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融媒体传播研究

时间:2022-03-15 02:38:30

“三农”融媒体传播研究

“接地气”农耕文明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正是我国农耕文明传承下来的理念。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念兹在兹的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自此便开启了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党的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党报作为党的喉舌,是时代的瞭望者、记录者,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党报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贴时代脉搏,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紧贴中心“接天线”,深入基层“接地气”,把党的声音清晰、准确、及时、全面传递到农村,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增强宣传主动性紧贴中心“接天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实践证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三农”工作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必须牢牢抓在手上。“三农”工作,一头连着党中央,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党报姓党,任何时候都要胸中有全局、心中有“三农”,作为党委机关报的《盐阜大众报》,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委、盐城市委对三农工作的最新部署要求,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确保报道“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盐城空间大、生态好、农业强,是长三角生态环境最好、农业最强的城市。目前,盐城设施农(渔)业面积全省最大,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86个,农业总产值1180亿元。1943年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盐阜大众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地方党报,始终秉持和实践“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办报宗旨,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盐阜大众报》近年来始终把自身作为“三农”宣传的重要阵地,积极做好党的“三农”政策宣传报道,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推出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苏北农房改善、农村环境整治等一系列主题策划报道,既贴近中心、上接“天线”,又权威解读、有声有色,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及时领会掌握中央、省、市三农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2020年5月27日,盐城市政府召开全市推动地方与农场联动发展会议,了《关于推动地方与农场联动发展的意见》,现场签约一批合作项目。《盐阜大众报》深入报道这一重要“三农”会议成果,发表《地方与农场联动开启我市农业发展新征程》一文,深度解读相关政策,微信公众号一图读懂政策《推动地方和农场联动发展,看盐城这样划重点》,采写了《地方与农场联动,盐城农业更有奔头》深度版文章,持续不断加以宣传,全面开启盐城市农业农场化、规模化发展新征程,被新华社、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竞相宣传,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华社日点击量过百万。

真情关注“三农”深入基层“接地气”

党报既要关注上头,发挥宣传阵地作用,让更多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乡村落地生根,也要眼睛向下,带着真情深入基层,为农发声、让农说话,持续关注农村基层的实践创造,传递广大农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目前在全国各地农村推广的“联耕联种”模式,就是盐城创造的经验。《盐阜大众报》从2013年到现在,持续关注、及时报道这一模式,推动“联耕联种”写进中央一号文件,目前已经走出国门。原来,作为农业大市的盐城,因为田块小而散,机械化耕作不便、成本增加、秸秆处理等成为困扰农民的重要问题。2013年秋播期间,射阳县农委组织机关干部下乡调研,了解到村民探索的“联耕联种”模式,不仅破除田埂、增加了土地溢出面积,还降低成本提高了土地效益。于是,经过总结完善,“联耕联种”这一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射阳试点,进而成为盐城的农村工作亮点。于是,有了《射阳农民探索“联耕联种”种田人的创造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等这样带着露珠和泥土芳香的精品力作纷纷推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分明。党报在“三农”宣传报道中只有抓住农时、因时而动,才能收到良好宣传效果。2020年7月,正是夏粮收割、秋粮播种的交替时节。《盐阜大众报》采写的文章《盐城:粮食大市力保粮食安全》《夏粮喜获丰收秋粮种足种全!》等文章在报纸和新媒体刊发后,引起广泛关注。盐城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粮食总产量一直保持在700万吨左右,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纸指出了“受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盐城夏粮喜获丰收、秋粮种足种全更加难能可贵,更能彰显盐城粮食大市‘压舱石’‘稳压器’作用,助力实现提出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目标。”这一重要意义,既坚定了广大农民种粮信心,又激发了大家的种粮积极性,为稳定粮食生产贡献了媒体力量。实践证明,党报在宣传“三农”工作,要有为农情怀,带着真情、温情,深入农村、关注农业、走近农民,走进田间地头,用笔和镜头记录“三农”,讲好“三农”故事。

创新融合传播提升宣传本领

谚语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新时代,5G全面商用,AI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三农”工作发生了显著变化,党报新闻报道也面临挑战,需要不断适应时代之变,强筋健体提升采访报道能力。新媒体的出现,阅读方式的转变,同样让党报的“三农”报道面临挑战,需要锐意创新、融合发展,不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画出最大的同心圆。“不日新者必日退”。当前,正处于媒体深度融合的窗口期。党报必须适应时代变化,坚持移动优先、丰富传播手段,坚定不移全面创新,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打通“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盐阜大众报》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打造了“众媒云”这一新型主流媒体平台,拥有“报、网、端、微、厅、号、屏”七大平台,“众文、众视、众智、众趣、众听、众图、众漫”七大内容品牌,以及七大产品矩阵、七大融媒流程、七大合作模式等,以报道深度化、内容智库化、传播移动化和产品矩阵化,为“三农”报道插上融媒体传播的翅膀。融媒体改革,更要坚持内容为王。党报要深入农村,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掌握第一手素材,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创作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农村面貌、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三农”新闻作品,做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媒体融合,最关键的是人。党报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专业“三农”融媒体人才队伍,加强新闻业务培训、农业知识学习,培养对农业对新闻术有专攻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牢牢占领“三农”新闻传播制高点。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党报要切实肩负起重大职责和使命,努力为乡村振兴和“三农”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作者:王彦单位: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产经融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