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研究论文10篇

时间:2022-01-06 09:41:18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师爱的情感渗透

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只有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才能有话想说,才能够在积极主动的情况下获取知识。学生个体差异很大,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并且更多的是芝麻蒜皮的小事,有些教师会不屑一顾。然而,对学生来说,这些事都是“大事”。情感管理就是要管好这些“大事”。有一次期末摸底考试,语文不及格的竟有十几人,怎么处理呢?在语文课上,对那些没有考及格的同学,一一为他们作了“辩护”。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此时,对不及格的同学而言,最重要是心灵的呵护,意志的扶持。在这样的试卷分析过程中,许多同学的心灵受到了“爱抚”。以后,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为注意力集中,作业认真,成绩也相应提高。

二、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

进入小学六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脍炙人口,对于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课改平台视界•汇信息形于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如: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等等。在感受这些美的过程中,不仅提升文化品位,更能感受到作家震撼人心的情感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善于寻找审美点、动情点进行情感教育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我认为,语文教学同样也缘于情,要充分发挥语文科的情感教育作用,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深入挖掘情感资源。“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课本是古今中外的文章精华,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为一炉,深深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得到愉悦、受到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感知、体味作品,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进行联想和想象。因为蕴藏在语文教材中的美,要靠语文教师的眼睛和心灵去感知。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应学的知识,丰富了头脑,而且陶冶了学生的美好情操,加深了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感受,懂得如何做人。

作者:郭丽娟 单位:山西省夏县水头中心校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蕴涵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

语文又称国学,是学生了解事理人情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并把其中的道理传达给学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含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情感教育因素。

1.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望天门山》为例。《望天门山》是诗仙李白的作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乘船在楚江上,山水相连,让人仿佛感觉是山在动船未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通过诗人李白的描写不禁让人产生联想,让人心神向往。与现实对比,雾霾严重,苍穹之下每个人都是受害者。通过这样比较与解读,让学生们牢固树立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表现人与人的情感关系以《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为例。在该文中“乐呵呵地提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等语句表达了善待残疾人、关心残疾人的情怀。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在获得物质解放的同时,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物质化了。“一切向钱看”、“你有房有车有票子吗?”这种拜金主义的文化横流导致社会缺乏爱,人缺乏信任感、存在感,弱势群体受到歧视。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给人输送的是正能量,不仅体现了对盲婆婆的关爱,更表达了注重关心残疾人精神的宗旨。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升国旗》为例。“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高高升起。我们立正,向您敬礼。”五星红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它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染红,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努力的结果。通过学习《升国旗》这一课中讲述国旗的故事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情感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教育是沟通方式,是双向的,互动的。做好情感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能够有效沟通的同时,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情感素养,能够充分理解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1.增加了解与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能够遵循老师的教导,学习成绩自然会提升。要获得学生的认可,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为人师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老师的一点错误都会在学生中迅速传播。一个保护环境、孝敬父母、能够与同事和谐相处的老师一般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同。第二,积极乐观努力奋斗。学生与成人不同,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影响。一个积极乐观的老师在无形之中会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使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第三,尊重和鼓励学生。一些老师认为学生不听话可以体罚,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体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了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学生心理产生了阴影,不仅没有实现教育的目的反而走向了教育的反面。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当学生遇到挫折困难失败时,老师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为他们前进的道路点上一盏灯。

2.深刻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如前所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能否运用好教材实施情感教育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并能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教材。困于书,不若不读书。通过教材让学生明事理才是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教材与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其中的理念。

三、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情感教育

1.“听、说、读、写”听就是听老师讲解,理解其中的寓意。老师在课堂上将所需教授的内容分为不同章节,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理解课程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情感教育。说就是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了,情感教育水到渠成。读就是反复朗诵,可以晨读,也可以点名。通过读的形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和认识。写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内容的心得、体会。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通过写读书笔记、作文可以进一步加深印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笔。

