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13 21:50:39

产品创新设计

产品创新设计篇1

摘要:指出创新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创新设计方法学的发展历程,并针对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总结了其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创新设计研究中有待于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创新设计;设计方法;产品设计

创新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更加依赖于人类的创新实践活动。开展创新设计的研究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意义。

1创新的内涵

20世纪初,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只有5%是依靠技术创新取得的,而现在发达国家中的40%是依靠技术创新取得的。

美籍奥裔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将“创新”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首次提出。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商品化,也就是说,把发明引入生产体系并为商业化生产服务的过程就是创新,它意味着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的组合。

而发明实际上就是一个产品创新的过程,其关键是设计的创新,设计创新是实现产品创新的根本基础。因此,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创新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是设计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创新构思,应用新技术、新原理、新方法进行产品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2创新方法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人类对创新本质的认识与研究还远远达不到科学的层次。但是众多创新学者,经数十年的研究发现,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他们大多是以原则、诀窍、思路形式指导人们克服心理和思维的障碍,改善思维的灵活性的过程。

自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300多种创新技法,10多种创造原理。这些创新技法,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制约创新的相关因素的限制。

所谓创新技法就是在创造心理、创造性思维方法和认识规律基础上的技巧。这些创新技法不存在科学的逻辑关系,大多数目前在理论上处于“初生期”,还远远未达到纯粹的科学水平。

从思维的角度,创新是人类驾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过程。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掌握已有创新技法的基础上,结合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设计方法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前沿学科,创新设计方法已成为一门独立且有待于开发的新的设计技术和方法。

创新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最初的创新研究侧重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总结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形成各种创新技法,如:头脑风暴法、联想法、类比法、侧向思考、仿生法等。

后来,创新方法的研究开始注重以知识(专利)为基础,通过对专利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创造活动所遵循的创新原理,该阶段的典型创新方法是TRIZ理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创新方法的研究也出现新的趋势,在现阶段,各种成熟的创新设计方法开始集成化研究与应用,并与计算机(包括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计算机辅助创新(CAI:ComputerAidedInnovation)技术,如:QFD、可靠性设计、网络协同创新技术、有限元分析等各种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开始融入到创新设计过程中。

3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

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对于提高机械产品的设计水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意义,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普遍重视。

机械创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己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含理论、方法、技术原理等),进行创新构思,应用新技术、新原理、新方法进行产品的分析和设计,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构或机械产品(装置)的一种实践活动。

一般来说,创新设计包括全新设计和适应型创新设计两类。

需要指出的是,创新设计和概念设计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概念设计的核心是进行设计创新,而创新设计并不尽限于概念设计阶段。在产品设计的各个阶段均有创新设计的问题,但是最主要的是在概念设计阶段进行创新。

国内外学者针对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分别从设计的本质、设计的过程以及设计的方法等不同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现状见表1。

4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通过上述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尽管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创新设计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仍没有解决,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1)创新设计本质过程的研究这实际上也是对设计的创新本质的认识。尽管人们从思维方法、设计手段等多方面对创新问题进行探索,现在对创新的实质过程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深层次的认识,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去指导创新实践。在这方面我们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2)创新设计中知识的表达与应用首先,产品创新过程涉及多学科、多种技术,如何将设计知识组织管理,满足设计主体对知识的需求是今后的研究重点。其次,为创新设计过程建立科学的产品模型,结合现代CAD技术,支持创新方案的快速表达,对于提高设计效率有重要意义。

(3)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工具开发存在严重脱节人们对于设计理论及创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理论研究与设计工具,特别是产品的结构设计工具存在严重的脱节。一方面某些机械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较少考虑计算机实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设计工具开发时,又没有适合计算机进行的结构设计自动化和智能化理论。需要深入研究机械产品设计中功——构映射的本质规律。

(4)创新设计过程的集成化技术研究创新设计过程的集成化技术的重点在于概念设计的集成化实现,主要是指产品的原理方案创新与结构方案创新的集成。现有的设计理论或设计工具多是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某阶段的创新实现问题,如:TechOptimizer可以辅助实现产品原理方案的创新,但需要其他CAD系统完成结构的设计工作;一些大型的CAD/CAE/CAM商品化软件,如:UG、Pro/E等均开发出了支持概念设计的工业设计模块或草图设计模块,但是这些模块基本上仍是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工具,几乎不支持原理方案的创新。缺乏统一的创新设计理论指导创新设计过程,是造成原理方案创新与结构方案创新的集成度低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孙林夫.现代产品设计技术及其发展[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32(1):37~40.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沈惠平.机械创新设计及其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16(5):791~795.

[4]张武城.创造创新方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刘莹,艾红.创新设计思维与技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高常青,黄克正,王国峰.由TRIZ理论的通用解求问题的特殊解[J].中国机械工程,2006,17(1):84~88.

[7]邹慧君,张青,郭为忠.广义概念设计的普遍性、内涵及理论基础的探索[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20(3):10~14.

[8]约翰逊PC(陆国贤等译).机械设计综合一创造性设计与最优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9]檀润华.创新设计-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10]I.Rivin.UseoftheTheoryofInventiveProblemSolving(TRIZ)inDesignCurriculum[J].TRIZJournal,triz-,February,1998.

[11]G.S.Altshuller.Andsuddenlytheinventorappeared[M].TechnicalInnovationCenter,INC,Worcester,1996.

[12]牛占文,徐燕申,林岳.实现产品创新的关键技术—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机械工程学报,2000,36(l):11~14.

产品创新设计篇2

依据科学的调查数据所显示,我国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共计有三亿多,几乎占据着我国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从人口比例中就可以看出我国儿童用品市场很大,也存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长对于儿童教育,以及儿童生活质量提升方面的投资也逐渐加大。对于儿童产品的选择家长也越来越为重视,对于产品的健康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为了满足儿童产品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必须要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注重儿童产品创新设计,这样才能使得产品生产获得家长的青睐。本文就是对现代儿童产品创新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

现代;儿童产品;创新设计

引言

如今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非常关注,对于儿童产品设计也提出了更多地要求。对我国儿童产品市场流通的产品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着较多不足之处,产品价格较高、应用周期短暂,不仅加重了家庭负担,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影响也较小。设计人员在儿童产品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儿童产品的创新性,保证儿童产品可以满足现代儿童生长发展的实际需求。所以对现代儿童产品设计创新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基于创新性设计理念的儿童产品设计

1、产品创新设计理念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产品创新设计理念鼓励设计人员进行精品设计,注重产品的创新,缩减产品生产的成本投入,在儿童产品生产质量和销售价格方面都可以获得家长的认可,并且满足预期希望达到的市场效应。提升儿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等等。虽然儿童用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市场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有利地位,必须要注重儿童产品设计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跟紧时展的脚步,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明确儿童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积极的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名誉。

2、基于产品创新设计理念的儿童产品设计要求

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儿童产品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儿童的实际需求作为产品设计的核心,使得产品设计符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基本特点。儿童产品在外观上可以满足儿童的审美需求,促进儿童产品生产质量提升。企业在对儿童产品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内容众多,其中包括产品的使用周期、质量标准和应用环境。还需要考虑产品应用后是否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如何对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尽可能的提升资源和能源的应用效率,避免儿童产品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造成浪费,尽可能的缩减产品生产的成本投入,保证儿童产品具有创新性特点[1]。

二、现代儿童产品创新设计原则分析

1、产品设计可调节性,提升儿童产品应用周期

人们在处于儿童阶段时,身体发育是非常迅速的,儿童产品的更换速度也会非常的快。如果家长频繁的对儿童产品进行更换,不仅会增加家庭的开销,同时还会造成资源浪费。想要对此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就需要对儿童产品设计进行创新。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增强儿童产品的适应性,该产品不仅可以在儿童时期应用,同时在儿童上学期间以及成年后都可以继续应用,但是这一理念的实现具有很高难度性,甚至可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是现在市场中出现了针对儿童某一生长发育阶段推出的产品,可以依据儿童成长对产品进行调节,使得产品适应性得到一定提升。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产品如何与其它类型的儿童产品进行组合应用,或者产品自身存在重置组合的特点,使得儿童产品可以实现多种用途。在此过程中还能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促进儿童智力开发有着积极影响[2]。

2、注重儿童产品的经济性

对儿童产品设计进行简化、优化,缩减儿童产品生产的成本投入,降低儿童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设计人员在对儿童产品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对产品进行简化、优化设计,这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对于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着积极影响。儿童产品的加工方式不要太过于复杂,抛弃以往无用的功能,以及其中过于复杂化的装饰,使得儿童产品可以回归于精简。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资源浪费,还可以节约企业运行成本,帮助家庭缩减儿童产品开资。合理的价格使得儿童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帮助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儿童市场规模较大,具有着很大的利益空间。但是对于我国儿童产品生产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创新意识缺乏,而且生产成本过高,不仅对儿童产品市场发展造成了不理影响,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严重损害。只有注重儿童产品设计创新,才能使得产品可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白鸽,刘子建.关于儿童产品设计的探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01):15-17.

