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论文9篇

时间:2022-09-22 09:00:17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论文9篇

第一篇: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索

摘要:初中语文不仅是考试科目,更发挥着重要教育职能,关系着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的养成,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同时发挥着德育与人文教育的功能。然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积极性并不高,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质量差,难以有效发挥教育职能。基于个体差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针对基于个体差异的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个体差异;初中教育;语文教学;合作教学

初中语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综合科目学习的基础,学好语文非常重要。通过语文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有益启示,了解文章结构,学习写作与阅读技巧,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然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职能发挥效果不明显,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普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个体感受和个体差异,采用知识灌输教学模式。而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所以,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效益非常局限。想要转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必须改革语文教学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功能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在这种学习模式下,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自信心更易树立,更易产生学习动力。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所产生的学习动力,既处于团队利益,又处于个人利益。且这种教学模式还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合作学习过程中,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学者多伊奇将根据组成小组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合作型小组、竞争型小组和个体化型小组。不同学习合作方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同,适用范围不同,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课程。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依然有着很多初中在语文教学中走的是模式化路线,单纯进行理论讲解和知识灌输,教学有效性差,取得的教学效果非常局限。而学生则缺乏语文意识,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状态,没有语文学习动力和兴趣。这种死板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思想,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突出学生主体性,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仅是模仿教师,死记硬背学习,没有主动思考,所以,对知识点的记忆非常不牢靠,理解不透彻,容易遗忘,学习效率低下。想要转变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革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方法,融入多种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课堂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前文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特点与功能的分析可以知道,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明显应用优势,非常值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广和应用,积极将其融入语文教学势在必行。

三、基于个体差异的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从前文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并不理想,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刻不容缓。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考虑学生个体感受,基于个体差异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每个学生家庭环境不同,基础教育背景不同,认知条件不同,自然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异,学习效率有明显区别,基于个体差异来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使优秀的学生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强化基础,实现学习上的互补、补助、互帮、相互启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分组的合理性,分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可将4~6名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性格,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内。教学活动开展前,要明确教育思路和教育目标,制订详细实施计划,从而提高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分组完成后要对每一个小组进行学习任务布置,让组内成员共同合作努力,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任务布置模式,能使学生对学习任务与学习成绩更加重视,十分有利于学习动力的产生。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加强课堂控制,避免课堂秩序混乱影响教学效果和进度,同时还要加强教学引导,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为了团队的荣辱观,努力学习。此外,还可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展开学习竞赛,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演讲比赛、背诵背诵、朗读比赛、作文比赛等,这些丰富的活动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有着很大帮助,能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语文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内容,发挥着重要的教学职能。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就能很好调动学生积极性,非常值得应用。

作者:施海霞 单位:江苏省扬中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陈宇.初中小班化模式下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江春茂.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5.

第二篇: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加以改进,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将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问题;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参与教学的重要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的真正体现。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最广的教学方式,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并不十全十美,有的教师不但没有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究其原因,是语文教师和学生没有真正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没有将探究性学习的主体与内容充分融合,知识合作学习的优点没有得到充分施展。笔者结合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就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组组合随意,缺乏规范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分组,如果分组不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有的语文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缺乏长效的构想,临时起意随机分组,这样简单机械地组成学习小组,形式比较松散,任务安排也不够明确,缺乏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更谈不上科学的评价机制,造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够明显。

2.小组提问随意,缺乏探究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过程中,有的教师将合作学习的作用无限扩大化,只要出现问题就开展讨论探究,不管讨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要知道一个好的问题对于合作学习会起到关键的作用;相反,一个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充斥于课堂探究,不但会影响学生探究讨论的积极性,还会使语文课堂教学索然无味。

3.小组发言随意,缺乏科学性

有的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当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没有真正顾及学生的参与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学生随意发言,学习效果不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是存在的,能力强的学生在小组发言中常常是主角,而其他的学生大都不发言。或者是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抢着发言,导致讨论过程纷乱,无法形成集体的智慧。

4.小组评价随意,缺乏合作性

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机制,只有科学地评价才能规范成员之间的行为,促使小组成员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语文教师往往偏重于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如果长此下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失去合作学习的价值。

