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智能安防系统产品设计研究

时间:2022-05-11 04:29:52

景区智能安防系统产品设计研究

摘要:在智能安防技术大发展及景区安防建设出现新需求的背景下,以设计的视角研究旅游景区智能安防系统下产品设计的一般策略。文章研究了景区场景下的智能安防系统建设现状与趋势,综合运用了文献检索、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了当下景区安防建设的痛点,总结得出该系统下的产品设计在景区综合管理、景区保护、游客安全三个板块上呈现全方位、多维度的设计需求。为业界提供景区智能安防系统下产品设计的新思路,以促进旅游景区各项管理的整体升级,助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景区安防系统;景区安防产品;智能安防技术;产品设计;设计思维

伴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全面提高与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已经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这是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也是挑战。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业必须进入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而景区智能安防系统的建设正是其升级提质的关键基础。得益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安防已经走向智能化与普及化,景区智能安防建设开始获得业界的关注。多数复合型景区有山有水、有人文也有自然,面临着比智能楼宇更加复杂多变的安防环境,已然不能采用传统大安防的旧思路。若引入设计思维对景区的安防建设需求进行梳理,得出景区智能安防系统下产品设计的一般策略,对于提高景区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更智能、高效、稳定的景区安防建设目标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一、景区安防建设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安防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据《2019-2025年中国安防行业市场专项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安防市场在过去5年内实现了翻倍增长,行业增速保持在13%。近年来智能化的安防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国内外各大安防企业开始致力于扩展安防产品新的应用领域。技术的进步将迎来新的行业突破,这给传统安防相关产品的设计与应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景区的智能安防建设逐渐成为业界布局的重点对象之一。(二)景区安防建设现状与趋势。我国景区安防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摄像头加安保人员的传统模式依旧是多数景区的主要做法,如图1所示。虽然智慧安防的概念已经提出多年,但基于景区的智能安防系统建设一直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安防产品的设计与应用更是匮乏。目前虽有利用高清视频等联网技术的案例,但本质上只是部分硬件性能的提升,解决问题的形式还停留在安装摄像头等旧思路。面对复杂多变的景区环境,安防建设在时空上更加复杂、在意外防治上更加难以预测、在突发事件上更加难以把控。摄像头加安保力量的形式已难以适应当下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传统的安防模式不得不向更智能、全面的安防系统转变。基于目前景区智能安防的发展现状,要真正实现景区的安防管理由人防到技防、由被动防御到主动管控、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还需要进一步针对景区场景做相应的安防产品设计研究[1]。(三)景区安防产品的设计与应用。当前业界对基于旅游景区安防产品和设施的设计仍是依照智能楼宇等以视频技术为主的大安防模式。现有安防产品类别虽多,但鲜有专门针对景区而设计的安防产品。由于景区智能安防系统的建设起步较晚,虽在技术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一些高技术的安防产品在景区内得到了应用,但相关安防产品和设施所面临的问题依旧突出。目前景区的安防设备普遍存在老化、不齐全、功能落后等情况。景区安防产品的设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下的产物,需要重新定义。有效的设计需要满足一大堆限制约束和用户期待,包括形状与外观,成本与功效,可靠性与效用,可理解性与易用性,友好的界面。[2]在智能化安防时代,景区场景下的众多安防需求有待开发,相关产品的设计急需一套新的定义来引起业界的重视。