[2]郑祎峰,计静.儿童产品的环保设计策略[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9):101-102.

[3].薛青,陈颖.基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儿童产品开发设计策略研究.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J].2014-07-28.

产品创新设计篇3

关键词:竹产品;创新设计;绿色产业;文化创意

一、竹产品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的毛竹产量居于世界首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这种国际大环境,易种植易繁殖生长周期短的竹子在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追溯我国竹制品运用起源,在我国古代竹材料主要运用于住宅的建筑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品中,如杆栏式的建筑、炊饮器具、消暑用具、家具等。分析国内的家居市场中竹制品的应用现状,现在的竹产品主要应用范围很广泛,特别是运用在地板,隔断,茶具与家具中,但是很多消费者对文化创意类竹产品的功用还很陌生。文化创意产品其创意来自文化的产品设计,主要是透过文化器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予以分析转化成设计要素,并运用设计为这文化因素寻求一个符合现代生活形态的新形式,并探求其使用后对精神层面的满足。现代家居环境倡导简洁“绿色”设计理念,竹产品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以其别具一格的审美性和环保性越来越凸显其优势,受到很多消费者尤其是知识阶层人士的青睐,竹材销售市场从南至北逐步扩大,但总的来说我国文化创意类竹产品的生产规模仍然不大,反观国外的竹制品市场已经把拥有竹制品作为一种时尚生活,竹制品畅销东南亚与欧美市场。对比国外竹产品市场,国内市场尚未形成气候,当然这同企业与媒体推广力度不够也有很大关系。从美学角度讲,竹产品是观赏与公共艺术、科技与生活美学、互动与文化旅游的共同审美结果,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跨界融合,通过创新生活的复兴,如材料的利用与再利用,是竹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1]在造型方面我国的竹产品设计形式还很单一,技术方面还可以多研究以运用到竹材设计上面,制竹的工艺技术还有待提升,因此竹材料有很多市场潜力等待我们挖掘。本文以新的时代大环境为立足点,对竹产品的传统应用方式进行新认识,在色彩与造型设计方面的探讨新思路。

二、对文化创意类竹产品的设计探索

(一)竹制灯具的设计案例

(如图1)竹材具有自然天成的特性,其纹理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其色泽高雅,柔和温馨,可减少近视的发生,竹材自然的颜色和特殊的纹理是典雅与高贵象征。由此可见竹材的优良特性是竹材拓宽应用的基础,在发扬其优良特性的同时我们要认识竹材作为成型材料结构不均匀、壁薄中空难加工、耐久性差、易变形褪色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阻碍。所以在满足产品功能造型条件下,忠于原材料,维持竹材的自然形态,展示竹材的自然美,才能使产品达到与自然融合的设计内涵和语义。[2]竹筒灯具的设计运用竹子柱体外形与可再生的特性结合易操作加工的特点。制作时首先用切割锯切割竹筒;然后用砂轮机削皮;后用粗打磨机对竹产品雏形进行粗打磨、塑形;再用细打磨机对竹产品进行细打磨、抛光;用扩孔机对竹面进行开孔、扩孔,还可以根据竹子的柱形和中空特征,对一节完整的竹子进行切割成两部分,利用圆轴把两部分连接,组合可调节的台灯,也可将灯泡安置在竹子的下半部分,利用竹节固定灯泡;上半部分内置反光纸,使光线柔和、覆盖范围更大,当台灯闭合时是一节完整的竹子,体积小,收纳方便,整体性强。如图所示竹材本身融于空间的自然性强,增加了台灯的观赏性,还可以通过竹筒削皮、打薄、打孔等制作工艺,制作出具有现代风格的竹制吊灯灯罩,将现代家居的形态由古老的竹材呈现,碰撞出复古又艺术感十足的典雅美感。

(二)文具类产品的设计案例

(如图2)竹子空心象征品格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竹节必露,竹梢拔高,象征做人高风亮节,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设计竹产品时赋予其能够代表中华文明的“境界”,并将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精髓传承,重构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情感,这也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方面。[3]竹材色泽柔和、纹理清晰、手感光滑、富有弹性,将竹材作为文具不仅能给人以良好的视觉,嗅觉和触觉感受,还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回归中国文化氛围。如图所示我们可将竹材制作成为竹制笔架设计,造型设计的创意点是以南方部分地区特有的竹瓦屋顶为设计灵感,将半圆弧截面的竹筒正负交接,凸面用开孔器开孔插笔,用激光切割出横向槽,可放置便签纸或名片等;凹面可水平放置其他学习用具,在竹材漂白时可用双氧水对竹材料进行漂白;还可用碳烤机器对竹材料进行高温加热,以防止变形、开裂;最后再用激光切割机于对竹材料进行精致的雕刻及镂空造型。还可用竹条或竹片编制插笔网格来固定笔将竹材制作成为便携笔筒设计笔筒,以解决常见笔筒和笔盒无法固定笔具而导致笔具受损的现象,在底层加入竹炭填充物,尽可能起到一定隔潮,保护笔具的作用。竹材小砚台此设计利用竹的圆柱特性,在圆形的砚台内部是一个小型的CD播放器,可以在书画过程中享受优美的音乐。竹筒杯托设计(用扩孔机打孔,加强杯子摆放形式的美感。杯托可制作成适用于不同杯型的尺寸大小,起到隔热的效果,设计的创意之处在于结合了女性身材曲线的线条美)使曲线型与竹子的直线型形成对比,也体现了柔与刚的结合。拓展思维我们还可以将创意竹尺设计竹筒与日历相结合制作;还可以运用竹筒截面半圆弧的造型特征制作竹筒照片夹,设计一款简单、轻便的桌面照片夹;还可用竹筒的柱状特性使各圆柱体以轴实现自由旋转式的开启和闭合来制作竹制收纳筒设计,以进行小件物品的收纳;依据材料外形可根据密码锁的形式来设计竹筒日历设计。前面的案例主要是运用竹材料物理上的改变来进行设计,这是一种原生态的用法,竹材料的可塑性很强,我们还可以改变它的物理属性将其运用到板材中如木地板、竹茶台、家具材料中,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竹纤维用做布料或纸张的材料都是很好的应用方式。

