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1:27:59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篇1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一、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首先,绩效审计评价一定要反映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紧密围绕当前电子政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评价和揭示电子政务在建设、管理、应用、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并根据这些评价结果,充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全面提高,以达到加强行政能力、提升社会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的目的。其次,电子政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突出其政务应用的特点,从行政管理人员和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研究和评价电子政务各类应用的效率性、方便性、实用性。重点关注电子政务的应用是否满足行政管理人员和群众的实际需求,系统和应用的操作是否简便,是否符合行政管理人员和群众的操作习惯。再次,指标体系应该全面反映电子政务各方面的绩效情况。在研究中,我们根据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将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价分为电子政务系统的成本效益、功能与应用、技术指标、管理体系、规划与协调5个方面,并对这5个方面进行全面绩效评价。最后,基本指标应该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范围比较宽泛,基本上由政府投资运作的信息系统都被纳入到这一范畴。因此,在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中,一方面要突出电子政务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能够面向各主要类型电子政务系统,使所采用的指标体系能够适应对大部分电子政务系统的评价。

二、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1.成本效益评价指标的构建。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属于政府投资项目的一种。在明细指标的设置上,将主要从系统建设和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绩效评价:(1)经济性。指的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成本控制情况,具体明细指标包括:系统建设资金成本、系统投资合理性、系统成本控制、重复建设成本等,主要用来评价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建设阶段的绩效情况。(2)效率性。指的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开发速度、投入力量、推广速度、使用情况等,具体明细指标包括系统开发周期、系统推广周期、系统使用比率等,主要用来评价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和应用的效率性。(3)效果性。指的是电子政务系统建成后的建设效果和使用效果,具体明细指标包括政府成本减少度、用户成本减少度、行政透明化程度、流程减少程度、经济效益等,主要用于对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效果性进行评价。2.功能与应用评价指标的构建。功能与应用是电子政务系统的直接产出,其效果也是系统绩效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因此对电子政务相关功能和应用的评价是电子政务系统绩效审计评价的核心内容。在进行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充分从用户的角度对应用和服务的效率性、方便性、实用性进行评价。相应的,功能与应用方面设置“效率性”“方便性”“实用性”三个二级指标:(1)效率性。对于电子政务系统而言,体现服务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服务的速度、质量和应用范围三个方面。只有速度快、质量好,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在相关业务范围内,才能认为该系统的服务具备了充分的效率性,具体明细评价指标包括服务速度、服务及时性、服务质量、操作简易度、服务覆盖度等。(2)方便性。用户便利性体现的是服务渠道的畅通程度,或者说服务交付方式的便捷程度。地理位置和时间、跨部门操作以及异常业务需求等因素对服务交付的影响都应纳入该指标的考虑范围,具体明细评价指标包括空间灵活性、时间灵活性、业务覆盖度、跨部门服务整合度、业务异常识别处理能力、弱势群体老年群体访问便利度等。(3)实用性。效率性和方便性满足要求时,也只解决了用户对于功能和应用的使用问题,而更为关键的是服务功能和应用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是否解决了以往没有应用电子政务系统时代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具体评价指标包括界面友好性、功能紧迫性、时间节约率、审批环节减少率等。3.技术体系评价指标的构建。技术平台是支撑电子政务系统运作的内在驱动,技术设计和实施的质量将影响电子政务系统的各方面表现。不过单纯从技术角度看,电子政务系统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其评价都是以架构设计、标准规范、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等几个方面为主。因此本指标的二级指标依次为:(1)架构设计。整体架构设计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基础工作,其合理性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成败。架构指标即针对系统架构设计进行评价,重点考察的方面包括需求分析、资源配置、可操作性等指标。此外,目前国内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往往存在重复和冗余的现象,比如在某单位同时存在着自行购进的和上级指定的两套OA系统,而该单位业务数据处理系统也提供了OA功能。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带来了业务上的混乱,影响未来的数据和系统整合工作。究其原因,就是在系统设计规划中没有从全局角度进行考虑,忽视了对系统的功能定位、与其他系统之间关系等方面的分析。因此,在架构指标中还特别提出“全局性”三级指标,以全面评价系统架构设计的合理性。(2)标准化。系统各种设计和接口的标准化是保证系统整合与交互能力的根本。由下往上看,这种标准化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即底层的技术架构标准性、中层的数据交换标准性,以及顶层应用层的业务数据标准性。因此,对标准化的衡量也应以这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3)安全性。相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其他方面特征,我国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比如基本的安全投资比例要求、进行软件安全测评的要求,以及根据系统业务的密级而提出的不同安全方案要求等。因此,安全指标的设计可以采纳这些国家标准,并充分利用各权威咨询机构的测评结果作为评价依据。(4)系统柔性。系统柔性主要体现的是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特征。我国目前正处于行政改革之中,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变动相对比较频繁,这就要求电子政务系统具有较高的柔性,否则一旦应用环境发生变化,系统将因无法适应而不得不淘汰。从技术角度看,这种柔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功能上的扩展能力和性能上的扩展能力,因此其三级指标的设计也应以这两个方面为核心。(5)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正确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平均故障恢复时间等可量化的指标上。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评价这些指标的前提是该系统的管理人员必须进行了详细完善的日志记录,而在实际工作中,并非每个单位都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在日志记录不完善的情况下,评价人员应该降低可靠性的评价水平。4.管理体系评价指标的构建。广义的信息系统管理包括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组织的信息资源配置和信息技术投资评估等方面。在本文中,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管理指的是狭义上的系统开发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和系统安全管理。设置的二级评价指标如下:(1)开发管理。主要从电子政务系统是否有持续、称职的开发团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是否充分,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开发过程管理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开发过程的绩效评价,更适用于对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跟踪审计,使得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能够及时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必要的整改。(2)运行和安全管理。主要从电子政务系统是否有专业称职的管理人员、系统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职责分工、数据安全管理、高层重视情况、人员培训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运行和安全管理的绩效审计,应关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目的是通过绩效评价和督促整改使被审计单位能够规范管理,有效维护系统安全,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系统的作用。5.规划和协调情况评价指标的构建。各地区、各层级、各行业的政务信息化是由诸多的电子政务系统组成的,而且各系统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做好信息系统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共享技术和数据,是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作用、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和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评价电子政务系统统筹规划和协调情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同一电子政务的近期、中期、远期开发是否具备科学的统筹规划,如金审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情况,有无功能冲突、数据和环境不兼容、重复建设情况;二是不同系统之间建设的规划、协调、数据和功能共享情况,如某市的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系统、国土资源管理系统、招投标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系统的数据接口衔接和资源共享情况等。电子政务绩效审计是促进和完善我国电子政务体系,实现高水平政务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以上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针对当前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绩效审计探索和实践,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和完善。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审计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挖掘具体的绩效审计方法,不断积累电子政务绩效审计的经验,助力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以更好地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提供审计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新友.从“电子政务”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发展.“中国信息安全”,2019(03)

[2]孟钊.试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现代经济信息”,2012(04)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篇2

[关键词]全面预算;高职院校;绩效评价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经费投入比例日益增长,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预算绩效评价,已经成为政府分配教育经费和学校争取办学资源共同面临的问题。2015年,湖南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完善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通知》明确了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及绩效评价情况并不如人意。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预算管理基础较弱,全面预算起步较晚,预算编制科学性不高,执行中刚性约束力不够;只重视预算编制,对预算执行结果没有进行必要的考核与评价,即使有,也仅限于对预算执行率考核而没有对效率、效益和效果进行考核,预算绩效考评环节完全缺失。因此,高职院校要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的绩效评价制度,对高职院校资金使用的效果、效率和效益进行绩效评价。

1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的意义

1.1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现实需要。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都先后提出了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期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高等教育是财政资源投入的重要领域,高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自然也成为国家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对高校“加强经费管理。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要“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1.2解决高职院校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费不足的现实问题。在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起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导致经费使用管理缺乏科学指导,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树立投入产出分析观,建立科学完整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切实开展预算绩效评价,能够有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职院校经费不足的问题。1.3提高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是高校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普遍落后于本科院校,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相距甚远。具体到预算管理方面,由于观念或体制原因以及缺乏有效的工具方法指导,一直存在绩效管理观念缺位、管理手段落后、考核评价单一等突出问题,高职院校自身加强绩效管理内生动力不足。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的绩效评价制度,切实开展预算绩效评价,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提升组织绩效、优化业务流程,帮助高职院校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治理能力,进而保证高职院校实现战略目标。

2设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绩效评价工作的核心是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设置指标体系首先应遵循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即:具体化(Specific),也就是说,绩效评价指标必须明确具体的指向全面预算结果(或过程);可衡量(Measurable),指绩效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量化或者行为化,以便后续考核;可操作(Attainable),指绩效评价指标涉及数据要从现有资料中获取,指标体系应简明扼要、定义明确、分类界限清楚;相关性(Relative),表明绩效评价指标应与评价内容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客观评价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时效性(Time-efficient),表明绩效评价指标应符合所属预算期的特点,且可以随着情况变化加以调整。此外,设置全面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应遵循以下原则。2.1战略导向原则。使用绩效评价指标往往带有导向功能,很容易使被评价者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因此,在建立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时,应与单位战略发展规划充分结合,根据战略目标设置绩效评价指标,发挥战略导向作用。预算管理应遵循“战略目标—绩效指标—指标值—行动计划—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的预算管理思路,实现战略管理、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有机统一,注重被评价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2整体优化原则。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变量输出的复杂系统,评价目标多元化,不能简单使用局限性较大的单一指标来评价,而应建立一套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指标不宜太多,以免失去评价重点。2.3动态完善原则预算绩效评价是一项持续、不断完善的工作,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趋势性,如果只用某一年静态的指标数值进行综合评价,就无法剔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绩效评价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设立指标体系应坚持动态完善原则,指标、权重和标准应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修订。

3构建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3.1明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高职院校作为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借助公共财政的支持提供特定的公共产品,面向政府、企业、家长等有关利益方提供服务,满足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是学院第一要务。因此,内部运营即学院内部各个业务组成的流程,可以理解为战略实现路径,业务流程质量决定学院提供服务的质量,内部流程层面在平衡计分卡中也居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学习和成长层面包含学院对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管理,是影响战略实现的无形因素,财务层面是对资源配置的管理,是影响战略实现的资金因素,可视为实现战略的保障。3.2构建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高职院校战略目标的共性分析,笔者从平衡计分卡的4个维度分别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2.1构建利益相关者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利益相关者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3.2.2构建财务层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财务层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上述指标体系设置,参考了教育部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能适应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由于各高职院校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较为复杂,因此,在上述指标体系中有少量主观评价指标以及较难准确量化的指标,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被评价单位的具体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微调,以使其更符合被评价单位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篇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外贸竞争力的研究,世界上的许多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包括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我国(地区)外贸竞争力,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极为紧迫的课题之一。然而,要研究中国外贸竞争力,就不能不对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建立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指标一般是指一个数量概念,用来反映社会管理活动的某一方面的状况。指标体系,则是指由单项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所反映的是社会管理活动的综合状况。在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一般是按等级来划分的,上级指标规定和制约下级指标的内容与范围,而下级指标的完成则对上级指标起到一种保证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目的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体系要考虑统计研究的目的,满足统计研究的实际需要。为了科学地评价一国或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观察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探索提高该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途径,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完整、全面反映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外贸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它由产品的外贸竞争力、产业的外贸竞争力和企业的外贸竞争力来体现。产品外贸竞争力,即出口产品竞争力,是指一国的商品在设计、开发、生产、营销、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商品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国际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产业外贸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产业及组合在国际市场上所具有的竞争能力。企业外贸竞争力,是指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诸方面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进行综合比较,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三个方面本身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因此,本文认为应从产品外贸竞争力、产业外贸竞争力和企业外贸竞争力三个方面构筑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联系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要从定量分析的全局出发,根据现象在特定活动中的作用设计指标,并使各种指标在同一体系内,相互协调,形成有机整体。在外贸竞争力体系中,产品竞争力是核心,企业竞争力是基础和前提,产业竞争力是依托和场所,外贸竞争力是合力和结果。它们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外贸竞争力必须以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其中,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和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而企业则是微观经济竞争的主体,所以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关键地位;产品是微观竞争的客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又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竞争上。特别是在当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产业内分工和贸易已成为主流,因此差别化产品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核心。当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稀缺性的影响和约束,一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均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国家和产业的竞争力最终是通过企业来创造和体现的,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有极强的相关性和依赖性,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可比性原则