二、案例分析与问题解构

(一)业界解决方案。随着安防技术在功能上的不断智能化和成本上的持续平民化,旅游景区智能安防建设的需求也呼之欲出。学术界及产业界对景区安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智慧景区、物联景区等概念被相继提出,但真正落地的景区智能安防解决方案却是凤毛麟角。业界对于景区安防的研究与建设还停留在把智慧城市通用的一套直接用于景区的安防管理,仅是将其作为城市安防下的垂直衍生系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开发。然而,面对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景区安防暴露出来的问题将越来越明显,如何让传统安防产品的设计与应用适用于景区环境,在人机关系、人机界面、产品自身语言、设计细部,景区特色,文化特征,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到有针对性显得迫在眉睫。[3]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在景区安防场景已有较多的案例,近年来先后在杭州西湖、四川九寨沟等多个著名景区提供了智能安防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相关案例的研究,总结了当前业界对于景区安防建设还存在以下局限性:1.系统缺乏匹配性;初步的景区智能安防系统基本照搬于智能楼宇等大安防模式,在系统匹配性上存在诸多漏洞;2.产品缺乏针对性:采用的高技术安防产品并非基于景区场景而设计,在功能与形式上难以对景区的安防痛点有针对性;3.产品定义狭隘:业界过度侧重视频技术的运用,对于景区安防的定义过于狭隘,导致景区安防局限于监控,难以在其他维度发挥作用。(二)景区安防系统问题解构。业界当前的安防产品开发思路是先有一个技术,再基于技术延展普适型产品的技术导向型思维。相较于技术导向型,设计思维导向型的安防产品开发思路是一种倒推的做法,产品的设计开发更具功能的针对性与使用的人性化。设计思维具有多维度、多方向、易协作、创新性等特点。能够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更加广阔的视野。[4]设计思维能为技术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应用,在利用技术之前从问题出发,将复杂混沌的景区安防痛点解构成清晰理性的设计需求后进行清晰的产品定义,再转化为技术层面产品。当前景区安防系统的产品开发便需要利用设计思维进行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义,用设计来精准定位景区场景下智能安防系统的真实需求,根据真实需求来设计针对性的安防产品。由于影响景区安防建设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本文基于景区安防系统的复杂性,从设计思维的角度将其解构为三大板块,如图2所示,分别是景区综合管理、景区的保护和游客的安全三大景区安防建设的关键利益相关方。景区安防便可以三大板块为基础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以厘清系统内各要素间的联系,洞悉各要素的设计需求。以景区综合管理、景区保护、游客安全三者为基本板块,景区安防系统的设计问题便可解构成多个维度,如图3所示。在景区的综合管理方面,构成景区综合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安全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与经营管理;在景区的保护方面,影响景区保护板块的主要因素有景区自然资源保护、景区人文遗产保护与景区公共设施保护等;在游客的安全方面,游客安全板块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游客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旅游体验与行为规范等。(三)系统分析模型构建。多维度的景区智能安防系统下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景区综合管理与游客安全的关系上,大部分景区将综合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模式的引进上,忽视了游客的作用。对于游客在景区内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也是提高旅游景区综合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反之,景区综合管理也是游客安全的主要保障;在景区保护与景区综合管理的关系上,景区的保护并非由安全管理单一负责,综合管理下的各系统对于景区的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反之,景区综合管理系统除了受景区管理水平的影响之外,一个良好环境的景区也能够正面促进景区的综合管理;在游客安全与景区保护的关系上,游客的安全不仅受到景区安保人员的保护,良好的景区环境也能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反之,对于游客行为的规范和引导是对游客安全负责的同时,也有利于景区的保护。因此,游客安全、景区保护、景区综合管理三者之间两两互相影响、互相维持,这种互为的关系构成了如图4所示的景区安防系统。景区智能安防建设是一个大系统,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安防产品的多样性。传统景区安防产品的单一性、安防措施的分散性将难以适应新时代下的安防建设需求。针对旅游景区安防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应基于景区安防系统下的现实问题而构建,以系统各维度间的影响因素为需求点设计相应的安防产品,将景区三个板块下的多个维度串联起来以盘活系统内各个因素。

