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9-27 16:40:58

贸易技术

贸易技术范文篇1

发达国家设置技术壁垒一般都蕴涵保护和促进本国相关产业发展的战略企图。如欧盟在实施偶氮染料禁令前,欧盟内部已经成功地开发了替代产品。这样,一旦禁令宣布并实施,出口国为了出口就必须被迫进口欧盟成员的替代品,结果一方面导致欧盟这一替代晶出口迅速增加,并在相关领域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导致出口国使用这些替代晶后的成本猛增,严重地损害了出口国的竞争优势,从而达到保护和促进本国产业发展的目的。

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虽然保护了本国产业,但是造成了比较优势的扭曲,从而导致全球资源配置不合理。以中国鸡肉产品的进出口为例:鸡肉产品是中国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欧美人喜欢吃鸡胸肉但其国内价格较高,日本人喜欢吃鸡腿肉和熟食制品,因此中国出口这些产品,而中国人喜欢吃鸡杂碎,由于国内价格高,因此中国从欧、美、日进口鸡杂碎。但是欧、美、日常常制定各种技术标准和法规,使中国企业为不断达到它们的要求而增加成本,这样中国鸡肉出口的比较优势被大大削弱,同时欧美设法迫使中国大量进口鸡杂碎,结果比较利益完全被扭曲。2002年中国冻肉鸡出口量减少81877吨,出口额减少18955万美元。

发达国家设置技术壁垒,是否有利于提高本国居民的福利呢?国际贸易理论告诉我们,通过设置壁垒来限制进口,增加了居民购买进口品的成本,因此也降低了居民福利。

实际上,发达国家设置技术壁垒的目的是想在利用WTO规则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同时,又用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市场,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阻止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赶超,持久保持自身优势,从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获得持久的利益。因此,用技术标准来设置壁垒是发达国家开发的一种新的不平衡的贸易政策。这种政策不仅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球福利的提高,而且对发达国家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社会福利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一些研究认为,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不仅增加出口,还能够增加进口,各国互相设定技术标准,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实际上,这种说法不仅在理论上站不住脚,而且也经不起经验验证。

在设立技术标准时,发达国家虽然会考虑其他国家是否会采取报复性的技术标准,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无法为自己设立高水平的技术标准,发达国家实施的技术标准往往都是单方面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都毫无例外地构成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壁垒。

首先来看技术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影响机制。

一般来讲,在运用技术壁垒措施的时候,首先是制定法规或标准,然后是对进口产品进行检查,产品如果符合规定,则允许进口;如果不符合规定,则禁止进口。这是一种零配额的数量控制机制。在技术壁垒设立之初,一般表现为完全的数量控制,如果产品符合法规或标准,则技术壁垒失效。

另外,在实施技术壁垒时,产品进入市场前必须为通过技术标准的审查而支付一定的费用,从而增加了产品的销售成本,因此,与关税壁垒一样,这是一种典型的价格控制机制。但是这种价格机制的表现与关税有很大的区别。关税虽然提高了进口商的进口成本,但不会提高出口商的销售成本,出口与进口的价格差别使关税的价格控制作用体现得非常明显;而技术壁垒所增加的销售成本是由出口商来承担的,此时出口商的销售成本与进口商的购买成本是一致的,从表面上看不出有价格控制的机制存在,因此,技术壁垒的价格机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在应用和实施技术壁垒的时候,以上两种作用机制并非是孤立静止的过程,而是一种动态的复合机制,首先是数量上的控制,然后是价格的上升,而价格的上升又必然会导致数量的变化。技术调整所产生的动态复合作用机制也是技术壁垒和其他贸易壁垒的主要区别之所在:其他贸易壁垒的作用是静态的、一次性的,而技术壁垒的跨越似乎是无止境的,当企业跨越了技术壁垒之后,新的技术壁垒又出现了;企业依据新的技术标准和法规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之后,适应了新的技术壁垒,技术壁垒实现了其价格控制机制;随着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不断出现,又形成了新的一轮控制机制。

在以上两种作用机制中,数量机制容易理解,其作用也容易被观察到,而价格机制具有隐蔽性,其作用虽然巨大但不容易被观察到,因此,对价格机制的理解是分析技术壁垒对出口影响的关键。价格机制主要通过提高出口商的销售成本而发挥作用,因此,下面从技术壁垒对成本的影响人手进行分析。

技术壁垒对成本的影响可分为三种类型:导致固定成本增长、导致边际成本增长及导致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同时增长。

在不同的出口产品市场结构下,不同的成本影响模式的影响是不同的,从理论上讲,市场结构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完全竞争型、垄断竞争型和完全垄断型三种。三种成本影响模式在三种市场结构中可能出现九种不同的组合,技术壁垒在这九种情形下对出口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征。由于发展中国家几乎不可能在发达国家的某一个产品上具有完全垄斯的力量,因此,为简单起见,这里不分析技术壁垒在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下所造成的影响,而只考虑其他六种组合。

1.固定成本增长情形。当出口国为达到发达国家新的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新的固定资产投资或一次性固定费用支出时,就会出现固定成本增加的情形。固定成本增长会导致平均成本的增长,但边际成本不变。

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固定成本增长对出口商的影响。如果出口商面对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则该出口商自己不能影响产品价格,而只能接受市场价格,并根据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来确定产量。当固定成本增长后,由于边际成本不变,因此单个出口商的产量不会改变。但是,固定成本增长会导致平均成本上升,由于价格没有变化,因此出口商的利润就会减少。这样,部分出口商就会因为亏损而退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单个出口商的出口量并没有改变,但是出口商的数目减少了,因此,整个出口量就会减少。同时,由于出口价格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出口额也会随着出口量的减少而减少。

垄断竞争市场。出口商在垄断竞争市场上虽然对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固定成本增长的情况下,边际成本并没有发生变化,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单个出口商并不会改变其出口产品的出口价格和出口量。但是,平均成本的

上升同样会侵蚀出口商的利润。当然,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垄断利润,只有当成本的上升幅度超过了垄断利润,甚至导致其亏损时,出口商才会退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商数目也会减少,不过减少幅度应该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情况。这样,在垄斯竞争市场上,固定成本增长也会导致总体出口量和出口额的减少。

