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抑郁症下住宅室内空间设计探析

时间:2022-08-18 08:20:09

城市抑郁症下住宅室内空间设计探析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过于集中给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城市抑郁症就是其中问题之一。目前,对抑郁群体的治疗主要体现在弱化刺激源和注重个体调节两个方面,以缓解压抑情绪为主。在设计研究上,由于城市群体主要在工作和居住两种环境中切换,住宅室内空间是抑郁群体主要逗留和二次改造的私人空间,因而适当的空间改造可以缓解个体的抑郁心理,对于抑郁治疗和建筑理论补充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住区、城市抑郁症、抑郁群体、住宅、室内空间、设计

在美国,抑郁症是仅次于癌症的第二耗资类病症,由于没有系统科学的治疗方法,每年因抑郁症自杀的人数占抑郁总人数的15%。国内对于抑郁症的识别度较低(不到20%),且近90%的抑郁症群体对抑郁症的错误认知和不及时就医,使得历年抑郁人数呈上升趋势。城市抑郁是城市环境下,群体容易患上的心理疾病之一,因而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城市抑郁的关注[1]。

一、难题:城市环境下群体抑郁心理

1.城市病、抑郁症及城市抑郁症。城市病是指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致使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问题的总称。抑郁症则是自我调节机制因不可抗因素出现紊乱,个体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影响正常生活的一种心理疾病,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成因。城市抑郁症是城市病与抑郁症综合反映的结果,它是生活于城市的人口不适应城市的快速变化,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心理上萌生大量的负面情绪,群体持续性受压,最终身心俱疲,影响工作生活的病症。2.城市抑郁症的研究意义。由于城市规划、建设和压力等城市化因素,使得抑郁症与城市病联系密切[2]。相比其他类型的抑郁症,城市抑郁症的外源性因素(城市环境)不可变,这种条件刺激性会以缓增的形式对城市人口施压。基于此背景下,如何缓解情绪崩溃后的负面影响尤为重要,因而城市抑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二、缓解:城市抑郁症的治疗及调节方式

1.城市抑郁症治疗与辅助设计的可行性。首先,城市抑郁症是典型抑郁症之一,具有群体性,抑郁群体间具有一定的情感共鸣,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理解;其次,城市抑郁症的环境较为简单,主要是“工作——居住”两点式,住宅是缓解压力的场所,具有一定的设计针对性;最后,患有城市抑郁症的个体通常空虚而缺乏活力,在资源丰富的大城市中,对于兴趣爱好的实践更加便利和多元。2.城市抑郁症的外界治疗方式。城市抑郁的治疗,主要归属于心理健康范畴。传统的抑郁症外界治疗方式以药物治疗、心理辅导两种为主,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抗抑郁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过激情绪,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存在病症复发的风险。而心理辅导是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一对一分析,不足之处是病症成因的复合性和个体的自我调节的差异性,具体效果难以评估。3.城市抑郁症群体的自我调节方式。自我调节是从个体差异化的角度出发,根据抑郁患者的自身特点,强调由内而外的改变。按照城市抑郁症群体受影响的因素来划分,主要分为生理群体、心理群体、社会环境群体[1]。根据群体的类型的不同,自我调节方式也不同。1)生理群体生理群体是指受生理因素影响较大的群体,以先天性因素和童年影响为主。性格内向的人敏感多疑,不喜欢与人打交道,面对淡漠的城市环境,内心容易积攒负面情绪。在自我调节上,内向型群体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根据自身条件(时间、经济状况)及特点(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调整方式,必要时可以与家人、朋友等熟悉的人交谈,通过倾诉的方式来适量适时地排遣压力。2)心理群体心理群体是指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的群体,以成长环境影响为主。在心理成因上,城市抑郁取决于个体成长中遭受的重大创伤和困境,使得这类群体成年后有承受力差、过于悲观等表现。针对心理群体的治疗主要通过后期锻炼等方式来自我调节。例如,承受力差的群体可以通过演讲、自我暗示等方式,避免过度紧张;社交恐惧的群体则通过结识朋友、发展爱好等方式,避免内心压抑;过分悲观的群体可以多参加正能量的活动激发活力,解决简单问题的来提高自信心。3)社会环境群体社会心理群体是指社会环境下对于群体的外因性影响,相比前两种心理,具有一种暂时性1。城市抑郁的社会性影响主要是环境的高压和周边人对抑郁行为的不理解,使得抑郁群体感到孤独和绝望,最终崩溃。针对这类抑郁群体,主要通过脱离当前环境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如选择适宜的休闲地短期放松、脱离工作压力大的环境等。脱离环境可以缓解抑郁群体与城市环境的矛盾关系,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因而这类群体的自我调节仍要根据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调整。

