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时间:2022-01-13 11:12:43

试议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一、北京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北京市是较早启动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的地区之一。从1999年开始,北京市逐步建立起一套涵盖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四类保险在内的专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体系。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正式颁布以后,北京市又迅速做出部署,积极推进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并轨。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在京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主要呈现如下特点:1.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参与率不高。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实现统一,不同农民工由于户籍、行业、用人单位等因素影响,获得社会保障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主要有4种,即参加城镇了职工社会保险,参加了北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险,①购买了商业人身保险以及上述3类保险某种形式的组合。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在京农民工社会保障参与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参与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比重分别为14.54%、13.04%、10.60%、12.48%和6.29%,均在15%以下;参加北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比重分别为3.28%和30.02%。即使是2011年全国覆盖面已达到9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京农民工的参与率也仅为58.07%;购买商业人身保险的比重为11.35%,同样处于较低水平。低参与率导致很多农民工都缺乏有效的基本保障,根据统计,无保障的调查对象所占比重达到27.30%。2.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受益面有限。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农民工还面临着受益难的问题。本研究以参加了某类保险并领取过保险金、报销过相关费用或者保险公司给予过赔付为标准,计算了不同保险类型的受益人数及其比重。统计结果显示,除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到12.76%外,其他几类保险的受益面均在7%以下。其中,参与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调查对象受益比重分别为1.29%、5.76%、2.65%、3.01%和1.49%,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查对象受益比重为3.13%,购买商业人身保险的调查对象受益比重为6.61%,参加北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调查对象则无人受益。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面略大,但存在受益程度低的问题。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1710.2亿元,补偿支出受益13.15亿人次,平均每人次仅受益130.05元。3.农民工社会保障主动参与意识有待增强。从统计分析来看,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更多是出于外部原因,主动参与的意识仍有待增强。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来看,农民工参与的责任和决定权主要在用人单位或雇主身上,所以,由“用人单位或老板安排”是参与的主要方式,占总数的88.53%,“自己申请参加”仅占6.20%。从农村社会保险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通常是以村为单位集体统一办理,所以,“村集体统一要求”是主要参与方式,占总数的74.40%,“自己申请参加”仅占25.05%。对调查对象未参与社会保险的原因分析,同样能揭示出调查对象缺少主动参与意识。据统计,调查对象不参加社会保险最主要的原因是“觉得没有必要参加”,占总数的26.61%。这就意味着超过1/4的调查对象还没有意识到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4.农民工对自身社会保障状况并不十分满意。在京农民工对自身的社会保障状况不十分满意。在满分为10分的情况下,调查对象对自身社会保障状况的评分平均为5.06,介于满意和不满意之间,尚未达到满意的水平。不同的保障方式之间存在差异,评分最高的是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和购买商业人身保险的调查对象,评分均为5.55,参加农村社会保险的调查对象评分为5.29,无保障的调查对象评分最低,仅为4.47,处于不满意的范围。5.不同的保障方式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选择了2011年平均患病次数、2011年未患病比重和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这3个健康指标来反映不同保障方式的效果,其中,2011年平均患病次数和2011年未患病比重用来反映调查对象生理健康水平,前者值越低意味着该群体越健康,后者值越高意味着该群体越健康;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用来反映心理健康水平,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意味着该群体对自身健康越自信,说明心理越健康。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保障方式下健康指标的排序基本一致,均呈如下趋势:购买商业保险优于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优于参加农村社会保险,最差的是无保障。一般来说,商业人身保险是一种辅助性的保障方式,可以为已享受基本社会保障、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民工提供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保障;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险都是基本社会保障,其保障内容、层次和范围都比不上商业人身保险,其中,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又相对优于农村社会保险;而无保障则是最差的一种情况。农民工的健康指标的排序的与保障方式的优劣排序相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同保障方式在保障农民工身心健康方面的确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二、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前面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在京农民工面临着工作层次低、工作强度大、生活状况差以及社会保障主动参与率低、受益面窄、参与意识不强、满意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源于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有的源于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不足,有的则源于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和排斥,如不及时妥善解决,必将对农民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3个方面的措施:1.扩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参与率。首先,强化舆论宣传教育。对农民工进行社会保障理论培训,提升农民工的保障意识、参保意愿和参保积极性。另外,也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和雇主的培训教育,从长远角度来宣讲社会保障带给企业的诸多好处,并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其次,采用灵活性的参与办法。对于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则直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而对于就业合同期短、流动频繁以及就业灵活的农民工,可先以采用过渡性的办法,逐步实现与城镇对接。最后,加强社保执法监督力度。要求用人单位必须签订正式合法的劳动合同,依法强制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参保,规定严厉的法律责任,加强监察执法力量,强化责任处理,加大其违法违约成本。2.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受益水平。首先,完善相关制度。针对农民工工作不固定、收入不稳定等特点,完善社会保障转移接续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险基金转移办法,确保社会保障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自由转移。其次,降低受益门槛。对农民工施行差别化的受益制度,适当降低受益门槛,从而使更多的农民工受益。例如,医疗保险可适当扩大报销范围和门诊报销下线。最后,做好管理服务。以“为农民工服务”的理念为指导,落实好各级政府制定的农民工参保优惠政策,简化参保、缴费、转移、接续、停保、退保等程序,特别是简化医疗费用报销和养老金领取手续,让参保农民工切实受益。3.增强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度。第一,完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另外,还要改善农民工的工作条件,改变一直以来农民工从事“脏、苦、累”等高强度、高风险类工作的局面,降低农民工面临的健康风险。第二,关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向农民工开放文化宫、图书室、展览馆等场所,开展电影放映、慰问演出等活动,加强对民工的心理咨询服务,提升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三,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农民工自信、自强意识,消除二者之间的误解和隔阂。第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树立良好风尚,倡导城市居民主动接纳农民工,引导和帮助农民工提高素质、改善形象,使其逐渐融入到城市社会之中。

作者:龚晶张峻峰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