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3:38:42

休闲经济

休闲经济范文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休闲消费文化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从解析休闲经济的内涵入手,对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及路向选择进行浅析和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休闲经济;休闲消费;经济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休闲消费文化逐渐从一种低层次活动(如打牌消遣),提升到客观上具有补偿功能和解压功能的活动。休闲需求的满足方式,也越来越从自发活动转变为一种消费活动。

1休闲经济的内涵

所谓休闲经济是以人的休闲消费、休闲心理、休闲行为、休闲需求为考察对象,以满足人的个性、多样性、多元性发展为目的,在“人的存在”与“人的成分”之间充当媒介,研究人类休闲行为和经济现象之间互动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曾说过:“闲暇时间即为自由时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由此可见,休闲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从宏观上讲,休闲消费可以视为休闲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经济生活中被赋予重要意义。首先,休闲消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生活消费的一种高级形式,它虽基于传统的消费,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消费。“休闲消费,当属人类消费行为的一种状态,它的出现正是建筑在普遍的大众消费文化兴起的基础上”[2]。其次,休闲消费既包括对商品的消费,也注重对新的观念、知识、体验、价值观等的消费。最后,休闲消费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1休闲经济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扩大内需是人们议论的焦点。其间,已有多位专家指出,如果能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加大第三产业发展、放宽对服务业管制等方面推出一些更长久、惠及面更广的经济政策,将会对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3]而包括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业、饮食业和商业在内的休闲消费产业群,即是可以发挥积极而持久作用的经济领域。

2.2休闲经济可以提供给人们物质生活要求基本满足之后的精神文化需求。

2.3休闲经济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态度,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休闲消费,为休闲经济增添新的发展动力。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强竞争的现状经常导致人们心理负荷过大,心理紧张感和压抑感增强。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科技的高度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许多障碍和隔阂,极容易产生交流减少,感情淡化,沟通贫乏,进而产生心理健康疾病。因此,休闲活动就逐渐成为人们缓冲压力、调节精神状态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所具有的使人轻松、愉悦、自由、互动等特性,必然迎合现代人的心理需要,从而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引导现代人健康、科学、文明生活的必然选择。

2.4休闲经济可以进一步扩大就业,从而减少城乡剩余劳动力数量。休闲经济所涉及的范围属于劳动密集型领域,需要雇佣大量的员工。它们所需要的人员文化层次也有较大差别,从高到低都有其对应的工作岗位。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员,这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障碍,而大力发展休闲经济则可以进一步的缓解这一现状,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2.5休闲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7%,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45%,2020年将达到59%,21世纪末达到90%。罗歇•苏认为“娱乐的需要随着城市化的扩大而不断提高,城市是娱乐发展的一个基地,大城市为人类提供了休闲活动的广泛选择。”[5]人类发展的历史已表明,人的休闲生活与城市的发展成正比,休闲活动的多样化与丰富内容将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同时也促使整个城市做出一系列调整,使城市管理与服务更加人性化,从而推动城市休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路向选择

3.1加强休闲教育与引导,实施休闲经济策略,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休闲经济策略指的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缩短劳动人口的工作时间及增加法定假日,其目的是让工人有更多时间去享受休闲活动。普及性地开展休闲教育,尤其是加强休闲与消费、休闲与经济、休闲与产业、休闲与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迅速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的休闲观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广泛地接受并体验休闲活动,营造起一种全社会发展休闲经济的良好氛围。

休闲经济范文篇2

罗素说,能否聪明地用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许多发明创造都与休闲有密切关系。亚里士多德曾举例说:“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中国古代对”休闲”二字也有精辟的阐释:“休”,人倚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从词意的组合上,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二、为什么要发展休闲经济

当前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业压力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普遍存在,休闲经济的发展,给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比较好的途径。

1、休闲经济能提供多类型人员就业机会休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休闲经济是一种满足人的闲暇生活需求的经济活动,它与其他他行业密切相关,涉及到文化、教育、治安、社区服务等诸多行业。它所包容的产业比较广泛,能吸纳各种劳动力。发展休闲经济会带动相关的许多服务业和生产企业复苏与振兴,给大量的人提供多层面的工作机会。美国休闲业已成为第一位的支柱产业,从业人员站到了一半以上,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占比仅为30.15%,与美国相去甚远,很有发展空间。如在旅游业中,吸纳一人就业就可带动相关产业4-5人就业,收入一元钱就可使相关产业增收5-7元。

2、休闲经济的广阔市场为扩大内需提供了舞台发展休阐经济最适应当前国内市场需求.最能扩大国内消费。我国当前市场需求不足很大程度是结构性矛盾引起的。2008年的金融海啸,也让中国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外销,更需要内需。当外销之路越来越艰难时,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成为发展经济的唯一出路。而且中国人口众多,居民素有储蓄的习惯,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人们的收入水平还在逐渐提高,而休息日及延长假期政策,增加了人们的消费时间,扩大了消费空间。钱和闲的双重增长,必然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发展休闲经济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休闲与物质主义、效率主义等截然相反。休闲的精髓是宁静、平和与永恒,休闲是自由地安排时间。休闲经济作为一种高级经济形态,充分体现经济发展的人文情怀,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以及发展中的人文意识,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及其经济活动能更大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休闲文化带领休闲经济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如果说休闲文化是人类休闲的精神成果,那么休闲产业则是休闲的物质成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休闲经济,休闲文化对休闲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休闲文化对休闲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功能新时代的休闲经济,应是一种全新的,运用人类知识精华和文化智慧的经济形态,它的最大特点是以不断创新的休闲文化为主导,将知识、智力、技术、文化和智慧等因素作为生产和经济要素直接进入经济运行之中,使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技术资本、文化资本等成为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从而使休闲经济真正具有低消耗,可持续性发展。新时代的休闲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文化密集型,其扩散性和渗透性都比较强。注重休闲文化对休闲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功能与作用,也就是注重突出休闲经济发展自身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格的建构

2、休闲文化的发展促进休闲经济产业化和产品多样化休闲文化的发展,将促进休闲经济产业化和产品的多样化。一个产业的收入只有占到GDP20%的份额,才可以称得上支柱产业。对于中国多数城市而言,休闲产业都还不是支柱产业。休闲经济和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除了寻求各方面的支持因素外,其关键还在于如何从休闲文化的层面,在提升休闲经济与产业的文化含量与文化品质当中,增强整个休闲经济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休闲经济范文篇3

本文从休闲经济的视角研究“泛珠”发展与合作问题。并重点涉及“泛珠”经济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文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应用2006年的数据比较和分析“泛珠”9省休闲经济竞争力的差距和形成差距的原因;第二部分,探析相应的发展对策并解读合作思路。

关键词:泛珠三角休闲经济合作发展

一休闲竞争力

1、评价指标体系概要

我们首次提出了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双模型,并创新3个文化指数构建了休闲文化竞争力模型⑴。该模型吸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竞争力模型的合理内核,将休闲经济划分为5个子系统:文化竞争力、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每个子系统选取4个关键指标,构成一个较为完整指标体系。运用这个模型分析比较了中部6省休闲经济竞争力差异。

由于收集和调查数据的成本因素,我们在研究“泛珠”9省休闲经济竞争力过程中,简化了指标体系,省略了企业抽样调查部分,仅选取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12个指标,构建了“泛珠”休闲经济竞争力评估体系。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大体又划分为A、B、C三类。权重分配A类50,B类30,C类20,合计权重100。具体评价方法参见中州学刊2007,(2),第42页。

2、休闲经济竞争力测度结果

应用上述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对“泛珠”9省的休闲经济竞争力进行了计算。当然,计算出的结果可能没有反映出各省休闲经济实力的全面内容,但至少能有力说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联合实力。现阶段,文化和旅游两个产业的增加值占了可测量休闲经济总量的2/3以上,是休闲经济的重心。研究解决休闲经济的核心发展问题,休闲经济的其他方面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以2006年的数据为准,我们整理出一个无量纲矩阵(表3)。计算结果显示,泛珠9省休闲经济竞争力存在巨大的差异。休闲竞争力最强的广东省比最弱的海南省、江西省高出50分。其他6省的休闲竞争力均处于竞争力弱的状态,即第5档:22-35分范围。“泛珠”9省休闲竞争力排序结果:广东(67.79),四川(35.69),贵州(34.14),湖南(30.53),云南(27.79),广西(24.31),福建(23.78),江西(17.29),海南(16.09)。

3、休闲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看,“泛珠”9省休闲经济竞争力存在3个特征。

特征1,广东一枝独秀。广东的休闲经济发展水平与他的综合实力分不开。在休闲竞争力考察的12个指标中,广东有9个指标第一,只是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合计占GDP的比重、国家4A级景点数、旅游收入增长速度等三个指标相对较弱。

特征2,存在3个梯度。第一梯度即65分以上的只有广东;第二梯度既22-35分范围的有四川、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福建;第三梯度既22分以下的有江西、海南。海南的休闲经济竞争力在总量上最弱,但旅游和文化的单项优势并不弱,尤其在高星级酒店数量、文化和旅游占GDP的比重、城镇化水平等指标上具有显著优势。

特征3,同一个省份在不同区域比较,休闲竞争力状态发生变化。与长三角经济区对比,广东的休闲竞争力弱于江苏和浙江;与中部6省经济带对比,江西休闲竞争力指数28.1,处在第二梯度范围。

“泛珠”9省休闲经济竞争力巨大差异的3点主要原因:

一是富裕程度的差距导致的当地休闲消费能力差异。国际发展历史证明,当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⑵,社会才会对休闲消费产生强烈需求,当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时,人们才进入富裕状态。美国1/3的时间、2/3的收入和1/3的土地用于休闲娱乐业⑶,他们的人均GDP达到7.6万美元(2006年),是中国人的37倍,“泛珠”人的30倍,香港人的3倍。2006年,广东、福建以外的“泛珠”7省人均GDP为¥9800元,折合1256美元,本地缺乏强烈的消费需求;而福建是2730美元,具有较强的需求,广东是3580美元,香港是25000美元,具有强烈的本地需求。

