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用法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14 04:28:00

中药的用法研究论文

【摘要】介绍几种中药的特殊用法。

【关键词】中药功效(作用)成分汤剂(煎剂)

中药来源广,成分复杂,性能不一,因而在传统的汤剂中就有一些特殊的煎服法:如:先煎、后下、烊化、包煎、另炖等。多数药物都能得到正确地运用,但仍有一些药未被重视。现就临床常见宜错的几种中药提出探讨,望同行及广大医务工作者注意。

1麻黄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fp、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equisetinaBge的草茎[1][2][3]。是常用的辛温解表药之一,具发汗解表,宜肺平喘、利尿消肿之效。有效成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存在于茎髓及节中,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具挥发性[4]。麻黄碱具平喘作用,伪麻黄碱具利尿之效,发汗解表则为挥发油之能。因此,在汤剂中,平喘、利尿应先煎,而解表则不需先煎。

2钩藤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rhyunchophylla(Miq)Jacks、大叶钩藤UncariamacrophyllaWall、毛钩藤UncariahirsuteHavil、华钩藤Uncariasinensis(Oliv)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sessilifructusRoxb的干燥带钩茎枝[1][2][3],是常用的平肝息风药,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作用。有效成份钩藤碱不耐热,在汤剂中不宜久煎,应后下[2]。钩藤碱对心、肝、肾有一定损害,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冰片

冰片为龙脑香DryobalanopsaromaticaGaertn.f.树脂加工品,或龙脑香树的树干、树枝切碎,经蒸馏冷却而得的结晶,称“龙脑冰片”,亦称“梅片”。由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balsamiferaDC.的叶升华物经加工而成,称“艾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称“机制冰片”。冰片是常用的开窍药之一,具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用。在水中几乎不溶,临床应用时,0.15g~0.3g,多入丸散。一定要入汤剂时应冲服,不可煎煮[2]。

4芒硝

芒硝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经精制而成的结晶体[1][2][3]。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具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之效,应溶于药汁或开水溶化后服[2]。

5芦荟

芦荟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barbadensisMiller及好望角芦荟A.feroxMiller的汁液经浓缩的干燥物[1][2][3];能泻下,清肝,杀虫。其有效成分芦荟苷(C12H22O9),很难溶于水(芦荟苷是碳苷)[4],故一般不入汤剂,常入丸散,每次1g~2g[2]。

6朱砂

朱砂为硫化矿类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1][2][3],功效为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用量0.1~0.5g,入丸散,不入煎剂[1][2]。因汞离子易与一些药物成分络合生成难溶性络合物,长期或大量服用易中毒;故内服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孕妇及肝功能不全者禁服[2]。

7琥珀

琥珀为古代松科植物,如枫树、松树的树脂埋藏地下经年久转化而成的化石样物质;具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之功。主含二松香醇酸的聚脂化合物,不溶于水。常用量1.5g~3g,研末冲服,或入丸散,不入煎剂[2]。

8血竭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dracoBL.的果实及树干中渗出的树脂[1][2][3],是较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主含血竭素,血竭红素及其它三萜类成分都不溶于水[2][4];内服,多入丸散,研末服,每次1g~2g[1][2];不入煎剂,无瘀不用。

9青黛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篮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onumtinctorium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篮Isatisindigotica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1][2][3]。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之效;主含靛蓝、靛玉红靛棕、靛黄等,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或入丸剂服,内服1.5g~3g[1][2]。

10雷丸

雷丸为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具杀虫消积之功。有效成分雷丸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易溶于水,加热即被破坏[1][3]。因此,雷丸不宜入煎剂;入丸散15~21g;一次5~7g,饭后调服。在汤剂中宜打碎冲服或吞服[2]。

以上是几种中药的特殊用法在此提出,望同行或广大医务工作者注意。本人认为,在使用药物时最好遵循药典和药书,特别是一些特殊用法。否则,既浪费药材,又得不到应用的疗效;既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又收不到好的社会效益;严重的还会引起不必要的毒副反应,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委员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05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高学敏,主编.中药学[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3]康廷国,主编.中药鉴定学[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4]肖崇厚,主编.中药化学[M].2002年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