2.边际成本增长情形。当技术壁垒使附加在单个产品上的成本增加时,就会出现边际成本提高的情况。如技术壁垒要求提高产品的包装标准,要求产品使用更加昂贵的材料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边际成本上升一定会改变出口商的出口决策,只是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其影响程度不同。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下出口商面对的是既定的世界市场价格,因此出口商任何一个产品的边际收益均保持不变。当技术壁垒导致出口商的边际成本提高以后,在原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点,就会出现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的情形,出口商为了继续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降低产量,从而降低出口品的边际成本,使其仍然满足与边际收益相等的利润最大化条件。这样,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导致边际成本上升的技术壁垒将降低出口商的出口量,由于出口价格不变,因此,也会降低出口额,同时,出口商的利润总额也会减少。

垄断竞争市场。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出口商对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技术壁垒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以后,厂商将适当提高出口品的价格以增加边际收益,同时减少出口量以降低边际成本,从而使其重新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出口量必然减少,出口价格必然上升,而出口额的变化则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如果弹性大于1,则产量的降低幅度将大于价格的上升幅度,总出口额将减少;如果弹性小于1,则产量的降低幅度将小于价格的上升幅度,总出口额将增加;如果弹性等于1,则产量的降低程度正好等于价格的上升幅度,此时出口额将维持不变。

3.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同时增长情形。许多技术壁垒往往同时增加出口品的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这时,以上两方面的影响将同时发生作用。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出口价格仍然维持不变,但不仅单个出口商的出口量会减少,而且出口商的数目也会减少,因此,出口量和出口总额都会大大降低。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出口价格将上升,出口量会降低,尽管单个生产商的出口额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但是出口商的利润会受到侵蚀,从而会出现某些出口商退出出口市场的情况。

以上分析在理论上可以明确表明,技术标准确确实实在阻碍出口,是地地道道的“技术壁垒”。

三如何突破技术壁垒

毋庸置疑,技术壁垒的存在对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发展本国经济、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设置了障碍。从发展中国家自身来看,技术落后、资金匮乏无疑是最突出的两个方面,因此,如何应对和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和未来对外经济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讲,应该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依靠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技术鸿沟,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熊彼特的发展理论,通过技术转移可以缩小这种差距,因此,中国必须重视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吸收,通过技术外溢和后发效应的协同作用,将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尽快地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变。

贸易技术范文篇2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对进口商品进行管理时,强制性或非强制性地规定某些技术上的标准以及效应的认证和检验制度,从而起到限制进口作用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TBT是政府主导的调控和规范市场的手段,可以用于解决由于市场外部效应带来的诸如保护环境与资源、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之类的问题,对本国市场实施保护,维护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对于其他非关税壁垒来说。更隐藏,更灵活,且种类繁多,不易对付。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如下:

(1)貌似合理性。它以公开的立法加以规定和实施,具有名义上的合法性。

(2)灵活多样性。制定技术性贸易壁垒,手续比较简便,伸缩性较大,可以针对进口商品随时灵活改变标准水平,或增加标准或技术种类。

(3)伪装隐蔽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看似公平的标准和法规中,渗入了国与国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一些人为因素,这些隐蔽性差异正成为一些国家限制外国商品流入国内市场的借口。

(4)针对性。某些技术性规章和标准经过精心设计和研究,可以专门用来对某些国家的产品设置障碍。

(5)坚固有效性。科技水平相对不高的发展中国家的商品通常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和技术法规的要求而无法向重则向国家出口,故TBT被突破。

(6)广泛性。TBT的表现形式涉及公约、法律、标准、要求、制度等各个方面,极具广泛性,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7)复杂性。TBT因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因而远比配额、许可证、出口限制和外汇管制复杂。

(8)利弊双重性。TBT对进口国和出口国都有利有弊。

2国外对我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及现状

多:欧盟的技术标准有10万多个。德国仅工业标准就有15万种,日本199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148个工业标准和397个农产品标准。

繁: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绿色壁垒……以认证为例,仅美国就有55种认证体系。产品安全认证体系UL、军用MIL,电磁兼容、FCC等诸多认证机构为外来产品设置了层层障碍。

细:西方国家对质量指标的要求往往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出口企业哪怕是在检测设备上差一点,就会因细小的差别而遭受重创。

严:FDA每月会因各种技术原因扣留3500批各国进口产品,2002年美国又出台规定,所有供应商必须进行IS09000认证,否则拒绝进入美国市场。

3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3.1政府的战略

3.1.1重视技术引进,提高我国科技水平

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主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只有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才能真正的跨越所面临的技术壁垒,而提高一国科技水平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增强本国在科技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以提高科技水平,即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来获得技术的溢出效应。为此,政府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①增大教育经费、科研经费的投入,培养大批基础科研和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我国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②通过减免所得税,工业产品税,免除科研设备和技术进口关税等手段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研究开发的投资。

③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实现贸易结构升级。

3.1.2通过协调与国际互认跨越技术贸易壁垒

所谓协调是指以统一的形式标准化技术标准或法规,分为谈判协调与权威两种形式。谈判协调是指各国通过谈判形成一套共同的纪律来实现协调。权威协调是各国采用了一个权威的技术规范。

3.1.3建立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服务体系

我国大部分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是因为信息不畅造成的。我国应建立专门的TBT咨询中心,定期搜集、整理、国外TBT的最新动态,密切关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对于贸易对象国的一些技术性限制措施的动态加以密切跟踪,向我国进出口企业提供详尽的技术壁垒咨询服务。

3.1.4积极适用WTO的有关规定

对于一些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实行双重技术标准或明显歧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依据WTO的规定运用法律手段寻求公正合理的解决;另外,可依据WTO的有关规定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法规体系和贸易救济体系。

3.2企业的战略:

3.2.1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障碍,其根本是要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一定要求。因此我国外经贸企业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优化贸易商品结构。

3.2.2健全和完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就国际市场竞争而言,标准化的作用就是能够“赢得市场竞争”。企业标准化工作应做到:制定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客户满意的产品标准;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

3.2.3实施绿色管理,应对环境壁垒

绿色管理是指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一思想可概括为“5R”原则,即研究Research、削减Reduce、再开发Reuse、循环Recycle、保护Rescue。

贸易技术范文篇3

1.技术壁垒的定义。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措施。

2.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TBT的实施手段和形式主要有: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法规;制定苛刻的安全、环保标准;采取过于苛刻的卫生标准。

二、技术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我国出口受限。目前,我国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日本、欧盟及东盟、韩国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80%左右,这些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肆意推进技术壁垒,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限制我国的产品出口。

2.出口产品成本增加。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及检验制度等的制订水平和内容方面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同一种产品为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要经过重复的认证及检验,而高额的检验费用也势必会大大提高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此外,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的增多,使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将因此受到影响。

