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3篇

时间:2022-07-15 09:01:14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3篇

第一篇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其一,教师要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何激发?思维活动的起源于问题。故而为了达到探究的目的,首先的问题就是要设计好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关键是这些问题深度适当,问题具有探究性。当然,为了达到问题的提出这一目的,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地将问题藏于情境之中,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同分母加法的时候,就可以设计一组同分母的分数相加的式子“3/4+1/4”,就可以叫学生自己画出两个分数的图形。然后问,取的块数一共是多少份,也就是多少份?学生在情境中,经过自己的思考,最后总结出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法则。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二,学生在独立思考的时候,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其深度不够,常常很肤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思考的方法。故而,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在思考方法上给予有效的指导。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呢?由于小学生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又非常的活泼好动,且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望。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地运用这一特点,对学生他们的积极性给予激发。其方式就是对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比如在学习“可能性”的时候:“不同两件上衣和不同三件下衣,有几种不同搭配的穿法?”教师可以有意出错,让学生对老师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这时学生的学习激情被点燃,都积极地进入到情境学习之中。

3.教师给予及时引导,提高探究效果

现代教学理念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地发挥出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但是,毕竟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学习方向性不是很强烈。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就此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要积极地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探究计划,充分地做好学生的组织安排。同时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选取不同的探究方式,比如猜想———验证操作———发现、猜想—验证、观察———归纳、操作———发现、类比———联想。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的时候,学生对于线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就可以问“:长方形,由哪四条线段围成?这四条线段如果取一个名字,叫着长方形的什么?”学生经过对长方形四条边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思考:长方形的四条线段连接方式有什么特点?就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探究活动,一方面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4.教师要积极充分挖掘探究的资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挖掘探究的教学资源。当然,在教学中,挖掘探究教学的资源也是不易的。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对教学资源给予挖掘。其一,对教材进行挖掘。教师要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挖掘,进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活动。比如在学习“时间”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将家里的钟拿到课堂来,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学习钟的有关知识。比如“从8:20到9:30,其间经历了多长的时间?”首先让学生用手拨中上面的时针,看看从从8:20到9:30,经过了多少的时间,然后讨论如何用式子表示出来。这样,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索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二,对教材以外的生活资源给予挖掘。因为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我们对数学的学习,其中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即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在这大课堂里,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将在课堂中所学的东西,充分地运用于生活。比如在学习了“圆的周长”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学校的圆形花坛进行测量,一种是直接测量周长,另一种就是测量花坛的直径,通过直径算出花坛的周长。在这一系列的探究过程中,既有趣,同时又让学生充分地学会了动手和动脑,对书本知识加深了认识。而且通过这一系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可让学生将书本知识内充分地化为他们的能力,即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也充分地将在课本中学习到的知识拓展和深化到生活中去了。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为了增强其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充分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教师给予及时引导,提高探究效果,教师要积极充分挖掘探究的资源这几方面给予用力,进而达到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作者:韩建荣工作单位:河北省故城县故城镇小屯小学

第二篇

一、交互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原则

1.交互工具对小学教学的作用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更注重教学成果向过程的转变,从而向学生揭示知识演变的过程。从目前的小学教学来看,对交互工具已经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同时这种教学形式也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交互式学习工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知识,更能主动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学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进行的改变,它的最终目标是改变教学现状。从目前的教学模式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不仅忽视了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同时也影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进行创新性教学工作,必须将交互工具应用到相关活动中去;通过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以及合理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探究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交互工具的原则

为了保障教学效率与成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交互工具,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1)目标性原则。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自我构建能力与创新能力。(2)有效性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习兴趣,更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探究、思考,逐步解决问题。(3)过程性原则。主要是根据学生心理与年龄特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4)主体性原则。就是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部分,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个学习活动中,进行问题分析。

