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患者口腔护理舒适安全分析

时间:2022-07-10 02:47:46

吞咽障碍患者口腔护理舒适安全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舒适安全有效视角下创新口腔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2019年3月间收治于阳江市中医医院的脑卒中并吞咽障碍者90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口腔护理干预,试验组接受舒适安全有效视角下创新口腔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SSA评分和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口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吞咽障碍者(P<0.05)。结论采用舒适安全有效视角下创新口腔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干预,有利于该类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降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风险,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可得以提升。

关键词:舒适护理;安全管理;创新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在脑卒中后并发症序列中属于严重类型[1-2],可对脑卒中患者正常进食模式形成严重干扰,而进食系最基础的机体生理需求,故对于脑卒中病例而言,吞咽障碍并发症的存在,不仅可直接导致住院时长延长、机体康复延迟,而且会因该并发症所带来的误吸、误呛高风险性而走向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等多种不良结局[3],因此丧失治疗信心者大有人在[4]。舌肌训练是现阶段常用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改善技术,在促舌肌功能重建、口腔运动能力提升中具备显效,但由于吞咽障碍者处于口腔自洁能力有限状态,故仅施以舌肌训练而未同时提供积极有效的口腔护理,则患者极易因口腔黏膜肿胀、溃疡等问题而致口腔感染并发症,加重护理对象身心不适负荷,进一步阻碍其康复进展。我们尝试采用舒适安全有效视角下创新口腔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8年1月—2019年3月间收治于阳江市中医医院的脑卒中并吞咽障碍者90例为研究样本。纳入标准:满足脑卒中诊断要求者,经多伦多床旁吞咽筛查测试获吞咽功能障碍明确诊断者,意识清醒者,生命指征较平稳者,知情同意者,有能力配合护理干预并完成量表测评者;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者,生命指征欠平稳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并存代谢性病种、胃肠道病种、肺部感染、恶性肿瘤者。男50例,女40例,平均年龄(57.29±6.92)岁,脑出血和脑梗死者分别为32例和58例,平均NIHSS评分(2.95±0.41)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者在年龄性别、卒中类型、NIHSS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均接受神经营养、微循环改善等用药对症治疗,并于专业指导下开展舌肌训练,包括伸舌、左右伸舌、斜下伸舌等训练动作,每个训练动作为时10min,持续训练30min,然后接受10min的舌体快刺激与阻力运动干预,舌肌训练频次为2次/d。在此基础上,两组接受不同的口腔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传统口腔护理干预,即以生理盐水棉球为口护工具对护理对象口腔的各个牙面行擦洗操作,直至其口腔处于洁净状态,口护频次为2次/d。试验组接受舒适安全有效视角下创新口腔护理,即从维护护理对象口护时安全性与舒适性入手进行创新护理探索,具体实施方式为:选择刷牙冲洗式口腔护理模式,首先对插管气管行充气操作,以气囊测压器为检测工具测试气管导管气囊的充气压力值,确保气囊、气管壁间的有效密封度,然后协助护理对象取30°头高位并使头部偏向于一侧,以儿童软毛刷为工具蘸取牙膏行刷牙操作,清洁刷牙顺序为:牙外侧-上牙之咬合面-上牙之内面-下牙之咬合面-下牙之内面-颊部-上颚部-舌面部-舌底部,按上述顺序清洁完一侧后再以同法清洁刷洗另一侧,两侧均刷洗完毕后自护理对象口角高处行冲洗操作,同时另一名护士自护理对象口角低处吸引,冲洗吸引之后,于气囊上部行深度吸痰操作,对气管插管之深度加以确认,行一次性无菌牙垫更换操作并良好固定插管,最后行放气操作直至压力恢复至正常水准,口护频次2次/d。1.3评价方法。(1)以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5]为工具,对两组脑梗死吞咽障碍者行干预前后吞咽功能之评定,该评定工具含呼吸、头与躯干控制、意识等临床常规检查项目,吞咽高则该吞咽障碍者吞咽功能愈差。(2)统计比较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者干预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营养不良,误吸、口腔感染,吸入性肺炎等。(3)以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6]对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者行生活质量水准评定,该评定工具是对受评者进食时间与食欲、呛咳等症状频率、食物选择、睡眠与心理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评价,合计评定条目44个(由差至好依次赋分为1~5分),评定所获分值愈高提示该吞咽障碍者生活质量愈佳。(4)以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吞咽障碍口腔护理满意度问卷为工具进行相应测评,含护理安全性、护理舒适性、护理人文性和护理有效性四大次项(均赋分为1~10分),分值愈高提示该吞咽障碍者的口腔护理满意度愈高。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后SSA评分和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率比较。试验组干预后SSA评分和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试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吞咽障碍者(P<0.05),见表2。2.3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者干预后口腔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干预后口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吞咽障碍者(P<0.05),见表3。

