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12-04 03:37:14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旅游产业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酒店业需要大量的酒店管理人才。而理论扎实、会实操的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则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当前酒店管理人才需求情况,分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从校企协同育人的视角,积极探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致力于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缓解当前酒店服务行业管理型人才紧缺的问题。

【关键词】校企协同;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为应对酒店行业管理人才紧缺的问题,诸多高校开设酒店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加之市场经济条件的作用下,在诸多学科和专业培养中,采取学校、企业或科研院所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联合教育的方式来培养人才,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用的模式。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采取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日后工作是大有裨益的。研究发现,校企协同育人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提升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水平。然而,如何进行合作以达到最佳的实践教学效果,对不同的高校而言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应从协同育人视角,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中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创新,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酒店管理校企协同育人现状

校企协同育人是指高校和企业,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联合实施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的总和[1]。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已经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经验被扩展应用到高校与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同育人中,这种模式的实施也是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相互赋能的过程。为解决人才培养不适用于社会需求的问题,国务院颁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纲要提出了创新发展战略部署,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贯彻落实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过去,企业仅作为用人单位接纳走出校园的学生,现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高人才的质量和适用性,为企业减少了用人成本,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增加动力。在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相对较晚,就当前我国高校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照搬传统校企合作模式。起初,旅游、酒店业的入行门槛较低,中职、高职学校中开设酒店服务类专业,校企合作率先在中职、高职学校中实践起来。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各大高校中有所出现的中职、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产生的。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相对起步较晚,2010年前后以旅游产业较为繁荣的云南地区为代表的本科院校为起点,各地逐步开设较为系统、全面的酒店管理相关专业。到现在为止,开设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其中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居多,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外语能力、国际服务接待能力和职业素养。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积极与酒店开展合作,实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实践教学模式。然而,在校内实践教学资源较为缺乏的情况下,照搬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并不能完全适用于酒店管理本科的培养需求,对目前的职业市场要求来说,仍显得创新不足。(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成效并不凸显。据调查,我国目前酒店行业从业者,尤其是中层以上管理者,酒店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不足五成,而酒店管理专业人员职位多为底层服务和管理人员,酒店高级管理人才奇缺。从当前整体情况来看,照搬传统校企合作的酒店管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的人才在能力和素养上依旧与国际酒店管理人才有一定的差距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并没有在校企协同育人中获得帮助。由此来看,当前我国校企协同育人对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成效性并不显著。(三)校企协同育人流于形式。从酒店管理角度来看,虽然增加了酒店管理实操课,并在不同阶段安排学生到酒店不同部门进行实习,但绝大多数的实操课的动手实践概率不高,而酒店实习的周期相对较短,学生并未触及酒店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处理,为此,所谓的校企协同育人,虽然有其型,但实质上却依旧以学术型为主,应用性不强。研究认为当前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高校中推进,但高校对于应用型专业的实践工作的安排设计相对较少,协同育人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上的应用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因此,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校企协同育人将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口。

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架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体包含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等要素[2]。从校企协同育人视角进行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在教学目标、内容、管理和评估上都要考虑高校和企业双方合作的初衷,因此,改革不是单一环节或者单方面的,而应从校企协同视角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重新进行构架。(一)目标体系。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起引导驱动作用。包括了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制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以及在各个具体实践教学环节中,从认知、情感和应用能力等方面设定的分级目标。(二)内容体系。内容体系包括了酒店管理专业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案例教学、社会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竞赛展演、科研训练等),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来呈现具体的教学内容。[2](三)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包括了实践教学人员与组织的管理、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教学质量管理等。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中,实践教学管理涉及高校和企业的师资人员调配,管理体系是否完备事关协同育人的效果和协同创新的持续性。(四)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包括了评价指标体系(教师教学评价和实践效果评价)和信息反馈体系,它在整个体系中起到了信息收集和反馈的作用。而整个评估活动应该是有校内和校外、学生与教师、用人单位与学校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的。