二、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1.科学设置小组划分

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实现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互相帮助。为了保证竞争的公平性,要使每个小组的总体实力尽量保持基本一致。

2.问题设计要体现价值性

对于小组探究讨论的内容,要选择有价值意义的问题,把握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发言,使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在讨论问题时踊跃发言,把自己想说的问题及时表达出来,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机会。小组讨论要尽量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既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总之,教师要创造有效条件和机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挥。

3.科学训练合作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要有目的性地训练学生合作的方法,采取各种手段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对于角色的分配,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做到有事做,有话说,给予学生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同时,要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生质疑、学会探究。

4.制订科学的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要重视评价机制,要把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又要使学生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明确学习的方向,创新教学方法,树立学习信心。还要对合作小组的集体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科学丰富。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优势,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服务,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能力。

作者:姜葳 单位: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

参考文献:

[1]吴俊华.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祖国:教育版,2014(3):251.

[2]吴清华.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0):373.

[3]么伟红.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2015(44).

第三篇: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直线上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对于初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中进步,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来讲十分有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问题;学习方法;意识

一、初中语文的小组合作教学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流于形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不会考虑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水平,分组过于随意。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座位,让同排学生或者前后排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样随意的合作学习没有科学性,无法保证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也有教师过分使用合作学习活动,无论什么内容,都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学习。形式化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难以取得丰富的成果,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

2、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不足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着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一些教师虽然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合作教学准备,但课堂中,仍然有很多学生不能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来。在课堂中,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拔得头筹,总是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其它人则是他们的聆听者。有学生无法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去,合作学习活动的具体效率就会受到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放任度过大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学生学习知识,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但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有错误的理解,这些教师认为学生既然在小组中学习,就不再需要自己管理与引导。初中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不健全,很难做到完全自主的学习。放任度过大,只会对合作学习成果产生消极影响。

二、初中语文的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1、优化课程设计,营造和谐氛围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组织学生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合作学习意愿,更要引导学生主动与小组内的成员进行互动。只有合作小组内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课堂氛围的热烈化。教师要科学建立小组,将不同语文学习水平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保证每一个小组综合学习实力的平均化,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中相互帮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还要积极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学生是学习路上的引导者与帮助者。在小组讨论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合作学习活动的形式鼓励学生开放学习,与学生积极交流。比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编排课本剧,在课堂中表演出来。在学生的合作中,鼓励小组内正确分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合理。擅长口语的学生可以担当课本剧中的发言人,擅长手工的学生可以做一些表演用具,教师可以配合学生表演,扮演一位市民。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高效化。

2、指导学习方法,优化小组合作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初中语文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来。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更要针对已有的教学资料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提高的重点所在。比如在讲解《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先提出问题、再一起解决问题。先给学生十分钟时间自主学习,全程没有互动与交流,利用这十分钟去提出自己的问题,总结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十分钟之后,小组内就组员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交流,开动脑筋一起去解决问题。合理的合作学习方法才能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3、激活学生思维,优化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内各个成员应当相互帮助与依赖,一起去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魅力在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思路都是不一样的。当每一位小组成员的思维活跃起来,小组的凝聚力就会越来越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语文学习的信心能够得以建立。比如在讲解《背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讨论他们心中的背影,用一两句话形容他们看过最美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的学生会说最美的背景是分别是父母不舍离去的背景,一些学生会说印象最深的背景是吵过架后朋友的背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经验,这些不同的经历会让一个学习主题变得丰富起来,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普遍提高。综上所述,教学改革的推行,让小组合作模式的优越性逐渐显现出来。直面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方法应用的误区,结合实际情况去优化课堂组织的方式,才能让初中学生接受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为合作学习的主人。

作者:宋改利 单位:陕西省吴堡县郭家沟中学

参考文献:

[1].沈红霞.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J].亚太教育.2016(02)

[2].刘振桐.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24)

[3].魏万琴;桂朝建.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有效组织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5(01)

[4].吕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考试与评价.2014(10)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是新课改的产物。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使合作更有效呢?下面结合本人课改实践,谈几点思考和感悟。