(三)家居产品的设计案例

(如图3)竹材具有自动调节及保持温度,在通过高温蒸煮、漂白、碳化后,除去竹纤维内所有营养物质,完全破坏蛀虫和细菌的生存条件可使竹材不霉变,针对南方部分地区的多雨气候将其用作竹筒衣架也是极好的运用形式,将竹筒纵向断开链接一端进行开合,竹筒外壁激光切割线槽,通过线和挂钩将开启的竹筒定型,实现衣架功能,在闭合时可将雨衣或衣物置于竹筒内收纳便于携带。竹制简易收纳台根据竹子圆筒形的特性,将其切割成两半,根据大小的比例配合,使其既可以方面携带,又可美观的开启,既承载了收纳物品的作用,又美观大气,无论放在书桌或是课桌上都及其方便。竹材具有吸音隔声、除低音、压残响和缩短残音时间的功能,能有效摒除杂声还使用者一片宁静心境,将其设计为竹质理线器可解决日常排插线路杂乱容易绕在一起的问题,理线器的竹筒外壳对插排也起到了到保护作用。“一杯一清净”水质净化杯盖产品利用竹炭滤网进行滤水,杯盖底部嵌有螺纹可与矿泉水瓶结合,杯盖可将山泉过滤至矿泉水瓶中直接饮用,其过滤网可更换以方便重复使用,安全卫生还可减少气喘,过敏症的发生。在造型受限的产品中我们可以以竹材为基本材料,用其他材料来代替某部件,如木材、金属、塑料、陶瓷、玻璃、织物、皮革、纸材、橡胶、石材等材料,可以弥补竹材料加工和材料性质的缺陷,设计方法上以竹材为主体与原产品原有的塑料、金属等相结合,在细节上配以皮革、织物类材质,更加突出产品的质感增加产品的亲和力,让产品富有情感。[4]竹材料有益于人体保健视力,减少家居空间的噪音,避免过敏性气喘症,预防风湿关节炎的作用,同时以竹为材料可以保护环境,也能避免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结语

产品创新设计篇4

随着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众多价格、功能、材质甚至造型都极为相似的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创新设计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1]。产品的传统创新方式是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在产品成本、功能、质量等各方面领先同类产品,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但随着社会整体科技水平的持续上升和行业关键技术的不断普及,由技术壁垒形成的创新优势已难以长久维系,必须另辟蹊径,探索实现产品“异质化”的新途径,微创新就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微创新概述

(一)微创新的内涵目前针对微创新概念的论述主要来自产业界的相关人士,如乔布斯认为“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奇虎360的周鸿祎认为“从用户体验出发,把产品做得简单、易用,或者能够提高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愉悦感。任何在此方面所做的创新努力,哪怕很微小,也有价值,我把它叫微创新”等等。但他们也仅止于达成基本共识,并未形成统一定义。上海的赵付春博士在综合研究各方面意见后认为微创新是基于主导创新平台或设计,以员工的自发创新为基础,以流程、产品和服务等局部改善为手段,以改善用户体验为主旨,强调相关方(用户或供方等)的参与和反馈而展开的渐进式创新方式[2]。虽然公众对微创新的关注度近年来才逐渐上升,但事实上它并非全新的创新类型。学界根据成果的作用及影响程度不同将创新分为颠覆型和渐进型两个基本类型:颠覆型创新往往基于跨越性的技术变革或开创性的商业模式创造出新的产品种类或差异较大的产品,甚至形成新的产品或行业标准,影响较为深远;而渐进型创新一般不会建立新的产品、行业标准,往往通过引入了新标准作为创新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改良产品,影响相对较小[3]。传统上,无论是颠覆型创新还是渐进型创新,大都采用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模式,但由于企业的内在惰性,往往易于陷入创新乏力的局面。微创新就其作用和影响而言无疑属于渐进型创新,与传统创新不同的是它抛弃了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转而以用户为中心、以改善用户体验为目的,将消费者无穷的消费需求转化为企业创新的核心动力,解决了传统创新缺乏持久创新动力的难题。

(二)微创新与“山寨”行为的区别近年来,微创新在备受推崇的同时也招来了众多质疑,其中最为诟病的就是微创新与山寨之间千丝万缕的“暧昧”关系。不少人认为微创新就是山寨、抄袭的代名词,是“伪”创新,但事实上两者在创新的动机、手段以及结果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其一是动机不同。微创新通过局部创新不断改善用户体验,逐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稳定、持久的产品力;而山寨产品则往往只追求短期、高额的商业利润,缺乏长远的创新发展规划。其二是手段不同。微创新以现有产品、技术和消费需求等为基础,通过二次开发、局部创新形成新的产品;而山寨则是对现有产品功能、结构、材料等的简单模仿或完全抄袭,未融入自身的思考和研究[4]。其三是结果不同。微创新不仅能改善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形成稳定持久的产品力,同时还有利于形成产品创新的内在逻辑。产品创新的内在逻辑不仅能促进创新设计,同时还能形成创新壁垒,对抄袭行为产生阻隔作用;而山寨产品虽然可能在短期内产生轰动效应、获取高额利润,但往往由于缺乏创新逻辑而后继无力,从而迅速归于沉寂。由此可见,微创新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创新手段,而山寨行为则是企业步入正轨的拦路石,两者具有本质性区别。

二、微创新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一)微创新能帮助企业快速适应个性化的消费市场产品同质化是社会科技水平整体提升、技术壁垒逐渐消除后的通病,它与消费者多元化的个性需求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成为当前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持续的产品创新是消除同质化的有效手段,但是基于关键性技术突破的颠覆型创新不仅投入大、周期长,且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也无法通过持续的颠覆型创新来适应个性化市场的发展,因此,以微创新为代表的渐进型创新必然成为企业产品创新的主要形式。同时,随着用户体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不断加剧,以改善用户体验的为基本立足点的微创新对产品创新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5],成为企业适应短、频、快的个性化消费市场的重要手段。

(二)微创新能促进现代产品设计理论的发展微创新对产品设计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不少重要的现代设计理论中都包含有微创新的相关理念,如模块化设计就非常注重局部性的微创新:模块化设计理论要求按一定依据将产品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子模块,并根据消费需求变化对相应模块进行增减、更新或重组,通过针对性的局部创新形成既符合消费者个性需求又相对低廉的产品,有效解决产品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此外,微创新关于用户体验的相关理念对模块化设计也具有启发意义:即可以强化产品子模块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对应性,进而通过改进子模块更具针对性地改善相应的用户体验,产生事半功倍的创新效应。

(三)微创新能充分发挥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生产效能就发展趋势而言,以柔性化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先进制造技术必将成为现代制造业的主流技术,而微创新则在发挥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产能和效能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例如,当前已有不少大型制造企业建立了新型的、柔性化的生产线,企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生产流程、工艺、结构以及尺寸进行局部调整,以便根据市场需要快速调整产品线[6],并且避免传统刚性生产线在产品转换时所带来的高额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成本。但柔性化生产线的可调整性具有一定限度,颠覆型创新因其往往需要对生产线进行大幅调整,超出了柔性化生产线的承受范围,难以发挥其技术优势。而微创新由于对生产线调整的要求少、幅度小,因而与柔性化生产线的技术特性具有较高的匹配度,更有利于发挥其灵活多变、高效低耗的技术优势。由此可见,现代先进制造技术既为企业开展微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同时也要求企业必须将微创新作为产品创新的主要途径,才能充分发挥先进制造技术及设备的效能,避免无形的浪费。

三、产品微创新的基本策略

(一)主动转换创新视角产品中的一些小问题对专业人员而言很容易解决,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却并非如此。这些问题虽然很小,但解决的好却能大幅改善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产品微创新过程中,创新人员不仅要将自己的身份从产品设计者转换为产品的使用者,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摆脱自身专业知识构架和固有思维模式等的禁锢,尝试以普通消费者非专业的视角来审视产品,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持续发掘创新途经技术创新是产品创新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7]。但在“体验为王”的消费时代,产品创新不能单纯依赖高新科技,必须不断发掘新的创新途径,并重技术创新、体验创新等多种途径。在产品的微创新过程中尤其应该注重体验创新,通过恰当的技术、工艺或材料等有针对性地满足产品目标对象的消费需求,改善、甚至创造全新的使用体验,进而产生良好的体验创新效果。

