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适宜运动负荷探索

时间:2022-05-29 10:24:47

小学体育课堂适宜运动负荷探索

摘要:小学体育课是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状况,教授相关技能,使得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该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并且结合教学大纲内容,适应性的来开展一定负荷的训练。本文通过以小学体育课来适应性的开展运动训练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在具体实践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负荷;适宜性

1绪论

在小学体育课,进行有效合理的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在训练时还要注意降低损伤。所以,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小学体育课堂的合理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有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2.1体育课中运动负荷的相关概念。指的是小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身体以及内心心理所承担的负荷。开展相关体育活动时,如果他们身心所承受的负荷适用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就是适宜的。适宜的运动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兴趣、还可以科学有效的完成体育教学。适宜运动负荷必须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开展,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2.2影响运动负荷的有关因素。在课堂中运动负荷能否实现适宜安排,和教师们的认知能力、学生们的身体接受情况以及个体差异都有关。首先考虑到的第一个影响因素就是运动强度。表示的是一定时间内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所消耗的能量,通常使用最大摄氧量进行表征。高强度运动下,最大摄氧量的指标会迅速变高。其次还和上课的次数和密度相关。体育课上进行有效练习次数和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关系。当然,也和体育课的训练时长有关。在相同联系强度的情况下,训练时长会对运动负荷有正相关的影响。教师的上课内容和教法方法也和负荷有关。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课程的难易程度、相关环境因素、教学的方法这些都和运动负荷有关。最后,还与学生的个体差异相关。出于考虑小学生其身体发展的个体差异,在进行运动负荷的设计和实施时要因材施教,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的因素,从而促进课堂上的所有小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体育锻炼。

3小学体育课堂适宜运动负荷的科学安排与控制策略

3.1要根据小学生的自身能力来对运动负荷的强度进行设计。体育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情况、体育训练能力等,以此来对小学生所适应的相应运动负荷进行设计和实施,还要根据上课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来对运动负荷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有助于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测量脉搏来进行运动负荷的分析。已经有研究证实,学生脉搏的变化情况,是学生接受的运动负荷的有效显现。在体育课上,老师要采取询问以及观察等不同方法,来综合判断不同学生的运动负荷。从而进行动态调整,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3.2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来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在体育课上,有很多种运动形式,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中跑甚至长跑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心肺功能的提高。在进行这种运动时,脉搏跳动会明显变快。而进行体操类运动时,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相关控制功能提高。因此,老师需要考虑运动形式对负荷的影响。通过研读教材、科学施教,来使得体育课堂具有趣味性和科学性。不仅要激发以及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还要统筹协调运动负荷和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3.3要根据气候与时间的因素来合理安排。比如在秋季刚开学时,老师要适当降低运动负荷,进行一些活动量比较小的科目,学生适应后,逐渐加大。比如在上午十一点到十二点这个时间段的体育课,学生所承受的运动负荷也要有所降低。主要考虑学生在学习几个小时后,储存的能量快消耗完,高强度运动会发生晕厥等情况。冬天,因为天气寒冷,可以适当加大运动负荷。3.4建立科学评课指标来进行指导。有效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在体育课程中,体育老师要不间断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有效。在此要加强对运动负荷的理解和控制等方面的学习。体育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对运动负荷进行全面科学的讨论分析,还要注意在进行一段体育练习后,要引入适当的休息来进行身体的放松。让运动负荷这一因素在体育教学评价的形成过程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考量。3.5教师加强对运动负荷的控制能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担任的是主导者的角色,为了有效提升适宜学生的相应运动负荷,体育教师要在平常的的教学中增强设计能力。在进行相关课程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场地以及设施情况,来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可以根据不同学生情况,合理安排场地以及器材,来有效提升运动负荷,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4结语

根据以上讨论分析,在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从而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学生内在使其形成良好的兴趣和身体素质。老师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课程内容的特点以及环境场地情况、季节时间段特征。合理安排学生所能接受的运动负荷,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并且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吴一波,杨劲松,胡晓欢.基础体育教学的负荷监控与运动调适研究[J].教育参考,2019(01):73-78.

[2]黄平.初中体育课堂运动负荷的设置及思考[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三———课程改革[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3]薛成博,董翠香,王立新.上海市小学体育常态课与优质课运动负荷的对比研究[J].武术研究,2016,1(05):124-128.

[4]俞航天.小学体育课堂适宜运动负荷的实践探索[J].中国培训,2015(18):262.

作者:沈丹艳 单位:苏州市新庄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