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讨10篇

时间:2022-11-28 09:36:20

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讨10篇

第一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摘要: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对体育器材的利用率低,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本文就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体育器材、尊重学生因材施教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途径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也不断提高,然而人们的身体素质却在不断下降。实践证明,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从小抓起。因此,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谈几点体会,以期共享。

一、合理选择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丰富多样的,然而,成功的教师总会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全面灌输给学生知识是大多数教师一贯的做法,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打击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使得学生厌烦体育,最终使得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在课堂中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授体育课时,要合理划分课堂任务和课堂目标,在课堂中一部分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活动;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滑稽的动作向学生展示体育动作,但是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动作标准,不能把错误的动作传授给学生,通过让学生观察模仿,最后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小学生在这个阶段,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好动,喜欢结群玩耍。因此,教师在教授体育课时,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让全班学生一起做游戏,这样可以提高班级凝聚力,并且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比如我在教学生做广播体操时,把全班四十名同学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八人。学生需要先观察我的动作,然后进行模仿,最后自己练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二十分钟后,八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动作最标准、最整齐,赢的小组会得到一定的奖励。这种小组间竞赛的模式使得学生积极性大增,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充分利用体育器材

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体育器材利用不合理,体育器材是学校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而提供的体育设施,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毽子、跳绳等,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体育器材,在课前要把体育器材一一摆列出来,让学生提前进入体育锻炼的氛围中。有一部分学校因为主客观原因体育器材不足,影响了教学。因此,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还需要学校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条件,提供充足的体育器材。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教师能充分利用体育器材。比如,教师可以在天气比较好的时候,组织男生打篮球或踢足球,让女生踢毽子、跳绳,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时能够舒活筋骨,锻炼身体。但是,教师在利用体育器材方面要遵循科学的教学流程,合理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充分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体育器材,提高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时冬季雾霾严重,学校以及体育教师就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上课场地,在雾霾较严重的时候可以考虑暂停体育课,或者进行室内活动;而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就要积极组织学生上好体育课,充分利用操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设施资源,如可以让学生进行羽毛球比赛、踢毽子比赛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三、尊重学生,因材施教

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也不同,因此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基于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多种措施,如实行分组教学等,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另外,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兼顾学生的长处和短处,以培养出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举例来说,如果班上有一位心肌炎或者先天性心脏病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是不能进行大量或者剧烈的体育活动的。因此,在其他学生长跑或者接力赛跑时,教师要给他安排一些如做广播体操等轻松的活动,使他在这一节体育课中能够得到锻炼,有所收获。而对于班中一些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教师要培养他们的特长爱好,可以在体育课中给他们安排一些任务,让他们能够不断巩固提高。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比较懒散,肢体不协调,不爱参与课堂活动,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可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体育课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培养学生的特长,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总之,在全民重视身体素质提高以及新课改不断推行的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已势不可挡。小学体育教师在深入贯彻新课改《体育课程标准》的同时,要能够灵活变通,合理选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体育器材;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化学生。

作者:仲晋杰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

参考文献:

[1]沈凤达.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与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2(01).

[2]张雷.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4(02).

[3]郝帅.试论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3(07).

第二篇: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的关键时期,但由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思维还很单纯,极易受到外界影响。故此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对学生的身体进行锻炼,更应不断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该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为出发点,提出一系列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模式的新举措。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认为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学语言灵活应用,引导学生想象能力;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完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思考空间。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要素。小学体育教学进程中,锻炼学生身体素养是教学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而,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需具备强烈的使命感或者责任感,教师通过提升自身专业教学手段,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

1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所以小学生还是很期待体育课的,因为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能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展很多新的玩法,学生这种思维其实就是创新思维的雏形,教师只需在加强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做好教学引导,便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育活动的开设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体魄,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更重要的是小学阶段教师在完成体育教学内容后,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最终让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带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食物链”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教师给学生详细讲解食物链的含义,即由不同层次生物构成的生物链条,上一层链条的主体需要依靠抓下一层链条的成员维系生存,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新型体育理念,教师让学生再通过食物链的理念做抓捕和逃避,这不仅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小学生在自尊心和好胜心都极强的情况下,教师需要鼓励抓捕成功的学生,并让学生在食物链的理论上创造新的玩法,这不仅能锻炼学生对游戏本质的认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