一、加强小组建设,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

1.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小组划分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的基本编组原则。组内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使竞争具有公平性。

2.明确职责分工。通过组员民主选举,产生组长、副组长各一名。组长要全盘负责,侧重于学习管理,副组长侧重于课堂纪律、行为养成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民主产生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一至两门学科的学习和管理。

3.小组文化建设。显性文化建设:首先精心设计组名,组名要体现组内成员的精神风貌,要求积极向上,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能传递正能量、催人奋进,起到正面激励作用。其次要精心设计组徽。组长要广泛征集组员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图案色彩的搭配,能体现美观、大方、含蓄的基本原则。最后是谱写组歌。歌词要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曲调要优美动听,并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学唱组歌。此外,教室内要准备展示板、值日本、双色笔、活页夹、纠错本、评比栏等,为小组合作学习保驾护航。隐形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制订小组奋斗目标、组规,培养小组集体主义荣誉感、组内学风、组内人际关系、树立组长威信。

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自主学习。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预习案。如在教学《黄河颂》时,学生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朗读文本,初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做好批注,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解。

2.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展示交流可以是小组代表展示,也可是多人同时参与展示,发言要大胆自信,表达要简洁,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鼓励小组间的质疑对抗,真正实现合作探究,共同提高。如在教学《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时,要求学生选出一两位自己喜欢敬佩的历史人物,讲讲他们的故事和业绩。学生小组合作,广泛搜集资料,先在组内展示交流,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面向全班展示。

3.点拨升华。教师要参与和调控展示的全过程,恰当地作好点拨和引导,对于学生难理解的地方,教师一定要讲清、讲透。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学生难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教师要结合写作背景,借助文本,积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4.当堂练习。练习要形式多样,课堂上的朗读、提问、思考、答问,课后的阅读、实践、活动、日记、作业等都属于练习范畴。设置少量练习题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并总结学习内容,通过达标检测,及时巩固学习目标。如教学《醉翁亭记》时,可以选取2012年威海中考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即《醉翁亭记》片段阅读和《丰乐亭记》片段阅读,做到了课内外的有效链接,让学生明确中考命题趋势,熟悉中考考点。

5.课堂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时虽然要以激励为主,但也要恰当中肯,善于引导。过分泛化、千篇一律、没有特点的赞扬,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可能起到负面作用。对于学生认识、思维上出现的问题,不能回避,不能模棱两可,要正确评价,积极引导。一定要掌握好激励的“度”,要有分寸感,既要在激励的高度上把握好分寸,又要在激励的频率上掌握好限量,充分发挥激励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适宜的激励中建立自尊,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在合作学习中通创造严肃认真、宽松和谐、生动活泼、乐教乐学、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教学环境,可以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在高效率、高质量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作者:王永胜 单位:陕西省神木县第五中学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创意性强的教学方法,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教学中利用动态因素的互动,实效显著。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通过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合作,发挥群体积极性,提高个体学习能力和动力。改变教师独占课堂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和创造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

一、教师教学观念定位和角色转变

要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全面地开展,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教学观念的重新定位和角色的转变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单元、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依据书本中的课后练习,共同制定每节课的训练目标。在共同确定训练目标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每节课的训练目标。例如:《社戏》的第二课时,学生根据课后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以下训练目标:(1)抓重点词句的意思,继续学习归纳段意的方法。(2)这是一篇小说,你还记得小说的三要素吗?你能在这篇文章中找出这三个要素吗?(3)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4)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第一个训练目标最初制定时并不符合这节课的训练目标,这样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修改训练目标。学生对于归纳段意的方法并不陌生,在此基础上提高,更加深入的学习与巩固,而老师进行恰当的指导,不仅使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还可以掌握重点知识。在小组合作中,小组内通过讨论,教师参与小组合作,适当对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教师在学习前提出要求:(1)在小组交流讨论之前,学生应独立思考、树立自学观念。(2)小组沟通方式应多样化,比如可以是小组内议论式、中心发言式、两两配合式或指定发言式等,让学生能各抒己见。

