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押品管理应重视的风险点

时间:2022-03-12 03:44:00

银行押品管理应重视的风险点

抵押和质押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担保手段,押品的风险缓释作用为资产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进一步探讨押品管理风险和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我行押品管理制度、现状、管理环节及风险点进行了分析,为押品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押品及押品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1)内涵:押品,顾名思义,就是指抵质押物品

从法律角度讲包括抵押财产和质押财产。抵押财产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以不转移占有方式抵押给债权人的财产。质押财产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以转移占有或登记公示方式出质给债权人的动产、权利。押品管理是指押品的受理、审查、评估、登记、监控、处置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2)押品管理的重要意义

①押品本质是缓释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真实、足额做好押品管理,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贷款的损失率,提高不良处置的回收率,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银行整体风险预防和管控能力,促进业务发展和创新。②押品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银监会下发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监管资本计量指引中,押品量化管理是实施新协议达标的一个要件。科学、合理做好押品管理,一方面能够更有效地节约资本占用,另一方面能够使银行整体风险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2目前我行押品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情况

在建行股份制改造以后,我行押品管理工作与以前虚有、分散、无序等相比较,取得较大进步,建立了押品管理制度(包括制定了押品管理办法以及多个专项押品管理制度)、推广应用了押品管理系统、规范押品范围、将押品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之中,填补了长期以来制度、技术方面的空白,使押品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1)押品管理的部门职责分工及人员配置情况

①职责分工:依照“谁经办、谁管理”的原则进行押品管理,其中对公授信业务押品管理由公司事业部负责,具体经办人员为管户客户经理;零售信贷业务押品管理由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负责,配备专职押品管理人员,经办贷前客户经理和贷后客户经理协助。②押品权证管理:押品权证由会计部门相关人员保管,对出入库严格按照我行中国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授信业务押品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和押品管理系统有关程序规范操作。

(2)押品各操作环节管理情况

①受理环节:按照(中国建设银行主要押品类别的具体接受标准要求,由贷前营销人员(客户经理)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受理;在初步确定准入某项财产为押品后,要求债务人提交押品的产权证明材料、抵押(出质)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等其他相关材料。债务人非抵押(出质)人的,要求债务人提交抵押(出质)人出具的担保意向书。收妥材料后,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对押品证明材料的真实性、押品存放状况和占管情况进行核实,并进行现场勘查工作。②估值环节:按照评估阶段划分为贷前初次评估和贷后重估。第1,对公业务:一是贷前初次评估:由我行认可的外部评估机构(经省分行批准确定)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该评估结果经我行内部评估人员审查认定,最终确认为押品的初次评估结果(价值)。二是贷后押品重估:客户经理根据重估频率要求,结合贷后管理和十二级分类工作内容,搜集押品存续状况、市场信息等影响价值重估的关键资料,对押品进行实物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与搜集的重估资料一并提交内部评估人员。内部评估人员根据客户经理提供的资料,重新测算押品价值,撰写(押品价值重估报告。内部评估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负责审查押品的重估价值,并在押品价值重估报告》上签字确认,报告中押品价值作为最终押品重估价值。第2,零售业务:一是贷前初次评估:对个人住房贷款(一手房)押品,由客户经理按照成交价格进行评估,按照审慎原则直接确定初次评估价值。对其他个人类信贷业务(不含个人质押贷款)押品,与对公业务初次评估相同,由我行认可的外部评估机构(经省分行批准确定)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该评估结果经我行内部评估人员审查认定,最终确认为押品的初次评估结果(价值)。二是贷后押品重估:与对公业务相同,由押品管理人员根据重估频率要求,搜集押品存续状况、市场信息等影响价值重估的关键资料,对押品进行实物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与搜集的重估资料一并提交内部评估人员。由内部评估人员直接确认押品价值。③抵押权设立环节首先由客户经理按照授信方案要求与客户签订抵(质)押合同,并进行公证;然后由客户经理(双人)到有关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④权证移交及保管环节客户经理从登记部门领取抵(质)押权证后,5个工作日内将权证移交保管部门进行保管,并留存移交手续。在日常保管阶段,如出现借阅、外借、结清等情况,按照我行有关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建立登记台帐,严格合规操作。⑤押品的监控及处置环节押品日常监控由经营部门客户经理或押品管理人员负责,以现场监控和非现场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押品的管理和使用状况、价值和变现能力等风险事项的进行持续监控,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并做好控制预案。对押品的处置,对公业务由资产保全部门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我行近两年没有发生处置押品情况;对于零售类信贷业务,由于办理了公证,我行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从而提高了押品处置的效率。

