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运用

时间:2022-07-30 08:57:59

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运用

摘要:三门峡市位于我国河南省西北部,西可望古都陕西省西安市,北与黄河相隔,可与山西省呼应,是豫、陕、晋三个省份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三门峡市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深厚,2017年12月荣获中央电视台评选的“十佳魅力城市”之称号。三门峡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有着悠久而又绵长的历史,是中原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推动三门峡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亦是提升三门峡地区城市公共设施艺术价值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三门峡地区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系统阐明这些元素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应用,以便为传承和弘扬中原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元素;三门峡地区;传统公共艺术

河南省三门峡市作为一座文化圣地,早在六千余年前就产生了较大规模的氏族部落。同时,其也是仰韶文化发现之地、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著《道德经》之地。此外,三门峡地区尚有豫西剪纸、虢国文化、地坑院以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门峡地区所拥有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艺术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值得深入探究。

一、深入提炼城市独具特色的优势文化元素

三门峡地区传统文化元素极为丰富。作为中原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三门峡城市公共艺术要以本地区所适合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作为首选对象。事实上,本地区城市设计师在选取这些元素的过程中,是要花费较多精力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在当代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往往会变得愈发困难,城市改造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固然对于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也要深刻地顾及到传统文化元素之内涵,使三门峡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同城市的开发建设融为一体,以便更生动、更显著地彰显城市固有的个性化,城市亦会由于独特而变得更具吸引力。众所周知,每个城市均有自身所对应的“文化标签”,三门峡地区的文化标签首选“历史文化名城”。这就要求传统文化元素的彰显不但要考虑到本地区先前的历史文化意涵,还要以更长远的眼光窥测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开发建设的方向。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当代一个新型艺术领域,在公共艺术设施的筹划和开发过程中具有极强的艺术色彩。然而,在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过程中,切不可背离本地区城市公共空间开发的意义。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亦不能单纯地为了提升艺术性而盲动,而是要兼顾各项公共艺术设施之实用性。事实上,在挖掘三门峡地区传统文化元素的过程中,要兼顾公共艺术之艺术性和实用性,就必须遵循以人为本位的基本理念。换言之,三门峡地区传统文化元素在应用过程中,要密切联系本地区的现实状况,系统地分析本地区之功能及文化资源开发等状况,接着还要注重在公共艺术中的创新型应用,以便更巧妙地、直观地彰显本地区传统文化元素之精髓和内涵,助力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例如,根据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在函谷关创作《道德经》的史实,三门峡地区灵宝市即可借助函谷关作为两千余年的重要军事战略要冲和道教文化圣地的优势,弘扬文化精华,传承优良传统,借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地这一先天文化资源,积极传承函谷关一带的民俗文化风情和民间文化元素,使函谷关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同豫西一带民俗资源遥相呼应、共生互补。

二、开展创意性较高的公共设计活动

开展创新性十足的公共设计是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深度融入本市传统文化元素的客观需要。创意性较高的公共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城市发展的活力,试想城市拥有了一项可圈可点的公共设计作品,不但提升了城市建设的艺术性,还能从整体上提高城市的文化艺术内涵,使现代化城市变得有声有色,还富有极为浓郁的艺术美感。把三门峡地区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地融入至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有助于激发豫西文化的感召力,提升人民群众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是大有裨益的。例如,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豫西剪纸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豫西剪纸是三门峡地区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纵观豫西民间剪纸作品,无数作品均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出入平安、国泰民安的期盼和追求,丝毫未有悲伤消极之情感。实际上,豫西剪纸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其发展和创新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生产力的强大力量。在新时代,弘扬豫西剪纸文化,有助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加强国际间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同时亦能拓宽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样式,丰富豫西剪纸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不断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求传播给世人,并体现豫西艺术最朴素的审美理念和精神品格。立足于当前城市建设,在广场设计时,在充分地划分好城市广场的功能与作用的同时,科学设计结构,深入营造同三门峡地区豫西剪纸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公共景观设计彰显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譬如在墙壁上可雕刻或印刷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豫西剪纸作品。通过在广场墙壁上修饰富有豫西剪纸艺术气息的作品,通过剪纸作品中所出现的各种事物,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反映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和良好祝愿的剪纸作品登上墙壁,让当地群众及外来游客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本地区传统文化元素所带来的精神洗礼。当然,在公共设计过程中,要密切联系本地区的历史和大众心理趋向,积极稳妥地开展设计工作,设计负责人员也要联系本市文化发展特点和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审慎编制精确、详尽的设计方案。

