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空间设计论文

时间:2022-08-04 03:01:23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论文

1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发展沿革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发展

历史上,我国城镇的最初开发大部分就是从滨水地带开始的;建国后由于政策的改变,致使城市滨水空间逐渐没落;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城市滨水空间的使用需求再次凸显。我国对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方向提出三种模式:生态城市、山水城市、家园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自然要素而受到重视。

1.2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性

我国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缺乏整体设计,不同地块由不同开发商或者政府进行开发,只考虑所属地块内的建筑形式和功能组合,滨水空间因而变得支离破碎,而相邻地块间的范围又成为无人管理的“模糊地带”,破坏了城市空间完整与连续。

(2)缺乏亲水性

许多城市滨水空间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开敞面,在心理上造成与滨水区的分离,以武汉汉口、武昌江滩为例,防洪堤坝阻碍了人们的观景视线;另一方面缺乏连贯而便捷的公共步行道与滨水空间直接相连,从而削弱了公众与水体的联系。

(3)开放空间不连续

我国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往往只关注自身,与周边其他空间缺乏合理、富有生机的衔接和过渡,同时缺乏对各种功能空间的综合性组织和利用,无法满足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就造成了不能形成完整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

(4)缺乏传统的延续

我国的城市设计一直以来比较盲目地模仿国外的设计手法和策略,忽视地方特色,又或者设计主题不明确,单纯追求所谓现代化,结果是手法单一,城市设计千篇一律,缺少了空间的可识别性。在这样的建设背景下,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往往就丢失了延续至今的传统。

1.3小结

城市滨水空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其设计开发受到重视。通过对国内外的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发展历程,以及诸多实例中的得与失,从而在国内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中进行参考和比较,再结合城市设计的九项原则,针对实际案例寻求相应的设计策略。

2武汉市天兴洲滨水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2.1天兴洲实例简介

武汉市天兴洲地处长江武汉段青山峡水域,在武汉市的长江下游地段,四面环江,面积约26km2,长约8.5km,平均宽2.1km,17m高程线以上洲滩面积17.85km2,洲上围堤长17.7km,堤顶平均高程28.5m,堤防保护面积9.77km2,洲内顺水流方向有一条长7.3km的土堤将天兴洲分为南、北两境,境内地面高程约24m。洲上现有4000多居民,具有得天独厚的江岛风情景观资源(图3)。由于近年来洲头崩溃严重,防洪工程不能得到落实,迟迟未得到开发。为确保正在建设的天兴洲公铁两用桥桥墩安全,从天兴洲洲头开始,对其左缘1002m,右缘2866m进行守护,天兴洲的洲头崩溃由此得到遏制。这无疑将给洲上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是到目前为止,天兴洲上无厂矿企业,农业生产为洲上主要的经济构成,此外有少量人群到洲上旅游、写生等(图4~5)。天兴洲作为武汉市尚未开发的城市滨水区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其滨水空间设计意义重大。

2.2天兴洲滨水空间设计原则分析

2010年,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出“武汉天兴洲生态绿洲保护与发展规划”,准备将天兴洲打造成为以“生态旅游、园艺博览、体育运动、休闲游憩”为核心功能的生态绿洲和城市会客厅,特别关注功能注入、安全保障、水系营织、生态支撑、岛城互动五项。结合武汉市天兴洲的实际情况,要实现以上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天兴洲的滨水空间设计原则。下面从城市设计的九项原则对武汉市天兴洲进行现状分析,探讨针对天兴洲的滨水空间设计原则。

(1)可持续性

天兴洲滨水空间设计首先必须遵循可持续的原则,一是指城市设计要动态地考虑自然环境承载力,即不能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二是要建设智慧城市,即合理地控制城市生长边界,而不是毫无止尽扩张。2011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对天兴洲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图6可知,该控制性规划方案将天兴洲划分为A200101、A200102以及A200103等三个片区,具体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用地、防护绿地、公共交通用地、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雨水污水处理用地、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用地、供水用地等,并分别给出了三个区块不同的总用地面积、建设用地平均净容积率以及建筑面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可持续性设计必须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根据GIS数据处理,可以了解到天兴洲生态系统情况。由表2可知,天兴洲的生态主要以滩涂湿地为主,兼以少量农田和生活区,可开发性强。

