度极高,在送电区域丢失或是区分弱时分区带电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判断能力。(3)其他类型的新能源配套电气设备。以生物质能发电设备为例,该设备从本质上来说与传统的火力发电设备大致相同,且单机装机容量小,能够在一定区域内满足分布式布置的偏远山区用电需求[3]。相较于火力发电,无论是在原料燃烧控制还是有害烟尘处理方面,生物质能与其均有着明显不同,污染更小且能源利用更充分。我国的生物质发电发展时间并不长,缺乏核心技术使得发电企业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仍需对相关技术进行深入探究与创新,为生物质的高效利用提供基础条件。

2质量管理对电气设备评价管理

2.1设备质量管理核心工作。电气设备质量管理就是针对电器设备的质量、进度以及投资等进行管控与监督。(1)质量管理。对设备供应进行审查,主要集中在新技术、工艺以及材料方面,需要针对所对应的鉴定报告以及试验记录进行核验;进度推进情况以及具体的出场时间;制造设备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检验仪器是否处于有效的使用范围内;工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工序质量确认单据是否完善;产品包装质量以及装车情况。(2)进度管控。需要以合同中的交货期限与要求为依据,对部件采购、原材料预先审查。核对设备下料与排产以及电气设备生产进度与具体的合同交付日是否一致等,特别要注意控制进度的具体推进情况,以免造成质量问题导致交货偏差。(3)投资监督。审查设备的费用预交比例、费用使用情况、原材料与部件的采购、生产进度的合适以及阶段性付款时间的确认等。2.2新能源配套电气设备质量管理体系。2.2.1分类管理与结构特点。为了满足不同阶段的管理要求,需要以质量管控对象为依据制定驻厂建造、关键点见证以及抽样检测共3种方案,以符合质量监督管理标准。驻厂监造需要组建与之匹配的工作组,深入施工现场以做好电器设备的监督,监管制造全过程,对其制造质量与生产进度进行全面核验,具有全方位、无死角的应用优势[4]。关键点见证是关键点进行管理与干预,包含材质、工序、出厂试验以及技术报告等。应用此种管理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工作进度,能够有效把控关键工序质量。抽样检测是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对电气设备进行随机抽取,委托第三方具有资质的检测结构对其质量进行检验,重点针对批量生产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2.2.2设备质量分类管理体系的主要实施方法。新能源工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文件一般分为3个层级。第一级为总领文件,需要明确具体的设备质量管理范围,编制文件的各类依据,设置不同阶段的质量管控目标[5];第二层级为关键点、驻厂监造与抽样检测工作内容的监督大纲,针对不同层级的设备质量管理方式,包含组织模式规范性文件等内容;第三层级为不同设备的具体作业规范,详细表述了设备的内部结构与具体工作内容,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3电气设备质量问题的结构化处理

电气设备质量问题属于非结构化数据的一种,且此类数据由于特征标识与含义过于明显,难以拆分,且信息大数据分析测算较为复杂。非结构化数据的应用特征极为明显,以新能源发电机组为例,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风机叶片的覆膜撕裂、塔筒损坏、逆变器损伤或是遥测系统信号频繁等。由于这些质量问题所对应的各类数据无法以常规方式对其进行拆分,因此为了抽取数据中的属性,就应将其包含的各类数据以结构化段落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数据的识别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6]。将结构信息作为管理非结构数据的核心,对数据条目进行分析,将转化而来的值通过逆向组合的方式提取非结构化的各类数据。数据在不断拆分组合变换过程中能够形成新的结构化数据信息,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表达非结构化数据,为非结构化数据信息的有效提取奠定基础。

4将循环管理原理作为提高数据利用率的关键因素

为了确保管控数据分析质量以实现充分对数据利用度进行挖掘,可以在科学模型的基础上落实循环管理理论。综合评估电气设备质量管理措施,对于有效措施扩大范围、提高应用频率,对于欠佳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纳入PDCA循环。PDCA循环管理模式:P为策划,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调整;D为实施,实施已经完成策划的调整方案;C为检查,保证方案制定落实过程中问题定位的及时性;A为改进,深入分析措施应用过程,不断改进和纠正,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

5结语

为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效率,管理人员应提高对配套设备的重视,在完善安装与应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规范评价管理过程,结合当前新能源配套电气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针对性的质量问题处理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立志,张妍.太阳能无人机电气系统设计[J].无人系统技术,2018(4):75-78.

[2]沈继宝.光伏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22):113.

[3]欧昇玮.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及维护策略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3):205.[

4]张文松.新能源格局下传统火电锅炉设备投标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0):40-43.

[5]刘志强.变电站电气一次设备智能化问题的研究综述[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2):55,54.

能源质量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新能源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近些年来,社会各界以及相关专家都加强了对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视,进而如此,还实际进行新能源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依然存在着质量方面的问题。新能源工程对于我国城市发展和经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和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当中的能源消耗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在社会发展当中新能源工程的地位极高,因此必须要找出科学、合理的办法来确保新能源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而有效确保新能源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新能源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概述

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建设工程,新能源功工程是由众多小工程组合而成的,所以在基建工程按照相关规范完成之后的主体结构建设务必要谨遵招标文件当中的内容来进行,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来建设新能源工程,并且还必须要确保其建设质量,使其可以满足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如此方可符合建设新能源工程的施工要求。另外,在实际建设新能源工程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与工程实际建设要求相结合,来细化和完善质量管理工作,分阶段的来完成质量工作目标,并且还需对不同项目工程的权利和责任范围划分清楚,正确做到责任到人。最后还要进行奖惩制度的建设,如此方可在约束员工的同时,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有效确保建设新能源工程的效率。

2新能源工程建设质量问题

2.1工程进度问题。基建工程作为建设新能源工程的基础,通常具有工期短、工程量大的特点,例如在建设某风电场的过程当中,要求在3个月内完成基建工程(9平方千米、49.5mv的装机容量)建设。对于组织管理来讲,怎样才能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按时将如此繁重的工程项目完成是一个重大难题。在基建工程当中,工程量、建设质量以及工期是非常重要的,三者相互依存和制衡。对工程质量过度重视,不但会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还可能出现延期的情况;假如对工程进度过于看重的话,则又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三者目标即统一又对立。然而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质量管理体系、施工技术、自己以及工人积极性等,各因素之间又互相影响,要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将工程进度提升上来,就必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控制。2.2资源质量问题。在新能源工程当中会对工程的建设质量造成影响不仅有客观因素,很多时候还会出现许多的人为主观因素,在新能源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资源配置是否具有合理性对于新能源工程项目的建设影响极大。若在施工过程当中,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的话,施工所使用的物资质量必然也会有所下降,进而直接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只有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够确保施工所使用物资的质量,进而保障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2.3质量管理体系问题。在实际建设期间,新能源工程的施工方和建设方通常隶属于不同的单位,所以双方部门内部结构也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建设成本以及施工进度过于看重,而缺乏对质量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建设方因为相关领导人缺乏管理意识、且项目较多、在人员配置方面跟不上,以至于员工缺乏对质量监督的积极性,管理者过于看重结果,而对其过程有所忽视。施工方具有较强的人员流动性,且工程量较大,不明确的奖惩制度导致员工缺乏积极性,再加上各施工单位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以至于管理体系只停留在口头上,无法真正的落到实处。