设计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要考虑指标口径、计算方法在地区间、国际间及历史上的相互可比性。本文所设计的外贸竞争力指标既可与历史资料对比,又可用于国家(地区)的横向间对比。

可行性原则

设计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到与客观条件相适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可行性,又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统计制度和统计数据基础,不必要的和难以得到数据资料的指标不设置。

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分析及应用

按照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各指标从不同程度的角度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判定,具有一定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法模型(如表1所示)对一国(地区)的外贸竞争力进行整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判断,评价出一国(地区)外贸竞争力的优劣。

K1—Kr代表外贸竞争力的r个因素指标,具体实践中K1代表产品外贸竞争力、K2代表企业外贸竞争力、K3代表产业外贸竞争力;X1—Xm代表外贸竞争力的M个评价等级,具体实践中将外贸竞争力评价的等级设定为5个等级,分别确定为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和很差,如果认为某一指标(如产品外贸竞争力)很强,则可以被赋值为1.0;若认为很差,则可赋值为0;其他的中间值以此类推得出。nij代表对i因素指标的j等级评价的调查结果的数量。

将上表中不同的影响因素和等级分别赋予不同的权数(由德尔菲法及AHP法求得)和评分,由此得出计算公式:

外贸竞争力=K1×X1×n11+K1×X2×n12+……+Kr×Xm×nrm

=∑Ki×Xj×nij(i=1-4,j=1-5)

总之,外贸竞争力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预决性等特性。在研究外贸竞争力体系时,不能被庞杂的数字所淹没,而应面对数字、做出理性的思考,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做出定性、定量的有效性分析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找出提高外贸竞争力水平的可行途径。

参考资料:

1.宋明佳、张庚淼,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人文杂志,2003

2.陈春宝主编,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外贸竞争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胡列曲,国家竞争力理论的评价与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篇4

关键词:SPO模型;社会医疗保险;反欺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社会医疗保险反欺诈(以下简称“医保反欺诈”)工作,对欺诈骗保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据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各地查处违法、违规、违约机构40.07万家,查处参保人员2.61万人,追回医保基金223.11亿元。从短期来看,随着查处机构、个人以及追回基金的增加,医保反欺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长期来看,仅依靠查处机构、个人数量等指标无法充分体现医保反欺诈的效果。此外,全国各地目前尚缺少一套医保反欺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无法准确评价医保反欺诈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构建一套科学的、全面的医保反欺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够成为评价医保反欺诈效果的工具,为规范医保反欺诈工作提供支持。

1理论依据

SPO模型(结构-过程-结果模型)自1966年由Donabedian提出后,主要用于医疗服务质量评价[1]。大部分学者利用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维度进行医疗卫生质量评价[2]、护理质量评价[3]等,还有部分学者将其用于监管效果评价,例如食品安全监管效果评价[4]。由于食品安全监管效果评价与医保反欺诈效果评价在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相似性,SPO模型用于食品安全监管效果评价对本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SPO模型中的结构维度可以全面地反映出医保反欺诈的要素构成框架,涵盖医保反欺诈的各种参与要素;过程维度可以从时间角度体现医保反欺诈工作的各个阶段情况;结果维度是结构与过程的综合体现,可以反映医保反欺诈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依据SPO模型,将医保反欺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拟定为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

2指标体系构建

2.1专家基本情况

本研究邀请了来自医疗保险、医疗卫生等领域的15名专家进行专家咨询,从事其专业年限大于10年的专家占比达73.33%,获得高级职称的专家占比达73.33%。根据专家的判断依据(Ca)和熟悉程度(Cs),由公式Cr=(Ca+Cs)/2得出专家的权威系数[5],结构、过程、结果三方面的专家权威系数皆大于0.8,说明专家具备一定的权威性,这也给指标体系的建立构成了良好的基础。

2.2指标筛选

通过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第一轮专家咨询后,综合各位专家较为集中的意见,对初次拟定的指标作如下修改:修订4项,删除8项,增加12项。第二轮专家咨询时,按照“将重要性低于4且变异系数高于0.15的指标进行删除”的标准,经整理统计,删除1个不符合标准的三级指标后,最终确定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见表1。

2.3指标权重确定

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6]。第三轮专家咨询中,专家对判断矩阵中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对判断矩阵A中的每一个元素Xij采用1~9级重要性程度量化法对其进行权重赋分[7],在此基础上计算权重。经统计检验,各级指标的一致性比率CR值都小于0.1,所以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8]。各指标的权重值具体如表1所示。

3效果实证评价

利用上述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苏南的无锡市、苏中的泰州市、苏北的淮安市三个样本地区(由于欺诈骗保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负面问题,文中随机以D市、E市和F市代替)医保反欺诈的效果进行实证评价。

3.1确定评价标准值

在确定评价指标标准值时,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实际数值与效果成正比,数值越高意味着效果越好,此时标准值取最大值;第二种情况是实际数值与效果成反比,数值越低意味着效果越好,此时标准值取最小值;第三种情况是实际数值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则标准值是一个区间[9]。结合上述医保反欺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种情况不适用于此指标体系,并且存在第四种情况:二项选择式指标的标准值为0或100,当实际数值为“是/有”时得100分,当实际数值为“否/无”时得0分。由于调查时间的局限性,C6、C7、C8、C37、C38这5个指标仅有2021年的实际数据,为公平起见,2018—2020年间这5个指标的实际数值按照100分折算最终得分,第一类指标得分计算公式如下:第一类指标得分=实际数值/标准值×100C21~C28、C30~C33等指标在近几年符合第一种情况,但是长期来看符合第二种情况,根据政策规划的实施年限规律,将1~5年划为短期年限,将10年划为长期年限,目前仍采用第一种情况的计算方式,第二类指标得分计算公式如下:第二类指标得分=100-(实际数值-标准值)/标准值×20

3.2计算样本地区反欺诈效果

评价得分以D市为例,整合得到如下得分,见表1。计算出各指标的实际得分以后,再将得分与所对应的权重相乘,便得到了最终得分,E市与F市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分,见表2。

3.3样本地区反欺诈效果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实证评价发现,2018—2020年三个样本地区的医保反欺诈效果评价平均得分分别为71.4718分、77.1645分、78.7952分,总体来看,平均得分呈上升趋势,表明自2018年医保反欺诈行动大力开展以来,取得的效果逐年提升。尤其是在2019年,各地的医保反欺诈效果明显增大,有部分指标得到了满分;“失信扣分数量”“典型欺诈案件通报数量”等指标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且增量较大。但是,在实证评价中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反欺诈人员过少,三个样本地区参保人员均有上百万人,然而各地区的反欺诈人员仅有几十人,皆不超过30人,使得医保反欺诈工作十分繁重艰巨;二是定点医疗机构违规严重,与参保人员和定点药店相比,尽管定点医疗机构的法律法规知晓率较高,但查出欺诈骗保、违反协议的金额却是居高不下,骗保金额甚至高达千万元;三是参保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较低,调查发现,还有许多参保人员对医保领域的欺诈与反欺诈相关法律法规所知甚少,甚至认为和自己无关。

4建议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篇5

【关键词】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

市场营销竞争力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因此市场营销竞争力这一要素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将关系到市场营销竞争力发展的基本要素,根据内在结构组成情况构建成有机整体,从而为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借鉴,促使企业根据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逐步构建新的产品研发方向,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一、浅析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确定

衡量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应当从企业参与市场过程中获得的营销绩效作为切入点。一般说来,能够与企业市场营销绩效相挂钩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五大类,其一是企业开发和创新产品的能力,包括R&D投入占企业营销额的比重情况、企业研发新产品的成功率,以及新产品创造的营销额能占到企业营销额的比重情况等信息;指标其二应当为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包括企业研发产品的合格率、优良率,以及产品在研发后推向市场创造的效益增长率、产品在创新后推向市场进一步创造的效益增长率,当然,消费者对于产品性价比的满意率也要计入指标的考核;第三大评价指标属于企业管理品牌和营销传播的能力,涵盖着企业主打品牌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情况,包括著名品牌产品占企业全部品牌产品的比重情况,新品牌产品推向市场的成功率等信息;其四是供应链和销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反映着企业产品采购的优良率、准时率以及周转率,包括产品最终的销售回款率,涉及到企业所产产品利润率的大体变化情况;第五点评价指标要素,即服务与客户关系的管理能力,需要考察企业提供服务营销培训时间占到企业培训时间的百分比、服务销售占企业产品实体销售的比重等情况,主要是为了查看企业员工服务与产品服务带给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也就是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

二、浅析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选择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遵循两个层次入手的原则,一方面衡量每一大类指标中各个主要指标占该大类指标的权重情况,另一方面衡量每一大类指标在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中所占的权重情况[1]。可以采用实验验证法以及综合专家理论法,分析适合被选用于构建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若是选用实验验证法,则要求从横向对照以及纵向对照两种主要方法入手,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变量等条件,不断确定最贴近企业真实营销竞争力指标的权重。在横向对照实验验证环节,需要先选定一个企业作为恒定条件,再改变另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作为对照的变量要素;纵向对照试验验证方法则相反,需要先改变企业的某个营销竞争力作为变量要素,其余的条件则保持恒定,再逐渐根据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的变动情况,不断调整和改变某组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才能逐渐筛选并整合出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指标权重结果,使得最终计算出来的结果更趋于精准,以保证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真实性。

三、浅析时间尺度以及评价指标计算比较

在计算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时候,务必要确保整个计算步骤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以保证各要素的计算趋于客观真实。首先,应当运用这一公式,将每一大类的评价指标计算出来,其Ct代表每个t大类指标的分值情况,α1则代表每个第t大类评价指标中,属于第一位指标的权重情况,按照该计算公式依次类推。S1指代每个第t大类指标中,第一个评价指标的真实数值情况[2]。接着,还可以使用这一公式,计算企业市场营销总体竞争力所获得的分值情况,明确其中C指代企业能够获得企业能够获得的市场营销总体竞争力分值情况,β1视为市场营销竞争力第一大类评价指标的权重,C1则是第一大类评价指标所获得分值,公式后面的分值计算以此类推。等到评价指标计算完毕后,便可以采用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立足于企业过去某段时期的发展情况,计算分析企业当前每项指标以及市场营销总体竞争力,相对于过去那段时期所产生的具体变化,从而得到企业所产生的进步率情况。值得明确的是,若是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为负数,说明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出现了下降的情况,正数则说明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有所提升,还有可能出现计算结果为零的情况,说明企业的市场市场营销竞争力与同行企业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段。

