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法医学鉴定分析

时间:2022-06-05 04:36:00

脊柱损伤法医学鉴定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脊柱损伤法医学鉴定中CT及MRI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脊柱损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依据不同法医学鉴定方式分为两组,应用CT检验为对照组(n=80),应用MRI检验为观察组(n=80),观察其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检出结果准确率对比,经由病理检查诊断,压缩骨折28例、爆裂骨折15例、骨折脱位20例、合并骨折损伤17例,经对比,观察组检出结果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法医学鉴定中对脊柱损伤患者予以MRI方式,其诊断结果准确率更高于CT,临床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审慎选择。

【关键词】脊柱损伤;法医学鉴定;CT;MRI;影像学诊断

脊柱损伤常由于工矿、交通事故或是自然灾害时,伤情往往严重复杂,并往往伴有严重的并发症症状,一般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有压缩骨折、爆裂骨折、后柱断裂、骨折脱位、旋转损伤等,并造成脊柱骨折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障碍,还可能导致脊髓以及神经根的损伤,因此结合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将结合对脊柱损伤法医学鉴定中CT及MRI影像学诊断进行分析,详情见于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脊柱损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40.65±5.84)岁,将所有患者依据不同法医学鉴定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分别予以患者CT、MRI方式进行检验,并以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本研究符合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1.2方法。对所有患者分别予以CT、MRI方式进行检查,对照组应用CT(SOMATOMForce,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检验,患者取健侧卧位,以患者的损伤部位为核心,对周边位置也予以扫描。观察组应用MRI(飞利浦AChivaX-30,核磁共振)检验,患者取健侧卧位,对患者损伤的病变、不同矢状面影像、横切位影响进行观察,并对伴有的脊髓损伤进行观察分析。1.3观察指标。以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经由CT、MRI的临床检出结果准确率。CT诊断标准:上椎体移位、颈椎构突明显、椎小关节脱位;MRI诊断标准:T1WI低信号:脊髓振荡伴水肿、T1WI高信号,脊髓挫伤伴髓内出血。压缩骨折:可见椎体前柱或中前柱见不规则骨折线,骨皮质断裂、骨小梁紊乱;爆裂骨折:椎体呈粉碎状,骨折线多累及三柱,还可突入椎管,致使椎管狭窄;骨折脱位:骨折线累及三柱中任何一柱,椎体旋转,小关节骨折、脱位;合并损伤:合并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1.4统计学方法。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分别以(x-±s)、率(%)表示,(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经由病理检查诊断,压缩骨折28例、爆裂骨折15例、骨折脱位20例、合并骨折损伤17例,经对比,观察组检出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以及社会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脊柱损伤的发生日渐呈现上升趋势,同时随着目前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及临床医学科技的不断进展及临床医师医疗认识水平的提升,依据解剖部位临床对于脊柱损伤的分型认识也更为明确。脊柱损伤患者往往伴有严重外伤史,且患者往往会具有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等脊柱骨折症状表现,并且由于腹膜后血肿对神经的刺激,还会导致患者肠蠕动减慢,继而出现腹胀腹痛的症状。临床对患者的检查诊断一般依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病理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结果予以确诊[2]。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分型主要可见上颈椎损伤、下颈椎损伤、胸腰椎损伤、骶骨骨折、骨质疏松骨折。一般上颈椎损伤由于解剖结构以及损伤机制的复杂,较常见的有枢椎骨折、枕骨踝骨折、寰椎骨折等。下颈椎损伤常见的损伤类型主要吧有屈曲压缩、垂直压缩、屈曲牵张、伸展压缩、伸展牵张以及侧方屈曲。胸腰椎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临床一般依据TLICS、PLC方式结合完整性、神经功能状态、骨折形态、后方韧带复合体进行分型。骶骨骨折多发生于暴力损伤,并常常合并神经损伤。骨质疏松骨折则多见于老年人群。MRI即核磁共振成像,属于一种断层成像检查方式,能够利用磁共振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可以从横断、冠状、矢状等多重角度进行切层检验,并且MRI的软组织辨别能力要明显高于CT,另外还对于损伤早期的水肿、出血以及各种病理变化进行显示,另外对脊髓受压、脊髓横断、脊髓挫伤、脊髓水肿、脊髓不完全性损伤也具有一定的检出意义[3]。