3新能源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措施

3.1确保新能源工程建设进度。要想对基建工程当中所产生的工程进度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就必须要在工程实施之前,进行项目进度计划表的制定,将全面可能对影响到工程建设进度的原因都列举出来,然后分析、总结出产生该情况的原因,然后结合实际做好预防工作,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或防止工程进度延期的情况,使新能源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工。3.2改善资源质量。为了从根本上确保新能源工程的资源质量,从计划阶段开始就需要对工程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研究、规划以及统筹管理,将每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明确的指出来,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基于原有组织机构的前提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工程项目专业经理人的设立,进而将新能源工程当中的项目内容以及有关职责问题划分清楚,进一步细化建设工作内容,争取做到责任到人,唯有如此方可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建设新能源工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3.3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要想使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除了要将现场管理工作做好以外,还要做好相关检测工作的记录。一般性的问题,可以由该项目的技术人员进行解决,如果问题较为严重的话,就必须要向工作进行上报,然后交由公司质检部门做进一步的分析处理。针对特大质量问题,质量部门需组织施工部、技术部、质检部、组织部以及工程部等相关部门,及时集中在施工现场,来沟通协调解决问题。

4结语

总而言之,新能源工程建设对于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要,除了有益于环境之外,也符合时展的潮流。而要想从根本上确保新能源建设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合理控制施工进度,确保资源质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吕凤立.新能源发电项目工程建设及其控制策略[J].化工管理,2019(12):169-170.

[2]雷歌,孙文福.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的建设思考[J].内燃机与配件,2019(05):256-257.

[3]杨会盼.新能源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2):60-61.

能源质量管理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为着力点,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强化政府引导和扶持,建立健全促进品牌发展的各种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创建一批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服务名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名牌企业,创建一批特色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强质量、标准、计量等基础工作,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计量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品牌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着力在区域特色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培育发展名牌产品;着力在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软件服务、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信息传输、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批发和零售、餐饮、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水、电、气、交通等公共服务业,汽车、娱乐等消费热点领域,培育发展服务名牌。鼓励名牌企业争创市长质量奖,引导市长质量奖企业争创省长质量奖。争取年内,新增省长质量奖1个,名牌产品10个以上,省服务名牌2个以上,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1个以上,市长质量奖3个以上。

三、具体措施和工作内容

(一)加强质量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名牌培育企业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等管理方法,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储运销售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积极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体系正常运行,引导名牌培育企业争创名牌。推动名牌企业创新管理,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六西格玛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降废减损等活动,进一步改进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工艺,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经营质量的提升,引导名牌企业争创市长质量奖和省长质量奖。

(二)加强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增强标准化创新能力。

以推进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聚集化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标准化战略,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争取标准制定话语权,引导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融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管理,逐步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着力点由追踪国际、国内标准的发展变化转变为追求创新和突破。围绕现代服务业,重点引导金融保险业、现代物流业、科技与信息服务业、文化旅游业、房地产业、现代商务服务业六大重点产业,积极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加强试点培养,推广典型经验,带动服务质量提升。

(三)加强计量工作,进一步完善计量保障能力。抓实工业和服务业“强检”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强检计量器具动态管理。着力加强能源计量监管与服务,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保障能力。大力宣传国家强制性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有关法律法规。对26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计量监督检查工作,督促企业按标准要求配备和管理计量器具。组织、协调计量技术机构做好能源检测、技术服务工作,有效开展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帮助企业制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努力提高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四)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认真细致的做好企业的摸底调查工作,实现一企一档和动态管理,为我市名牌培育提供可靠依据和基础保障。加强食品监管力度,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督检查工作覆盖率达到100%,提高食品质量水平。加强特种设备监察力度,针对危化品生产、起重机使用、老旧电梯等重点领域、重点设备开展专项整治,提高特种设备和危化品质量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力度,认真组织落实产品质量定检、巡查、专项监督检查、年度报告等证后监管措施,提高工业产品质量水平。

(五)推动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夯实质量管理和创新工作基础。引导企业抓好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质量管理、标准化检查和计量管理等人员的培训教育,加快培养质量、标准化、计量等专业人才,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员工考取质量工程师、注册计量师等资格证书,优先安排到管理岗位,夯实质量管理工作基础。引导企业抓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本着短期人才靠引进,长期人才靠培养的原则,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带动培养自有人才,培养创新班组、技术标兵,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夯实创新工作基础。

(六)推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为名牌争创提供有力保障。以名牌争创为抓手,推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学、研相结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引导企业积极与国内外高等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缩短科研成果研发周期,尽快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引导企业重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七)加强品牌建设年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利用“质量月”、标准化日、计量日等有利时机,以及深入企业现场解说等多种渠道开展品牌建设年宣传活动。宣传名牌相关政策、名牌申报条件、申报程序以及评价原则等,宣传名牌培育工作情况和名牌争创工作成果,宣传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提高名牌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和推广龙头骨干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通过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名牌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提高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组织保障

(一)统一思想认识。各单位要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品牌建设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贯彻落实市局部署。各市、区局要积极向政府、管委做好汇报,把它作为一项关系到质量工作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能源质量管理范文篇4

1燃气管道工程建设的特点

燃气管道工程建设与普通的工程建设项目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燃气管道工程建设受到更到的影响因素更多。燃气管道的战线更长,覆盖范围更广,面临复杂的地理和地质条件,受作业环境、气候、设备等因素影响,同时工程建设项目的涉及环节众多,工艺更复杂,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对燃气管道工程建设的质量、成本、工期等造成影响,因此,燃气管道工程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难度比普通的建设项目更大。其次,燃气管道工程建设很多工序具有明显的隐蔽性。燃气管道有很大一部分埋设在地下,因此不仅受到管道埋设地理环境和水文环境的影响,而且在燃气管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一些隐蔽性问题也往往难以发现和处理。此外,燃气管道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管理难度更大。燃气管道很多工序隐蔽,因此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需要更完善的规范,更专业的技术,更严谨的操作,才能保障燃气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的标准和要求,为燃气管道的后续运营安全性提供前提保障。

