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3-14 02:40:27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为新时期的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分析当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通过多种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人文学科的比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督导工作,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一、人才培养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素质,乃至未来人才的整体素质。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笔者认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方面的条件:

(一)高尚的道德素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德”历来是我国传统教育的要旨,也是新时期对人才培养最为关键的方面。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精湛的专业素养

作为未来体育教师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应该不断努力,使自己具有精湛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首先应掌握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部内容,此外还应掌握解剖学、生理学等人体生物学科理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等体育理论;体育史等学科发展史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还应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掌握需要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人体器官系统积极参与活动并协调配合,身体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会产生身体疲劳,有时甚至向人体极限挑战。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应该不怕苦、不怕累,通过勤奋的体育学习活动,使自己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适应未来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三)专门的教育素养

体育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作为一名未来的体育教师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应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相应的教育科学知识,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晓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体育教学原则和方法,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教育理论总结概括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使之升华,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还应具有教育能力素养,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等。作为未来体育教师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还应具有体育科学研究素养。

(四)广博的文化素养

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须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使自己成为具有广博文化素养的优秀学生。传统观点认为体育教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体育教师算不上是知识分子,这种观点在某些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中也有所体现,有的学生只注重术科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学好了专业,就可以从事好今后的体育教育工作,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了,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应该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等多种领域都有所涉猎,不断充实自身,因为具有广博的文化素养是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

(五)健康的身心素质

体育教师要想“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自身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必须健康。青少年学生善于模仿,体育教师身体强健,对学生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另外受到体育教师健美身体的感染,也会激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师工作繁忙紧张,身体健康也是他们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所以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生理健康非常重要,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了生理健康外,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据“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大,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中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可以学会感受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控。

二、当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当前在部分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中存在着厌学倾向,一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经历了中学阶段紧张的学习,进入到大学后产生了好好放松的心理,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倦学习的心理。第二,一个辅导员要管多个班,不可能顾及每个学生;大学教师不坐班,与学生的接触少。这样学生会产生一种放羊的感觉,没有约束感。第三,就业压力大,认为学习好坏无所谓,反正以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二)学生的人文素质比较欠缺

体育教师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未来体育教师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今后学生的发展。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比较欠缺,魏万珍等人在对5所体育院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现代国内外人文知识的了解相当匮乏,正确率普遍在50%左右。这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尤其严重,因为他们要成为未来的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欠缺如何能做到“人之模范”?(三)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实践环节的薄弱,相当多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较差。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一般都安排在大四,时间为2~4个月,实习点数量有限,一名体育教师要同时指导多名实习生,这样为每位学生安排的实践活动就存在不足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个别的体育院校由于经费有限,实习费用不足,只在本校进行实习,缺乏真实的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环境,也得不到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基层体育教师的亲身指导,实习效果更不理想,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培养。

三、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通过多种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育院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各科教师应讲清每门课程对学生今后发展的价值,提高学生对各门课程的重视程度。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加强教学评价与学生就业的联系。积极推荐优秀的学生就业,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第三,请中小学体育教师来学校,结合切身体会为学生讲解“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二)提高人文学科的比重

人文学科在发展人的能力,形成良好人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院校应加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课程计划中增加人文学科的比重。目前,世界上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通识教育;另一种是以苏联为代表的专才教育。本人认为,应将“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体育院校在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过程中,应该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提高人文学科所占的比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他们未来从事好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应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第一,采取“导师制”。安排一名教师作为其导师,通过“跟教助教”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增加学生实习时间。目前在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中只安排一次教育实习活动,一般都是在大四,建议在大二时就实排一次实习活动,学生通过实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就可以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创新教学督导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督导制度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高校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建议通过创新教学督导工作提高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一,重视对“学”的督导。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往往重视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督导,当督导人员进入课堂进行督导时,学生会认为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就是“查教师的”,其实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是为了“学”,“教”的结果也最终体现在“学”上,教学督导人员应注重对“学”的督导,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指导。第二,可以吸收部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加入到教学督导队伍中来。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如果在大学期间就参与教学督导工作,有利于提高他们对教学活动的认知,提高教学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者:郭洋波 秦玉峰 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