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2-28 11:16:56

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领域的知识体系更新换代更快,为我们的生活带来革新性的变化,同时也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去跟随信息技术时代的科技发展,如何培养企业的用人需求,如何改革我们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也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新知识以及科技升级更新速度如同摩尔定律,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为了与时俱进培养计算机方面专业人才,笔者将从现代学徒制方面展开研究讨论,初步研究如何构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

1现代学徒制改革背景

2019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对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验收结果,全国共有124家单位通过验收,各个地方政府均相应出台了对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稿。现代学徒制模式是将学校的生本位教育和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的一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德国双元制为重要标志,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内容是学校企业双方一起对学生开展对应的培育,同时以服务社会为最终目标,采用工学联合的培养方式,联动学校和企业行业,将在校学生的培养联动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进行对接,从而产生培育出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实用性高素质人才,对接我们当前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为我们的社会高技能性人才需求提供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加强了学校融入社会实际生产需求的动力,同时补充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板,衍变出的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与传统的学徒制间有很多的不同,在学习目的、学习场地、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方向等层面均有相应的差别,如表所示。

2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办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2.1中高职衔接课程开设缺乏统筹规划。如今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比较传统单一,很多学校计算机专业确立的课程多年没有更新,专业课程没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考察后人为制订规划开设,缺乏统筹规划。有些中职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学生升级到了高职院校发现同样的课程中职已经学习过。此外,很多中职计算机专业由于没有专业实训场所,只开设一些计算机理论、网页设计、维修、Photoshop等常规课,专业核心课不明确。2.2中职学生现状。目前,中职学校当前的招生现状是:中职的学生来源是在初级中学毕业考试中成绩较低的。很多学生进入中职是被动录取,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得不到发挥,学生没有明显的学习目标。相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明显缺乏,更谈不上所谓的学习动力。在现行的录取体制模式下,新入学的学生在表现如:学习基础较差,学生缺乏自我学习能力,对专业的前景了解不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等。2.3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脱节。中职教育的方向和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多专业教教师没有去过企业,更谈不上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只是照本宣科,按传统语数英的课程模式来教授专业课程,而企业上岗要求的实践技能很少能传授。这种传统课堂教学和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完全脱节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培养出对接企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更不要说培养人才了。现行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企后与企业实际岗位用人需求存在很大的脱节和断层。

3定位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

3.1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随着整个社会企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国家对职业教育逐年投资力度的加大,中职学校的扩招,中职以往的择优录取逐渐变成了如今的普惠教育,生源素质逐年下降。因此,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育成为中职教育的重要一个方面。同时,我们应该结合中职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对中职学生开设职业素养核心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化素养,提前让学生在思想上融入社会企业的文化基因。3.2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重新科学定位专业技能目标。3.2.1科学定位专业技能目标与数控、模具等。专业不同的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企业角色不是在批量生产产品的现代化车间生产线上工作,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岗位对技能具有较高和全面的要求。因此,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细则化全面性分类性制订,必须针对实际岗位要求进行多方面、科学性的来制订技能培养目标。3.2.2完善专业培养方向。通过调研统计学生的就业意愿信息和企业岗位用人需求,适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与防护、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维护、软件开发测试、网站编辑美工人员、电脑广告设计人员等。其次,要在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向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公司都期望员工在专业方面有独特的能力,而规模小的企业则期望员工是全能型人才。因此,结合实际的企业需求,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培养方向可以定位以下几个: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网页美工与网站开发、软件开发与测试、手机游戏开发与广告推广、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大数据开发与维护等。3.3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执业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全方位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学能力、临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加强学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企业荣誉等方面加强教育培养