2燃气管道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

目前,在燃气管道工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不仅有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还有各种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如:对于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把控不严,尤其是分包、转包现象较多,一部分不符合施工资质的单位或团队参与到燃气管道工程建设中,为施工质量埋下隐患;设备物资采购环节流程不科学,不规范,存在采购的设备或物料型号或数量有误;管道工程监理单位没有切实落实好应有的监管责任,工作流于形式;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薄弱,不重视各种安全教育培训,漠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侥幸心理等等。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与实际情况有偏差,导致技术变更,影响施工效率;施工队伍各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存有差异,缺乏有效的施工操作标准,施工人员造成的人为技术操作失误还屡有发生等等。完整性管理不到位,对于燃气管道工程的质量验收档案收集和管理不及时,导致技术性文件或资料中途缺失,不仅为档案资料的管理带来不利,同时也为燃气管道工程项目的后续改造制造了更多的不便。

3提升燃气管道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及建议

3.1抓好燃气管道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对于燃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而言,首先应从招投标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通过优化招投标管理制度和相关流程,以更加科学规范的招投标体系来确保参与燃气管道工程建设的单位能够符合相关的资质要求。通过招投标环节从社会上择优选择出社会信誉度优,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的优秀单位或企业,确保燃气管道工程项目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在合同的拟定签订环节,应在内容和用词上严谨规范,形成有效的法律文件,更好地约束相关参与方能够履行好自身的安全和质量责任。3.2抓好施工过程的安全质量管理。首先,应进一步完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将所有参与部门以及参与人员的部门及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应将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考评纳入到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当中,配合岗位及工作人员的绩效,形成管理-考核-绩效三者有机结合的管理体系,更好地激发所有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每一项日常工作中。其次,在燃气管道工程施工环节应建立明确的作业及操作规范,形成具体的施工指导文件或手册,用以施工人员能够及时查阅,有效规范和指导施工人员的日常操作。对于一些关键的施工工艺或节点,应该提前针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影响施工安全和质量。另外,工程监理部门及工作人员应认真落实好自身的质量监管职责,对于施工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给与指导和修正建议,保障工程各环节施工质量。在质量验收环节,建设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应做好协同,严格检查好每项施工工艺及施工内容,严把施工质量关。3.3及时做好管道工程的档案管理。在燃气管道工程施工初期,建设方应设置专门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构建专门的档案资料管理小组。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文件、图纸资料等进行及时的收集和管理,确保工程所有相关资料都能真实且完整无误地整理归档,为管道工程后续的运营和改建提供客观有效的技术参考。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天然气市场需求量的提升,燃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工程建设及施工单位应不断顺应行业新要求,提升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标准,采取更有效的策略迎接新挑战,推动我国燃气管道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试析燃气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管理,王欣,《低碳世界》,2016(1).

[2]燃气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与安全的信息化管理,王启昆,《煤气与热力》,2009(7).

能源质量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油田地面建设; 工程质量管理 ;方法研究

基于当前资源能源如此紧张条件下,油田作为能源的一种得到了高度重视。根据现阶段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效果看,我国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管理有待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推动油田行业高度发展。

1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特征

油田地面建设工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连续性特点。如今,油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逐渐扩展到高原、山地、戈壁等复杂的地理环境中。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环境与恶劣的气候,使得油田地面建设工程难度巨大;同时,在质量管理上也具有一定困难。油田地面建设集中于3个环节:施工准备、过程监督管理、后续质量检验与维修[1]。

2当前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不足

现阶段,油田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随之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就是当务之急。对此,笔者就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列举。(1)管理理念缺少重视油田地面工程中过于强调工艺技术的提高,缺少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认识。使得油田地面工程质量管理形式化,使得管理工作效果发挥不明显,未达到管理要求,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管理理念的不重视,使得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在工程施工、管理中态度不端正、工作消极;(2)工程管理困难伴随着石油使用量的增加,其开采范围不断扩大。现如今,石油看开采已经集中于高原、戈壁中,使得油田地面及社会工程施工困难;同时,施工管理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理念缺少重视,造成实际施工问题不断;(3)缺少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案因为油田地面建设专业性强、各环节连接紧密,通常油田被划分为多个工期,而不同工期多同时完工。这样一来,工程专业技术连接问题不断,应给予重视。在油田地面建设施工管理细节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在实际管理中也缺少完善的管理计划或方案,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2];(4)施工标准较低立足于石油建设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计划至工程结束,工期较长。该过程中涉及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而施工单位与工程管理企业应注重工程施工标准。同时,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科学分配,例如: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较长项目,参与的人员较多并且缺少专业性与丰富的施工经验,使得施工中时常由于缺少明确的标准出现不同问题,降低工程建设标准,最终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此外,因为施工环境复杂、环境恶劣,如果施工人员专业性较低则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降低工程质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设备的应用需要依靠高标准的工程质量。因此,想要确保油田地面工程效果,还应提升施工标准。根据现阶段施工标准看,多数企业与单位未给予过多重视,有待加强。

3提高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根据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看,想要提高工程质量还应立足于根本问题,深入工程建设全过程,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办法。例如:创新管理理念、做好材料把关、健全管理制度等,从根本上提高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1)做好方案设计与招投标管理油田地面施工准备阶段,管理人员应做好设计方案审核与招投标管理。例如:技术人员与设计师做好交接与沟通,针对关键环节提出异议,防止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地理环境影响或气候因素影响施工进度、施工事故出现。此外,也要做好招标、投标管理,针对参与招投标的企业认真审核,选择资质高、专业水平强、高质量施工单位[3];(2)做好材料控制施工材料做好油田地面建设功能工程的重要内容,与工程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做好质量管理也是当务之急,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材料储存,确保全过程管理。管理人员结合材料特点选择适合的储存环境,避免潮湿、腐蚀问题出现。此外,在工程准备阶段预留一定资金用于材料采购,避免由于资金不充足而选择劣质材料;(3)做好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油田地面建设中加强质量管理,管理人员深入到实际施工中展开技术指导,避免由于技术设备与专业性影响导致工程失误。设置监控设备,确保项目工程如期交工。同时,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提升综合素养,规范施工。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应通过制度审核,具备较高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的人员,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奖惩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落实,对表现积极、主动的管理人员给予物质、精神奖励;针对消极工作的管理人员,查找原因并进行警告惩罚。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到位、公平、公正。不管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安全性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前提。因此,注重安全意识教育,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与效果。做好安全施工引导与设备操作教育,避免事故发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旦发生施工事故,应立即采取紧急预案,将事故损失降至最低,保证人员生命安全[4]。

4结语

综合分析,油田地面工程质量管理应结合根本问题,制定有效管理方法并确保管理方法落实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因为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管理具有复杂性要求,需要有关单位加强该方面研究,多维度分析与监督管理,进而构建一个高质量的油田地面工程,推动石油产业更高更快发展。笔者分别从:油田地面建设特点、存在的问题、质量管理方法,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起到帮助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延晓鹏.油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0):212-213.