(三)不断拓展创新内容传统的产品创新往往偏重物质功能,着力于增加产品的使用功能或提升其性能。但实际上产品的功能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除物质功能之外,产品的审美性、趣味性、互动性等精神功能也应该成为创新的重要内容。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社会需求层次逐渐向上迁移的形势下,产品精神功能的创新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创新效应。由于微创新以用户体验为基础,因此,在精神功能的创新方面更具优势。如图1所示名为“moon-glass”的茶具就侧重于精神功能的微创新:设计者对茶杯内壁造型做了细微改动,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水面高度的变化呈现出与月亮类似的盈缺变幻,产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人文意境,与使用者产生情感互动,营造出与众不同的使用体验,有效提升了产品的附加价值。

(四)及时调整创新意识传统创新往往致力于实现根本性的突破、产生颠覆性的新功能、新产品,但随着技术壁垒的不断消解,这一类型的创新越来越困难。而在产品同质化日渐普遍的背景下,设计的优劣、品质的高下往往体现于细节的处理上,所谓“见微知著”。因此,在产品创新过程中企业和开发人员必须转变创新意识,从细节入手,围绕“最能够打动消费者的那个点”开展创新设计,通过微小的创新改变世界,而不是盲目地求大求全。

四、微创新的评价方式

微创新以改善用户体验为主旨,因此微创新成功与否也必须以用户体验作为评价依据。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可以分为预期使用体验与实际使用体验:预期使用体验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前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预想而成的使用效果,这一预期效果也是消费者评价新购产品的内在标准。比如:消费者原来使用的手机运行某些大型软件较为缓慢,那么运行大型软件必须流畅,就会成为他们的预期使用体验之一,并成为购买新手机的标准之一。实际使用体验则是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后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真实体验。通过对比预期使用体验与实际使用体验能够对微创新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如果某方面的实际使用体验高于预期使用体验,就意味着产品中相应的微创新较为成功;两者基本持平则表示基本成功;而如果实际使用体验低于预期,则表示对应的微创新较为失败。

五、产品微创新的通用模式探究

虽然目前微创新在各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但学理层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微创新的实践应用缺乏系统而有效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深入实践的同时必须及时总结经验,探索产品微创新的通用模式,不断完善其理论体系。

(一)产品微创新的一般步骤1.掌握产品目标对象的预期使用体验。预期使用体验不仅是消费者评价产品的内在标准,同时也是产品微创新的重要依据,在产品开发前期必须掌握消费者真实、准确的预期使用体验。在获取预期使用体验数据时必须兼顾针对性和普适性:针对性是指必须根据产品的目标对象设定数据来源,而不能随意选取调查的对象群体;普适性是指调查数据必须达到一定规模,以使最终数据能够体现产品目标对象的群体共性,而非个别消费者的个体特性。2.解析预期使用体验中的诉求点。预期使用体验当中往往蕴含着消费者对产品的某些诉求,包括显性诉求和隐性诉求。显性诉求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比较明确的要求,比如很多消费者都喜欢使用大屏手机,以获取更好的视频或游戏效果;隐性诉求则是消费者比较笼统的、甚至尚未明确意识到的诉求,比如:大屏手机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更加精彩的视觉享受,但也产生了操作上的不便,原先单手就可以完成的操作在大屏手机上必须双手并用才能完成。因此,很多用户都希望提高大屏手机的操作性。但“提高手机操作性”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诉求,不同的设计师会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有不少企业就针对这一诉求开发了单手触控模式,对拨号键盘和输入盘做缩小、贴边处理(见图2),用户只需一只手就可完成拨打电话、发短信以及解锁等操作,而且可以左右手随意切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手机的操作性,满足了消费者的隐性诉求。3.通过微创新将诉求点转化为创新点。改善用户体验的基本手段是利用产品的创新点来满足消费者的诉求点,但前提是必须确定消费者最关心的“那个点”。因此,从预期使用体验中解析出消费诉求之后,必须进一步筛选出消费者需求最为迫切的主要诉求,以便通过针对性的微创新优先予以满足,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消费者的实际使用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时选择多个诉求点进行微创新时,除了消费者需求的强弱之外,还必须考虑这些诉求点之间的关联性。一般而言,关联度高的诉求点更易于形成产品创新的内在逻辑,并产生系列性的创新成果,进而为跨越性的产品创新奠定基础。

产品创新设计篇5

【关键词】产品设计;创新;设计语言;方法

设计的内涵是创造,没有创造也就没有创新,没有进步。任何产品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当然对原有产品的改进与完善,也属于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在当今快节奏、高科技的市场经济中,产品不论是改进还是打破原有模式都必须具备创造性,产品设计的创新是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设计师都应关注的点。

1产品设计创新的提出

任何一个新产品的开发都属于一个创造的过程,创造性的赋予产品新的属性,如功能、材料、颜色、肌理的改变,都会成为设计的关键,同时这些也被称为产品的设计语言。当今产品设计的主题,都在围绕创新,如造型、功能、材料、技术以及使用方式。美国经济学家约•阿•熊彼得在最早提出的创新理论中所说:(1)反应新的技术开发,(2)敏感地反应时代的变迁,(3)必须反应广大消费者新的欲求和需要,(4)有新的创造——创造性的构思、功能等,给人以方便性和意外性,(5)便于生产并能有利于企业在市场开拓独特的道路,满足这五个条件之一或多项条件的产品设计,都属于创新性的产品设计。

2产品设计创新的基本原则

在当今世界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新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作为重要的战略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产品的创造与开发能否成功,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原则。产品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满足人的需求的物质方式。产品以人为本的创新思路在于,产品在功能的实现中要融入对人的关怀与体贴,也就是对人的精神的关怀。设计活动中,考虑的是人、环境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产品一方面适应环境,一方面给人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2)注重实现产品价值的创新原则。产品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附加价值,使用价值是产品特有的属性,它直接面对用户的需求。可以说提升产品使用价值的关键在于及时以及正确的把握市场需求,因此正确、认真的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工作,掌握市场趋向以及消费者心理对产品设计创新事半功倍。使用价值的创新也就是产品功能与技术的创新,二者结合使产品成为适应市场适应消费者的畅销的商品。(3)关注科学技术发展动向的创新原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成果为先导,适当运用到产品设计创新过程中,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科技适时转化为产品创新原理,实际上就是强调产品设计对先进技术、现有技术以及可利用技术与成果的有效利用和转化。因此产品的创新是提供安全、可靠、有效、舒适且利于人们健康的,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创新,而不是对科技的滥用。(4)“绿色设计”原则。产品设计致力于创造一种绿色、和谐、合理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生态与环境。在产品设计创新中应创造一种引导新的生活方式,达到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一种创新。

3产品设计语言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运用产品设计创新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发掘产品设计语言创新的方法与途径。(1)产品技术语言上的创新。即应用科技的发展在产品技术应用上的创新,比如对老技术的移植,通过把一个产品以往或已成熟的技术运用到其他产品上,以挖掘老技术的新用途;还可以通过对新技术的转化,对领域内最新出现的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尽早将其转化成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用的产品。(2)使用方式语言上的创新。即改变产品固有的使用方式,如操作方式,为用户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从而获得产品的创新设计。(3)材料语言上的创新。材料是产品功能与技术的载体,通过新材料创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传统材料的新应用,二是采用新材料等。(4)功能语言上的创新。一是功能组合,即将两种以上不同的功能巧妙组合在同一个产品上,这会使产品具备多样的功能性来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二是功能延伸,对产品原有功能进行适当地延伸发展。(5)造型语言上的创新。形态、色彩、材质和纹理共同构成产品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即产品造型,它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最直观的因素。因此,造型创新是产品设计创新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结语

产品设计语言创新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产品创新性的重要手段,随着消费者对于创新型产品的诉求越来越高,设计师应积极探索产品设计语言方面的创新方式与途经,做出符合时展的产品设计。

参考文献

[1]李翠.浅谈设计的创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0:254.

[2]胡卫军,张帆.产品设计的共性与个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0,07:175-176.

