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居室色彩设计个性化分析

时间:2022-06-07 09:27:19

现代居室色彩设计个性化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现代家居生活中,色彩的运用直接影响家装设计风格,继而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好的颜色搭配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也是现代居室色彩设计的最终目的。文章探究现代居室色彩设计的个性化发展,同时结合现代居室功能,探究各种色彩在现代居室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视觉艺术;居室色彩设计;个性化

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家具色彩设计上下足了功夫。在现代家居生活中,色彩的运用直接影响家装设计风格,继而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在现代居室设计中,色彩运用得当,能够增加生活趣味,提高生活质量;色彩搭配失败,则会带给人压抑、不适的感觉。好的色彩搭配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也是现代居室色彩设计的最终目的。如今,人们对于居室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实用性、安全性的要求外,还要求居室具有美观性。符合这些要求的居室就是具有个人生活特质的居家环境,个性化现代居室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居室色彩设计个性化含义

在居室设计中,色彩的构成能够起到千变万化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人眼对色彩的感知是最为灵敏的。色彩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能够给人最为直接的印象。所谓个性化色彩设计,是建立在色彩统一、对比协调的基础上的。因为无论是明快还是温馨等类型的居室氛围,都要突出美。针对当前人们的具体要求,设计师要在色彩的搭配上契合客户的需求,实现定制化的色彩构成。如,性格外向开朗的客户更喜欢红色、橙色、黄色等明亮的颜色,性格较为内敛的客户则喜欢紫色、蓝色等颜色。因此,在设计现代居室色彩时,在强调居室色彩设计合理和适当的同时,也要突出色彩的个性化。

二、如何促进现代居室色彩设计的个性化

其一,色彩和功能相互结合。在现代居室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要建立在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因此,在具体的色彩使用上,不能选择类别过多的颜色,要充分体现出居室的主要色调。在色彩的搭配上,要考虑居室色彩的主次。在进行具体的室内陈设布置时,要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可以选用同一色调中的不同色阶进行调和,确保获得“和而不同”的色彩效果。室内的不同区域表现出来的色调应该有所区别。如,卧室是人们休息的主要场所,所以,这个区域的色彩不能太过浓烈,而应尽量选择清新、自然的颜色,从而衬托出宁静、优雅的色彩氛围;而书房的功能在于处理各项公务、学习等,应当选择较为严肃、庄重的色彩,使人们在书房中能够拥有充足的精力工作和学习。再如,在餐厅的室内色彩设计上,橙色是最能引发人们食欲的颜色,所以,设计者可以用明快的橙色作为主色调,再点缀其他艳丽的颜色,通过对比,引发人们心理、生理上的各种舒适感。其二,进行主题性的色彩搭配。众所周知,现代居室有各种设计风格,如,崇尚蓝、白两色的地中海风格,运用棕色、木质颜色的中国传统风格,还有颜色纯粹、饱满、热烈的美式田园风格。为了深化居室色彩的个性,设计者要突出表现现代居室设计的色彩优势,使其给人留下眼前一亮的感觉,并根据业主的职业特点、性格特点,使业主居住在其中,能够感受到居室色彩不同所造成的差异性。如,在地中海风格居室中,由于蓝色和绿色同属于冷色调,所以可以将适当的淡绿色融入整体风格,使居室色彩更具层次感和协调感。在美式田园风格居室中融入较为浓重的黄色、紫色,可以构建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空间形态。其三,居室空间色彩的若干层次。在居室环境中,不同的户型可以搭配不同的颜色。如,空间较为狭窄的可以搭配浅色,增加空间的延伸感。如果室内空间较为宽敞,则要选择略深的颜色,从而弱化空间的空旷感,使居室给人更加舒适的感觉。在整体空间的构成中,要从天花板、墙面、地面、家具等角度入手,尽量选用富有层次、整体统一的色调。要注意,在整体布局上,天花板的颜色应该浅于墙面的颜色,可以选择留白等方式,提升室内的空间感。在地面的色彩设计中,出于对空间稳定性的考虑,要尽量选用稳重的颜色,如米黄、浅褐等。对于一些空间较小的现代简约式居住环境,色彩的搭配要分出立体层次,尽量选用简洁、明快、大方、舒适的色彩搭配,增强居室的空间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

三、结语

在现代居室设计过程中,每一种色彩都能够表达一种情感,几种合适的色彩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独特的空间氛围。在居室装饰中,成功的配色方案并不是套用特定的公式,而是借助色彩的不同变化,使色彩在空间装饰中产生一定的美化作用。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居住环境,增强对整体色彩的运用,不断设计出符合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色彩搭配方案,使居室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向着更加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作者:路庆敏 单位: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权.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居室设计中的应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2]马爱聪.浅谈居室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成功(教育),2009(6).

[3]尚进.居室设计中色彩与情感的表达.大众文艺(理论),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