2.运用现代科技,给予学生直观感受现代科技可以通过图片、电影等形式给人以直观的感受。以《趵突泉》一文为例,文中细致介绍了趵突泉,让人神往。但是,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组织学生去的能力和条件。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看到趵突泉的美景,给学生以直观真切的感受。

3.体验生活,领悟情感小学生没有什么生活经历,一味地强调读写记在短时间内可以见效,但是情感是一种体悟,无论你记得多少唐诗宋词都没有亲身经历来的深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基地参观,让学生亲眼看到摸到真枪实弹,可以布置小任务帮助父母做事情。通过这些实践可以让情感教育获得理想效果。苏教版小学语文中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内容,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深入研究理解其中的情感内容,使学生更容易领悟。让学生情感体验的方式包括传统的“听、说、读、写”,以及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实践体验等,无论哪一种方式,最终的目的是增加小学生的情感领悟,树立正确的观念。

作者:何静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双塘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

一、何为语文学科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情感教育就是通过施者和受者的努力,让这片肥沃的土地开满生机勃勃的花朵。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是情感性较强的学科,君可见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一篇篇的美文一一呈现在课文中,课文本身都饱含着丰富的感情,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急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生动的人物脉络以及他们丰富的思想感情了。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传递教师的情感教育

1.建立师生的信任和感情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传递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热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入口处。古人说过,“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教师如果将对学生期待、信任、热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映,然后他们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这个老师所教的功课上去。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林所实验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证明了这一点。

2.教会学生阅读、解析文本

(1)深入挖掘教材,体会情感。有些文章表达的感情比较含蓄,则需要我们对作品反映的时代,文中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以及写作方法上分析、领会。如教《荷花》这篇二年级的语文课文,我是这样教学生的:①找出文中作者描写荷花形象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②请你圈出文章当中描写荷花颜色、气味的词语③为什么作者说,若这是一幅图画,那么画家一定是最优秀的创造者?④作者最后写道,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想象?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学生不难理解:文中的描写细致、美丽,特别是体会出作者最后感觉自己也变成荷花时候的美的享受,学生们再读课文的时候就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欣赏文中的语言,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2)创设学习情境,入境动情。教语文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不仅是枯燥地教习文字,还应该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这样才能使他们“触景生情”。①示之以形。如在教学《燕子过海》这篇课文的时候,要让孩子体会为什么燕子要过海,以及水手将燕子轻轻捡起时候的疼惜心情。我找来了相关的图片资料,从直观形象上让学生感受燕子飞过海的艰难、水手们向他们挥手道别时美好的祝福,让孩子们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切实体会燕子的艰辛和水手们的善良品质。②送之以声。在《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里,描写作者在一个夏天的夜晚,坐在院子里数星星,体会宇宙的奇妙和美好的童真。我给文章的第一段配了一段班得瑞的音乐,通过老师伴着音乐的范读,使得学生如入其境,好似他们也到了那天的那个小院子里,抬着头,一颗一颗地数星星。③扮演角色。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寓教于乐,更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如教《狐假虎威》一文,我就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对文中老虎和狐狸的形象、语言、动作进行了不停地揣摩,接下来通过形象地表演,让所有的孩子体会老虎的“半信半疑”,狐狸的狡猾,并能分清善恶,效果非常好。(3)发挥主导作用,传导情感。小学生虽然情感丰富,充满生机和活力,但毕竟生活阅历少,知识能力有限,他们从书本上获得的情感体验也就不那么深刻。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渲染课文描绘的情景,把浓浓的情感传导给学生,唤起情感上的共鸣。其一,教师的导言、开场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如果能用那激动人心的语言,辅以表情的动作以及语调、神态的变化,就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教学达到以情传情的作用。其二,有感情的朗读。抒情性很强的课文,我们要教会学生反复朗读,才能传导情感。有一篇课文叫《长城与运河》,作者描绘了国之瑰宝长城,以及哺育了我们华夏儿女的京杭大运河。其中有一段描写长城和运河的语句,就非常值得反复朗读“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眼前: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我甚至专门找了一节课,进行了这篇课文的朗读比赛,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验祖国的壮美山河!其三,提问启发。如我在教《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的时候,就用了多个问句来启发:这条小鱼是哪里的小鱼?为什么小鱼会在乎?真的是小鱼在乎嘛?等,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作者情感的联想和体会。传导情感的方式还有很多,如语言点化、合理想象、情感迁移等。我们可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3.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纵观古今中外的不朽之作,无不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真情的流露。我们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可我们现在的学生惧怕作文,一听说作文就不知道写什么好,也不知道怎么去写,头脑里空空如也,感情上一片空白。我们说学生作文是一个立足于个人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心智活动。学生之所以写不出作文来,就是因为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所以作文训练必须与生活、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求写作的素材,解决无话可说的矛盾。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多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在家的情况,写在学校的情况,写家乡面貌等。如:父母天冷了默默送衣服,妈妈开心的笑,同学的鼓励,老师的眼睛等激发他们的灵感,争取写出细节,写出关爱,写出亲情,写出友情,写出恩情。从写身边的人和事入手,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