四、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构建具有科学参考性的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建立具有科学性的营销方案,并且为营销方案的执行提供方向性的保障。通过计算与分析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有助于企业分析当前同行业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情况,从而增强企业的危机意识,促使企业结合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针对性的改进自身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继而结合市场需求逐渐定位产品研发目标,促使企业尽快对服务对象、服务产品进行定位,以便企业发现潜在的利益增长点。因此,当企业将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完成之后,还要不断结合市场环境以及竞争情况,加强体系的修改与完善,使得评价体系能够随着企业的动态发展而不断更新完善,逐渐将评价指标中要素之间的矛盾进行调整与解决,最终吸收借鉴创造一套经过实践打磨验证的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构建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让企业的管理人员了解到当前营销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从而为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信息参考。正常来说,市场营销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额外的价值,帮助企业建立同合作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从而在提供增值服务的基础上,广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度,最终逐渐提高并巩固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何娜,张苗苗,刘凯欣.论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方经贸,2014(9):46-47.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篇6

海洋不仅是重要的国土资源,而且蕴含着丰富的能源和生物资源,因此对海洋的有效利用关系到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长久以来粗放型经济模式的负面影响,海洋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渔业资源逐渐枯竭,海洋矿产资源受到无节制开采,不利于海洋资源的高效率利用,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也违背了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党的报告提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基本方略之一。由此可见国家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资源环境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重要一环,在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方面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审计署扩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审计范围,将其扩展到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领域。同时,在2008—2012年的工作发展规划中就已经肯定了资源环境审计的地位,并列为六大重要审计类型,而海洋资源审计作为环境资源审计的分支之一,是政府开展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海洋资源审计能够找出经济发展过程中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所存在的问题,明确现有海洋资源环境的优势,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方向。然而海洋资源审计现有问题和优势有待深入研究,审计结构有待健全,其在海洋经济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有待加强,因此研究海洋资源审计对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实践动态

早期学术界对海洋资源审计的研究散见于资源审计的研究中,将海洋资源审计看作是对政府、企业等单位海洋资源管理系统及行为的评价工具,通过审计对政策、行为进行系统性评价,确定是否达到法律和政策目标的要求[1]。随着海洋资源理论的不断发展,不同学者从不同方面对海洋资源审计进行了研究。关于海洋资源审计内容,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审计业务类型的角度出发,认为海洋资源审计包括海洋资源财务审计、海洋资源合规审计和海洋资源绩效审计[2-5]。二是将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具体到海洋资源审计,主要包括海洋资源重大决策事项、海洋资源管理情况、海洋资源法规政策执行情况、海洋资源资金管理情况和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5-11]。上述两种观点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实质相同,即按海洋资源审计内容确定自然资源审计各方面的内容,基本上都归类到绩效审计、财务审计和合规审计。关于海洋资源审计的评价指标,不同学者在国际审计组织(2001)所提出的海洋资源审计准则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研究。马仁锋等[12]构建了包括“港口数量、省重点海水增养区养殖面积、沿海星级饭店数量及出租率”等指标在内的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Barringtonetal.[13]归纳整理了海洋资源绩效审计的内容,认为审计内容应包括与水资源保护有关的理念、科技能力等有水资源利用保护有关的行为。Vilanova和Filho[14]构建了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主要指标的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张宏亮等[15]采用军令状式打分法、期初比较打分法建立了包括“海域面积、海洋水质达标率”等在内的海洋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夏丛芳等[16]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了海洋资源审计的定性和定量指标。陈波[17]认为海洋资源离任审计指标体系应结合自然资源和人工资源、初始指标和次生指标,同时构建了包括“海域面积、岸线系数、海水养殖面积、盐田面积”等指标在内的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商思争等[18]采用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包括“自然岸线、海水增养区、鱼类总量、海洋油气区”等指标的体系。综上所述,研究海洋资源审计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问题的文献相对较多,理论界对海洋资源审计的研究呈现多元化态势,对本文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由于缺乏对海洋资源审计的细致研究,对海洋资源审计的研究普遍被包含于资源审计的研究中,海洋资源审计评价体系尚未取得较为公认的研究成果。目前尚缺在特定的审计目标下对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的系统性研究,尤其缺少对海洋资源审计结果的衡量与呈报。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准确评价中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状况,揭示我国海洋资源当前的利用问题,丰富海洋资源审计的研究内容,系统性地完善海洋资源审计的评价理论体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

三、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

(一)理论模型。PSR模型最早由加拿大统计学家提出,后经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完善,将其运用于资源审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指标选取,并融合责任审计进行绩效评估。安家鹏等[19]、房巧玲和李登辉[20]也以PSR模型研究资源环境离任审计评价指标,可见已有学者在资源审计评价指标选取的过程中运用了PSR模型。基于海洋资源审计的发展和其评价指标尚未建立的现实,Reed[21]在海洋资源审计中采用PSR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区域内海洋资源的状态与其承载的压力,衡量资源是否被过度开发利用。PSR模型的原理是人类以各种方式向资源环境索取生存发展需要的资源,减少资源储量,改变环境质量,受到改变的资源环境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推动人类针对资源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意识上和行为上的改变,二者不断相互影响,形成了“压力(P)———状态(S)———响应(R)”的作用关系。压力是指资源环境所需背负的人类利用资源环境进行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需求,包括物质消费、资源消耗和经济、社会活动中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行为;状态是指一定时间内资源数量和环境状态的情况,包括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现状;响应是指社会针对资源环境的变动做出响应,通过一系列行为预防、阻止、减轻资源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同时对资源环境变化的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补救。三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环境污染的减少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使资源环境的压力降低,同时环境污染的治理、生态的保护使响应增加,最终改善资源环境的状态;相反,环境污染的增加和资源的低效利用使资源环境的压力上升,此时环境污染治理不力、生态保护不全面会使响应下降,从而使资源环境的状态恶化。因此,建立基于PSR模型的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明确海洋资源保护治理和利用管理的结果(S)和影响因素(P和R)间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压力、响应和状态分明是事前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政府通过战略规划、政策导向等对海洋资源进行调节,随后通过海洋资源的反馈对海洋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和治理,最后形成了海洋资源的最终状态。PSR模型从三个维度出发,反映互动关系,系统性地完善海洋资源审计的评价理论体系,拓宽海洋资源审计开展模式,从不同维度对海洋资源利用管理情况和影响因素做出量化的评价。(二)指标体系构建。1.构建原则。(1)全面系统与重要性原则海洋资源审计要求全面系统地评价海洋资源的利用状况,因此选取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时根据全面系统这一原则,统筹兼顾、宏观全面地反映海洋资源的利用情况。但过多的评价指标会显得杂乱而没有重点,影响最终的审计结果。因此,在指标设计时要考虑海洋资源的特色,既全面系统又有所侧重地选取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2)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定量和定性的指标选取方式中,定性指标是定量指标的依据,定量指标是定性指标的具体化,二者之间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构建出来的海洋资源审计评价体系才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反映海洋资源利用情况。(3)动态性与可操作性原则由于国家关于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政策不断更新调整,海洋资源管理机制不断完善,需要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做出相应的变化调整,使指标选取具有动态变化性。同时,在动态性的基础上满足可操作性,与实践工作紧密连接,紧扣实际。(4)统筹协作原则海洋资源审计的实施对专业性和技术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各个地域的海洋资源也不尽相同,需要在建立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时统筹不同技术力量对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进行构建,并考虑协调统筹相关区域的情况综合全面地评价。2.指标体系设置。虽然学术界对海洋资产负债表的设置和基本框架的观点各有不同(如耿建新等、胡文龙等、陈艳利等、封志明等、黄溶冰等),但全国各地(如辽宁省、河北省等)都陆续开始了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实践探索。从实践探索来看,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能够体现海洋资源数量的变动情况、海洋污染物排放情况、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以及海洋污染治理情况等信息,为本文设计的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来源和参考。在征求海洋资源环境领域的专家和审计专家的意见后,根据海洋资源审计的审计目标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1)压力准则层(P)根据海洋资源审计的审计目标,即为合理利用保护海洋资源提出合理建议,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均衡,笔者在压力准则层下设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和经济发展压力要素层(安广实,程月晴,陶宇)。人类的生存和生活都离不开生态环境,通过生产活动对资源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人类生产力不断进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加大。海洋资源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有两方面:污染物的排放和海洋资源的索取(房巧玲,商思争,李雪)。因而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要素层涵盖了海洋污染物的排放和海洋资源的消耗。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包括工业用水消耗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海域使用面积比、海洋矿产开采率、海洋捕捞率和人均海域面积。其中,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是用辖区石油、金属、酸、碱、固体废物等排放总数量除以GDP总量,该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发展压力包括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城镇化率、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元GDP海洋矿产能耗和万元渔业增加值海洋捕捞量。其中,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该指标越大,走资源节约型集约化道路的可能性越大;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是用水量除以年主营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或国有企业的增加值,反映工业企业对水资源的需用数量和管理效率。(2)状态准则层(S)状态反映海洋资源环境在压力因素和响应因素影响下的最终状态,是治理的结果。我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例如空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等,可以选取普遍代表性的海洋资源环境指标进行考量(陈献东,刘长翠,张宏亮)。考虑到现实计量的难度以及指标通用性等原因,笔者选取了海洋资源状态和环境状态两个要素层。海洋资源状态包括盐田面积比、海洋动植物数量变化率、海洋矿产存量变化率、岸线系数、湿地面积比和海洋旅游区面积比。其中,岸线系数即岸线长度除以沿海地区陆地面积,系数越大,岸线资源利用的空间就越高。环境状态包括重点岸段侵蚀率、清洁海域面积比、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数量。(3)响应准则层(R)近年来我国对海洋资源环境问题愈发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并由政府部门贯彻实行,因此响应准则层主要考量政府部门在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中所履行的责任(黄溶冰,曲婧,李梦妍,杨元丰)。目前,政府从制度、人文、投资等方面加强对海洋资源环境污染的治理。另外,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的成果也是政府对海洋资源环境处理问题的反映,因此可以根据这些方面构建相应准则层的具体指标。同时,考虑到指标的通用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响应准则层下设投资响应、资源环境保护响应、制度响应和人文响应要素层。投资响应包括海洋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和专项资金利用增长率。资源环境保护响应包括海洋保护区面积比、海洋污染治理率、工业污染物处理率和临海废水排放达标率。制度响应包括海洋资源政策的符合情况和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其中,海洋资源政策的符合情况属于定性指标,评价针对海洋资源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规划、是否符合海洋资源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否统筹区域海洋资源管理部门。人文响应包括公众对环保的满意度和领导干部参加资源环境保护培训的比例。其中,公众对环保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打分评价。综上所述,笔者拟构建的一般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海洋资源情况各不相同,尤其是海洋矿产和海洋能源,每个沿海地区拥有的海洋矿产种类不同,海洋能源储量各有所长。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仅需要建立普遍适用的基础体系,还需要根据各区域海洋资源环境的不同建立特殊的指标体系,对基础评价指标体系所涉及不到的地方进行补充。特殊指标体系针对区域海洋资源的特点灵活设计,指标主要为海洋石油等各海洋矿产和能源占总能源消耗比,计量当年能源消耗量的比重,诠释能源结构。

