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女生教育发展论文

时间:2022-02-21 04:37:00

少数民族女生教育发展论文

一、福建省少数民族女子教育现状分析

(一)少数民族女子的义务教育水平有显著提高,但巩固率和升学率仍相对较低

福建省的少数民族女性人口约20多万人,她们大多数生活在偏远山区。解放前,她们完全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解放以后,虽然人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但由于多种原因畲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在教育投资方面性别歧视严重,每个家庭必须保证的是男孩的受教育权,而忽视女孩的受教育权,女童失学率长期居高不下。

20世纪80年代以后,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先后采取立法和多种扶持政策,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进程。1986年,福建少数民族儿童和女学龄儿童入学率首次突破长期徘徊于70-80%的局面,均达到97%以上。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资助下,福建少数民族女生教育水平有显著提高。

目前,福建大部分少数民族家庭基本上都认同了女性的受教育权,教育投资中的性别歧视程度大大降低,少数民族女童的小学入学率已达到99%以上。到2002学年,福建省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小学179所,其中174所在农村;少数民族学生53338人,其中女生23992名,占45%;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中学14所,其中11所在农村,少数民族初中生27182人,其中女生9632人,占35.4%;少数民族高中在校生4476人,其中女生1604人,占35.8%。总体而言,福建少数民族女童受教育水平已有显著的进步。

然而,义务教育阶段的福建少数民族女生教育依然存在辍学率高、升学率低的问题。城镇女孩小学毕业升初中是顺理成章的事,对于多数农村少数民族女生来说这却是一种奢望。

从上段数字可知,在小学,福建全省少数民族学生中女生数占45%,接近一半,到了中学,女生比例下降到35%。而同期福建全省初中女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1.22%,初中在校生中女生占48%,其中少数民族女生仅占1.43%;高中在校生中,女生约占44%,其中少数民族女生只占0.88%,这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城镇的少数民族女生。我们在农村民族中学的调查数字证实了这一点: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2002年毕业女生31人,仅12人升入高中或职高;福安市民族中学“春蕾班”2002年首届毕业学生45人,仅15人考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这两所中学的少数民族女生升学率均达不到福建全省平均水平。

(二)少数民族女子中等教育不断进步,但缺乏切合实际的职业教育

随着普及9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深入,以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实施,近20年来,福建少数民族女童的初中升学率有较大提高,也有相当部分农村少数民族女孩得到了高中(包括职高和中专)教育的机会。但与福建汉族女童相比,这种进步仍是缓慢的。同时,虽然福建农村少数民族女生的生存环境与城镇学生的环境有鲜明的区别,但无论是在普通中小学还是少数民族学校,无论在教育形式还是教学内容上,福建少数民族女生接受的是与少数民族男生、与汉族学生都完全相同的教育,即以升学教育为主。忽视教育的经济功能的教学内容导致女生在初中毕业后,如果考不上高中,因缺少职业上的一技之长,而没有谋生的手段。这种脱离实际需要的教育导致少数民族女生及其家长产生低学业成就感,远离了她们的教育期望,成为少数民族女生及其家长对学校教育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三)少数民族女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福建少数民族大部分都有能歌善舞的民族传统,历史上,他们习惯用唱山歌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愿望。但在福建许多学校,少数民族女生却表现得十分保守和内向,失去了传统的开朗、活泼、爱唱爱跳的特点。许多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师早就认识到少数民族女生与男生、与汉族女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她们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在学习中的表现就是比别的学生更害羞拘谨,不懂的问题不敢开口问,因而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她们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较差,学习上多表现为“死读书”;她们既合群又不合群——只有本民族的伙伴和群体,极少和城镇女生来往;她们自卑心理严重,心理承受力差,一旦受挫折就容易想不开;自信心不足,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期望值较低,对未来没有信心。同时,她们非常勤奋,在福安市民族中学,春蕾班的女生每天要比别的学生早起迟睡,她们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把在校的每一分钟能利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她们十分听从老师的教导,不和别人攀比吃穿,不看老师没有指定的课外书,埋首于课内的学习,等等。

