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1:13:12

休闲文化

休闲文化范文篇1

把握张家口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及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是创新张家口文化休闲旅游的根本。(一)张家口的文化旅游张家口的文化旅游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重点发展的历程。2006年2月,张家口提出“建设涿鹿中华合符坛、黄帝城、三祖堂、阳原泥河湾等始祖文化旅游区”等规划,首次提及“文化旅游”。同年8月,在《张家口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我市旅游资源和区位市场优势,强抓奥运机会,狠抓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正式提出发展文化旅游的总体思路。2009年,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9-2013年)中,把文化旅游业视为支柱文化产业,而开始加大了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培育力度。2011年12月,在《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文化园区项目建设。至此,张家口将城市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为张家口文化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示了具体的实施目标。(二)张家口的休闲旅游2008年,张家口开始发展休闲旅游。当年,河北省提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同年11月,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市旅游局签订协议,将共同打造京西休闲旅游区域,使张家口成为北京休闲旅游首选之地。之后,辖区内的部分县域开始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如:沽源县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怀来县举办葡萄采摘暨葡萄酒节等,使张家口的休闲旅游渐成良好态势。(三)张家口的文化休闲旅游一直以来,张家口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稍显迟滞。2009年,文化休闲旅游才正式纳入政府规划之中,该市旅游局提出了“以建设京西北运动康体休闲区为目标,着力打造‘中华民族摇篮,生态休闲之都’的旅游总体形象,构建以市区休闲中心、4大旅游景区6条精品旅游线路为主的总体空间战略格局”。其中,市区休闲中心重点发展“城市观光、文化休闲、娱乐购物、红色旅游和商务、会议旅游”等项目,全面构建主城区旅游产品体系;4大旅游景区分别是:“坝上草原旅游区、桑洋河谷葡萄酒文化休闲聚集区、历史文化旅游区及崇礼——赤城、怀来冰雪温泉休闲聚集区”;6条精品旅游线路分别是:“冰雪温泉休闲健身游(北京—张家口—崇礼—赤城);坝上草原蒙族风情游(北京—张北—尚义、康保、沽源);桑洋河谷葡萄文化休闲游(北京—怀来—涿鹿—宣化-阳原;中华文明溯源游(北京—涿鹿—阳原);京西北民俗生态游(北京—宣化—涿鹿—蔚县-张家口);张家口历代长城游(北京—怀来—宣化—张家口—张北)”。最近两年,张家口文化休闲旅游建设显见成效,如:2011年桥西区举办了首届休闲文化旅游美食节;国际旅游文化节休闲港落户张家口察北管理区;以“绿色、生态、文化、开放”为主题,多视角展示张北文化内涵的坝上草原文化旅游节及以“游古城、观社火、赏剪纸,逛古镇、品小吃、看树花”为内容的“蔚县民俗文化节”正式起帷;2012年怀来举办了主题为“追寻红色记忆,踏上光辉历程”的红色文化旅游节等。

