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信贷风险控制问题与成因

时间:2022-05-14 05:12:00

邮储信贷风险控制问题与成因

邮政储蓄银行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的成立,改变了过去邮政储蓄业务单一的局面,将长期以来只存不贷、资金转存央行享受无风险利差的负债业务,进一步拓展为包括信贷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一、邮储银行信贷基本情况

2007年6月22日,邮储银行第一个小额贷款营业部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魏庄镇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其小额信贷业务在全国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也拉开了邮储银行正式进军信贷业务的序幕。2008年5月20日,邮储银行在北京试点开办个人二手房信贷,6月2日,邮储银行信用卡系统上线,邮储银行第一张信用卡成功发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邮储银行信贷业务开始趋向多元化。目前,邮储银行正式开办的信贷业务分为两大类:个人信贷业务和公司信贷业务。个人信贷业务包括“好借好还”个人信贷和“佳信家美”住房贷款。“好借好还”个人信贷又分为小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和个人质押贷款,“佳信家美”住房贷款专门针对个人二手房贷款;公司信贷业务包括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和小企业贷款。截止到2010年底,邮储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5443亿元,实现净利息收入429亿元,与2009年同比增加214亿元,增幅为100.06%。从整个资产质量方面看,小企业不良贷款率为1.62%,全行不良贷款率为0.33%。上述数据表明,邮储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局还是比较喜人的,但这和邮储银行原始资产优良以及基数低有着很大关系。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邮储银行成立时间短,加之以前一直只存不贷,缺乏信贷经验,在信贷风险控制上尚处于摸索阶段。可以说,邮储银行信贷业务任重而道远。

二、当前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1.尚未形成正确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由于处于信贷业务萌芽阶段,信贷业务的发展是目前邮储银行所重点关注的,但对信贷风险控制理念的培育和引导力度不大,导致其在全行未能得到渗透和普及。总体来说,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意识滞后,缺乏正确定位,而树立风险控制正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理念。目前,一些基层员工或信贷人员喜欢将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分开,认为二者是对立的。在这种错误认识下,很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第一种极端认为风险控制是阻碍业务发展的绊脚石,要想信贷业务迅速发展,就必须暂时把风险控制放在一边置之不理;另一种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通过否定业务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这样导致很多该发展的业务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削减了邮储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此外,邮储银行对员工信贷风险的危害性以及信贷风险控制的必要性教育缺乏,尚未形成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文化,只在各省(市)分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才能看到口号式的类似于风险观的简单表述,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较少辅以真实的风险事件进行警示,先进的风险控制经验推广不足。

2.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尚待完善邮储银行依法成立后,由于部门、机构职能变更和业务范围扩大,该银行一方面对过去邮政储汇局制定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清理,选择可以沿用的部分,一方面又针对新业务(主要指信贷业务)的开展制订新的风险管理制度。邮储银行针对各项信贷业务的开展先后制定了多项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管理办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二手房贷款操作流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操作规程》等制度文件。然而因为信贷业务零经验,对于新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效用还需要在具体执行中跟踪考察。在信贷业务品种短时间内以较快速度增加的情况下,一些创新业务甚至还存在着制度空白。此外,风险管理制度未覆盖邮储银行全部业务流程,较为完整的风险合规体系尚未形成。邮储银行虽说在内部控制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建立了由信贷部、审计部、风险合规部以及其他业务部门组成的内部控制框架,但是,内部控制“盲区”依旧存在,如存在岗位职责缺失、不当或滞后现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跟不上信贷业务发展以及授权设置达不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等。邮储银行还需在内部控制操作流程科学化、执行制度纵深化以及岗位职责规范化等方面继续加强。

3.信贷绩效考核不够科学邮储银行目前信贷业务的绩效考核,主要针对效益、发展和资产质量三类财务指标进行。对于在信贷过程中是否实现了内部运营目标和客户目标,绩效考核中并没有提及。效益类指标在实践中未将风险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从而造成损益表上反映的是虚增的利润,由此给业绩考核带来偏差,同时也使银行在选择客户、发放贷款、利润分析等方面容易出现短期行为。发展类指标由于可以脱离真实利润的获得而实现,故发展类指标在实质上冲淡了银行对真实利润的努力。当商业银行工作重心转移并聚集在发展指标上时,往往很容易忽视发展所带来的风险。资产质量指标具有滞后性以及一定的弹性,在信贷风险检查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下,考核对象会通过追求短期业绩来掩盖风险,同时还会利用发展指标来促使资产质量指标的实现或部分实现,如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大来稀释现有的不良资产比重,从而使不良贷款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现行的信贷绩效考核办法无法保证邮储银行真正实现风险收益最优化的经营目标。