2.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贵在疑,即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集中在学习的质疑上,我国古训也曾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体育学习中,若学生能在教学中勇敢提出问题,并勇于质疑问题,则说明学生在学习时能做到认真思量教师传授的知识,不仅能消化并吸收知识的内涵,也能通过质疑或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让学生获取真理。因而,小学体育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先鼓励学生具有质疑精神,并勇于和敢于质疑。比如,进行“跨越式跳高”时,教师为给学生更多立体教学呈现,就应在教学初期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领悟跨越式跳高的原理和动作要点,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解释或者指导,让学生思考跨越式跳高在进行中的注意要点,而学生通过思考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如“跨越式跳高主跑方向的确立”,“跳跃的高度状况”,“跳跃的技术阶段都有哪些内容”,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需给出合理答案。这样师生在相互讨论中就能针对问题做出合理的探究,学生的学习印象更为深刻,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更为清晰,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逐步形成。

2.2教学语言灵活应用,引导学生想象能力

体育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要在教学中运用生动的语言,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需要注意学生由于个体情况不同,对体育的喜爱程度也有差异性,故此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根据学生当前的表现,进行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推进,教师在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思维。比如,借助联想或者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感悟能力,但是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甚至有排斥的状况出现,若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管不顾地运用生动语言激发学生,会导致学生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教师在此需要对那些体育兴趣不高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措施,并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学中“度”的问题。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前滚翻准备姿势”的时候,对于那些对体育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语言,让语言更有生动性,传授学生前滚翻的特点时可以用如下语言:把握好蹲撑如蛙跳,臀部比腰高,头部顶着地,背部似拱桥,这类生动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对特点的掌握有着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做优美准确的示范,学生可以在语言描述中有一定的感知,对动作有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但对于体育兴趣较浓的学生而言,就需要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物体才能翻滚得更好”这类语言激发学生对体育动作的想象能力,很多学生了解圆的物体如果翻滚起来更为容易,所以学生练习时会有意将自己身体控制成圆形,通过该模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有新的发展。

2.3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让学生思维更具灵活性的关键举措,保障思维灵活性的关键要素是给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是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体育教学课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自身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但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也能给学生做正常的创新指引,并能由此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单一和呆板,让课堂学习在轻松的氛围内推行下去,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也能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做好教学思维模式的转化,推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研究新事物,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和探索新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发现新的事物也能发现新的问题,并借助实践教学指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带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2.4完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思考空间

发散性思维是结合学生现有头脑中的原型和信息,通过发散创设出新的开拓思维模式,且创造性思维主要是在原有思维基础上做好新的拓展,由此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但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但是以上诸多措施还远远不够。教学中教师需认识到一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在完善教学形式的前提下进行,这将为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思考空间。小学体育教学中,广阔的思考空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突破现有思维模式,通过大胆想象,让体育课程学习和创新思维模式有机结合,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并从不同角度探寻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者想法,这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教师教学时可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预留部分时间,让学生在预留的时间内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预留部分时间让学生参与自由活动,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引进部分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比如学生喜爱的瑜伽、跆拳道、健美操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增设自己的学习项目,培养自己对体育活动的热爱,而学生在热爱体育的情况下能够不断创新体育活动形式,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挖掘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学中运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大胆的想象,不断完善先进教学模式,使教学更适应时展需求,努力给学生营造创新思维空间。此外,教师要在积极探索中,从素质教育的关键点出发,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侯卷卷 单位:滨州市滨城区逸夫小学

参考文献:

[1]孙士凯.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亚太教育,2015(29):28-29.

[2]陈友水.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4):12-13.

[3]许海峰.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4(5):12-13.

第三篇:小学体育户外教学模式思考

摘要:在基于合作理念下的体育户外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教学准备会更多。不仅要合理地确立活动的内容、场地、展开形式等,也需要设计合理的互动方案,要让学生在过程中更好地形成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合作理念;小学;体育;户外教学

将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融入到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这不仅可以立刻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这也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让学生的团队精神逐渐形成。在基于合作理念下的体育户外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教学准备会更多。不仅要合理地确立活动的内容、场地、展开形式等,也需要设计合理的互动方案,要让学生在过程中更好地形成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这才是户外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也能够既锻炼到学生的体能,也丰富与提升学生的一些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基于合作理念下的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是一个核心的教学目标。团队精神的培养可以在很多方面得到体现,尤其是在户外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有很多能够培养学生这方面意识和能力的机会。首先,户外活动很可能会面临比较艰辛的条件,运动项目的难度也可能会一定程度加大。比如,如果是去户外登山,有的学生可能就会表现出较为强烈的不适应,从而产生各种障碍。这时,其他同学就要积极伸出援手,看看自己小组内的成员需要哪些帮助,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此外,很多户外活动往往是以团队的形式展开,想要取得团队的胜利,这需要团队内每一个成员都齐心协力,大家共同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良好过程,合理地组织与展开户外体育教学,这会让学生的团队意识极大地得到提升。团结协作理念是发展户外体育的前提性条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很多户外体育活动的形式都可以实践这一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与价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做好充裕的准备,无论是活动的选择、安排还是活动的分组方式等,只有精心设计整个活动过程才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比如,组织户外学生趣味运动会,必须合理划分学生团队,合理搭配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增强小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这无疑增强了学生整体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趣味运动会的组织与开展需要以合作理念为前提,发展多形式、多角度的户外体育活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并且能够让学生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

