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论文

时间:2022-03-30 10:25:58

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设计的实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障。如何进行合理设计,寻求科学有效的教学保障和课堂活动的实效性,是目前思想品德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从人文意识、实践意识和课程意识出发,从学生成长的层面来思考,着眼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一、合理设计三维目标

我们知道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而教学目标是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选择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依据。因此,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性作用。初中学生还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能力形成的朦胧浅显阶段,有时还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表现出不确定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大多重视知识目标,而放松对能力目标和活动方面的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很难落到实处,致使内容空洞无物,质量大打折扣。如,在七年级教材“走进青春”一课中,内容的要求是:“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有教师对教材上的“青春期生长高峰图”和“青春期在生理上的三个变化”等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图片演示,有大量讲解,还有巩固练习,花费了很多时间,而对学生如何坦然悦纳青春期身体变化,正确应对成长期的烦恼等情感内容,却缺乏正确引导,情感目标最终异化为认知目标。缺少三维教学目标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将知识获得和情感体验相分离,就难以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也会大大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创新教学内容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感,随时展现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职业品质。在业余时间,要坚持读书看报,了解国家当前政治经济的变化,紧跟时代步伐,在课堂上多引用目前新发生的新闻事件素材,这样的课不但教得轻松,而且学生也愿意学。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设法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并且“动”得充分,“活”得快乐。在实施过程中,力求遵循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从抽象思维到实践认知的过程。如,教师:“当你受到表扬,或挨批评、面临险境、遇到让人生气的事时,你的感受如何?”学生:“受到表扬时,我就高兴;挨批评时,就挺沮丧;面临险境时,很害怕;遇到让人生气的事时,就愤怒。”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活动中,教师应以鼓励为主,不随意批评其缺点,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羞涩与恐惧心理。同时,结合社会现象,让一些调皮的学生“出出头”,发挥其敢想敢说的特点来活跃课堂气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以为常,在课堂活动中也容易放得开,思想品德课堂就会变成令学生向往的乐园。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善于把握时机,在恰当的场合,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活泼、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用了这样一则幽默笑话:在市场的道路边,有一个小商贩在卖鞋刷,旁边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包不脱毛”,其生意兴隆。可第二天有人拿着脱毛的鞋刷找来了,说:“你不是包不脱毛吗?”小贩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倒过来念念看。”这样做,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有效进行教学评价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情感等方面逐渐发展成熟的阶段,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更加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种温馨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为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效地设立师生、生生相互评价的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在讲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六单元“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时,教师可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环保志愿者活动,事后,让学生谈谈对这次活动的感受。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学习主体,教师应赏识和善待每一位学生,对其及时给予评价,哪怕是一句话、一行字、一朵花、一支歌、一个手势、一个故事、一段录像……都可以作为评价激励的手段。

总之,设计无处不在,设计永无止境。思想品德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常规的思维模式,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努力创新教学设计,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学忠 单位:武威市凉州区金塔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