二是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的客源地优势不同。广东和福建的沿海地理位置,具有休闲客源便利和优势。福建有台湾客源优势,2006年旅游创汇15亿美元;广东有香港和澳门客源优势,2006年旅游创汇75亿美元,占全国339亿美元的22.1%。其他“泛珠”7省相加才24.5亿美元。

三是休闲文化差异导致的休闲消费理念的不同、休闲文化的差异。例如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带对外开放比内地早100多年,休闲文化理念融合了西方“时尚、高贵”的内涵,人们较早地追求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高雅”的和多样化的休闲方式,这种现代休闲文化有利于高附加值休闲产品的规模化发展。“泛珠”的多数省份与中部地区一样,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深远,比较满足于传统朴实的大众化休闲方式。在没有足够的高端客源情况下,这种传统休闲文化不利于高附加值休闲产品的规模化发展。

二合作与发展

4、APEC环境下的休闲经济发展策略

在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国中,中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正在扩大,但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也值得高度重视。一方面,中国的环境超负荷付出必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以中国、印度、俄罗斯等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近来迅速发展,这难免会对世界经济原有格局形成冲击⑷。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最新报告认为,经济和商业权力正在转向一些新兴经济体,但这不意味着它们已经处于竞争力最高的群体,而老牌工业化国家也不会容忍这样的“权力转移”,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因此抬头。事实上,发达国家利用企业自律、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软壁垒”打压新兴国家的趋势近年来明显增强,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泛珠”休闲经济发展策略必须是沿着有利于国家整体战略的方向健康前进。第一,“泛珠”的人均生产力还相当低,发展工业生产力似乎比休闲经济还重要。整体上“泛珠”的人均GDP1.7万元,农业特征仍然浓厚。工业生产力不达到一定高度,休闲产业发展就缺少依存的“根”。由此,休闲经济发展必须依托传统文化、生态文化,走简约舒适的休闲道路,避免法国式的、庸懒的“奢侈化”倾向。第二,休闲经济发展要服务于国家“环境战略”,走绿色休闲、健康休闲、文化休闲的环保道路,并以此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扭转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第三,休闲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互动,以城市休闲需求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稳步增长农民收入,缓解和解决三农新问题,促进城乡社会和谐。

5、CEPA背景下的休闲文化发展应对

2003年6月29日在香港达成《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安排》”或CEPA)。《安排》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歧视性措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内地将不迟于2006年1月1日对原产香港进口金额较大的273个税目的产品实行零关税。

目前,CEPA已进入第三阶段。内地与香港已商订1,369项产品的CEPA原产地规则,服务业已经向香港澳门实施23项开放措施,涵盖10多个范畴:包括管理咨询、旅游服务、会展服务、会计服务、视听服务、法律服务、分销服务、物流、广告、建筑及房地产、医疗及牙医、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

CEPA意味着所有货物贸易的零关税,意味着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内地的扩展,意味着“泛珠”经济圈和大中华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同时,也意味着香港与内地在上千种产品项目和所有服务项目在内地的直接竞争。面对零关税和香港的低税赋,“泛珠”其他省区休闲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一般性的休闲产品竞争压力明显加大。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善休闲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软环境条件,积极进行税务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旅游产业模式创新。以战略的眼光落实CEPA,以积极的姿态对接东盟,以文化的优势发展休闲产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降低CEPA的不利面,发挥CEPA的有利面,促进休闲经济和休闲文化的快速发展。

6、竞争合作情景中的休闲旅游发展策略

200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入境游客中,港澳台胞增加到82.2%。CEPA加强了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联系,尤其促进了双方的旅游和文化交流。“十一五”旅游外汇收入主流仍然会来自港澳台客源地,其次是东盟中的新加坡等华人经济体。因此,“泛珠”的旅游发展要研究海外华人和港澳台胞的观光旅游需求特点和需求变化,了解他们对休闲文化的诉求,建设富含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和现代特色相结合的旅游观光景点,提高吸引力、入境率。在吸引客源的竞赛中,广东具有绝对的地缘优势和语言环境优势。2006年广东入境旅游人数2022万人次,是“泛珠”其它8省总和的2倍(见表4)。处于绝对劣势的省区,只有停止过度竞争,加强旅游合作,增强服务意识、增加服务内容,联合开发新的客源,才能获得多赢的局面。

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泛珠”经济区旅游出现了4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旅游人数和收入比上起明显增加,尤其是贵州和四川两省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旅游目的地中农家乐的比例明显增加,农村发展旅游意识增强、接待能力有限;三是自驾游人数快速上升,自家车增加多,大多数旅游景点出现了停车难的问题;四是旅游地消费价格合理,“泛珠”的多数省区人均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达地区人均消费水平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然而,五一黄金周旅游越来越拥挤、旅游者越来越“疲惫”,旅游失去了休闲的意义,各省要尽早研究新的休闲时间分配模式,解决旅游目的地游客在时间上的严重失衡等问题。

“泛珠”应当与时俱进,创新思维,联合而不是竞争地解决休闲竞争力普遍低下的重大问题。宏观上,始终坚持文化与旅游发展互动策略:在旅游发展中注重增加文化的含量,文化发展要为旅游发展增强后劲,优化资源整合,促进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微观上,重点扶持核心文化企业集团的横向联合,培育“泛珠”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操作上,改善当地消费行为导向,引导休闲文化个性创新,用文化价值链整合休闲产业链,培育休闲品牌营销竞争力⑸。

7、生态文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要求

从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危机形势看,产业发展最需要努力经营的是生态剩余、生态健康、产业与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富有生态资本积累的民族将是21世纪国家竞争力中最大的赢家。21世纪的产业发展应当主修“生态文化资本”课程。

经营生态剩余就是经营人的生存环境。生态剩余与人类繁衍、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的健康繁衍需要绿色健康的环境,健康环境是一种综合的生态剩余。健康的环境剩余在减少,新生婴幼儿的畸形率在上升。湖南(2007)每百对双胞胎有2对是畸形的!2006年的一份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四分之一的疾病与环境有关!五岁以下儿童的不幸发生在世界各地,每年有160万因不安全的水而腹泻死亡;森林砍伐引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疟疾加剧,每年100万非洲幼儿死亡。科技发展让人类的食物剩余增加了,一些有利于广义生态剩余的食物链被人类食物生产方式切断。水力发电打破了水体的生态平衡,矿产资源的野蛮开采引发矿区周边的离奇疾病。

经营生态剩余就是经营未来的生产力。生态剩余与企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正相关。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有利于生态剩余,而且有助于改善环境。产业的能耗率(百万元产值的标准煤耗量)越高,对生态剩余越不利。从短期看,以牺牲环境的方式可以牟取高额利润,但产品的生态道德价值降低会影响消费者的感受,从而损害企业的长期发展机会。生态文化的发展客观要求产业战略生态化。

经营生态剩余就是经营国家的整体利益。从大处着眼,生态剩余是民族的整体利益;从实处着想,社区的整体利益就是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经营活动背离伦理道德,对社区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损害社区居民的健康福利,就会失去民心、失去社会支持,最终失去市场和生存机会。经营生态剩余实质上就是经营生态健康、社区环保、企业形象。在环保法律和居民觉醒的时代,以企业的名义做和谐自然的亲善大使,做建设美好家园的利益先锋,做生态伦理的道德楷模,是21世纪初消费市场最重要的品牌力和竞争力来源。

8、“泛珠”休闲经济合作构想

未来5至10年,东盟是将是“泛珠”最重要的客源地。对接东盟,“泛珠”应当在文化、旅游方面进一步加强协调与沟通,并在文化与旅游的4个维度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

⑴推动省界旅游联合营销模式,搞活边缘经济,探索农村社会和谐新途径。“泛珠”各边界的旅游景点不仅很多,而且各具地质地貌特色。由于散在性,大都没有形成品牌竞争力,旅游资源未能有效转化为旅游经济实力。应当积极借鉴华东旅游圈、以及黑龙江、内蒙古联手打造的“塞外”黄金旅游线路品牌的经验,扩大湘西—黔东南黄金旅游线初步形成的品牌效应,建立更多更好的跨边界旅游线。2007年5月,广之旅国际旅行社、广西旅游广西(梧州)中海集团联手打造的“梧州祈福、封开奇境,两广省界游”线路启动后,梧州接待的游客数量上升了20%,旅游联合营销线路产生了影响力。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推动省界旅游联合营销模式,以旅游合作搞活边缘山区农村经济,探索农村和谐社会新途径。

⑵实施文化多样化联合创新,丰富旅游者的文化差异体验。文化艺术和自然美景的交融是旅游体验的最高境界。各省旅游产业要从竞争走向合作,就必须创造文化的多样性,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者的文化差异体验。逐步形成集聚吸引力、竞争力的“泛珠文化圈”,提高“泛珠”旅游的休闲文化价值。

⑶搭建“泛珠”文化旅游网,构造亚洲最具魅力的无障碍旅游休闲带。“泛珠”区域内地质地貌多样、人文景观及其丰富多彩。建议修筑比邻省区之间的旅游交通和信息高速公路,将“泛珠”旅游精品连接成网,简化入境旅游手续,提供便利的通道,建立亚洲最具魅力的无障碍旅游休闲带,对接东盟和亚太的经济发展新趋势。

⑷联动、优化旅游线路组合,打造湘粤赣"双色"旅游产业链、云贵川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链。2006年10月,湘粤赣三省的六县(市)在上犹县正式签署了一份三省六县(江西上犹县、崇义县、大余县,广东南雄市,湖南汝城县、桂东县)区域旅游发展合作框架协定,确定将打破行政区域的禁锢,共同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合力打造赣、粤、湘边际绿色生态旅游大板块,提升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我们建议,下一步要实施“双色”组合战略,将绿色旅游的生态元素和红色革命圣地、摇篮旅游中的人文元素完美组合,打造跨边界的旅游组合及双色旅游连,云贵川民俗文化旅游链,构建“泛珠”旅游产业链和集群优势。

参考文献

⑴刘新荣.中部休闲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7,(2);41-44.

⑵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

⑶耿莉萍.论休闲消费的特征、发展趋势与企业商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3).