二、制定完整可行的户外活动计划

户外体育活动和室内的活动或者运动形式存在一些本质差异,户外活动需要更加严密精心的设计,对于各个环节,各个细节都要有良好把握。因此,教师在组织户外体育教学前一定要做好完整可行的户外活动的计划。在确立了运动项目或者活动内容后,对于场地的选取、赛制或者活动的形式等都要进行合理制定。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户外活动中的主体性,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分配一些工作,让他们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活动或者游戏过程。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一同完成相应的任务,这也是锻炼他们合作精神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能够推动户外体育教学更好地展开。户外活动比起室内的体育教学而言需要做的准备和安排更多,教师要在科学合理的整体教学计划的指导下让活动过程规范有序的信息。如户外趣味运动会,事先要做好趣味运动会的具体环节、具体小组参赛人员、参赛道具等系列的计划,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公共场所,要注重户外运动公共场所的安全性是否符合学生体育活动展开的基本要求,需要事先做好活动场所的评估工作。另外,学生着装的要求及是否需要其他老师的随同等,这些都应当事先确定好。教师在整个活动的组织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比如,安排一个小组来对运动成绩进行统计,这也是训练学生协作精神的一种方式。

三、让学生掌握更多专业技能

户外教学如果能够有效展开,这会让学生掌握更多更有价值的专业技能,也能够丰富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收获。户外运动项目对于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对于学生体育素养的一种综合锻炼。教师在进行户外体育教学前,首先很有必要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并且要掌握正确的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习得更多专业的运动技能,并且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运动项目。教师也可以抓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典型错误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正,规范学生的运动方式,然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与技能,这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引导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习得的运动技能几乎都来自于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自身的运动技能首先要充沛。如在篮球教学中,各种投球的动作要点与技巧,完全依赖于体育教师的教学,体育教师动作是否规范标准,相关知识是否丰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先掌握了专业的体育知识,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体育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次就能形成的,需要不断地强化练习。如果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还能够给予学生更多有针对性的指导及动作的纠正,这些都会促进学生掌握更多专业运动技能,并且能提升大家的运动能力。

作者:顾娟娟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陈凤祥.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学周刊2012(16)

[2]陈益敏.浅谈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

[3]高枫.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探析[J].运动2012(06)

[4]姚明义.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当代体育科技2012(07)

[5]郑婷.践行有效教学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效率[J].科普童话2016(23)

[6]沈勇.开展小学体育自主探究教学的途径[J].广西教育2016(25)

第四篇:合作理念下小学体育户外教学模式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成为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并且更好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近年来户外教学成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新模式,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而如何基于合作理念有效开展小学体育户外教学则成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要让小学体育户外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加强对合作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户外教学模式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合作理念在小学体育户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奠定基础: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户外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而在开展户外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以合作理念为基础,以学生学生整体性的参与为主,从而完成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这主要是因为体育活动中有很多项目都是建立在团队基础上的,其需要学生之间的良好配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户外体育教学活动中得到较好的锻炼。如在开展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团队的合作要求较高,而学生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必须要先分成两队或者多个队伍,然后通过对团队人员的任务划分,在各自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团队的整体任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得到更好地锻炼,还能让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

1.2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以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这对教学活动的创新有较高的要求。而小学体育户外教学就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并且其教学质量对学生团队协作的依赖性较重。而让学生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能够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并且能够减少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的工作量。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能让教师有更多的实践用于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而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导致学生并不能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接受系统性的训练。所以教师要积极应用户外体育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1.3有利于小学体育学科的发展:在小学的教学中,体育队学生而言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很多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并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而更多的是让学生在短时间的简单运动后自由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养成体育课就是给时间让他们玩的课程,从而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取得较好的成效。而通过合作理念在小学体育户外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从而不断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样有利于教师开展团队合作性较强的运动,并且不断促进小学体育的学科发展。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户外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合作理念的融入,从而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为体育学科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2对合作理念下小学体育户外教学的创新