二、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的前提是先成立小组。组建合理的语文学习小组,应坚持以下原则:(一)科学合理的分组班级内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习上有文理差异,能力上有强弱之分,性格上也有内向和外向之分。可以把全班同学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等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1)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小组划分,每小组6人,小组成员的搭配要考虑到男女生的比例,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因素,使每小组能够基本均衡。可以按长方形围坐,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减少交流障碍,便于启发引导和课堂操作。(2)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行不同的分工。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善于做笔记的学生为记录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发言人应定期轮换,如若发言人有遗漏,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补充。

(二)推陈出新,运用新的学习方法

(1)讲读听结合。要求学生逐字逐句阅读文章,边依照老师提出的问题边参与小组讨论;同时教师应根据重难点进行适当的讲解和总结;语文知识的学习与阅读息息相关,正确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弱化自己,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分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且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享受阅读的乐趣。“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学生在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应该养成认真听取别人发言的习惯,只有“兼听”才能对所讨论的问题有全面的了解。(2)指学结合。在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也要有师者风范,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循循善诱,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特殊情况时,要及时调控局面,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地展开。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学生对于愚公的行为是否值得提倡,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教师可以对此观点组织一场辩论赛,按照不同的意见把小组分为正反方,展开辩论。(3)问疑结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改变传统的问答模式,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提出疑点。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在讨论中大胆质疑。实践证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经过小组讨论,最终解决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从被动转变成主动。例如:《社戏》一文中,学生在第三课时,通过朗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后,经过讨论提出质疑:偏僻的平桥村,为什么“在我是乐土”?为什么重点写平桥村?孩子们偷豆的事算不算盗窃行为?

三、合作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

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大都需要与人合作完成。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能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它创造了学生相互了解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好品质,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教学形式,它打破单纯注重班级整体的教学方式,但教无定法,要结合实际水平和教学特点,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使它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杨士宝 单位: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徐柏.浅谈合作学习中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10(6).

[2]杨晓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六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近些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课改的大潮。在课改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近些年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受一线教师的喜欢。成绩是肯定的,但是在合作过程,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因此广大教师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构建良好的合作学习框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针对出现的问题,本文将对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现状;问题及对策

1背景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权威,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很少有合作学习的机会,合作的意识和动机几乎为零。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长期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成为课堂配角,很难达到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最新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健康发展。

2理论来源

美国是最先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特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外,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促进教学发良性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做法是按照全班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因素,进行差异化的编排,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以3到6人为宜),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境。在特设的情境下,小组成员要通过自己努力不断接受任务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同时,更要帮助本小组成员实现本小组的目标,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

3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目前来看,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同时也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语文课堂运用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后,我将发现的一些问题概括如下:

3.1中学生方面

(1)课前没有充足准备。大部分学生未经课前准备就开始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例如,语文课堂上,当教师布置了本节课的任务后,若一些同学课前没有自己预习,他就无法快速进入课堂。然后随性参与的讨论是盲目的,因为他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组内其他成员的不同见解很难做出赞同或反对的选择。(2)学生被动参与,组员配合不当。语文课堂上学生参与性不高,配合教师授课不积极。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上课时间经常保持沉默;一些学生基础薄弱,自己想积极参与但是又力不从心;一些同学语文基础扎实,但不善于表达,因此在课堂学习者难以形成真正的小组合作。(3)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由于遗传和后天家庭的差异,导致中学生的语文基础各不相同,学习积极性也各不一样,成绩不好的学生因为自卑等原因,无法真正融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3.2语文教师方面