休闲经济范文篇4

1、评价指标体系概要

我们首次提出了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双模型,并创新3个文化指数构建了休闲文化竞争力模型⑴。该模型吸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竞争力模型的合理内核,将休闲经济划分为5个子系统:文化竞争力、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每个子系统选取4个关键指标,构成一个较为完整指标体系。运用这个模型分析比较了中部6省休闲经济竞争力差异。

由于收集和调查数据的成本因素,我们在研究“泛珠”9省休闲经济竞争力过程中,简化了指标体系,省略了企业抽样调查部分,仅选取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12个指标,构建了“泛珠”休闲经济竞争力评估体系。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大体又划分为A、B、C三类。权重分配A类50,B类30,C类20,合计权重100。具体评价方法参见中州学刊2007,(2),第42页。

2、休闲经济竞争力测度结果

应用上述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对“泛珠”9省的休闲经济竞争力进行了计算。当然,计算出的结果可能没有反映出各省休闲经济实力的全面内容,但至少能有力说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联合实力。现阶段,文化和旅游两个产业的增加值占了可测量休闲经济总量的2/3以上,是休闲经济的重心。研究解决休闲经济的核心发展问题,休闲经济的其他方面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以2006年的数据为准,我们整理出一个无量纲矩阵(表3)。计算结果显示,泛珠9省休闲经济竞争力存在巨大的差异。休闲竞争力最强的广东省比最弱的海南省、江西省高出50分。其他6省的休闲竞争力均处于竞争力弱的状态,即第5档:22-35分范围。“泛珠”9省休闲竞争力排序结果:广东(67.79),四川(35.69),贵州(34.14),湖南(30.53),云南(27.79),广西(24.31),福建(23.78),江西(17.29),海南(16.09)。

3、休闲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看,“泛珠”9省休闲经济竞争力存在3个特征。

特征1,广东一枝独秀。广东的休闲经济发展水平与他的综合实力分不开。在休闲竞争力考察的12个指标中,广东有9个指标第一,只是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合计占GDP的比重、国家4A级景点数、旅游收入增长速度等三个指标相对较弱。

特征2,存在3个梯度。第一梯度即65分以上的只有广东;第二梯度既22-35分范围的有四川、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福建;第三梯度既22分以下的有江西、海南。海南的休闲经济竞争力在总量上最弱,但旅游和文化的单项优势并不弱,尤其在高星级酒店数量、文化和旅游占GDP的比重、城镇化水平等指标上具有显著优势。

特征3,同一个省份在不同区域比较,休闲竞争力状态发生变化。与长三角经济区对比,广东的休闲竞争力弱于江苏和浙江;与中部6省经济带对比,江西休闲竞争力指数28.1,处在第二梯度范围。

“泛珠”9省休闲经济竞争力巨大差异的3点主要原因:

一是富裕程度的差距导致的当地休闲消费能力差异。国际发展历史证明,当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⑵,社会才会对休闲消费产生强烈需求,当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时,人们才进入富裕状态。美国1/3的时间、2/3的收入和1/3的土地用于休闲娱乐业⑶,他们的人均GDP达到7.6万美元(2006年),是中国人的37倍,“泛珠”人的30倍,香港人的3倍。2006年,广东、福建以外的“泛珠”7省人均GDP为¥9800元,折合1256美元,本地缺乏强烈的消费需求;而福建是2730美元,具有较强的需求,广东是3580美元,香港是25000美元,具有强烈的本地需求。

二是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的客源地优势不同。广东和福建的沿海地理位置,具有休闲客源便利和优势。福建有台湾客源优势,2006年旅游创汇15亿美元;广东有香港和澳门客源优势,2006年旅游创汇75亿美元,占全国339亿美元的22.1%。其他“泛珠”7省相加才24.5亿美元。

三是休闲文化差异导致的休闲消费理念的不同、休闲文化的差异。例如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带对外开放比内地早100多年,休闲文化理念融合了西方“时尚、高贵”的内涵,人们较早地追求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高雅”的和多样化的休闲方式,这种现代休闲文化有利于高附加值休闲产品的规模化发展。“泛珠”的多数省份与中部地区一样,受农耕文化的影响深远,比较满足于传统朴实的大众化休闲方式。在没有足够的高端客源情况下,这种传统休闲文化不利于高附加值休闲产品的规模化发展。

二合作与发展

4、APEC环境下的休闲经济发展策略

在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国中,中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正在扩大,但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也值得高度重视。一方面,中国的环境超负荷付出必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以中国、印度、俄罗斯等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近来迅速发展,这难免会对世界经济原有格局形成冲击⑷。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最新报告认为,经济和商业权力正在转向一些新兴经济体,但这不意味着它们已经处于竞争力最高的群体,而老牌工业化国家也不会容忍这样的“权力转移”,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因此抬头。事实上,发达国家利用企业自律、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软壁垒”打压新兴国家的趋势近年来明显增强,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泛珠”休闲经济发展策略必须是沿着有利于国家整体战略的方向健康前进。第一,“泛珠”的人均生产力还相当低,发展工业生产力似乎比休闲经济还重要。整体上“泛珠”的人均GDP1.7万元,农业特征仍然浓厚。工业生产力不达到一定高度,休闲产业发展就缺少依存的“根”。由此,休闲经济发展必须依托传统文化、生态文化,走简约舒适的休闲道路,避免法国式的、庸懒的“奢侈化”倾向。第二,休闲经济发展要服务于国家“环境战略”,走绿色休闲、健康休闲、文化休闲的环保道路,并以此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扭转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第三,休闲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互动,以城市休闲需求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稳步增长农民收入,缓解和解决三农新问题,促进城乡社会和谐。

5、CEPA背景下的休闲文化发展应对

2003年6月29日在香港达成《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安排》”或CEPA)。《安排》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歧视性措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内地将不迟于2006年1月1日对原产香港进口金额较大的273个税目的产品实行零关税。

目前,CEPA已进入第三阶段。内地与香港已商订1,369项产品的CEPA原产地规则,服务业已经向香港澳门实施23项开放措施,涵盖10多个范畴:包括管理咨询、旅游服务、会展服务、会计服务、视听服务、法律服务、分销服务、物流、广告、建筑及房地产、医疗及牙医、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

CEPA意味着所有货物贸易的零关税,意味着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内地的扩展,意味着“泛珠”经济圈和大中华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同时,也意味着香港与内地在上千种产品项目和所有服务项目在内地的直接竞争。面对零关税和香港的低税赋,“泛珠”其他省区休闲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一般性的休闲产品竞争压力明显加大。当务之急,就是要改善休闲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软环境条件,积极进行税务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旅游产业模式创新。以战略的眼光落实CEPA,以积极的姿态对接东盟,以文化的优势发展休闲产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降低CEPA的不利面,发挥CEPA的有利面,促进休闲经济和休闲文化的快速发展。

6、竞争合作情景中的休闲旅游发展策略

2006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入境游客中,港澳台胞增加到82.2%。CEPA加强了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联系,尤其促进了双方的旅游和文化交流。“十一五”旅游外汇收入主流仍然会来自港澳台客源地,其次是东盟中的新加坡等华人经济体。因此,“泛珠”的旅游发展要研究海外华人和港澳台胞的观光旅游需求特点和需求变化,了解他们对休闲文化的诉求,建设富含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和现代特色相结合的旅游观光景点,提高吸引力、入境率。在吸引客源的竞赛中,广东具有绝对的地缘优势和语言环境优势。2006年广东入境旅游人数2022万人次,是“泛珠”其它8省总和的2倍(见表4)。处于绝对劣势的省区,只有停止过度竞争,加强旅游合作,增强服务意识、增加服务内容,联合开发新的客源,才能获得多赢的局面。

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泛珠”经济区旅游出现了4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旅游人数和收入比上起明显增加,尤其是贵州和四川两省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二是旅游目的地中农家乐的比例明显增加,农村发展旅游意识增强、接待能力有限;三是自驾游人数快速上升,自家车增加多,大多数旅游景点出现了停车难的问题;四是旅游地消费价格合理,“泛珠”的多数省区人均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达地区人均消费水平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然而,五一黄金周旅游越来越拥挤、旅游者越来越“疲惫”,旅游失去了休闲的意义,各省要尽早研究新的休闲时间分配模式,解决旅游目的地游客在时间上的严重失衡等问题。

“泛珠”应当与时俱进,创新思维,联合而不是竞争地解决休闲竞争力普遍低下的重大问题。宏观上,始终坚持文化与旅游发展互动策略:在旅游发展中注重增加文化的含量,文化发展要为旅游发展增强后劲,优化资源整合,促进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微观上,重点扶持核心文化企业集团的横向联合,培育“泛珠”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操作上,改善当地消费行为导向,引导休闲文化个性创新,用文化价值链整合休闲产业链,培育休闲品牌营销竞争力⑸。

7、生态文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要求

从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危机形势看,产业发展最需要努力经营的是生态剩余、生态健康、产业与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富有生态资本积累的民族将是21世纪国家竞争力中最大的赢家。21世纪的产业发展应当主修“生态文化资本”课程。

经营生态剩余就是经营人的生存环境。生态剩余与人类繁衍、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的健康繁衍需要绿色健康的环境,健康环境是一种综合的生态剩余。健康的环境剩余在减少,新生婴幼儿的畸形率在上升。湖南(2007)每百对双胞胎有2对是畸形的!2006年的一份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四分之一的疾病与环境有关!五岁以下儿童的不幸发生在世界各地,每年有160万因不安全的水而腹泻死亡;森林砍伐引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疟疾加剧,每年100万非洲幼儿死亡。科技发展让人类的食物剩余增加了,一些有利于广义生态剩余的食物链被人类食物生产方式切断。水力发电打破了水体的生态平衡,矿产资源的野蛮开采引发矿区周边的离奇疾病。

经营生态剩余就是经营未来的生产力。生态剩余与企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正相关。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有利于生态剩余,而且有助于改善环境。产业的能耗率(百万元产值的标准煤耗量)越高,对生态剩余越不利。从短期看,以牺牲环境的方式可以牟取高额利润,但产品的生态道德价值降低会影响消费者的感受,从而损害企业的长期发展机会。生态文化的发展客观要求产业战略生态化。

