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课创新性思维训练分析论文

时间:2022-12-17 02:36:00

小学生语文课创新性思维训练分析论文

摘要:语文学习是综合性很强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变教师的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阵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的发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思想上树立“行”字;从“理解课文内容”转为“学习课文语言”;从“教师讲解”转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坚持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智力,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不再成为课堂上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课堂要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做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渠道、多方面的互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中的积极心态的必要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变教师的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全员全程参与,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只有让学生全体参与到课堂里去,让他们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课堂才能“活”起来,这样,教师也就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是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占领课堂这个传授知识主阵地的重要渠道和措施,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紧张的思维中去体验、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并激发起极度的兴趣和乐趣,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问题。为此,上课时给学生创设多种机会让他们从旁听者变成参与者。笔者从朗读入手,激发兴趣,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语言的优美,描绘的生动与形象。让学生找到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谁找得多,找得淮,用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当学生找对时,即时给予表扬,并鼓励他、肯定他读得好的地方,并欢迎同学进行挑战。

三、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的发言

过去,同学发言出错时,学生往往发出笑声,有时并不是嘲笑,但对发言者来说就会令他尴尬。为此,笔者组织学生开了一个讨论会。通过讨论,同学们开始懂得,笑别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自己没修养的表现。正确的态度是,当同学回答问题时,应该认真听,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讨论,这才是尊重别人和有修养的表现。经过这样一番细致的工作后,课堂上充满善意的笑声和理解的点头,还有争辩声。

四、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居高临下之感,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防御心理,形成抵触情绪。上课时,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点评。对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的不当之处,应提出中肯的建议,千万不可严加指责,要让学生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课间教师应该与学生多接触,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

五、帮助学生思想上树立“行”字

就是用表扬、奖励的途径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是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得到胜利的快乐。”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表扬和奖励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各自能力的问题,使他们更好地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学生发表意见的过程中,笔者会用微笑、点头来鼓励学生继续讲下去,当学生回答问题后,笔者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点评,回答确实出色的,就说“你真行”或“太好了!”。需要改进的,就说:“讲得不错,如果声音再响一些就更好了,你能再试一下吗?”学生尝试后,笔者再给予肯定“现在好极了!”这对学生来说是极大的鼓励,他们会因此产生满足感,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学习欲望。

六、从“理解课文内容”转为“学习课文语言”

传统的课堂教学三步曲为“初步理解课文”、“分段讲读分析”、“归纳总结课文”,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重新认识,使我们明确课文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具体的情境,学习课文的主要任务不是理解课文情景,而是借助课文的情境学习语言文字,进行各种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公务员之家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多提问、提怪问,启发学生活跃思维,进行奇思妙想,允许学生超过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点燃起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从小具有一定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乃森,顾黄初.影响中国20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家-霍懋征[J].语文教学通讯,2007,(11).

[2]戴正兴.小学语文教学在反思中攀升—2000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回眸[J].云南教育,2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