二、张家口文化休闲旅游创新思路

从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定位出发,探析张家口文化休闲旅游创新思路。(一)创新原则“求同”和“求异”是探寻张家口文化休闲旅游创新思路的基本原则。“求同”是指各地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思路与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满足本地人民群众日常的文化休闲需求和外来游客对异域文化的体验渴求。“求异”是指文化休闲旅游应在休闲旅游方式中凸显当地的文化内涵,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围绕当地与众不同、独具特殊魅力的文化打造富有竞争力、高品质的文化休闲旅游品牌。如:目前,张家口基本形成了崇礼滑雪、消夏避暑、始祖文化、温泉养生4大品牌,主要凸显了本地的四种文化,即:滑雪休闲文化、草原度假文化、三祖文化和温泉养生文化。今后张家口还应围绕泥河湾文化、剪纸文化、边塞文化、商旅文化、近代工商业文化及葡萄采摘文化等继续打造特色品牌。(二)创新实质文化休闲旅游是继观光旅游之后,融休闲、体验、观光于一体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其中,“文化”与“休闲”两大元素是文化休闲旅游的实质。文化休闲旅游强调充分考虑游客的情感需求和参与愿望,把旅游景观转化为具体的活动,通过“文化”、“休闲”两大元素的注入,让游客在真实感受、切身体验中达到品赏美景、放松身心、解读文化的休闲目的,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深刻的情感升华。过去,张家口旅游虽已迈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但构成张家口旅游多元化发展的不同主体,如观光游、文化游与休闲游等,一直以来都采用独立式的发展模式。在实际中,各主体彼此之间很少整合成一个整体,即将构成多元化发展的各个不同主体整合成一个整体,如一项新型的旅游活动或一种全新的旅游产品。文化休闲旅游——一种新型的综合式发展模式,恰好弥补了当前张家口旅游发展的不足。就文化休闲旅游而言,各主体(文化游、休闲游、体验游、观光游等)构成整合后整体(文化休闲旅游)的各个组成部分,每个组成部分都必须是具体的活动,可供游客亲身参与、亲身体验。目的是从满足游客的单一需求(审美)向满足游客的综合需求(发现美、欣赏美、注重内心感受、领略多姿多彩的文化、享受旅游过程中的轻松、愉快和舒适等)进军。(三)创新亮点张家口要想成功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不仅要将饱含当地民俗、、生活、民风等成分的文化元素充分融入旅游产品中,凸显张家口旅游的文化性;而且还应彰显张家口旅游的休闲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创新旅游方式,一改当前传统的“走马观花”式、“游--走”式的旅游方式,将“亲身体验”作为主要的旅游方式,达到在“体验”中实现审美、品味文化、感悟人生的休闲目的。(四)创新思路文化休闲旅游作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一种新态势,其发展的市场和前景是极其广阔的。当前张家口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在河北乃至华北地区已走在兄弟省市的前列。未来,张家口的文化休闲旅游要想继续处于领先地位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需不断创新其发展思路。基于目前张家口旅游的发展条件及现状,张家口的文化休闲旅游应紧紧围绕“文化”与“休闲”两大元素从形象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市场开拓等视角探寻创新之路。就文化休闲旅游的形象定位而言,张家口的休闲资源类型齐全,草原、雪场、温泉、森林及峡谷应有尽有;张家口的文化资源也异彩纷呈,三祖文化、泥河湾文化、邮政文化、商文化等都是张家口历史的见证。对文化休闲旅游进行形象定位时,必须同时突出休闲性和文化性,因此,未来张家口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应以“多彩文化、休闲旅游”作为其形象定位,推动张家口的多元化旅游由独立式发展模式向综合式发展模式迈进。就文化休闲旅游产品而言,应把休闲、体验与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通过进一步满足本地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增加产品的互动性、参与性等方式来丰富文化休闲旅游产品的内涵。

休闲文化范文篇2

罗素说,能否聪明地用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许多发明创造都与休闲有密切关系。亚里士多德曾举例说:“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中国古代对”休闲”二字也有精辟的阐释:“休”,人倚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从词意的组合上,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二、为什么要发展休闲经济

当前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业压力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普遍存在,休闲经济的发展,给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比较好的途径。

1、休闲经济能提供多类型人员就业机会休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休闲经济是一种满足人的闲暇生活需求的经济活动,它与其他他行业密切相关,涉及到文化、教育、治安、社区服务等诸多行业。它所包容的产业比较广泛,能吸纳各种劳动力。发展休闲经济会带动相关的许多服务业和生产企业复苏与振兴,给大量的人提供多层面的工作机会。美国休闲业已成为第一位的支柱产业,从业人员站到了一半以上,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占比仅为30.15%,与美国相去甚远,很有发展空间。如在旅游业中,吸纳一人就业就可带动相关产业4-5人就业,收入一元钱就可使相关产业增收5-7元。