经营生态剩余就是经营国家的整体利益。从大处着眼,生态剩余是民族的整体利益;从实处着想,社区的整体利益就是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经营活动背离伦理道德,对社区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损害社区居民的健康福利,就会失去民心、失去社会支持,最终失去市场和生存机会。经营生态剩余实质上就是经营生态健康、社区环保、企业形象。在环保法律和居民觉醒的时代,以企业的名义做和谐自然的亲善大使,做建设美好家园的利益先锋,做生态伦理的道德楷模,是21世纪初消费市场最重要的品牌力和竞争力来源。

8、“泛珠”休闲经济合作构想

未来5至10年,东盟是将是“泛珠”最重要的客源地。对接东盟,“泛珠”应当在文化、旅游方面进一步加强协调与沟通,并在文化与旅游的4个维度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

⑴推动省界旅游联合营销模式,搞活边缘经济,探索农村社会和谐新途径。“泛珠”各边界的旅游景点不仅很多,而且各具地质地貌特色。由于散在性,大都没有形成品牌竞争力,旅游资源未能有效转化为旅游经济实力。应当积极借鉴华东旅游圈、以及黑龙江、内蒙古联手打造的“塞外”黄金旅游线路品牌的经验,扩大湘西—黔东南黄金旅游线初步形成的品牌效应,建立更多更好的跨边界旅游线。2007年5月,广之旅国际旅行社、广西旅游广西(梧州)中海集团联手打造的“梧州祈福、封开奇境,两广省界游”线路启动后,梧州接待的游客数量上升了20%,旅游联合营销线路产生了影响力。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推动省界旅游联合营销模式,以旅游合作搞活边缘山区农村经济,探索农村和谐社会新途径。

⑵实施文化多样化联合创新,丰富旅游者的文化差异体验。文化艺术和自然美景的交融是旅游体验的最高境界。各省旅游产业要从竞争走向合作,就必须创造文化的多样性,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者的文化差异体验。逐步形成集聚吸引力、竞争力的“泛珠文化圈”,提高“泛珠”旅游的休闲文化价值。

⑶搭建“泛珠”文化旅游网,构造亚洲最具魅力的无障碍旅游休闲带。“泛珠”区域内地质地貌多样、人文景观及其丰富多彩。建议修筑比邻省区之间的旅游交通和信息高速公路,将“泛珠”旅游精品连接成网,简化入境旅游手续,提供便利的通道,建立亚洲最具魅力的无障碍旅游休闲带,对接东盟和亚太的经济发展新趋势。

⑷联动、优化旅游线路组合,打造湘粤赣"双色"旅游产业链、云贵川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链。2006年10月,湘粤赣三省的六县(市)在上犹县正式签署了一份三省六县(江西上犹县、崇义县、大余县,广东南雄市,湖南汝城县、桂东县)区域旅游发展合作框架协定,确定将打破行政区域的禁锢,共同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合力打造赣、粤、湘边际绿色生态旅游大板块,提升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我们建议,下一步要实施“双色”组合战略,将绿色旅游的生态元素和红色革命圣地、摇篮旅游中的人文元素完美组合,打造跨边界的旅游组合及双色旅游连,云贵川民俗文化旅游链,构建“泛珠”旅游产业链和集群优势。

参考文献

⑴刘新荣.中部休闲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7,(2);41-44.

⑵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

⑶耿莉萍.论休闲消费的特征、发展趋势与企业商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3).

⑷赵秋艳.2007年世界竞争力排名[R].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07年5月14日.

⑸朱有志,欧阳煌,罗波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R].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第376页

摘要:

休闲经济范文篇5

关键词:新常态;旅游休闲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性

科学分析旅游休闲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而明确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更加科学的做出旅游决策,合理配置区域资源,有助于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同样要注意的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也能够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新常态下旅游休闲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展开分析。

一、旅游业的总体阐述

(一)旅游业特点目前学界对于旅游业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认为旅游业是为旅行者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后者认为其是旅游者在交通、住宿、代购代销、联络,通过为旅行者提供导游、代办手续等并利用企业相关交通资源、住宿资源等为旅行者提供服务从而获得报酬的行业。

1.综合性。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主要是通过为游客提供其所需求的服务、面向游客提出相应的业务,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游客在旅途过程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元化的,因此,旅游产业与其他许多产业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复杂。根据游客需求元素,大致可以分为饮食、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娱乐等方面。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业需要加强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够给游客带来综合化的服务。可以看出,旅游业含盖了餐饮、住宿、交通、旅社、娱乐及购物等行业。

2.关联性。旅游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消费需求,从而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能够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就目前现状分析,旅游业的联动效果不仅带动了餐饮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商业、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外,还推动了地区农业、工业、城市规划以及体育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3.敏感性。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旅游业自身分析,内部组成以及相关产业之间的协调性,当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时,需要保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若任何地方出现脱节的现象,都可能造成旅游产业链的破坏,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其他方面分析,自然景观、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需要以各种资源为基础,在非旅游业能控制的资源中,能够或多或少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帮助。

4.开放性。旅游业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化产业。通过旅游活动能够建立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并且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在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树立地区形象。

(二)旅游业发展背景

1、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自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进而社会政治和国民经济构建模式也发生变化,推动了社会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是人们进行娱乐和休闲主要方式,具有游览性和空间变化性特点,因此旅游业需要一定的物质设备基础。当下航空扥个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不同形式运输飞机的产生,电力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旅游也的发展,为旅游人群提供了方便性和舒适感,实现了远程旅游现代化发展目标。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产业提供了硬件设施,方便了人们的旅游住行。电视媒体和广播产业的发展,通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高品质要求。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体改,代表着人们的收入较为客观,因此人们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增加了对精神的需求,旅游产业可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要,开拓人们的精神视野,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具有近先远后的特点,其是从国内的旅游,逐渐发展到对外旅游的因素。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因此,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快、政治稳定、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旅游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时代性特点,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国民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2.旅游产业面向群众化发展。纵观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历程,其是随着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下,我国旅游产业也逐渐朝着群众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当下,我国旅游产业已经改变了传统单一发展模式,不再具有阶级性和局限性,而是面向整个社会全体,不同人员展开,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消费体系中重要消费环节。对于旅游产业的群众化和大众化发展,不仅仅是单一的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团体规模的变大,更展现在旅游频率的增加、旅游距离的变大、旅游行程的增加、旅游留宿时间的变长等等。依据相关你研究人员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人口年龄和发展规模将会不断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财务收入将不断提高,人们可以自己分配的时间将增大,人们具有更多自由权利,工作休息的时间将会增加。进而,旅游产业的需求将变大,人们体育文化、旅游娱乐等等产业的需求将增加,进而旅游的频率和人数。旅游团体规模和留宿时间将急剧上涨。面对旅游产业的群众化、大众化、集约化发展,旅游产业要增加对旅游也的管理,改变传统单一旅游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全方位、多样化。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管理理念,增加旅游产业的经营优势,构建新型旅游体系,把旅游产业的娱乐休闲功能和文化产业紧密结合,来促进旅游产业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大目标。

3.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单一旅游产业运作模式,实现了旅游产业群众化、大众化发展目标,使得旅游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化,可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职业人群的需要。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我国的旅游产业注定朝向多元化形式发展,传统的固定旅游发展模式依据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进而,为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众多旅游机构开始增加旅游的项目和游玩形式,来满足不同人群对旅游产业的需求。例如,在当下旅游产业中,依据不同年龄群体,进行旅游团体的构建。包括青年旅行团、夕阳红旅行团、教师履行团体、职工旅行团体、夏令营履行团体、结婚旅行团体等等。其次,也出现了不同组织单位的履行团体。包括。体育团体、考古团体等等、依据旅游的不同价格,也分为高级奢侈旅游团体,和大众化旅游团体等等。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是受社会发展影响,可以满足不同个体、团体、机构、年龄对旅游的需求,极大的促进了社会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段时期内地区生产产品和劳务数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可表现为特定区域产出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该地区创造的产品或价值在时间参数上呈客观增长的趋势并且这种产出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可以说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提高。目前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主要是通过统筹该地区经济总产值来计算的,一般是将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民生产总值以及地区人民收入等方面来表现的。就产品数量以及劳务总量等方面而言,主要通过地区人民生产总值来反映的,即以通过地区人口增长情况来矫正而得到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此外,还可以通过地区人均收入来体现。就地区劳务总量方面而言,主要是通过劳务总量的增长或投入产出比的增长来反映。

三、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一)旅游乘数理论

就现代经济学理论而言,旅游经济效益是指一个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会对当地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旅游乘数理论主要是通过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应用这一理论能够有效观察到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旅游乘数的大小与游客在旅游地区消费开支有密切的相关性,通常情况下,旅游乘数与游客支出和地区经济均呈正相关性。阿切尔学者将旅游乘数细分为营业收入、产出、收入和就业等几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收入方面,其能够反应旅游消费为当地收入带来的数学关系,可细分为人民收入和政府收入。在研究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收入乘数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观测指标;而就业参数能够反馈游客消费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可代表旅游创造的就业职位或是旅游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就业人数的比率。旅游乘数对于发展旅游业的地区来说,能够反映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支出,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保障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发挥联动效应,刺激地区经济水平的增长。

(二)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1.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主要的影响。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推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开完成。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同时促使当地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通过连锁效应、产业效应以及联动效应等方式,推动顶底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经验分析,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游客基本开支对旅游行业的产出、收入、就业等方面起到直接影响,是旅游消费所带来的直接效应。旅游收入在初次分配主要对象为旅行社、饭店、交通企业以及游览部门等企业和部门。②旅游企业和相关受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向其他企业购入商品、材料、设备等,各级政府将在旅游行业中收缴的税款投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中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能够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得到间接的发展。相关研究指出,旅游行业所带来的间接价值远超过直接价值。③直接或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企业或部门将获得的利润用于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以及员工的奖金,还包括一些服务型消费的支出,能够推动旅游行业以及相关部门的发展。对旅游利润的再分配能够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招聘新职员,从而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2.旅游行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总体影响。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旅游业能够提高地区居民收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速产业的优化、提高就业率、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保障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经济因素分析,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是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从另一角度分析,旅游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增加地区收入,实现产业增收,促进地区经济的良好循环,推动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就现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言,旅游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例如便捷的交通、良好的自然环境等,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地区基础建设的完善,从而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就我国总体情况分析,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旅游行业的发展。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0214亿元,旅游外汇收入超过536.42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10.3%。旅游业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表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潜力。

