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桐城歌”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6-04 09:58:04

民俗文化与“桐城歌”相关性研究

[摘要]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域的人们特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桐城民俗文化是一种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地域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渊源颇深,体现出进退自如的精神,映射出道家和儒家的文化内涵,涉及的文化形式十分丰富,“桐城歌”就是其中一种。深厚的桐城民俗文化底蕴对“桐城歌”的发展产生了颇多影响,“桐城歌”歌词也成为桐城民俗文化的外在展现。

[关键词]桐城文化;桐城诗歌;相关性;民俗

明清时期,安徽桐城出现了众多的文学名家与名作,逐渐形成了“桐城学派”和“桐城文化”[1]。“桐城歌”蕴含着丰富的桐城民俗文化底蕴,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歌词是“桐城歌”的“灵魂”,是桐城民俗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挖掘桐城民俗文化与“桐城歌”歌词的内在联系,有助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桐城文化

桐城文化是具有特殊文化意义与地域背景的地域性文化,包括当地的教育科技、历史文化、农村发展、戏曲建筑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是桐城社会文化发展的凝结物,展现了桐城发展的历史脉络。对“桐城文化”与“桐城歌”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梳理与分析“桐城文化”[2]。桐城文化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家师结合的教育方式。桐城在教育方面享有盛名,这源于当地对教育的重视。明清时期桐城形成了家师结合的教育模式。桐城学者和教师之间时常进行交流,使文化教育氛围极为浓厚,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桐城文化[3]。(二)包容、公开的治学精神。家师结合的教育方式展现出了桐城文化包容、公开的治学精神,能够让学术研究具备更强的创新性与实用性。明清时期,方学渐、方大镇、吴观我、王宣等桐城学派人士对易学展开深入的研究,对相关的话题进行了诸多探讨,在历史研究与治学方向上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对桐城地区精神文化的形成影响颇深[4]。

二、“桐城歌”

“桐城歌”是起源于桐城的一种地方性的民歌,兴起于明代中期,逐渐向江淮一代流传。沈德符在其著作《万历野获编》中进行了相关记载。明朝嘉隆年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粉红莲》等得到口口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李子辉选编的《风月词珍》与崇祯时期的抄本《明代杂曲》收录了部分的“桐城歌”。2010年,我国将“桐城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歌词反映了当时的人文历史情况、风土人情、精神面貌,是当地人民对自身生活情况进行描述的一种具体方式[5]。

三、桐城民俗文化与“桐城歌”歌词的相关性

桐城民间的歌谣类型、歌词内容十分丰富,展现出人民劳作时的景象以及人民纯朴的爱情故事、婚嫁丧娶等内容,具有深刻的人生道理。(一)“桐城歌”歌词与节令文化。每到传统节日,桐城人会开展十分热闹的活动,为相关的节日增添乐趣。如《春节拜俗歌》说道:“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舅妈,初四拜丈人,初五初六任意拜,拜风拜俗乡乡通,只有西乡初二拜丈人”。桐城人通过“桐城歌”表现其生活方式与内容,“桐城歌”描述农耕故事、农事习俗等。如《丰收歌》写道:“跳下田来唱支歌,田公田母你记着,前年收下五千担,去年收了万把箩,今年还比去年多”。“桐城歌”歌词能清晰地展现当地的民俗文化,是当地精神文化生活最为真实的反映[6]。(二)“桐城歌”歌词与婚俗文化。“桐城歌”中关于婚俗的作品有很多,歌曲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男女之间的相思情、女子出嫁场面、婆媳矛盾等。“桐城歌”歌词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当地的婚恋习俗,表达了恋爱中的心态、矛盾等。《素帕》记录了男女婚恋中的挂念情绪:“不写情词不写诗,一面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思有谁知。”桐城诗歌中也有关于女子对男子爱慕的表达:“郎在田里忙插秧,姐在河边洗衣裳,重锤棒子三两下,等郎抬头打好腔,问郎可到姐家坐。”女子在洗衣服时加大声音,吸引在田间工作的男子,达到搭讪的目的。男女之间的成婚过程包括下聘、准备、迎亲、拜堂、回门等习俗。《砸帐歌》对新婚夫妇的样貌进行了描述:“桐城好,媳妇总含羞,鸳帐做来酸溜骨,凤冠压得泪盈眸,茶饭不沾喉”。然而,婚姻并不都是以幸福为结局的。“桐城歌”也有对不幸福、不美满婚姻的描述:“辜负还是你辜负,薄情仍是你薄情,错了还是我错了,痴心还是我痴心,天地人间薄情人。”[7]在古代并不是所有的男女都可以自由恋爱,如《童养媳》写道:“我被卖到婆家去,婆家狗也比我强,好的东西任它吃,是肉是骨任它叼,我的饭菜是剩汤。”“桐城歌”的婚俗文化说明了人们对纯朴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极具美学价值。(三)“桐城歌”歌词与丧葬、娱乐文化。王列生在《桐城地域文化》中记录了桐城的葬礼习俗,通常通过道士进行超度仪式。古代的丧葬内容包括穿路衣、送殡、荫七等复杂内容,对亲人的离去表达沉痛的哀思。《龙眠杂忆》记录了丧葬的现场情况:“桐城好,家里重新丧,称衣麦里安魂魄,泣血哀嚎绝水浆,送殡至亲多,打个乐呵呵”。桐城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娱乐内容包含猜字谜、对歌、舞狮、骑竹竿等。《倒十字歌》《迷歌》《小小十字尽情耍》等对桐城人的娱乐活动进行了描述,反映出普通桐城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灯》对相关的场景进行了介绍:“小小狮子花又花,天天带我耍人家,昨天耍到状元府,今天又到宰相家,东西两头插官花。”从歌词中可以看出当时桐城人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9]。

四、结语

“桐城歌”歌词的内容丰富,包括桐城当地的各类民俗习惯与社会风情,以极为丰富的题材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国的文学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桐城人的生活习惯。如何在新时代将“桐城歌”歌词以及桐城民俗文化更好地保存和传承下来,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时尚小令[M].北京:中华书局,2017(5):62-63.

[2]徐庶,叶濒.桐城民俗风情[M].合肥:黄山书社,2009(4):70-72.

[3]顾启元.客座赘语[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5):62-63.

[4]石旭升.桐城派文化生态建构[J].中国文学研究,2017(6):25-21.

[5]李敏.地域文化的另外一种表达[D].合肥:安徽大学,2017:179-180.

[6]宋豪飞.明代桐城教育兴起之历史审视[J].黄山学院学报,2017(13):42-13.

[7]陶运宗.试论桐城派文化旅游开发及其旅游美学价值[J].学理论,2016(14):32-63.

[8]秦强.方苞.《春秋》学思想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27-13.

[9]雍振.浅析近代桐城派的文化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122-93.

作者:王雨辰 单位: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