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思考

时间:2022-12-17 08:17:55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思考

1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留下的无形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正在逐渐走向消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已刻不容缓。1975年,国际图联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有四大社会职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及开发智力资源[1]。公共图书馆有义务投入到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去,并发挥积极作用。各地公共图书馆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更是责无旁贷。本文以金陵图书馆近几年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和保护的实践为例,通过分析这一案例,同时结合其他图书馆的一些具体做法,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帮助公共图书馆在宣传和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2.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我国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2]。之前国务院的《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也多次提出各级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单位,担负着保护人类遗产和社会教育的职能,应该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这是法律要求、文化担当,更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2.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通过人的活动来展现,这一活态性要求公共图书馆对其的保护一方面要从资料的保存入手,另一方面要从活动的开展入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在保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复合资料,有文献、音频、视频、图片等,这必将大大丰富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同时,图书馆要利用好自己这一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展社会教育、文化娱乐等功能结合起来,举办展览、沙龙、讲座、培训班等主题活动来宣传、推广和传承非遗,这也将大大拓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空间,丰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形式,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3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南京为例,目前,南京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项,其中,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中国剪纸(南京剪纸)、古琴艺术(金陵琴派)等4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还有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工艺、留左吹打乐等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4项;六合民歌、南京白话等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0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90多项[3]。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稍有不慎,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南京评话为例,2008年,最后一位南京评话演员孔幼平因病逝世,他的离世意味着南京评话这一说唱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京传统文化中黯然消失。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方法,要在宣传、推广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和传承。