4.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情感

现代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所以我们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要立足于课内,还要伸展到课外。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举行作文比赛、书法比赛、改正错别字比赛等各种语文竞赛活动,磨砺学生敢于竞争、勇为人先的坚强意志;召开朗诵会、故事会、演课本剧等,培养学生领会作品的内容,把握人物细腻感情;举办文学讲座等,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组织参观游览,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等。

三、结语

总之,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地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我相信,只要在孩子们心中播洒爱的种子,并精心地去浇灌、呵护,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在金秋时节,我们收获的将是累累硕果。

作者:芮望 单位:上海宋庆龄学校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仅从文字材料来说,因为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中多是应用文及图表居多,没有应用到动画以及声音来表达文章内容。但是就教学方式来说,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大部分都应用了多媒体的教学,应用PPT的授课模式,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内容进行丰富,借助一些工具比如像画面以及色彩来构造一个图文并茂的教学氛围,应用制作课件的方式将原教材当中所存在的不足很好的弥补,使教材的内容得以丰富,学生也能因此将自身的视野很好的拓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也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一种共鸣。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六个矮儿子》的时候,教师在精心的备课后,设计出了几个问题“文中六个儿子是干什么的?结果是什么样?对此有什么启示?学生在认真的阅读后,老师在进行提问,就会有学生答道“大儿子抓螃蟹,六儿子养鱼”等。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把六个儿子从事的职业应用PPT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对每个儿子所从事的职业简洁明了的进行了解,而结果以及启示也能应用趣味的图片进行表示,小学生对卡通图片都非常的喜爱,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应用卡通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与文中的角色有情感上的共鸣,不仅增添了学习乐趣,还以此使教学效率能大幅度提高。

二、应用朗诵将学生情感激发出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诵是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应用效果在能将作者的感情应用朗诵将其很好的表达出来,该激情时激情,该婉转时婉转,能够将作者的写作情感尽可量的发挥出来。而感情丰富的朗读又能使枯燥的无声文字向有声语言进行一系列转换,能将作者的心情感受应用朗诵的方式完美再现,以此让学生能对课文中所传递出来的情感更为深入的了解到,同时也能体会出课文中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而且朗读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时仿佛深入到课文中,与文章所创设出来的情境完美的相融,以此对文中所表达出的深厚情感很好的体会。使学生能在作品的不断熏陶中,将自我的修养不断的提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新课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时候,教师可依照课文内容设定问题,在诗文中主要内容是将作者在九月九日那一天,因身处异乡且无亲人陪伴的情况下,对家乡以及亲人非常思念。针对课文内容,教师可进行精心的备课,让学生来进行诗词的朗读,在先前还可以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问题,比如,如果你是作者,在这种团圆的日子里,如果登上了山峰向家乡进行眺望的时候你心里会想什么?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的孤寂心理,以及对故乡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而这种带着问题来朗读课文的教学方式非常有效,能让学生在朗读时深入的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使学生能在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那么问题自然就能迎刃而解。将学生的情感很好的激发出来,不仅能促进学习的效果,还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得以不断的丰富。

