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高校教学队伍构建策略

时间:2022-12-12 09:58:30

试议高校教学队伍构建策略

一、创新新疆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模式的可行性

新疆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已有一定基础,绝大部分高校已经将教学督导工作纳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出台制度,建立机构,配备人员,划拨经费,提供工作条件,努力推进督导工作。在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方面,多数高等学校在本校离退休教授中遴选师德优良、教学水平高、富有教学与管理经验且身体健康者组成精干的督导队伍,面向全校开展工作,向校领导负责;有的高等学校则组建了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督导队伍,督导队伍成员中一部分是已经离退休并有高级职称、富有教学经验且身体健康的老教师,另一部分是各教学院系有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领导或教师;还有一些高等学校,既在校内离退休教授中遴选督导队伍成员,也从校外聘请少数有声望的专家承担督导工作。可以说,自治区高等学校在建设教学督导队伍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为创新督导队伍建设模式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多年来各级政府对教育开展的督导实践为改进高等学校的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参照和借鉴。“我国当代教育督导制度,作为一项教育管理制度在教育法规中得到确认,是以《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办发〔1986〕69号文)为起点。……我国教育督导的范围目前主要是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

目前,我区县级及其以上政府均设有教育督导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纳入行政机构编制;其人员一部分选自中等学校和小学中职称、资历、声望、水平较高的教师,另一部分出自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干部。教育督导机构在监督促进党和政府教育方针、教育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自治区基础教育学校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顺利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地方政府建设教育督导队伍的丰富实践为高等学校改进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模式提供了借鉴。2012年9月国务院公布的《教育督导条例》为创新高等学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模式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教育督导条例》明确规定:“对法律、法规规定范围的各级各类教育实施教育督导,适用本条例。”并对承担教育督导工作任务的督学提出了任职条件,规定应具备六项条件并经教育督导机构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教育督导条例》的颁布为改进高等学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模式提供了政策依据,高等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包括督导人员的选聘应当符合这个条例的规定。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学生和社会公众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强烈要求,成为创新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模式的重要动力。如前所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新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容乐观,教师队伍创新能力不足和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困扰区内高校的难题,亦是新疆高等学校为社会所诟病的软肋,更是政府急切希望高校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因所在。只要是对于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利的举措,学校的师生员工必定会鼎力支持,政府和社会公众也容易理解。创新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模式,以高质量的督导队伍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添力加油,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定能够得到高等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强力支持。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

改进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高等学校为主导,建设吸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校内外相结合的教学督导工作队伍,遴选高素质教学督导人员,提高督导工作的绩效和公信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校内外相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学督导队伍,首先要改变只面向高校内部选聘督导人员的习惯性做法。时下新疆多数高等学校实行的督导人选由校内人员自愿申请、有请即准、选人面窄、敷衍凑数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迅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必须吸纳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外校和社会上符合条件人员进入督导队伍,保持督导队伍活力,提高督导工作公信力,增强督导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次,这种模式并不需要增加人员编制,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设有教研性质的机构,可从该机构中遴选人员进入高等学校的教学督导队伍,代表政府承担问责任务;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状况理当拥有评价的权利,应该参与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可从高校学生亲属、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其他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等聘请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高校教学督导队伍,校外人员在教学督导队伍中所占比例不应少于三分之一。要尽力畅通让一流教师和管理干部入选高等学校教学督导队伍的渠道,坚决避免二三流人才敷衍凑数成为督导队伍主力的不正常现象,让一流的督导队伍创立一流的督导工作质量,促使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进入健康科学的轨道。一要明确教学督导队伍准入门槛与任职要求,确保思想道德品质优秀、作风公道正派、教学与管理经验丰富、群众认可度高、热心为教育事业奉献力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身体健康的人员入选督导队伍;二要完善督导人员选聘与退出制度,由高校人事部门牵头,会同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协商提出选聘督导人员的范围和条件,公告,采用自愿申请、单位推荐、教师或学生推荐、学生亲属推荐等多种方法产生拟选用人员方案,报高校校长办公会议审定,由高校校长颁发聘书,每年一聘,可以续聘;三要明确高等学校是建设校内外相结合督导队伍的责任主体,教学督导队伍建设规划、遴选办法、工作制度、督导队伍中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比例、日常管理与考核等事项均由高校决定并负责实施。

教学督导队伍的人数应根据学生和学科专业数量确定,一般每500—800名学生配备1位督导人员;高校应该保障并适时提高教学督导人员的待遇,按照不低于校内中层机构正职人员津贴的标准确定督导人员的报酬。要加强对已选定的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方予聘任。这种校内外人员相结合组成的教学督导队伍,较之以往多数高等学校教学督导队伍成员均来自于校内的状况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扩大了高等学校选聘教学督导人员的范围,有利于高校教学督导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优秀人才做督导,优秀督导促教学”局面的形成;二是能够及时将政府和社会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与建议吸收到教学督导实践中,促使高校出台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相吻合;三是增加了高校与社会联系、交流、合作的渠道,有利于高等学校开门办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创建校内外相结合的高等学校教学督导队伍,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一是在人选条件上,要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高等学校的首要责任是立德树人。教学督导人员应当是师德的楷模,至少也应该是自身思想品德无可挑剔,方能在师生中真正树立既“督”又“导”的示范形象,这是提高督导工作权威和公信力的基础;在遴选督导人员时应力求对学校已有学科专业的全覆盖,至少每个一级学科有一位熟悉该学科的督导人员。二是在创新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模式中既要将绩效放在重要位置,也要注重以人为本,把绩效要求与道德品质要求结合起来,防止绩效唯一,避免发生一些学者所指出的现象:“作为人类理性之一部分的经济理性已然被泛化为人类理性的全部,成为现代社会用以衡量一切的终极圭臬。随之,经济理性的观念也不断渗透和侵入日常生活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层面,成为左右现代人判断、选择和决定一切事情的基本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高等学校育人为本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它不应只追求显性的短期的绩效,教学督导队伍的建设应当体现立德树人的要求。三是在教学督导人员待遇方面,应将改善物质待遇与精神鼓励结合起来,通过比照校内中层正职阅读相关文件材料、定期安排考察交流活动、提供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机会、定期安排体检等体现学校对督导人员的重视和关心,同时以不低于本校中层正职平均津贴水平来确定督导人员报酬,使督导人员的待遇有较强的吸引力。不断改进高等学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模式,扎实提高督导工作水平,对于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质量实现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作者:张治安翟晓甜单位:伊犁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