4金陵图书馆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案例分析

公共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式多样,常态化保护有将非遗文献化、对已出版文献进行购买和收藏、为相关非遗项目的申报和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咨询和文献支持等,但仅仅通过文献化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加强宣传推广,将地方非遗资源推介出去。公共图书馆需要充分在利用其文献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组织策划不同的主题活动和阅读推广[4]。金陵图书馆一直致力于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方式多样,既有举办展览、讲座等常规方式,也有与文创结合等创新方式。4.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非遗数据库。建立数据库是数字化宣传和保护的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经验丰富,可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抓取数据、整合资源,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储存和网络化传播,形成本地区独有的非遗专题数字资源库。以金陵图书馆为例,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是南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代表性项目,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金陵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宣传南京云锦,专门建立了南京云锦数据库,数据库中录有云锦的发展概况、传承人访谈、创作口诀等内容供读者在线阅读。目前,金陵图书馆只建立了南京云锦这一个非遗项目数据库,而没有对针对南京全部非遗项目建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数据库。而在这方面,成都图书馆、厦门图书馆、珠海图书馆、嘉兴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目前已走在了全国各图书馆的前列,已构建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地方非遗数据库,覆盖了所在地的手工技艺、民间文学、传统戏曲、民俗等非遗的各个方面。对于构建数据库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一些资料采集、知识产权等问题,厦门图书馆和成都图书馆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的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网站显示数据库版权归地方图书馆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所有,为两者共同开发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各非遗传承人联系紧密、资料丰富、业务熟练,公共图书馆与其合作建立非遗数据库,将事半功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数据库建立后还要做好相应的更新工作,且有必要结合如今的科技发展推出移动端的应用[5]。对于数据库的使用,一定要与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有效的功用。4.2开办专题讲座,建好宣传阵地。讲座作为传播信息,提高公众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有效搭起了专家学者和公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是阵地宣传的重要武器。很多地方的非遗项目深藏闺中,不为人知,甚至很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都是一知半解,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开办非遗讲座,建好宣传阵地,普及相关知识。以金陵图书馆为例,2015年“金图讲坛”邀请南京市社科院文化所所长谭志云向读者讲述“全球化视野下的南京文化遗产保护”,通过独特的视角向读者介绍了南京的各种文化遗产,并且对全市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对比,剖析了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症结。2017年“金图讲坛”邀请金陵著名琴师、金陵琴社的副社长刘甦先生作“琴韵金陵——近现代金陵琴乐(琴人、琴事、琴乐社团)概略”的专题讲座,为读者详细介绍与江苏相关的众多古琴流派,特别是金陵琴派的发展流变历史。金陵图书馆举办非遗讲座既有宏观方面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介绍和保护宣传,也有微观方面的具体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但是相关讲座数量较少,缺少规划,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一些公共图书馆专门为所在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系列讲座,成为图书馆讲座的品牌特色,比如扬州图书馆的扬图讲堂非遗系列讲座、天津图书馆的海津讲坛非遗系列讲座,他们长年累月坚持开办非遗讲座,营造了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还有国家图书馆开展的“非遗保护讲座月”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非遗讲座宣传模式,配合每年6月10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集中举办一段时间的非遗讲座,重点突出、密集宣传,效果显著。4.3开设展览,提供展示平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价值和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通过其最终的静态作品体现的,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开设展览,为这些非遗作品提供展示的平台。而展览是最能直接、直观地向受众群体宣传想要普及的知识,从而达到教育、启示、宣传的目的[6]。以金陵图书馆为例,2016年金陵图书馆先后举办了“江宁遗韵——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折扇展”,分别展示江宁区的非遗保护成果和金陵折扇这一省级非遗项目。2017年春节期间,举办了“非遗节友会——迎新年鸡年剪纸展”展示南京剪纸这一世界非遗项目,既营造了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喜庆气氛,又让广大读者感受了南京剪纸的艺术文化内涵。2017年9月,举办“玲珑华彩60年——南京手工玻璃技艺展”,展出了南京玻璃制造技术的传承人吴新安的优秀作品。金陵图书馆的非遗相关展览涉及到图片展览、实物展览,内容丰富,但可惜没有文字展览。对于一些非遗项目,诸如民间文学、传说、风俗等,不好通过实物和图片来展现、不易转化为经济价值,难以通过讲座、演出、培训等其他方式宣传,这就需要通过文字展览来向大众普及推广。在展览的形式上,金陵图书馆还是比较单一的,缺少巡展和线上展览。对非遗的宣传,影响人群越多越好,这就需要通过巡展进行“点”式宣传。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校馆合作的平台,将非遗展览送到各高校、中小学巡展,亦可以送到各分馆、区县馆、其他文化机构、社区进行巡展。国内其他图书馆也有类似的展览活动,例如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四川图书馆承办的“我们的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字传承”展览就先后到四川的内江、自贡、泸州、德阳、绵阳、广安等六城图书馆进行巡展,扩大了影响力。同时,公共图书馆还有必要将展览数字化进行线上展览,通过互联网宣传,进一步扩大受众面。4.4举办演出,打造表演舞台。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特别是表演艺术类的项目,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观众和听众才能更好地显示、传播、传承其文化价值。公共图书馆应利用多功能厅功能丰富、设备齐全的优势,为这些地方特色非遗项目打造表演舞台。以金陵图书馆为例,2014年春节期间,金陵图书馆举办了“大年小戏闹新春——南京方言专场演出”,邀请了南京白局、南京白话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登台表演,丰富了读者业余生活,同时以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了南京这几项非遗项目,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2005~2016年,金陵图书馆每年春节期间都会举办“金陵雅韵”新春古琴音乐会,邀请金陵琴社的古琴艺术传承人来馆表演,至今已连续举办12年。4.5开设培训班,培育非遗接班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公共图书馆应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对当地青少年开展地方非遗宣传教育,培养他们对非遗的兴趣爱好,使相关非遗项目后继有人,这是非遗保护的长远需要和必然要求。做好相应的工作,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以金陵图书馆为例,2015年举办了“金陵小巧手”南京非遗传承冬令营,邀请张林娣、高勇、张保成、张苗等非遗传承人指导小朋友们学习剪纸、布艺、风筝、葫芦画等南京特色非遗手工技艺,体验非遗文化。2017年暑假连续举办了四期“小小非遗传承人”主题夏令营,邀请姚其德、徐春华、张金林、徐秀健、王玉江等非遗传承人为小朋友传授皮影、白局、剪纸、秦淮灯彩、面塑等南京非遗技艺,寓教于乐,既传承了非遗,又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金陵图书馆开设非遗培训班是培养非遗接班人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培养非遗接班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只是单纯的举办一两次培训班,培训班结束后还有很多后续工作要做,图书馆要继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使这些孩子能继续保持对相关非遗项目的兴趣,能继续学习这些非遗技艺,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非遗传承人。4.6将非遗作品纳入文创经营范围。很多非遗传承人不但以宣传保护其对应的以金陵图书馆为例,金陵图书馆响应国家号召,近两年开始研发和经营文创(即“文化创意”)产品。金陵图书馆文创公司积极开拓研发路径,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将一些非遗作品纳入图书馆文创经营范围,将这些非遗产品和非遗项目推介出去,帮助相关非遗传承人创收。上文提到的“玲珑华彩60年——南京手工玻璃技艺展”,在展览的同时,金陵图书馆文创公司将吴新安的优秀作品纳入经营范围,帮其销售,助其营生,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文创是目前许多公共图书馆对外销售的唯一窗口,将其与非遗的宣传保护相结合,对两者来说是双赢的局面,金陵图书馆在此方面的创新,值得推广。4.7组织读者深入非遗创作第一线。公共图书馆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优势,但限于场地等原因以致对一些特定非遗场景的还原度有限、缺少相应的氛围,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也必须正视。为此,公共图书馆宣传保护非遗不一定要局限于馆内,还可以带读者走出去,走到传承人中去,走到传承人现实工作中去,实地观摩,亲身体验,打成一片。以金陵图书馆为例,金陵图书馆书友会2017年推出“文化秦淮阅读行走”系列主题活动,其中一期的主题是“听传统南京白局逛民间艺术大观园”。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是南京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窗口,各类非遗项目云集,很多传承人和他们的工作室都驻扎于此。金陵图书馆书友会组织读者前往体验南京白局、剪纸、灯彩、烙画等各类非遗项目,与非遗传承人交流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引导人们读万卷书,还要引导人们走万里路。金陵图书馆另辟蹊径,带领读者到非遗创作的第一线去参观和体验,能给人带来更深层次的感受,往往会比在馆内看资料、办活动起到更好的效果。事实上,一些非遗项目也确实需要到创作现场才能真正体会其技艺的奥妙。