四、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模型

(一)评价模型。基于PSR模型制定的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的指标众多,类型不同,有反映资源环境和经济情况的量化指标,也有针对政策符合情况的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之间紧密联系。因定性指标难以直观判断,应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再结合定量指标做出一定的调整,最终纳入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根据调查问卷等形式,结合海洋资源政策是否符合国家规划、是否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等情况给予评价。将定性指标根据语义差别隶属度法分为很差、及格、中等、良好和优秀五个等级进行评分,应明确提出每个等级对指标趋向程度的具有需求,建立隶属度和等级的关系。每个等级针对指标的评分区间分为91~100、81~90、71~80、60~70以及低于60分。审计主体根据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定性指标打分,根据打分结果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即最后结果。目前,层次分析模型、环境优值评价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广泛应用于评价生态环境和资源评价中。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环境优值评价模型在比较指标标准值和监测值后乘以指标的权重,常应用于环境绩效评价,但不太适合海洋资源审计评价,评价指标的标准值难以定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适用于评价对象较为模糊,评价时难以确切定义的评价体系。综上所述,选取层次分析模型建立评价模型,具体如下:S=3q=1Σ∞i=1Σ∞j=1ΣPqXiqYqij×Wqij其中:S为评价海洋资源利用情况的总分,P为准则层维度的权重,X为要素层评价指标的权重,Y为指标层下经层次单排序检验的权重,W为指标层评价指标的得分,q为准则层维度,i为要素层维度的数量,j为指标层指标的数量。(二)指标权重。1.层次分析结构的建立根据前文内容可知已将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如表1)。2.构造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得出权重。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确定后需要专家评判每个评价指标在体系中的重要性程度。因此向实务界和高校共计8名专家发放调查问卷,填写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比较情况,对同一层次的评价指标以重要性为标准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采用1—9标度法量化两个指标间重要程度的比较,显示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收集汇总8名专家对指标重要性程度的判断成果并进行加权平均。用AHP软件,对目标层矩阵进行单层次排列,检验一致性。经检验λmax=3.05,偏离一致性指标CI=0.02486,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8,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0.043<0.10,说明目标层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得出目标层指标的权重,见表2最后一列。同理可以构造出准则层和要素层的各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后最终权重汇总结果如表3、表4、表5和表6。(三)数据的确定。数据具体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某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本文利用期初比较打分法,考虑到峰值对数据的影响,以2013—2015年各项指标的均值为基准,基准分为80分,通过将某省2016年各指标数值与2013—2015年的平均值进行对比,结合某省的海洋资源规划目标值,最终对某省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情况进行打分,如表7所示。根据表7的计算结果,得出某省海洋资源利用状况的综合得分:S=3q=1Σ∞i=1Σ∞j=1ΣPqXiqYqij×Wqij=79.9(四)结果分析。1.总体分析。所建立的目标层中响应层权重最高,达到0.4991,其次是压力层和状态,分别达到0.3961和0.1048。与此同时,在要素层中对海洋资源审计影响较高的主要是经济效益压力、资源环境保护响应和制度响应,分别达到0.2971、0.2271和0.1298,在对海洋资源利用状况的评价中起关键作用。根据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可以对某省海洋资源利用状况进行整体评价,最终得分为79.9分,这说明某省的海洋资源环境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总体形势比较严峻。某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海洋资源的消耗和保护问题,然而海水利用业的粗犷增长方式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政府对海洋资源保护的专项资金规划较少,海洋动植物的保护有待加强。某省的海洋资源审计评价结果不仅肯定了资源利用保护的成果,而且为日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某省应加大海洋资源专项资金的投资力度,重点关注工业用水量的减少,提高海水利用技术,同时加强对海洋动植物的保护,防止生态平衡的破坏。2.各项指标的具体分析。在分析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时对各评价指标得分进行具体分析比较,以便进一步厘清综合得分上升或下降的原因。从表7中可以看出各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的分值,根据期初打分法的特点,当指标的分值大于80分时代表该年份某省海洋资源的利用状况较之期初变好了,指标分数下降则代表较之期初变差了。因此,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产生量、重点岸段侵蚀率、清洁海域面积比和海洋污染治理率指标项的情况有较大好转,而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万元渔业增加值海洋捕捞量、海洋动植物数量变化率和专项资金利用增长率指标项的情况与期初相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其余指标项的情况相对较好。这表明2016年某省在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减耗方面有待加强,海洋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缺乏相应的响应措施,使全省的海洋资源环境虽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综合表现却不尽人意。在上述海洋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下,进一步分析指标结果得分的具体原因。以压力准则层为例,在原始数据中(限于篇幅,这里没有列示原始数据表),2013—2015年某省工业用水量为22.35亿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45493.74亿元,而2016年工业用水量为19.6亿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21318.5亿元,两者下降幅度的不同导致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从5.09立方米/万元上升到9.19立方米/万元,导致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指标得分在基准分80分的基础上下降65分。同理通过分析原始数据可以发现,某省2016年海洋捕捞量为1367026吨,相较于期初海洋捕捞量小幅增长了0.82%,渔业增加值为4011466万元,同比降低了10.83%,导致2016年万元渔业增加值海洋捕捞量得分下降了11分。由此可以看出,2016年某省海洋资源的管理在上述方面做得不够,须加大治理措施,加快经济转型,减少单位GDP能耗。工业用水消耗率等其他指标的评价分数较好,尤其是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和工业增加值固体废物产生量指标达到了满分,得分的具体原因分析类似前两个指标。这些指标表明某省在减少部分能源的消耗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利于海洋资源环境的改善。对状态和响应准则层的具体分析与压力准则层类似,限于篇幅不再赘述。除了分析各指标得分的具体原因外,还可以分析各相关指标两两之间的联系。比如,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海洋污染治理率、工业污染物处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清洁海域面积比的指标情况较好,说明随着某省对海洋污染的治理和污染排放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促进了海水质量的提高,使得清洁海域面积扩大,且在下一阶段可以继续保持。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篇7

关键词: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线上教学是在网络硬件设施下,凭借着专业的线上教学平台,实现远程、即时、同时以及互动的教学和学习的一种网络教学方式.[1]本文建构高校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使线上教学过程更加符合教师及学生的诉求,为高校线上教学评价服务.

1高校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依据

1.1偏重以学生为中心,科学评估学习能力线上教学是一种更偏重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负责布置学习任务,上传学习资料,进行必要的直播或录播,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电子资料、看直播或者直播回放等各种形式进行远程学习.脱离课堂这种固定场所的面对面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则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1.2注重教学过程评价,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培养造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在提升教学质量过程中的作用.[2]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而且要重视教师课程安排是否合理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评价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确保及时反馈,为后期的教学方式提供借鉴;重视对教学手段的评估,评估软件是否适合应用于该学科的教学,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

2高校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2.1准则层.高校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为5个:教学平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学习监控、课后总结.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总结这三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评价指标,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教学平台格外重要,线上教学主要就是靠教学平台来支撑运行;学习监控作为线上教学的评价指标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参与度.2.2方案层.教学平台教学平台下设的二级指标为:网络学习平台的稳定性、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在线教学的畅通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线上教学要想实施成功,必离不开教学平台的支撑,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录播、直播或者上传教学资料以供学生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并与教师和同学互动交流提高自我,教学平台的顺利使用是线上教学开展的必要前提,教学平台资源的合理性、多样性也是不可或缺的.[3]课前预习课前预习非常重要,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该指标下设二级指标为:教学材料具有针对性、教学材料具有吸引力、学习材料具有层次性.首先,要保证教学材料具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科的不同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学习目标要明确化,可以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其次,教学材料应具有吸引力,吸引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渴求,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第三,要使学习材料具有层次性,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将学习资料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性的学习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体系,帮助学生设定自我挑战的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提升自我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中去.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内容,使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和高度的自制力,使学生能够转化思维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指标下设的二级指标为:时间分配的合理性、解答交流及时性、教学态度客观性、培养自学能力.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传授以及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课堂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将知识进一步灌输给学生并给其时间,使其可以消化吸收,应该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答疑解惑.由于教师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因此,教师应该秉持教书育人的客观态度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教学制度.[4]学习监控学习监控分为学习过程监控和学习结果监控两部分,该指标下设的二级指标为:学习过程监控、学习结果监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观看视频会留下浏览记录以及学习进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以多种方式签到,监控学生是否按时上课或准时完成学习要求.对于学习结果的监控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和是否按时提交,衡量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态度.只有不断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态度进行评价,才能得到正确的反馈,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教学方案.课后总结线上教学是根据教学过程制定不同的目标,提出具有层次性的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习积极性.该指标下设的二级指标为:有效性的测试、针对性的指导、相互探讨与反思.利用阶段性的测试了解并反馈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以此来查漏补缺;教学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实现效率最大化.学生间的相互协作程度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价,通过互相交流,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反思自我,不断进步.

3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该方法本身具有高度的系统性、逻辑性、简洁性和实用性,是一种针对多层次的、多目标规划决策问题的有效的常用的决策方法.[5-6]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在决策过程中把影响决策结果的重要元素分解为三个层: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首先,根据主观判定建立判断矩阵,设矩阵为A=(aij)n×n,计算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矩阵A各列相加,然后将A中元素按列归一化:a-ij=aij∑nk=1aij,i,j=1,2,…,n.(1)第二步,将归一化后的矩阵各行相加,再除以n得到权重向量:Wi=1n∑nj=1a-ij,i=1,2,…,n.(2)第三步,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1n∑ni=1(Aw)iwi,i=1,2,…,n.(3)其中,(Aw)i是向量Aw的第i个分量.对矩阵采取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为CI=λmax-nn-1,随机一致性指标为RI,从而得出一致性评价指标为CR=CIRI,通常情况CR<0.1时认为该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7]得出最下层元素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向量,然后采取组合一致性检验,如果最后通过了检验,那么就可以根据组合权重向量进行分析决策了.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各级指标权重见表1.根据表1可以清楚了解各层指标所占的权重,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线上教学方式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对线上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为线上教学模式提供服务.

4小结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篇8

一、关于“全国最安全城市”的概念

对一个城市而言,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而城市安全,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招商资源。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正是为了营造城市安全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参照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结合维护城市安全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概念应由三个基本概念组成:

1、城市

所谓城市,《辞海》中规范的解释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对于城市本质和特征的最权威的提法,已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即:“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

2、安全

关于安全,就其本质而言,即: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人们最关心的看,莫过于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安全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安全,应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一切因素;而狭义上的安全,主要指治安方面的安全。因本调研主要集中于政法、综治工作“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的目标、任务,故将此安全限定为治安安全,以便突出重点进行研究。

3、安全城市

安全城市,从理论上讲应当是没有危险,市民不受威胁,生产、生活不出事故,群众普遍有安全感的城市。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的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利益关系的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矛盾冲撞,许多新的犯罪诱因不断产生,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上升将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只要保障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控制力控制住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力,且破坏力的幅度控制在社会和群众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城市社会治安就是平稳的、安全的,即为安全城市。这是目前国际、国内犯罪学研究的共识。

4、全国最安全城市

根据我国城市规模、行政等级的不同,城市间的可比差距加大。为科学、客观地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将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含本市)作为参照城市,即:在全国同等城市(副省级市)中,治安安全最好的城市就是“全国最安全城市”。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最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文中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基本设想,系以统计学和统计分析实践中常用的五级量表为依据,将15个副省级城市的测评情况分为5个档次,凡综合评价为第一档次的,即为“全国最安全城市”。

二、关于“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全国最安全城市”和对“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全国最安全城市”是客观存在的,而人们对“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或者说怎样才是“全国最安全城市”,则属于主观认识的范畴。所谓对“全国最安全城市”进行科学评价,就是要对评价范围进行科学界定,对评价标准进行科学确定,对评价方法进行科学选择,这就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设立“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对“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尚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警方登记的刑事案件数量作为衡量是否安全的主要指标,如日本主要依据警方报告的案件数,台湾地区主要依据暴力案件和盗窃案件的升幅,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依据报警案件数等等。以刑事案件立案数作为评价是否安全的主要指标,这虽然是世界通行做法,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安全评价的研究成果,如英国警务专家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七项评价指标,美国学者提出的九项评估指标,法国开展的全面犯罪调查,澳大利亚学者按照“社会契约”学说提出的三项指标等,结合我国城市安全实际,设立“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社会治安真实情况和监测城市安全状况,有利于规范对城市安全的评价和正确制定政策,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和进行正确的分类指导,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从我市而言,通过把本市与国内同等城市的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可以明确而具体地看到本市的排列位置、强项和弱项,然后通过对各量化指标的详细分析,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工作规划,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加快城市安全进程,使南京市早日成为“全国最安全城市”。

