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文化对现代包装造型设计的审美要求

时间:2022-10-20 10:41:04

素文化对现代包装造型设计的审美要求

一、素文化对包装设计选材的审美要求

素文化得以在包装设计中呈现,首先取决于物的因素。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包装造型的选材。选材直接决定了包装形式、生产制造、加工工艺和经济成本等因素,对产品的功能和展示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对材料本身的尊重和坚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存在。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就十分重视“选材造物”和材料质感与器物功能的结合,有“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工艺造物理论。“天时、地气”涉及气候时节和地理生态多重客观因素,“材美、工巧”则直接与造物相关。其中,首重“材美”。《考工记•总叙》:“或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说的是,工匠先审视材料的外部特征(审曲),考察材料的内部特征(面埶),整治五材,而后备制民生用具。西方也些制器理论对材料的论述。上世纪,欧洲的哲学界对物和物性有过精深地研究,将材料与哲学概念联系在一起,如海德格尔就有对“物之物性”令人震撼的分析。不论是他对梵高作品中沾满泥巴的鞋子的世界还原,还是他“以壶探物”,对盛装饮料的壶容纳了世界之为世界的分析,无一不展现出他对器物之物性深刻理解。他认为,“器具,因其取决于有用性和耐用性,必定使其用途进入用途之所在,即进入质料。”在现代设计中,或许是出于中国文化传承的影响,日本设计师对材料的重视远甚于别的国家。日本知名的包装设计师佐藤卓(SATOHTAKU)在设计包装时,对材料怀着真诚的尊重。他一直强调主张“好的设计是不用被注意到的”、“消去设计师本身,好的设计才会涌现”、“太过醒目的设计是大忌”。这种设计理念完全与我国传统“物我合一”,和海德格尔的“存在”理论,如出一辙。佐藤卓的包装设计理念和我们平常奉为经典的设计理论大相径庭。当代一些设计师笃信“吸人眼球”是设计的第一要素,是凸显自己设计个性和风格的首要选择。而佐藤卓的设计却不做那些充满刻意个性和风格的自我表现,只是将物质材料尽情从设计正宗展示出来,让它们说话,让它们与人沟通。在审视他的包装作品时,使人如领略景致一般,百看不厌。对材料本身的尊重,是素文化审美对包装设计选材的要求,在包装设计中主要体现在“选材的原生性”“用材的单一性”和“用料的节约性”三个方面。“选材的原生性”是指,设计师们在满足包装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选材上尽量使用的原始朴素的材料,统而言之就是绿色环保材料,如纸张、麻布、木材、石材等,通过这种具有天然美的材质,让人于木石间亲近山水,于纸布间回味生活,不知不觉以一种写意手法,让消费者摩挲产品之时,体验完全被自己遗忘了的那份简洁、纯粹、意味深远的质朴宁静之美。“用材的单一性”是指,包装材料要避免多种材料的同时使用,尽可能的单一化。单一化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材料品种单一化,这样可以使产品包装看起来更加简洁大方,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同时使产品包装看起来更加纯粹,更加统一,便于消费者的识别。另一方面,是材料质感单一化。材料质感,是人对材料表面的综合感受。它包括明亮暗淡、光滑粗糙、坚硬柔软、冷酷温和、沉重轻松等。在一件产品包装形式设计中,材料的质感单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对产品性质的判断,形成明晰的认知印象,便于选择。“用料的节约性”,意思一目了然。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本着“制器尚用”的原则,强调“节用”。素文化追求与自然同道,合大化同流,本身就蕴含了节约的因子,当然反对对自然物材的浪费,更不说传统的“节俭养德”的道德伦理对审美的高压。素文化要求设计师适度包装,包装材料的选择应当同产品的用途相匹配,华而不实的包装不仅耗费材料多,引起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使包装体积加重加大,增加产品包装运输难度和成本,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由上可知,素文化的选材审美要求,于审美意境之外,也体现出我们当今提出的生态文明和绿色设计的原则,如原生性的材料,便于回收利用的特征。同时,单一性的材料,也方便生产时统一处理,废弃时统一销毁,提高包装物回收率和再利用效率。节约用料,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社会消费成本。

二、素文化对包装设计形式的审美要求

素文化对包装形式设计的审美要求,体现在最精简的形式中,流淌自然无拘的质朴之意,从一切人为的枷锁和观念中脱身出来,和造化万物融为一体,接纳自然的生气与灵趣,追求内心的丰富想象。在谈及素文化审美形式设计时,或许有人将其与功能主义衍生而出的极简主义相提并论。素文化和极简主义都反对无谓的装饰,追求简洁的表现,似乎有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在思想上却恰恰相反。极简主义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一种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的设计表现方式。该设计追求简洁的结构,简约的设计理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对保护环境有着现实的意义。它在功能主义的大潮中,成为打造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一员。但是,其所谓“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是基于功能主义的技术性的要求,而非审美性。罗伯特•文丘里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一书中,写道,“现代人使用一种基于类型学模型的设计方法,发展了一种基于他们对工业革命时代进步技术的阐述的建筑学图式。科洪提到,‘图式的力量’归因于‘在设计领域里那些过去和现在鼓吹纯粹技术和所谓目标设计方法的人……所有人工制品已成为图标的力量……不论它们是否是确切地为此而创造的。’”尽管信奉极简主义的一些优秀设计师,有不少好的设计作品。但是,极简主义的设计思维,决定了其设计形式必然走向形式化,失去人文因素,终究在上世界八九十年代,被形式繁杂怪诞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取代。素文化传达给人们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并非一味强调减少,而是要通过形式上的简少,去完成意境上的深远,是人与自然相处相合之道。在现在这个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竞争压力都很大的社会,素文化追求贴近自然的质朴形式,让人们在接触产品包装时,感受到的是一份安宁,一种纯粹。素文化设计将设计的产品元素加以浓缩,减弱的是人与产品包装沟通时,视觉形式上的障碍,增加的却是人文关怀,通过形式的塑造,传达质朴闲适的内涵。可以说素文化审美使消费者通过视觉、触觉以及心理感受,对产品包装本身的特质和文化产生相应的认同,完成精神交流层次的一种升华。它与极简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包装形式设计分为三维立体与二维平面两个方面。三维设计涉及到体块的组合变化。在这方面,素文化和极简主义的处理手段没有区别,均是以务实的态度,抓住能够满足功能需要的体块的组合变化。在二维平面形式方面。素文化则不是极简主义追求的元素性展现,而是从自然和生活的细微处,释放心怀,享受细微中透出的大自然的美丽之感,表达一种精神意境的美。在体面的起伏和饰线变化,可以产生更丰富的审美感受。包装设计界的知名品牌无印良品体现了素文化的美学主张。在设计上体现为以“素材的选择”“工序的检讨”及“包装的简略化”为主题,来追求自然的风格、简朴的设计,结合生活的实用性,制造各种家庭用品,并创造和引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三、小结

以审美手段,满足产品包装的功利目标,似乎有违素文化审美淡漠宁静的“纯真原初之美”。但是,恰如宋人认为的那样,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无不有其自身法度规则,只要在包装设计中,遵从产品功用,用素文化的风度保留材质的单纯质朴,用疏阔简洁之意精炼产品的结构造型,用从容素淡之色呈现包装外观,鲜明准确地将素文化精神和包装的整体理念、价值导向融为一体,就能营造出时下畅行的品味自然、回归本心的生活意境,让消费者在产品功能的同时,不经意间沉浸在素文化的道心清净自在的审美之中。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素文化在包装设计领域的意义所在。

作者:徐晴 单位: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