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与路径

时间:2022-03-17 10:3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与路径

[摘要]民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改善民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群众基础和宣传基础。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诸多民生制约。为了化解这些民生制约,需要坚持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反对就业歧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大食品和环境监管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证食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民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一、改善民生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改善民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基础就是与民生相关的内容,比如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上层建筑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不断改善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使人们生活得越来越好,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人们才会从心底乐意了解使自己生活越来越好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有可能充分认识该理论的先进性,才有可能接受该理论所包含的内容,才有可能确立发自内心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改善民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群众基础。更多的人为了维持生计而奔波,就意味着更多的人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意愿去了解任何“主义”或者“理论”。当大部分的人都无暇顾及“主义”或“理论”时,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当人们面临社会问题(如社会不公)又找不到现实的解决办法时,往往会求助于宗教。因此,当民众遇到困难时,需要党和政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提供现实的解决办法,切实改善民生,这样民众才不会将问题诉诸其他途径,马克思主义就会具备群众基础。再次,改善民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宣传基础。抽象的理论宣传往往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党和政府能够不断改善住房、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等热点民生问题,就能够为抽象的理论这个骨架增添血肉,就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具备生动丰满的形象,就能够以通俗、具体、生动的方式将实践融入理论之中进行宣传和阐释,这样的理论人民群众才会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的民生制约

(一)住房、教育和医疗支付成为人们的沉重负担,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人民收入不断增加,被誉为“经济奇迹”。但另一方面,居民所负担的住房、教育和医疗三个方面的支出成为了大多数家庭的沉重负担。住房、教育和医疗三大领域的改革初衷之一应该是要丰富相应产品的供给、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而绝不会是想要增加人们的负担。马克思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社会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住房、教育和医疗应当属于现代的“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的范畴,如果人们对于这些东西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但没有时间精力去了解科学理论,甚至会对社会发展产生疑虑,这显然会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阻碍。

(二)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现状凸显社会公平问题,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首先是就业的不公平,这体现在就业机会的不公平上。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应该依据个人能力、工作经验来决定就业机会的多寡。但现实情况是,如果某人拥有很好的社会背景,往往就能轻易获得很好的工作机会,而普通家庭子弟经常是大学毕业后即面临失业的风险。其次是社会保障的不公平,这特别体现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不对等。由于长期存在城乡的二元分割,至今农村居民依然不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社会保障不公平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在于不同所有制企业及企事业单位之间保障水平的差异。再就是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这体现在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工薪阶层成为纳税大户并形成了税收的逆调节、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混乱、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过高等方面[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说明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魅力所在。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是相违背的,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三)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影响社会稳定,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近年来,公共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使得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景缺乏信心。在环境方面,由于我国经济长期粗放式发展,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很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凸显,主要表现在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方面。雾霾天气的增加使民众对空气污染的感受最为直接,也使得空气污染成为这几年各界关注的焦点。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问题也不容乐观。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水质都在不断变差,有的地方水质超过了3类标准,已不能作为饮用水源。土壤特别是耕地由于化肥的施用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导致了部分耕地出现了重金属超标的现象。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也考验着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民生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一)坚持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

只有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使收入增长的速度赶上并超过住房、教育和医疗服务价格的增长速度,才能使人们能够消费得起这些现代社会的必需品。要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就要发展经济。因此,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利用经济发展来解决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物质利益问题,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魅力。”[3]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满足,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反对就业歧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反对就业歧视需要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有相关条款反对就业歧视。特别是《就业促进法》第三章第25条明确指出政府要“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反对就业歧视,保护就业公平。鉴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公平不容乐观的现状,亟需出台专门法保障就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人的生命、尊严的平等和享受权的公平。马克思指出:“平等是身份和尊严。”[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首先需要破除城乡二元壁垒,实现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社会保障水平上的公平性。其次,需要缩小不同行业、地区、企事业单位之间保障水平的差距。探索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保障水平,消除同一地区间不同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完善收入分配的公平机制。完善生产要素初次分配的公平。初次分配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要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但是不要直接干预初次分配[5]。进一步完善再分配的公平。再分配要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一方面向这些群体输血,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提高这些群体的致富能力和机会。

(三)加大食品和环境监管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证食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

食品安全监管首先要明确监管主体的职能。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能的包括商务部和卫生部,多头管理的后果之一就是效率低下,需要划分清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监管主体,提高监管效率。建立食品安全问责制,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发挥食品行业协会和消费者的监督作用。加强环境监管,需要强调以人为本,鼓励公众参与。空气、水和土壤等资源与公众的利益和健康息息相关,只要有合理的监管渠道,公正的监管氛围,公众自然会有动力积极参与到环境监管事业之中。环境监管有了群众基础,环境违法就无处可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提高经济发展中技术要素的贡献比重。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重复资本主义“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食品安全有保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就能享受美食和青山绿水的美好生活,就能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的魅力、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就会乐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作者:雷娜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79.

[2]孙浩进.中国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分析及制度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9(1):133-135.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1.

[5]彭剑君,陈珏宇.马克思主义公平分配观与和谐社会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3):47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