三、景区智能安防建设痛点分析与设计策略

(一)痛点分析。景区安防建设现处于传统安防向智能化安防的转型阶段,部分建设了智能安防的景区存在现有智能安防设备难以对应其真实需求的问题。这便需要设计思维的介入,以寻找景区智能化安防系统建设下的准确产品定义。设计思维具有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性质,能够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以及文化语境,能够针对当下问题催生洞察力,进而寻求创造性的解决方法,最终能够通过理性分析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5]面对当前诸多景区安防建设上的漏洞,安防系统需要重新架构,系统内产品的设计也需要重新定义。通过实地调研与案例比对,本文以设计导向的景区安防系统分析模型为问题研究架构,将现有景区安防系统及其产品的痛点放在景区综合管理、景区保护、游客安全三大板块上进行多个维度的需求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关键痛点:1.景区综合管理方面的痛点。(1)在安全管理方面:复合型景区幅员辽阔,工作人员常疲于应对各类安防事件;传统安保力量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反应慢,安防停留在人工排查、事后调查上;现有安防系统与景区真实需求的匹配度低、产品针对性差;现有安防系统完整度低、设备难以布局景区全域;现有安防产品开的发主要以技术为导向,以致产品类别单一、创新性差、外观粗糙、难以满足景区安防的多种需求;现有产品易用性差,技术型产品的操作不够人性化;现有产品性能及稳定性较差,常出现误报、漏报、延报等情况。(2)在信息管理方面:现有景区安防产品难以协同作用,属于封闭式系统;当前景区内信息收集、存储、显示与分析相关设施建设的不完备限制了信息管理的发展;传统景区信息屏幕的传递效率低,难以得到游客的关注。(3)在技术管理方面:当前景区管理人员的从业结构学历普遍偏弱,缺乏专业的景区管理知识;多数景区管理者在景区的建设开发上缺乏独特性、创新性、参与性;旅游业界对于数据收集和应用缺乏认识,景区安防建设有待智能化升级。2.景区保护方面的痛点。(1)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多数安防措施只保护重点对象而景区内其他资源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部分管理者盲目开发景区各项资源,致使其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一些安防措施过于直接,如景区安全防护网不仅成本高还影响动物的正常活动;地质地貌的自然退化无法及时监测与应对。(2)在人文遗产保护方面:多数景区面对火灾威胁时难以做到快速反应和有效应对;游客对人文遗产的破坏行为难以第一时间被发现并制止;难以对因年代久远导致的古建筑自然风化提前预警及时反应;一些安防设备的不当应用间接造成了人文遗产的破坏情况。(3)在公共设施保护方面:景区复杂环境下的老旧设备运维成本高、故障率大、难以及时报修;景区公共设施及安防设备难以避免动植物活动的影响;景区复杂的环境挑战着硬件性能的寿命及稳定性;部分素质低的游客刻意损坏景区公共设施;现有设施设计上存在缺陷、安装与建设上存在不合理、不全面的问题。3.游客安全方面的痛点。(1)在游客人身安全方面:人群聚集、争执吵闹等突发事件常有发生;危险的自然环境、建设不当的基础设施等直接威胁着游客的安全;游客经常不顾景区告示作出攀爬、跨越等危险行为。(2)在行为规范方面:部分游客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乱投喂食物、在树上刻字、偷盗珍贵动植物、进入未开发区域等危险行难以及时有效制止;景区安全防范的建设仅是将文字直接印刷在标示牌上,传达性低、作用非常有限;(3)在游客旅游体验方面:在安防建设上缺乏科学的规划与标准,保护措施过于粗糙甚至暴力,直接导致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变差;景区内物品遗失大多难以找回;大多数景区旅游项目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影响游客的逗留时间与消费欲望。(二)设计策略。景区智能安防系统的建设不仅是游客及景区安全的重要保障,更是旅游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但业界的解决方案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景区需要一个基于其真实需求的智能安防系统,系统内安防产品和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针对性,该系统可以方便景区的综合管理、保障景区和游客的安全,从而构成安全的旅游环境。随着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在景区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安全管理,防止各种偷盗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已迫在眉睫。[6]本文通过痛点分析及需求转化,得出以下景区智能安防建设的设计策略:1.景区智能安防系统的构建策略。(1)提高安防系统的匹配性:构建一个从景区综合管理、景区保护、游客安全三个板块出发的全方位安防系统,根据不同场景需求设置多种安防产品和设备;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构建为景区的管理提供更为科学详细的规划建设策略,让景区的建设发展得以长期可持续;(2)增强系统联动反应能力:建设一个联动反馈的智能化安防系统,充分发挥技防和人防的结合;建设一个能够对景区安防事件进行快速有效反应的安防系统,事件发生前能及时预警、事件发生中能有效配合行动、事件发生后能降低事件的影响;加强安保人员应急演练,提高和安防系统的合作契合度。(3)扩大安防建设的维度;建设多维度景区安防系统,覆盖景区安防的多种需求以提升管理效率;将游客作为景区安防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安防管理进行游客行为分析以增加商业机会,不再局限于安防本身;安防建设将旅游体验考虑在内,优化游客用户体验以提升景区综合竞争力;2.景区智能安防产品的设计策略。(1)提高安防产品针对性:安防产品不再局限于监控设备,针对景区安防各细分场景的需求而设计开发;做全域布局的空间化无死角安防,弥补保卫力量的不足;安防产品与设备的外观形式需对景区环境、人文特色进行适当修饰协调。(2)增强安防产品的易用性:安防设施的硬件和软件需设计得傻瓜化,安保人员得以用更低的时间及认知成本掌握系统内各种设备的使用方式;产品和设备的购置成本、安装成本、检修成本低;利用区别于传统景区分散化的可视化管理方式,使管理更加集中、有效率,节省人力成本;(3)扩大产品智能化属性:安防产品的开发需利用最新安防技术,设计即时反馈和智能联动的智能安防化设备;设备脱离有线的束缚,可在景区复杂地段布局;能够全时无休地进行全天候安防;安防设备可以收集大数据辅助管理决策。

本文以设计导向的景区安防系统建设思路,构建了一个基于旅游景区真实需求的智能安防系统,让安防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更加适应景区真实需求。通过该系统下各维度上相应安防产品的设计,可构建一个基本版的景区安防系统,系统内其余各类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便可以基于该系统展开,以构成泛在的景区智能安防系统。改变传统景区安防的被动局面,以主动安防的方式,实现安防的智能化,让景区在智能化安防的建设下拥有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党安荣,张丹明,陈杨.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研究[J].中国园林,2011,27(09):15-21.

[2]唐纳德•A•诺曼,小柯.设计思维[J].设计,2015(12):115-122.

[3]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27(05):66-73.

[4]卢梦得,张凌浩.设计思维,为改变社会而设计——社会问题的设计解决之道[J].设计,2013(09):185-187.

[5]党向前.以设计思维指导传统手工艺产业摆脱红海市场[J].设计,2017(05):92-93.

[6]李少华.景区高清智能安防系统解决方案[J].中国公共安全,2013(05):117-121.

作者:郑勇祥 刘颜楷 单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