3.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首先,在技术标准上,由于我国的标准内容、体制还存在一定缺陷,以致出口产品难以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的技术质量标准。并且,我国的包装材料落后,不易处理,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其次,我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纺织、轻工、农副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生产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落后,致使出口产品质量不高。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企业出口产品还缺乏完整的检测体系,检测水平不高,使得许多产品达不到国际统一标准,竞争力较低。

三、我国应对技术壁垒的对策

1.普及国际标准,加强信息交流。我国应加强标准、检验等方面的国际互认工作,推广国际标准和技术引进工作,广泛收集、分析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同时,建设高质量的相关标准信息资源,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研究对外贸易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状况,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技术壁垒和市场准入规则的研究,及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扩大出口。

2.建立统一规范的认证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标准,可以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产品认证的做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体系,提高产品认证的有效性;建立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协调的认证机制,在建立和完善认证机制的同时,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认证机构的国际地位。

3.健全技术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各项技术法规,以预防为主,强化监督管理,构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充分反映我国实际和发展需要的技术法律法规体系,促使我国企业对技术壁垒的认识,改进产品,适应各种先进标准,以通过国际标准与质量认证,主动攻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另外,应针对WTO的新情况,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填补现有技术和法律、法规体系的缺陷,建立健全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贸易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技术性贸易;措施

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是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新形势下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时代意义、实践意义。当今,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国内外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国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深刻把握国家安全问题,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擘画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布局,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是我国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1]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对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给予了高度关注,而技术性贸易措施作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世界各国广泛应用技术性贸易措施保障国家安全。笔者通过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阐述了技术性贸易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提出了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的建议。

一、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自身的状态和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迁。总体国家安全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价值观念、工作思路与机制路径,谋求的正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2]伴随复杂多变的国际安全局势和日益频繁多样的国际贸易活动,各类非传统安全威胁为国家安全治理带来新挑战:一是通过非法出入境而引发的“生化战”和“恐怖活动”威胁国家政治安全。二是贸易战和质量安全成为经济安全“新杀手”。三是“基因战”和“疫病疫情”极易造成社会严重恐慌;四是“垃圾战”和“生物入侵”频频引发生态危机。五是“价值战”和“文化渗透”持续危害文明根基。

二、技术性贸易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等为由而采取的技术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协定》所指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及《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协定》所指的动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措施,既涵盖工业领域,也涵盖农食领域。[3]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合理性。即通过制定各类技术性贸易措施来达到阻止不合格产品入境、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控制疫病疫情的传入等目的,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或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技术进步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利益,以保护消费者和环境等为名,采取严厉苛刻的技术准入要求、代价高昂的检测方法等手段,对国际贸易进行限制,保护本国市场,继而引发贸易摩擦。同时,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直接涉及疫病疫情传入传出、有毒有害物质扩散、环境保护、外贸发展等重大问题,因此也是维护国家非传统安全的重要保障。(一)技术性贸易措施是保障国民健康安全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进口呈快速增长趋势,大量国外产品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对国民安全和健康带来了许多隐患。针对国内外重大疫病疫情及其他影响产品安全的事件频发的情况,我国及时采取包括技术性贸易措施在内的综合防控手段,以控制进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如禁止进出口、加大抽检比例、增加检测项目等措施,实现了“零传入”的目标,保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维护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同时,针对汽车、消费品等风险较大的工业品,采取重点进出口商品质量分析和风险预警,完善企业分类管理、诚信评价以及产品召回等检验监管制度,初步确立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检验监管工作体系。(二)技术性贸易措施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国际贸易高速发展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各类外来物种频频入侵,对我国农业生产安全、自然生态平衡构成严重威胁。调查显示,我国是全球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治理投入难以估算。[4]目前,我国通过风险评估、境外预检、口岸检疫、境内监测等多种手段,构建起全方位的外来有害生物防控体系。此外,针对进口的废物原料中掺杂大量垃圾、严重污染我国环境的情况,2017年我国调整了可进口的废物目录,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废纺织原料等共计4大类24种固体废物,有效降低了进口废物原料中夹带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为维护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三)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外突发事件频发,如2009年H1N1甲型流感、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故、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和2020年肺炎疫情等。在应对突发事件所采取的措施中,许多涉及技术性贸易措施,如关闭口岸、取消航班、加强健康检查、禁止进出口、增加检测项目等。针对日本核泄漏事故,至少有25个国家和地区对进口日本农产品和加工食品采取了限制。美国2001年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后,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性贸易措施,如食品通报法规、港口安全计划等,确保其国家安全。因此,技术性贸易措施是直接关系到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基本安全的有力手段。(四)技术性贸易措施是保证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复杂性、手段上的隐蔽性、使用上的灵活性、实施上的针对性等特点,近年来被许多国家采用,给我国外贸带来重大损失。2002年,欧盟的“氯霉素壁垒”导致我国价值8亿美元的动物源性食品出口受阻。2007年,数千万件中国产玩具因铅含量超标等安全问题被召回。2016年,欧盟向WTO通报,拟于2020年全面禁止全氟辛酸及其盐、关联物质的生产和销售,预计将对我国纺织服装、纸制品、皮革制品、塑胶制品乃至电子电器产品等出口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仅纺织行业受影响的产值就将达250亿元。经过对我国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调查,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影响我国出口继汇率、关税后的第三大影响因素,每年损失额逐年加大。[5]因此,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综合利用各种手段,跨越和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服务企业、促进出口的重要任务。

三、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的认识。技术性贸易措施在保障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技术性贸易措施越发重要。建议将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工作纳入国家安全战略,逐步建立起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适应、与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相吻合、与国际规则相衔接、与构筑口岸公共安全目标相一致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针对外贸发展、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传染性疾病等与技术性贸易措施密切相关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及时跟踪、分析、研判,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二)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措施保障国家安全。技术性贸易措施涉及面广,要找准定位,把好尺度,最大限度发挥好技术性贸易措施在保障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对不同领域安全需要,针对性采取综合措施。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着重通过加强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等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场准入体系,对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特定物项、关键技术进行审查监督,预防、降低、化解安全风险。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严格口岸检疫把关,加强国门安全保障,严禁有毒有害、高污染、高能耗等物质流入。在维护科技安全方面,着重通过积极发挥国际合作资源优势,推动我国自主可控战略高新技术和重要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修订工作,抢占国际技术标准战略制高点。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着重加强进口大宗资源性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把关,防止国外不合格农产品进入我国。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方面,着重强化重大疫病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在防止恐怖主义威胁方面,完善口岸核生化因子监测、妥善处置辐射突发事件、加强核与辐射监管。(三)扎实推进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体系建设。完善技术法规体系,进一步明确技术法规文件的内涵,梳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理顺技术法规的制修订和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规制效益评估制度,以产品安全、人民健康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为重点,形成覆盖全面、科学先进的技术法规体系。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实施监督管理的同时,应当为企业提供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通报咨询、培训指导等公益性服务。针对市场主体能完成的技术改造和市场准入专项研究等,采取市场自动调节,避免行政干预和微观干预经济活动抑制市场主体作用的发挥。突出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的引导,对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关键领域和公共领域,重点部署研究工作,并突出加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如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领域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提高我国产品安全和环保节能水平等。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收集、分析机制,推进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对外交涉机制,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切实保护国家安全和利。[6]

参考文献:

[1]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深刻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N].人民日报,2020-04-15(9).