[2]田野.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管控探究[J].化工管理,2015,(27):141.

[3]关婷玉.大庆油田加密井地面工程项目质量及进度管理与控制探究[J].电子测试,2015,(11):32-34.

能源质量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采油井站;质量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丰田公司提出的概念,该概念一经实践就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精细化管理的概念进入中国也已经有很多年头了,被普遍应用于国内各行各业之中,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面对油田开采难度以及管理难度不断增加的现状,将精细化的管理概念引入对于采油井站的质量管理工作之中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避免因采油设备老化造成采油成本增加的现象。

1当下采油井站质量管理精细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采油井站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员工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不强。大部分员工对于这部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精细化管理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维修的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其次就是精细化管理的推广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作为保障,激励措施不到位,就会影响员工对于这项工作的认可度也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说精细化管理工作在很多时候开展难度较大,只是因为相关的制度不完善,要想真正的通过质量管理的精细化来改变采油井站管理的工作现状,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这方面的问题是必须要克服的。

2采油井站质量管理精细化工作的重点

2.1优化管理系统

如果希望采油井站质量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要结合采油队的生产实际,要在关键的技术要素方面下功夫。要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对所有正常出产的油井进行详细检查,并且对检查的相关数据做好记录。如果一旦发现问题,要用专业技术去加以解决。要优化管理系统,具体来说就是要提高对于井筒的管理水平,在科学的分析之后优化参数,这样才能够保持井筒合理的沉没度。可以尝试通过常冲程,慢冲次的方式来提高泵体的充满系数,如果这个时候能够保证合理的举升高度,那么就能够真正优化整个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其次对于采油井站区域内的设备要加强管理,在保证合理的套压的同时要留意平时套压容易升高的井,发现这样的油井就应该及时处理,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保证套压数值的稳定。最后是对于采油井站工作区域内相关人员的管理,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养,让他们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这样也能够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从而保证开采工作的正常进行。

2.2推广新技术的应用

从采油井站的能源供给方面来说,电机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基层节能技术的水平。在实际的采油工作中,超高转速差的电机,通过增加转子的电阻就能够提高电机的转速差率,这样电机在高负荷的状态下转速就会下降,扭矩就会增加。而负荷降低的话,电机的转速就会下降,扭矩就会减小。这种电机后来被称作“超高转差电机”,能够比原先的电机节约大约百分之十的电能。应用这种电机,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采油井站工作状态下消耗的能源。此外双速双功率电机也能够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具体来说这种电机的机座是整体式的结构,内部为“双定子、电子同轴”的复式结构。这种电机在启动状态下是双电机工作,启动之后电机进入正常运行的状态下还是由一台电机来进行工作,所以说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机的能耗。

3采油井站质量管理精细化的保障工作

精细化管理的保障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让他们都能够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应该通过必要的宣传和教育让员工认识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意义,可以尝试通过将员工在这方面的表现与他们的薪资挂钩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激励的方式一定要科学,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其发挥该有的作用。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效果在配合必要的制度,就一定能够保证精细化质量管理的工作效果。其次应该通过制定必要的培训计划,为员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要为员工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样会给更多的员工一个进步的空间。

4结束语

能源质量管理范文篇7

电力物资产品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电力网络设备以及电力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会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会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电力能源行业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从电力物资采购、产品质量评估等环节加大对电力物资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并通过科学的监督管理技术和手段,提高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从而有效保证电网物资质量安全,提升电力网络系统的整体运行质量。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电力设施供电服务质量,而且可以为提高电力物资管理水平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依据,电力物资质量管理环节通常涉及电力物资设计、电力物资采购、电力物资制造、电力物资性能检测、出厂质量检测、采购收货、安装调试和验收试运行等多个阶段,可以充分体现电力能源企业的电力物资质量管理与监督水平。随着电力物资集中化采购模式的不断推进,电力物资超高利润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电力物资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电力物资供应商为达到采购中标目的,私下偷工减料,压缩电力物资成本,导致电力物资产品质量问题日渐突出,给电力能源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电力能源企业必须担负起安全供应电力能源的社会责任,以此提升电力物资质量监督以及电力供应服务质量[1]。

2电力物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针对电力物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定了“3个100%”的电力物资质量抽检指标,包括对所有物资供应商、所有批次、所有必检类电力物资100%的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大部分其他省网电力公司,虽然也按照国网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执行质量抽检,但多数还停留在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来半手工统计抽检数据阶段,产品质量抽检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从电力物资产品质量抽检数据存储系统中下载的原始数据,通过Excel表格编辑功能对抽检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再通过人工录入的方式上传电力物资质量抽检统计结果,电力物资质量监督抽检系统缺乏数据自动切换功能,其质量抽检结果统计的工作效率极其低下,没有充分发挥抽检系统数据资源处理功能的优势作用。同时,由于电力物资供应商、电力物资批次量等基础数据都非常庞大,直接加大了电力工程企业的电力物资质量抽检数据处理的统计量,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监督的正确率,影响电力物资的监督管理效果。对于部分产品质量抽检数据没有编制规范统一的编号、名称等问题,会对后期质量抽检数据的处理统计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且电力物资质量抽检报告样式繁多,抽检原始数据仅凭手工录入,会严重影响质量监督结果的准确性、及时性。物资采购日期、供应商信息、物资采购批次等记录不够规范,不便于后期进行电力物资管理数据信息统计,同时,电力物资监督管理方法还较为落后,产品质量检测企业与电力能源企业在数据信息交流等方面还停留在使用电子邮件、电话通讯交流阶段,信息传输效率非常低下,无法保证电力物资质量抽检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我国电力能源行业所涉及的物资类别复杂多样,电力物资供应商的资质也是各不相同,导致电力物资质量千差万别,对电力能源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加大了电力物资质量管理的难度。改进质量抽检数据处理及统计的工作方式,提高电力物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效率,是当前电力物资使用单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结合电力能源企业运行特点,建立电力物资采购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以此提高电力物资质量检测数据统计的高效性、准确性,确保电力网络系统物资质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电力物资产品质量监督的应用研究