三、创设情境,很好的激发学生情感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如果想有效的进行情感教育,就需要创设一个完美的情境给学生,应用特定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能很好的激发出来,一般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一定的制约性,所以在设计小学课堂的时候,要将学生头脑当中情感的认知很好的唤醒,使学生能连接新知识,以此将其情感激发出来。所以教师需要推陈出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情感能很好的激发,而学习能力自然也会逐渐提高。比如在学习《一定要争气》这篇文章的时候,为整篇文章设定一个情境,童第周在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简陋的学习环境,但是他却在研究中不畏惧困难,积极的迎接困难,面对失败也是毫不气馁,有勇往直前的学习状态。而学生在这种情境的创设中,能更为深入的了解到童第周作为一名出色的生物学家,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少的努力,最后才能做到功成名就,为社会与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以此使学生能不断的审视自己,在学习中是否有遇到困难就退缩的情况,是否有半途而废的情况。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有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对比自己的学习状态与文章主人公的学习状态,发现自己的不足后能有效的改进,以此使自己能更加积极自觉的对待学习。

四、结束语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这种教育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运用得十分广泛,情感教育内容不会局限于课本理论上,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及教育改革形式之上,大力应用情感教育方式,积极响应时展趋势,将情感教育方式尽快引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赖荣旺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杨村镇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一、小学语文是一门情感教育丰富的学科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学科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其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为学生的情感教育提供了资料,在小学情感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情感教育是教育者根据自身或教学常规所设定的教学目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活动,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积极的响应,从而形成新的情感的过程。师说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老师在帮助学生解决知识上存在的困惑的同时,也应做好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不难发现很多带有插入的文章,这些插图一般描述了整篇文章的场景或部分重要桥段,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上有重要的作用。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了鲁迅儿时到青年时期的一段往事,叙事娓娓道来,画卷如诗。教师在讲述这篇文章时,可以采取音乐伴奏朗读的方式,努力营造出文中描写的场景,使学生感受到先生当时的心境,拨动学生的情感神经,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课文中的插图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鲁迅先生儿时居住的条件,以及当时的生活背景,教师再结合文中的内容让学生对鲁迅先生当时的生活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为理解文中所要阐述的思想埋下伏笔。语文是一门语言丰富的学科,每篇文章,作者都用了细腻的手法,丰富的语言,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情感交流世界。感受作者的写作心情,体会文中主旨,是学生学习文章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学生情感塑造的过程。丰富的课文内容为学生展现了多彩的世界,而对情感因素的合理运用是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人们常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明了情感所具有的强大感染力。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再塑造,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取自信心,感受正能量。

二、浅析语文情感教学方法

在小学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出现了新的内容,即情感教育。随着苏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整改,小学课本文章篇幅的缩短,难度系数的降低,语言更具时代性,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使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更为重要。孩子们不仅通过眼睛观察着外面的世界,也用心灵了解着这个世界,情感与思维和体验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作为牵系作者和读者情感的纽带,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语言的表述,情感的交流服务,这中间涉及最多的就是情感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感态度,教育方式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提升自身的情感素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老师要有健康的情绪,注重提升自身的情感素养,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文章的理解深度直接关系到情感教育的实施程度,想要让文中的情感因素得到学生的共鸣,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体验生活,领悟情感,将情感教学作用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唤起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这将是情感教学的一次重大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贴近生活的文章多举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自于对生活的总结和凝练。对文中涉及的相关情感做以适当的引导,如对中国的热爱可延伸到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热爱上,使其了解到亲情的可贵。朗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用方法,通过通读全篇,使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感知,进而设定问题,让学生自我思考,通过解决问题感知作者的写作目的,达到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目的。对以景寄情、情景交融的文章,要在情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根据小学教材特点和小学生的自身生理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表演、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现情景,使学生能和文中情景有近距离的接触。例如一些抗战文章,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抗战电影,真切地感受到抗战的惨烈,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如此,情感教学也就达到了目的。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学生良好心理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情感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教育工作者、教育环境等,这需要教育从业者以及社会各界给予充分地重视,以使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真正在小学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于洁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星辰实验学校