4.没有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借款人实施系统化持续监测,提前发现和识别风险类别、程度、范围以及风险变化趋势,并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信号。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将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应对信贷风险反应滞后和风险判断表面化的状况。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年轻的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建设上还远远不够。如缺乏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只有可用于事后统计和事后监控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在宏观经济信息、市场信息、行业动向、行业标准、企业经营状况、企业信贷资金使用、信贷资产分布、信贷资产存量和增量等方面数据匮乏且涵盖不广。除此以外,邮储银行在信贷风险跟踪、监测和控制手段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信用的缺失直接导致信贷风险

(1)客户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虚假出资、粉饰财务报表、虚增盈利、隐瞒负债和其他不利信息等手段从商业银行骗取信贷资金。

(2)客户不信守承诺,随意更改信贷资金用途,转投高风险项目,或通过破产、分立、租赁、出售等方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3)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通过为客户出具虚假报告,协同骗贷或逃废银行债务。客户和中介机构的失信行为,极大地影响了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客户和中介机构双重失信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几乎不可能辨别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和其他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很容易产生错误判断。

2.银行同业间无序竞争加大了邮储银行的信贷风险

随着我国金融业在2006年年底全面对外开放,国内银行业竞争陷入白热化阶段,商业银行之间出现了盲目无序的竞争。为了不被市场淘汰,邮储银行也卷入其中,这严重影响到其信贷资产的安全。主要表现为:

(1)邮储银行在无序竞争和赶超的双重压力下,短时间内只能通过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张来迅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受其经营管理水平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的制约,其信贷资产的安全不能得到保证。

(2)商业银行间的无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某些借款企业的过度扩张倾向,使得信贷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加大。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偏好趋于相同,喜欢追逐大客户和优质客户,银行间的不良竞争更加剧了银行向大客户和优质客户争相放贷的现象。而若大客户和优质客户出现扩张不利,放贷银行就有可能转变成风险大户。

(3)商业银行间的无序竞争也催生了借款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下,一些商业银行往往会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吸引客户,从而导致利率不能全面覆盖信贷风险。

3.邮储银行金融创新不足,银行资产信贷集中化

邮储银行目前的业务范围涉及个人业务、公司业务、信贷业务、理财业务、托管业务和外汇业务等品种,改变了长期以来只经营个人存款业务和汇兑、代收付、工资、保险以及代销国债等一些基本中间业务的不利局面。但总体而言,邮储银行金融创新仍显不足,主要表现为邮储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以理财业务为例,邮储银行理财产品的提供能力与国内四大商业银行相比有较大差距,尤其是针对高端客户的个人理财产品,邮储银行至今还是空白。邮储银行在外汇即期交易、外汇远期交易、外汇衍生产品交易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国际结算上,邮储银行票据业务才起步不久,对于以票据业务为基础的托收、信用证和国际保理等结算方式,在实践中很少涉足。

4.邮储银行分设机构模式存在弊端,且内部控制薄弱

由于基层邮政体制改革不彻底,在银行业务上实行邮储银行与邮政混合经营、混合管理的特定模式,导致邮储银行目前的分支机构分为三种形式:邮储银行自营机构(一类网点)、与邮政的共营机构(二类网点)和邮政网点。对于自营机构,邮储银行控制力较强;对于与邮政共同组建的共营网点,邮储银行只负责指导业务和选派支行长,而邮政则负责管理具体工作人员,由此容易造成职责不清,随着业务逐步发展,矛盾将会逐渐升级,存在的风险隐患也会不断增大;对于邮政网点,邮储银行无权干预运营,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信贷操作风险。另外,邮储银行内部控制薄弱,总体来说,表现在:第一,内部控制目标不清晰,以被动的合规导向的内控制度为主要形式;第二,由于控制方式尚未标准化、对主要业务环节缺乏全面分析以及制度文件过时或不完整,导致没有建立正式的风险评估程序;第三,内部审计不完全独立,审计工作任务零散,质量不高;第四,内部控制覆盖不全面,只覆盖了大的业务层面和一些业务产品,没有完全延伸至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以及业务流程上。

总之,信贷风险是现阶段邮储银行面临的最突出、最主要的风险,邮储银行应积极审视自我,找出在信贷风险控制上的不足,吸取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以使邮储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