三、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逐渐实行于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提升,尤其是实操课和阶段性实习的安排,在教学模式上极大符合了实践教学的要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情的变化,当前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严重制约了酒店管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为了满足校企协同育人所安排的“实践”教学,更多程度上是作为酒店暑期临时工,满足酒店旺季缺人的问题,并不能够就学校学习的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从而无法真正达到校企协同育人想要达成的预期目标。综上,当前多数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且雷同,多是以实操课和短期实习的方式来开展,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显著。(二)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而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多以学术为侧重。随着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劣是能否实现应用实践教学的基础,而校内外是否具备实训基地,是否配备优秀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衡量教学资源的一大标准。在当前的各高校中来看,多是以校企协同中的酒店作为实训基地,但作为盈利性组织的酒店,经营与管理的最根本目的在于盈利和服务消费者,为此,从实训场地到实训内容都要以酒店具体的实际运营情况来安排,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此外,教师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引导者,其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对能否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情况至关重要。但当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酒店虽然可以作为酒店管理学生的实训基地,但酒店从业者和管理者无法为学生进行授课,而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经验”往往是照本宣科,无法为实践教学提供专业、实用的经验传授,因此,教学资源匮乏也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三)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马克思哲学论中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对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成果,要依靠学生的实践考评来进行衡量。为此,在酒店管理专业实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需要制定较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但目前对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大多仍以考试、报告等结果性考核为主,对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学习情况的考察仍显不足。酒店管理作为应用型专业,其实践性相对较强,单纯以理论作为考核重点,对未来日常工作和职业发展弊大于利。

四、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丰富实践教学形式。一是从教学实践上,要以学生兴趣为基准,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能力。对于实践教学,要更为注重案例和酒店行业发展的实际,尤其要根据合作酒店面临的各种服务、管理的突发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二是实操课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发挥所长,分清实操课角色的主次。教室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进入酒店不同岗位角色,来实际进行操作。通过酒店工作情境模拟,让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运用理论知识应对实践中的难题,提高从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达到教学目标。三是应强化实践教学管理,采用集中、分散式相结合的实践方法。这种方式的运用,一方面便于对学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真正发挥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的应有作用。(二)增加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1.积极建立优质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酒店管理氛围。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实践经验和理论的结合是学习的重点和核心,为此,在酒店加持的实训基地外,校方也应在校内搭建职业平台、实训室,对酒店管理不同领域进行实操训练,如设置酒店客房实训间、模拟大堂等。2.积极搭建优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对校方本身教师结构进行提升。通过完善教师实践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基础,亦或是定期组织教师前往酒店进行考察进修、挂职锻炼,确保教师能够了解酒店行业现状,结合理论知识传道授业。另一方面要积极与校企协同酒店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尤其是通过选聘、邀请等方式,将酒店各部门行业精英、资深管理者请进校园,通过讲座、选修课等方式,让专业人士将自己的经验和阅历用来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同时,还应就当前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进行强化和细分,通过保障师资力量和硬件资源设施,顺应时展和人才需求变化,创新合作机制,开创校企协同育人新局面。(三)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教育是以培养多样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因此,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不能以一纸试卷或实践教学的最终得分来进行衡量,还应就学生实践过程的各项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为此,对于纯理论考试和看结果的实践考试应摒弃或比重有所缩减,适时增加对实践过程、创新能力和理论运用等方面予以综合考量,从而指引学生更加科学、有效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考核体系的考核主体应该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除却教师的理论考评外,还可以通过酒店管理人员、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来寻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避免单一的主观性评价,积极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确保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更加真实地反映实践教学效果。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GDP的增加为服务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把我国酒店业培养成为真正的现代服务业,使良好的酒店服务与管理能够更好地获得消费者的认同,需要全面提升酒店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而专业性较强的酒店管理人才缺口依旧在不断扩大。因此,学校要确定好相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制度,利用校企协同育人的契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创建更好的环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酒店管理相关专业的知识。同时要对师资力量进行扩充和融合,让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从纯学术性转变为综合性。此外,学生也要注重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强对酒店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管理实践能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秀玲,牟岚.跨境电商人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析[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8,2:185~189

[2]王丽敏.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作者:罗云利 莫利民 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