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探讨

时间:2022-06-18 10:00:13

文化建设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探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1928年建立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90多年来,医院历经艰苦创业,迁郑发展,改革壮大,做大做强,做细做优、高质量可持续发展5个时期,在传承和发扬医院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管理内涵的医院文化,为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

1用精神文化聚力干事

1.1适时调整医院发展战略。2008年以来,医院结合省情和自身实际,制定了“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和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医院的中期发展目标、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医院的长期发展目标。同时,医院提炼、培育和总结了鲜明的医院核心价值理念,确定了院歌、院旗、院徽、院训等文化建设载体,健全了奖励激励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使职工认识并认同医院文化,激发职工的创造潜能,增强职工的忠诚度,形成医院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个人与医院的共同发展。2017年6月,面对医改的新形势和任务,医院领导班子先后进行了医改工作、行政后勤、郑东院区建设、科研人才专题调研会,在“做大做强”战略的基础上,征求职工对医院发展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出“做细做优、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方针。坚持多院区、集团化发展,实现“一院三区”优势化发展、同质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为医院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强院指明了发展方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和举措。1.2着力推动“三个转变”。为适应医改政策要求,贯彻落实好医院发展战略,及时调整管理模式,推进“五升五降”并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手术科室手术占比55.7%,同比增长1.9%;三四级手术占比82%,同比增长9.9%;疑难重症患者占比63.56%,同比增长0.88%;新业务、新技术151项,同比增长2.72%;专病专家门诊占比43.8%,同比增长0.2%;药占比30.89%,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耗占比40%,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9.2天,下降0.7天;医疗纠纷数同比减少0.06‰;运行成本下降,医院能耗支出增幅低于业务收入增幅。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中达到了“三个转变”,推动医院发展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医院绩效由收入核算为核心向成本核算为核心转变,医院管理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转变。1.3增强职工文化认同。在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医院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增强全体职工“爱院如家”的大局意识,领导、干部和职工与医院同成长、同进步、同发展,给想干事的平台,给能干事的机会,给干成事的晋升,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形成干事创业谋发展、全心为病人服务的文化氛围。同时营造好的发展氛围,让职工满意,解决停车难、就餐难问题;重视员工的职业规划,修改职称晋升条件,鼓励职工外出进修学习等;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奖金分配临床一线倾斜;在原则范围内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如子女上学、就业等;每年高标准免费为职工和职工父母体检;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举办各类活动。医院以连续获评3届“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按时发放文明奖,要求全院职工佩戴胸卡、院徽、党徽上岗,组建医院首支国旗护卫队,进行新职工入职培训宣誓授院徽,出版《河医故事》系列丛书。在郑东院区建设了占地1928㎡的医院院史馆,集中展现了医院艰苦创业、迁郑发展、改革壮大、做大做强、做细做优5个阶段的光辉历史,体现了医院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传承。

2以制度文化规范行为

2.1制度文化的规范作用。医院推行的价值观是医院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1]。对内主要是规范员工行为,增强服务意识;对外主要表现在优化就诊流程,解决患者就诊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2加强科主任管理。加强医院科主任管理是有效贯彻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关键。我院实行医院科主任带班制度和病区负责人制度,保证医院“一院三区”的239个病区的质量安全。医院在科主任选拔上,既看学历,又看素质能力,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和机制,加强科主任的日常管理与培训。2.3实施“六个基金导向”。为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落实医院科技强院战略,使得青年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医院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六个基金导向”:(1)有国自然基金项目者职称晋升优先;(2)破格晋升需有国自然基金项目;(3)有青年基金项目者聘任硕导,有面上项目者聘任博导,有重点项目者增加博士招生名额;(4)有国自然基金项目者优先提拔,破格提拔需有国自然基金项目;(5)有国自然基金项目者优先申报荣誉称号;(6)国自然基金项目与评优评先挂钩。2.4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医院加强质控管理,发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作用,落实岗位职责和医疗管理制度、总住院医师制度和首诊医师负责制,健全医师业务培训考核体系,推进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临床路径的管理,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完善医疗风险预警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医疗技术操作的规程和相关工作制度,加强岗位培训,开展规范化培训,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2.5健全优质服务体系。医院强化员工服务意识,通过组织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组织行为礼仪、沟通技巧等培训,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沟通技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2]。医院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医疗系统“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60条》,以近几年开展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为契机,以农村患者为服务重点,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改进服务质量。建立起医前—医中—医后全程优质服务体系。医前以预约诊疗为中心,做到优质服务前移;医中以弹性工作制为核心,实现就诊流程优化;医后以患者随访为重点,实现优质服务后延。其中,预约挂号患者占门诊患者70%以上。多学科疑难病会诊中心年会诊患者近3万人次。重症患者转运能力,配备专用双机位医疗转运直升飞机、转运急救车(10辆),实现24小时全天候转运救援,完善了医院陆空一体化救援体系。医院开展了“卫生厕所、健康食堂、暖心开水”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2018年,医院区间车全年运送人员208万余人次,有效解决了患者在院区之间往返的交通需求问题。2.6全方位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医院制定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考核指标简便、有效,以工作业绩为主,突出服务质量和数量。实行两级管理,科室制定有二次分配方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科室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统一。同时,实施“五升五降”,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利于医院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医院学术、技术、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3凭物质文化塑造形象

3.1“一院三区”集团化发展。医院充分发挥医疗硬件条件对医院文化建设的载体作用和推动作用,营造良好的医院视觉环境和人文环境。医院在建设发展中形成了河医院区、郑东院区和惠济院区“一院三区”的多院区集团化发展格局。河医院区总建筑面积35万㎡,郑东院区总建筑面积78万㎡,惠济院区总建筑面积1.9万㎡。医院推动“一院三区”协同发展,河医院区定位“大综合”,郑东院区定位“现代化”,惠济院区定位“大专科”。同时,为推进郑东院区建设,医院实施郑东院区品牌战略,着力人才、技术和设备“三个东移”,打造国内一流的医疗中心、一流的保健中心、一流的康复中心。3.2建设数字化医院。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三个院区”的互联互通、数据统一、标准统一,以无纸化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家五级水平,居国内前列。以智慧化医院建设为重点,加快门诊信息化建设进程,“三个院区”智慧医院门诊“一卡通”上线,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全面应用,有效方便患者就诊。设在医院的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省内覆盖全省18个市、25家省/市中心医院、170余家县医院、200余家乡镇/社区医疗机构,省外直接联网100余家医疗机构。中心还与美国等国家医疗机构实现了互联互通,开展常态化、规模化远程医疗业务。2018年,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开展县乡级疑难病例会诊19437例,远程诊断142555例,开展远程教育290次,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惠民共享。建立了河南省第一支“国家应急医学救援队”,人员梯队建设合理,医疗设施装备先进,并组建多次演练,定期组织大型演练,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3.3大型医疗设备国内领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院先后购置先进医疗设备,目前有高端CT24台,高端MRI25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3台,PET-CT1台,数字化手术间150间。大型设备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检查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门诊“三长一短”的现象得到了控制,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得到了有效的缩短,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安全[3]。

参考文献

[1]尹梅,柏宁.寻绎我国医院文化建设的逻辑路径[J].医学与哲学,2013,34(6A):55-56.

[2]印素萍,李增宁.基于SWOT分析法的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实践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7):76-78.

[3]翟理祥,陈沛军.广东省中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8):72-73.

作者:闫生方 刘章锁 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