3.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益。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效果主要是由其发展潜力和发展现状所决定的,能够通过其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或地区就业人数的比重来判断。①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旅游业的收入增长与地区收入增长呈相同趋势,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旅游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用于城市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的数量会随着分配比重的增长而增长,并最终会促使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相关调查指出,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旅游行业收入在我国GDP总值中所占比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能够有效反应旅游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游客在旅游地区所购买或享受的服务能够直接为当地带来收入,从而造成直接影响,而地区收入的增长在再分配过程中会带来间接收入增长。②累积建设资金: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产业,通过旅游行业的发展,除了能够吸引国内游客外,在引进国外资本投入和扩大对外贸易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其作为一种无形出口贸易,比商品出口贸易具有更多的优势,能够带来稳定的外汇增长。

四、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来影响的机理性阐述

(一)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来影响

由上文的阐述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旅游产业的影响。我国旅游产业为经济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利用刺激消费、外资的极具、外汇的增加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的,这也体现出经济的增长和旅游产业发展紧密联系性。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加带来影响,进行吉利性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其一,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的产品多样化,增加了旅游业的物质服务、带动了旅游业的其它产品的消费。旅游商品消费的增加,加快了旅游产业发展进程,扩大了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实现了旅游产业商品价值最大化,提高了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效率,扩大了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进而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其二,旅游产业的发展积累了旅游资源,增加了外商和不同群体,对我国地域和不同区域的关注度,促进了我国不同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旅游产业促进我国不同地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不同群体和组织带来的投资,为我国旅游产业奠定坚实资金基础,形成财务的积累,利用旅游产业的经济和财务积累,来为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奠定资金基础。第二,旅游产业为不同地区和区域带来资金的积累,地区政府可以利用旅游产业带来的资金进行资金的再利用,利用资金来进行投资引商。增加地区和区域的科学技术设备,增加地区和区域的人才,包高新型科学技术应用到不同发展环节和机构,把高技术型人才放到合适岗位,来促进地区和区域内部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大目标,第三,利用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增加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旅游产业具有高消费特征,其产品的创新较快,更新交替周期较短。为了促进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旅游产业最大能效。首先,要对地区和区域经济体制和市场结构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满足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增加商品和服务环境,利用新观念,新型科学技术手段,来促进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大目标,利用旅游产的发展,带动地区和区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旅游业能够提高地区居民收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速产业的优化、提高就业率、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保障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经济因素分析,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是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

(二)旅游产业对入境经济增长的带来影响

依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局部经济和主体经济的发展,其也促进了我国入境经济的增长。站在总体角度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入境经济的影响较大,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下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的不断转变,广大人民群众,对旅游产业的需要变大,使得我国旅游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国内旅游产业发展形势伴有喷泉式发展模式。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使得旅游产业的选择性较多,旅游产业发展形式,呈现以地区为主导,不断向周围扩散形式,把经济发展缓慢地区和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紧密相连,实现经济内的整合发展,提高了经济发展较慢地域的经济水平,利于在旅游产业的鸿沟上,增加相邻地区经济联系性,产生空间集约化,经济发展一体化现象。利于产业的空间集约化和经济发展一体化,利于促进不同地区和区域的整合发展,减少了恶意竞争事件的发生,利于增加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品牌性发展模式。和入境经济相比较,入境经济也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把主要资金进行整合,增加了对区域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关注度。入境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我国旅游产业带来旅游设备和资金的积累,增加了我国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利于利于外来资金来完善我国旅游产业中发展不足,促进了我国地区和区域外来资金的积累,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大目标。依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受环境和气候因素影响,对我国入境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阻碍用。我国旅游产业的入境发展,在贰仟零九年时,发展较为缓慢,出现发展瓶颈,我国入境经济发展速度和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相比,发展较为缓慢。这一形势也说明了,我国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作用,大于入境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也不可以忽略其带来的积极影响,肯定入境经济为我国地去和区域经济带来的有利影响。

作者:刘志霞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休闲经济范文篇6

关键词:休闲经济;人的发展;社会意义;未来走向

随着社会对人的重视程度提高和深入的理论研究,“休闲经济”这一词,已经逐步成为了我国学术界的常用词。休闲作为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和经济现象正日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并对人的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在中国,休闲领域著名的学者马惠娣认为:“休闲经济作为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的休闲行为中的投入与产出,休闲创造的产值,休闲经济的运行规律,休闲行为和经济的变量关系等”[1]。也可以理解为是休闲消费需求和休闲产品供给构筑的经济,是一种顺应时展产生的经济现象。当人们想要提高生活质量,满足物质、精神需求的时候,进行的休闲性消费,自然而然的就参与到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休闲经济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另一方面,休闲经济影响着社会整体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建设,影响着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休闲经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休闲经济是将几种传统的休闲产业形式同文化、知识等结合起来,衍生出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经济形态。休闲经济突出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核心之本,休闲经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并始终秉着“人是一切财富的首要和最终的源泉,发展的重点应当从商品转移到人,技术的首要任务是减轻人们的工作负担,使人类生机盘然并发挥自己的能力”[2],是推进经济繁荣,平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突出了经济发展的人文性。休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也曾指出:“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衡量人类进步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在于个体的自由与全面发展。”[3](一)促进人的精神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标准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而是渴望一种崭新、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着变化。如运动、健身、旅行、服务性消费,已经成为辽宁省内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更加倾向在工作之余或周末参加各种休闲活动,例如参加丰富多彩的球类运动、旅行、登山、钓鱼、健身等,这使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后,获得精神上的放松。或者去参加文化会展,对高雅艺术品的鉴赏、对古玩的鉴赏,也是提高品位,陶冶情操的方式之一。经验表明,经常从事休闲活动既能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中缓解和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身体机能,并达到陶冶情操、建设精神文明的目的,所以休闲被誉为“是一种精神状态,是灵魂存在的条件。”[4]劳动者通过休闲,使其在下一个劳动周期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体力上的充沛,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注入必要的精神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5](二)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休闲除了给人注入精神力量之外,对人的智力发展也有帮助。因为只有当人们拥有闲暇时间时,才有创造个性、发展智力和素质的要求。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以此来更好的全面发展自己。可以在新的领域中进行新的探索,例如,接受新知识、新文化、新观念、新艺术、新学科的学习,并进行文化素养、情商、智商、能力等方面的新投资,由此提升人的个人价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意愿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类”[6]。另一方面,休闲对个人培养才干、发展能力也起到关键的作用。人们如果能合理地利用休闲时间进行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学习,就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技巧、情商、能力,就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往往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合理释放压力,又能放松身心、增添生活情趣,的利用休闲时间来为自己充电。由此看来,休闲经济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还会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智力、开拓视野、丰富见识,为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休闲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有利于形成创新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形成,需要众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休闲经济的出现,使人们逐渐拥有了可以自觉支配的自由时间。马克思说:“人只有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真正享受生活,体验生命价值之所在,以实现生命价值以及真正追寻到真、善、美,完成时代和历史赋予的使命,成为自然界和人本身的主人。”⑦休闲带给人们更多可利用支配的自由时间,有利于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像体育休闲、生态旅游、文化休闲等活动,在培养创新型社会方面,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体育休闲推动人们走向户外,挑战自我、开拓思维,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全面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为创新的思维奠定物质基础。生态旅游带领人们回归自然,留意山水,发现奥秘,注重环保,思考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探索人类的历史变迁,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望和科学探索精神,同时也为人们带来创新的灵感。文化休闲通过文学创作、艺术设计、文化交流、科学论谈等形式拓宽人们的想象空间,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为人们提供创新思路、创新理念,由此看来休闲经济在形成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二)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经济模式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单一经济发展模式的状态,尤其是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制约东北地区发展的首要问题。东北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资源产业和重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东北地区由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其形成了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一方面,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2014年东北第二产业GDP占比为47%,高于全国42.6%的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则相对缓慢,占比仅为42%,低于全国48.2%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工业总产值中的重工业占比偏高。2014年东北重工业占比仍维持在78%,高于全国不到70%的平均水平。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特别是大型重工业企业占多数,导致东北经济应对大环境的波动,抵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想要改变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这一弊端,首先要改变其单一的发展形式,提倡更能带动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经济。而休闲经济本身是一种多元化的经济形态,是不同休闲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发展,特别是以旅游业、文化产业、娱乐业、服务业和体育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不断交织、相辅相成,构筑成多元化的经济态势,已带动一种新的消费走向。而且以休闲为目的的消费,已经成为人均消费的主流,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发展、改变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要打破东北地区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和倡导休闲经济是很有必要的。(三)有利于低碳社会的发展现如今,在全球倡导低碳生活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经济关注度不断提高。低碳文化是人类有意愿的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理念的成果,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是人类社会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历史进步。追求绿色GDP是低碳经济的实质之一,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其主要核心。在低碳文化的影响下,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应运而生,即休闲经济。休闲经济是在以消耗较少资源、减少环境和生态污染的过程中发展的,主要有旅游休闲、文化休闲、体育休闲、其他休闲等类型。无论是旅游业、娱乐业还是文化等休闲产业均属于低碳产业,都是接近自然的绿色环保产业。以体育休闲业为例,休闲体育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生活、完善自我身体的锻炼活动。它强调个体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体育休闲大多数都是在户外进行的项目,一般不需要消耗能源,如舞狮、赛龙舟、太极拳、赛马等,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既可以让人强健身心,又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环境之美。体育休闲已与社会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并且在相应的社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休闲产业普遍都具有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因此,人们经常把休闲产业比喻为“绿色产业”。