三、应用:城市抑郁下的住宅室内空间的设计

现代城市生活,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少,住宅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滞留场所,住宅空间的合理改造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人们的抑郁心理。住宅室内空间的改造主要有三个方面;色彩搭配、光线利用和软装选择[3]。1.色彩搭配。每种色彩都有各自不同的情感倾向,这些色彩对抑郁群体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用色要使其感到愉悦,即色彩要给人一种活力,即明亮又温暖的颜色;其次,用色要有一定的搭配性,空间中的色彩不过于单调和杂乱,强调整体氛围感;最后,色彩要有一定的治愈性,即空间用色对于压力环境有弱化作用,让抑郁群体心理上得到放松。因此,色彩选择主要有三个原则:活力性、氛围性和治愈性。具有活力的颜色主要是黄色系、橙色系、黄绿色系,这些颜色让人联想到金秋、夕阳、绿植,是具有生命力和希望的色系。单色调的空间中,氛围取决于单色调的色相,如蓝色(冷静);而两色为主的空间内,则是介于两种色相间的氛围,如白色和木色的空间,两种色彩搭配往往给人一种柔和雅致的感觉,即空间不因白色过分冷清,也不因木色而过分沉闷。在治愈色上,往往选择浅色系,浅色会淡化空间的边界,在心理感受上给人一种放松和愉悦性,使得抑郁群体的紧张和焦虑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澳大利亚,每年约有100万人患抑郁症2,AndrewMaynard以自己的住宅(简称AMA)为实验品,旨在为缓解抑郁空间设计提供部分借鉴。在住宅空间中,最具特色性的是客厅部分,主色调为黄、白色,辅助色为黑、蓝色。黄色主要负责活跃氛围,白色则在视觉上柔化空间边缘、强调氛围,黑色和蓝色的加入平衡整体色调,避免过于情绪亢奋。不同于普通住宅,缓解抑郁的住宅在用色上要避免过多冷色,选择适当的跳色、亮色进而激发抑郁者的活力(图1)。2.光线利用。根据光线的类型不同,我们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采光,在特定情形下,两种光线可以结合使用。根据一天时段的不同,我们将自然光线分为四种:早上、中午、日出(日落)、黎明(黄昏)(表1)。在晴天环境下,早上的光线柔和,光影感较弱,光色较淡,这个时段的光线也是最有治愈性的,为了强化空间的活力性,可以搭配少许绿植;中午的光线明亮,光影感强烈,在采光好、热度适宜的靠窗位置,抑郁群体可以通过晒太阳来缓解疲劳,可以与百叶搭配,避免过强光线下目眩;日出和日落的光线色调均以橙色系为主,在光线较亮的位置,可以摆放一些照片框、小饰品来强化“家”的温馨;黎明和黄昏的光线为柔和冷色,由于室外光线较为昏暗,常常辅助一些人工光来满足室内采光,对于抑郁群体而言,橘黄色的人工光更容易营造一种惬意舒适的小环境;夜晚室内光线主要通过人工光来营造,光线应明亮而温暖,如米黄色、浅橘色等,在舒缓情绪的同时又方便使用;阴天环境下,自然光主要来自于天空(冷色)和周边环境的漫反射光。这种情况下,往往通过室内的暖色系的人工光来淡化环境光的冷色调,进而强化空间氛围性。3.软装选择。软装又称软装修,主要包括家具、饰品、灯饰、布艺织物、花艺及绿化造景五个方面。在抑郁群体住宅室内空间的软装选择上要兼顾三个原则:简洁化、生活化、个性化。1)简洁化简洁化会弱化抑郁群体的敏感性,主要有两个原则:样式简单、数量适度。样式简单是指构成某一功能的款式要少;数量适度是指满足基本使用的同时,又不因数量过多显得空间拥挤。以普通住宅中的餐椅为例,主用餐椅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且考虑到家具搭配的问题,餐椅通常选择一种款式。2)生活化生活化是指软装给人温馨感。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压力来自于漠视的环境,他们渴望被关注,又因不被理解而自我抑制。住宅室内空间作为抑郁群体的私人空间,富有生活气息的软装布置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心理积极性。生活化的软装选择主要有两个原则:小巧精致,氛围和谐,小巧精致是指饰品、灯饰及小家具的尺度小而美,尺度小会给人亲切感,尺度美会给人悦目感;氛围和谐是指软装组合整体和谐,能减轻抑郁群体的焦虑(布置拥挤)、空虚(家具沉重单调)、抑郁(组合杂乱)等情绪。3)个性化个性化是指根据抑郁患者的个人偏好选择合适的软装(主要指饰品和花艺两方面),打造属于个体的私人空间。个性化有两个原则:凸显特色、富有活力。凸显特色,是指根据抑郁群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软装布置,如喜欢养花的人,室内的绿植数量相对较多,而热衷爵士乐的人,摆放架上可能有很多磁带、黑胶唱片等突出音乐的饰品。富有活力是指这些特色性的饰品要能给抑郁群体带来间歇性活力,在减轻压力的同时,重燃对生活的热情。Hygge风格是近年来住宅室内设计中较为较流行的一种风格,Hygge一词来源于丹麦文化,强调一种温馨化和生活化,因而可以有效地缓解抑郁心理[4]。Hygge风格住宅主要有三个要素:包容性、自然性和充足的光照。在北欧Hygge风格住宅中,用了和谐的白色、素雅的木色,辅以稳重的黑色,凸显了一种安静的氛围。少许绿植增加空间中的自然性,大小不一的各类陶瓷在凸显生活化的同时,又打破了空间的单调感。餐厅区域细节丰富,又不过于拥挤压抑,给人一种惬意的感受,在灯光选取上,以淡黄色暖光为主,增加空间温暖性的同时,亮度合适更易于阅读(图2)。

四、总结

在快节奏和压力大的城市环境下,抑郁心理成了城市诸多困境综合下的常态。城市抑郁的关注不应只局限于心理学,而应多角度、多领域给予包容。对于抗抑郁住宅的设计研究,仅仅从建筑学角度针对抑郁情绪缓解提出的部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美)奥康纳著,张荣华译.走出抑郁[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01-01

[2]赵剑芳.关于城市“抑郁症”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3):108-109+122.

[3]结实遇小丸子(企鹅号).抑郁症跟住宅的空间环境关系这么大,仔细看看![OL].腾讯网.2019.06.03.

[4]Marchunlin.相比时下流行的丧文化,丹麦的[Hygge]生活才是一记温柔杀[OL].360个人图书馆.2018.09.06

作者:刘路 秦岩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