[2]王菲易,黄胜强.海关、口岸安全与国家安全—关检融合后海关安全准入职能的内涵与趋势研究[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9(3):1-16.

[3]易海清.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建议[J].中国检验检疫,2012(11):47-48.

[4]田曦,柴悦.特别贸易关注视角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19(3):41-55.

[5]伍穗龙.技术性贸易壁垒最新态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16(3):122-128.

贸易技术范文篇5

1.技术壁垒的定义。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措施。

2.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TBT的实施手段和形式主要有: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法规;制定苛刻的安全、环保标准;采取过于苛刻的卫生标准。

二、技术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我国出口受限。目前,我国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日本、欧盟及东盟、韩国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80%左右,这些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肆意推进技术壁垒,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限制我国的产品出口。

2.出口产品成本增加。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及检验制度等的制订水平和内容方面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同一种产品为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要经过重复的认证及检验,而高额的检验费用也势必会大大提高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此外,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的增多,使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将因此受到影响。

3.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首先,在技术标准上,由于我国的标准内容、体制还存在一定缺陷,以致出口产品难以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的技术质量标准。并且,我国的包装材料落后,不易处理,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其次,我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纺织、轻工、农副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生产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落后,致使出口产品质量不高。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企业出口产品还缺乏完整的检测体系,检测水平不高,使得许多产品达不到国际统一标准,竞争力较低。

三、我国应对技术壁垒的对策

1.普及国际标准,加强信息交流。我国应加强标准、检验等方面的国际互认工作,推广国际标准和技术引进工作,广泛收集、分析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同时,建设高质量的相关标准信息资源,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研究对外贸易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状况,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技术壁垒和市场准入规则的研究,及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扩大出口。

2.建立统一规范的认证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标准,可以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产品认证的做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体系,提高产品认证的有效性;建立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协调的认证机制,在建立和完善认证机制的同时,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认证机构的国际地位。

3.健全技术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各项技术法规,以预防为主,强化监督管理,构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充分反映我国实际和发展需要的技术法律法规体系,促使我国企业对技术壁垒的认识,改进产品,适应各种先进标准,以通过国际标准与质量认证,主动攻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另外,应针对WTO的新情况,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填补现有技术和法律、法规体系的缺陷,建立健全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贸易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产品;对策建议

一、TBT概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简称TBT)由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三部分组成,是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与动植物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以及保证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限制措施或法规,在主观或客观上成为外国商品自由进入的障碍。WTO关于的TBT文件有两个,分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实行农业保护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已经直接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遭受巨大损失,其扩散效应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计。与其他贸易限制措施不同,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隐蔽性,一旦出现,影响巨大,而且损失难以避免。那么我国农产品出口为什么容易遭遇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们可以从国内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中国农产品自身标准的落后性

中国农产品领域目前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检疫标准与国际标准和进口国标准还有差距,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优势。而且中国标准体系混乱,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及企业标准,数目多而水平低下,使企业产品出口不畅。

2、中国农产品市场秩序没有理顺,农业管理体制落后

中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内部壁垒严重,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没有形成局部领域的农产品市场秩序相当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对出口市场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此外,中国农产品生产管理和市场监管的力度不够,存在着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对产品质量监管力度不够,流于形式。中国目前尚没有一部完备的食品安全立法。

三、利弊同行——TBT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

1、负面影响

(1)使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急剧下降。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不断下降,受影响的农产品企业日益增加,造成的损失逐年加大,截止到2007年7月份,我国农产品出口出现负增长,出口额为88,5亿美元,同比下降0.77%,农产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到6%。

(2)加大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的难度。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和经济方面的优势,通过立法或其他手段对进口产品制定苛刻的技术法规或标准来限制农产品的进口,我国的农产品一时难以达到其要求而无法获得市场准入。并且这种情况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明显加剧。

2、正面影响

(1)提高国内农产品检测技术。TBT在给我国农产品带来负面效应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过去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生产上较多追求农产品数量增加,对农产品质量问题重视不够,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评价体系与国际标准不接轨,农业监测体系建设滞后,使得农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国内检测技术及监督力量薄弱,许多质量问题未显露出来。这就促使我国农产品出口行业对现有农产品生产体系、管理体系进行反思。

(2)加大对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安全等的建设、管理和监督。我国沿海各省市率先加大了农产品标准化等的建设。例如广东省河源市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重视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广东湛江在建立湛江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督网络的同时,还注意做好养殖基地建设,抓好加工环节质量监控,防止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二次污染。四、我国农产品出口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1、进一步强化国家标准化建设和管理,这是突破技术壁垒的基础和硬工夫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标准陈旧、水平低,甚至无标准生产,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我国的差距是明显的。而只有实现了农业的标准化,才能实现农业的国际化、现代化。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最好的办法是提高本国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应以国际标准为依据,结合中国实际,制订新的卫生安全标准。

贸易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 ;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针对中国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认真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探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简介

(一)概念

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英文名称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强制性或自愿性采取限制进口的技术措施。一个国家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是出于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本国公民健康、保护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防止商业欺诈行为等目的,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WTO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一共出台了两份文件:《TBT协定》(全称《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和《SPS协定》(全称《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定》),这两份文件都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时开始执行。

(二)特点

新时期限制商品进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朝着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方向发展。据海关调查,2020年,WTO成员共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5300件,同比增加3.9%,主要涉及产品的环保、质量、安全、标志标签和检测认证等多方面要求。具体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技术标准越来越高,TBT协定规定的检测指标不仅越来越多,而且检测指标值越来越苛刻。如,近年来,针对我国陶瓷产品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急剧增多,2020年新增31条,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陶瓷产品遭受技术性贸易措施最多的年头;二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囊括范围越来越广,向工业品、农产品等扩展、向生产经营全过程、甚至于向产品回收延伸已经成为新趋势,且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不断增多,呈现出连锁反应。如,2002年1月,欧盟国家对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出口采取了封关管制,由此引起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提高检验标准的连锁反应;三是新型的TBT手段将技术性贸易措施与知识产权、专利紧密结合使用。如我国的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的打印耗材产品,价格仅仅是原装厂商耗材的30%左右,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遭到了国外大公司、大品牌如爱普生公司利用专利权的打压。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