三、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深度挖掘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城市景观设计是城市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要深入挖掘和运用三门峡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就不能不考虑将众多文化元素科学地融汇到城市景观设计中。譬如在城市景观设计时,美化城市景观的过程中还可以彰显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随着国家建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相伴而来的全新原材料和施工工艺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三门峡地区作为富有魅力的历史文化古城,理所应当地运用这些新工艺、新原料为景观设计服务。仰韶文化是20世纪20年代初于三门峡地区发现的重要考古遗迹,最先发现于三门峡仰韶村,故名。仰韶文化的发现无疑是20世纪中国考古史上划时代的一幕,其不但充分证明了中国的确存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遗存,还直接造就了一座著名的考古重地———三门峡仰韶村。仰韶文化遗址作为三门峡地区最富盛名的考古文化,充分验证了上古时期中原大地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的事实。当前已经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大约有上千处之多,分布的范围从山东西部往西可绵延到甘肃、青海等地,而南北分别可达江汉平原和内蒙古境内。考古专业工作者经过科学测量,得出仰韶文化距今有5000至7000年的时间跨度,纵横数千里,绵延数千年,在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类文化遗址中是罕有其匹的。事实上,在渑池县仰韶村所发现的仰韶文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上古时期繁盛一时的文化,甚至放眼于整个中原大地,未有另外一支文化类型能与仰韶文化相提并论。鉴于此,在当代三门峡地区的景观设计时,不妨充分借助仰韶文化这一“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城市景观设计。例如,在三门峡地区景观设计时,可大量运用从仰韶文化遗址发掘而来的各种考古事物,将上古时期华夏文明的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城市的文化魅力空前提升。当然,在现代化城市观光园林或者休闲公园的建设中,同样可以将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考古事物应用在公园广场一角,以便激发观光大众饱览仰韶文化的热情。具体地说,可以制作仰韶文化遗址模型,在公园内部开辟“仰韶文化遗址体验区”,高度模仿仰韶村文化遗址所出土的陶器、骨器、石器、蚌器等文物,形成一批仿真的仰韶文化器物,以体现早期农业耕作和纺织技术文明,使人们通过在公园处鉴赏仰韶文化时期的各类器物,充分领略三门峡地区传统文化元素的独特魅力,以便同现代化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形成文化层面的互补。除此以外,三门峡虢国贵族墓地作为三门峡地区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其祭祀坑之多、墓葬文物之丰富、青铜器件数之多,在考古发现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还可深入挖掘虢国贵族墓地这一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以便为城市公共设计添砖加瓦。

四、结语

三门峡地区拥有数不胜数的传统文化元素,无论是仰韶考古文化遗址还是函谷关《道德经》著作地,无论是虢国贵族墓地还是豫西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均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探究和发现。在新时代人们往往过多地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文化内涵方面的滋养,这就要求三门峡地区的城市管理者和城市规划者要有大局眼光,站在更高的文化视角,在彰显三门峡市宜居优势的同时,把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地运用于城市公共艺术之中。当然,这个应用的过程绝非生搬硬套,而是要找准当代文化艺术元素同传统元素之间的结合点,方能有的放矢地找寻最佳应用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要深入提炼城市独具特色的优势文化元素,开展富有创意的公共设计活动,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深度挖掘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共同将三门峡地区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邓伟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J].居舍,2018(16).

[2]鲍颖建.豫北卫沁河流域仰韶文化晚期遗存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

[3]肖恒.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

[4]王慧英,余盛祥.《道德经》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J].文教资料,2017(28).

[5]包力维.老子其人其书研究著作提要六篇[J].老子学刊,2017(1).

[6]张冬霞.豫西剪纸的艺术特色及开发利用[J].艺术研究,2015(2).

[7]郭新生,高丽.豫西剪纸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初探[J].中国包装工业,2013(16).

作者:岳星 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