2.1制定完善的户外教学计划:对于小学户外教学而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让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其中教师首先就需要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对学生的小组划分,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户外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完成教学要求的任务。如在开展小学户外趣味运动会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实现完成对户外运动汇流程的制定,并根据学生的具体爱好制定相应的比赛项目。然后根据学生的自愿程度对各个参赛小组的成员进行确定,并根据参赛项目准备相应的体育道具。同时,在完成趣味运动会基本准备工作之后,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会场地,从而保障学生在运动会期间的安全。另外,在学生完成小组自主创建之后,教师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调整各个小组的组成,尽量保证各个小组的实力差异保持合理。通过这样有计划地开展小学体育户外教学,能够让课程的吸引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2.2转变体育教学的传统理念:传统的体育教育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要对象,这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满头大汗的情况。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只是浅显的告知学生某些运动的技巧,并没有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导致体育教学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在合作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户外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学生体育专业技能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要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完成对相关运动项目专业技能的传授。如在开展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知识单纯的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对抗训练。而是要在划分小组后,通过学生的实战对抗观察学生的专业技能熟练程度,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篮球技能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迅速提升篮球专业技能。

3总结

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户外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主战场,更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体育运动专业技能的主阵地,对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至关重要。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户外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合作理念的融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与教学质量。

作者:张亚杰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留守营学区留守营小学幼儿园

参考文献:

[1]范玉敬.基于合作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户外教学模式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164.

[2]李帅许.户外拓展训练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分析[J].运动,2015,12:105-106.

第五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体育课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传统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文化课的培养而忽视体育课的作用,近年来,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成了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体育课教学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但是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呢?针对这个问题作者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也希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体育作为小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应该如何提高效率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才能保证学生对课堂有兴趣呢?这是小学体育教学需要考虑的事情,以下我就这几点进行探讨,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一、成立合作小组,制定帮扶政策

很多教师可能会认为体育课的目的不就是让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吗,为什么还需要成立合作小组,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呢?难道不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锻炼就可以了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即使是进行锻炼,也是有动作要领的,如果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伤。因此对于一些不能正确掌握要领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进行互帮互助。如在学习立定跳远的内容的时候,有一部分同学总是掌握不好跳远的姿势,如果教师一遍遍地教对于其他学生来讲就是浪费时间,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那些已经掌握的学生帮助那些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这样教师可以有时间准备下一个要学习的内容,而学会了的学生可以加深印象,没有学会的学生多一次学习的机会。因此,要提高课堂的效率,首先就要打破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采取先统一后分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能提升,这种教学形式还能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二、采取分层教学的教学措施

什么是分层教学呢?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为什么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的措施呢?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学生之间的身体是存在先天差异的,他们对于体育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可以对他们设置不同的教学要求,以跑步为例,部分可以坚持五分钟,有的可以坚持十分钟,而有的学生只能坚持一分钟。针对学生之间这种不同的差异,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对于坚持时间较短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的耐力和肺活量,对于坚持时间较长的学生可以重点教他们一些注意事项和如何才能更省力。这样对于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中的统一教学来讲,分层教学的方式更适合学生的发展,也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适当增加游戏的环节,吸引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效率,首先就要让学生对体育课程感兴趣。小学生正处于喜欢游戏、爱玩儿的年纪,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游戏的元素,那么学生的兴趣肯定会更浓厚一些,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提升了,教学效率自然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如在对学生进行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的训练时,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将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看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地完成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给这一组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这种比赛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他们更快地完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又如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小游戏,如老鹰捉小鸡,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使学生觉得学习体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四、采取新颖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爱上体育

传统的体育教学的评价形式都是根据学生的跑步成绩、跳远成绩等各项成绩加和而得到的,使得一些体育本来就弱的学生对体育课充满反感,因此教师要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要做到的一点是改变原有的课堂评价机制,不再以成绩判定学生上课是否认真,教师可以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记录学生的起初成绩,这算是原始数据,然后在教学完成之后,再记录学生的最终成绩,对比这两项数据,如果学生能够有所进步,那么学生在这一节课上的表现就是优秀的,如果学生没有进步,那么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查找原因,看看学生是因为课堂枯燥没有认真听讲还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随着近几年来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教学目标不断改进,不断人性化,相对比而言,小学体育教学应该谨遵新课改的要求,采取更人性化的评价机制,保证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五、创新教育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意义

为什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育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呢?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采取统一教学,教学过程比较严肃,使得部分学生讨厌上体育课,为了使体育课更适应学生的需求,我们需要创新教育模式;其次,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因此传统统一教学模式也就暴露它的弊端,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育模式,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再次,教育理念本来就应该是“以生为本”,传统教育模式都是老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进度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这种教学形式需要改革。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唯有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才能使体育教学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才能使学生真正对体育课感兴趣。体育课在当前小学教学课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究竟应该如何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成了很多小学体育教师研究的目标,体育教学模式是一定要创新改革的,越来越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要越来越符合新课程发展的要求,那么教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课堂效率呢?以上几点仅是一个参考,希望对体育教师有所帮助。

作者:杨阳 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任伟霞.如何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12(40).

