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在住宅社区空间设计中应用

时间:2022-10-22 11:36:48

城市文化在住宅社区空间设计中应用

摘要:我国都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数量增加的同时带来了城市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发展过程中也显露出一系列过于追求速度所带来的问题。经济效益为重、发展速率为要的城市化扩展趋势得到了一个无法兼顾文化与住宅公共空间合理融合的结果,使得我们的住宅社区公共空间变得单调乏味。本文以城市文化作为切点,从住宅社区公共空间作为载体,进而通过传统文化、空间景观等方向进行与空间的融合,从而讨论住宅社区规划的新形势。

关键词:城市文化;住宅社区;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住宅社区公共空间本应具备相应特色的地域文化及城市本土味道,但往往现阶段我国国内的住宅社区空间极其雷同。在一些目的性极强的政绩性建筑下带来的是一系列索然无味、毫无地域特性、识别性的公共空间,本土文化的传承更是少之又少。本土的特色需要进行发扬,而这一过程中重点在于如何将本土文化融入人这一文化载体的生活中去。

1城市文化及社区的概况

1.1城市文化的概念

学术界中普遍以两个方向作为研究类型的主导,通过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探索。在广义方面,人这一元素在生活过程及历史发展中进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积累,统称为广义城市文化。

1.2社区的概念

该概念的理论提出者来自德国学者滕尼斯,其通过其著作《共同体与社会》引出这一概念,概念的提出使人们通过这一理论支撑开始了相关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侧重于探索本土文化和价值取向在整体社区建设的理论由派克•伯杰斯在其书中进行了阐述。

1.3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随着近代历史的渊源,国外在探索社区与文化结合中取得了时间节点上的优势,以美国为代表性的开放式街区理念得到了一定的成功。虽然国外在这一方面做的相对具有前瞻性,但是其同样面临了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速度至上这一些重要性的问题也面临过严峻的挑战。

2)国内研究进展。城市社区规划在国内处于一个初步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不乏一些优秀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公共空间研究方向王鹏在其书中以城市空间架构为支撑进行精准的点式解决方式。在不同的社区公共空间中找寻问题所在,从而进行下一步的问题探索与解决。

2城市文化对住宅社区公共空间的影响

2.1住宅社区中城市文化的作用

都市中人这一元素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以城市为核心来进行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城市在历史曲线上留下的宝贵产物,一直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无论是在住宅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的过程中还是在文化自身推动的过程中,社区与文化都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

2.2住宅公共空间中城市文化的应用现状

传统的城市建设中,因为一些政绩与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一些城市采用一些粗暴的融合手段将二者加以结合,最终的结果是得到一些没有差异性的社区公共空间。地方没有地方独特的本土文化运用,功能性上也忽视了空间在不同人群、不同地点上应有的差异。

2.3城市文化对于住宅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性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具有实际效益的宝贵元素,同时人在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也会遗留下一些精神层面的宝贵文化。这一系列统一为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社会遗产。而城市的凝聚力需要这一系列的宝贵元素进行推动,住宅社区公共空间作为高曝光率的空间元素与文化相融合任重道远。

2.4城市文化在住宅公共空间规划中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

1)地域区位。不同城市处于不同的地域区位,而不同地域区位所遗留的文化元素决定了城市住宅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方式。地理位置、定性差异、地区的整体气候特点等等组合成了城市文化中的地域区位文化。在我国相关地域区位元素与社区融合较为突出的代表城市之一就是著名的“山城”重庆。

2)景观文化。城市中景观元素给人重要的感官印象,二十一世纪初,“绿色城市”的概念深入我国各级政府,新时代下建设一种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逃避的任务。其中打造特色城市的核心之一便是城市的景观建设。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景观不单单体现的是一种衬托城市外表的面子工程。

3)历史文化。人类在岁月的流线中经历了无数的变节,从一个传统的聚集部落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都市的过程中留下来最美好,最有价值的便是历史文化。历史文化不仅仅记录在纸面,更大程度是历史文化体现的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总结的一系列精神财富。历史的过程需要去传承,历史留下的遗产也需要去铭记。

4)制度文化。城市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通过制度这一共性来进行外层表现,城市的管理需要规则,城市的发展也通过不同的方向的经济发展。城市中居民思想状态的变化必然会受着城市中制度文化的影响。城市制度在城市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整体与社会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处于一个重要的衔接关系。

