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意义探析

时间:2022-11-15 08:3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意义探析

[摘要]2018年3月召开的两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并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这是党和国家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而做出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意义的重大政治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宪法修正案;意义

2017年10月18日到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意义深远,其中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全党全国人民踏上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指南。2018年1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单独拿出一个全会的时间探讨宪法修改的问题,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2018年3月召开的两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并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这是党和国家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而做出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意义的重大政治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一、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载入宪法为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新时代意义丰富而深远,是承前启后、继往前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时代,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时代。新时代有不同的客观情况,一方面,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转化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制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处于改革开放的决胜时期。那么,在如此重要的时间关节点上,如何更好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关键的大问题。一以贯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思想建党”传统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不断通过思想引领和思想教育,带领国家不断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强化党的战斗力执行力,加强向心力,是党和国家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载入宪法,向国际国内彰显了旗帜,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指引,客观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强化“四个意识”、有助于思想统一、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向心力、凝聚力。

二、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载入宪法有利于开展“伟大斗争”继续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过去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极其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国内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和挑战,我们勇敢前行,开拓进取,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面对巨大的成绩,我们更应冷静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处于新的历史时代,处于面对四种考验四种危险的新时期、处于民族复兴的新节点、处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面对如此变化,我国适合时宜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新的讯号。一方面,在党的报告中的开头明确提出了此次会议的主题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取得伟大成绩的同时居安思危。习在全国政协2017年新年茶话会上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2018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又指出:“越是在取得成就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所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明确指导之下,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待成绩与困难,继续走在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的路上,而为了实现伟大的梦想,必须进行伟大的斗争,为了实现伟大的梦想,必须建设伟大的工程,为了实现伟大的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三、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载入宪法体现了宪法的与时俱行、突出了法律的系统衔接性(一)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体现了宪法的与时俱行。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处于重要的地位,规定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制度。[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台了四部宪法,分别是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一方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带领人民不断奋斗的历程,另一方面,也体现着宪法又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的历史规律。此次通过修改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对于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分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国家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作用,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意义重大而深远。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宪法完善发展,更好维护宪法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更好发挥宪法对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规范、引领和推动、保障作用。(二)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体现了宪法的与时俱行、突出了法律的系统衔接性。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突出了法律的系统衔接性,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宪法修改的历程体现了党在法律规定的程序下领导立法。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部署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之时,明确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第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在党的会议审议通过之后,由中央政治局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建议稿进行审议,这完全符合党领导立法,依法治国的各项要求。另一方面,宪法第七十九条关于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进行了修改,取消了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顺应了法律衔接性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后来修订的党章之中,对于党的中央党委委员会书记和中央军委委员会主席都没有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而只有现行宪法第七十九条对此有限制,因此,对三者进行统一,有助于保持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体制的一致性,实现三者在法治上的衔接,使“三位一体”领导体制在宪法上得以贯彻,进而有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四、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入宪有助于吸纳最新探索成果并将其融入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多个深刻问题,其吸纳了最新探索成果并将其融入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之中。(一)突出党的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和突出党的领导,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建立在多年来党和国家探索发展基础上得出的重大结论。一方面,从历史逻辑上,党的全面领导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另一方面,从现实和实践逻辑上而言,新时代,国内外各种干扰力量难以捉摸,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审视,能够担负起这样现实使命的非中国共产党莫属;中国共产党居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和卓越的政治才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所在。所以,适时地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宪法,有助于更好地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领导基础。(二)反映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收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的巨大经验,一以贯之地注重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这次在宪法修正中,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宪法21个修正案中有11条是涉及监察委员会,就监察委员会的产生、组成、任期、性质、地位等做了详细的规定。有利于实现对所有行使公职的人员监察全覆盖,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树立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用来,为人民谋福利。[3](三)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纳并发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载入宪法,二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国家提倡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公德。这不仅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务之急,因为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才能更进一步提高公民的价值观意识,为社会提供强大的整合力。(四)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的宪法修正案中提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中国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共同与全世界构建人类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具体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表现在经济、制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在经济层面,中国开辟的新型现代化之路、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等经济发展战略为改写全球发展观念、强化全球经济治理、加快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制度层面,中国倡导并积极参与的亚投行金等多边金融架构,推动和构建新的国际合作机制,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贡献。在价值观层面,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提出每个国家的命运都休戚相关,密不可分,应该风雨同舟,努力把我们的星球建设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为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合理性的价值引领,为重塑全球交往理性贡献了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

[2]中国宪法文化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陈晓枫,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M].https://baike.so.com/doc/6789642-7006251.html.

作者:张利亚 单位: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