产品创新设计篇6

关键词;新时期;创意思维;方法

中式设计涉及范围很广,很难给出具体的限定和准确的定义。简单地说“中式没计”指带有中国传统设计特点的固有的格式,中国式样。现代社会以知识和信息为主导,创新能力成为引领时展的巨大动力。新的时代特点和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使产品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式和设计思维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这一背景,本文笔者将对产品设计中所体现的创意思维进行浅析。

一、新时期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创新趋势

通过对现今国内外主流产品设计与制造理念和方式的分析和总结,不难发现其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产品更新升级速度加快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现代社会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以手机市场为例,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手机上市时间在半年到一年之间的产品占据大多数,比例达45.5%,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上市时间在1年到2年之间的产品比例为31.8%,而上市时间超过年的产品比例仅6.3%左右。笔者据此得出结论,手机产品的生命周期在1年之内,1年后就会进入产品市场衰退阶段。

2.消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现代社会企业追求的是大规模高效益,要在国内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并加快对生产线的优化和标准化建设。企业的规模效益使企业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导致消费市场的竞争不断白热化。以我国冰箱市场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冰箱市场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冰箱厂商由原来的两百多家下降至十几家,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企业像原来那样高产量和低价格获得市场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

3.制造用材广泛化和高质化

由于资源成本的提高,技术能力的改进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使企业经营的成本不断提高,如企业技术成本、设备改造成本、产品改进和研发成本以及物流运输、人力资源成本等均有提高。这些都促使企业采用新型材料代替原有材料,不断降低研发和改进成本,提高产品创新性能以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以国外某品牌汽车为例,其生产的汽车以铝合金,特种陶瓷器材和碳材料作为原材料制造,耗能低且安全性能高,其百公里耗油量约为0.3升,但时速最高可达180公里。

4.对节能环保及安全性能要求更高

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共识。因此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中多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特点与趋势。节能方面,空调产品变频技术不断提高,汽车行业的混合动力技术日趋成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冰箱也向低能耗方向发展。人们不断追求绿色消费,电能和天然气燃料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为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高科技手段正逐渐被应用到产品中。

二、新时期产品设计师必备的创意思维素质

前面笔者所列出的现代社会产品设计理念变化趋势和特点表明产品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有重要作用。拥有创意思维的设计师不仅仅要能够把握产品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更要有良好的设计理念和前卫的创意元素积累,即创意思维素质。

1.具有前卫的设计创新观念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创新是产品拥有市场竞争力,占据更广泛的市场份额的必备要素。产品设计创新,首先要设计师具有前卫的设计创新理念,将创新观念视为第一要义,并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这样,设计师才能不断地把握时展潮流,更好地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和创新工艺,进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新时期产品设计师必须具有前卫的设计创新观念。

2.具有敏锐的市场走向研判能力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这已经是被无数实践案例证明了的。新时期产品设计师必须拥有敏锐的市场走向研判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时展趋势的高质量产品。因此,设计师应当积极掌握相关市场动态,及时捕捉到市场信息,运用掌握的专业能力对产品进行适当的创新设计,从而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偏好的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因此,新时期产品设计师应当具有敏锐的市场走向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抢占市场先机。

3.具有快速掌握信息的能力

信息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谁拥有更多的信息就意味着谁拥有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大的潜在能力。而产品设计创意思维的建立也需要信息作为基础。这里的信息包括了很多方面,如主流产品发展趋势,产品市场结构,最新制作工艺,高新材料应用以及相关政策导向等。产品设计师应当挖掘信息渠道,获得关于市场的更多实时信息。

三、新时期产品设计创意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现代社会优秀的产品创意设计师不仅仅需要掌握设计理念的前沿发展趋势,以及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观念,还需要对自身的创意思维进行不断地培养和训练。

1.进行创意思维的广度训练

这部分要求创意设计师能够拥有善于思考的习惯,对新生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能够对现有事物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力图解决。同时,设计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打破条条框框,大胆提出新的观点和新的想法,并勇于实践。

2.进行创意思维的深度训练

创意产品设计师不仅仅要关注事物的表面,还要能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内在的属性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见解和掌控能力。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而非仅仅表象,要通过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把握从而找到思维的灵感和创意的思路。在分析具体产品的创意性时,可以将市场上主流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探求其设计思维轨迹和创意来源点,并思考是否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3.进行创意思维力度训练

这里要求创意产品设计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事物,对具体事物进行不断地思考与探求,同时要关注不同学科,不同技术之间的联系,从连接点处寻求创意思维的亮点,达到另辟蹊径的效果。同时,通过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能极大地开阔设计师视野,不断发现新的创意亮点。因此,创意产品设计师应当不断地进行创意思维力度训练。

参考文献;

产品创新设计篇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以及对生活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往往更以主观的眼光挑选符合自我气质与形象的产品外观与造型,这就需要设计不断的创新。一件工业产品所蕴含的文化气质是与其外观设计息息相关的,注重产品所蕴含的文化气质,使得设计师在造型、材料和细节设计上不但要强调形式美,更要在设计中体现产品独有的品格和文化倾向,正所谓“不只寓形于外,更甚蕴心于内”。

目前国内市场的产品外观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性特征,例如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智能手机多采用隐藏触摸式设计,在手机外观上正面以大屏幕为主,上端设有镜头和听筒,下端设有中央控制键,侧面设有声音调节按键和锁屏键,都是大同小异,难以打动消费者,虽是新产品,但缺少核心竞争力,多的是价格战、侵权战、维权战……以致于外国人看待中国产品是:复制、廉价产品……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中国产品的国内外形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企业经营理念落后、企业自身实力局限、设计缺乏创新性等等。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对工业设计曾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论断:“对于工业设计一分的投入,可以产生一千分的回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熹同志为某活动题词时提到“设计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战略工具,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必由

之路。”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产品创新,而外观设计是产品设计的先导。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创造出全新的、引领潮流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设计是人所具有的能力,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是有目的的计划活动,其本质特征是创新。创新也并非凭空产生,它需要广阔的认知基础,而创新总是从模仿开始的,通过类比的桥梁,产生新的创意或新的成果。而设计师总是部分地依赖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又试图突破这些经验,几乎所有的设计者都有着纠缠于这般矛盾之中的困惑和焦虑。

作为从事工业设计的工作者,仅从设计创新方面阐述一下提高产品外观设计创新的方法。产品外观设计的创新方法有许多,其中的模仿法和类比法是较古老而又实用的两种方法。本文就模仿法和类比法的概念、应用方法、意义以及需注意的问题作了剖析,希望能对广大工业设计从业者或即将从事工业设计工作者有所启发。

模仿是设计创新之源和入门之径

模仿是一种最古老、生命力最强的设计思想,是人类最早的创造方式和研究方法,可以说是创造的摇篮。在艺术的起源学说里就有一种模仿说,模仿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而且无处不在。人们通过模仿,可以启发思路,提供方法,少走弯路,有事半功倍之效。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模仿即摹仿,指“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一般来说,从事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的人首先必须通过一定的模仿,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工业设计专业工作。模仿是强调学习和借鉴前人的优秀技法,以寻找适应自身个性的模式,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修正的基础。模仿又是设计创造的前期准备,为创新提供技术与经验的支持,是设计创新之源和入门之径。创新始于模仿又高于模仿,是模仿的超越。英国浪漫主义美术家康斯泰勃尔认为,形成艺术表现的个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模仿别人的作品再进行选择;二是从对自然的观察和表现中形成,即临摹和写生,而这两种方式都是以模仿为主来进行的。

模仿是一种设计创新最为便捷而有效的研究方法,设计者在不断的模仿中,完善自我知识构建。在学习工业设计之初,通过模仿可以获得重要的知识经验。现代设计和艺术教育学派包豪斯的创始人罗比乌斯曾说:“我们必须再次成为工匠……在艺术家和工匠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艺术家仅仅是悟性较高的工匠,但工匠的基础对任何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所有创造性作品的主要源泉……”人类文化的成果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而有所成就的,任何一种创新和发明都只能在吸取和借鉴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