(1)年轻忽视学情,盲目设计。不少新教师刚刚参加工作,理想化地增加小组互动的内容和次数,小组合作。语文教材的内容内容好像离开小组合作学习就不能解决问题,生搬硬套。(2)课堂展示频繁,缺乏深度。一节语文课,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的频繁使用,不停的让学生讨论展示,就无法把讨论的问题进行深度、广度的挖掘,这样势必会影响重难点知识的解决。虽然在新时期课改中大力提倡小组合作教学,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每一节课都要运用小组合作来教学。(3)小组设计不合理,缺乏规范性。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经常忽视小组成员的性格差异。一般均是随机划分小组,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按学生身高,3-4人为一组来划分座位小组,这样简单的划分小组虽然方便开展小组活动,但是组员搭配并不科学,非常不利于学生间取长补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4改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4.1有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采取灵活的机制,适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1)课前小组学习教学活动:A、课前预习(主要有查阅生字词,寻找本节课相关背景知识的资料,自行找出本堂课的重点、难点等),小组中的每位组员都要做好充足准备,然后互相之间进行多次讨论、完善、补充。B、课前展示。课前展示就是在每节课刚刚开始的前8分钟,让小组成员围绕之前学过的知识,将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能力,以便学生轻松、愉快、迅速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语文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循自然融入的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围绕本节课的所授内容,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不同形式的小组学习成果交流展示,如诗歌朗诵比赛、小组辩论比赛、讲故事竞赛、成语接龙赛等,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3)语文课后的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后教学活动,如:小组成员间的生字词互相听写、经典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教师平时安排的书面作业等。把课后语文小组活动建立完善起来,即可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能力,增高成绩,同时还可以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工作量。

4.2建立科学、有效的小组管理体制

在语文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位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采取合适恰当的手段。(1)避免课堂之上总是部分优秀学生发言,以鼓励动员全员参与,力争使小组合作成员的学习机会均等。(2)授课教师平时要培养学生课前准备学科知识资料的良好习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将学问题的背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深入各小组,观察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适时对小组活动提供智力支持。(3)建立多样化的的小组评价机制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是让每位学生都有进步。在语文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应从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锻炼。教师不仅仅注重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教师还要根据组员参与度以及各自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做出多元化的评价。此外,教师还要将小组团队评价和小组成员个人魅力评价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思责任和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师授课的一种重要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好的发挥出它的优点,这将有赖于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滑磊英 单位:山西临汾市大宁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郑士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反思与解决策略[J].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4)

[2]郑保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低效现象及解决策略[J].教育评论,2005

第七篇: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

摘要: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触发其学习的内在潜力,促进学习不断深化,从而为以后的成长学习之路打好基石。小组合作教学也就是从发挥学生探究特质出发,以小组合作为纽带,充分地进行互竞互动,交流沟通,通过探究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的概念及意义,着重分析其实施策略,使大家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和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美国,诞生于20世纪七十年代,它具体指的是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合作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倾听他人的意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小组内部每个组员的分配,应当既有优等生,又有学困生,从而实现优等生带动学困生,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目标。总体来说,小组划定的模式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从而最大化地优化结构。优等生和中等生要担负起帮助学困生成绩进步的任务,在活动中,多与他们进行交流,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具体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是小组合作学习获得进展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首先使学习小组的每个组员明确自己的课程任务,需要了解什么,需要思考什么,布置的任务应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意主动寻求结论。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必须秉承难度适中的原则。例如,在《桃花源记》一课中,让学生重点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你眼中的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桃花源的意义所在?通过学习任务的明确,让小组的每位组员知道学习目标,充分全面地了解课文主题,便于小组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创设生动新颖的情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细致的安排和设置,将课程教材研究透彻,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枯燥单调的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往往表现出消极懈怠情绪,教学氛围不生动活泼。因此,教师需要适时地创设一些巧妙新颖的情境,使原本生硬的理论知识化为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新鲜事物。例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运用多媒体方式,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电影视频片段,让学生亲眼目睹圆明园从富丽堂皇逐步沦为灰烬的过程,进而促使学生主动质疑。各个小组纷纷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英法联军为什么纵火烧了圆明园?”“雨果的立场和态度是什么?”“清政府为什么不阻止他们的恶行?”