(3)外部评估机构的管理情况

①外部评估机构选择方式:根据当地现实状况,按照上级行有关备选条件,我行首先提出备选机构名单,报省分行公司业务部门批准。②动态化管理:一年一选,根据上级行准入退出机制,严格筛选上报。③外部估值审核:我行配备专职内估人员,与客户经理、部门负责人一起完成审核、认定工作。

(4)贷后押品管理情况

①贷后检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押品管理岗位人员日常检查(管理),二是押品管理部门组织的押品专项或跟踪检查。第l,日常检查:对公业务,押品管理人员为管户客户经理,对押品每月现场检查一次,主要查看押品实物状态、价值变动、权属变化情况;零售业务,押品检查主要是资产质量控制岗人员,现场检查抵押权证,对于没有抵押登记证明,或贷款发放以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正式抵押手续的,向抵押登记岗询问抵押登记证明办理情况,判断原因是否合理,并将情况反馈个贷中心负责人;如存在须马上报告的重大情况,质量控制人员立即向上一级管理人员进行汇报;根据检查结果填写抵押登记情况检查清单。第2,跟踪检查:建立了押品贷后管理跟踪检查机制,及时采集、分析、处理抵押人及押品风险信息,有效识别、评估押品风险,并进行风险提示和控制。②押品重估第1,重估频率:一是对公司类贷款项下的房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等价值相对稳定的押品,原则上每年评估一次。二是在贷后检查和十二级分类工作时,如发现押品形态发生变化或市场价格趋于恶化等不利情形时,即进行及时价值重估,以反映押品的公允价值。三是对存货、仓单等价值波动相对较大的押品,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定期评估,原则上不低于每季度一次。四是对市场价格波动较为敏感的押品,加大重估频率。五是对零售业务,按季对当季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由次级及以上分类向下迁徙为可疑或损失的贷款至少进行一次贷后重估工作,同时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抵押物价值非正常减少情形进行贷后检查并确认押品形态。六是特殊情况:即当发生以下事项时,即使未到重估周期仍需要对押品价值进行重新评估:第一,押品市场价格发生大幅下降;第二,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或发生信贷违约事件,如公司类贷款逾期半年以上或发生其他重大违约事件;第三,被认定为“假个贷”、疑似“假个贷”,押品价值可能发生重大不良变化;第四,押品担保的公司类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向下迁徙为不良贷款;第五,押品由信贷经营部门移交资产保全部门;第六,发生重大风险事项等其他需要重估的事项。第2,重估方式:主要是结合市场房价、房屋座落位置、周边环境等因素,由内估人员分析、评估、确认。第3,重估人员:零售业务评估人员由贷后管理人员兼职;对公业务评估人员设置专职人员。

(5)押品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押品管理系统在规范押品估值与重估管理、完善权证保管信息记录、统一押品数据标准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和提供了重要支撑平台,该系统实施以来,对我行押品日常管理工作得到不断强化,对押品估值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了押品风险缓释作用有效发挥。

3押品及押品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1.押品的主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押品范围广、种类多,这里主要从保证金、房地产、收费权质押等几种常见押品进行分析。

(1)保证金:

①风险点:一是保证金来源的合法性;二是质押的有效性。②控制措施:调查核实保证金来源的合法性,办理合法、足额、有效的质押手续。(2)房地产:①风险点:一是房地产抵押真实性风险;二是抵押的有效性风险;三是房地产价值足额性风险。②控制措施:一是核实、检查抵押物的真实信息;二是办理合法、合规、抵押登记手续;三是选择权威、公正的抵押物评估机构,保证价值真实、合理;四是建立抵押物定期重估、检查和市场分析制度,持续关注抵押物价值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缓释措施。(3)经营收益权质押:①风险点:一是政策性风险;二是价值不确定性风险;三是执行性风险。②控制措施:一是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对经营收益权的影响,并做好预警分析;二是加强与权益登记部门沟通,确保质押合法、合规、足额、有效;三是加强对客户的账户管理,掌握资金来源和使用规律,保证对现金流的有效控制,并做好风险控制预案;四是加强对客户综合性服务,密切银企关系,从多渠道、多角度了解、摸清客户有关信息,掌握主动,控制风险。2.押品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及风险控制措施押品管理的风险点分布在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在不同环节,风险点不同,这里我们结合押品准入、押品评估、押品抵押登记、押品保管及处置等环节特点来分析主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1)主要风险点:

①押品的合规、合法性风险;②押品价值的足额性风险;③押品的真实性风险;④押品抵押的有效性风险。

(2)风险控制措施:

①押品准入环节:对押品准人要严格按照《担保法、物权法等有关法律要求,结合我行押品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做到准入有法可依、有规可循。②押品评估环节:一是评估机构选择要合法、合规;二是评估方法选择要合理、科学;三是评估价值确定要审慎,执行孰低原则;四是关注评估人员道德风险。③在合同签订环节:经办人员和押品管理人员共同核对押品有关信息,确保合同中押品信息与押品权证原件信息一致,与押品实际信息一致。④押品登记环节:采取双人共同到抵押登记部门鉴证登记过程,确保抵质押的真实、有效。⑤他项权证获取环节:为确保他项权证的真实性,指定专人负责到抵押登记部门领取他项权证,不委托他人或中介机构。⑥押品保管环节:一是加强对押品权证的保管;二是加强对押品现场检查和重估,保证押品持续价值足额覆盖风险。⑦押品处置环节:一是处置要确保及时性、时效性;二是处置方式、方法要合法、合规、透明,保证最大限度度覆盖风险。

4对公和零售业务押品管理的主要特点及差异分析

(1)主要特点:

①都属于押品范畴,属于金融机构有效缓释信贷风险的一种手段或措施。②押品管理需要专人负责,实地检查,保证实物与系统信息的一致性并及时更新,保证持续的押品价值能够覆盖风险。

(2)差异分析:

①种类不同:对公业务押品种类多,形式广,包括保证金、房地产、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收益权等;而零售业务相对单纯,主要集中在存单、国债凭证、房地产、汽车等。②管理方式不同:对公业务因押品种类繁多,一些押品专业化程度高,增加管理人员难度,特别是对价值变化不易确定;而零售业务押品相对单纯,价值变化易于评估,管理技术难度相对较小。③数量不同:对公业务户数少,押品也相应较少,管理工作量不大;而零售业务户多,押品量大且分散,管理工作量较大。④押品价值不同:对公业务单一押品价值较大,检查或重估频率要求高;二零售业务单一押品价值相对较小,通常采取批量管理,检查频率要求相对较低。⑤风险缓释水平不同:对公业务押品一般为土地、产房、机器设备等,相对零售业务押品房产、存单等,具有不易变现,价值波动较大特点,综合来看风险缓释水平也低于零售业务。

5押品选择的影响

(1)对客户的影响分析

①对融资成本的影响:一是采取保证金质押方式,客户直接融资成本最低;二是采取房地产、设备等押品抵押方式,需收取评估环节评估费,抵押登记环节抵押登记费,公证环节公证费等费用,客户融资成本相对较高。②对资金流动性的影响:一是采取保证金质押担保方式,将会“冻结”客户部分资金,从而降低其流动性;二是采取不动产抵押方式,锁定不动产押品,降低再融资能力。③对信用水平的影响:采取押品抵(质)押,增加客户违约成本,可促使客户按时履约,培养其信用意识,提高信用水平。

(2)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①对风险的影响:一是采取保证金或存单质押方式,押品风险缓释程度最高,贷款风险最低;二是采取房地产等押品抵押,押品价值稳定,易于变现,风险缓释程度也较高,贷款风险相对较低;三是采取机器设备等押品抵押,押品价值不稳定,如是专用设备,不易变现,且我行不具备对其识别、估值、处置等专业能力,风险缓释程度不高,贷款风险相对较大;四是收费权、账户质押方式,政策性较强,风险缓释程度低,贷款风险大。②对收益的影响:一是采取保证金或存单质押方式,我行议价能力弱,收益低;二是采取房地产、机器设备等押品抵押,客户费用开支大,我行虽然具有一定议价能力,但从客户成本角度考虑,定价受一定影响;三是收费权、账户质押方式,多属于医院、学校等公益性单位,政策性强,贷款利率定价受制约,但在综合性营销方面空间较大,有利于中间业务收入提升。③对发展的影响:押品选择各有利弊,因此,需要统筹安排,综合考虑。一是如果仅从风险角度考虑,选择保证金、存单等押品,风险低,但收益不高,业务拓展空间小;二是如果仅从业务发展角度考虑,选择高风险押品,收益大,但预期风险也较大,最终也将制约业务发展。