从某种角度来说,设计相似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然的。但是只要设计作品在整体上具有设计者自身的见解、构思,并且是以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段创作完成的,就应当认为具备了独创性。在产品外观设计中,注入令人喜爱的外观是十分有益的,尤其是仿生的外观设计更能在审美情趣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子弹头外观的电动机车,给人以疾速之感;鲨鱼式外观的飞机,给人以震慑之感;海豚式外观的塑料玩具则给人以温顺亲切的感觉。可见,在设计上因袭前人,并非不好,重要的是能再创造,就是“青出于兰而胜于兰”,这也是一种完善的过程。有“创意怪杰”之称的Bob Jill在其著作《不守规则创意》一书的第四章《偷窃是优秀的行为》中就说道:“我并没有创制任何新的形象,他们都是偷窃而来。只不过,在使用时,我赋予全新的内容或以原作者不曾想到的方式来改造他们”。

由此可见,创新的关键不在模仿,只能说模仿可以作为铺路石,重要的是能再创造。“想从‘模仿’切入,还记得一定要从‘创造’的出口出来”,否则就是不高明的甚至蹩脚的“模仿式创作”,再严重一些,就会陷入抄袭的窘境。

模仿设计法的实施步骤:

第一、在学习和模仿中逐渐理解并掌握技术、质量、创新理论。

第二、在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类比,一种把伟大哲学和文化智慧与我们学到并理解的东西进行系统的类比和思考,并产生一些主体的、自由的属于自己的创新。

第三、通过磨合,设计将逐渐从“模仿”中脱离出来,设计实践有了独创的视角并为世界范围所承认,设计评论也有了相当的规模和系统,实践和评论两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达到了自由并且独立的方向和目标。

类比是模仿与创新之间的彩虹桥

只靠学来的熟练,很难产生一种有生命力的作品。模仿获得的技法和经验终归是一种学来的熟练,要产生有生命的作品,必须将其与自己对生命的感受、认识和人类社会的生活结合并进行设计。

类比创新法,是一种确定两个以上事物间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尺度,把与此有联系的几个相关事物加以对照,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创造。类比是指用待创造对象与某一具有共同属性的已知事物进行对照分析,以便从中获得启示进行创造。它是美国创造学家哥顿提出的,哥顿在搜集了物理、地质、化学和市场学等方面的专家发明创造过程的资料之后,进行了分类编组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专家们的课题研究活动中,能够使创造活动走向成功的一些特殊技巧,就是把乍看上千差万别但并非杂乱无章的事物做类比。他们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对应与类似,同中见异即可得到创造性的结果。

假如设计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能制造出原本不存在的事物,那么类比就是实践该过程的桥梁。类比以案例作品为依托,寻觅、理解并表达出一个设计的主导理念、表现技法和表现形式,从而达到设计创作的目的。它脱胎于模仿,又超越了模仿的学习方法。巴黎美术学院传授古典建筑设计是通过渲染练习和设计快图的方法来进行的。在日复一日的模仿练习中整体地接受这套鉴赏体系和设计能力,这就是整体的学习方法。而类比是采取分析比较的方法,跟那种整体的、感悟式的、内省式的学习方法一样,强调理性的可以拆解和分析的方法。因此,类比不能完全取代模仿,并且是在模仿基础上的一种具有更高效率的创新策略。如果说设计是一种综合创造,那么类比则是实现这种综合创造的必备环节和有效方法。通过专业的解析方法,使一般的对案例作品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有效的分析结果所具有的类型抽象特性,可以使设计者获得超越于该案例作品的更具普适性的设计经验,在设计过程中更好的弥合经验与突破、学习与创造的矛盾

纠缠。

类比设计法的实施步骤:

第一、选择类比对象。类比对象的选择应以现有产品为依据,一般应选择熟悉的对象为类比对象。类比对象应该是生动直观的事物,以便于进行类比。这一步中,联想思维是很重要的,要善于应用联想把表面上看来毫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

第二、将两者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共同的属性。

第三、在第一、第二步的基础上进行类比,设计创造得出结果。

总结

在产品外观设计中,模仿与创新并不是矛盾的,它们通过类比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设计创造活动中,达到去同求异的终极目的。设计师在工作创造的道路上要不断前进,不要驻足于模仿阶段,要积极的进行类比创造,关注影响产品外观设计的所有因素,运用模仿与类比的创新研究方法,形成独特个性化的语言和设计风格,按照新方法对过去的东西加以重新组织,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向,产生紧跟潮流、引导市场、改变人们行为方式的设计,创造出崭新的产品,开创工业设计新的流行时代。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设计语言,达成产品外观设计的最终目标――创新。

成熟的产品外观设计不仅具有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作用,还能以统一的品牌效益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能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惊喜。因此,在商品市场上,产品的外观设计的创新显得非常重要。[5]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消费者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多层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于产品外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往往对外观设计平庸或雷同的产品不屑一顾,而对外观设计特点明显并符合自身身份的产品情有独钟。因此,靠创新外观设计征服消费者的发展空间还是相当大的。产品的外观设计在适应功能设计的前提下,把外观设计和产品工艺、色彩及文化合理有机地融合,实现产品的进一步时尚化、人性化、个性化,这是未来产品外观设计的新

产品创新设计篇8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obtains from engineering products' modern design method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discussion engineering products modern design method innovation.

关键词: 机械产品现代设计方法创新

key words: The engineering products modern design method innovates

现代设计方法是一种需要不断进行创造的活动,也是一种工程活动。现代设计方法是多种设计技术和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交叉应用,也是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和思维变化的延伸,也是设计手段的创新,是计算机化、自动化、虚拟化和最优化、智能化的过程,更是可行性设计与多种技术设计相结合的应用。现代设计方法比之传统的设计方法更正规、更统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

现今,现代设计方法最常用的如下。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信息处理,这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信息量大,计算速度快并且准确的特点,人和计算机一起来完成设计工作。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有很多优点,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用时比较短,能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来,设计时间短,就相应地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换代快,出产比较早,就增加了市场竞争力。计算机辅助设计储存量大,能储存大量的设计信息,这些设计信息对的新的设计人员来说是宝贵的借鉴材料,能帮助新手迅速掌握设计要领,快速进入设计状态。计算机辅助设计速度比较快,各种资料综合起来,设计人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多种方案,从这些方案中找出最优化的方案,提高设计的质量,利用计算机,设计人员可以从繁重的资料工作整理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创造性工作上来,在创新方面寻求突破。计算机辅助设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大量的最新的市场信息,通过信息进行市场预测,从而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等工作中,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分配。

机械动态方面的设计是现代机械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比传统的机械设计更为优化。计算机动态设计是根据机械产品的运载情况,对该产品提出的性能要求和设计准则进行研究,并利用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实验,反复进行设计,从中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运用此种设计方法,可以使机械产品在动态方面的性能,能在进行设计工作中就得到预测和最优化设计。

机械设计专家系统是能在专家水平之上进行工作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此种方法具有专家丰富知识,能够根据相应的资料,在特定的领域和范围内进行推理,对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运用此种方法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在经济效益方面达到最佳。

机械产品模块化设计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出现的,它是对一定界限内的不同产品的性能、规格进行分析得出一系列的功能模块,这些模块成为基础,通过对它的选择,重新组合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模块化设计可以增加产品的种类和规格,减少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时间,为早些推向市场赢得时间。模块化设计还可以为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品的开发方面做出贡献,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机械系统设计包括计划,外部设计系统,内部设计系统和制造销售等,是利用系统的观点进行设计的一种设计方法。较之传统的设计,机械系统设计对零部件和内部与外部系统的相互影响考虑的较多,克服了传统设计只是注重内部系统设计,注重零件或子系统的性质。机械设计根据系统特点,将内外系统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通过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工作,利用取长补短的特点,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佳功能。