(二)关于“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范围的界定

科学界定“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评价范围,是科学评价城市达到最安全目标的前提。从我国国情和城市治安状况的实际以及公安机关现有条件出发,我们认为,对城市安全的评价,范围和涵盖面都不宜过大,否则内容繁多又不易量化;但也不能太小,仅限于对构成治安状况的某一方面进行评价,涉及面窄,难以得出比较全面、系统的结论。过去经验式评价治安是否安全,常用违法犯罪案件发案数的高低这一单一指标进行分析,发案上升了,就认为治安变坏了,发案下降了,社会治安就好转了。事实上,社会治安状况的发展变化并非如此。当保证城市治安秩序稳定的控制力与对城市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破坏力适应或基本适应时,城市治安状况就稳定或基本稳定,市民就感到安全;当控制力小于破坏力,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除违法犯罪对城市治安秩序的冲击时,城市治安状况就会不稳定,市民就感到不安全。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虽然犯罪率大大高于我国,而城市治安状况仍较稳定、市民仍有较高安全感的原因所在。

因此,对城市安全的评价应当取适中的范围,界定在可以量化的、具有可比性的、较为稳定的、对城市治安安全影响较大的三个方面,即:危害城市治安秩序的主要破坏力指标、维护城市治安秩序的控制力指标以及公众安全感这一主观社会指标。只有将描述客观现象的破坏力、控制力指标,同反映公众安全感状况的主观社会指标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印证,才能科学评价城市安全状况,反之则不然。

(三)关于“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设想

我们调研的“全国最安全城市”指标体系,是为综合反映和说明城市治安安全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即评价我国城市治安安全状况的标准。它应该处于能综合考察城市治安状况破坏力与控制力的动态平衡状态,是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的统一,具有可计量性和可比较性的特征。

1、危害城市治安秩序的破坏力指标

影响城市治安秩序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和最直接影响的还是违法犯罪案件的发案数量和质量。违法犯罪案件的多少与轻重,不仅从数量方面揭示了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违法犯罪对社会治安秩序的危害程度,而且从质量方面反映了违法犯罪对社会治安秩序的破坏状况。仅将违法犯罪案件的发案数和发案率作为评估社会治安状况的唯一标准是不正确的,然而任何忽视违法犯罪的数量和质量这一重要依据去评估社会治安状况更是错误的。

①刑事案件发案率

刑事案件发案率是指每年度依法侦查或确认的符合刑事案件构成标准的案件数与年平均人口的万分比。发案率比发案数更易于横向对比,具有更强的可比性和说服力,因为犯罪的发生随着人口的变化而必然变化。发案率可以考察各地刑事犯罪对社会治安的危害程度,目前在国际上普遍使用。其公式为:刑事案件发案率=年刑事案件发案总数/该区域年平均人口数×10000。

注:从目前掌握情况看,我市在14个副省级城市(厦门市未收集到刑案资料)中,2000年刑事案件发案率排在第6位(从高到低),呈中等偏上水平。但再从市区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重来看,我市在15个城市中排居第5位(如除去厦门市,我市排在第4位),城市化程度较高。从社会学、犯罪学角度说,犯罪活动随着人、财、物向城市转移集中而转移集中。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社会管理机制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城市化程度越高,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越大,犯罪也就越多,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社会历史现象。因此,可以基本认定,在国内副省级城市同比中,凡刑事案件发案率排位后于市区人口比重排位的城市,发案率将是相对平稳的。但由于我市发案率与市区人口比重在同等城市中排位接近,因而有效遏制案件上升势头仍是十分重要的。(副省级城市发案率、市区人口比重见图一、图二)

②八类暴力型案件比重

犯罪类型、手段、动机、作案的环境不同,对社会治安危害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考察对城市治安构成威胁的破坏力,不仅要考察违法犯罪的总量,更要考察其危害的严重程度和结构。而八类暴力型案件(杀人、抢劫、伤害、强奸、放火、爆炸、劫持、绑架)就是各类犯罪中对城市安全和市民安全感造成严重影响的案件,显然一起杀人案件比一起盗窃案件的社会危害要严重得多。因此,在评价犯罪对城市治安造成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时,需要用八类暴力型案件比重来进行衡量。其公式为:八类暴力型案件比重=一定时期发生的八类暴力型案件数/同一时期发生的全部刑事案件数×100。

注:从目前掌握的12个副省级市的八类案件比重情况看,我市处最低水平,每100起刑事案件中仅有暴力型案件6.5起,由此反映出我市暴力案件对城市治安的危害程度相对较小。(见图三)

③不发生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严重恶性暴力案件和重特大治安事件。

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严重恶性暴力案件和重特大治安事件,往往是手段极其残忍、杀伤力极大、对社会危害极其严重或严重涉外暴力案件以及影响极大、性质极其严重的围堵、冲击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要道和党政机关的治安事件,对城市的安全造成非常大的损害,其对市民和外来人员安全感的影响常常不可估量。因此,“全国最安全城市”应不发生此类极其严重的恶性暴力案件和重特大治安事件。

④外来人口犯罪比重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向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原有的社会控制力弱化。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城市流动人口约有2/3来自农村。农村劳动力的大转移,总体上激活了生产要素,沟通了城乡关系,为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伴随着流动人口的到来,混迹其间的违法犯罪分子也不断增多,成为城市治安安全的主要隐患。因此,从外来人口犯罪占全部作案成员的比重大致可以看出,各城市对流动人口管理、控制的力度(不排除同等城市中流动人口数量的多少也相对造成犯罪的高低),从一个方面也反映出该城市社会面上治安管理的成效。外来人口犯罪比重的公式为:外来人口犯罪比重=一定时期抓获的外来人口刑事案件作案成员数/同一时期抓获的全部刑事案件作案成员数×100。

注:在2000年12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外来人口作案成员所占比重比最高的广州低20个百分点,比最低的济南、沈阳两市高10.1个百分点。控制外来流动人口犯罪是我市当前乃至未来城市安全的重要任务。(见图四)

⑤失业率

在考察违法犯罪对城市安全危害的同时,失业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一方面,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城市化的加快和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导致城市就业人口的供给超过需求,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失业人口;另一方面,随着入世和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就业中脑力劳动、专业技术岗位比重上升,一大批文化素质不高、技术素质低下、劳动技能单一的劳动者被分流下岗,成为失业人员。失业会加剧贫困,贫困则可能导致犯罪增多。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调查,美国失业率每增加1%,杀人、盗窃犯罪率就增加5.7%,进监狱的人数就增加4%。因此,失业率应当列入评价城市治安安全的主要指标。

注:据市统计局反映,由于失业率测算较为复杂,且目前全国各地对失业人口统计口径不一,横向对比的可比性不强。但从2000年15个副省级市的统计看,我市失业人口较高,为10.84万人,严峻的失业形势对社会治安的冲击与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除上述5项指标外,青少年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和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也应作为破坏力指标。这是因为青少年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可以直接反映出该区域法制教育状况和居民人口素质,而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则反映了社会治安管理的力度和成效。如果青少年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人数占在校生总人数比重较高,就说明该区域社会治安环境不良,青少年受社会负面影响较大;而如果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高,则说明该地区社会治安管理较弱、安置帮教工作不力。由于这两项指标目前尚不具备横向对比条件,因此暂不列入本指标体系,但做好预防青少年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工作和遏制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则是创建最安全城市中的重要工作,必须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切实将这两项工作做好。

2、维护城市治安秩序的控制力指标

违法犯罪案件是影响城市治安状况的基本因素,但对城市治安起决定因素的还是控制力状况。控制力强不仅可以将城市治安控制在稳定或基本稳定的状态下,而且可以抑制和减少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减少对城市安全的危害。城市治安控制力是一个综合指标,从可以量化的测评指标而言,主要包括警力配备、经费保障、破案率、警情反应速度及专业协警力量配备等方面。

①警力配备率

在我国城市安全方面,一般采用警力配置等资源保障指标来衡量城市安全的程度。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犯罪率之所以能够得以有效控制,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配置了充足的警力,为城市治安提供了资源保障。警力配备状况公式为:警力配备率=公安民警总人数/同期全市人口总数×10000。

注:从已掌握的2000年11个副省级城市警力配备情况看,我市居第4位,是最高的广州市警力配备率的一半,比最低的宁波市高出近八成。从我市加快发展的需求出发,加强警力的配置仍显十分重要。(见图五)

②警务经费保障

在城市治安秩序控制职能逐渐由全社会转为主要靠由司法机关来承担的情况下,警务经费保障应列入城市控制力指标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警务经费保障通常用两项指标进行衡量:a、警务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指年度警务经费占财政经费中支出的百分比;b、警察人均经费数:指年度中平均每名警察实际占有的经费数额。其中,警务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般为5%,而特大城市的警务经费应远远高于其他中小城市。

注: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加大警务经费投入,仅“110进社区”购置巡逻车就先后投入了600余万元,最近又投入1000余万元,购置了100辆派力奥轿车作为110巡逻车,使我市警务经费投入又达到一个新水平。但由于目前上述两项指标均未收集到同等城市的有关情况,建议可用其中一项便于收集、对比的指标作为指标体系中考察的内容。

③警情反应速度

警情反应速度,是指从接警到警察赶赴现场的时间。警情反应速度越快,制止和抓获犯罪的效率就越高。据美国警方统计,在特急情况下,能够在现场或现场不远地方抓获作案人的警情反应时间平均为4.1分钟,不能现场抓获作案人的警情反应时间平均为6.3分钟。根据我国长期治安实践,公安部将接警到赶赴现场的时间规定为城市5分钟内,郊区和农村15分钟内,这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正是警情反应速度对犯罪的重要控制作用,使得世界第三次警务革命的立足点将警力重点摆在街面上,以缩短警察赶赴现场的时间。从城市治安安全角度而言,警情反应速度是考察城市治安控制力状况的重要指标。

注:该项指标并不便于横向对比,在考察中只要我市警方达到了国家规定要求,就可评价为是同等城市中最好的之一。

④公安民警人均破案数

侦破各类刑事案件,是公安机关的首要职能。国际上各国警方通常以破案率作为衡量警察战斗力的主要指标。破案率直接反映了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案件的侦破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违法犯罪活动打击惩处力度。破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控制犯罪、打击犯罪、稳定治安的效能。案件及时破获,就能为消除因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奠定基础,反之则会使犯罪愈演愈烈。但从目前我国公安机关统计工作情况看,一度时期立、破案水份较大,衡量总体破案能力的全部案件破案率不能准确评估各地破案状况。因此,本指标体系提出,目前可将公安民警人均破案数列入考察指标。通过民警人均破获刑事案件数量的多少,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和破案实效。其公式为:公安民警人均破案数=年破获刑事案件总数(含年前、外地案件)/该区域公安民警总人数。今后随着公安机关统计质量的提高,可转变为测评全部刑事案件破案率。

⑤专业协警力量配置和经费投入

由于我国警力配备分别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现代城市治安工作中,专业协警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协警力量作为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群防群治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警力的不足,同时也使城市治安工作融入人民群众之中,使之社会化。随着违法犯罪的日益广泛化、智能化、科技化,单纯警力的局限性愈来愈突出。一方面,面对警力与治安需要之间的差距,社会力量必须加以弥补;另一方面,城市治安工作只有融入市民群众之中,才富有生命力,也才能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治安工作社会化是治安工作必然的归宿。为便于横向对比分析,目前可将年度各级地方财政用于专业协警力量的投入经费及专业协警人员数作为评价指标。今后随着治安工作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作为民间治保力量,应该既有政治的,又有产业的,还有公益的,考察指标也可随之而变动。