(2)可达性

天兴洲位于长江中心,在天兴洲长江大桥至天兴洲公路引线建成通车前,主要依靠武昌青山区天兴汽渡至天兴洲码头进行交通运输,货运和客运、交通路线两方面可达性都不强。

(3)多样性

多样性原则是指保持多样性与选择性,包括视觉多样性、选择多样性,天兴洲滨水空间目前处于空白状态,结合可持续性设计原则,多样性的设计原则有广阔的发挥空间。

(4)开放空间

将天兴洲这一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的江心岛屿设计成为开放空间既是其滨水空间的设计目标,同时也是内在性质的体现。其内涵在于更新自然系统、绿化城市,设计内容包括栖息地和自然系统、休闲娱乐与城市景观以及自然的存在感,这也符合天兴洲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未经过度开发的特质。

(5)兼容性

兼容性,即城市设计保持和谐性与平衡性,一方面是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注重设计过程,融合周边环境特征;另一方面是设计注重建筑特色,通过细部、色彩、材料以及历史保护等进行表现。天兴洲滨水空间设计的兼容性设计应该重点考虑的是其生态型岛屿的特点。以上海崇明岛的规划建设为例,其遵循的正是“生态岛”概念。

(6)激励政策

激励政策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包括总体规划,重视开发质量以及环境美化,还包括基础设施改进。具体到天兴洲的滨水空间设计中,需要的是将设计纳入到总体规划中去,以减税和土地成本津贴政策吸引开发资金,以增建新的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医疗教育公共安全设施提升竞争力,通过打造开放空间吸引游客等,促进其滨水空间的总体可持续发展。

(7)适应性

适应性的涵义是促进“完整性”与积极的改变,就是在形态变化上注重理性框架内的地块划分,在用途的改变上注重建筑的适应性和开放空间的适应性,在施工中做到破坏最小化,在项目区位的定位上强调健康的周边环境、高能见度和完整度,在功能与特征上注重经济实力。天兴洲的开发首先应该注重的是其防洪设计,其次是按照2011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对天兴洲进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次开发,从而适应整体环境。

(8)开发强度

针对天兴洲的滨水空间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其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生态的可承受能力,结合整体开发的利益,从而把握好开发强度,强调设计上的紧凑性、紧邻性,一方面保证充分利用基础资源又不能过度开发,另一方面又需要保证项目的经济性。(9)识别性国内许多城市设计的弊端之一在于盲目跟风模仿国外的实体案例,丢失了传统,缺乏内部自我认同感,也就缺乏了可识别性。识别性体现在由自然资源、气候、文化、设计以及地标等确立的可识别性。天兴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已经具有很强的识别性,通过滨水空间的设计,可以再从文化、设计、功能等方面确立其他识别性。

2.3天兴洲滨水空间设计策略

经过上文分析可知,作为武汉市不可多得的一块尚未得到真正开发的滨水空间,天兴洲有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开发前景,再结合国内外滨水空间的开发经验以及教训,提出以下设计策略。

(1)延续传统,坚持可持续发展

天兴洲主打生态旅游设计,结合防洪在尽可能保持生态原貌的前提下进行滨水空间设计,根据实际生态承载力,确定设计开发强度。

(2)分期分段设计开发,保持多样性

一是依次进行生态旅游、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花卉园艺博览、体育休闲、餐饮娱乐的设计开发;二是在坚持整体性的前提下进行多样化设计。

(3)打造便利交通,增强可达性与整体性

具体措施是可新开辟航道,增强天兴洲与武昌、汉口的联系;建设洲上交通,一方面增强整体交通,另一方面连通滨水空间,串连相邻区域。

(4)营造具有兼容性的开放空间,注重视觉维度

在天兴洲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中营造融入洲内自然环境的开放空间,强调亲水性;重视观景视线,滨水空间设计尽量成阶梯形制。

(5)打造视觉多样性

首先是坚持保护与设计的多样化,增强可识别性;其次设计高低有序的天际线,给人以良好的观赏视感,并与长江南北两岸的武昌、汉口形成视觉呼应。

3结语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合理的设计开发,可以打造成为城市会客厅甚至经济文化集中区域。武汉市天兴洲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系统完整,具有非常好的可塑性。结合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开发经验,以及城市设计九项原则,天兴洲的滨水空间设计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武汉市又一个生态旅游基地。

作者:张磊 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