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物理实验失败策略

时间:2022-06-27 06:51:43

评价物理实验失败策略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既然是实验,就意味着有成功,也有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失败而丧失斗志,我们要正确对待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很多物理实验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成功的,在失败中查找原因,改善实验条件和方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多次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发现物理规律,理解物理原理。

我们知道,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就是从不断地失败中发明了我们现在仍广泛使用的电灯泡。他在研究过程中,以超人的想象力、非凡的毅力和耐心,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尝试了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绝大多数专家认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前途渺茫,甚至英国还有一些专家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价值的,是在做一件异想天开的事。爱迪生不仅要面对一次次的失败,还要面对那些冷讥热嘲的人,但爱迪生心中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试验成功,不能退却,在他心中明白一个道理,即每一次的失败,就意味着向成功更迈进一步。终于,经过一年零一个月的刻苦攻关,爱迪生共试验了6000多种材料作为灯丝,试验了7000多次,最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虽然不是爱迪生那样伟大的发明家,但我们同样可以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中寻求成功之路。下面通过几个具体事例评价一下物理实验过程中的成与败。这是一个对老师来说非常简单的实验———覆杯实验。

但面对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我们应多给学生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这个实验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但实验过程中当学生把纸片盖好,翻转杯子过程时,杯底常会出现一个气泡,撒开手后,纸片下落。这与老师的期望正好相反,面对这种由学生给教师带来的实验失败,我们要积极引导,使学生操作更规范,并通过反复操作,区分出杯中留有气泡与杯中没有气泡时的本质区别,从而分析出为什么有气泡时水会流出来,继而发现问题的本质。

这样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认识更深刻,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教学效果远大于老师成功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如果在实验探究中学生得到了与我们教师所学知识有出入的地方,教师要发挥一桶水对一杯水的优势,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到实验不足,从而去优化实验原理,完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器材,客观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科学结论。把实验中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使其越来越完善。

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大部分学生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等于阻力×阻力臂。但少数几组却遇到了下面的问题:动力×动力臂不全等于阻力×阻力臂。师生通过共同分析,实验的设计方案没有问题,实验的步骤也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呢?经过分析数据,发现当阻力与动力相等时,阻力臂与动力臂也相等,那么力与力臂乘积相等,当力不等时,力臂不同,乘积也不同。经过反复实验,有的同学发现了一个现象:当力臂不同时,取下钩码,杠杆没有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杠杆上的滑钩,是它造成的吧!当大家发现了问题,并积极找到了原因后,同时也就想办法去解决它。

我们把滑钩换成了轻质的细线后,再去探究这个实验,从而得到了杠杆平衡条件。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直接经验,这远比教师的简单说教效果好。再有,在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实验中,尽量教学生去找材料,可以去实验室,也可以去生活中找,只要能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就行。学生积极性很高涨,亲自设计实验方案,自己选择实验器材,动手操作,几经失败,再重做实验,经过这样的几次探索,很多学生能有效完成此实验,得出准确结论: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样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总之,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想和想象能力,是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改革,区别于传统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创新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目标、体现培养创新精神,使中华民族朝着成为一个“创新民族”的方向迈进的战略性步骤,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而实验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找出不足,从而去想办法改进,最终成功完成实验任务。这样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品质等得到了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