贸易壁垒对本国市场的保护是通过调节进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进行的,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应当从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数量控制而言,设立技术壁垒后,外国的总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和总供给曲线随之上移,外国进口商品的数量下降、价格上升,形成新的均衡,此时外国设立的技术壁垒抑制了商品的进口,使得商品进口量减少。从价格控制而言,外国设立技术壁垒后,产生的派生费用使得中国出口产品的单位成本增加,当出口产品的单位成本与单位净收益之和大于该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价格时,则产品被抑制在进口国国门之外;当出口产品的单位成本与单位净收益之和小于该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价格时,则出口产品的单位收益减少的部分正是派生费用的价格。技术壁垒的数量和价格调节机制协同作用于进口商品,与此同时,在商品进口的不同阶段这种机制的表现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呈现出“数量、价格、数量”这一双重控制机制交替循环变化的过程。当外国对我国实行或调整已经实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时,这一双重控制机制就会立刻发生作用,对这些国家的进口商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这些国家以及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三、中国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情况

(一)中国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原因

首先,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预警和反应机制。一方面,面对TBT我国实行管理的机构太多,比如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卫生部、环保总局等十几个部门都能够插手,所以当我们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各个部门力量分散、合力不足。同时,我国的检验机构和认证部门互相独立、互不承认,我国产品在出口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多重检验,大大提高了成本;另一方面,我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远远落后于国际,重复和遗漏现象丛生。其次,在我国的出口企业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时,监管这些企业的商会和行业协会存在感过低、存在“划水”行为,既没有搭建起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也没有为出口企业提供足够的国际信息,自然对于维护企业利益起不到足够的作用。第三,我国的出口企业自身也存在许多不足。一是我国一些企业的出口产品以低科技含量产品为主,生产工艺落后且不符合标准;二是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放松管理,产品质量不达标;三是我国不少企业不了解国际规则和标准,遇到TBT时手足无措、无法自保;四是我国出口企业缺乏面对和处理TBT的高端人才。

(二)中国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现状

中国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企业丧失订单、销毁退货、增加成本。以外贸大省广东省为例。广东省近年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行业主要涉及木材纸张、玩具家具、纺织鞋帽、机电仪器等行业。工业品出口企业遭遇较多的技贸壁垒为认证、技术标准、标签和标志、包装及材料、环保等要求,农食产品出口企业遭遇较多的技贸壁垒为农兽药残留限量要求等。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2018年以来受技术性贸易措施损失累计达1714.8亿元,占全国的21.6%。①泰国出台农药残留检测新规,要求自2020年8月1日起每批出口到泰国的保鲜果蔬均需经134项农药残留检测,或者提供由生产国主管机构或通过相关认可的实验室签发的农药残留检测报告,深圳出口企业为此增加检测费、仓储费等经营成本约75万元。沙特阿拉伯标准组织颁布第216号内阁法令,要求制造商和贸易商需通过授权认证机构,为受管控的产品申请沙特阿拉伯质量标志。受此影响,广东省佛山市某陶瓷生产企业2019年间接损失订单约2500万元。深圳某电子企业反映,其越南客户对产品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丧失全部订单,重新获得订单需对部分客户判定为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缴纳近100万元的罚款。

四、对策与建议

即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有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色彩,但现实是客观存在的,TBT正在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也不例外,积极应对才是理性选择。

(一)加快标准化建设进程

一是在面对规则制定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参与进去,把话语权从发达国家手中夺一部分过来;二是开展国际认证工作,让我们的企业和产品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信誉;三是发挥技术优势,建立自己的认证标准,像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台山鳗鱼”那样,掌握国际贸易定价话语权。

(二)支持对外直接投资

通过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来取代商品直接出口,绕过贸易壁垒。我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成为企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政府应当通过成立产业发展基金、财政转移支付、银行提供融资优惠等方式支持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或者与外国企业合资,直接利用当地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这样一来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无法发挥作用了。

(三)建立健全管理、预警机制和反应机制

首先,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实施秩序化管理,同时加强与国际接轨;其次,要建立健全我国的标准体系,完善我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第三,要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及反应机制,通过建立多层次预警体系,加强对国际市场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监测,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咨询、评议、预警综合系统,为企业预防及跨越国外技术壁垒提供服务。

(四)通过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与此同时,培育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完善相关体系,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地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主体,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大科研投资,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突破国外的核心技术封锁。

参考文献:

[1]张秀娥,李硕.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2(11):88-92.

[2]王志明,袁建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2003(07):31-34.

[3]许罗丹,何洁.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两种途径的选择条件[J].世界经济,2000(01):12-20.

[4]张涵,杨晓昕,尹鹏.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空间溢出与国际贸易强度[J].经济经纬,2020,37(01):77-85.

[5]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2006(08):70-80.

[6]李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再认识[J].国际贸易,2006(01):37-40.

[7]宋明顺,赵志强,张勇,熊明华.基于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的贸易技术壁垒——“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与标准化问题”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2009,44(03):155-158.

[8]张国兴.技术壁垒的作用机理与我国对外贸易[J].经济经纬,2004(04):35-38.

[9]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我国政府的行为选择[J].经济纵横,2003(11):37-40.

贸易技术范文篇8

(一)中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总体现状

2005年至2009年,据有关学者统计我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行业主要有纺织业、农食产品行业和机电业。2006年至2010年,浙江省的全部产业几乎都遭遇通报,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为机电产业。另有统计分析显示,通过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总量与国别进行比较,其中对中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最多的国家有美国、欧盟等,而受影响最大的行业有机电产品、纺织品和动植物。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量达到4.16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其中出口总量2.21万亿美元,然而,我国受技术壁垒影响的出口企业大约为23.9%,损失超过685亿美元。2014年广州出口前20个目的地: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共961份通报,其中美国的数量最多为180份,占比为8.0%。

(二)中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行业现状

近些年来,中国出口的产品不断受到国外技术标准的阻碍,几乎所有行业的产品都受阻,主要集中在纺织和玩具等行业,给中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贸易保护主义也逐渐成为各国保护本国贸易的主要手段,从以前利用产品质量与性能设置障碍,到今天的利用产品的标签、包装等设置障碍,标准不断地在细化,而我国的轻纺类产品出口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国外关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日益繁杂,我国的农产品面临着严重的外部问题。如食品生产监控和测试结果高标准要求,以及对包装问题的要求等,对农产品的贸易形成了很大的障碍。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的企业大约有38%,直接损失高达662亿美元,主要有机电仪器、纺织鞋帽、化矿金属、农产品和食品以及玩具家具等行业.