注:目前国内大城市中上海、广州、大连、青岛、济南等市,近年来均由各级财政拨专款,聘用下岗职工及低保人员等,组成社区治安巡防队、联防队、保安队等专业协警队伍,参与社区安全防范、夜间巡逻等协警工作,有效补充了社区警力的不足,控制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逐步形成了一种市民广泛参与维护城市安全的氛围。据了解,2000年,上海市聘用了11000余名下岗职工等组成社区保安队,统一着装、统一管理,工资由地方财政拨款一部分、再就业部门补贴一部分、公安专项收费提成一部分予以解决;大连市由市财政拨款3000万元,聘用4000名下岗工人,成立社区巡防队,用于4个城区的社区治安防范,6个县财政拨款约500万元,聘用下岗及低保人员1000名,用于本县的治安防范。我市今年以来在六城区及部分郊县地区,也相继由区、街(镇)两级财政出资,招聘下岗工人,成立了专职社区保安队或辅警队,用于居民小区的治安防范工作,目前已投资1700余万元,组成了2600余人的专职社区保安队,有效维护了全市社区安全。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大对专业协警力量的投入,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城市安全的要求。

除上述5项指标外,法治环境也应作为一项控制力指标。这是因为社会治安是受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调节的一种社会秩序,一定时空范围的法治环境对该范围的治安状况影响颇大。一方面,应从立法上对建立良好的城市治安秩序进行规范,并由基层组织通过村规民约、小区公约、职工守则等条例,来引导群众自觉守法、讲究公德;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维护城市安全人人有责,形成一种强烈的社会氛围,提高市民的道德水平,实施“以德治市”,使预防犯罪工作从矫正反道德行为开始,真正做到“关口前移”。由于这项指标目前不具有可比性,暂不列入指标体系,但这项工作我市应多借鉴外地的经验,力争上水平、升层次,为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提供条件。

3、公众安全感

社会治安状况,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一种主观感受。衡量城市治安,不仅要考察客观指标,而且要考察城市居民的主观感受。城市安全与否,必须以是否超出了市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承受度为衡量标准,通过公众安全感进行测评。公众安全感不同于个人安全感,它是个人安全感的集合,是一种群体意识,具有社会的相对稳定性。如果说犯罪受不同社会环境、条件及统计标准的影响,其发案数、立案数可比性不足的话,那么公众安全感则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可比性很强。公众安全感是市民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直接感受和综合反映,也反映了社会治安的破坏力和控制力的动态平衡状况。因此,公众安全感是考察和评价城市安全的重要指标,主要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测评:①群众对城市安全状况的评价;②群众对自身安全状态的感觉;③群众受到不法侵犯时的反应;④群众对司法机关提供城市安全保障状况的评价。

注:近几年,公安部、国家统计局、中央综治委组织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测评,各地也都组织了一定区域内的安全感调查。其中2001年4月由公安部组织开展的国内30个城市(4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的千人问卷调查中,我市公众安全感在各市中排名第4位(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21%、基本满意率为66.2%、不满意率为12.8%),属较高水平。此外,2000年下半年由我省综治委委托省城调队,也组织了一次全省13个省辖市公众安全感测评,从测评结果看,我市群众认为社会治安“很好”的有2.77%,“较好”的有32.61%,合计为35.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第5位,属中上水平(我市作为副省级省会城市,与一般省辖市及中等城市具有一定的不可比性)。上述情况说明,我市作为特大型城市,公众安全感已达到了较高水平,是多年来努力工作的结果,但要保持或者超过现有水平,尚需做艰苦的努力。

(四)关于“全国最安全城市”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本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即各指标均以五级计分法测评,再确定各指标在体系中的权重,最后将各指标按权重所得评分加总,得出总分。15个副省级城市的综合得分由高到低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5个档次,如综合得分排名前3位,应视为全国同等城市中最安全城市之一,即为“全国最安全城市”。

1、确定权数值

为了便于计算,总的权数确定为100%。再根据各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确定各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权重为30%,二级指标权重为10%,三级指标权重为5%。

2、主要评价指标及所占权数值

第一、危害城市治安秩序的破坏力指标(35%)

①二级指标两项(20%):

a、八类暴力型案件比重(10%);

b、不发生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严重恶性暴力案件和重特大治安事件(10%)。

②三级指标三项(共15%):

a、刑事案件发案率(5%);

b、外来人口犯罪比重(5%);

c、失业率(5%)。

第二、维护城市治安秩序的控制力指标(35%)

①二级指标两项(20%):

a、警情反应速度(10%);

b、民警人均破案数(10%)。

②三级指标三项(15%):

a、警力配备率(5%);

b、警务经费保障(5%);

c、专业协警力量配置和经费投入(5%)。

第三、公众安全感(30%)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由于公众安全感是衡量城市安全状况的最主要指标,因此该指标为本指标体系中唯一的一项一级指标,权重为30%。只有得到市民的广泛认可,我市才能迈入“全国最安全城市”的行列。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篇9

一、构建评价体系中,分解目标采用的方法

目标分解是建立《师范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途径,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我们在分解目标时,综合运用了几种方法。

首先,在一级指标的确立上,我们充分考虑一级指标的全面性,采用了“从列出被评教育客体的属性入手,把对他起作用的全部要素作为项目”,建立起一级指标。就是说,一级指标包含了师范生品德的全部基本要素。我们认为,如果一级指标残缺,那么整个评价体系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科学性。只有一级指标的全面,才能使二、三级指标有所依附,从而有可能保证其科学性。

其次,在二级指标的确定上,我们充分考虑了二级指标的本质性。采用了“从内涵分析入手,抓住被评客体的一些本质属性,把这些属性确定为评价项目”,建立起二级指标。就是说,二级指标的确立,是在抓住一级指标内涵中的本质属性,经过选择而确定的。它应该是在这些本质属性中居于最主要的地位,有“牵一发而动全身”效力的。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基本达到一级指标的要求。

再次,在三级指标的确定上,我们充分考虑了三级指标的概括性和可测性。采用了“从被评教育客体的属性入手,把对他起作用的全部要素列出来”,然后加以适当的概括,建立起三级指标。这里,三级指标不能具体到列出十分具体的言行、表现。因为“十分具体”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可操作性,但难以达到“简明”。从另一角度说,它也失去了可操作性,也难以达到二级指标的内容要求。因此,我们认为,确定三级指标,“具体”的“度”要把握好,要有一定的概括性,要有一定的可测性。

二、构建《师范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所坚持的基本原则

对师范生的品德评价,它应起的作用是正确引导、强烈激励,而不是被动的管理、消极的制裁。所以它应坚持的最主要的原则应该是导向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其次,还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德育目标是制定师范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根本依据,离开了这个依据,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科学性要体现在实现这个目标上。围绕这一目标,针对现实和师范生的实际,以寻求最好的“效益”为出发点,科学地确定各项指标。

第三,坚持代表性、简明性原则。指标体系不能把品德行为的所有细节都罗列出来,只能选择、优化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本质的项目,少而精地加以界定,以保证测定实施的可行。

第四,坚持可测性原则。品德的可测性,一般指外在表现能直接观察和测定的。但人的外现行为不是人的品德的唯一表现形式,因为它还有一部分无法显现和显现与实际不相吻合的内容。因此,可测性原则还应包括小部分间接的分析评定。这样才能使测定近乎于科学、准确。

〔《师范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师范生品德评价他(互)评表》附后〕

四、评价操作的设计

(一)评价显现形式:显现形式为相关联的三种形式

1、量化等级评价;

2、量化后的语言评价(定性评价);

3、学生个体品德发展示意图。使用的工具为计算机及相配套的应用软件。

(二)评价的显现形式的简要说明

1、量化等级评价

以“月”为测评的基本时间单位,以学期为终结性评价时间。“月评”每项的权重值的平均分值之和为每生学期分数。

等级确定: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2、量化后的语言评价(定性评价)

操作的一般方式为:

⑴以二级指标为基本评价语言;

⑵以三级指标为显示个性特点的基本项目;

⑶以一级指标做为评价突出者和差者的评价语言。

具体的操作方式为:

⑴以三级指标为评分的基本项目,同一个二级指标所属的三级指标之和为二级指标的分数;同一个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之和为一级指标的分数;

⑵用二级指标作为评价语言标准(加等级语言)。

A、二级指标分数为6分的

5.5分以上为"优"——5分以上为"良"——4分以上为"一般"——4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级指标分数为7分的

6.5分以上为"优"——6分以上为"良"——5分以上为"一般"——5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级指标分数为8分的

7.5分以上为"优"——7分以上为"良"——6分以上为"一般"——6分以下为"不及格";

B、二级指标皆为“优”者,直接用一级指标语言表述;

C、其它情况用二级指标加等级语言表述;

D、三级指标分数少0.5分以上的,要显示三级指标相关的语言.

如:二级指标“政治信仰”里三级指标中“崇尚科学”一项,如获1.5分,而二级指标合成分为5.5分或5分以上,那么等级评语为"较好"。显示三级指标加评语为:“有较明确的政治信仰,但在崇尚科学上,需加强”。

3、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的示意图

人的行为特征是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统一。这也是青年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基本特点。在一学期内,量化等级评价、语言定性评价都难以直观明晰地显示学生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稳定与不稳定性。所以,为更好地分析每个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切实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与指导,我们在品德评价显现形式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示意”,具体设计的操作方式为:

⑴以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每月测评分值为基础;

⑵以三级指标为横坐标点,以每项分值为纵坐标点;

⑶每月按分值形成一份个人当月品德形成发展示意图(各月的示意都在同一坐标内,便于比较)

(4)每学期以“量化等级评价”的各项评价分值为基础,在同一坐标内形成一份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示意图。这个示意图就是学期终结性评价示意。

4、评价的主体操作

采用三级评价的方式:

⑴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同班学生互评两类,以三级指标的分值为基础。自我评价的权重为0.25,互评的权重为0.15。

⑵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分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两类。班主任评价以三级指标分值为基础,权重为0.4;任课教师的评价方式与⑶中的第一类相同,但权重为0.1。

评价指标体系范文篇10

自2001年启动有关中国流通创新科研项目以来,流通现代化的程度如何评价、如何量化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本报告研究和尝试建立流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按照一定的分析框架、评价标准和方法论,为定量化分析和测定中国流通现代化发展进程或实现程度,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研究设置流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运用这一指标体系测评流通现代化的程度,是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项不同的任务。由于多年来中国相关统计数据缺失严重以及条块分割等体制原因,使得研究和建立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分析框架、指标体系和跟踪监测体系都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因此,本报告还只能将重点放在如何设置这一指标体系,如何选取各项指标等问题上,并就一些基础性、方向性的框架设计思路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还不可能将重点直接放在流通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全面测评之上。因为,即使有了较为成熟的指标体系,也需要积累、占有足够多的、可供中外比较的数据资源才可能全面测评。这个基础性条件,目前还不具备,故需要得到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等主管机构和专业协会的广泛介入和参与。但尽管如此,本报告中仍将运用某些指标或尺度,对中外流通现代化的程度进行适当的比较研究,并得出一些基本的判断。

一、流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英文“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大约出现在18世纪70年代,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1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分层次、分阶段的历史过程,是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综合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表达着一种向前和进步的发展趋势,并将这种趋势动态地展示为一个历史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发展状态。就当代来看,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流通现代化是这一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

要了解流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首先应界定流通的涵义。在本报告中,所谓流通,是指在实体经济范畴内,由商品流通直接引起或与商品流通直接有关、直接由其派生并直接为其服务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总和或总称。主要包括:农产品流通、工业消费品流通和工业投资品流通。其中,“商流”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由商品所有权转移引起的所有商务、交易活动,包括商务接触、咨询、洽谈、签约、结算等等;“物流”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由商品实体完成空间转移所引起的所有经济活动,包括商品的仓储、运输、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等;“资金流”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由商流和物流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包括资金的支付、预付、借贷、偿还、结算等等;“信息流”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由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引起相关信息的交互运动,包括信息、信息筛选、信息搜寻、信息反馈等全过程。

