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时间:2022-03-08 05:59:03

初中政治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从初中政治学科属性与教学现实两个方向提出了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性,提倡将合作学习小组纳为政治教学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基于初中政治教学案例,提出了相关的课堂实践模式。

关键词:初中政治;合作学习;思想认知;认知规律

一、初中政治教学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

(一)合作学习模式契合政治教学的学科属性

初中政治学科的知识性与思想性决定了政治教育过程并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通过教师的辅助由学生自行建构完成。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初中政治教学的“知识性”是以社会主义国家观为核心,以社会发展脉搏为主线,以公民道德行为教育为主干,集政治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一体,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综合性能力,合作学习作为协作式的思维激发机制,可以向学生呈现不同信息的关联性及其概括运用的可能性。其次,初中政治教学的“思想性”表现为它对于学生思想意识的指导作用,而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们相互交往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其中必然产生认知冲突,不同观点的碰撞可以促使思想的漏洞暴露得更明显,倾听他人意见也可以充实自己的观点,有助于正确思想认知的形成。

(二)合作学习模式贴近初中政治的教学现实

初中政治教学与初中生的成长紧密结合,教学模式选择必须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初中教学的客观现实。首先,初中阶段是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渡时期,中学生已逐渐脱离了被动适应状态,自我意识的发展推动着他们去评价他人以及被他人评价,其社会自我开始形成,因此越是封闭的教学课堂对初中生智力活动的促进越是有限,越是活跃的课堂形式越能够提供初中生思考问题的条件。因此,合作学习模式是初中政治教学适应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最佳选择。其次,初中政治学科面向的是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要求教学理论观点能够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需要引入大量生活素材与事实例证,追求常规思维方式与学生个体经验思维的综合形态,而合作学习是丰富教学素材,建立课堂综合思维形态的有力武器。

二、初中政治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实践

(一)初中政治合作学习模式的分组调查途径

初中政治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分组调查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分割成几个子课题,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承担不同子课题的任务,进而分解出个人任务落实到每个小组成员身上,通过学生共同收集相关信息,分析推导最终结论,形成小组报告。以“一国两制”课堂教学为例,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信息收集、图片制作都由教师一手操办,学生被动地听课则可,而分组调查模式可以让政治课堂真正地“活”起来。首先,教师应明确“一国两制”教学内容是什么,如第一是“主权问题”,第二是“台独问题”,第三是“统一问题”。然后,教师针对这三部分设计小组任务,包括地理历史小组、政策法律小组以及经济军事小组。地理历史小组的任务是调查大陆和台湾之间无法割舍的民族关系,通过人文史实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政策法律小组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现在我国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态度,台湾人民的立场态度又是什么(如收集台湾反台独示威游行的图片),以及我国《反分裂国家法》和《国际法》中的法律依据;经济军事小组则可从台湾与大陆经济上的密切关系来看待稳定团结的重要性,讨论是否可以武力解决台湾,等等。如此一来,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便成为了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自由空间,学生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并发自内心地萌生出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

(二)初中政治合作学习模式的游戏竞赛途径

初中政治合作学习模式的另一途径是游戏竞赛,游戏竞赛也需要对学生分组,但采用的是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两种形式,即按照学科能力层次进行分组。同质分组是将学科能力相差不大的学生分在一起,异质分组是让学科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组成小组,它们的教学实用性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学生处于一种受激励的状态,从而共同进步。例如,在教学《依法保护人类共有家园》的时候,常见的操作程序是“教师讲授—小组学习—必答题竞赛—抢答题竞赛—小组合作竞赛—计算成绩”,教师在传授知识与小组学习之后,可采用“幸运52”、“开心辞典”等趣味性形式分组答题,其中必答题竞赛的目标对象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学生分组方式为同质性小组,一般表现为基础知识考核,如: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依据是以下哪一项(教师给出四个法律选项);抢答题竞赛是为学科能力较突出的小组准备的,表现为一些探究性话题,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观点,如:我们常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是否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小组合作竞赛则通常用于异质分组之中,竞赛题指向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的比赛任务,如:尝试为北京空气质量优化提供决策意见,要求学生去收集相关资料,找出自己的理论依据,综合其他成员的意见给出小组成果。之所以采用异质分组是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基于信息分享而乐于参与,为了小组荣誉而形成有效的责任机制,以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齐心协力,相互帮助。

参考文献

[1]盛群力.合作学习与接受教学策略的操作程序[J].理论与改革,2012(4).

[2]程晓珊.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J].人民教育,2011(3).

作者:袁岳平 单位:甘肃省秦安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