二、中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个国家制定技术性贸易措施各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各国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也面临着别国所带来的压力。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当今贸易中显得尤为重要,其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第一,推动科技的发展。有学者认为企业能够稳定并快速发展的原因是技术的创新,而创新最初的本质则是各个企业相互竞争的结果。其他国家通过制定TBT措施排斥外国产品的同时,同时也在推动各国企业提高技术,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在原有的产品水平上不断革新,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第二,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期盼,人们逐渐追求“绿色”生活。在国际贸易中,以环保为目的而采取的绿色壁垒,不仅使企业在进行出口贸易时增强“绿色”概念,还限制了危害性的投资和贸易。第三,保障人类健康。许多技术法规与标准设定的最初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如日本对农产品与食品残留的严格限定,以及欧盟对玩具产品的严格要求等,这些都是在保护人类的健康,从而使各国在生产过程中都能按照这些标准去执行,这对各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二)消极影响

首先,阻碍我国产品出口。由于TBT要求过于严格,我国出口的商品假如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不能进入国际市场,便会遭到淘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纺织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达到“绿色”标准的大概有15%。美国和欧盟对产品的包装和标签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们对包装材料的处理性难易程度和可回收率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却缺乏对包装材料和可回收率这方面的认识,导致我国有很多产品无法出口。其次,增加贸易成本。因一些国家的技术标准要求过于严格,而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水平达不到对方要求,不得不改变生产技术,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甚至有一些企业因无法承担这部分费用而被迫退出市场。而我国的商检部门和企业的监测设施比国外的落后很多,但是在向其他国家出口产品时有必须持有相关的检测及认证的证明,致使我们不得不进口一些先进的设施,这样生产成本也增加了许多。第三,影响市场准入。美国、欧盟等倚仗着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制定了许多技术法规和标准以及一些繁杂的认证制度和评定程序,以此来阻碍我国产品的出口而无法进入市场。如我国的海洋不断受到污染,出口到欧盟的海鲜产品根本无法达到其所制定的标准,一直无法进入市场;我国生产的猪肉和牛肉也因没能达到标准而无法进入市场。第四。损害消费者利益。技术性贸易在壁垒在主观上是为了实现其正当目标,但在客观上导致外国产品的进入受到限制,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最终人们只能消费一些质量不好但价格又贵的产品,使消费者的福利受损。第五,影响我国产品的信誉。国外制定TBT措施其中部分是专门针对我国出口产品而制定的,最终丑化了我国产品的形象。如2008年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起的“中国制造”危机,对我国产品的信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中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

(一)以质量取胜

我国每年出口的产品固然非常多,但被扣留的也非常多,大多是因为质量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产品质量也处于国际贸易竞争的焦点,我国产品能否在国际市场立足,质量是关键性的因素。我们必须强化质量监控的立法与执法,不断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此外,还需要制定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建立健全的企业质量保障体系认证标准,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以技术取胜

有学者曾说过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是形成技术壁垒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存在很多的不足,很多出口产品因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而无法进入其市场,因此我国要加速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技术水平,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提升竞争力。

(三)以标准取胜

标准是国际贸易的基本要素,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也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核心。我国应当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的先进标准,将我国的标准制定成国际标准,或将我国的各项标准推向世界并为各国认可,这样就可以再国际贸易中取得优势。其次还要完善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首先制定能准确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其次,建立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标准体系。最后,积极推进标准化的运用以支持产品开发。企业在技术推广、管理、产品研发等方面积极采用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和提高效益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四)以认证取胜

认证是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必要且有效的通行证,所以取得认证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应大力推广ITU、ISO、IEC等国际标准认证,使更多企业得到ISO900质量标准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确保保护消费者权益。

(五)以绿色取胜

贸易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特点趋势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发展,对外贸易中关税逐渐降低,非关税措施日益受到限制和约束,但是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最普遍、最难以对付的贸易壁垒,成为各国保护产业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出口产品受到的技术壁垒不断增加,研究表明,国外设置的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超过450亿美元,占全年出口总额的25%以上,因此,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突破技术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简称TBT,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因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原因而采取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措施,是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区域产生影响,它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市场准入的重要手段。

技术性贸易壁垒由来已久,于19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兴起,1990年代以来上升为主导性的国际贸易壁垒。WTO各成员国之间经常因卫生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发生争端,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从主观方面来看,有关成员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依然存在,它们出于保护国内产业的考虑,总是希望通过各种手段限制货物的进口。

2.从客观方面来看,WTO贸易规则原则上禁止配额,许可证和高关税等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但WTO并不禁止各成员国为了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或为了保护环境而对进口货物规定原则上已禁止的配额高关税等传统贸易保护措施,而对进口货物规定必要的卫生和技术要求,正因如此,有关成员为了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必然会更加关注卫生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特点

现在学术界和贸易管理部门通常将之称为“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广泛性。技术性贸易壁垒涵盖范围日趋广泛,无处不在。从产品形态看,它不仅涉及初级产品,而且牵涉到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产品生命周期看,涵盖了研究、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以及处置等各个环节;从涉及领域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是从生产领域开始的,逐渐扩张至贸易领域;当前已从有形商品扩张到金融、信息等服务以及投资、知识产权等各个领域。

2.二重性。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解问题关键在于判断措施的合理性,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也是有积极作用的,保证了合格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确保了不同国家合格产品之间的公平竞争,充分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则背离维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类健康、保护动植物生命健康、保护环境等五大合理目标,背离《TBT协定》的最小贸易限制原则、基于科学和国际标准的原则和非歧视原则等WTO成员制定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基本原则,对贸易造成限制作用。

3.形式上的合法性,贸易壁垒大多以国内国际公开立法的形式存在。由于国际上目前还没有关于技术壁垒的统一立法,对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大多由国内立法规定,这些法规是要求进口商强制遵守,这样外国厂商被合法地排除在外。