[2]李小艳.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新课程•上旬,2013(12).

第六篇: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运用

摘要:体育教学在小学教学中虽然不是主科课程,但其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巨大且重要的。有效运用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抽象逻辑思维。身体素质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在学习之余,体育教学能够成为学生生活的调和剂,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看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有效利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教学,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丰富思维情感。本文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有效运用,探究如何将游戏有效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运用

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迅速发育的阶段,需要家长与教师抓住这段时期,利用适度的体育锻炼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打好基础。游戏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单纯的体育训练乏味而枯燥,会导致学生在初期便厌恶体育学习,影响身体发育,也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配合游戏进行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放松身心,释放天性。小学阶段也是学生理性思维的启蒙阶段,迎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加贴近生活。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展现自己的优势,教师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此后能够开展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锻炼项目,在团体趣味游戏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游戏设计具有目的性

游戏教学并不是在体育课堂中一味地胡乱进行体育游戏即可,它应该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利用其趣味性吸引学生进入体育课堂,游戏不是目的,而应当是一种手段。明确游戏的目的性,才能够让学生的运动技能同时得到发展,盲目地进行游戏并不能实现教学目标。游戏的设计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甚至可以将体育游戏与文化知识相结合,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例如,我们可以将文化知识的巩固渗透在学生的游戏惩罚环节,在游戏中落后的一方,必须为大家背诵诗歌,背诵课文,等等。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成语接力赛”,基本规则还是50米接力赛的规则,只是我们接力的内容是解释成语,每当以为队员完成自己的50米之后就要抽取一张纸条,上面是学习过的成语,解释出成语的意思过后,才能让下一名队员出发。难度不能够太高,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完成兴趣,弄巧成拙。

二、游戏的强度需要合理、适度

体育游戏的强度要适中,因为游戏的环节毕竟只是辅助环节,调节课堂氛围的工具,除了游戏以外,课堂教学中会进行正式的体育锻炼。若游戏的强度依然很大,则会导致学生的体力透支,趣味性也大打折扣,学生的参与热情降低。考虑到男女生的不同身体素质,教师可以将男女生分开进行游戏,设计不同的游戏强度,力求让学生进行更加适合自己身体素质的游戏,趣味性更强,学生由此获得的成就感更足。当然,不将男女分开的游戏更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深班级同学之间的感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抱数”的游戏,可以全班同学一起进行,也可以让身体素质能够承受的同学一起进行。所有同学围成一个大圈,由教师站在圆圈中间,学生围着圈一边唱歌一边走。教师突然喊出一个数字5,学生就必须5人一组抱在一起,人数多或少都算淘汰,落单的同学也将淘汰。这个游戏的运动量不大,对于学生来说相当刺激,学生能够提高反应速度,也能从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

三、给予学生更多主动权

在进行正规体育锻炼时,学生由教师统一指挥,在游戏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主动权。并且如之前所说,为不同能力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游戏项目,教师没有办法对每一组学生同时进行监管与指挥,此时需要由教师指定学生进行游戏的管理与指挥,并且给予学生更多团队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强化团队协作的能力与意识,激发思维,培养能力。如今学生已不再适应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在游戏教学中充当引导者与参与者,让学生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发挥能力。例如,男生可以进行篮球运球的游戏,女生则进行排球接力的游戏。教师将男女生分开后,可以分别任命小组长。男女分组后,组内还能继续划分,让学生根据游戏规则自行开展游戏,当然教师不能够放任学生,而是时刻参与到学生当中,贯彻学生的行为,与学生一起游戏。如此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的自主权得到尊重,团队意识得到增强,合作能力得到发展。这也是体育游戏教学希望达到的目的之一。小学教育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基础环节的教育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小学体育教育的改良,是对所有科目一视同仁,看到不同科目为学生带来的益处,并加以放大,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真正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如今教育中倡导以健康为先,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将成为考核学生能力的标准之一,为了让学生知识与能力齐头并进,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打造更加适合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游戏教学的有效运用代表小学体育的进步,代表教育对学生感受的重视。学生的兴趣得到尊重,学生的快乐促进成长。体育教师需加强对学生的观察与尊重,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健康成长,同时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翟阳阳 单位:淮安市清河区白鹭湖小学

参考文献:

[1]余涛.刍议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活动中的运用[J].读与算,2013(19).

