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中的智能装置互动实践

时间:2022-12-30 10:18:41

城市空间中的智能装置互动实践

一、智能装置在互动空间中的实例分析

一些具备前瞻性的艺术家、建筑师在对于互动概念、模式和体验的探索上已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以下实例,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最新互动装置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1“隐藏的模型”互动装置在这个装置中通过内置的距离传感器探测参观游客的运动,并因此改变自己的外部形态。游客可以通过触摸传感器,来激发束缚在装置表面上的重启管子的伸缩,从而使装置表面形变,并触发由他/她行为参数所合成的电子音乐。从某种意义上,这个装置的本身,可以被理解为界面,即人类游客与被禁锢在电脑空间内的算法(建筑)之间的媒介。而基于此界面,游客与算法之间的交流被转换成声音和形变,通过此物理界面,而真正的建筑本身则指禁锢在电脑硬件中的呼吸着的算法。

2“集群游戏”互动装置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hyperbody研究组的学生,用同样的充气管技术创建了bambooism的装置。该装置侧重探讨由程序和传感器控制的分布式的空间构件所塑造出的展厅空间设计新式互动空间体验。在bambooism装置中,由装在空间之上的摄像头所提供的人在空间内的运动轨迹,被算法处理之后反馈为集群化的竹子杆件的位移。在人多的情况下,此算法可以产生足够复杂的连锁的因果关系,其本质上虽然是可以理解并预知的,但在实际表现过程中远超过人的理解能力。

3“观测者的影响”互动装置该装置是由一系列发声装置组成的。每一个个体装置都可以依据它听到周围的环境声效,来决定发出升降两种不同的音调。如果单独的一个装置体,听到过多的与自己声调类似的声音,它会变得厌烦,并缓慢改变自身的音调。由此,在某一特定时刻,所有个体的集群可以自发产生内在的和谐和声。即每个个体都满足于现有的环境音。与此同时,由人类在此空间内的出现所带来的声响,会改变到系统的和谐态。因此,除非在与此装置完全隔绝的另外一个空间内,对装置空间内的音效进行计算模拟的观察,任何在此空间内对此装置的观测行为都会导致装置本身状态的改变。由此艺术家一方面表现出他们对自适应系统的理解和创造,另一方面对海森堡量子理论中的不确定性做出了艺术上的诠释。

4“公共空间”互动装置在该系列的互动装置中,“点触”是在大尺度城市社会空间内探讨互动空间的代表。在此设计中,145m高的布鲁塞尔Dexia大厦的4200扇窗子分别被赋予单独的可变颜色的灯光控制。在大厦下面特殊设计的控制平台中,市民可以单独或者集体的通过触摸屏以及他们的肢体语言来控制大厦上灯光样式的编排,而其结果可以被存储为数码图像作为市民个体或集体对于城市空间影响的记录。同样的,在图像生成算法的架设中,由于采用了触摸屏和肢体语言的双重数据输入,清晰的控制因果关系被削弱为在可被理解范围内的模糊的控制,并由此激发出趣味感与互动感。

5“学习与进化”互动装置该装置是由3个有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器舞蹈者组成的。每一个舞蹈者都装备有可转动的照明式尾巴和可探测人脸关注模式的传感装置。舞蹈者们的目的是通过编排不同的舞蹈模式来尽可能的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而观者则可以通过对传感装置获取的信息进行读取感知。而舞蹈模式的进化,是通过基于遗传算法的程序编排出来的。即单体舞蹈者通过了解当前舞蹈模式的受关注程度,进而重组其舞蹈动作以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而在没有观众出席的情况下,舞蹈者之前可以互相交换学习其成功的舞蹈编排以改善整体的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单体的舞蹈者被赋予特定的性格,即如果其他舞蹈者的成功经验与其自身的成功经验差别较大,单体舞蹈者倾向于选择坚持自身的经验,从而体现出调皮的骄傲情绪。

二、结语

虽然智能系统或装置个体往往展现出相当程度的复杂,但复杂本身并不是智能的绝对条件。正如宇宙本身足够复杂,并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感知,但因为我们无法与之建立起对话关系,宇宙在常规意义上并不会被定义为智能体。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设计师们往往倾向于采用简单明了的界面,来将可见的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到用户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在一些艺术设计中,设计者有意识地在复杂与明了之间寻找着平衡点,以期待展现出可被理解而又不乏趣味性和未知性的空间装置,而这种智能的空间装置则为城市、建筑、景观等空间开创一种新颖的互动模式,独特的人机互动模式不仅拓展了传统的空间设计的界域并对于观者的感官也带来全新的科技体验。

作者:王桉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