2、休闲经济的广阔市场为扩大内需提供了舞台发展休阐经济最适应当前国内市场需求.最能扩大国内消费。我国当前市场需求不足很大程度是结构性矛盾引起的。2008年的金融海啸,也让中国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外销,更需要内需。当外销之路越来越艰难时,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成为发展经济的唯一出路。而且中国人口众多,居民素有储蓄的习惯,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人们的收入水平还在逐渐提高,而休息日及延长假期政策,增加了人们的消费时间,扩大了消费空间。钱和闲的双重增长,必然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发展休闲经济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休闲与物质主义、效率主义等截然相反。休闲的精髓是宁静、平和与永恒,休闲是自由地安排时间。休闲经济作为一种高级经济形态,充分体现经济发展的人文情怀,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以及发展中的人文意识,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及其经济活动能更大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休闲文化带领休闲经济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如果说休闲文化是人类休闲的精神成果,那么休闲产业则是休闲的物质成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休闲经济,休闲文化对休闲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休闲文化对休闲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功能新时代的休闲经济,应是一种全新的,运用人类知识精华和文化智慧的经济形态,它的最大特点是以不断创新的休闲文化为主导,将知识、智力、技术、文化和智慧等因素作为生产和经济要素直接进入经济运行之中,使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技术资本、文化资本等成为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从而使休闲经济真正具有低消耗,可持续性发展。新时代的休闲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文化密集型,其扩散性和渗透性都比较强。注重休闲文化对休闲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功能与作用,也就是注重突出休闲经济发展自身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格的建构

2、休闲文化的发展促进休闲经济产业化和产品多样化休闲文化的发展,将促进休闲经济产业化和产品的多样化。一个产业的收入只有占到GDP20%的份额,才可以称得上支柱产业。对于中国多数城市而言,休闲产业都还不是支柱产业。休闲经济和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除了寻求各方面的支持因素外,其关键还在于如何从休闲文化的层面,在提升休闲经济与产业的文化含量与文化品质当中,增强整个休闲经济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休闲文化范文篇3

一、我国农村休闲娱乐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农村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是世界农业文明古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休闲娱乐文化产生于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年,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策的强力扶持,经济的高速发展,水、电、气、路、网的修通及其它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农村休闲娱乐文化提供了物质保障。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农民愿意把更多的钱投资于农村休闲娱乐文化的探索中,农村休闲娱乐文化也相应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特别要提高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部分的农民休闲娱乐的意识和改变农民休闲娱乐的文化观念,确保农民有着高雅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其次,这是农村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要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就必须有大量的闲暇时间。马克思还说:“所有自由时间都是供自由发展的时间。”没有自由时间,就没有休闲,也就不可能做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在休闲过程中出现的,以满足人们休闲需要为动机和目的,通过认识自然、社会和化育自身所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操守,价值观念等文化理念与语言、艺术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即为休闲娱乐文化。而农村休闲娱乐文化,就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富裕时间的增多,为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而形成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负荷农民需要和深受农民喜爱的健康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休闲娱乐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精髓之一,不仅折射出人类从古到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还揭示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内驱力和创造力,原因在于休闲娱乐必须经过人类自身的行为才能得以实现和传承,迄今休闲娱乐文化仍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程。最后,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在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中国,有的村落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有的村落自然资源丰富;有的村落历史文化悠久;有的村落风俗习惯独特。农村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人口素质普遍偏低,休闲文化娱乐设施过分匮乏庸俗的农村,加强农村休闲文化娱乐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加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带动文化,以文化发展经济。