3讨论

舌肌在正常吞咽过程中发挥主要功能,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舌肌功能训练,是现阶段常用的脑卒中吞咽障碍者护理手段,旨在借助于对护理对象舌运动受限、软腭麻痹等现状的改善来实现促吞咽功能恢复的目的。但脑卒中后大量药物的应用可对护理对象口腔自净、自洁能力形成严重破坏,削弱护理对象口腔局部黏膜之正常抵抗力,再加之吞咽障碍所致的进食困难、食物残留量增多等,则大量细菌于脑卒中吞咽障碍者口腔内肆意繁殖而引发口腔感染问题,严重制约治疗策略见效度与康复进程[7],生活质量显著下滑[8],宋淑霞等[9]研究者指出,有效的口腔护理模式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改善价值独具,但受护患双方口护价值感低、有效口护方案研究较少等因素影响,临床上多以生理盐水棉球快速擦拭口护法为主要方式,安全性、舒适性及有效性均有待商榷,难以实现奏效度较高的口护效果,大量脑卒中吞咽障碍者因此而深受疱疹、溃疡等口腔感染症状困扰,使吞咽障碍程度进一步加重并致康复进展严重受阻,探索研究更适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者病情与功能障碍特点的口护方式势在必行。本研究将舒适安全有效视角下创新口腔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口护实践中,从维护护理对象口护时安全性与舒适性入手进行创新护理探索,设计实践了创新型口护方案,研究结果如表1至表3所示,试验组干预后SSA评分和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口腔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类吞咽障碍者,提示该护理模式的成功应用,有利于推动脑卒中吞咽障碍者吞咽功能的恢复,降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风险,使患者受益于此而获得生活质量的提升,在护理安全性、舒适性、人文性、有效性等方面均获得了护理对象的高度满意度认可。分析该口护模式的起效机制如下:(1)改盐水棉球为儿童软毛刷,操作方便,对护理对象难以有效清洁的舌部、齿龈槽、牙间隙等部位均可确保充分接触,且材质柔软舒适感较高;(2)刷牙冲洗过程中仅需进行一次声门下吸引,护理对象接受度较高,且声门下吸引对于分泌物、冲洗液的积聚具有较好的规避作用;(3)水流冲洗法具备活水特质并形成一定水压,不但可更方便、快捷、有效地清除护理对象口腔各部位包括口腔深部的污垢,而且可削弱细菌在护理对象口咽部及口腔黏膜的吸附能力而使之伴随冲洗水流自口腔排出,对于肺部、口腔感染均具备显著防治效应;(4)每次口护完毕后均给予一次性牙垫更换,在较高程度上堵住了牙垫所致医源性感染风险;(5)传统护理模式所采取的直接经气管插管吸痰法存在极高的细菌蔓延侵袭至下呼吸道风险[10],本研究口护时通过气囊对导管施以封闭操作,既可确保潮气供给量,亦可发挥口咽分泌物入肺阻遏效应。

综上所述,舒适安全有效视角下创新口腔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具备较高的实用性、有效性、安全性与舒适性,可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者受口腔感染困扰所致的吞咽功能康复受阻风险,对于各类吞咽障碍相关性并发症具备重要预防价值,使试验组护理对象生活质量不致因受到吞咽障碍功能恢复不佳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而处于下滑境地,深受脑卒中吞咽障碍者满意度认可。

作者:徐宝存 梁冰莲 冯丽雅 单位:阳江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