机械产品的现代设计方法有很多种,除上述方法外,还有人机学设计、摩擦学设计、创造性设计、疲劳设计、反求工程等设计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现代设计方法会不断地进行更新。在诸多方法中,并行设计方法是创新最快的设计方法。并行设计以工程数学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种系统化的现代设计技术。并行设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的支持,实现一体化设计,对产品进行全方面的考虑,达到质量最佳,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并行设计在产品的开发重组中,进行统一的产品信息组合等,提高产品适应市场的速度,降低了产品开发的成本。

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机械设计方法的更新,其中系统化设计方法,主要是把设计看成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其中每个系统都具有独立性,并有着内在联系,这些要素进过重新结合后,可以创造出多种方法,实现方法更新。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主要是以功能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分解现有的产品,在分解中考虑到各个要素的可行性,从而在早期就能预测到设计中可能会出现的矛盾,提高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降低产品的成本。智能化设计方法,其创造性主要是表现在借助于三维图形,智能化软件和多媒体工具等对产品进行开发设计。

机械产品设计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智能化设计正在向市场需求方向迈进,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还在研究阶段。如果将上述方法进行综合考虑,可以得到最佳设计方案,这些方法设计的领域很广,牵涉到工程理论,人工智能理论,计算机,网络设计等,机械产品设计在这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

只有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新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投资和高收益等特点,新产品开发具有不确定因素,其中产品设计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产品设计的好,就能得到预期的收益,如果设计失败,则会造成亏损。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综合利用上述各种设计方法,全面综合了解市场信息,了解顾客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这就需要采用综合设计方法,对新产品进行设计创新,从而促进产品创新。

总之,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地推出新产品,而新产品的出现又需要产品设计方法的创新,只有如此,才能保障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孝武:机械产品设计 自主创新之道,《机械与装备》,2009第3期

产品创新设计篇9

关键词:思维导图 产品设计 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250-02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应用于全世界。自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发明思维导图以来,相关的研究从未间断,其在教育教学、科学实践以及战略策划等广泛领域中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思维导图作为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新潜力,其应用十分广泛。产品设计是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创意思维对其发展尤为重要,设计者可以通过运用相关的思维导图进行思维发散,寻求设计中的创新和突破。

1 思维导图认知与产品设计中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人脑组织思维并使之可视化的工具,可以理解为将自己的头脑中的思维过程清楚明白的以图的方式展现出来,思维导图的绘制形式一般是用手绘或软件为一般方式,以一个需要分析的主题为中心关键词,向四周发散各个分支,每个分支的关键词还可以继续发散另外分支,将头脑中记忆所到之处整齐地规划于发散图中,以这种图的形式建立思维的数据库。其作用简单可以描述为,有效组织思维,建立头脑的数据库,来帮助人们快速收集相关词汇以获得对主题有价值的信息。

生活中的思维导图是以自然思维方式进行绘制,这种思维导图相对简单明了,可以有效地搜集和整理各种相关信息,简单有效地运用在超市购物、整理物品、规划收入支出等日常事务中,以提高处理相关问题的效率。

产品设计中的思维导图有所不同,其需要运用经过大脑加工过的设计思维进行绘制,这就要求在运用思维导图辅助设计时,首先要有一定的设计思维能力,拥有这种思维能力需要掌握基本的设计系统内容,在设计系统中进行相关思维导图的绘制,能有效辅助设计者组织思维进行创新。

2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产品设计创新

2.1 产品设计创新概述

产品设计创新,是基于传统产品设计无法满足消费者诉求或与同类设计产生竞争危机时,设计师需要寻求新的方式进行突破前例的设计,以达到满足消费者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产品设计创新的实质是打破旧有思维定式,想出新的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做出新的成绩。特点在于运用的思维方式是具有广度、深度以及独特性的。

从产品设计的流程来看,创新不是简单地指创意,应细分为发现问题阶段的创新、市场调研阶段的创新、设计阶段的创新以及设计传达阶段的创新。

2.2 利用思维导图发现新问题

进行产品设计,设计者首先要确定设计什么。

从产品改良设计的角度来看,生活中存在各式各样的产品,用户在使用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设计师需要不断发现问题,找出设计点。思维导图在此阶段开始发挥作用。设计者或团队运用各自不同的设计思维方式,以设计问题为中心词进行发散,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方式,将生活中人们使用某些产品时需要改进的方面一一以词汇方式进行枚举,再不断扩展各个关键词的分支与下层,从中提取出新颖的、未被广泛关注的又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新的设计考虑。

从产品开发设计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开发新的符合市场的产品。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发现市场中未出现的、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已达到开发新产品的目的。

2.3 思维导图有助于在市场研究中获得新信息

产品设计项目确立以后,就要进行复杂的市场研究。

从用户研究角度来看,设计者或团队需要确定目标用户,对用户进行分类并分析,包括与项目产品有关的用户生活形态分析、日常行为分析、心理及物理状态分析,发现其在相关领域的需求空白点,在此基础上建立用户基于项目产品的认知模型、使用模型和功能模型。在进行用户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仔细分析尽可能找出新的需求空白,发现平时容易被忽视的用户诉求。思维导图贯穿于分析用户诉求的始终,以用户生活行为为中心关键词进行分枝发散,将细节行为内容尽可能地捕捉,从细节中发现新的空白点。

从市场调研角度来看,确立设计项目后,需要走访市场了解已有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以同类产品和类似产品为中心关键词,发散其优点、缺点,为项目产品的更新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材料和技术的创新应用也可以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进行信息组织,从群体材料信息和技术信息中找出能够用于项目产品的新材料、新技术,例如概念产品的设计。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组织,可使项目产品更具时代性。

2.4 思维导图使设计者发现产品设计创意

产品的设计阶段,需要设计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运用设计思维进行创新设计,在这个阶段,需要激发产品设计者的创新思维寻找创意点。

创新思维的激发,是产品设计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创新思维,首先应该扩展设计者的思维视角,对于产品设计者来说,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扩展思维视角,快速将基于肯定否定、传统、相同相异等思维视角的产品相关信息进行展开发散。其次应该运用不同的思维形式进行创新,利用思维导图有效联想发散的特点,再配合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再现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等从不同侧面考虑产品的设计点,发现设计创意。

2.5 思维导图的应用使设计者顺利传达设计方案

通过设计问题的发现进行一系列市场研究,以市场研的基础上,设计者或团队需要将创意点融入设计,做出完整设计方案。设计方案需要准确的传达给第三方,除了熟练掌握设计软件、手绘等专业知识进行方案表达以外,还需要设计者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设计者正确组织个人谈判思路,明确沟通优势,可以以表达作为中心词进行发散,找到的符合客户心理的沟通方式解释自己的设计,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找出倾听与交流的最佳技巧,因此,通过思维导图,可以顺利搜索到符合实际的传达方式,这种符合实际的传达创新,能够有效拉近设计者与第三方的距离,以便更好的传达设计方案。

3 总结

思维导图的运用贯穿于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帮助设计者在每个环节寻找突破。作为产品设计师,以设计思维绘制导图,通过这种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增强了设计者思维灵活度,长期应用思维导图组织整合头脑信息,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设计操作中的思维紊乱,还可以激发潜能,将各种微小信息和设计点放大,从而提高设计者的工作效率,真正为产品的设计提供创新空间,最终达到设计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白晓宇.产品设计创意思维方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美华.产品设计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产品创新设计篇10

产品创新设计可以从形式技艺、功能结构和精神思想几个层面出发以融入传统文化特征,并指出在文化传承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时,应该使产品更符合现代审美,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并适度融入互联网思维加以运作,以加强产品与用户间的精神联结,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为产品创新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关键词:

传统文化;产品创新;文化复兴;差异化竞争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为企业的产品创新设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强大的支持。当今社会繁华的背后是文化内涵的严重缺失,亟待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1]。我们希望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产品的创新设计,使设计与文化相交融,以产品创新促传统文化的复兴,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引入促进中国企业现代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与企业产品创新设计的双赢。

1在产品创新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

工业革命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却牺牲了商品的多样性,阻滞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当前市场瞬息万变,商品供过于求,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产品正钝化企业的竞争力,而消费者则希望拥有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并能丰富生活的产品。创新是设计的本质与灵魂,传统文化为创新设计提供了深厚的根基与支持,可以激发设计师的灵感与创造力,也能够彰显现代设计作品的民族性,展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设计作品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美国著名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认为,“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在产品创新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特征并不意味着直接套用的拿来主义,而是可以从形式技艺、功能结构和精神思想等方面出发,实现产品的市场化、亲民化和时尚化,使其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内涵。此举不但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生,振兴与活化文化产业,也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对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1.1形式技艺审美性具有独特的韵味,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美国著名美学家伯恩斯就曾说过:“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审美带来的愉快,甚至生活在最低层、最贫穷的人也是审美作品的享受者和创造者。”传统文化在造型特征方面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产品的创新设计更是应该在造型、工艺等方面符合用户对产品造型语意的认知,满足人们对于形式美感的需求。我国当前产品设计中常会被冠以中国传统风格的符号特征,主要从造型(如太极、旗袍、瓷器等),图案(如青花、脸谱、卷云纹等),材质(如竹木、玉石、丝绸等),色彩(如红色、金色、青色等)等维度出发,比如将水杯设计成葫芦的样子,在服装上印染水墨画的图案,用竹材制作笔记本电脑……这些文化特色产品以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居多。这些方式实现起来较为灵活容易,能够赋予产品一定的文化韵味和历史认同感,但也很容易浮于表面华而不实,缺乏深度和内涵。

1.2功能结构功能指的是产品应实现的主要功能、辅助功能和扩展功能等。设计与艺术不同,艺术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想法,可以不用迎合市场的需求,但是设计作为商业社会的产物有着特殊的使命,需要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早已远远高于对产品本身造型、材质等的需要,开始对功能、创新、经济、环保等多个维度提出要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只有当产品服务于生活,当产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达到和谐统一,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时,才能够为用户所用,更为亲民,更为贴合民众生活。比如绣花鞋不仅要求形式上的美观,更要穿着舒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不断与人们的生活相贴近,使产品更具实用价值,才更有可能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具有竞争优势。中国传统文化中从功能结构的角度出发,完成产品设计转型的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是榫卯结构。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其风格特征独特、工艺巧妙、结构稳定、易于更换运输。当代产品,特别是在建筑、木制家具、玩具等领域对榫卯结构的借用,并非仅仅对形式的借鉴,而是巧妙运用榫卯构件可拆合的特色,打造出很多可拆卸可拼装可变形的置物架、玩具等等,在满足形态需求的前提下,从功能和结构的角度再现传统工艺,借此传承中国文化。

1.3精神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底蕴,它不仅包含着传统审美情绪与观点,更包含着传统风俗习惯和心理情感,为产品创新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当前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究其原因在于产品缺少相应的文化生机,缺乏精神涵养。大众的消费观念正逐渐从物质享受转向精神饱足,这要求设计师追溯文化本源,关注传统文化中深层次的精神底蕴,提炼有价值的文化要素和民族思想(如“天人合一”“文质彬彬”等),摒弃不符合现代人需求的文化特质,关注产品给予用户的精神体验,努力为用户带来愉悦美好的使用享受,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深入的产品和品牌形象。产品不应只是纯粹的工具,它承载人们的情感寄托,满足人们的情感期待,并能够引起大众的认同、共鸣与青睐。当产品能够使人产生情感的变化,甚至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时,便成为一种有生命感的物质载体[3]。北京洛可可设计公司塑造的品牌“上上”,从“上上签”到“上山虎”,融合了现代设计创意及精湛的制作工艺,蕴含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展示出独具禅意的中国式设计,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优秀而深刻的复兴和活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典范。形式技艺、功能结构和精神思想三个层面的创新设计是层层深入并互为支持、互为补充的,在现代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单纯注重产品的表面形式,而更应使产品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在满足形式技艺、功能结构等维度的基础上,注重挖掘时代特征,着重对文化要素进行打散和重构,提炼文化中的精髓并赋予产品以华夏文明的深刻内涵[4]。从精神层面对设计加以扩充与完善,使其以更为内敛、合理的方式体现在产品中,才有可能打造出一流的设计作品,并将有助于企业生成产品的差异化优势,更好地立足于当前市场环境,更能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

2在文化传承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格罗皮乌斯曾说过:“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而非静止,传统文化应该推进人们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却因为落后的艺术形式和受限的传播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若是不吸收现代设计理念的精髓,一味固执地走自己的传统路线,势必会被历史所淘汰,可是一味崇尚现代西式设计,又必将丧失民族的个性,这要求我们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用一种创新式的、吸收式的过程,在保留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融合国际化和时代性的风格[5]。在这一点上,日本设计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典范,日本设计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世界中凸显出鲜明的东方特色及传统精神,归功于他们坚持对本国传统文化情感和精神的探索,注重传统与现代设计和谐并进,用极具艺术感染力和个性情感的作品演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时尚。

2.1使产品符合现代审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在保留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改变创作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从现代设计理念中吸收和融合国际化的风格和时代性的特质,以便更好地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引领时尚潮流。比如丹麦设计师汉斯•瓦格纳设计的圈椅,虽然是受中国明式圈椅的启发,但提炼出圈椅饱满圆润的特点及形神兼具的特色,摒弃掉椅背上繁复雕刻的云纹装饰而以简洁大方的椭圆形设计取而代之,在保留座椅古朴典雅、比例协调的造型特点的基础上,使其线条简洁流畅,灵活生动,为大众所喜爱,究其原因,正是其产品造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趣,更符合现代商业市场对设计艺术的要求,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2.2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是当代社会的标志,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这些资源通过设计的合理加工和综合应用,成为能够被市场需求的新商品,而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使用。通过引导企业在产品制造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科技工艺实现技术创新[6],或在产品中融入高科技元素(如手机远程控制等),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产品更为现代更为前沿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和喜爱。

2.3以互联网思维运作小米通过话题和互动等形式调动米粉(小米手机的忠实用户)参与调研、产品开发、测试、营销、公关等多个环节,以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此外,小米以互联网的思维打造路由器,通过半成品的形式推出小米路由器的配件礼盒包装,需要用户自己动手进行拼接,组装的过程存在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能力,但这打造了一个用户参与和享受的过程,更为用户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和价值的平台。企业通过这样一种“极其发烧的形式”推出产品,使用户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无形的激励。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强化用户体验,或者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商品流通渠道,拓宽传播途径等,都能够有效地改善文化创新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亲和力——合理有效地借助互联网思维,可以使用户与产品间的精神联结更为密切、稳固。传统文化的振兴与活化不应仅仅依靠传承保护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企业产品的创新设计也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和功能的层面。只有紧随时代变化,突破市场瓶颈,摆脱单纯的工艺和表象,挖掘造物背后深层次的精神本质和哲学内涵,东西融汇,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在产品创新设计中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又保有自己的个性,处理好传统文化与设计创新之间的关系,顺应时尚审美潮流趋势,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市场的反馈信息,并付诸一定的实践探索,不断总结归纳两者融合的技巧,找到合理的交融点,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民族气质的现代设计道路,从而在世界设计舞台上散发出独特的东方文明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李霞.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J].河北企业,2015(5).[2]罗凯.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读书文摘,2015(14).

[3]潘林.基于用户知识的产品需求层次研究——以老年卫浴产品设计为例[D].华侨大学.2014.P31.

[4]钱海燕.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引入[J].大众文艺,2015(15).

[5]秦厚威.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设计艺术的融合[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