(3)医院、学校等特殊客户押品管理建议

①客户必须在我行开立收费账户,用于归集收费收入,同时加强与客户合作,提高结算比例和资金沉淀量。②建立并完善收费账户管理,有利于我行对客户资金流的控制。③确保客户对质押账户及账户内资金享有处分权,有利于掌握主动。④与客户约定,在特定条件下,我行有权提前收回贷款,切实保障我行权益不受损失。

6当地同业押品管理情况

(1)押品管理的部门职责分工

根据我行了解情况,农行、中行、工行等国有大银行押品管理基本与我行相似,押品管理在具体经营部门管理。

(2)押品准入及抵质押率要求

当地同业对押品接受范围严格按照担保法规定进行执行,抵质押率也是按照有关监管部门要求贯彻,具体根据业务品种、客户自身等不同情况进行浮动。

(3)押品管理的操作流程

通过了解部分同业,对担保方式选择、抵押权设立、担保处置回收基本与我行相类似,如农行对担保处置回收设立专门机构一资产经营部。

(4)押品估值管理

根据当地有关登记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要求,各行对押品的评估均选择外部评估机构进行,总体要求相对我行宽松,如农行、中行外部评估机构优先考虑本地机构,因为一方面这些机构多为登记部门下属机构,为登记部门认可;另一方面这些机构长期从事本地专业押品研究,对估值准确性方面具有优势。

(5)信用贷款的条件随着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各行加大市场争夺,不断降低贷款条件,尤其是在担保方式上掌握的比较灵活,如中行对重点大客户民权国电等采取信用方式;对本行员工发放信用方式个人贷款,突出差别化管理方式。

7我行押品管理需要关注的差距及优化建议

(1)需要关注的差距

①对押品认识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抵质押仅是贷款的形式要件”这种认识偏差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因此,对押品的经济价值、法律效力、市场变现能力等实质性审查不够深入,重形式、轻内涵。②对押品准入上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有些押品,虽然法律上许可,但对我行来说,不具备识别、评估、处理这类押品风险的专业能力,风险隐患很大,选择上应慎重。③对押品管理上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非常重视收取押品权证、办理相关登记手续,但对之后的持续性检查,还需进一步加强。④对押品系统及其应用有待进一步升级优化。目前我行押品管理系统刚刚起步,功能简单,覆盖比例低,实用范围窄,量化统计有限,技术分析缺失等,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和充实。

(2)优化建议

①深化押品管理系统的运用。一是通过押品管理系统的深化运用,健全和细化配套措施,完善押品风险的跟踪、估值、预警、反馈、响应和处理机制;二是通过深化运用,强化与工作实践的衔接,提高押品管理效率、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②进一步理顺押品管理体制和职责分工。一是把押品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在贷后管理中要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二是及时做好押品管理政策标准的制定、完善、技术工具应用、风险分析等,增加对营销工作的引导作用;三是经营部门要做好具体业务和交易的押品准入、估值以及持续管理;四是进一步明确押品管理职责分工,确保有专职的管理团队来承担对押品的跟踪监测、研究分析、风险报告和处理应对等工作。③加强押品管理专业队伍建设。一是强调在不同业务层面设立专职押品管理人员;二是加强押品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包括押品管理系统操作和押品管理基础知识及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押品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④持续梳理重检押品管理的政策标准与制度。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过去的一些管理规则和要求可能都要发生明显的变化,相应可能会对我们押品管理、押品风险状况带来影响。因此押品管理部门应根据外部市场变化以及我们自身具体情况,持续性做好排查梳理,重检押品管理的政策、标准和制度,做到调整的及时性、针对性和主动性。即对政策标准与制度进行梳理重检应该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