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时间:2022-06-17 08:01:35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论文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潜须知

1.理清知识背景与化学核心素养的关系。明确教材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承担了怎样的教学功能和价值,这些功能和价值能发展哪些化学核心素养?课标有什么具体要求,教材内容能把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提升到哪个层面,教师期望学生达到哪个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补充更多的教学资源?把这些关系理清后,对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五大化学核心素养[4]寻找教学的基准点,建立以化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2.确定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要达成的最终标准,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托。制定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课程标准,还要根据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教室媒体设备、学生综合基础等要素,关键是确定学生应该知道却未能知道的知识内容,将隐性内容内化抽提为具体的可操作、可实现的显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多重的、动态的,一般有主目标和副目标之分。主目标通常是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是共性的,是能够写出来说清楚的。副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性化差异、课堂疑问、实验失败等意外情况综合形成的生成性目标,具有瞬间存在性、潜伏性和不可预测性。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要摈弃固有的“三维目标”中的了解、理解、掌握、学会等难于评价的用词表述,制定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教学目标。目标制定得越具体、越细化,在教学活动中越容易得到落实和体现。具体可以借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生能力要求及其表现的“3×3”模式。[4]例如,“水的净化”教学关注的不是水作为纯净物本身的性质,而是关注其作为混合物,怎样将混合物变成纯净物,才是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制定教学目标前要充分了解知识的生发点。比如,①通过阅读教材,能获得哪些信息?②你了解常见净水器的原理吗?③净水絮凝剂的作用是什么?有替代品吗?④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哪些?⑤要实现水的净化,有哪些途径?⑥对本节课,你还想了解什么?等。根据检测结果,整理出学生的已有认知和希望获得的新知,再结合课程标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

1.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即教学思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并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课堂教学离不开科学的、清晰的思路,没有思路的教学是无序而杂乱的,很难聚焦教学目标。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路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用学生熟悉的素材设置教学情境,更容易搭建脚手架,将旧新知识科学串联,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以“巴特勒学习模式”[5]为依据,设置任务问题驱动教学进展,实现重“教”向重“学”转型。如“水的净化”,以学生的认知需求设计驱动性问题。以天然水到净化水的生成过程为主线,设计相应问题线、活动线,构建学生认知发展线,以学生熟悉的素材——木兰溪构建证据线,以提问、设问、追问、互问互答、交流讨论、反思评价,把知识问题引向纵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解决学生的须知问题。2.将学生的认知需求转化成驱动性问题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地的关键,是将学生的认知需求转化为驱动性问题并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方法。目标达成的途径可能有很多条。哪一条途径最合适?选择什么媒体?理论依据是什么?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现有的知识储备等多重因素的不同,最直接的途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美国理查德•E.迈耶的实证研究,证明设计良好的多媒体并不适用于先前知识经验高的学习者。[6]因此,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全方位、多角度的反驳质疑、推理论证,并不断地修正,找出最具普适性的教学方案。方案必须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易控性和创造性,并能突显化学学科本原。如“水的净化”,设计教学策略时不但要考虑污水的来源、水净化的步骤、絮凝剂的使用、过滤操作、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堂教学趣味性、有效性和高效性,最重要的是考虑课堂教学的普适性。具体活动流程如下:展示不同年代的木兰溪图片,对比图片说出变化的成因(学生自由回答,互相补充)→如何净化木兰溪水?(学生分组实验,净化一杯木兰溪水)→小组汇报实验方案(代表汇报,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实验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或值得注意的问题?(进入互问互答环节)→巩固练习:找错误(交流讨论,寻找正确答案)→对比正误(展示正确的操作)→学生代表介绍本地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并播放相应视频→拓展延伸(思考:学完本课题,你能为治理木兰溪做些什么?)通过学生熟悉的木兰溪的历史演变,激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分组实验提前,避免思维定势,杜绝把探究实验变成验证实验。汇报实验方案置后,既保证学生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又促进参与度。把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或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设计成互问互答环节,既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又刺激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很好地评价教学活动。特别是寻找净水絮凝剂的替代品,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达到深度教学和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通过汇报和播放自来水净化的真实流程,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身边,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是有用的,从而促使他们热爱化学,乐学化学。巩固练习是及时评价课堂习得效果和加深认识新知的必要环节,达到教、学、评一体化。拓展延伸是检测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使学生对水的净化的认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3.评价设计。评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一个精准而又客观的价值评判。评价应跟目标、内容和驱动性问题相对应,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智能测评方法,设置关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普通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群体,采用类似阶梯式的评价方式。需要提升学生能力的,可以把熟悉的内容情境换成陌生的,或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挥智慧的机会;对学生暂时没有办法达到的高阶思维,如复杂推理、创新思维等,通过提示或举例把问题适度降阶,变成可操作的简单设计或推论预测。“水的净化”的互问互答环节,学生开始可能无所适从,通过提示给一个台阶或一个突破口,适当地降低能力要求,使学生能够轻松地驾驭问题。

三、课堂教学设计后的思考

1.教学设计的创新点。教学设计形成后,首先应该思考教学设计有没有值得推广或借鉴的地方,即所谓的创新点。“水的净化”,把分组实验提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纵深思考,体现教学重心从讲授知识转移到应用知识。互问互答环节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有力手段,体现化学核心素养的创新意识。汇报实验方案,既分享学生实验方案的闪光点,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教学效果预测。教学效果预测是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的直接体现。效果好或不好,不是单靠课堂练习或单元测试来判断,应与教学环节、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教学评的高度一致。“水的净化”学习,从实验探究到理论学习再到实地参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认知的生长点上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3.教学设计反思。设计反思是针对教学设计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反复的质疑论证。主线是否观点明确,资料证据是否充分,推论过程是否有理有据,是否留给学生反驳质疑的问题,学生参与度的量比,教学目标能否达成,评价标准是否合理,教学的主体有没有发生偏差,教学中有没有创新点,采用的方法策略是否恰当,有没有值得修正的地方。在反思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灵感突现、观念变迁、思考问题的维度变化等,及时完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更具普适性。“水的净化”中,反思实验提前或置后,哪个更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实践证明,先探究后交流的实验教学到后续学生分组做粗盐提纯实验,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更强;反之,没有经过深刻的思维训练,很容易出现做过就忘或把探究实验变成验证实验,不值得提倡。

四、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以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正是以驱动性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在知识迁移应用中获得自我超越,体现“做中学”和“做中教”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教学研究视角。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做到脑中有目标,手中有策略,心中有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图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教基二〔2014〕4号,2014-03-30.

[2]王磊,范晓琼,宋万琚,等.在新课程中如何进行基于核心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2005(1).

[3]李晓东.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J].今日教育,2016(3).

[4]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美〕理查德•E.迈耶.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a

作者:陈琼兰 单位: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