二、交互工具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1.构建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在探究性小学数学学习中,学习兴趣对教学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教学问题设置中,应该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问题设置在话题中,从而提高学习热情,让其注重参与问题思考。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可以通过和谐、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加问题趣味。例如,在讲解“同样多”这个问题时,老师可以利用交互工具这样设置问题情境:小明与小芳一起玩游戏,小明左手有7块糖,右手有3块糖,问小芳怎样让小明两个手上的糖一样多,小芳不知道怎样回答,问怎样帮助小芳,让两手有同样多的糖?对于这种问题情境,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

2.优化数学结构,提高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让学生养成主动体验、探究、思考的习惯,由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数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时代和教学要求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进而优化教学结构。例如,在进行“加法知识”学习中,可以根据交互工具,画出几个一样的圆形与三角形,再让学生计算圆形与三角形个数,并且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观察图形特征,巩固知识理解。通过这种思考方式,不仅能保障教学质量,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究与学习的状态。

作者:任海举工作单位: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

第三篇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且形象的环境.进行情境创设,是在小学数学中开展探究型学习模式应用的重要一步.教师可以将数学学习问题融入到情境创设之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的生活化程度.利用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创设一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这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以探究性问题为基础的数学学习情境对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入十分有利.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小学数学课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教学目标,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之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理解水平,使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得以联系.比如在进行“减法”教学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日常购物的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教室当作是一个商场,教师扮演营业员,专卖水果,而学生则是顾客,每一名学生手中有10元钱,教师那里有苹果,2元一个;香蕉,1元一根;橙子,3元一个.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比如要求基础层的学生从教师这里买一样东西,算出自己应剩多少钱.要求中等层的学生从教师这里买两样东西,算出自己应剩多少钱.这样,教师利用一个与学生生活极为贴近的情境,使学生探究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会在问题与情境的引导之下,对减法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方法理解更加清晰.以数学内容为基础,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极为重要.

二、师生和谐,引导学生探究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于课堂教学的气氛有着重要影响.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讲也是一样,只有课堂氛围轻松了,学生才可以进行思考与探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来.探究,是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思维的重要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就要给学生发挥自己思维能力的机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型学习模式的应用,教师要改变自己传统与老旧的教学思想,将课堂交给学生,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教师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机会进行思考与自我观点的表达,使学生不仅是课堂的参与者,也是课堂的组织者.比如在进行乘法口诀的讲解之时,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可以运用其指导学习实践活动.教师不得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更多地征求学生的意见,选择学生愿意接受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学生喜爱大声朗读,那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记忆.如果学生喜欢在纸上重复写,那教师就引导学生重复写乘法口诀.当学生的学习意见被教师采纳之时,学生会认识到其在课堂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下,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自由,对于探究型学习模式会充满热情与期待.

三、教学创新,引导学生探究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成果已经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之时,教师同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探究型小学数学课堂的形成.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条理性更强,生动度更高,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思维.许多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将所有的教学内容罗列于课件之上,这样的做法是过于极端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探究的角度出发,对多媒体使用的频率与比例进行控制,将与多媒体使用有一定关系的内容置于课件之中.比如在进行“平移与旋转”的讲解之时,教师可以利用口述的方法对图形的平移概念与旋转概念进行讲解.但是,在涉及图形平移与旋转的实例之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进行动画的播放,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图形平移与旋转的过程.在这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一个他们自己喜欢的图形,将图形按规定进行平移与旋转,看其自己的平移与旋转过程是否与幻灯片中的过程一致.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注意力得到集中,学生会利用自己的思维习惯对图形平移与旋转的概念进行理解,探究个性化的方法进行应用.教学创新,对于探究型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开发十分有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整体的促进作用.利用小学数学这样一个理性化的科目加强探究型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潜移转化中得到培养与发展.笔者从三个维度对探究型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强调,希望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得到教师的重视.更希望当代小学数学教学同仁将探究型学习模式恰当地进行实践运用,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杨卓工作单位: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滨河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