第六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小学生的思维判断力还比较弱,对事物的主要感受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凭借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去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火花。

1、用导语做好情感准备,导之入境

导语,在一篇课文教学之始,是整篇课文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文心理场的第一步。导语的发散与悬念,会首先吸引学生的情感与思维。这时,教师采用生动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进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呼应的情绪氛围。如在教学《有的人》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人们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阻挠,沉痛悼念这位可敬的老人。鲁迅逝世13周年后,新中国成立了,人民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鲁迅先生。诗人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并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和崇敬之情挥笔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如此深情并茂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新鲜感,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靠诵读创设情感氛围激情引趣

朗读,是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语言,是用声音传达作品感情的重要环节。情意盎然的朗读,可以使人凝思静想,心驰神往;也可以让人回肠荡气,潸然泪下。有人曾说:“声音信号比文字信号更具有音乐性、形象性和感染性。”教师通过范读或指导学生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意境,读出美感,读出“弦外之音”等,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有情的语言,这样更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熏陶,很快的进入审美的情境之中。如《秋天的怀念》一文,教学时我让学生推荐一个朗读能力很好的同学,并给她配上合适的音乐,这位同学果然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一下子读出了怀母的哀伤。读出作者的痛悔。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一个“情”字,以形感人,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凭音乐、画面体会情感

在语文课堂中,电教媒体能让师生双边活动充满活力,特别是音乐和动感的画面,更能激发情感,使学生能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也是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的好方法。因为,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调节学生情感使人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如在教学《苏武牧羊》一课时,我让学生欣赏荡气回肠的《苏武牧羊》的音乐,然后引出问题:(1)《苏武牧羊》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2)《苏武牧羊》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音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问题的提出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朗读完全诗以后,我适时播放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体会画面:衣衫褴褛的苏武站在冰天雪地之间,眺望遥远的中原大地,心中藏着汉家社稷,思念着妻儿老小。任凭敌人的威逼利诱,不辱使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学生正是在音乐的渲染下,不自觉地进入到诗歌描述的情境中,似乎正和苏武在北海的恶劣环境下追逐着羊群,孤单寂寞的等待着回家的日子。从而感受到苏武的英雄形象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把累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的传播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要加强对课文的赏析,发掘课文中的情感,进而让学生接受美好情感的熏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具体的体现,我们要注意加强对文章的赏析,发现其中所包含的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中塑造美的心灵。教学中,我尝试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如教学《月光启蒙》时我先出示原文片段:“母亲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然后提问:当孙友田看到那一轮明月,他会想起些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充,对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总结全文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教学时,只有扣准了“母子之爱”,才能使学生深刻地领略作者对母亲的一片深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以情引情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同样能感染学生。

1、融洽师生关系,联系情感

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而学生的积极情感一旦产生,学习的情绪会处于最佳状态,学习的效率也会处于最佳态势。课堂上教师应施以亲切、热情、平等的讲授态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学生便会无拘无束地愉快学习。

2、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

“教学的艺术就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实践证明:教师讲课时精力充沛、情绪激昂、态度祥和,学生就会受到熏陶,产生愉悦激昂的情绪,思维积极,乐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就会出现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反之,教师上课萎靡不振或疾言厉色或冷若冰霜,都会带来学生的郁闷恐慌,思维迟滞,降低教学效果。由此看出,做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并且充分把握和加强学生的情感功能,对学生有效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实现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黄喜春 郝久印 单位:白旗镇中心小学

第七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本身就是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本身就蕴含着自身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意向,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自己的文字中,成为心灵的寄托者。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捕捉其中的关键词句,掌握作者的中心情感,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想象,通过自身的联想深刻领悟作者的真实情感。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师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