(三)设置层次性学习任务

小组活动内容应当具有层次性,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因素的差异。层次性具体来说,就是学习任务的布置,形成由易到难的问题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顺应不同层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朝花夕拾》一课中:(1)谈论作者生平,了解课文。(2)深入文本,了解作品背景。(3)延伸视野,思考人生社会;通过层次性问题的设置,确保在学习小组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间,不断拓展迁移,即使难度较高的问题,也能在合作的状态下,加深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四)引入游戏表演等形式

设计游戏是教学方式之一,意在通过游戏的形式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游戏中的主导,游戏仅仅是一种手段,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发挥游戏的优势,从而保持学生的高度注意力,让课堂环境生动愉快,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在“诗歌对对碰”的游戏中,以学生积累一定的古代诗歌为基础,例如以“李白”为主题,思考李白写的诗歌。通过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回答出最多的李白诗歌,课内课外的都可以。还可以以“月”为主题,思考有关月亮的诗句,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纷纷启动脑中的诗库,从而激活了每个小组的凝聚力和求胜心。创设开放性的表演情境,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其创造力,形成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例如,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时,把握杨志等人的形象特点,厘清人物关系以及故事线索,表演出“智押”及“智取”的情境,将人物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加深对课文叙事的理解,激活大家体味古文的兴趣。在如今信息技术愈加发展的大背景下,应当推进学习方式的升级转变。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触发其学习的内在潜力,促进其学习不断深化,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汲取养分和精华,拓展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所以,我们应当将其推广下去,使课堂教学流溢生动活泼的新鲜气息,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在语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作者:余晓艳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园园.让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效果最优[J].基础教育论坛,2010(7).

[2]周敦庭.提升初中语文合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1(22).

第八篇: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摘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踏着教改的“春风”,让师生都从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子里解放出来,充分发掘学生潜力,创造民主、宽松,具有一定创造力和启发性的语文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亟待考虑的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探索内容,从设计探究内容、小组有效组合和完善评价机制这三个方面为教改创造课堂条件,培养新时代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改;初中语文

一、探究内容

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探究目标时,首先需要领会教学目标,把握文章脉络,吃透教材细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文章的重点、难点问题,精心准备教学学案,设计出具有梯度性、有探究价值的全面、典型的题目,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选择具有难度的、学生容易被勾起兴趣并乐于参与的探究内容。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再塑生命的人》一文的教学中,文章提到安妮老师是通过在海伦手掌心拼写单词的形式让海伦学习单词,又是将实物洋娃娃递到海伦手里,让海伦知道doll这个单词是指洋娃娃,通过喷泉水流过手掌心让海伦区分开杯子和水。在课文第七段提到海伦又学会了一些新词,“如果你是安妮老师,你如何教海伦学会这些新词呢?”这样具有想象空间的问题,不仅可以勾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大家在小组探究后的结果也各不相同,丰富了课堂内容,也让他们体会了安妮老师教育海伦的难度之大。选择能够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真正出现在海伦•凯勒的面前时,文中多次提到了安妮对海伦的重要性。所以,首先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并标注出来,然后探究“为什么安妮老师出现前后‘我’的生活截然不同呢?如果安妮老师没有出现,我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把这个问题作为小组探究的内容,学生轻易找到了那些句子,然后在小组中探究、想象、交流着他们眼中没有安妮老师的教育下海伦的生活。学生根据文中海伦的表现如摔洋娃娃、混淆杯子和水时大发脾气这些场景进行想象,并结合这些问题,深刻理解了“再塑生命”这四个字的含义。

二、有效组合

对于小组合作探究,我们一定要避免小组探究流于形式,课堂变为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其他学生“搭顺风车”的现象出现。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小组探究学习的准备:(1)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前,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充分的独立思考和感悟,要求每位学生在小组内都要发言,为小组的探究工作提供支持,促进小组内充分交流。(2)有效组合。为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平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之间实力相当、公平竞争,促进小组合作动力。(3)组内角色定期互换。小组内根据组员个人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和生活背景等各方面情况,分别设置小组长、记录员、总结汇报员和资料收集员等,保证小组内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角色负起自己的责任,明白自己的位置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各个角色之间可以定期互换,学生体验不同的组内角色,保证每个组员都能从各方面得到有效锻炼,避免了内向的学生从来不在课堂发言的现象,呼应教改的全员性教学。当然,在小组探究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老师可以不断巡视,面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在巡视中,听听学生的讨论情况,并从中了解学生受到的阻碍,适时点拨,促进小组探究的有效性,保证课堂进度。