三、关注未来休闲经济发展趋势

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休闲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各种休闲要求的实现。企业投资不仅关注城市的工业区、开发区和客观的市场收益,更多的还关注“生活质量”社区生活服务水平。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休闲经济也将朝着人文化、专业化、高雅化的趋势发展。(一)人文化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休闲有了更多的需求。休闲经济会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从而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生命质量有所提高。因此,在本质上,休闲经济是回归人文关怀的民生经济,当代休闲经济发展更多体现在人文精神上,并凸显“民生休闲”。在休闲空间的布局上,如公共绿地、公园等场地,应尽量添加相应的民生内涵和人文意蕴。政府的休闲政策也逐步向人文和民生倾斜。2013年,杭州、宁波等多个城市的大中型企业推行“带薪高温假”,让人们在享受休闲时光时,充分感受到休闲经济是以回归“人文关怀”为基础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经济形态。(二)专业化趋势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而国外的休闲产业起步较早,有着比我国更加成熟的休闲产业体系,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在服务内容、程序、标准化等方面。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学习国外成熟的产业体系。“在一些欧美国家,美容顾问、调酒师、健身教练、心理咨询师等都需要经过相对专业的训练,并且获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我国可以把如何打造休闲服务的专业化和个性化作为发展休闲产业的一个突破口。引导休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渗透、配合,并从经济、闲暇时间、福利等各个方面进行努力,才能在未来逐步推进我国休闲经济和休闲市场日益迈向成熟。(三)高雅化趋势在我国,休闲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由此休闲产业和休闲活动也逐渐受到民众的欢迎。在休闲经济这个大市场中,一些商家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以低级趣味的休闲活动和对人们心身无意义的休闲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如奢侈的包揽游艇度假、豪华特殊个人化定制等,这些以挥霍金钱、浪费资源为推动的休闲产业,逐步妨碍了休闲经济的绿色化、高雅化的走向。而在英国,部分民众会选择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等比较高雅、安静的场所作为休闲的地方,或者是选择高尔夫、垂钓等体育运动作为休闲放松的方式。只有健康的休闲形式才能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帮助作用。因此,应该鼓励和引导休闲产业朝着高雅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曹旭 郝静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惠梯.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27.

[2]陈来成.休闲学[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29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5-226.

休闲经济范文篇7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休闲消费文化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从解析休闲经济的内涵入手,对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及路向选择进行浅析和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休闲经济;休闲消费;经济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休闲消费文化逐渐从一种低层次活动(如打牌消遣),提升到客观上具有补偿功能和解压功能的活动。休闲需求的满足方式,也越来越从自发活动转变为一种消费活动。

1休闲经济的内涵

所谓休闲经济是以人的休闲消费、休闲心理、休闲行为、休闲需求为考察对象,以满足人的个性、多样性、多元性发展为目的,在“人的存在”与“人的成分”之间充当媒介,研究人类休闲行为和经济现象之间互动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曾说过:“闲暇时间即为自由时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由此可见,休闲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从宏观上讲,休闲消费可以视为休闲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经济生活中被赋予重要意义。首先,休闲消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生活消费的一种高级形式,它虽基于传统的消费,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消费。“休闲消费,当属人类消费行为的一种状态,它的出现正是建筑在普遍的大众消费文化兴起的基础上”[2]。其次,休闲消费既包括对商品的消费,也注重对新的观念、知识、体验、价值观等的消费。最后,休闲消费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1休闲经济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扩大内需是人们议论的焦点。其间,已有多位专家指出,如果能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加大第三产业发展、放宽对服务业管制等方面推出一些更长久、惠及面更广的经济政策,将会对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3]而包括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业、饮食业和商业在内的休闲消费产业群,即是可以发挥积极而持久作用的经济领域。

2.2休闲经济可以提供给人们物质生活要求基本满足之后的精神文化需求。

2.3休闲经济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态度,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休闲消费,为休闲经济增添新的发展动力。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强竞争的现状经常导致人们心理负荷过大,心理紧张感和压抑感增强。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科技的高度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许多障碍和隔阂,极容易产生交流减少,感情淡化,沟通贫乏,进而产生心理健康疾病。因此,休闲活动就逐渐成为人们缓冲压力、调节精神状态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所具有的使人轻松、愉悦、自由、互动等特性,必然迎合现代人的心理需要,从而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引导现代人健康、科学、文明生活的必然选择。

2.4休闲经济可以进一步扩大就业,从而减少城乡剩余劳动力数量。休闲经济所涉及的范围属于劳动密集型领域,需要雇佣大量的员工。它们所需要的人员文化层次也有较大差别,从高到低都有其对应的工作岗位。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员,这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障碍,而大力发展休闲经济则可以进一步的缓解这一现状,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2.5休闲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7%,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45%,2020年将达到59%,21世纪末达到90%。罗歇•苏认为“娱乐的需要随着城市化的扩大而不断提高,城市是娱乐发展的一个基地,大城市为人类提供了休闲活动的广泛选择。”[5]人类发展的历史已表明,人的休闲生活与城市的发展成正比,休闲活动的多样化与丰富内容将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同时也促使整个城市做出一系列调整,使城市管理与服务更加人性化,从而推动城市休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路向选择

3.1加强休闲教育与引导,实施休闲经济策略,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休闲经济策略指的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缩短劳动人口的工作时间及增加法定假日,其目的是让工人有更多时间去享受休闲活动。普及性地开展休闲教育,尤其是加强休闲与消费、休闲与经济、休闲与产业、休闲与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迅速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的休闲观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广泛地接受并体验休闲活动,营造起一种全社会发展休闲经济的良好氛围。

3.2拓宽休闲产业的瓶颈,使之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所谓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休闲产业作为一种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等特性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就业、拉动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对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城市繁荣具有重大意义,这不仅在于发展休闲业可以增加有效供给的范围,最大限度地促进消费、启动消费市场,而且在于休闲产业大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发展休闲产业又是增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此外,休闲产业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和人文意义,健康文明的休闲产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产业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消遣、娱乐产品、设施和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们在工生活中的紧张情绪,对其它情绪的释放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排解作用。

3.3加速休闲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改善与进一步繁荣休闲消费市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在休闲消费过程中一般会感到休闲产品的更新速度较低,有时不能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相关公共管理组织机构就有必要制定并实施一些政策来组织与引导休闲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着力开发一些如: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食品,体现艺术品味的服务产品、文化装饰、艺术修饰、日常用品、建筑产品、公共设施用品、生态环境保护用品、文化专用品、文化修饰消费产品等带有地方特色与社会文化的休闲产品。这些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不仅有利于城市经济多元化、精细化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改善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观念和繁荣休闲消费市场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马惠娣.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陈惠雄.休闲经济:由理念认知向大众实践的跨越[N].光明日报,2009-1-6

休闲经济范文篇8

内容摘要:休闲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经济,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发展休闲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休闲需求为核心,论述了休闲经济时代的体验营销、文化营销、体育营销、娱乐营销等新营销方式。

关键词:休闲经济体验营销文化营销体育营销娱乐营销

从构形上看,“休闲”二字中的“休”即倚木而息,强调摆脱体力劳动之后的自由,“闲”指呆在屋子里面看风景。现代休闲活动的实质是指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所进行的,以追求放松闲适、随心所欲为目的的活动,是个体以自己所喜爱的、感到有价值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而休闲经济则是建立在休闲的大众化基础之上,由休闲消费需求和休闲产品供给构筑的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大众普遍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和剩余财富的社会时代而产生的经济现象。

根据国外的经验,发展休闲经济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休闲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消费,启动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其次,休闲产业往往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所以休闲经济的发展可以大大增加就业,根据美国研究休闲问题的权威专家杰弗瑞•戈比的预测,在未来的经济结构中休闲业从业人员将占80%-85%。另外,发展休闲经济还具有重要的社会、人文意义,健康的休闲产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在促进社会稳定、维持社会秩序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发展休闲经济产业的重要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和休闲需求都在逐渐增加,休闲已成为人们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休闲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著名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人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英国为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户家庭的休闲支出占所有支出的20%左右,休闲业的产值达1360亿英镑,超过汽车业、食品业,并仍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休闲业创造的工作岗位已占全英国工作岗位的1/5。

美国有关部门的统计也显示,目前美国人已有1/3的时间、2/3的收入、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1990年美国休闲产业的直接就业人员就占全部就业机会的1/4,间接就业人员甚至占到了1/2,当前,休闲业已成为美国第一位的经济活动产业。世界旅游组织曾指出,世界发达国家目前已逐步进入休闲时代。

我国现阶段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离真正的“休闲时代”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自1995年起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1999年10月起又实施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日,使得我国的法定假日增加到114天),休闲经济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目前,休闲经济已成为我国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增长点,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等一些现代化城市将会率先在发达国家之后,进入休闲经济社会,迎来一个全新的“休闲经济时代”。

在休闲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必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化,随着情感需求日趋重要,个性需求明显增强,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感性化、个性化、情感化,不仅重视产品和服务给他们带来的功能利益,重视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要,以及购买和消费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正如格雷厄姆•莫利托所说的那样:休闲经济会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生活态度、观点和活动。这既要求企业不断开辟新的经营领域,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也对企业的营销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企业仍然执迷于传统的营销方式,将营销重点仍放在产品的功能、质量和实用性方面,恐怕很难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样,以满足消费者的休闲消费需求为核心,适应休闲经济时代特征的新营销方式就应运而生。

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素材,在营销推广的过程中,塑造感官体验以及思维认同,以此吸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体验营销不同于传统营销,传统营销过于强调产品的功能利益,而忽视了消费者所需要的感受和体验。体验营销的核心观念是,不仅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还要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有价值的体验。在这里,体验是指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其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或者说,是个体对某些刺激产生回应的个别化感受。而这种感受或美好感觉,正是消费者的休闲消费需求的重要体现,是休闲经济时代人们所追求的情感享受。

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消费需求,体验具有多种存在形态,它既可以依附于产品和服务而存在,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出售物而存在。体验存在形态的多重性和体验内容的丰富性为企业开展体验营销提供了多种途径。

首先,企业可以设计体验式的产品或服务,创造新的体验业务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休闲需求,如近几年来我国旅游市场上兴起的“当一天农民”的体验旅游,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是城市居民在工作之余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理想模式。

其次,企业可以在产品的营业推广活动和广告宣传、附加服务等方面,融入更多的体验成分,既推动自身产品的销售,又使消费者的休闲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