4.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发达国家设置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以高科技手段进行检验,使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难以适应。这种方式表面上是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不直接体现歧视性,但发展中国家厂商为了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不得不改进生产技术,调整原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歧视性和隐蔽性的强大的非关税壁垒,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及时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所带来的影响,我们还要了解其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也不断呈现新的发展动向。1.从自愿性向强制性技术法规转化。如ISO9000、ISO14000、各种环境标志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近年来这些自愿性措施正与强制性措施结合,并有向强制性法规方向转化的趋势。如进入美国的机电产品须获UL认证、药品须获FDA认证,进入加拿大的大部分商品须获CSA认证,进入日本的很多商品须获G标志、SG标志或ST标志,进入欧盟的产品要通过CE、CS等产品质量认证。

2.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WEEE和RoHS两项环保指令,就将10大类102种产品纳入有害物质的限制管理和报废回收管理,对我国三分之二的机电出口产品造成重大影响。

3.与知识产权保护高度集成。发达国家一方面设立技术壁垒,要求进口国企业的产品要达到其设定的技术水平或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却把该标准水平下的技术申请了专利。实施的技术壁垒越来越多地以知识产权为支撑,或直接以知识产权构筑技术壁垒,特别在高新技术领域,如DVD、彩电、电池、手机、数码相机等遇到的问题均反映了这种趋势,每类产品、每项标准、每种技术壁垒措施背后,知识产权都成为其重要支撑。

贸易技术范文篇10

“贸易技术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一词,正式出现于WTO〈贸易技术壁垒协定〉中。所谓贸易技术壁垒是指那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的某些特性的规定、标准和法规,以及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和确定商品质量及其适应性能的认证、审批和实验程序所形成的贸易障碍。简言之,就是由国与国之间对产(商)品进行管理时,由于其实际的法规、技术标准、制度和检验制度带来的差异所形成的贸易壁垒,称之为贸易技术壁垒,这是贸易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

在国际贸易中,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例的本意,或是确保国际交易中货物质量的一致性,减少由进出口货物的规格、质量和服务引发的争端,或是保护消费安全,维护各国消费者的权益,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从GATT到WTO,一直在努力使各成员国的产品标准国际化、统一化,减少和取消贸易技术壁垒。但是,基于技术条例和技术标准的贸易扭曲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呈现出覆盖率高、冲击力强、手段隐蔽和复杂化的趋势,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而使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例具有促进与扭曲世界贸易发展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呈现出双重性的特点。正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出版的《标准化的目的和原理》一书中指出:这种贸易的技术壁垒是国际贸易保护的最好庇护所,是调节当今国际贸易的杠杆。形成贸易障碍的技术壁垒扭曲了技术规则的本来面目,使原本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有利手段变成了阻碍国际贸易正常进行的有效手段。

一方面,贸易壁垒的整体发展趋势使这种双重性越来越显现出来。自从1948年GATT生效以来,经过一次次的多边贸易谈判,关税壁垒已经得到很大的遏制和削弱,相形之下,各国更注重采用各种“披着合法外衣”的非关税壁垒,尤其是复杂苛刻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制度,以及名目繁多的进出口商品包装、标志、检验和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构成了更为隐蔽、更难对付的贸易技术壁垒,成为国际贸易新的障碍。近几年来,随着技术密集型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比例进一步上升,高灵敏检测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商品选择性的增强,贸易技术壁垒占贸易壁垒的比例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已经达到80%,其二重性也相应的越来越明显。

另一方面,技术条例和技术标准本身的特性使其作用具有二重性。其一,技术条例和技术标准之所以能够构成贸易壁垒,是由于他们往往被以歧视的方式对进出口产品实施,既对进口产品提出特别的技术要求。其二,技术条例和技术标准都是各国自己制定的,由此产生的国与国之间技术条例和技术标准的种种差异导致了贸易的障碍。其三,与这种规格、标准相伴随的检测、检验手续也是技术条例与标准构成贸易壁垒的重要原因。进口国采用复杂的、旷日持久的技术检验、调查、取证、裁定等程序往往使商品的销售和成本大大增加,往往会延误交货期或者错过季节,从而失去市场。

二、TBT的“典范”——美国TBT体系

美国是世界第一贸易强国,也是各种贸易壁垒(如贸易地位限制、关税配额、数量限制、反倾销、技术性贸易措施、政府采购限制等)最繁多、体系最复杂的国家。

1.美国TBT的基本情况。

基于技术标准、法规的贸易技术壁垒。美国在要求进口商品满足ISO9000系列标准之外,附加了许多对进口商品制定的条例。仅从1980年至今,美国已制订了约2300个技术性法规和条例。这些复杂的法规和条例本身构成了对国际贸易的极大障碍。

关于合格评定的技术壁垒状况。美国目前有55种认证体系,如产品安全认证体系UL、军用MI(1)、电磁兼容FCC等具有较大影响的认证体系。其中,美国为了对商品的安全性能进行认证,设立了代号为UL的“保险商实验室”,外国商品必须通过UL认证后才能顺利地进入美国市场,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很难达到UL标准水平。这种假借保护环境,人类动植物的卫生,安全健康之名,对商品中的有害物含量制定较高指标的做法,有效地限制了商品的进口。

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设置技术壁垒。美国决定,从1992年起将全面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方式办理海关业务,不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方式的,海关手续将被推迟受理。

以上提到的是美国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方面,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原因而形成技术壁垒。正是这些贸易技术壁垒,导致外国产品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美国的“入门费”看涨。

2.美国TBT体系的主要特点。

法律地位重要。美国的技术性法规或标准大都以保障消费安全、保护环境及国内市场秩序、维护国家安全为出发点,几乎涉及到美国社会及公众生产、生活的每个层面,成为美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多属强制性法规或标准之列。

覆盖领域广泛。美国针对每一种产品,包括其生产与进口行为,基本上都订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标准;并以标准、检测、标识及认证等手段,为进口产品设置高门槛及繁杂的检验手续。

法规体系复杂。呈现出立法部门众多,立法层次有别,措施性质多重,法规数量庞杂等特征。

执法体系复杂。美国负责技术性法规及技术标准执法工作的部门很多,从大的层面上分,既有联邦政府部门,又有联邦独立机构;从小的层面上,针对同一产品,在同一部门内,设立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项目的执法工作。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相辅相成,筑起了一道复杂而有序的执法体系。

美国主义特色鲜明。美国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和卫生标准非常严格、也非常高,检验手续复杂,批准时间冗长;而且,美国很少使用国际标准化机构订立的标准,其有些标准甚至直接与国际标准矛盾,一般也不承认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的检验标准,在对外交往中,我行我素,一切以美国利益与意识为中心。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论是作为合理的技术贸易措施,还是作为抬高门槛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有一点是无疑的,他是维护国家基本安全的重要手段,处于设置与超越不停顿较量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批着合理的外衣,手段隐蔽,冲击力强,与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和地区处于绝对优势和主动地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三、关于动态条件下如何应对TBT的理论思考

