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综合能力预测分析

时间:2022-05-11 04:26:19

产品设计综合能力预测分析

摘要:面对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产品设计从业者需要做出积极的调整和预测。与人工智能设备协作,具备整合多学科知识的赋能,敏锐更新发展路线,将日益复杂的设计问题清晰化、标准化。建立产品设计综合能力教育和训练标准,促成从技术到设计观念的综合能力提升。该标准有利于产品设计发展从功能向情感传递的转变;从需求向品质的转变;从实体设计向虚拟现实的转型;从用户索求向主动提供服务的转变。

关键词:近未来设计;产品设计;人工智能;创新思维;人机交互设计

人工智能(Articialintelligence)时代的来临,预示着近未来的设计领域将发生一系列颠覆性的变化。在最近的一次德国汉诺威IT博览会上,马云曾说到,“未来的世界,所有制造商的机器,它们不仅会生产产品,而且必须会说话和思考。石油和电力驱动将不会再是驱动机器化生产的唯一动力,取而代之的将是由数据来支撑。在未来,企业不仅关注规模、标准化和权力,而更多关注智能化、敏捷性、个性化和用户友好型服务”。

一、人工智能(AI)时代的到来

伴随每个时代变革,都有与之相符合的设计理念,在近未来时代,不断创新的设计趋势将重构人们的生产力结构、工具设计、生活模式,甚至还会影响用户的心理行为以及设计师的思维模式[1]。AI时代的主要影响集中于三大领域;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2]”。那么,面对新的课题,设计师需要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什么是AI,所谓人工智能,其研究范围包括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利用机器人模拟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比如推理、思考、规划)的技术,除计算机学科之外,还波及到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自然和社会学科范畴[3]。展望未来,人类从事的传统工作种类会受到极大冲击,其中大部分将来源于无人智能操控系统的高速发展。

二、未来工作模式的展望

在《第二次机器革命》一书中写到,以当今计算机的聪明程度,我们根本无法预知几年后它们会有怎样的应用。从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机,到虚拟助手和翻译软件,近未来阶段,人工智能随处可见,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DanielPink在《FreeAgentNation》描述了未来工作的情景,它更像是员工和公司之间的一系列交易,而不是一种持久的关系。今天,人工智能与共享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与工作的关系,也改变了这种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结构,越来越多的雇主将利用“humancloud”来完成工作。通过企业调研和用户模板的建立,可以推测出AI对未来工作模式的影响,这种模式正在从简单的数字化向更为复杂的创新模式发展[4]。分析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第一,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期待正在发生改变;第二,设计团队利用数据完善产品,并由此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第三,随着公司认识到新型合作(即人机协作)的重要性,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和机遇将不断涌现;第四,运营模式在向新的数字模式转型。

三、用户需求深度探索

用时间轴观察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结点,从中不难发现,产品设计与人机交互领域的发展始终都是朝着更高效、更简化的方向迈进,从徒步行走,到牛车马车,再到汽车飞机,其技术与用户行为进化的背后,始终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用户并改善其生活质量而展开,这也符合用户中心的设计思想。预测未来的交互模式,人与设备的物理空间会逐渐拉开距离,并摆脱材质局限和束缚。通过实地与网络用户调研和预测未来的设计方法,可以归纳出用户需求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需求是“我现在怎么办”;第二种需求是“我计划要做什么”[5]。近未来时代,机器自然情感交互会解决用户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进而贴合用户的自然行为和本能习惯。由此可以判断,挖掘用户的第二种需求,推荐和引导用户决策比单纯等待用户决定更重要。