CT检查方式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影像学检验方式,目前临床多应用螺旋CT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主要是在旋转式扫描的基础上采用滑环技术以及连续进床方式的螺旋扫描成像系统,对于患者的受检部位、形态、神经根等进行清晰显现,在对于脊柱损伤的患者进行检查时,还有助于判定患者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另外还能够对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是椎间盘进行显现,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检查效果[4]。MRI以及CT检查方式的图像非常相似,都以“数字图像”进行显示,并以不同的灰度对不同结构的解剖以及病理的断面图像进行显示,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均可用于人体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的观察,一般来说MRI无骨性伪影,可以直接对横断、冠状、矢状或任何角度予以切层检验,尤其在对于脊柱以及脊髓等的检查诊断明显优于CT检查方式,能够借用“流空效应”直接对血管结构等予以显现,同时还能够对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进行检测,因此较CT方式而言,能够更早期的对病变进行检出,另外由于MRI血流成像技术的研究在临床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MRI对于微小结构能够进行观察。压缩骨折多发于下胸段和上腰段,并且多为稳定性骨折,无神经损伤症状,患者X线拍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的压缩椎体信号在T1WI(自旋回波序列)上多呈弥漫性低信号,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压脂相(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或T2WI压脂)上呈高信号,CT对观察骨小梁骨折,骨皮质断裂等也有帮助,MRI方式往往对压缩椎体内的信号变化非常敏感,尚可显示椎弓损伤,软组织损伤。另外由于MRI的多轴位成像功能及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因此对于压缩椎体的形态学及信号改变以及软组织改变等进行清晰反映。爆裂骨折一般发生于胸腰椎段,常有明显的外伤史,临床检查时常可见脊柱有畸形,棘突骨折可见皮下瘀血,伤处局部疼痛,脊背部肌肉痉挛,骨折部有压痛和叩击痛。另外胸椎骨折时,躯干活动受限,伴发肋骨骨折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呼吸音减弱的表现,腰椎骨折时则会有明显的压痛感,经由CT检查可以依据轴状位对椎体、椎弓和关节突损伤情况以及椎管容积之改变进行观察,MRI则可对椎骨、椎间盘对脊髓的压迫,脊髓损伤后的血肿、液化和变性等进行观察,一般在胸椎骨折时常可见合并发生的骨髓损伤,腰椎骨折时才会有马尾神经损伤等表现,而这些损伤还可能会引起截瘫,半切综合征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骨折脱位根据部位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脱位,发生机理分为屈曲型,过伸型,直接暴力三种类型,绝大多数的脊柱骨折脱位属屈曲型,患者由高处仰面跌下,背或腰部受阻,使脊柱过度后伸,从而引起过伸型脊柱损伤。进行检查时常需结合脊柱正侧位、斜位观察椎体有无压缩、裂缝、粉碎或移位,关节突、横突、棘突有无骨折,椎管和椎间孔有无变形,椎间隙有无变化出现,还需对生理曲度以及椎体的排列、齿突与寰椎两侧块距离是否相等进行观察。

结合本次临床实验研究,临床在对脊柱损伤的患者分别应用MRI与CT方式进行检验,并以对患者的病理检查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分析,MRI的检出率更优于CT方式。但CT检验方式能够对患者的骨骼组织、缺损部位的对比进行清晰显现,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MRI对于人体无电力损伤的危险性,同时对于软组织结构能够清晰显现,图形一般为多序列成像及多种图像类型,为临床明确病变及损伤性质更具有临床意义,但MRI检查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对于一些难以配合的患者检查较为困难,因此临床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综上所述,在法医学鉴定中对脊柱损伤患者予以MRI方式,其诊断结果准确率更高于CT方式,临床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审慎选择。

【参考文献】

[1]吴朋,张玉姣,郭宏兵,等.弥散张量成像对脊髓神经型布鲁菌病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9,38(3):193-198.

[2]张在青,尤克增,庄青山,等.过伸性颈椎间盘撕裂伤并脊髓损伤的诊治[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22):36-38.

[3]韩培峰,苗胜,夏绍祥,等.急性脊柱创伤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4):4899-4900.

[4]刘楚芝,何勤,彭丹丹.膝关节损伤MRI成像技术的应用探讨[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233-234.

作者:张伟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医院司法鉴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