3.1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系统概述。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识别、抓取电力能源系统中的电力物资管理数据,确保电力物资质量管理数据的标准性、准确性,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系统也可根据质量抽检指标、电力物资供应进度,自动生成月度抽检进度表,可供电力能源企业、电力物资质量抽检企业实时下载阅览,同时,为电力物资质量检测报告提供信息存储平台,并实现自动读取、处理质量抽检报告数据、预警产品质量抽检、报告回收的功能,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发送预警提示信息,并核实供应商资质,及时处理供应商不良行为,同时,形成电力物资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生成质量评价结果。自动核算、统计电力物资供应商的信誉分数。该质量监督系统还能够根据电力物资检测日期、质量抽检批次、电力物资编码、电力物资供应商等搜索条件,实现快速查询、统计各类电力物资质量抽检信息的功能。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查询、统计、分析、深度挖掘电力物资抽检信息、供应商信息等,并以报表或图表的形式予以展现,此举可以为电力物资招标方案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另外,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系统利用数据加密、用户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控制技术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管理数据的安全性,从而降低电力物资质量信息数据管理的风险,减少安全隐患。3.2内容构建。电力物资产品质量监督系统主要的构建内容包括:电力物资信息数据管理、电力物资供应商管理、质量检测管理、物资抽检管理和系统安全管理等。通过电力物资产品质量监督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物资质量的抽检效率,而且能够确保电力能源公司按照抽检计划,按时完成电力物资抽检任务。3.3技术架构。电力物资产品质量监督系统,是基于Web环境下的电力物资采购质量集成化网络管理监督体系,通过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将用户端请求数据发送到Web服务器,同时,即时管理、接受Web服务器发出的信息数据,实现对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的实时性动态管理。典型服务器层应用基于运行业务代码与逻辑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实现集中处理电力物资数据信息的功能。典型数据层应用包含关系型数据库、其他后端信息数据,并将电力物资质量管理相关数据集中存储于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系统中,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系统整体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2]。3.4预期目标及创新。电力物资产品质量监督系统可以实现电力物资管理的高效化、标准化、智能化,在确保电力能源企业高效、安全生产的同时,按照质量抽检进度表按时完成电力物资质量抽检任务,并对电力物资进行全程化质量监测管理,从根本上改善电力物资管理质量。该质量监督系统通过对电力物资管理数据信息的处理、统计、分析、挖掘等,充分发挥平台系统的优势作用,使质量监督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与扩展,同时,还可以实现电力物资的动态化管理,确保电力物资产品按期交付使用,并动态监管电力物资供应商的投标资质、不良行为、企业征信等,从采购源头确保电力物资的产品质量。另外,电力物资质量监督系统能够智能化统计、分析、打印电力物资检测进度、质量抽检信息等,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物资全程化管理水平[3]。

4结语

能源质量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油品;质量管理;品牌建设

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企业间竞争形势愈加激烈,为了提升行业品牌竞争优势,应不断强化产品质量,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产品质量可以提升企业品牌信誉,也是行业核心竞争实力,也是消费者拥护品牌的重要因素。中国石油化工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上中下游产业链成熟,具有国际跨国能源化工竞争实力,其核心因素是具有良好的品牌质量基础。中国石化年成品油销量过亿吨,面对庞大的消费群体,主要得益于良好的中国石化品牌形象,在油品质量、安全、服务、环保等方面肩负社会责任,随着成品油市场开放,国内外企业纷纷投向我国巨大市场分羹,加剧了市场竞争形势,随着近年来发生的油品质量事故,消费者对油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对油品质量监管也将越来越严格[1]。为了提高中国石化品牌形象,打造国际竞争力品牌,中国石油化工企业严抓质量关,不断提升品牌社会影响力。

2存在的问题

2.1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首先,质量管理体系更新不及时,虽然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已经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没有根据国家政策及行业变化及时更新,随着进口原油指标的开放,油品质量不断升级,企业生产所需的燃料油、重油等多以中东、非洲地区进口,生产装置加氢精制和裂化,催化剂也有一定调整,硫含量和轻重组分比例较传统变化较大,针对当前技术手段的更新,企业相关工艺文件和质量管理没有及时添加关键质量控制点,工艺卡片也没能及时更新控制参数,质量管理依靠管理经验而缺乏管理的溯源性,导致质量管理缺乏标准化,制度管理理念缺失。其次,检验能力不足,缺乏完善的检验管理流程。我国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对生产国V柴油所需的十六烷值、润滑性的相关配套检验设备,检测设备不完备,已经出厂的产品检验批次过少等,缺乏有关检验记录的溯源性,严重影响产品出厂质量。同时,原材料采购管理环节不规范,缺乏完善的进销管理制度[2]。

2.2监管人员缺乏监管力度

石油化工企业监管层缺乏技术监管能力,只注重检查表面而忽视了检查内容,日常监管过程中更加注重是否取证、换证,对日常生产流程、工艺技术装置等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执法人员缺乏对专业生产技术的深入了解,检查过程中过度重视法律约束,而没有过多采取技术监督,难以发现企业深层次的质量隐患和管理漏洞。

2.3监管部门缺乏服务意识

监管部门为了提升石油化工企业油品质量,提高技术工艺发展水平,采用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手段,但目前监管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监管能力,监管部门应创新服务方式,引入具备专业能力的质量监管人员深入基层,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质量监管部门没有标准的法律制度,对炼化企业提出的有关服务诉求反馈不积极,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对监管部门颁布的法规及行业标准存在理解误区,表明了当前监管部门宣传及培训频次不够,监管服务意识还需加强。

3提升成品油质量管理措施

3.1强化基础,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保证成品油质量,应完善人员、检测和管理三个维度体系。我国近年来石化销售系统运营稳定,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其中人员体系方面应做到持证上岗,定期采取培训考核工作,提高质检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应加强对先进检测设备的投入力度,如气相色谱、紫外荧光硫含量测定仪等,并按照责任等级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提高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数据精准性。管理体系建设应明确责任主体,制定相应质量监督责任认定管理办法,对突发事件处理拟定应急预案,并完善相应考评制度,推动质量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石化企业具备高素质的质检人员,完善的管理体系,前沿的质检设备是确保成品油质量的前提,为了提高精细化管理,在油品进销存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首先,应不断提升质检人员专业素质,提高操作各项检测设备的熟练程度,精准分析各项参考数据。同时,加强对承担质量管理直接责任的各岗位人员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人员主观能动性。其次,针对当前油品升级换代频率加快,油品来源途径多元化特点,应注重检测仪器的检测能力和装备水平,提高检测数据精准度。完善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实现远程实时监控[3]。

3.2狠抓重点,严把油品质量关

油品质量管理不仅包括油品检测和销售过程,更应该注重原材料的进销存各环节,为了控制油品质量,首先应做好油品的采购、出入库、运输和销售环节的质量管控。销售企业采购油品质量应符合国家及石油企业对产品有关油品质量要求标准,明确质量责任,避免劣质原材料以次充好掺杂在内。出入库检验环节应制定完善的检验制度,对每一批次的油品检验参数、流程、储存期做严格记录,进库端确保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入库,出库端确保不合格产品坚决不流入市场。加油站销售环节应严格执行检查制度,确保消费者终端油品合格率100%。随着成品油质量不断创新研发升级,近年来,柴油加氢装置技术改造升级,成品油运输管道输送应根据油的品质、避免汽柴油混合输送等问题影响油品质量,提高质量监管标准,分析成品油硫含量、凝点、冷滤点、辛烷值、十六烷值、硅、氯等关键指标参数,针对行业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制定新规范,为社会广大消费者严防质量关。