[2]季春华.刍议体育与游戏结合教学方法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1).

第七篇: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构建

摘要:小学体育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它在帮助小学生放松身心的同时塑造强健的体魄,提高体能素质,从而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所谓身体是奋斗的基础,倘若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又如何担起建设祖国未来的重担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师生关系;有效性;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与试试,小学体育教学逐渐得以重视和改善。小学体育教学的宗旨是锻炼学生身体,并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学生健康强健的体魄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对于身心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的小学生而言,小学体育教学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完善小学生的德智体美教育,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提高学生的身体体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一定的教学策略,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仍然不容乐观。如有些体育教师会按照个人主观意见制定一系列体育课程目标,并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上完成,完全忽视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种做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甚至还会有个别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没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见一段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体育教学课而言极其重要,笔者将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经历谈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一、开展互动型体育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大多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学生缺乏实际的体育锻炼;其二,教师让学生自由活动。可见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匮乏,从而导致体育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逐渐降低,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首先应当融入学生中,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联系,从而和学生打成一片,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指日可待。例如,在教学小学体育时,笔者在每次上课之前都会根据学生的喜好设计一些互动型体育活动,并让学生共同参与。如笔者在给低年级的小朋友上体育课时,会和学生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并同样服从惩罚规则,久而久之,学生便和教师成为朋友,同时学生越来越愿意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再如,笔者在教学高年级的体育课时,会设计一些如足球比赛之类的互动游戏,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的同时笔者也会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赛游戏。如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便会逐渐增多,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二、合理制订教学计划,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不少教师单凭主观意愿制订一些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并为了完成这些教学计划而强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长此以往,学生的对体育课的热情便逐渐消退,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逐渐下降,自然,体育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首要任务是改变教师的主观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从尊重学生的意愿的角度出发,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实际教学情况,即根据学生前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而制订本节体育教学计划,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例如,笔者在制订小学体育课课堂教学计划时会事先查看学生的课程表,若前一节课是语文数学类的主科科目的话,笔者便会在本节体育课设计一些小游戏帮助放松学生的身心,而如果前一节课是音乐美术类的副科科目的话,笔者便会在本节体育课时多讲解体育理论知识,并适当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如此便能使得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当然,笔者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还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尽量开展学生都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参与度。

三、鼓励学生设计体育游戏,开创学生思维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玩———体育游戏———同样是教学重点内容。当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并不仅仅是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玩耍即可,而是应当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游戏、享受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学会一些体育技能,并提高相应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一些体育游戏,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如此既能实现体育游戏的意义,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一举两得。例如,笔者曾经在教学小学体育时与学生互换角色,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体育游戏,并组织学生参与育游戏中。其中有一次一个小朋友设计了这样一个体育游戏:该学生作为主持人,所有学生包括笔者为参与者,主持人说大西瓜时,参与者便要比划小西瓜的动作,反之亦然,如果不符合动作要求的话,则要接受惩罚。在这个游戏中,不少学生包括笔者都有接受惩罚的经历,但是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其中,可见其乐趣。总而言之,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之中逐渐实现的,因此,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多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作者:董雅洁 单位:淮安市淮阴区西宋集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陈学丽.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J].教育学,2010.

[2]杨建华.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教育学,2015.

第八篇: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训练有效性探讨

在素质教育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兴趣取向以及对体育动作技能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发挥学习积极性,加快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实现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1根据学生需求安排课堂内容

在体育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观察学生在学习中感兴趣的地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是不是喜欢体育课,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有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抓住学生的学习规律,满足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愿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学习空间。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有一些偏向于成人化,具有竞技性的学习内容,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就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需求。小学生时期,在心理和思想各方面都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在学习中还向往一些娱乐类的小游戏,针对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在体育教学课堂中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来调动小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2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在小学生体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一直固定在动作讲解,动作示范和动作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在体育课堂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在讲解和学生的练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新的课程推进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学习作用。为了实现在教学目标中的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在体育课堂中要采取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使体育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在课堂中增加学生的主动活动时间。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课堂活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组织和和活动中的动脑思考,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主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加以适当引导,监督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在体育课堂活动中不但收获了体育训练上的提高还得到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自觉学习、自觉训练、自我学习检查的好习惯。在新课程要求下,教师要从以往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把以前教师在课堂中占用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转变到学生在课堂中主要学习主要训练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正真做到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积极地自觉地参加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教学方法的多方面选择和灵活运用,也可以根据课堂训练情况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通过自愿组织活动进行自觉练习,主动学习。