星巴克咖啡连锁店就是体验营销的成功范例。从美国西雅图起家,现已风靡全球的星巴克咖啡连锁店,也是以体验营销致胜的成功典范。早在1997年,星巴克每星期就要接待约500万顾客,而这些顾客平均每个月都要光顾18次。星巴克成功的原因,可以用其总裁霍华德•舒尔茨的一句话来总结: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对于咖啡的体验。因为,星巴克的咖啡与其他咖啡店的咖啡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星巴克咖啡店内弥漫的高雅、亲切、欢快、舒适的氛围是别的咖啡店所没有的。店内起居室般的家具摆设、典雅的色调、浓浓的咖啡香和咖啡机煮咖啡时发出的嘶嘶声,让每一位光顾者都沉浸在舒心、自在的享受中,体验到一种独特的格调和氛围。

体育营销

体育营销是以体育活动为载体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的一种市场营销活动,是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体育营销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将体育作为商品销售的体育产业营销,另外一种是借助体育活动而进行的其他产业的营销。本文所述的体育营销是指第二种,即按照市场规律,结合企业需要,整合企业优势资源,通过所赞助的体育活动来树立企业形象、推广企业品牌、创造消费需求、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的一种独特的营销方式。

运动是人类的天性,体育运动是从原始的人类生存活动演变而来的,没有文化和种族的差异,最能够使人类获得心理沟通。现代社会把人们从沉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观赏体育并参与其中。另外,电视的普及和传播技术的进步,又打破了体育比赛的时空局限性,使体育对社会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勿庸置疑,体育运动在人们的休闲生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已不仅是一种竞技运动,更是人们健康和休闲的重要内容。精明的商家早已认识到体育背后蕴藏的无限商机。

借助体育赛事开展的营销活动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达到提高销售额和利润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所推崇的公正、公平、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精神,能使厂商的宣传效果和品牌价值得以提升。

在2002年度世界100大品牌的评选中,韩国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为83亿美元,比2001年上升了30%,居世界100大品牌的第34位,是全球品牌价值提升速度最快的公司。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金泽熙表示:三星电子的这一成绩主要是通过赞助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开展体育营销活动而得来的。过去十多年来,在国际重大的体育赛事中,都可以看到三星电子的身影: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三星就与奥林匹克运动结缘,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三星也通过赞助大出风头。作为无线通信制造商,三星把对体育的追求、对体育文化的理解融入到了产品之中,并以高质量的产品实现了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娱乐营销

娱乐营销以消费者的休闲、娱乐需求为核心,运用音乐、舞蹈、影视、游戏、卡通等娱乐因素,以捕捉消费者的注意力,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和消费的目的。

在休闲经济时代,人们的需求层次逐渐提高,不但注重产品提供的物质享受,更希望这种产品能够带来轻松休闲的娱乐享受,对他们来说,购物已从一种简单的交换行为变成了一种合情合理的休闲方式;坐飞机也不再是简单地从a地飞到b地,而是要在途中做做按摩,看看电影,甚至体会一下在空中玩的感觉;坐火车、汽车,要有广播听,有电视看;在信用卡、咖啡杯上,要能看到喜爱的影视明星;手机也不只是一种通讯产品,还要可以听音乐、玩游戏……。所以,运用娱乐营销的方式,将娱乐因素与商品销售“粘合”在一起,尽量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特别是休闲娱乐方面的附加价值,就成了现代企业吸引顾客的重要法宝。美国娱乐业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j•沃尔芙指出:“娱乐因素已经成为产品与服务的重要的增值内容,是市场细分的关键。”

把产品做得富有娱乐性、把娱乐做成产品,是许多国际公司采取的营销策略,如喜力、耐克、诺基亚、百事可乐、麦当劳都是凭借明星、时尚和游戏之类的娱乐因素,叩开中国市场大门的。如麦当劳就曾公开声称:“我们不是餐饮业,我们是娱乐业”。因为麦当劳不仅是一个就餐的地方,更是一处娱乐、休闲的场所,对那些喜欢麦当劳的孩子们来说,吸引他们的不仅是麦当劳提供的食物,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麦当劳乐园里尽情玩耍,可以参加充满趣味的各种游戏,还可以和麦当劳的哥哥、姐姐一起唱歌、跳舞。

三星电子近日也公布了其与境外某公司联手推广《黑客帝国》第二部及第三部的全球商业计划。按照该计划,三星将获得独家授权,作为消费电子企业在其商业活动中使用《黑客帝国》的相关元素。这是三星电子正式携手电影娱乐界,开始尝试娱乐营销战略的标志。三星电子认为,娱乐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它能够影响潮流趋势,个人习惯、生活模式以及个人偏好等等。所以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增加受众对三星产品地了解和认识,增加三星这一品牌的亲和力,同时可将产品牢牢地捆绑在时尚潮流的尖锋之上,利用电影娱乐涉及到的受众人群特色,将三星电子解析为时尚消费观念的领航者。

文化营销

文化营销实质上是指企业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市场营销活动,即在市场调研与预测、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定价、渠道决策和促销等营销活动流程中,主动进行文化渗透,提高文化含量,以文化作为媒介,与顾客及社会公众构建全新的利益共同体关系。

文化营销的具体含义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企业须适应并借助不同的环境文化开展营销活动;二是企业在制订市场营销战略时,须综合运用文化因素;三是企业须将文化因素渗透到市场营销组合中,制订出具有文化特色的营销组合;四是企业应充分利用cis战略与cs战略,全面构筑企业文化。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已逐渐认识到了文化营销的魅力,通过文化营销的模式取得成功的企业也不胜枚举。2002年,南京菲亚特就曾大打“文化营销”攻势,不断推出充满异国文化情调、令人耳目一新的市场推广活动:如在南京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相继举办关于意大利汽车文化的演讲;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广州中华广场、深圳帝王广场开展充满意大利风情的时装秀和汽车音乐会;邀请巨星舒马赫与法拉利赛车同台为公司旗下的轿车做电视广告。这些充满了意大利文化底韵的市场推广活动,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烈响应,大大增强了派力奥的品牌亲和力及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关丽萍.中国休闲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6)

2.王琪延.北京将率先进入休闲经济时代[j].北京社会科学,2004(2)

3.王宁.略论休闲经济[j].中山大学学报,2000(3)

4.范秀成.体验营销:企业赢得顾客的新思维[j].经济管理,2002(22)

5.糖酒快讯.怎样进行体育营销[eb/ol].,2002-7-15

6.鄢睿丽.企业竞争的新焦点:娱乐营销[j].企业研究,2003(4)

7.周裕妩.娱乐营销:三星推《黑客帝国》[h].广州日报,2003-5-27

8.许项发.论文化需求与文化营销[j].江苏商论,2003(9)

休闲经济范文篇9

关键词:现代美术馆;休闲空间;舒适;灵活多变

1休闲经济中现代美术馆空间发展

1.1休闲经济发展带动的休闲文化

参观游览美术馆这一精神性消费就是休闲消费的一种,但是由于过去消费力薄弱,导致美术馆的建设也一直停滞不前,然而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其进步革新的强心剂,我们应该借此机会,对美术馆进行发展,丰富多元其展示方法,将美术馆的内涵进行充分阐释。

1.2现代美术馆空间的复合性转变

从早期的美术馆空间形式可以看出,它所针对的重点是艺术品,而对于人却考虑甚少,并发展到后来,在博物馆教育功能兴起的环境下,美术馆也开始重视美术教育功能。美术馆是博物馆的一个种类,所以在美术馆的发展中也存在相应的过程,并且美术馆比博物馆更需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要充分考虑到人、艺术品、环境能带给人的舒适感受,所以美术馆空间建设应同时具有保护、教育、传播、休闲等功能,而这些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但这些功能所围绕的核心还是休闲,休闲是使美术馆能被大众接受并能持续发展下去的重要因素。

2现代美术馆休闲空间建设不足

2.1过多将教育作为美术馆重点

在休闲经济影响下,今后的美术馆设计不再是以教育为主要目的,教育如果是强制性的,针对教育的空间设计对现代城市居民并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往往这样的空间并不能成为居民休闲的第一选择,我们可以构想一下,在工作了那么久以后,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需要得到放松,如果还去那种需要听讲解员枯燥讲解、只有单一观赏流线和人际交往繁杂的美术馆,这样并没有达到想休闲的人们的心理需求,并且不同层次的人需求不同,教育这种的宣传点并不能适应所有的人群。

2.2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结合生硬

现代美术馆的建设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人们的生理需求,早期只是作为艺术品展示的功能,但现在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单一的展览空间只能吸引那些专家学者前来,如果是家庭或个人休闲,则需要更多辅助功能来完善美术馆空间,现在的美术馆空间已经考虑到休闲的场所,例如很多美术馆都有附带的咖啡厅、茶吧、商店和俱乐部等,中国的很多特色的中国风美术馆有一些特殊的空间。

2.3科技元素的运用太局限

科技馆和博物馆现在的吸引力往往比美术馆要大很多,美术馆的针对性很强,不像科技馆有很多新奇的技术,博物馆储藏神秘的古物,美术馆主要展示的是古代或现代的画作,还有现代的一些装置艺术或行为艺术。其实艺术和科技有很多结合形式,比如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网上美术馆已成为每家美术馆必有的展示渠道。

3休闲经济下展示空间中人群分析

3.1人群层次类别

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将观展的人群进行了不同的分类,而文章主要是分析在休闲娱乐这个动机下人群的层次类别。虽然说按照年龄或受教育程度进行分类分析是比较全面的,但并没有足够的针对性。休闲娱乐既然是源自于人类生活的,那么按照人类活动属性进行的分类研究才比较适合文章的研究方向。按照这个方向可把美术馆参观人群分为学习知识型、社交休闲型、家庭娱乐型、个人放松型、漫无目的型五种类型,学习知识和休闲并不是相悖的,他们是有交叉关系的,所以这个分类当中必不可少的会有学习知识这个类别。