人类的情感瞬息万变,每个不经意的眼神、每个无意的动作,都可以触动人类内心的深处,奏响情感的乐章,语文老师一定要善于掌握学生的情感动向,利用教材内容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幅画面激发学生的灵魂感应。例如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上播放这样一幅画面:在黄天漫沙的沙漠中,一位老人在艰难的向前行走着,仿佛下一刻就会倒地不起,然而,他并没有像大家所认为的那样趴下,而是一直慢慢向前行走,即使在这过程中会倒下,也不会放弃站起的机会,坚韧鼓励着他爬起,前进,爬起,前进……就这样一直周而复始,仿佛永远都没有尽头,坚韧的背影就这样一直出现在大家的眼中,画面就这样定格在这一处。老师通过这样一个画面向大家展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大家用自己的心去领悟、去感受,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三、运用语言,培养语感,体验情感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语文教学模式与内容随之改革,注入新的内容与情感,并且在相关法律文件中进行特别说明,注重语文教学方式的变化,积极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多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开发潜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1.让教师在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引起情感共鸣。孩子的心灵是世界上最纯洁的东西,他们的眼睛能发现别人不曾注意到的微小事物,感受别人无法理解的情感,所以当老师充满情感地在进行语文课文朗读时,怎会不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触动他们内心潜在的情感?语文老师如果利用不同的语气进行朗读,同时伴上相应的音乐,给予听觉与画面享受,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2.让学生在感受形象中朗读,体会情感。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意境,同样,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文章会有不同的感受。好的文章令人难以忘怀,不好的文章使人忘却止步。每一个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使人留恋忘怀,一些精美的语言,让人深入其中,吃透每句话的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它所表达的含义,从而提升自己的修养。学习一篇文章不能局限于其表面现象,其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不容忽视。每一部作品都掺杂的有私人感情,文章的创始人为此付出心血。当然,这需要具有欣赏眼光的人群读懂他的作品,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家长的陪伴,还有旁人的促进。好与坏的结合才能更有利于他的成长,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油然而生,它就像一个生命似的,这就是文章出神入化表达情感的方式。曾有这样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一个农夫与蛇的对话,人人都知道蛇是比较凶狠的动物,但人都有怜悯之心,所以农夫救了蛇,反被其咬死的后果。再好的人也要分清善与恶,通过对文章的总体了解,可以明白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无非就是认清一个事实,蛇不能救。可是文章的真实含义又如何呢?一个人的取舍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后果,有的很严重,甚至失去生命,可见农夫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学习需要方法,当然对文章的理解也是,需要有人引导,才能取其精华,去除糟粕。

3.让学生在朗读中展开联想,升华情感。我们的大脑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是区别其他动物的独特之处。这是除了感官之外的可以明白自然事物的一大法宝,不仅可以给予我们充满幻想的世界,而且可以把抽象转化为实体的能力,就是这么神奇、这么厉害。对于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本,那是远远不够的,有些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就需要自己心领神会。通过一些高科技产品的辅助,更能深入明白语言的魅力,把一维、二维的文字通过三维以上的图像展现出来,便能很好地理解和明白其中的精髓。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又古板,容易让人产生厌烦心理,一些新奇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习兴趣,这是科技进步对教育这个区域的影响与改观。综上所述,语言类学科应该同属于艺术类,其存在抽象与具体的联系,二者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但都能通过一些辅助方式获取知识的深入面,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意境,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相同,怎样从抽象到具体,是一大核心问题。璞玉需要雕刻,当然,好的作品需要好的鉴赏家,必不可少的是领悟能力及自我剖析能力,这是教育的根本。

作者:缪印华 单位:沭阳县汤涧中心小学

第八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以情激情深入教学遵循的原则

1.互启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情激情,用高度的热情以及饱满的情感,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互启的目的。

2.情景体验性原则教师要创造与教学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3.尊重性原则就是要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及情感认识,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语文教学。