四、产品设计思维的更新

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设计师运用所受训练、技术、经验、视觉与心理感受,为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形状、颜色、表面加工工艺等方面赋予新的质量和规格。如今的设计领域出现了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数据驱动的自动计算过程将逐渐取代设计师的许多技能,例如,基于人工智能设计美学和大数据驱动的排版引擎Duplo(杭州深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团队研发)可以接手设计师的基础工作,其智能程序可以根据20套案例,将版式设计扩展到2000-6000套更为细分的排版模板,这样可以为不同信息内容、设备、屏幕尺寸提供最合适的阅读排版。今后,许多基础的、重复的设计工作是可以交由机器代替完成的,进而提高设计效率。经过推测,近未来设计领域将出现以下几种趋势。(一)拓展整个设计生态链。未来产品设计的领域将更加宽泛,包含了人-机-环境整个系统,即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的系列行为[6]。这样的设计理念更接近于服务设计,在近未来情境下,设计会由点到面地不断延申自己的关系网,产品设计从业人员不但需要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方法,与具有高能力和智能的机器一起工作。而且,还要促使设计生态向自动生长、建立主观意识的方面发展。如图1所示,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师通过观察发现许多有过监狱史的人很难顺利回归社会,这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种复杂社会问题,设计团队融入了产品设计、服务设计和平面设计等相关人员,并决定从服务设计的角度,建立利益相关者地图和服务蓝图确定服务体系,最终呈现的设计成果包括为有监狱史人员找工作的APP设计;为帮助他们的公益志愿者设计的系列服装和公益活动宣传海报,并倡导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帮助社会边缘人士重归社会,重塑自己的价值。从跨学科的角度综合各学科优势来解决设计问题,会拓展设计生态的良性运转。(二)敏锐洞察社会热点。在未来的5年内,产品设计将在社会、政治、民族等领域进行深入洞察,逐渐涌现的社会热点问题,需要设计团队通过多维度人种学调研,挖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如图2所示,项目为了解决传统博物馆的服务系统升级,团队通过用户观察可以建立起同理心;利用用户体验地图,团队可以清楚看到用户参观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问题,深度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接下来团队规划了新的参观路线,并且更新了博物馆APP设计,其中加入许多游戏环节和礼物馈赠吸引更多人群来此参观。利用UI设计、服务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设计管理等领域的知识可以更新设计方案并预测产品设计前端、中期、外延、内涵等整个周期面临的问题[7]。(三)人机协作优势互补。在研究传统产品材料与工艺的同时,掌握智能加工设备实现人机协作模式,可以让产品摆脱传统制造限制因素的束缚。如图3所示,在手电钻设计中运用3D打印机和计算机软件辅助进行等比例模型开发,通过用户测试获得的反馈可以用于手电钻设计优化方案、拓展思维。智能机器为产品设计带来创新突破,便于更精密的样机开发与测试评估。未来设计领域,绿色设计依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无论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还是虚拟现实、计算机编程的介入,都可以为资源、环境带来有效改善。例如使用碳纤维材料打印的一体化座椅,可以节约木材的使用;运用微生物合成纤维制造的可降解布料,可以取代传统衣物解决废旧衣物的回收处理问题。此外,利用人机交互界面代替实体产品,不但节约了实体产品的一系列经费、人员成本等开销,而且利用线上推广、拓展产品的受众群体。如图4所示,这个设计项目是为乡村居民提供的医疗公益服务,利用APP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用户参与其中,在线预约药物和访问专家名医,尤其在面对突发疫情时,可以通过APP为目标群体提供物资和援助、线上统计人员状况。利用智能手机应用可以为乡村医疗普及提供更多有效的推广途径。

五、产品设计人才的新赋能

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近未来情境下,产品设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可总结如下:(一)自我观念革新能力:应对新的设计领域,如服务设计、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这些专业较少涉及实体产品设计、绘图、材料知识或制造技能。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科学、用户需求追踪、服务蓝图构建、后台编程操作和人机互动模式等知识。因此,设计师需要自我更新和拓展知识范围,自由切换实体与虚拟设计能力。(二)扎实的专业设计能力:近未来的产品设计师需要拥有更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可以通过首脑结合实践训练不断获得设计能力的提升,在未来,专业的设计能力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包括要具备良好的设计造型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审美鉴赏力、逻辑思维能力、形态认知能力、软件操作能力。(三)自主创新与人机协作能力:产品设计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能力,能以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开展设计实践[8]。今后,产品设计师会有更多机会尝试跨领域合作,还要积极应对与人工智能的协作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探索AI参与设计的更多可能。利用AI处理信息的能力,发挥自身优势处理使命、意义、情感等定性信息。(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新一轮技术改革带来新的设计变革,设计学科的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具备批判性的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思路、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9]。对设计趋势敏锐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是智能机器无法取代人类的独特能力,根据傅炯教授的设计趋势研究,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消费趋势(设计市场);设计语言的趋势(色彩与造型);设计的科技趋势[10]。设计师应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善于预测性思考和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和标准。(五)设计领导能力与团队意识:产品设计专业设计的知识面比较广,与其他设计专业有较强的黏度,当面对复杂设计课题时,能够就适当的研究课题、制订基本的研究计划,并具有一定的执行能力。具有较好领导和组织能力的设计师,一般都具有较好的学术沟通与交流意识,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善于开展一定的学术交流并完整地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习、研究成果。

智能化与信息设计时代的到来,为未来的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要面临极大的挑战。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1]。设计创新是世界性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已然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源动力[12]。作为艺术设计从业人员应该对AI时代作出积极回应,不但要从自身能力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不断学习和补充,而且还要积极鼓励相关领域的设计人员进行开创性和具有时代引领效用的设计实践与课题研究。对于具有发展潜力的设计项目,设计团队可以利用AI设备参与实验性课题,获得一手研究数据。此外,在对接企业开展合作时,应加大力度发展有利于跨学科知识储备的研究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作冰.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17:7-14.

[2](德)KlausSchwab.第四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39-42.

[3]盛葳.从视觉机器到人工智能[J].艺术工作,2018.02(02):29-32.

[4](美)Donald.A.Norman.未来产品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8-39.

[5]牟彪,李勇成.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综述[J].设计.2019.12(23):122-125.

[6]吴骞,何顺平,张钰雪.服务设计视角下的雄安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特性研究[J].设计.2019.12(23):131-133.

[7]顾艺.基于VR技术的3D展示交互系统研究[J].艺术工作.2019.03(03):105-107.

[8]丁金虎,吴祐昕.自然用户界面用户体验设计研究[J].设计.2019.12(23):65-67.

[9]赵华,周志,设计.基于未来——傅炯和他的设计趋势研究[J].装饰.2019.04(008):74-76.

[10]赵芳.张强.孙兴伟.新时代下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艺术工作.2019.03(003):112-114.

[11]薛文凯.薛文凯: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双赢理念[J].设计.2019.10(20):75-77.

[12]赵毅平.赵华.关于信息时代设计的思考——尹定邦教授访谈[J].装饰.2019.05(005):23-25.

作者:赵妍 郭方斌 杜海滨 单位:1.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2.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深圳技术大学工业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