4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4.1联合企业共同招生。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参与生源的招募。在具体的招生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方式一,先招生再招工。学校通过传统模式招生,企业在学生进校后,再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进行招工,取得双重身份。方式二,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招生标准,学生同时达到学校和企业的标准后,学生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人才培养协议,学生提前获得了就业机会,提前确定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方式三,企业通过社会进行招工,然后学校对企业员工进行选拔招生,员工通过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后进入学校成为学生。4.2学校企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解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提升企业的人才对接效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在课程规划、培养方式和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都要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通过生产教学相互融入的方式来具体实施。通过调研行业企业现状并结合企业或行业实际,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人才共同参与制订培养计划,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结合对以往已工作的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走进行业企业深入调研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本专业对接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应具备的各项职业能力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统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深度、培养方向、培养技能、培养方式、评价考核方式等,同时改进学生学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为:专业培养的目标、灵活设置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的方式、如何评价、修订毕业学分要求等,学生在毕业时要同时取得人事部门认定的技能证书和毕业证书。加强校企联动、深化产学研、巩固三位一体的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无缝对接。要合理设计好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课堂教学,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质,又要提升学生今后工作学习融入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要协调好师生关系、师徒关系,在发挥教师(师傅)在教学工作中主导身份,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学徒)学习工作的积极性。4.3培养阶段规划。以服务社会提升学生职业技能融入企业发展为宗旨,以三位一体(学生—学徒一准员工)人才培养思路,实行三个段式人才培养方案。第一阶段:学生第一年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所需理论技能。第二阶段:学生在校第二年开始进入企业,实行校企工学结合,做好在学校与企业、教室与车间、专业与岗位、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理论与实践六个对接,让学生体验感受企业文化并适当参与企业生产。第三阶段:完全让学生到企业工作学习,作为企业准员工,在企业实施包干到户的实习管理模式。一个企业师傅对接辅导多个学徒,组成学习团体,共同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来,安排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常驻企业,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辅助企业生产需要。4.4规划专业教材及考核标准。专业教材需要结合企业岗位实际需求,以专业人才将来的实际工作需求为基准,聘请行业技术专家和教育专家参与制订编写,同时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和内容,以工学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来设置教材模式,编写的教材结合实际,教师和企业师傅均作为主体在教材中体现。以国家职业相关技能资格证书作为考核的标准,制订企业岗位实习的具体考核标准,将此标准融入专业教材的模块单元。4.5创新教学方法。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加强实际企业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学校定期安排专业教师为导师,下沉到企业督导学生的理论学习,企业实践教学采用师带徒的教学模式、企业专家言传身教向徒弟传授岗位技能,真正做到企业培养自己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专业标准要求,学生课程除了在企业实际岗位中师傅带徒弟实际操作外,还要不断改进校内实训场所的布置要求,完成岗位的基本技能训练,校企双方共建共管企业导师资源库,建立严格考核、激励机制。4.6加强师资培训。加强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兴趣特点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技能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同时并考取相关的部级技能证书,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技能型教师队伍。同时,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思路,可以统筹安排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学习并参与企业的实际研发,学校也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推进学校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产、学、研方面的训练,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同时,改进学校的人才激励方案,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同时,积极申请上级主管部门统筹建立行业专业人才专家库,由学校推荐、企业推荐和专家自荐等多种方式进行,由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专家人才的考核及激励。4.7创新学生评价体系。改变目前单一由的学校通过考试来考核学生的评价体系,结合职业职业能力以及企业实习情况,完善制订一套全新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教师、企业师傅、行业专家、学校以及第三方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评价,学校可以规定学生的核心技能须达到政府劳动部门制订的行业技能标准高级水平,设立每位实习生所实习岗位须达到初级工要求,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可以促进在中职生涯里可以每个学期都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为三年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出成熟、高效、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5结语

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现代学徒制也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与学校的双向流动互相融入才真正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宗旨和意义。软件方面,这种模式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人才,企业也为学校的职业教育带来明确的方向和要求。硬件方面,企业提供的实习场所为学校节约了硬件投资资源,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双赢。

参考文献

[1]姚晖.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3.

[2]陈琳.普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设计[J].人力资源,2011(12):127-129.

[3]王苗苗.“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维修电工》课程的实施探索[J].亚太教育,2015(12:中):66.

[4]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3):97-103.

[5]叶东,吴晓.中国式“现代学徒制”[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3-11-21.

[6]刘冉昕.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辽宁经济,2012(12):82-83.

作者:张金良 单位:东莞理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