3.3提升品质,树立优质、环保、高端的品牌形象

随着近年来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人们对成品油需求逐年增加,虽然油品同质化严重,但随着需求量增加,国际油价的攀升,行业内竞争形势严峻,人们对成品油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提高品牌差异化,另辟新径领跑市场,应对油品品质展开品牌化、高端化、环保化技术升级,并营造良好的品牌标签,促进市场营销活动开展。例如,国外的壳牌、道达尔、BP公司都有自身的优势产品,研发出的高端汽柴油,实现优质、环保标准,满足高端油品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石化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投资力度,油品质量在国内同行业位列前位,随着国家经济技术发展,质量标准不断升级,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目前大部分城市成品油已经达到EN228、欧Ⅳ水平。随着近年来,石油化工企业已经率先推广使用高清洁型汽油,营造环保理念,提升油品品质的同时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一定社会效应。为了强化市场主体地位,还应加强对高标准优品的推广和清洁能源研发,不断完善技术质量升级,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首先,石油石化研发的添加剂应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品质量标准,推出高等级汽柴油,满足高端油品市场需求,同时,应加强清洁型可替代能源的研发力度,针对当前压缩天然气、乙醇汽油、液化石油气等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将清洁能源影响成品油销量的劣势变为研发并拓展新市场优势,为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布局提出新征程。

3.4完善机制,建立高效监督服务和应急处理机制

为了保障油品质量,维护品牌信誉,提升社会消费者满意度,应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制定成品油质量事故预案,对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做出快速反应,将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销售系统应从不同责任层面展开油品质量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同时建立客户投诉制度,运用外部监督手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构建全面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销售企业应提高服务质量,并公示24h服务电话,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自媒体短视频等渠道科普科学用油和选择油品知识,并对客户提出的各类问题答疑解惑,并为客户提供指导用油宣传手册,提高服务意识,提高石油化工企业消费者认知度和忠诚度。

4结语

石油化工企业质量是企业的象征,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屹立于行业口碑的集中体现,为了稳固国内市场,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市场地位,油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石油化工销售企业应不断强化成品油质量管理工作,通过提高自身检测能力、购进前沿检测设备、制定完善监管制度,为社会消费者提供优质、环保油品,树立中国石油化工企业品牌美誉度和提高行业知名度。

参考文献:

[1]李建玉.油品质量在线分析应用与探讨[J].石化技术,2021,28(03):73-74.

[2]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生产超低烯烃汽油的催化裂化技术通过鉴定[J].石油炼制与化工,2021,52(03):28.

能源质量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绿色;施工理念;施工管理

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建筑行业在实际发展期间,也要不断革新施工管理方法,在确保实际建筑质量的同时,实现一定的节能环保。当前,在建筑施工中引入绿色施工理念,不仅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环保,还可以帮助建筑行业节约实际能源,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施工

1.1含义。绿色施工主要是指在一定工程期限内,运用科学的资源与能源,在实际施工中找到一条有益于生态环保的建筑施工模式。绿色建筑作为环保型建筑,其主要价值是尽可能的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实际能源消耗,尽可能的减少实际环境污染。具体而言,绿色施工要以绿色设计为根基,遵照一定的节能原则,用高效的施工管理来开展相应的施工活动。因此,在实际绿色施工中,对实际管理工作的要求相对较高。1.2意义。1.2.1保护环境。以绿色施工理念为基础开展的建筑施工管理,明确了建筑施工管理的主要方向,在实际发展阶段,施工管理人员要用科学的手段,建立合理化工程调配,尽可能的保护实际生态环境。例如,通过使用环保型施工工艺、环保型的建筑材料等,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施工目的。1.2.2有利于可持续化发展。建筑施工作为一项社会化活动,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但由于涉猎行业较多,面积较广,因此在建筑施工中也融入了很多的项目目标,就整体施工环境来说,建筑工程要有很多方面的价值需要实现。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管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环保价值,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施工期间要合理化应用绿色施工理念,确保其真正发挥实际效用,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行。1.2.3减少资源浪费。在建筑施工期间,需要投入各方面的资源,例如人力、物力、经济等,为了合理控制建筑工期,确保实际建筑施工质量,在施工管理期间,一定要做各方面的工作管控。绿色施工理念的融入,帮助施工管理更好的节约实际资源,合理的优化内部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与浪费。

2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施工管理

2.1提高人员利用效率。在建筑施工期间,会涉及到很多的人员投入,在对人员进行管理期间,一定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好人员的合理分配,实现人员的绿色管理。为了做好施工人员管理,践行绿色施工理念,在人员管理期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员工中加强绿色施工理念宣传,提高员工绿色施工认识,从而不断规范员工的实际施工操作,真正落实绿色施工理念;结合不同的施工要求及环境,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的完成实际施工任务,在此期间一定要请保证施工工艺符合相应的施工标准;提高人员职责意识,优化内部人员配置,减少施工队环境产生的影响,力争做到文明施工。2.2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建筑材料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资源,也是践行绿色施工理念的重要方面。在践行绿色施工管理期间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选购建筑材料期间,要确保建筑材料复合国家相关标准且符合当下的建筑施工要求。同时,就建筑材料自身而言,还要具备无毒无污染的特性,避免对周遭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在材料运输及管理期间,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管理控制,避免材料由于管理疏忽而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材料使用期间,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材料的使用、申请、发放等环节符合相应制度规定,若出现工程变更情况,则要及时的与相关设计部门联系,和准时间后再进行材料发放;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在材料使用期间,要做好施工现场材料使用监督,避免出现材料使用浪费的情况,从而不断提高材料的实际使用效率。2.3强化设备管理。在建筑施工期间,会有大量的设备使用,为了践行绿色施工理念,在实际施工管理工作中,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妥善管理。在设备施工结束后,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管理,同时制定相关的管理机制,做好设备管理职责落实,强化设备操作管理,确保设备的合理化使用,减少实际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不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备使用时间,避免设备的长期过度使用,致使设备疲劳受损,另外长期的使用设备,也会产生一定的造成污染,因此在实际施工期间,要对设备使用进行合理控制;优化设备配置,尤其是针对一体化机械设备而言,为了提高设备的实际使用效率,一定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合理优化,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设备性能,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发展。2.4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绿色践行绿色施工理念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施工期间,一定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做好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管理的全面落实。建设及施工单位,要凭借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建设的规范合理;强化施工现场监督管理,提高资源管理效率,避免出现资源使用浪费的情况。好的施工质量,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延缓项目寿命,确保使用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向前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施工。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引入绿色施工理念,对于建筑施工整体发展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其不仅可以优化实际施工管理,还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效率,促进建筑施工朝着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前行。为了合理化践行绿色施工理念,在实际施工中,除了要大力宣传绿色施工理念,还要做好材料、人员、设备、质量等方面的管理,确保绿色施工理念在各项工作中的有效落实,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建筑施工,优化建筑行业整体环境。

参考文献

[1]钱仁兴.基于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245.