3.2美术馆中人的休闲行为与心理

以休闲为主的人在美术馆中的参观行为主要为交流、欣赏、互动、游戏、交通等。一面展墙、一条地毯、一块标示牌、甚至一束光线,既能诱发观众的行为,反之又能对观众的行为构成一定的制约因素,观众的行为是观众自身和展示空间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美术馆的空间之中,人的行为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研究,而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在美术馆空间的一系列活动,而这些行为和环境又会使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心里做出的信息处理结果又会影响到人的行为,所以这是循环的过程(见图1)。

4现代美术馆休闲空间价值

4.1美术馆休闲空间提供享受带动经济

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有很多,美术馆对休闲经济贡献的潜力,休闲服务环节对美术馆运作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将美术馆空间休闲化是美术馆新的发展方向,这为休闲产业又添加了一 个新的形式。在提到休闲时,人们往往会想到去旅游度假区、酒吧、网吧、商业街等地方,人们还没有形成美术馆休闲的概念。所以重视美术馆休闲空间概念的打造,将会吸引更多的人们走进美术馆,愿意在美术馆中休闲消费。

4.2有利于环境和谐共处

在日本很多美术馆都是建造在环境秀美的地段,在日本的美术馆空间规划之时十分注重室内与室外环境的融合,如妹岛的二十一金泽美术馆扁平的圆形,并利用360°透明全开放的玻璃将室外的自然风景引入室内。其实不光是风景,有的时候引入自然当中的声、风、光等元素也是带给人舒适体验的方法,这样更容易使人形成立体的自然感受。

5休闲一体化的美术馆综合性空间

5.1单元模块灵活性

因为美术馆经常会变换展览的内容,要使空间适应当时展出的艺术主题,所以面对这样的特性,休闲空间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何实现这样的变化就需要休闲空间具有弹性,能够灵活多变。

5.2利用科技提高观者情境互动体验

科学技术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声光电的运用,刺激观赏者的视知觉,使观众达到身临其境的认知感受,这些有科技含量的方式不仅可以运用到艺术品本身,也可以作用于艺术品的讲解和浏览线路上,我们进入展厅,在周围昏暗的环境中,随着一片灯光走向艺术品前,在艺术品的周围不再是纸质的文字讲解,而是通过视频的形式播放艺术品的故事。

作者:涂希 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休闲经济范文篇10

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于休闲、旅游及两者关系的研究日益火爆。对休闲与旅游研究结果的认识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能够抓住休闲、旅游的本质,迎合现代环境下消费者追求生活质量高水平的心理,就意味着该国或该地区支柱产业的形成和经济收入的提高。

休闲、旅游的本质到底如何,对于产业部门来说,到底是发展休闲经济还是发展旅游经济,是大力促进休闲活动还是旅游活动的开展,二者之间关系如何,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形成了几大类不同的看法。

第一类观点认为,休闲与旅游是相互交叉存在的活动形式。如,刘德谦认为休闲包括了本地休闲和异地休闲,旅游包括了闲暇类旅游和非闲暇旅游。休闲与旅游的重叠部分即为异地休闲也即闲暇类旅游。本地休闲独立于旅游活动之外,非闲暇类旅游也独立于休闲活动之外。

第二类观点认为,旅游包涵于休闲范围之内,即旅游属于休闲的一部分。李仲广就认为旅游从本质上与休闲没有任何的区别,旅游是那些发生在异地的休闲。杨振之从经济的角度也提出了休闲与旅游的包涵关系。

第三类观点则认为,旅游、休闲本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形式,现在正在相互渗透,乃至结合。宋瑞是这种观点的主导者。李文明等也认为旅游休闲化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的必由之路。

二、对休闲与旅游关系的思考

1.休闲的概念

休闲,人类亘古以来的追求,是满足了生存需要以后必不可少的生活需要。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追求,人类的发展历史才会一次次被改写,一次次被超越。

对于休闲的具体定义,从词源来看,《说文解字》中的“休”是“息止也”。“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人倚木而休”。《诗·商颂·长发》中释“休”为吉庆、美善、福禄。“何天之休”。“休,美矣”。对于“闲”,其基本的意思为范围,引申为道德、法度。《论语·子张》中说“大德不逾闲”。其次,有限制、约束之意。《易·家人》说“闲有家”。“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合起来,休闲所代表的就是一种使人向往的美好,这种美好不违背人之常理,不扭曲人之本性,是人皆趋之的一种生活状态,或是人的精神所想要达到的一种境界。

休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把人从劳动状态与负有责任的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亚里士多德对此作了一个恰当的总结:休闲是“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状态”。葛拉齐亚对此说法给出的自己的解释,为“对要履行的必然性的一种解脱”。在这种状态下,马克思也给出了休闲的两层含义:一是“娱乐和休息”;二是“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

现代人把休闲看做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时间商品或一种精神状态。Godbey定义它为:“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的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

2.休闲的表现形式

人类在农耕时代,生产力落后,社会财富集中于极少数人手中,绝大部分的人必须为了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长时间地劳作,人类只有10%的时间用于休闲。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类普遍的休闲活动,表现为因农耕活动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而在长期的劳作以后短暂的农闲时间里,放松自己,追求那种美好的“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状态”。中国最隆重的春节和西方最盛大的圣诞节产生的渊源,恐怕都与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对这种吉庆、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无关系。

进入工业时代后,机器大生产代替了作坊手工劳作,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工业革命后的二百多年内创造的社会财富,超过了工业革命前二百万年社会财富的总和。社会财富高速增长的代价是人的工作压力和强度迅速增大,对资源的蚕食和粗放利用,使得生活空间日益逼仄,生存环境也日益恶化,在居住地寻求休闲的快乐已是往昔的节日。人们把实现在没有压力与竞争的环境放松自己,寻求心理的满足与精神的升华之目标的目光投向了远方。

3.旅游的概念

早期的旅游发展过程中,不论是游历、游学还是修行,虽然形式不同,享受的内容不同,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达到内心精神的升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至于旅游的最早期的形式——以经商、贸易为主要目的的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活动,严格说来,只是旅行而已。旅而不游,可以算旅行者而不能算是旅游者。

旅游大规模发展之初,是人类被喧嚣、强大的机器转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加上钱、闲比之前的成倍增长,有能力出去透气散心放松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故旅游形式表现为为了摆脱日常的单调与烦闷而尽可能多的四处游走,在饱眼福的享受过程中暂时忘掉“生存问题”的压力。在旅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各种目的的旅游类型不断涌现后,这种旅游形式被称之为“观光旅游”。

世上之人、世上之事虽不能阅尽,但大都可以以类分之。被我们称为旅游资源的观光对象也一样,被旅游研究者分成了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或者分得更细一点,成了人文、自然和社会旅游资源三大类。不同类型爱好的人各自寻找适合自己的资源类型,最初的震撼和新奇过后,对经常旅游的人来说,异地变得不再神秘莫测令人无限神往。对旅游资源所在地来说,大量追求放松的人的到来,在思想放松的同时更是对自身行为约束的放松,放松的结果是资源所在地慢慢的也变成了人流拥挤、有的甚至比居住地更拥挤的地方。旅游者相互间、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相互间的抱怨,旅游地资源遭破坏后美感度的下降,环境质量的恶化,使追求休闲的人们精神上获得的愉悦感急遽削减,观光旅游所特有的从一地到另一地奔波的劳顿之苦凸现出来,变得让人难以忍受。观光旅游成为那些尚未见世面的初生牛犊们追赶的休闲方式,这类人尚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最原始的感官享受,而成熟的旅游者开始寻求新的乐土,一个适合自己,从身到心都能达到“休”之状态的闲适之处,不再四处奔波。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此类型旅游被称之为休闲旅游。

4.休闲旅游

休闲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种旅游类型不管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有一点是必须实现的,即在休闲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必须达到那种闲适、达观、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处于一种摆脱羁绊的身心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通过休闲旅游达到彻底放松的调剂。哪怕是那种苦行僧式的旅行方式,虽然肉体劳顿,但参与者却浑然不觉,反而从中获得灵魂的解脱和升华。对于此,我们不能不说它已经上升到了休闲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5.休闲与旅游的理论关系

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对旅游经济很多方面的研究,如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消费、旅游收入、旅游企业行为、旅游产品等等,都倾向于按照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来分类。这样一来,以商务为主的事务型旅游活动类型虽然少有游,但因其无可置疑的吃、住、行、购、娱等方面的大量需求和高消费,被列入了旅游活动的范畴。这种旅游活动不是受人自身内在休闲需求的驱动,本文认为不应属于休闲活动之列。

到20世纪90年代,电子化的动力机器使得人们能将生活中41%的时间用于追求娱乐休闲。天工作时间、周工作时间、年工作时间的进一步缩短,除了能够将每年集中休假的时间以旅游的方式来达到休闲的生活状态以外,平日非工作时间的延长也使得人们对短时间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既有休闲的需要,更有满足休闲需要的条件。这些时间虽然不能外出旅游,但大可以在生活城市的周边环境优美的地方偷得浮生半日闲,这种休闲活动没有离开居住地,脱离于旅游活动而存在。这个时候,旅游和休闲就有交叉重复的部分,也有了各自独立的部分。

6.休闲与旅游的实践关系

创造经济效益的最后一环节是消费。在全民奔小康的背景下,国民的内需范畴主要集中在了提高生活质量的休闲范畴。事实已经证明了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休闲经济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从休闲与旅游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旅游经济的一部分属于休闲经济的范畴,但休闲经济远远不止这一部分。在发展休闲经济的过程中,除了更好的满足、刺激外来的休闲旅游者需求,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外,更应该注重开发提升本地及周边附近居民生活质量的休闲消费产品,旅游活动固有的季节性特点,使旅游经济收入也呈现出明显的波峰与波谷的巨大差距。

参考文献:

[1]成思危.知识经济时代与人的休闲方式变革——在“2002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研讨会”上的书面讲稿[EB/OL]./,2002-10-15.

[2]田里.旅游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3][美]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7.

[4]胡伟希,陈盈盈.追求生命的超越与融通——儒道禅与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5.

[5]魏小安.中国休闲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

[6]李仲广,宋瑞,杨振之,申葆嘉,李文明,李健,钟永德,刘德谦.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我们时代的休闲与旅游(一)[J].旅游学刊,2006,(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