3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在体育课堂中通过身体上的活动和动脑思考让学生达到对体育知识和体育动作要领的掌握,也就是学生的行动和知识相结合的过程。由于体育活动大多在室外,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体育课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天气情况,体育器材使用情况,活动场地等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在小学生阶段活泼爱动是最大的特点,因此在室外体育活动中就会将平时的一些不好的习惯表现出来。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在体育课堂活动中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习惯,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更好的进行体育学习改正在平时学习中的坏习惯。在体育课堂中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从语言表达上和活动训练中,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提高对自己的信心,提高小学生之间的集体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让小学体育课堂更高效,更充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为学生做好表率带动学生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进行不同方法引导学习,有些学生害怕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在其他学生训练时让他在一旁观看时间长了就会改变学生在体育训练上的胆怯心理,让学生愿意勇敢尝试,教师要带动其他学生进行学习上的鼓励,建立学习信心,从而正常的进入体育学习中。在小学时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训练方法,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发挥小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和学习能力,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准备。

作者:李万星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尚法小学

参考文献:

[1]崔云.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有效性教学探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1).

[2]张文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初探[J].新课程(中),2011(9).

[3]高铭苑.小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6).

第九篇: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力探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推行,小学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关系着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对一系列难以应付的实际困难,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如何应付和解决这一系列难题是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攻克的重点,所以,加强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小学生抗挫能力的重视

首先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通过获取学校管理者的帮助和支持,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科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实践。学校管理者对于重点加强学生抗挫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在体育学期教学计划中,将培养学生抗挫力纳入考虑重点,抗挫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是学校进行德智体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不同学科的协调合作和共同努力,只有将小学生抗挫力列入学期计划和考核标准中,才能让体育教师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师才会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加强小学生抗挫力的训练,从而更好地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服务。其次是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和进行针对性的教研活动,让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学校的体育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通过不断的交流、反思、总结来增加培养小学生抗挫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和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怕失败,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配合失误的状况。例如在当前的小学足球课堂上,相比团体配合行为,学生个人带球行为较多,主要是因为相比带球射门,传球受到的阻碍更多,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正确分析传球失误的原因,通过为学生传球次数进行计分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勇敢尝试。

二、加强小学生抗挫意识的培养

意识能够指导人的行为方式,对小学生抗挫意识的塑造是培养小学生抗挫能力首要解决的难题,一般而言,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抗挫能力较弱,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和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挫折与困难,为学生树立勇敢,不怕困难与失败的意识,让学生在发现困难时能够独立自主地调整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加强学生抗挫能力的锻炼,例如在小学篮球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体能有限,许多学生在进行实际篮球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投篮命中率低,带球不顺畅或持球不稳等问题,当出现这类问题时,学生的内心会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甚至可能不再喜欢篮球这项体育活动,针对这类情况,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指导,调整学生不标准的技术动作,在领会篮球要领之后让学生主动练习,当学生的篮球水平有所进步但仍有小错误出现时,教师应当不断地给予鼓励并指出其不当之处,当学生能够完美地达到训练效果时,教师应当对学生予以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意识到不断的努力能够将失败化为成功,当前的挫折是成功的垫脚石,其抗挫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开展体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学习到竞技比赛的精神,从而取得胜利,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体育技能,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当学校组织体育竞赛时,能够激发小学生求胜的欲望,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这场比赛。以小学校园的拔河比赛为例,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缺点和长处进行正确定位,对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认真记录每一个学生在比赛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和劣势,对于优势要不断的进行强化,对于劣势要不断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拔河比赛更加注重的是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应当扮演好指挥的角色,在出现排名靠后的情况下,不断地鼓励和支持学生奋勇拼搏、敢于发挥,在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来提高抗挫能力。所以,不断地开展体育实践活动能够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轻易言败。

四、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提高学生抗挫折认识

众所周知,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必须面对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困难,困难和挫折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也是我们变得成熟、迈向成功的一种必经阶段,由于每个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锻炼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每个小学生对困难和挫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异的,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的原因,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学会自我防御和自我疗伤,帮助学生将失败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不论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措施实施的力度,还是改变策略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尝试,亦或是换一种方式来达到目标,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来弥补自己某一方面的缺陷,这些都能够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和承认差别,承认失败的能力。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必须以体育精神为核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体育精神的重要性。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玩游戏的方式来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在学校举办大型体育活动时,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对每一个参与过的学生进行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深化每一个学生对困难和挫折的认知,让他们了解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便一蹶不振。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容易受到心理挫折,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面对挫折和失败时还不知如何处理,所以,对小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磨练,如果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经受挫折和失败,又能够在教师正确的帮助和指引下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克服挫折障碍的学生,抗挫能力就会比较强。在学校,要不断加强学校管理者对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视程度,教师也应当从思想上意识到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开展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作者:周维新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

