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思考

时间:2022-01-18 08:23:33

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思考

为建立初、中、高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通道,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打破中职学校发展困难和高职学校生源瓶颈的屏障,2011年,随着《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等文件的出台,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再一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掀起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校校合作”模式的联合办学热潮。几年来,大批学生已通过此种模式顺利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但不容乐观的是,有少数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在校培养的质量不太理想,学生对口就业率较低,行业流失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五年制大专班的招生规模,使联合办学的两校陷入了困境和反思。

一、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校校合作”模式及质量问题

(一)五年制高职“校校合作”模式。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校校合作”模式,通常是采用“3+2”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具体来说,就是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之间根据上级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双方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共同招收初中起点的应届毕业生,由高职院校统一录取,前3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学籍为中职学生学籍,由中职学校按中职学生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后2年在高职院校学习,学籍为大专学生学籍,由高职院校按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由高职院校牵头中职学校配合共同研讨制定,双方根据方案分段开展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完成前3年学业后,成绩合格,无需再参加其他考试,统一转入高职院校继续后2年的大专阶段学习,学业完成后,成绩合格,由高职院校的教育主管部门颁发“五年一贯制”(高职)专科毕业证书。目前,此种模式受到了迫切想摆脱生存困境的中职学校和急于想壮大生源规模的高职院校的欢迎。(二)“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通过走访部分毕业生和用人酒店得知,通过“校校合作”模式下培养的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存在服务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专业度太低,学习能力弱,自我要求低,没有明确的目标岗位,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不足等情况。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专业能力不足。专业能力不足主要是指学生在对客服务时,对服务的标准、程序及要求把握不到位,服务的专业度不够。如提供餐饮服务时,摆台不规范、标准,上菜摆位不科学,分菜不均,斟酒有滴漏,细节服务不到位等;客房服务时,清洁程序不对,清洁质量不达标等;由于学生外语水平太低,基本不能胜任前台接待服务工作。2.职业素养不高。职业素养不高主要是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尚达不到酒店的要求,在对客服务中,不经意间会出现如下情况:客房清洁卫生时未经消毒就把已消毒的标签贴上;遇到客人能避就避;传菜过程中偶尔“先下口尝鲜”;工作任务完成就好,不求精益求精;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个人所得;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协作效率不高。3.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低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低下是指学生自我发展的意愿和能力不匹配,眼高手低,在工作岗位上自控能力弱,学习能力差,创新能力低,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弱。对自我发展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一方面想成大器,一方面又不努力去付诸行动,等等。以上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很难在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发展和成就,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追寻根源、探索对策。

二、对“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反思

(一)反思教育教学管理方式。“3+2”校校合作模式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不同层次的相对独立的管理方式。前3年由中职学校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后2年由高职院校按照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学生管理办法在内容和要求上有明显的不同。中职是以学校为主体的管理方式,强调学生管理的统一性、严格性,在实际管理中个别学校过死过严,甚至是为达到管理的“规范性”而打压学生的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的欲望和能力;高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方式,学校做好安全保障和服务工作,尽可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强调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显然,这两种管理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不适,导致学生转段前后思想上的落差较大,对其学习和生活会造成较大影响。(二)反思课程设置。针对五年制学生入学年龄小,学习成绩差,学习目标不明,学习难以适应,心理品质消极或行为失范3等学情,在课程安排上,应结合专业需要,科学地设置课程。但据了解,部分学校在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前3年中职阶段就出现了诸如基础会计、公共关系学、西餐烹饪基础、宴会设计与组织等一些专业能力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否与15~18岁学生心智模式的发展相匹配呢?是否需要进一步推敲、研讨?经调查,虽然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此类课程,但实际上有的中职学校并未开设,即使开设的学校,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关乎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素质教育课程则开的较少,这将不利于打造学生的“宽基础”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反思实习实训。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实际上就是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不高。据调查,在举办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的中职学校中,有一部分学校的实训室建设过于简陋,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硬件要求。比如,一个班30多名学生,客房实训室里只有两张床,没有前台实训场地,中餐摆台只有一张桌子,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操作的时间太少。有的学校干脆就只上理论课,设想把实训环节放到第6学期的跟岗实习,导致大量学生流失。还有的学校在选择跟岗实习单位时门槛太低,企业纯粹。把学生当临工,对学生的指导少之又少,再加上学校方的跟岗教师不到位,跟岗实习变相成为学校向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的方式,根本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四)反思师资水平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科班出身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师资是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后转专业进入的,缺乏酒店管理和服务的实战经验。还有极少数师资是从企业调入的,他们有丰富的行业工作经验,但可能对教育教学规律了解不深,对系统教学方面有所欠缺。总体来说,绝大多数中职学校既有行业经验,又懂教育教学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是极少的,这对发展职业教育来说是个掣肘点。