这种界定是为了避免将流通理解得过于宽泛,甚至将全社会的资本周转和资金运动,乃至虚拟经济领域全数纳入商品流通范畴所导致的混乱。

流通现代化则是指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而在商品流通领域产生的变革、创新过程。其中,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出现的流通领域的变革、创新过程,可以称为前期流通现代化或第一次流通现代化;伴随着信息化社会出现的流通领域的变革、创新过程,可以称为后期流通现代化或第二次流通现代化。中国的国情特点在于,由于经济二元结构和发展极不平衡,流通领域的两次现代化没能依次发生,而是以并存的方式同时到来,融合进行。这就势必增加流通现代化的复杂性和难度。

根据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可以界定流通现代化的外延。主要包括流通制度现代化,流通组织现代化,流通方式现代化,流通技术现代化,流通观念现代化和流通人才现代化等六个方面。

2、流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进程中,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流通现代化的步伐。

最新动向显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进程中,由于诸多背景纵横交织,已经将发展、壮大中国现代流通业的问题推向了经济工作的最前沿。在这种场合,流通业状况同各项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流通产业政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根据这一新变化、新特点,宏观调控不仅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而且需要流通产业政策;在现代化总进程中,迫切需要加快流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这些背景可大体归结为十个方面。即:如何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如何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买方市场常态下的商品畅销体系;如何借助电子商务改造传统流通业;如何大面积增加就业机会;如何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节奏、提高运行质量;如何扩大内需、增进消费、促进出口;如何开拓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进一步解决“三农”和城镇化难题;如何加快西部开发;等等。这些问题都同流通现代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都在呼唤着中国传统流通业尽快实现向现代流通业的历史性跨越。

为此,着眼于宏观经济目标,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业在新时期、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流通业的贡献率已成当务之急;而建立精确、可靠、实用的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流通状况跟踪监测体系,更是其中的重要基础。

二、中国建立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和原则

1、在总体上,现代化建设需要“评价指标”。

目前国内外为此选取、设置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有详略各异的许多“版本”。

一是中国科技界版本。认为需要设置8类指标,即工业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竞争力水平、集约化水平、全球化水平、生态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公平化水平。

二是国外学者提出的更为量化的10条标准。即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降至12-15%;第三产业在GDP中占45%以上;非农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70%以上;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人数占10-15%以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平均平均每个医生服务的人口在1000人以下;平均预期寿命在70岁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千分之一以下;识字人口占80%以上。

三是中国科学院等支持的《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的10条标准,与国外学者的上述标准几乎相同(故从略)。

四是中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设置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阶段性指标或目标。

这些评价指标研究和设置具有重要意义,并已初见成效。例如,《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凭借此项指标,作出了有价值的基本判断。认为,如果目前的发展进程保持不变,则中国有望在2015年实现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从而缩小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点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流通现代化是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评价指标”来测定。

流通现代化指标体系是整体现代化指标体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领域的细化,缺失这一指标体系,现代化评价体系就是不完整的。

定量研究流通现代化系统,首先要建立一套把系统要素进行量化的指标体系。这是本报告探索、描述的主题。为此,需要建立分析框架,筛选出一组或多组评价指标,以便为测评中国流通现代化的状态、程度和水平,找准同国外的差距并进行跟踪监测,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这将是一项弥补缺陷、填补空白的研究工作,也是难度极大、极富于挑战性和令人兴奋的一项科学探索,对于宏观决策和微观咨询都将具有重要价值。

(1)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能够全面有效地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状况及整个流通过程的全貌,更好地满足政府管理部门、生产流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需要。

通过对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跟踪、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纳入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体系,督促政府在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调整过程中更加重视流通产业的作用。通过对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细化和分阶段目标的设置,评价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得到改善,为工商企业加快资本周转提供指导和政策援助。

(2)以全社会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全社会流通费用率和全社会产品库存率为核心的流通效率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建立,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整个流通过程的效率变化和整个流通行业的发展进程,进而可以准确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

流通领域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上缴的税收以及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多少,更在于从整体上促进经济循环,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资本周转和经济运行节奏。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不仅面临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而且迫切需要借助流通现代化,提高流通效能,完成“第三个转变”。即以加快经济节奏、加快资本周转和商品流通速度为核心,促进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转变。而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将会使“第三个转变”成为相对精确化、数量化、可监控的过程。

(3)为政府宏观调控和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为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提供依据。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需要及时了解各种零售业态资料和登记注册类型资料,国内商业与外国商业的比例关系,为政府宏观调控和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服务。同时,通过掌握各种商业业态的财务指标,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百元商品的毛利率和费用率以及劳动效率,可以了解各种业态的生存和发育情况,为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提供依据。

3、建立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能够对中国流通业现代化水平有一个客观的反映和评价。因此,要求指标体系客观地反映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各子系统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较好地量化流通现代化的目标实现程度。

(2)规范性和针对性原则

指标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统计口径,并且要借鉴国际经验,便于国际比较;同时,指标应根据其重要性有针对性地选取,保证指标少而精。即简洁、紧要、好懂、管用,不必面面俱到。

(3)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的设置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资料,易于量化。在实际调查和评价中,指标数据易于通过统计资料整理、抽样调查或直接从有关部门获得。同时,建立的指标体系还要考虑到利用电子计算机操作的要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4)相对独立性原则

由于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描述流通业发展状况的指标之间常常存在信息重叠的现象。因此,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以具有纵向、横向可比性的相对指标为主,以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建立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和部分指标的中外比较

建立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为全面描述和综合评价中国流通现代化的程度、进程提供必要的尺度。指标体系本身不仅要体现在对流通现代化程度的测定与衡量上,更要体现在为流通现代化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趋势分析上。

根据流通现代化的涵义和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本报告采用穷举法,首先罗列出了尽可能详细的120个初始评价指标。经过反复论证,征求不同专家的意见,本报告对最初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和简化。一是对部分缺乏直接逻辑关系的指标进行了删减;二是对部分关联程度较高的指标进行了归并;三是对与流通现代化关联程度比较低的指标进行了概括,合并为综合指标;四是对所有指标进行了重新归类,调整了指标之间的从属关系,设计出了具有11个系统、50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有助于从各个角度、侧面和层次来测定和表达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并且可以为最终筛选、设置更少量、更具代表性的核心指标提供参考。以下讨论中列举、选取出的所有评价指标的细目,均可在本研究报告的附录表中一一查找到。(见附录)

在一系列分析思路和原则框架基础上,我们将对构成指标体系的11个系统及指标的涵义给予简要描述,并就流通现代化的部分状况进行中外比较。

1、流通总规模指标。该系统反映了流通业在人、财、物等方面的基本概况,也是其他系统评价指标的基础。主要包括:流通总产值、流通就业人员、流通资本规模、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流通利润总额、物流总规模、期货市场交易总量等7个指标。流通总规模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流通业规模大小的标准,既是一个国家流通业发展的最终表现,也是促进该国流通业不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鉴于中国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在选取的这7项指标中,流通业就业指标最值得注意。此类指标显示,中国目前流通业的就业水平还比较低,而今后吸纳就业的潜力也就在于此。这里以流通业就业人员指标及其所包含的两个二级指标,即流通业就业人员总量占社会总人口量的比重和流通业就业人员总量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的比重)加以说明。根据《2001年国际统计年鉴》的有关资料,以1999年为例,对就业指标进行简要的中外比较。(见表1)

表1美、日、中三国流通业就业人员状况(单位:万人)

全国流通业流通业就业人员全国就业流通业就业人员占

国别总人口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就业人口比重%

美国273132757.210.091334820.66

日本126511483.011.72646222.95

韩国4686390.48.332028.119.25

巴西16537941.75.696996.313.46

中国1259094751.03.7770586.06.73

资料来源:(1)李金轩《做大商业蛋糕与拓展就业途径之分析》载于《商贸经济》2003.2

(2)朱之鑫主编《国际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版。

注:韩国的流通业就业人数是指批发零售贸易、机动车及个人、家庭用品修理业的就业人数。

虽然多年来流通领域就业人数增幅名列前茅,但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流通业就业人员无论是占总人口的比重,还是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都远远低于流通业十分发达的美国和日本,与韩国相比也相差甚远;即使与同为发展中的国家巴西相比,虽然流通业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相差不到2个百分点,但流通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比重仍相差5个多百分点。这说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流通业在吸纳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还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2、国民经济贡献指标。由于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已由原来的末端产业上升为先导行业,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设置流通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类指标,主要包括国民经济贡献率、就业贡献率和税收贡献率。其中,就国民经济贡献率作一简要的中外比较。

国民经济贡献率是指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量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的比率。该指标是评价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贡献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国流通业发展和实力的重要指标。从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美、日、英、法四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分别达到21.62%、13.89%、14.21%、14.18%,而我国只有6.71%。

具体来讲,美国1988年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为9486亿元,批发和零售商业为7808亿美元,分别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4%和16%。批发和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对GDP的贡献仅次于制造业,居第二位。

法国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4443.9亿法郎,其中商业销售净值为6206.6亿法郎,占11.4%。

意大利1987年其国内生产总值为7558.8亿美元,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1%、51.9%和44%,其中制造业和商业分别占23.2%和18.9%。

印度1988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占39.5%,商业和饮食业增加值为35533百万卢比,商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占34.7%。

2001年美国和日本的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1.7%和13.9%,而中国只有8.2%。中国流通业历年来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基本状况见表2。

表2中国流通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流通业增加值流通业所占第三产业所占

(亿元)(亿元)(亿元)比重(%)比重(%)

1952679.0194.380.311.841.3

19571068.0321.0133.012.541.4

19783588.1824.5265.57.432.2

19804470.0918.6213.64.823.3

19858527.42119.2577.06.827.2

199017681.34946.9837.04.716.9

199224020.26701.01411.65.921.1

199331380.08485.01782.45.721.0

199667559.720427.55560.38.227.2

199774462.623028.76159.98.2726.7

199878345.225173.56579.18.426.1

199982067.527037.76910.38.425.6

200089403.629703.87306.98.224.6

200195933.332254.37823.58.224.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注:本表中的商业指的是批发零售贸易和饮食业。

3、流通效率指标。如前所述,从经济发达国家流通业的发展来看,流通业的作用已不单单体现在增加了多少就业机会,提供了多少利税,在GDP当中的比重有多大,为经济增长指数“贡献”了多少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促进了经济循环,优化了资源配置,加快资本周转和经济运行节奏。因此,流通效率的提高应作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中国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终极目的和轴心。为此,需要选取、设置流通效率类指标。主要包括库存率、流通速度、流通费用率和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4个一级目标和12个二级目标。

库存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全社会库存总额占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或全社会库存总额占GDP的比重。可分为制造业库存率和流通业库存率。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1998年,美国、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3%—1.5%;非制造业(含批发和零售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14%—1.29%1。

中国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总额占其销售总额的比重如下表3和图1所示:

表31996—2001年中国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总额、销售总额及两者的比重

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库存总额7227.37544.83789.73629.73327.24156.9

(亿元)

销售总额42546.955168.756437.758780.166359.570052.8

(亿元)

库存总额/销售总额16.9913.686.676.185.015.93

(%)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2》第141页有关数据计算所得。

注:1998年及以后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总额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表3的数据。