如何有效地突破别国的贸易技术壁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损失,保持自己的比较优势;如何有效地构筑本国的贸易技术壁垒,以在合法的外衣之下,保护本国产业,增强本国的竞争力。是世界各国重点考虑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仅分析超越问题。

1.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措施的一般理论分析。

(1)从贸易技术壁垒作用的基本机理来看,技术上的超越是最根本的应对措施。贸易技术壁垒作用的基本机理是,贸易技术壁垒一旦形成,并且实施,就会产生明显的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控制机制的双重作用,从而对进口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进口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也产生递进影响。具体来讲,随着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新的贸易技术壁垒的出现和进口产品对壁垒的跨越。因此,进口产品超越贸易技术壁垒,实质上是依据贸易技术壁垒的要求,改进产品,使其达到要求。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途径。但是,要依据进口国家的规定要求,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就需要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新的投资,从而使改进后的产品具有相当高的成本,进而削弱了产品的比较优势。当进口品的进入还是初步的,数量不多时,壁垒主要表现为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内涵控制机制的结合。而一旦新的进口品在规模经济条件下,大量地跨越了贸易技术壁垒,从理论上说这时壁垒主要表现为价格外在控制机制,其数量控制机制作用下降或者不再存在,此时壁垒对进口产品的作用又相当于零配额。可以这样讲,如果改造后的产品能尽快的以规模经济的方式跨越壁垒,就可能具有竞争优势。反之,则不可能具有竞争优势。所以,一国产品能否跨越,或者在多长的时间内跨越,取决于跨越的成本收益分析。

(2)从经济实践中各国对市场规模的限制以及出于保护国内产业的考虑来看,单纯技术上的超越不能解决所有贸易技术壁垒问题。国际贸易中的国家都是经济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一个国家出于市场规模的限制和保护国内产业的考虑,即使进口品已经满足了壁垒的技术要求并交纳进口的检验费用及其他相关的费用以后,也不可能无限制的输入。这时东道国可以通过对检验过程的控制相应地调整进口品的数量和进口速率。而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会不断的出现,并被采用于新的技术法规之中,这就对进口产品形成新一轮的控制机制,从而形成新的贸易技术壁垒。从这个角度来看,单纯的技术上的跨越不可能解决所有贸易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的扭曲问题。所以,在跨越贸易技术壁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进口国作为经济人的特性。

(3)从世界经济两极分化的趋势来看,南北方在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与超越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构成世界经济两大类型的发展中国家(南方)经济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北方)经济之间,贫富两极分化在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世界先进的科技水平、生产力水平和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和制约地位。表现在技术方面,发达国家拥有绝对的优势,南北国家之间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技术鸿沟,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贸易技术壁垒本质上是国家间技术差异的具体表现,尽管它还受到其他的因素制约。从这个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在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与超越方面总是处于主动与支配地位。如何缩小这种差距,是减少贸易技术壁垒的关键。根据熊彼特的发展理论,通过技术转移(表现为技术模仿或者扩散),可以缩小这种差距。技术转移,就发展中国家而言,主要是指技术引进。通过技术引进可以对产品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从而跨越贸易技术壁垒。但是,由于贸易技术壁垒的动态性,能否缩小技术差距,不断跨越贸易技术壁垒,不仅取决于引进国的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取决于壁垒设置国的创新能力,以及国内产业的创新能力。

2.应对贸易技术壁垒的措施是多层次、有多种选择的。

措施的多层次。应对TBT的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企业等。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以及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使得可以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在GATT/WTO框架内等多层次的回旋空间内解决问题。首先,在GATT/WTO框架之内。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GATT就在关于贸易技术壁垒的确认及其管制与取消两个方面开展工作。1974年在东京回合谈判中达成了《标准守则》,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了《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对技术条例与技术标准的制定、采纳和实施、技术条例和标准的检验程序、信息和援助义务等做出了规定,旨在使标准国际化、统一化,减少和取消贸易技术壁垒。另外,WTO设立了对各成员开放的贸易技术壁垒委员会,以提供磋商机会,监督协定的执行。其次,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解决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区域一体化是指经济联合、调节的机构和行为。区域集团为了统一内部政策,减少贸易壁垒,或者采取直接制定贸易法规,或者在法规中引用标准,达到区域内标准的协调一致,克服彼此之间的贸易技术壁垒。如欧洲共同体理事会在1985年5月的一项决议中决定,在有关的行政法规中参照使用欧洲标准的原则,从而铺平了欧洲标准化的道路。第三,国与国(地区)之间的协调也是克服贸易技术壁垒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进一步加大多、双边对外协作力度,以争取能逐步彼此承认各有关机构的检验、检疫证书,也有利于简化手续,便利出口。例如,由于美国与许多欧盟国家同为1979年罗马《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的成员国,美国向欧盟多数国家出口农产品时,可以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按照公约的统一规定制定的《联邦植物卫生证书》为准,到岸后不必要再接受欧盟国家的检疫制度,从而非常便利美国的农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措施的多选择性。各国有各国的国情,有各自相对固定的对外经贸关系,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各不相同,在采取何种措施应对贸易技术壁垒方面,也是有多种多样的措施可供选择的。主要包括技术上的超越、合作协商以及反击的方式等。这种方式本身也有多种选择,如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技术上的超越,其本身就有多种选择。其一是技术转移和提高竞争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先进技术供给有限,必须重视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结合本国对国外先进技术的跟踪,以及本国的自主开发,通过技术外溢和后发效应的协同作用,将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提高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并尽快的由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变。其二,运用FDI跨越贸易技术壁垒。单纯利用技术的购买手段往往是难以得到较为先进的复杂技术。这是因为这些技术往往掌握在跨国公司的手中,所以需要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利用FDI跨越贸易技术壁垒也就是本国产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可以取得双赢的结果。主要表现为,FDI所带来的技术转移的溢出,可以激发东道国国内企业的协同效应,竞争模仿效应和当地化效应等,使其以比较便捷的途径取得比较先进和复杂的技术。其三,采用国际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跨越贸易技术壁垒。根据国际惯例,跨越贸易技术壁垒,应当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国外的先进标准。将本国的标准制定成国际标准,或者是将本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是协会标准推向世界各国并为各国所公认,就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优势,先声夺人。

3.发展中国家应该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主动应对贸易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