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融入课堂对接模式

时间:2022-04-26 02:56:23

企业文化融入课堂对接模式

摘要: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员工无疑是职业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这将促使校企文化对接在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改实践中有较大的突破,本文主要探索让企业文化融入德育课堂教学的意义和途径。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企业文化;文化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员工管理上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对员工的要求很严格,要求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作为为企业输送基层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来说,如何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员工无疑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在笔者进行企业调研时发现,由于在入职前缺乏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大多数学生在跟岗实习或顶岗实习过程中不能快速融入新的角色。因此,在德育课堂的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把企业的价值准则、经营理念、发展目标等文化要素融入德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现代化企业的用人要求,把职业规范、职业行为、职业使命和职业荣誉感等逐渐渗入学生的认知中,培养出真正适合现代企业需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将企业文化融入德育课堂教学的意义和途径,使学生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将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融入专业学习中,为将来顺利进入职场,成为优秀的员工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德育教育融入企业文化的意义

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文化,它借助人来提高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被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最鲜明特色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为基层、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它其实是就业前的预备教育,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时既要让他们掌握所学专业的专业技能和终身学习能力,同时又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毕业后能很快适应身份的转变。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代都急需文化的支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补给。职业教育、企业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是职业学校任何专业的必修公共文化课,因此,德育课中融入企业文化的教育则显得非常重要。学生的在校阶段是他们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当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还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素养和适应能力。但是由于校企双方在管理机制、价值观念、组织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加强校企之间的有效对接,缩短学生初入职场的适应期,就必须先将企业文化融入德育课堂中,让德育课堂成为提前体验、感知企业文化的重要渠道,让每个学生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使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突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品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与“员工”的零对接。1.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重塑自我、激发潜能。课堂教育,更多地还是从理论上进行引导,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企业实践经验的理念体现。在德育教育中融合企业文化元素,通过企业文化案例的宣讲、课堂模拟作为“员工”的行为规范,能够让学生提前感知进入企业之后所要拥有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重塑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发展潜能,提前进入“员工”角色。2.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增强意识、强化协作。学校教育很多是要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成长,而企业发展需要的是通过每名员工的成长,通过团结协作来推动整体的发展。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元素,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前感知企业发展中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性,真正感知每名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点,只有点与点之间连成线,线与线之间结成网,才能够共同推进企业的发展。通过这种点、线、面的企业文化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团结协作的意识,为进入企业之后,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打好基础。

二、在德育教育中实现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1.德育教师开展企业文化调研,通过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资源进行对接。德育课程的教改首先要从教师的认识改变开始,要让优秀的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德育教师要身先士卒,让自己思想和心融入企业,再把自己的认知传递给学生。教师走进企业后,通过现场参观、座谈访问、调查问卷、互联网跟踪等方式开展多种企业调研活动,把企业的文化建设成果和用人理念等要素转化成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在校的学习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增强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在现代企业环境中,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德育基地,涵盖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优秀的企业展现着职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职业理想、职业良心等很多价值观,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的生动实践,是加强德育教育非常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2.通过课程设计引入企业文化环境。教研组根据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企业调研的数据分析,总结不同专业学生的岗位工作任务,按照教学规律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在德育课程整体设计中,以德育课本《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为载体,以基础知识为根本,以能力提高为重点,以素质培养为目标,实现传授理论知识和培育职业素养的有机融合。教师在课堂上为各专业班级授课时,为学生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后,进行专门的学习单元,在课堂活动中,编排一些企业环境下的模拟演练,以情景演练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企业文化,把专业的职业特征铭记于心,有益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静的理论与动的规范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行为上完成从“学生”向“员工”的转变。3.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活动,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学校文化中要求师生爱校、以校为家;企业文化中则要求员工以企为家,爱岗敬业。爱岗、爱校,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人们对其所处环境的一种依恋、爱护的表现。围绕德育教育教学目标,开展具有企业文化元素和职业元素的校园德育实践活动,是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的有力途径。如聘请企业大师和技能专家定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和技能展示观摩课等,结合他们的成功经验,让学生接受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熏陶,正确认识自己职业成长规划的重要性。按照重素质养成,重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定期举行“中国梦•我的高铁梦”、“职业生涯规划”等校园演讲比赛和“寻找大国工匠精神”等社团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起职业素质养成平台,不仅突破了德育课的课堂局限性,又把教学中的职业理想、职业追求等企业文化等主题融入了校园文化、校园德育等实践活动中,营造了浓厚的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拉近了学生和德育课堂以及未来职场的距离,使学生在学校受到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共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既增强了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适应感,又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

三、结语

在德育教育中实现与企业文化有效的对接,能够让学生更深层地吸收企业文化,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就要求其快速地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为了满足基本的企业用人标准,职业学校需要通过丰富的德育课堂,实现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与对接,提前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从思想上、行为上进入角色、成为“员工”,从而更好地提高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高宏梅.基于双赢文化视角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M].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2.

作者:李琳 单位: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