能源质量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质量管理;成本控制;质量成本管理

一、引言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生存,企业更加重视成本控制,期望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企业降低成本的方式变得更加难寻,寻找合适的降低成本方式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客户对产品种类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产品需求。因而,企业纷纷将注意力转到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借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同时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但是,在产品质量提高的过程中,很可能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致使成本大幅增加,最终导致企业无法保持原有的优势。倘若企业只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维持自身竞争优势,那么很可能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基于此,企业会陷入降低成本与保证质量两难的困境,无法实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因此,寻找平衡二者关系的途径,将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实现融合,成为企业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分析

(一)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的辩证关系。(1)二者的矛盾关系。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经营发展的目标,然而,企业为了利润一味减少生产经营成本,会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企业声誉受损,长久下去会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了使企业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营状态,在保证产品质量基础上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利润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需要支出一定数额的费用,因此很可能会陷入两难的困境:一是当企业竭力想要提高产品质量时,很可能会导致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产品质量过剩的问题,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二是当企业竭力想要减少产品成本时,很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出现,致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出大量无法使用的次废品,最终导致企业无辜增加更多成本,与其初衷计划相悖。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之间存在着矛盾,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由对立向统一转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2)二者的平衡关系。随着当前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企业逐渐增强对质量管理的关注。一般情况下,随着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但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当客户购买力增长速度无法跟上价格的上涨速度时,产品价格增长就会停滞,此时企业一味提高产品质量,只会增加产品成本,不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另外,由于质量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一大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把质量货币化,实现了将质量与成本以统一的方式进行计量。因此,当企业将质量成本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并且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认证标准,而产品价格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水平时,企业就能够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合理性基础上,为企业创造最佳的获利空间,一定程度上使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实现平衡。(二)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的切入点。为了能够实现既保障质量,又降低成本的目标,企业需要找到能够将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相融合的结合点,使二者能够有效连接起来。长期以来,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一直得到广泛关注,因此在同业竞争者中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成为取胜的关键。由于企业产品质量及其成本存在着联系,企业要想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就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佳的质量点,形成一种最佳的质量水平。其中,由于质量成本管理是以降低质量作业投入成本,并且保障质量水平为目标的,作为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着产品质量和成本两个因素,因此在将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行融合时可以将其作为切入点。质量成本主要分为外部失败成本、内部失败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四类。其中,外部失败成本主要来源于客户对产品的不满意、产品出售后发现为残次品等方面,主要包括销售额下降、召回、处理客户投诉、退回等方面的成本;内部失败成本主要来源于公司产生的不合格产品,主要包括返修、再次测量和校验、残次品等方面的成本;鉴定成本主要来源于公司为检验产品是否合格、是否满足客户需求所耗费的资源,主要包括第三方检验、产品验收、检验器具和药剂、质量检验等方面的成本;预防成本主要来源于为预防产品生产不合格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市场调研、质量水平计划、为提升质量开展的培训活动等方面的成本。

三、案例分析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神华”)成立于2004年,公司主营煤炭、电力的生产和销售,是一家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以煤炭为基础的一体化能源公司,公司坚持以“建设世界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为发展目标,跻身国际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综合能源企业行列。公司H股和A股分别于2005年6月和2007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1088。(一)企业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现状。(1)质量管理现状。当前,中国神华的质量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其体系相对完善,各层次之间已经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反馈机制(见图1)。其中,该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可以借鉴的内容有:一是公司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较为细致、明确,员工责任划分比较清晰,质量管理目标从个人、班组、车间、科室职责清晰,每个人都能清楚地做好工作定位。此外,明确的责任制和对应的奖惩机制,为公司实现良好的质量管理创造了条件;二是公司非常重视质量数据管理,其数据按照管理目标进行分类管理,并且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将来自生产活动的数据,在保障质量和数量基础上及时记录,以便于为公司质量决策、评价员工工作提供依据。虽然中国神华在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上述优点,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公司的质量管理自成体系,未将质量成本因素考虑在内。由于公司不重视将质量成本数据加入到质量管理活动当中,使得公司在提升产品质量过程中,由于缺乏质量成本因素的指导,致使总成本增加,导致成本难以控制,使得成本控制目标与质量目标无法融合。第二,质量管理过程中未引进专业的成本控制人员,使得质量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当公司事后对总成本进行核算,发现总成本超过预期标准时,很可能会影响未来质量管理活动中资源的投入,致使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第三,公司现行质量管理考核系统未加入成本核算内容,使得公司无法对质量管理责任人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体系无法起到激励相关责任人降低成本的作用,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2)成本控制现状。中国神华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强调全过程、全体成员、全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使成本控制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公司为了能够更好地落实成本控制,制定了针对成本控制的责任机制和相应奖惩措施,使企业成员严格执行成本任务。此外,为了考察公司成本控制效果,公司还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议,总结工作中的成功之处并分析存在的不足,及时对成本控制方向进行调整,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但是中国神华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由于成本控制的目标是降低成本,而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产品质量,一味减少成本很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其无法达标,进而浪费企业资源,因此需要针对二者目标不融合情况进行改进。第二,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部门人员无法得到有效沟通,使得成本控制人员无法将质量管理过程涉及的成本进行控制。由于质量管理人员最清楚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产品的资源消耗情况,能够更好地找到质量成本中的非增值项,因此要想更好地实现成本控制,就要帮助两个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确定非增值的质量成本。第三,成本控制系统未将质量因素加入到考核指标当中,使得公司无法对成本控制责任人的质量保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体系无法起到激励相关责任人重视质量管理的作用,提升了企业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二)企业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面临的挑战。(1)融合的管理基础。当前,中国神华在技术支持、人员架构、管理理念等方面已经为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中,在技术层面,中国神华已经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质量数据管理体系,包括产品质量测控、台账、数据记录等内容;在成本控制体系当中,也实现了对经济业务的账务记录、清算和对账等工作。在人员架构层面,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均是在厂长领导下开展,不同的是前者工作是由总工程师负责,后者是由总会计师负责。因此,在将二者进行融合时,可以在原有质量管理体系下(图2所示),增加成本控制工作相关负责人,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基于原有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由厂长领导,各车间、各科室、总会计师和总工程师负责人共同组成质量成本管理小组,将质量管理办公室与财务科相结合,共同进行质量成本管理的体系;在管理理念方面,由于厂长对于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方面均比较重视,且在这两个方面公司均遵循全过程、全体成员、全企业参与的原则,因此为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融合奠定了基础。(2)融合的适应性分析。一是借助质量成本,实现管理目标的统一。由于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为了竭力提高产品质量,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使得企业竞争力下降,亦或为了竭力降低成本,使得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出现次废产品情况的发生。因此,为了防止企业偏重于质量和成本控制其中一方情况的出现,企业可以借助质量成本融合质量与成本,从而帮助企业达到所需的经营管理目标。二是借助质量成本,建立质量与成本两系统的联系,实现管理过程的融合。一方面,质量管理人员可以将质量作业中涉及的产品批次、检验次数、产品质量信息、设备参数等数据信息传递给成本控制系统中的相关财务人员;另一方面,成本管理体系中人员可以利用质量管理中涉及的数据信息,核算出产品质量成本,将二者信息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将两个系统中的人力资本、各项资源进行共享、整合,达到保障质量、降低成本的目标。三是识别质量成本动因,达到激励责任人的目的。由于成本控制人员受自身专业和工作经验等的影响,在掌握质量成本的来源、控制质量成本等方面需要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因为只有质量管理人员才能清楚知道质量成本作业中的成本是如何产生的,并且找到哪些质量成本是不必要的。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人员需要借助质量管理人员,帮助自身寻找质量成本的动因,从而实现对两个体系中相关责任人权责的分配,有针对性地控制质量成本,并且通过建立相应的权责考核标准,激励责任人开展相关工作,确保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标切实实现。(3)融合的弱点。中国神华虽然在管理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融合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的基础,却仍旧存在以下几个弱点:一是公司还未建立完善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系统自成体系,二者无法实现联通,因此管理过程无法融合。二是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采用的评价指标不相同,成本控制是依据财务数据指标进行管理,而质量则是依据技术指标进行管理,公司当前的核算体系无法实现将成本控制与产品质量的联通,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三是公司的成本责任制与质量责任制不统一。公司在对两个系统中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时,由于质量作业过程中需要涉及多个环节,且每个环节产生的质量成本都存在联系,而公司成本数据是由财务科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将质量成本责任归结于某一责任主体是不正确的。另外,某一责任主体需要对成本负责,并不表示要对质量问题负责,由此可以看到该问题也是成本与质量未能融合的一个弱点。融合弱点存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质量成本数据难以有效获得。由于公司未设置质量成本科目,在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核算时,很多质量成本无法被发现,并且隐藏在各类间接费用当中,因此获取有效质量成本数据,进行质量成本核算,是实现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融合必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的管理系统,使得公司资源无法得到最大化利用,企业质量成本在没有借助质量管理部门人员指导情况下,财务科是无法准确对其进行核算的,因此要想将二者管理过程实现融合,就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第三,员工未能理解并重视保障质量与降低成本之间的关系,认为公司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必然会增加相应的成本投入,而对于降低成本也只是关注于对办公用品、水电等方面的节约,不重视对产品成本的节约,正是由于员工对保障质量与降低成本之间关系的认知不足,导致二者融合的难度增加。