第十篇: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探讨

摘要:伴随课程改革脚步的前进,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出现了一些困难。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不高,多数是因为空间、器材等课程资源的限制。文章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从不同角度进行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开发策略。希望通过这些可以启发更多的小学体育教师为小学体育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小学;课程资源;体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合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为充实小学体育课程内容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的体育教学质量。通过对一些小学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发现,科学合理开发课程资源能够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对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完善和优化体育教学内容

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要进行积极地完善,首先需要设计一些新颖的游戏。体育游戏的发展多数是从民间游戏而来,因此,在小学体育课上,需要加入更多的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型游戏内容。其次,对信息化的体育课程资源要进行充分挖掘,学校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提供足够的帮助,信息化体育资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例如,低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这些孩子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性格特点,在室内的体育理论课上运用多媒体箱孩子们展示形象有趣的体育运动的照片和视频,然后在课外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最后,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民族体育资源也十分丰富,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对增强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实现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要进行重点培养,通过体育课堂的活动来激发小朋友们的探索兴趣,鼓励他们勇敢的去克服困难。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去开发一些新颖的体育教学内容,对一些体育项目进行创新,为学校的体育教学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氛围。另外,小学体育教师还应该多为孩子们组织一些体育拓展训练,将己的体育教学思想融合在其中。让体育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模式,而是富有创造性,教师与学生仪器来完成某项体育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体育教学内容的完善需要经过教师的长期努力来完成,因此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和精力。

二、准确掌握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向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就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来说,基本的发展方向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体育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环节中也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原则。这是开发小学体育课程字元的基本方向,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也能够充分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考虑,尽力去满足小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另外,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可以去争取来自学校方面的支持,小学校园的领导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果有足够的重视的话,就可以帮助小学体育教学更快的发展。在校领导的支持下,通过教师的努力让他们对当前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产生认同感,这样就可以反作用于领导,让他们更愿意为开发课程资源做更多的资助。小学体育教师还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身在体育教学与管理中的作用,让各方面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所做出的帮助得到应有的收效。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上就需要得到提升。首先,小学体育教师自身要树立并坚持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这种意识是进行实际开发的内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体育教师的行为表现,因此十分重要。其次,小学体育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小学体育课程资源所涉及的一切内容,学科之间的联系等,对小学体育课程的认识不断深化。这样就能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向有较好的把握,再加上定期的培训,能够在大局角度对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取得发展性的策划。

三、整合各类课程资源集中开发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作用不仅是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是课程资源的主要承载人,并且体育教师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基本条件资源。所以,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首先就需要教师自身得到加强,在体育知识结构上进行完善,深入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其中的精神。保证自身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学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创新能力。在体育课堂上,小学生是主体,课程资源的内容必须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应当进行适当的引导与启发,让他们主动寻找对体育学习有促进作用的课程资源。鼓励他们自己创造一些健康、安全、有趣的体育小游戏,在体育课上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这样,在体育课上的氛围将会变得一场轻松。对于体育场馆中的一些器材,有一些对小学生来说有些不合适,对这些体育器材可以进行相应的改造,发挥出他们的价值。学校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学生们的体育学习需求,为学生们建造相应的运动场地,为学生们的体育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合理安排文化课与体育课的比例,保证学生所接受的体育锻炼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他们的身体健康成长。一种体育器材的用处可以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用来进行体育教学,就可以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对于一所学校的体育教材应当具有当地的特色,因此学校体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一套属于自己学校的体育教材。这样可以激发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对当地民俗活动的热爱。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创新的思维。要想保证小学体育教学做到内外兼顾,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因此,为了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取得更有效的成果,学校一定要积极支持,小学体育教师也要用于承担起为小学体育发展献身的责任,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刘伟圳 单位:厦门市松柏小学

参考文献:

[1]张海涛,黄君翔.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空间的构建——谈小学体育课程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实践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4,(11):13-14+33.

[2]李婷.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J].新西部(理论版),2013,(Z2):247.

[3]郑红茹,孙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对实施小学体育课程的作用[J].信息化建设,2016,(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