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策略

1.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

在以情激情教学模式中,教师务必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保障情感就是活动开端的基础。教师首先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学生进行鼓励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对自己产生较高的期望,为了完成目标去努力。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潜力及价值肯定,绝对不能出现体罚、贬低、歧视、嘲笑、奚落行为。若是学生出现了不好的地方,教师要采用适合的方式,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改进,以情激情带学生进入到情感学习过程中来。

2.创设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

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依据语文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进行环境布置,渲染课堂的气氛。情景创造的方法有很多,语言描述、小品表演、现场参与、课本剧表演等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热情,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教师若是能为学生描绘出合适的情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情感体验,自然就会增强自身的情感素质。例如在进行《北京》学习时,教学前为学生播放一段北京风光的视频,让学生能够认识北京是中国城市美丽、雄伟、庄严的代表,从而对北京产生美好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

3.教师提升自身的情感素质

以情激情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用一颗敏锐、宽厚、博爱的心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在这样强烈的教学要求之下,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心,能够发现学生的情感源泉,并且使用恰当的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出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要主动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在教学的每个阶段融入情感教育,达到以情激情的目的。教师对学生充满了爱心,有助于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加强学生灵魂的塑造,陶冶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教师这里获得了爱心之后,反过来就会更加信任和尊敬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更加努力地教学,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教师不仅要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要认真观察学生的情感需求,重视情感的交流。例如在学习《一定要争气》文章的时候,文章讲述了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情,教师就可以通过对童第周学习精神的讲解,让学生反省自己,在联想和对比中,要以童第周为榜样,立志成才胸怀大志,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

4.在阅读过程中增强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通过阅读的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重要的组成,小学语文的每一篇教材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充满了浓浓的感情,学生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就会将文章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及亲身经历主动地结合,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的阅读,不仅要领会主人公的精神,而是要将这种精神和自己进行紧密的联系。《挑山工》课文学习时,挑山工说的话是最具感情深义的,教师就要引导着学生联系全文反复阅读,来摸索出挑山工究竟能到达山顶的最主要原因。在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引导着学生紧密地将课文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探究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行走,学生就会明确在任何时候都要认定目标,踏踏实实,努力攀登。

5.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感情

小学生的思维特别灵活,对新鲜的事物有很强烈的好奇精神,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这种自身的特点,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融入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之后,就可以转变枯燥无味的课堂,让学生的情绪浓厚,始终处于高潮的状态,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容量也较大,能够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的目标。教师要依据教材的要求,使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将静态语文教学转变成为动态的活动场景,来启迪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中,由于时代的久远,学生根本不理解水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水井在生活中的主要作用,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之后为学生播放故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知道和红军战士在挖井中付出的艰辛劳动,换取了沙洲坝人民始终对充满了感激和怀念之情。学生在了解故事背景之后,就会对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一定的了解,也充满了对的怀念,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在小学语文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极具情感和思想的学科,要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净化心灵,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作者:孙文燕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宅实验学校

第九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情感教育奠定基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良好的情感是拉近彼此距离的黏合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一是公平善待每一个学生。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态度、情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情、心理和态度。因此,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要正确看待不同个人之间的差异性,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要正确对待学习困难的后进生,切不可歧视,而要给予特殊的关照。二是坚持激励评价原则。教师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少批评,多宽容少苛求,让孩子在充分肯定和赞扬中保持快乐、真诚、阳光的心态。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有个平时胆子比较小的学生主动站起来,读出了自己写给赞扬林冲的心里话。虽然她写得很朴实、简单,语句还比较粗糙,但是却写出了真心话,并且是主动读给大家听的。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其主动参与的勇气和表现进行充分鼓励,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很多。在实际操作时,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一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具有强大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的播放、剪辑功能,能够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直观地感受和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准确、深刻和全面地理解课文。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红军长征途中的情境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播放的影视课件来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和不怕牺牲的英雄壮举,真切地体验到五壮士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是注重合作探究方式。在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就课件中所展示的画面、语言等进行分析与交流,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在让学生观看《七律•长征》的影视片段后,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可以先在小组内说,然后再进行全班集体交流。三是注重现场表演。为了让学生准确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故事剧情进行现场表演。因为小学生都爱表现自己,通过现场表演课本剧的方式,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增强记忆效果,培养学生阅读、倾听、表达能力。如在品读《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重点表演飞夺泸定桥、爬雪山和过草地的情景。学生在现场表演中,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这几句口号所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和革命大无畏精神,这比教师反复强调和讲解的效果要好上百倍。