三、评价机制

教改提出要保证课堂的民主性、创新性和拓展性等,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来看,我们要完善评价机制,从老师评价、小组间互评,以及组内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四点出发,从个人和小组的合作态度、探究能力、合作效果和呈现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在进行评价时,由大到小,从老师到小组再到个人,让个人在老师和小组评价的基础上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老师评价时,主要从巡视的结果和小组最后呈现的效果出发来评价,请各小组组长在此基础上从小组的角度来看其他小组的表现,提出其他小组的优点和缺点,并结合其他小组优劣势提出本小组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接着请学生结合之前的综合评价,在小组内进行组员互评,大家一起提出改进的建议;最后大家可以民主地向老师提出课堂组织的相关建议,用师生共同智慧打造高效课堂。完善评价机制,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从多个视角认识自己的不足,得到有价值性的建议,同时通过别人的认同肯定自己的才华,提高个人自信心和小组荣誉感,激发个人潜能。让小组能够在完善的评价机制中得到应有的认同,从而提高小组探究学习的兴趣,营造合作氛围和热烈的班级学习氛围,在多方的建议中快速应对自己的不足,在反省中不断调整、升华,带领小组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作者:高秀玲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民中学

参考文献:

韦万琴.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有效组织的思考[J].现代语文,2015(3):161-162.

第九篇: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探讨

美国教育学家林格伦说过:“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随着学校课堂改革的发展及导学案的广泛推进,小组合作同样被频繁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但有时学习效果并不乐观,课堂上五彩纷呈的合作交流,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无人问津,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出它的有效价值呢?下面结合自己几年的课改经验略谈一二。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展示自我的平台,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参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小组合作的形式化倾向比较严重。在活动中,表现欲望强的学生滔滔不绝、踊跃参与,获得更多提升自己的机会,而拘谨的、内向的、甚至自卑的学生往往隔路观望,无法融入活动中,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麻木不仁的“看客”;还有些捣蛋分子,要么呆若木鸡,要么交头接耳。因此,组内成员分工要明确,如《散步》一课中,分角色朗读课文时,A同学读母亲,B同学读“我”,C同学读儿子,D同学读旁白。在后来的讨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时,我让不善言辞的做记录员,活泼开朗的做组织者,调皮捣蛋的总结发言,善于思考的补充发言,这样每个成员承担个体责任,彼此又相互依赖。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热情,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合作效果非常明显。

二、互补搭配小组成员

编排小组提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谓的异质分组即根据兴趣爱好、性别比例、表现欲望、学习水准、智力高低等差异合理搭配组成小组。如:将男生和女生、优等生和学困生、外向型和内向型搭配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互补,并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人的智力、性格、才华是多样的,只有学会相信自己,赏识别人,知己知彼,取长补短,才能使团队学习成效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对全班来说,每个小组之间的搭配是一致的,各小组之间又具有同质性。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合作交流提供了平台,而组间同质又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奠定了基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两个方面的合理搭配和调控,成为小组合作是否有效的关键。

三、合理选取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的问题要选择合理,过于简单或难度过大的问题,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参与的热情。合作学习的问题应该是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当学生个人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不充足时,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在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和分析课文中涉及的说明方法时,组织小组合作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或者当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时,如《闻一多先生的做与说》一文,富于感情和音乐美的语言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很难把握,我设置了问题:“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作为革命家,闻一多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为学生留出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或当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全面时,如教学《梁思成的故事》,提问:“你是怎样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这句话的?”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别的学生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扩展解题思路。

四、准确定位教师地位

小组合作并非4个同学围坐一圈这么简单。合作学习是否更具实效,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在鼓励组与组展开竞争时,教师是鼓励者;在提出具体问题和要求时,教师是组织者;在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是引导者;在问题出现争议的时候,教师是裁判者;在对新知识的总结、提炼与应用时,教师是指导者。如,教学《大自然的言语》一课时,提出问题:“本文所采纳的说明方法有哪些?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说明文中的方法和语言特点,组织学生结合本文展开讨论,指导学生汇报结果,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形式,更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我们要在课改的摸爬滚打中,让这种模式充分发挥实效,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作者:孙琰 单位:甘肃民勤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