5新时代下公共图书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的思考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已进入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要顺应时代潮流,锐意创新,将互联网新媒体、科学新技术植入到公共图书馆的非遗宣传保护中去,请一些公众人物参与到图书馆的非遗活动中来,与图书馆跨界结合起来,可以使图书馆的常规宣传活动不常规,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达到更好的宣传目的和保护效果。5.1利用好网络直播平台,扩大非遗受众面。金陵图书馆虽然开办了系列非遗讲座、演出、展览等活动,但是受众主要限于图书馆的读者,宣传达不到最大化。近年来,网络直播发展如火如荼,网络直播平台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体,吸引无数的年轻人投入其中。只要有一部手机和无线网络,人人都可以成为移动的电视台。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宣传和保护非遗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将其与直播平台结合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一种新模式。对于非遗来说,其文化魅力和产业价值已经吸引了直播平台与之合作,2017年6月,花椒直播平台举办了“传承•匠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播”,在为期半个月的直播巡展中,花椒直播先后走访了“玉雕”、“龙泉剑”、“古法制香”等非遗项目,累计吸引700万网友关注,更为非遗手艺人带来上百万元的销售订单[7]。直播平台推动非遗宣传的能量无疑是巨大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引入直播平台,创建“直播+非遗+图书馆”的新模式。公共图书馆举办非遗讲座、演出可以进行网络直播,其实举办其他的非遗活动也可以进行直播,扩大受众面,让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了解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同时对公共图书馆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除网络直播外,还可以将演出视频导入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库,供市民长久观看。5.2利用好名人效应,提高非遗关注度。名人效应相当于一种品牌效应,可以有效地带动人群。请名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是一种提高非遗关注度的好方法。湖南卫视的大型公益文化纪录片《百心百匠》邀请李亚鹏、许亚军、喻恩泰等明星探访非遗传承人,提升了节目关注度,他们一对一向传承人学习传统技夏洞明蒋倩:公共图书馆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以金陵图书馆为例艺,展现这些非遗发展现状,揭示传承非遗的意义,吸引了大量观众观看。对于图书馆而言,邀请名人参加自己举办的非遗宣传推广活动,即使是常规的活动,也都可以通过名人效应大大提升相关非遗项目和图书馆的曝光度和关注度。当然,这有作秀之嫌,但这总比不作为要好,毕竟邀请名人参加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媒体、更多的人关注报道,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5.3利用好AR/VR技术,提高非遗吸引力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这两项电子科技近几年飞速发展,已应用于购物、动漫游戏、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AR/VR技术以其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与三维沉浸的特点,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传播增添了更多可能,为体验者带来强烈的在场感和参与感,增强了人们对相关非遗项目的感知和理解[8]。佛山市发行佛山部级非遗项目AR明信片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只要用手机软件扫一扫明信片上的图像,一个动态的3D效果图样就能立在手机上,还配有语音讲解。目前公共图书馆举办的非遗展览多是静态呈现,吸引力不足,且图片、文字、视频对非遗的还原程度相对较低,如果能在非遗展览宣传中引入AR/VR技术,这将会比图片、文字、视频的展示更生动、更形象、更具吸引力。6结语新时代里,新事物、新技术层出不穷,不断挤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但同时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地方公共图书馆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利用好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和活动空间,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切实将非遗的宣传和保护落到实处,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夏洞明 蒋倩 单位:金陵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