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对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时间:2022-07-21 11:35:59

思想对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一、思想开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和重要指导思想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和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奠定了前提和基础。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关于中国革命、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概括和成功的经验总结,是完整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第一次伟大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结晶,关于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结晶,正确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建设的规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样,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是中国革命、社会变革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也是中国改革发展、社会进步的科学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科学指南。

二、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同志的领导和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创造了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础、物质技术人才基础、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是在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和直接的理论准备,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关于中国反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赋予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中国特色的思想;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关于在民主革命中坚持党的领导权的思想;关于人民军队和武装斗争的思想;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思想;等等。二是关于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和平过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思想。三是关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思想。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包括:关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遵循的思想路线。强调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强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不照搬前苏联模式和别国的经验,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地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关于中国建立、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主要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适合中国情况的政党制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种国家结构形式以及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以及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确立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等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比如,1956年4月,就提出了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这个命题,在修改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时明确地论证过中国的社会主义必定带有中国特点这个思想,为我们党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示了正确方向。比如,在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上,提出的社会主义可以分为发达的社会主义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的论断,是我们党后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来源。比如,八大时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不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建设上来,后来又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为后来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思想依据和经验。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关于两类矛盾的学说,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基本建立后,还要继续变革生产关系、调整上层建筑和提高人的思想觉悟,继续解决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保证管理者始终以平等态度对待劳动者和坚持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继续解决分配领域中的问题,注重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尤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及提出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自力更生和对外交流的关系,统一意志和生动活泼的关系,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思想,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类共同和平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

比如,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上,提出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比如,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区分原则是非的六条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两条),正是我们党后来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来源和理论指导。比如,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比如,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经济努力,是为了“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他曾强调,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物质利益是党的根本任务的思想,为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供了思想指导。比如,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比如,关于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的思想。等等,深刻影响了新中国的历史进程。四是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强调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性质,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强调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等等。还提出过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的构想,包括扩大党内生活,改革党内领导制度等。这些对于今天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的失误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宝贵的经验借鉴。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不能背离或偏离这个基本原则,既不能照搬别国的经验和模式,又不能照搬、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和论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立足于中国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的基本国情,而不能离开和超越这个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犯“认识上的主观主义”,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按社会主义内在的发展规律办事,而不能搞主观意志,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要有严格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可供遵循的基本原理、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

思想是一个完整的、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是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思想结晶和集中体现,具有彻底性、深刻性、严密性、实践性等特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体现了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广泛地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并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武器和建设中国的巨大力量。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思想财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和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以新的内容、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为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供了思想营养。它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立场、观点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现在和今后对我们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思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既是贯穿于思想的活的灵魂和重要原则,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遵循的思想路线。习在中央党校2008年春季开学典礼讲话时指出:“从理论渊源上说,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的走自己的路。这是他们在立场、观点、方法等基本方面的共同点。”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活的灵魂,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了中国人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准则和方法。

四、坚持和发展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基本的经验总结。即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思想高度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由此形成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概括,包括:要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要学习驾驭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要正确对待探索中的挫折和失误的思想;等等。思想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态度,为我们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实践提供了光辉典范,开辟了成功道路。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同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赋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以新的中国特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进程指明了方向。思想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所具有的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品格,要求我们既要坚持思想,又要根据国情、时代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思想,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坚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思想的这种理论和实践品格,为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地坚持、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提供了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

作者:廖明科工作单位:中共怀化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