三、“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科学遴选合作学校为提升“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遴选优质的中职学校作为合作对象是必要的。首先,要综合衡量预合作学校的办学能力,包括校舍建设、生均面积、生师比例、图书资料、运动场所、师资力量、开设专业及专业水平、校园文化建设、师生获奖情况、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其次,要重点考察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情况,主要是专业实训室、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其中,专业实训室在数量和质量上要基本能达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要求,配备一定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三,要重点了解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可通过听课、座谈、学生评教等方式了解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查阅相关教学管理资料考察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从而预估五年制学生前3年教学质量保障的可行性。第四,要进一步考察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杜绝“死管”、“管死”的做法,双方可探讨制定出可行的有别于中职学生管理办法的中高职衔接的五年制大专学生管理预案,且中职学校愿意实施完成。第五,要了解本专业近三年来的中专招生情况,预测五年制大专的招生效果。最后,还要考察中职学校对“校校合作”工作开展的保障体系是否建立,是否能保证联合办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细化课程标准。调整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建设,是提高培养质量的核心。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校校合作”双方最首要、最根本的事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前,应深入企业、行业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和预测市场需求后,基于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分析,合理定位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制定基本素质课、专业基础能力课、专业能力课和选修课,并细化每一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由于合作的两校或多校软硬条件存在差异,还需广泛听取各合作学校教务部门和专业科室的意见和建议,综合平衡后制定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初稿,最后经深入研讨交流后方定稿使用。这样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含课程标准)既符合市场的需求又具有可操作性。(三)加强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含第二课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的过程化管理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校校合作”的高职院校有义务和能力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督导,特别是本身办学能力不太强的中职学校,高职院校要对照课程标准,加强对其各个教学环节的指导和检查,尤其是要加强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的督导,要深入把控教学内容和质量,两校要经常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探讨教学评价体系,培育优质课堂,确保达到联合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同时,高职院校也要重视五年制大专转段后2年的教学质量的提升,要在综合评估学生前3年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及时调整和增加课程,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四)拓宽师资培训渠道,提升双师型教师水平。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是保证五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随着各地政府对职业教育资金扶持力度的增大,各学校的实训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共享经济”的到来,使中职学校享受到高职院校更多优质的实习资源,学生的实训实习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升。但师资队伍的专业度水平依然掣肘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如何才能较大幅度地提升师资水平?第一,对待新教师可考虑“引进来,送出去”的方法,根据生师配比要求,引进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让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帮、带”,争取新教师在一年内出师;同时,出台相应的政策,限定新参加工作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到企业锻炼半年以上,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教学工作。第二,为更新老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行业视野,要求其每两年到指定企业挂职锻炼不低于3个月的时间,这样可以使已有的师资队伍更加专业化和前沿化。第三,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提升平台。第四,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教师自寻门道,利用自身资源,自发学习,自我提升。第五,自身条件好的教师,可参加政府层面的相关项目,争取公费出国进修学习,以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整体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第六,“校校合作”过程中,为提升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水平和授课技巧,除可以采用以上策略外,还可到合作的高职院校跟班学习、观摩取经,或高职院校“送教到校”,共同开展专业研讨、教学研究活动等。

四、结语

“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大专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和提升工作,值得所有采用此种模式培养五年制大专学生的学校长期探索和尝试。五年制大专学生培养周期长,在此过程中,合作双方要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保持足够的耐性,要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和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来培养学生,使之成为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世菊.五年制高职学生教学与教育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

[2]许龙.浅析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3]周胜龙.关于中高职院校“3+2”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革新,2016(1)

[4]唐小纯.文霞云.以人为本,切实提高五年制高职大专生培养质量[J],新校园,2015(10)

作者:杨春燕 陈敬华 周令芳 单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