二、福建少数民族女子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生活环境的影响

福建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回族和满族的生活地主要在泉州、长乐等沿海地区,而占福建少数民族人口大部分的畲族和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偏远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的生存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改造环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许多地方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恶劣而较为封闭的生活环境,加上历史上统治阶级实施的民族歧视政策,他们不主动与外界交往,视野十分狭窄,存在严重的小农经济思想。较低的经济水平制约了当地的教育发展,也限制了少数民族女童走出山村,她们很难得到中高等教育的机会。改革开放以后,部分少数民族群众走出山区,但仍有“等靠要”的思想,仍然不愿意让家中的女性抛头露面。即使在政府和民间资助下,有部分女童走出了山村,得到了接受中等教育的机会,但生活习惯、条件等方面的不同仍然导致了她们学校生活的诸多困难。

(二)部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

古代畲族女性在家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畲民家庭习俗中处处体现了母性的尊严。在畲民家族的民间故事中,智慧人物往往是女性,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民间文学也尽情讴歌了女性。但是,明清以来,福建畲族由于多散居于汉族聚居地,畲汉之间有通婚的传统,汉人家族伦理思想对畲民家族文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特别到了近现代,畲民家族中的汉族女性更多成为汉族封建伦理道德的传播者,她们带头接受了封建的清规戒律的枷锁,使畲族传统文化中尊崇女性的习俗逐渐遗失。到了现当代,由于少数民族家庭一般是多子女家庭,家庭生存的艰难越加强化了“女不如男”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造成畲民教育投资的天平明显偏向男性,女孩子即使上了小学,仍需负担一部分家务如带弟妹等,一旦家庭出现变故如父母生病、收入减少、劳动力不够等等,女孩就得辍学回家。而离家到较远的城镇上中学,女孩不仅不能承担一定的家庭劳动,还需要花费相当一笔生活费,这对仍存有“女孩迟早是别人家的人,她们念再多书也不能改变我家的生活”等旧观念的少数民族多子女家庭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相当数量的福建农村少数民族女生难以享有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

福建畲民有自己传统的手工技艺,畲族的编织工艺最受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过去,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姑娘定婚时,在送给男方的回礼中,必须得有亲手织的彩带。彩带既是装饰品,又是擦汗掸尘的生活用品。畲族还是个爱唱歌的民族,歌教原是畲民家庭的传统教育手段。现在,畲族编织彩带、歌教等传统却渐渐消失,“花季少女不再以盘歌赛言作为自己的本领,庄严华丽的象征凤凰的女性盛装‘山哈娜装’已缩小了使用范围,取而代之的是与社区之外相同的流行歌曲和价廉物美的实用性衣服。“许多畲族姑娘不会编织,畲族青少年不会盘歌,不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代代相传的歌谣。逐渐淡化的民族性,以及未能与汉族女生完全一致的生活习俗特点等等,使福建少数民族女生在树立生活价值观等方面处于尴尬境地,既不能在学校展示本民族的传统优势,无法树立民族自豪感,又无法完全融入汉族女生群体,常常陷入自卑孤独的情境而不能自拔。

(三)长期以来较低的教育水平以及科学的性别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福建山区少数民族学校无论在学校设施,还是师资水平上都十分落后,单人校多、民办教师多、教学质量差。虽然现在福建大部分少数民族女童都能够在本乡村接受到小学教育,但这种教育的质量远不如城镇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不仅脱离她们的生活实际,而且课程设置不全面,教学内容单调,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好不容易得到乡镇上中学的机会,她们面临的又是深奥的、与小学教育内容不完全连接的学习内容,周围都是见识丰富的城镇学生,她们尽管很努力,大部分却总难以与其它学生站在一条线上——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习惯;经济的压力使她们随时可能失学,这又给她们的精神增加了压力,她们常常生活在惶恐不安中。由于我们一贯的无差别的教育思想指导着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少数民族女生不敢也不能实施有差别的教育;同时,不可避免地,还有个别老师和学生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歧视——这些,加剧了少数民族女生的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于是,选择逃避学校教育成为一些女生辍学的原因之一,即使坚持留在学校的女生,她们的心理也十分脆弱而敏感,性格偏向内向,与汉族女生的开朗活泼成为鲜明对比。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女生教育性别教育

〔论文摘要〕福建少数民族女生教育普遍存在低升学率、高辍学率和低学业成就等问题,应加强对它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