四、企业质量管理与成b本控制融合的实现途径

(一)建立质量成本体系。通过分析中国神华质量管理体系发现,该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得相对较好,拥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因此,本文以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充分融入成本管理,以质量成本为切入点,以成本控制为手段,将二者结合并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如图3所示)。在原有质量管理体系下,公司只能对产品质量做到控制,无法实现降低成本,因此改进后的公司质量或管理体系将质量成本引入到体系中,将质量以成本的方式反映出来。此外,还对质量成本的管理架构以及会计科目进行了调整。在管理架构上,成立新的质量成本管理办公室,在原质量管理办公室基础上增加成本控制体系中的总会计师和财务科两个,原质量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质量数据收集、核算质量成本、监督和执行质量计划;总会计师的工作是指导财务科开展相关工作,并对质量成本内部报告进行审核;而财务科主要负责汇总核算全公司的质量成本,并生成质量成本内部报告,质量成本管理办公室会依据报告内容指导公司开展各项工作。经过上述改进,新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既保障了公司对质量的把控要求,也保障了公司管理者利用质量成本信息开展经营决策的需要[1]。在会计科目上,将相应的质量作业科目增设在成本费用中。根据质量成本的分类(包括外部失败成本、内部失败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进行科目设置,例如:在外部失败成本分类中,增设“客诉赔偿成本”在“营业外支出”科目下;在内部失败成本分类中,增设“产品降级成本”在车间经费或生产费用科目下;在鉴定成本分类中,增设“样品检验成本”在“制造费用”科目下;在预防成本分类中,增设“质量活动计划费”和“员工培训费”在“管理费用”科目下。清楚划分好质量成本科目后,所有隐藏的质量成本便会显现,并以数据的形式体现。公司管理者在制定战略决策时,便可以以该值作为依据,制定相关的管理计划。(二)编制质量成本内部报告。企业质量成本报告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查找质量成本来源和具体数值,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企业要充分重视质量成本报告的作用。当质量成本发生时,企业不应一味地将其归为费用类科目,而是应该依据各科室提交数据,详细将质量成本进行划分,录入到相应科目,从而保障所有质量成本均能够体现出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计算结果[2]。此外,质量成本报告编制可以按照公司不同的需求进行编制,既可以根据时间进行编制,也可以根据管理目的进行编制,其中,在编制短期的质量成本报告可以借鉴如表1所示方式:(三)加强部门间沟通。为了能够快速、精准地核算质量成本,公司各部门必须共同协作,为质量成本核算提供数据支持。首先,各车间、财务科、煤质科、生产科等部门可以定期对质量成本进行初步核算,并将核算结果集中转给财务科,然后财务科在综合整理这些数据信息之后,制定出能够有效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的质量成本内部报告,公司管理者利用该报告信息便能够有效制定利于公司发展的策略。其中,设计的公司质量成本核算流程如图4所示:(四)形成质量成本责任人激励机制。为了达到激励相关责任人更好开展工作的目的,在质量成本报告编制之后,管理者需要依据报告内容以及公司的实际生产控制情况,确定目标质量成本的数值,以该数值为依据对责任人工作进行考核,形成激励机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公司可以通过对责任人负责工作产生的质量成本实际值与目标值相比较,采用记分制准则对责任人业绩进行考核,并且要求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挂钩,以此对相关责任人实施奖惩,从而保证员工对工作负责,达到激励质量成本管理相关责任人的目的,促进各相关责任人对质量与成本关系的理解,切实落实质量成本管理目标。另外,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发现实际质量成本值与目标值相差较大时,要着重对造成该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思考,追根溯源,逐步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进而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家杰.房地产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5(1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