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方法

时间:2022-09-21 11:18:02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方法

2014年起,移动媒体在中国迅速发展普及,进而中国媒体全行业进入了新媒体融合时代。到2019年,新媒体融合在提高媒体宣传广度、提升媒体影响力及整合信息资源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新媒体融合展开了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在融合模式、平台、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但媒体种类繁多,属性各不相同,不同种类的媒体间无法照搬全部经验及研究成果。另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间经济及科技发展程度差异较大,这也对已有研究成果在实际融合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本文将基于已有成果,针对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新媒体融合情况展开研究,具体阐述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面临的阻碍和成因,并提出适用于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的方式方法,以期为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添砖加瓦。

一、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现状

目前内蒙古共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34家,新媒体融合程度深浅不一,但总体融合深度不够。网站的构建已得到部分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重视,在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的普及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34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21家有网站,其中大部分都支持线上完成采编工作,且实现了过刊功能,部分网站还通过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合作实现了论文的在线开放获取。微信公众号作为目前新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在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的普及程度有待提升。截至2019年底,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期刊不足15家,占比不足45%,且其中大部分已停更或仅注册而从未投入使用。部分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主管或主办单位开通有微信公众号,会期刊相关的重要信息,但总体占比较小。微博在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的普及率极低,开通微博的不到5家,占比不足15%,2019年均未发表微博内容。其中有2家期刊的微博创建于2014年,在2014年至2017年间有较频繁的内容更新,2017年后基本未新的微博内容。

二、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的阻碍及成因

(一)地域经济及科技基础薄弱,人才供应不足。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多为国家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大多不以赢利为办刊目标,经费的主要来源为上级拨款,仅够支持期刊以传统出版方式运行。目前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从业人员以编辑专业或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为主,无法满足新媒体融合的需求。(二)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方向不确定。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展现的内容是“碎片化”的,用户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更多地发生的是“浅阅读”行为。学术期刊的学术性对读者的学术素养要求较高,难以走入非专业人员的视线,尤其在“娱乐化”盛行的今天,学术文章更难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势必要求学术文章“通俗化”,界限恐难以掌握。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大多陷入不确定该如何进行新媒体融合的困境。

三、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方法

基于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现状及中国新媒体融合发展进程,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应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将现已发展成熟的新媒体融合方法在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普及,即以网站作为期刊信息的获取入口,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为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吸引更多优质读者,通过社群维护读者群体,发展作者,提高收稿数量和质量,提升刊发文章学术质量,进而提升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学术地位。第二阶段,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适应了新媒体融合的运营后,可尝试进行集群化发展、建设服务型期刊及树立品牌效应。(一)创新经费及人才来源。聘请专业人员配合编辑进行远程线上新媒体运营,一方面降低了人员录用的复杂程度和成本,一方面可以让现有的编辑接触学习新媒体运营方法,培养自己的新媒体技术人才。读者认可期刊学术地位,积极投稿,期刊文章质量提升,可以降低约稿频率,原本用于约稿的经费可以部分转用于新媒体融合。期刊的影响力、学术地位通过新媒体融合得到提升后,自然能够申请到更多的办刊经费,甚至各类期刊资助基金,促成良性循环,推动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新媒体融合向前发展。(二)加速现有发展成熟的新媒体融合方法在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的普及1.网站建设。网站建设难度低、可承载的信息量大、信息展示直观且维护容易,是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必有的一部分。除为访问者提供期刊简介、过刊目录摘要和投稿方式等信息外,还可集成网上投稿系统,方便作者投稿及采编人员线上完成采编工作。另应尽可能实现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合作,让读者可以在网站上阅读全文,提高网站的访问量。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将访问者向微信公众号及微博等引流,访问者通过网站给出的二维码等信息,关注期刊微信公众号或微博号等,可实时关注期刊最新动态,加大对期刊的了解,增强读者黏性。2.微信公众号建设。基于学术期刊的学术性,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定位为新媒体融合后的主要传播对象,将大众定位为潜在传播对象。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分社不同栏目,全方位展示期刊特色和内容。最新科研成果供科研人员深读,吸引科研人员关注期刊,加深其对期刊学术实力的了解,文章在过程中应进行二次编辑,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技术使排版丰富有趣有吸引力。选择特色性、科普性文章向大众普及,可以拓展一些学术文章的相关信息,或者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节选文章,吸引大众读者的注意力,再附加全文链接,引导大众读者从浅阅读向深阅读逐步转变,将文章内容由深变浅,读者范围由窄变宽,扩大期刊传播广度,为更多读者接触、了解期刊创造可能。3.微博建设。微博的即时性和话题性使其在新媒体融合过程中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可利用微博期刊相关信息、学界最新动态等内容,保持与读者作者的互动,一方面展现自身优势,一方面保持活跃性和读者黏性,同时为微信公众号及社群引流。可以通过微博学术文章摘要或主要内容概括,方便部分读者进行“碎片化学习”或移动阅读,加强读者好感和黏性。除期刊相关信息外,可适当转发一些学界趣事、正能量内容等,吸引大众注意力。还可以利用微博平台自身的话题、热搜等模块,适当“蹭热度”,结合当下流行的话题为期刊引流。4.社群建设。社群可以帮助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将读者转化为作者,进一步提升期刊文章质量。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可通过社群为读者和作者建起沟通的桥梁,通过社群运营,将读者转化为期刊的投稿人员,增加收稿量,进而提升刊发文章质量。运营人员应日常在社群内期刊信息、学术动态,维持社群活跃度,营造学术探讨氛围。同时充分利用学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发展社群参与人员。有条件的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可以自己组织线上或线下的学术研讨会,保持与读者、作者的充分互动。互动过程中,运营人员可多关注读者、作者对期刊或文章的反馈,根据其中有意义的反馈信息更好地完善期刊,并将完善信息反馈给意见或建议的提出者,提高其对期刊发展的参与感,进而增强用户黏性。运营人员还可从用户反馈中总结提炼组稿灵感。5.短视频建设。内蒙古作为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民族众多,分布有49个少数民族,有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字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短视频是让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字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内蒙古的绝佳助力。视频、动画等形式不受语言不通的限制,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现状等内容向全网展示。视频或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可以采用视频或动画、少数民族语言解说加中文字幕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等,加深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三)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未来新媒体融合趋势。1.集群化发展个人的力量总是小于集体的。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可以团结起来,走集群化联合发展的道路。不同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间可以资源和信息共享,抱团发展。相同或相近学科的专业期刊可以合作打造专题,综合性学术期刊也可以与不同学科的专业期刊合作,打造以自己为中心的学术团体,还可以根据区域、行业或者主管主办单位职能等进行合作,在已有的新媒体平台上互相推荐、转发对方优秀学术文章,共同扩大受众范围和期刊影响力。2.建设服务型期刊。学术期刊的根本作用在于传播学术知识,促进学术发展,其本质是为学术服务。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一方面要理顺出版流程,做到高效运转,缩短对来稿的响应时间,利用新媒体平台节约印刷邮寄的时间,增强文章出版的时效性;一方面要联合高校、智库等机构,建设知识服务平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此外,好的作者选择期刊,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学术地位,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及工作能力,从而给作者带来更好的合作体验,增加优秀作者黏性,留住优质稿源。3.树立品牌效应。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地域优势,打造品牌栏目,树立品牌效应。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可以围绕“一带一路”、草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着力设置专栏、专题等内容,将该领域“吃准”“吃透”,打造成为学界标杆,提升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作者:靳虹舒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