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2-20 02:47:05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阐述了湛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休闲乡村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宣传力度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内容,并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化发展、大力宣传、不断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促进湛江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现状;问题;对策;广东湛江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基础上,也越发追求精神文化的熏陶,特别体现在飞速发展的旅游业中[1]。休闲农业是由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以休闲为目的、农业为基础、服务为手段的新业态、新产业[2]。近年来,农村产业不断融合、推陈出新,尤其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更为强劲[3]。据调查,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旅客28亿人次,营业额总收入超过7400亿元;2018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旅客约30亿人次,营业额总收入超过8000亿元;2019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旅客约32亿人次,营业额总收入超过8500亿元。从近3年接待旅客的数据和营业额来看,中国休闲乡村旅游发展快速,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湛江有着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醇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包括红色文化、革命基地、自然资源等,其乡村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因此,要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乘势而上,深入挖掘自身的乡土特色和开发特色资源,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助推湛江农村经济发展。依托丰富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湛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在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乡土特色为魂,打造形式多样的特色旅游项目。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湛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快速,但是依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尚存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持续长久发展。

1湛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湛江坐落于广东省雷州半岛,面积1.32万km2,其地理位置优越,水光充足,有着天然优越的自然风貌。湛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亚热带农产品和水产资源非常丰富。这个有着“广州湾”美丽半岛称誉的城市,还享有“天南古邑”“黄金海岸”“魅力港城”“生态绿都”的盛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其中海鲜美食文化独特,是全国唯一获得“海鲜美食之都”称誉的城市。湛江人文环境浓厚,曾在近代历史期间承担至关重要的对外窗口作用,遗留下了丰厚的红色资源,如霞山的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东海岛东参村革命基地等。近年来,湛江的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旅游业收入421.42亿元,2018年旅游业收入511.19亿元,2018年较2017年增加21.3%。截至2018年上半年,湛江已创立的农业项目就有40多个,其中吉兆湾、雷州红树林、雷州天成台度假区等17个景区被成功评为广东滨海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等特色旅游示范区。湛江休闲农业示范创建工作不断推进,2019年全省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共50个,其中湛江示范点个数占比并列第2位。围绕优越的农业资源和乡村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休闲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存在的问题

2.1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落后的基础配套设施是阻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之一。乡村道路大多狭窄,田地较多,旅客驱车困难,导致旅途中“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在机场、码头、车站缺乏明晰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牌,旅客到达湛江后,无法根据交通标识牌直接锁定路线。到达乡村后,缺少交通引导标识牌,景点没有明确的路线指引,而且交通不方便,没有专门的旅游接送车或公交车,“最后一公里”问题较为突出。经营者管理意识薄弱,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依然保守家庭式的服务水平,乡村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条件相对落后,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综合各种因素,乡村一日游的游客居多、逗留时间短、消费支出低,降低了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收益。2.2休闲乡村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湛江是广东省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区,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东海岛的人龙舞、遂溪的醒狮等,但是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深入开发多样化产品的能力还不足,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竞争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提高,旅客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追求是获得更独特新颖的体验,而不再局限于项目的初级层面[3],但休闲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程度低,目前大多数旅游项目仍停留在最初的田园观光、瓜果采摘和条件较为简陋的住宿和餐饮服务,导致游客的体验感较差[4]。产品特色不明显,缺少独特的吸引力,没有因地制宜引入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缺少独特、差异化的产品。如湛江的茶文化底蕴浓厚,是极有开发潜力的特色产品,却没有得到深入开发。在休闲乡村旅游中,旅客很难体验到当地的民俗风情、乡土特色,传统的参观旅游项目已经不能满足旅客追求乡村文化高涨的热情以及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旅客基本停在一日游的状态,导致休闲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不高。2.3宣传力度不足。对外宣传推广和创新的营销手段是发展湛江休闲乡村旅游业最直接、最高效的途径。当今互联网时代,薄弱的宣传营销是阻碍休闲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外宣传营销力度不足,致使外界对湛江休闲乡村旅游的认识不多。用在宣传营销环节上的资金不足、互联网宣传营销方式单一、对外宣传的意识不够、宣传手段创新不足等,致使旅客对湛江的民风特色、人文历史、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很少,大大减少了旅客数量。2.4管理体系不完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主要是以农民为主,或是家庭经营的模式,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较低的现象,且他们缺少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用到实处的实践经验,而休闲乡村旅游是以服务为手段的新型产业,由此导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农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导致大部分旅客对乡村旅游产品为“一次性”消费[5]。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对策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休闲乡村旅游中,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要发挥宏观作用,秉着生态治理与修复的理念,制定科学和有可行性的建设方案,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全面展开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加快乡村道路、场地、旅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提升农村村容村貌,给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加强对乡村地区卫生安全、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监督工作;在湛江机场以及高铁站等公共场所增设清晰、醒目的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牌,加大旅游景点标牌的布局密度,给旅客提供直观的导识服务;根据当地旅游景点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制定班车交通运输时间,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3.2彰显特色,差异化发展。特色经营是保持休闲乡村旅游持久发展的前提。经营者要不断创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及项目,因地制宜地深入开发特色资源,挖掘乡土特色、民族村落、革命基地等,依据消费者差异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强化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项目,同时通过让利优惠去吸引消费者。深入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农耕体验、文化休闲等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立现代农业生产运营体系、产业体系,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深入研究湛江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文化,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融入地方乡土特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各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的带头作用,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3.3大力宣传,增加知名度。宣传推广和创新营销方式是促进休闲农业旅游持久发展的重要手段。湛江通过多渠道宣传和推介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和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一是在旅行社设点进行直接销售,并与旅行社合作,给公司等单位的团建活动、党建活动提供优惠;二是通过湛江政府的影响力对旅游项目进行宣传推介,解决游客的后顾之忧,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三是加强与美团、携程网等平台合作,在宣传中加入产品价格、项目内容、地方节庆活动、景点路线等信息,让旅客一目了然;四是依托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等来宣传推介项目,同时在高铁站、机场等旅客多的场合投放大屏幕进行宣传。3.4不断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体系。根据当前从事休闲乡村旅游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对其加强培训,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运用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中。一是政府要积极优化农村环境,利用建立健全的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和人才保障制度吸引旅游专业管理人才参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二是与高校合作,安排高校旅游专业教师到乡村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针对接受能力较弱的乡村居民,可通过广播、墙报等手段进行培育。三是政府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引导经营主体规范服务流程。四是引导经营主体不断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保障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静静,刘文平,辛磊.乡村民宿旅游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分析[J].现代商业,2020(19):37-38.

[2]李建云,任国柱,李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与管理[J].新农业,2020(9):77-78.

[3]宋治国.体验经济视角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营销的创新模式[J].农业经济,2019(12):143-144.

[4]王莉琴,胡永飞.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0(4):57-58.

[5]李知遥,丁维光.经济伦理视域下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话,2020(12):145-146.

作者:杨嘉慧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