二、我国农村社区休闲娱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社区休闲娱乐文化发展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这种问题主要归结为四点:第一,农村社区休闲娱乐文化发展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相对城市休闲娱乐文化而言较为单一。首先表现在休闲理念落后。这是因为农民本身学历偏低,长期居住在相对闭塞和贫瘠的农村,缺乏先进开放思想的洗礼和科学知识的灌输,广大农民缺少健康的休闲理念,加上有关部门下乡更多是为了完成任务,在宣传教育方面没有做到尽心尽力地引导;其次表现在休闲方式落后,农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惯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并无多大变化,根据河北省唐县2014年的调查数据来看,82%村民的休闲方式为看电视、听广播,27%的村民的休闲方式为串门聊天拉家常晒太阳。不但没有能够体现乡村特色的娱乐方式,而且相对单一的休闲娱乐方式,极易形成庸俗的生活情趣,无利于农民基本素质的提高。第二,农村社区从事休闲娱乐文化行业的人员专业素质缺乏。近年来,随着资本下乡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休闲服务产业的从业人员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总的来看,从业人员大多以农村本地人口为主,学历普遍偏低,大多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甚至还存在文盲或半文盲产业人员,他们没有受到过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资源环境、社会工作等专业教育,很难利用农村现有的自然环境与资源优势开发休闲文化产品,组织休闲文化活动。第三,从事农村社区工作的人综合素质偏低,环境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较差,且急功近利大搞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的思想严重。许多农村干部一味追求和城市一样的风貌,为了盖现代楼房,大肆破坏历史遗迹,为了修建工厂发展工业,大肆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致使“癌症村”和“罕见病村”出现,导致农村社区休闲娱乐文化发展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出现人造的“休闲娱乐荒漠”。第四,从事农村社区休闲娱乐行业的村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民和市民生活状况差距长期存在,再加上一些农村景色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农民倾向于在旅游旺季巧立名目,利用游客的好奇心理,通过在饭店菜单上做手脚,强制消费等方式获得不正当收益。这些做法不但对游客权益造成了侵犯,而且损害了自身的名誉,不利于自身休闲娱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农村社区休闲娱乐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社区工作者需要让村民树立家乡自信。让他们认为自己的家乡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每一个人的特性一样,这样就能够减少农村青年群体向城市的流动,让更多的人愿意学成归来为自己的家乡打造出富有地域特色的休闲娱乐文化,让更多人认识自己的家乡。第二,社区工作者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领导村民用设计复兴乡村。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设计风格会给人新鲜的视觉享受。这种特色可以与乡村所处的地域有关,西部村落的异域风情,华夏的中规中矩,江南的小巧玲珑,都是村落特色民居造型设计的方向。在浙江省富阳市场口镇东梓官村,在建造新房时,设计者根据民居布局设计不对称的屋顶曲线,同时在整体上,使各户的屋顶曲线能够相互穿联,具有延续感。乡村民居建筑的特色还可以体现在其非主流文化的创意上,泰国清迈拜县的倒立小屋,威尼斯的彩色别墅,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拍照留念,也促进了休闲娱乐文化的发展。第三,真正利用本土特色资源复兴乡村。现阶段,城市居民开始崇尚自然与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周末进行徒步、登山、宿营,在青山绿水间放松身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逢节假日,我国各个旅游的大省都是人满为患,旅行社开始探索小众而有特色的游览景点,这些游览景点主要是以著名古镇旁边的小村落为主,这无疑为一些依山傍水、植被丰富、人烟稀少的小山村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婺源长溪村的红叶,篁岭的竹晒匾,为农村呈现着季节性的休闲娱乐环境。类似这些村落的民居可以改造成民宿,为前来郊游的旅行者提供吃饭和休息的场所,以缓解他们旅途的劳顿。同时,村民也可以组织采摘蔬菜水果,田间劳作和认识植物等农家乐活动,增强旅途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第四,结合市场,专业运作,积极开发民俗文化复兴乡村。许多乡村具有上百乃至千年的文化底蕴,但是由于农村的闭塞环境和村民较低的文化素质,致使他们对村落历史文化的忽视,许多历史古迹年久失修被拆毁,这无疑对研究区域历史文化是重大的损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村落为少数民族自治村,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虽然文化部门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但仅仅做到让这些风俗文化存在下去,而不是让这些文化被更多人所了解。由于这些文化的认可度不高,又无法带来经济效益,导致很多风俗活动由此失传,例如每年春节张家口蔚县精通“打树花”技艺的仅此一家了。针对这种现象,有关部门需要让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更多像台湾的平溪天灯、清迈的水灯节和香港长洲岛的太平清醮广为人知,让村民感觉自己地方的风俗工艺被世人所认可和探寻,并能创造经济价值,才有希望发展为休闲文化服务产业。第五,加大对农村休闲娱乐文化的人力资源投入。首先,需要有人将网络普及到这些边远的小村落,让它们由封闭走向开放。例如将其民居改建的民宿通过缤客、爱彼迎等应用软件向人们公开,让村民与游客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交流,建立村落旅游官网,设立公众号,将不同季节的美景照片和风俗活动及时传递给人们;其次,农村社区需要招募管理学、社会学、营销学专门的工作人员,为村民普及专业知识,让他们利用当地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的优势,有效提供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游览活动路线;同时培养村民的艺术鉴赏与使用数码设备的能力,以便为游客提供摄影、修片等服务,让他们在旅途中留下最美的记忆。再次,我国农村可以借鉴日本奈良南部飞鸟文化发源地飞鸟村,在有着文化底蕴的村落成立研究所或调研基地,设立就业岗位,让充满地域特征的风俗文化成为独立的研究方向、领域甚至是专业;兴建图书馆,社区定期为村民进行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普及,让村民真正了解自己的家乡,并对自己的家乡充满自豪感,更能在文化休闲之旅的路途上为游客讲解历史,提高服务质量,让游客真正在旅途中有所收获。最后,一些农村的社区工作者需要作为代表出席地方乃至国家及的会议,建议对环境保护、遗产保护的立法环节,严禁破坏休闲娱乐文化产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第六,加强对农村休闲娱乐文化的规范化管理。将《旅游法》《导游管理办法》贯彻到农村,严厉打击宰客、碰瓷事件,保证导游持证上岗,农家乐持牌照运营。