三、注重读想结合,深刻体验情感

语文的最大特点就是读。要让学生从读中思,读中乐,读中悟。一是鼓励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阅读就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要通过阅读文本,让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作者等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轻音乐背景下轻轻诵读,还可以闭上眼睛,一边读一边想,将自己想象成诗中的作者,晚上住宿在姑苏城外的船上,在秋霜满天的深夜突然听到从寒山寺传来的钟声,就像在敲打着漂泊在外的游子一样,心中充满了浓浓的乡愁。二是鼓励学生有独特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体验是很正常的,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如在教学《军神》时,学生都非常佩服将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给爷爷写上自己想写的话。有的学生就直接赞扬像钢板一般的精神,有的则想到了正是因为有像将军这样钢铁般的军神们,才战胜了许多异常艰苦的困难,他们用自己的坚强意志,甚至宝贵生命换来了今天幸福的生活……这些不同的想法,都反映了学生心中最真诚的情感。通过读想结合,能够让学生深刻体验所表达的情感,增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称将军是“会说话的钢板”?进一步理解其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从而更好地受到情感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理念与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举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情感动学生,采用多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情感教育的春风里随风起舞、快乐成长。

作者:吴粉萍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中心小学

第十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通过录音、录像、幻灯片、图片等方式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情境课堂教学方式,例如:话剧表演、小品演出、角色扮演等。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将作品中的情境进行描绘,学生置身其中,如身临其境,让学生亲自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受到情感的熏陶。例如:我们在学习《北京》时,教师在讲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一段北京美丽景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北京的宏伟、壮观、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对北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例如:学习《一定要争气》一文时,通过童第周童年时刻苦读书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和“一定要争气”的精神。通过课文联系学生本身,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怕吃苦、怕受累、骄傲自满等,缺少像童第周这样积极向上,胸怀大志的情感,激励学生要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首先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有要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感。教师的爱可以唤醒学生的爱心,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美德。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交往的过程中,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对学生情感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像一张白纸,他们并不知道社会的险恶,他们对社会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欲,他们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又强烈抵制与外界的联系,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沟通。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感受他们的心理,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真诚的爱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向教师表达自己情感上的苦恼,并帮助学生解决,促进他们情感的发展。要想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我们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相互理解,尊重、信赖,无疑这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打下来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情感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三、在阅读中增强情感

新大纲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情感,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因此,一定符合小学生心境,能够引发共鸣,小学生在只有深入阅读,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同时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的情感,一定深刻理解文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情感受到熏陶,品味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挑山工》这一篇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挑山工的讲话,联系全文,结合实际,回答出为什么挑山工是最早达到山顶的,从而学生挑山工的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挑山工的精神,脚踏实地,认定目标,勇攀高峰,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再如: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篇课文,革命时,由于每天都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于是决定带领战士在村里挖了一口井,村民知道后,纷纷主动帮助挖井,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有说有笑,渐渐地忘记了疲劳,很快就把井挖好了,革命胜利后,村民在井旁边放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大声地阅读,通过朗读将文字转化为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课文、对主人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忘记自我,融入到文章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人民对、对党的热爱。通过作品的熏陶,提升自我修养,陶冶情操,好好学习,将来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缺乏的不仅仅是高科技人才,更需要的是要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应试教育使我们的关注点时刻放在了分数上,忘记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一些学生变得冷漠、不善良,甚至是无情,因此在小学语文中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熏陶,让学生成为真正有血有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让我们为了祖国的明天共同努力吧。

作者:辛辉 单位:江苏省盐城滨海港经济区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