5)城市文化在住宅社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层面的缺陷。在社会发展的阶段中,城市的对比往往更多从城市中经济建设为载体进行横向对比。时展的过程不可逆的城市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错误的做法如果不得到及时的制止,在未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将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规划。经济的发展不能落后,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城市中文化深层的意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建设未来的新型城市。经济发展要素下的城市发展不断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在一昧的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一些城市深层次的内涵。

(2)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城市住宅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的过程中,精神层次的发展与建设同样需要我们提高重视程度,在文化意识形态弱化与经济效益的阶段中,我们的城市规划管理者应该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文化元素也融入其中。

3城市文化在住宅社区的渗透方式

3.1以城市建筑为载体的人文景观文化

1)新时代城市住宅公共空间。时代变化的过程中传统的住宅社区空间不再能满足消费转型过程中的对住宅社区公共空间的需要。公共空间在住宅社区发展的过程中也成为了重要的组成元素。忽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恰好处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中,一个符合新时代住宅需求、符合城市文化传承载体、符合提高城市凝聚力提高城市整体识别度的一类新型住宅社区公共空间急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一类住宅公共空间应通过景观、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多方面加以融合,从而形成全新的住宅生态空间。

2)以城市建筑为载体的人文景观文化。自古以来,城市中建筑的特色风格往往成为城市中重要的文化输出元素,而同时建筑在承担功能性的同时也成为一些文化的载体。城市带给人们感官上的视觉冲击往往均来自城市中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

3)老城区公共空间改造方向。城市中的老城区是一个城市经历岁月风霜后留下的宝贵遗产,在过去的城区改造过程中通常采用大拆大建的粗暴方式,耗费巨资的同时很难保存老城区原生态的面貌。在一些城区改造的过程中往往做的都是表面的修复与改建,这种建设方式无法真正改变老城区的内部需求。

3.2以城市所在的自然环境为载体的自然文化

1)城市中景观形态。城市的景观特色由不同的元素所组成,每个城市中的景观组成由不同的种类所形成,其中包括特色的自然之物、以及不同植物生长的状态。景观的外在环境影响形成了不同景观所表现出的内在元素。不同的城市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利用不同的景观来进行有效的点缀设计,这样才能从细节之处来体现城市中独特的形态。

2)城市中地貌形态。地形地貌形成了不同类别的特色景观环境,这一系列的因素组成了城市中独特的自然文化。这一种与生活相关的文化形态不受人为的改变成为一种城市特有的环境形态。人类的奋斗史上从来没有因为困难而屈服。城市中住宅社区公共空间的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更多的符合自然环境,如重庆山城,这一规划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特色点需要我们在城市规划及城市住宅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时来进行学习。

3.3精神文化在住宅社区的应用方式

1)精神文化中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兴衰的发展史过程,建筑可能因为天灾人难毁坏,但是城市的精神文化却从未曾丢失,历史过程中城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历练,这一过程中精神文化便成为一种重要的瑰宝。在进行公共空间规划的过程中,精神文化可以寄托在城市中的纪念性建筑、公共空间雕塑方向等等。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不必是具象的将精神文化融入公共空间中,而是可以以元素的形式进行相应的点缀,从而使居住在社区中的人达到与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

2)城市的经营性文化。不同的地区中有不同的经营性文化,三大产业也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推动者各地的发展,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产生了一系列特色历史文化的工业型城市。在进行工业城市中住宅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的注重其城市产业文化的局想表达,这一过程有助于城市中居民增加城市的凝聚力,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新兴的产业经济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社会进步的燃料,在这一系列城市中我们更应该注意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从而以这一理念为基点进行公共空间的规划。

3)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不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见证者,见证者也成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的人员力量。在城市的奋斗史中,居民产生了对城市感情和一种与城市发展相似的价值观念。这一观念便成为城市劳动力的核心价值取向,所以在公共空间规划的过程中,这一方向必然需要成为我们重要的考虑部分。

4结语

研究的过程中本文主要的方向点是城市文化中的本土文化在住宅社区公共空间的应用关系的探讨。在城市中的景观、居民价值观、建筑、经营文化等方向来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新时代下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社区结构来进行深入探索,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我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软实力的提升才能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进而发展出符合当代需求的新型社区。

参考文献

[1]G卡伦刘杰.周湘津等编译.城市景观艺术.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8.

[2]何肇发黎熙元编.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3]凯文•林奇著.方益萍译.城市意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JLandseapeDesign杂志社编.刘云俊译.日本最新景观设计,2001,3.

[5]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赵远 单位:吉林省拾游记工艺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