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经验比例,正常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不应超过5%。而中国1994年不算存量,仅当年新增库存就已占GDP的5.1%,1995年为6%,1996年为6.8%。如果加上历年累积的存量,可统计到远远超过3-4万亿元的工业库存,已占到2000年GDP的37.5%。2说明由于流通现代化水平较低,中国经济多年来一直在库存积压的重负之下艰难而缓慢地运行,经济节奏放慢,经济运行质量较差,流通效率不高。

流通速度:是指流通资本实现一定数额商品的频率,反映的是要完成一定的商品价值额所必须的流通资本循环次数。因此,流通速度问题也可以看作是流通资本的周转率问题。而流通(周转)速度同前述的库存率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反比关系,共同表达着流通效率的高低。

根据1993—200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有关数据,可以测算出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8年以后统计口径改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如表4所示。

表41992—2001年中国国有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单位:次/年)

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周转率1.651.681.401.421.381.281.411.201.621.34

资料来源:(1)宋则:《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2)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从表4可以看出,1992—2001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趋势是徘徊下降的,其年年平均周转速度只有1.44次。见图2。

资料来源:根据表4的数据。

而根据日本发表的1999年统计报告显示,在1973—1998年长达25年期间,尽管多次经历了经济不景气阶段,但其制造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率始终保持在7.5—8次1,周转速度是中国同类企业的5倍多。

中国流通企业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略快于工业。据测算,中国国有商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速度为2.3次。但整体水平仍大大落后于国外领先水平。例如,日本非制造业(包括批发、零售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在15—18次。一些跨国连锁公司,如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的资本周转年均都在20—30次。1

上述库存和周转指标显示,中国的主要问题不是表面上感觉到的“到处缺钱”,而是工商企业整体的流通现代化水平太低,循环周转太慢,缺少“动感”,几个钱不顶一个钱。这种状况必须从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入手加以解决。

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这一比例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物流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对于中国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目前说法不一、口径各异。而由于缺少标准化物流成本的统计框架、口径和基础数据,就不能不为准确地计算物流成本及其占GDP带来了很大困难。

2001年6月,由国家经贸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联合举行的现代物流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中国2000年全社会流通费用为17,880亿元,约占当年GDP(89,404亿元)的20%。这应当是一个比较具有权威性的数据。但是,流通费用并不等同于物流费用,如何确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从美国、日本等国家物流成本的构成看,它们的物流成本主要由库存费用、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组成。见表5、表6及图3、图4。

表5美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单位:10亿美元)

年份GDP库存运输管理物流物流总成本库存费用运输费用

(万亿美元)费用费用费用总成本占GDP比重(%)占GDP比重(%)占GDP比重(%)

19905.82833512565911.44.95.9

19915.992563552463510.64.35.9

19926.322373752463610.13.85.9

19936.64239396256609.93.66.0

19947.052654202771210.13.86.0

19957.43024413077310.44.16.0

19967.813034673180110.33.96.0

19978.323145033385010.23.86.0

19988.793235293488610.13.76.0

19999.3332554359219.93.66.0

20009.9637759039100610.13.85.9

资料来源:吴志惠《美国的物流成本》,中国物资信息中心

资料来源:根据表5的数据。

表6日本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单位:100亿日元)

年份GDP库存运输管理物流物流总成本库存费用运输费用

费用费用费用总成本占GDP比重(%)占GDP比重(%)占GDP比重(%)

19914631716023078226490610.63.56.6

19924718815493012220478110.13.36.4

1993476751441304020946909.83.06.4

1994478841447293320345829.63.06.2

1995489751366316920747429.72.86.5

1996503791416314521047719.52.86.3

1997504991483313521848369.63.06.2

资料来源:彭望勤《总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分析》,载于《国际商业技术》2002/2

资料来源:根据表6的数据。

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运输费用在GDP中的比例大体保持不变,库存费用的降低是导致美国和日本物流总成本占GDP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美国的这一比例由1990年的4.9%下降到2000年的3.8%,日本则由1991年的3.5%下降到1996年的2.8%、1997年的3.0%。因此,降低库存成本、加快周转速度是美国和日本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流通效率和竞争力的共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4、流通环境指标。该系统反映了影响与制约商品流通活动的外部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与条件十分繁多,但应当主要选取国民待遇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市场规范程度和社会诚信程度等4项指标,这对中国显得尤其重要。其中,又以研究、制定诚信指标及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最为迫切。

就这类综合指标而言,目前有中外可比性的研究和数据尚不多见。这里主要借助英国EIU机构所开发的全球商业排名(见表7),来衡量不同国家商业环境的质量和吸引力。该排名主要根据从事商业所遇到的各种障碍以及一些原则进行的,这些原则包括:政治和经济环境,政府对市场竞争的政策,税率,劳动力市场以及基础设施等。按照EIU的排名,荷兰在全球的商业环境中处于最佳位置,因为该国有健全的政策环境,包括:吸引外商投资和自由的外贸环境等。由于美国的经济预测下滑,使得他的排名处于第二位。EIU认为东欧未来几年的商业环境会有所改善,这是由于他们开放市场,完善基础设施和持续增长的经济等。中国的商业环境排名为41位。1

表72002-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商业环境排名

荷兰

1

美国

2

英国

3

加拿大

4

瑞士

5

爱尔兰

6

芬兰

7

新加坡

8

瑞典

9

香港

10

德国

11

丹麦

12

比利时

13

澳大利亚

14

法国

15

挪威

17

奥地利

19

西班牙

20

智利

21

意大利

22

葡萄牙

23

以色列

24

韩国

25

日本

26

匈牙利

27

泰国

28

希腊

29

波兰

30

墨西哥

31

捷克

32

阿根廷

33

马来西亚

34

南非

36

巴西

37

菲律宾

38

印度

39

中国

41

沙特阿拉伯

42

埃及

44

土耳其

46

印尼

48

俄罗斯

50

委内瑞拉

53

-----------------------------------------------------------------------------

*资料来源:EIU

5流通效益指标。设置该类指标的目的在于反映流通业生存、发展的状态,反映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产出水平。应当选取的指标包括流通实现值、流通业增加值、流通利润率、单位营业面积(平方米)年销售额和流通业人均年销售额。1

6、流通组织化程度指标。发展现代化的流通业,需要培育经营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以提高流通效率,取得规模效益。为此,选取、设置了“排名前10家、50家、100家大型零售企业、批发企业的年销售额、利润额分别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的指标,以便比较和了解中国流通企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同时,由于目前在流通领域中,仍然存在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它们有着自身的优势,能够适应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潮流。在发达国家,流通组织也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基于此,专门选取、设计了“中小商业企业发展程度”这一指标,以关注中国中小商业企业的发展与成长。

以零售企业为例。表8所列举的是2001年全球零售前十名的零售商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及销售利润率的状况。表9所列举的是2001年中国零售前十名的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及门店数的状况。

表82001年全球零售前十名

排序

零售商

国别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利润(百万美元)

利润占营业收入%

1

沃尔玛

USA

$219,812

$6671

3

2

家乐福

France

$62,225

$1134

2

3

RoyalAhold

Netherlands

$59,364

$997

2

4

TheHomeDepot,Inc.

USA

$53,553

$3044

6

5

TheKrogerCo.

USA

$50,098

$1043

2

6

麦德龙

Germany

$44,347

$402

1

7

Sears,RoebuckandCo.

USA

$41,078

$735

2

8

TargetCorporation

USA

$39,888

$1368

3

9

Albertson’SInc

USA

$37,931

$501

1

10

KmartCorporation

USA

$36,151

(2418)

(7)

TotalTop10

$644,447

资料来源:王耀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零售商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值为亏损额。

表92001年中国零售前十名

排序企业名称销售总额(万元)门店总数(个)

1联华超市有限公司1,406,3411,225

2华联超市有限公司850,400818

3北京华联综合超市有限公司800,00042

4上海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747,465325

5三联商社702,600177

6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615,04784

7百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549,843612

8苏果超市股份有限公司528,200663

9上海锦江麦得龙有限公司494,92215

10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88,7308

资料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从表8和表9可知,2001年沃尔玛的销售额为2198.12亿美元,家乐福的销售额为622.25亿美元。2001年中国零售企业百强的第一名上海联华的销售额为140.63亿元人民币,约17亿美元,其中零售额为99.62亿元人民币,约合12亿元美元,相比之下,差距悬殊。2001年中国零售企业百强总计销售额为1620亿元人民币,约合196亿美元。美国前100强零售企业占美国全部市场34%,其中仅沃尔玛就占美国市场的6%。德国五大零售企业的零售额早在1998年就占到德国市场的63%(见表10)。相比之下,中国2001年零售百强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占沃尔玛的8.91%,市场集中度水平非常之低。

表10德国五大零售企业占市场的比例(%)

1990年1998年

麦德龙(MetroGroup)11.919.1

乐维(KeweAG)10.813.7

阿尔迪(AldiGroup)8.712.7

特格曼(TengelmannGroup)6.610.0

阿斯克(AskoGroup)6.57.5

合计44.563.0

资料来源: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年鉴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流通结构指标。该类指标主要显示构成流通活动诸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经济联系,是国民经济结构在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结构指标主要包括零售业的业态结构、外商投资企业在流通业所占比重和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流通业的状况等等。

(1)零售业的业态构成。图5和图6分别显示了2000年全球零售200强和2001年中国零售百强的业态构成。

资料来源:王耀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零售商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从图5可以看出,在2000年全球零售200强的业态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超市(95家)、专卖店(90家)、百货店(58家)、大型综合超市(56家)、便利店(38家)和折扣店(38家)。现购自运(Cash&Carry)和DIY作为新兴业态异军突起,汽车零售交易也被列入评选范畴,有5家汽车零售商位列200强。通过合并和收购,许多大零售商向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业态。但是,在200强中有94家公司(占总数的47%)仍然坚持单一的商店模式。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成功的零售企业仍然把绝大部分精力专注于它们原有的商业模式上。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01年中国连锁经营百强”有关资料整理而成。

从图6所显示的2001年中国零售百强的业态分布可以看出,占据主要地位的业态分别是超市(44家)、大超(42家)、便利店(31家)、餐饮(13家)和仓储店(9家)。家电专业店和连锁药店已有长足发展。但从一些新兴业态的发展来看,如现购自运(Cash&Carry)、DIY、邮购、折扣店等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零售业态的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从2000年美国零售百强的业态构成看,占据市场份额大的业态为超级市场、折扣店、专业店和大卖场,四种业态所占据市场份额分别为:22%、14%、11%和8%,合计超过50%(见图7

。资料来源:王耀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零售商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大型零售企业在稳固自已所经营的主要零售业态市场份额的同时,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要求,积极向其他现代业态扩展或创新,保持一种随时应变的姿态,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新的零售业态、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业态的主导、领先性。而这些情况,恰恰值得中国在推进流通现代化过程中给予较大的关注。

(2)流通业的对外开放程度。1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开店的数量越来越多。为此,选取、设置了“外商投资企业在流通企业中的比率”这一指标,以此衡量流通主体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不仅关系到中国流通业自身的状况,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自1992年上海八佰伴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成立,到2001年底,限额以上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已发展到110家法人企业,252家活动单位,港澳台商投资零售企业100家法人企业,134家活动单位。

2001年限额以上外商投资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商品零售额,占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的5.29%;占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的1.46%。港澳台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的3.27%,占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的0.90%。

2001年外资商业商品销售额占中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左右,占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的1.5%,这两种比重,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别为0.8%和1.3%、0.9和1.4%。2001年上海外资商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2%,北京外资商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1%。

目前,外商在中国零售市场所经营的零售业态形式主要为大卖场、仓储式商场和会员店。到2001年底,家乐福已开设了27家店,沃尔玛已开设了19家店,麦德龙已开设了15家店。外商投资的零售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济南、成都、武汉、重庆、天津等大中城市,目前正向东北三省及西部地区的大中城市拓展市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