四、结语

相比城市的喧嚣与繁忙,农村本身具有闲适幽静的特征,非常适合人们休闲娱乐。乡村旅游景观特别是古村落景观,作为一种难得的旅游资源,以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载体,向世人展示了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当今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农村社区要发展休闲娱乐文化,必须坚持“走出去”原则,就是首先要让城市人、外省人、甚至是国外人充分认识到农村社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情怀,这就需要村民在社区工作者的指导下遵守法律法规打造出富有自身乡村特色的名片,以开放热情的心态面对日益变化发展的社会,才能更好实现农村价值,用服务他人促进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乔金亮.去年休闲农业营收超5700亿元[N].中华合作时报,2017-4-14,(A01).

[2]刘琴,曹海燕.建材下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路径新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4-88.

[3]厉有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市民化的现实意义[J].人民论坛,2014,(17):48-50.

[4]王姗.关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5):90-95.

[5]魏有广,孙赫.基于产业转型视角的农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5,(4):22-23.

[6]沈菊.景宁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营销问题研究[J].地方经济:2016,(5):477-478.

[7]喻婷.长沙市望城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5.

[8]潘虹.乡村旅游景观开发初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4):48-50.

休闲文化范文篇4

今天,“2011第五届中国•樱桃节”在此隆重开幕。我代表二七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全区100万人民向樱桃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借此机会,向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长期以来对二七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地感谢!

经过几年的打造,樱桃节已成为市、二七区休闲观光、文化旅游的一个品牌,樱桃沟也成为人民近郊休闲的好去处。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也对西南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致富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因此,我们要把樱桃节一如既往地办下去、办好。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提出都市区建设的发展战略,并且把西南部二七新城的建设列入都市区的十大组团之一重点发展。二七新城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这里有很好的生态资源,有10万亩生态涵养林,是西南部的一个天然“氧吧”,有6000亩龙西湖水面、30里樱桃沟、2万多亩葡萄,并且这里沟壑纵横,是离市区最近、非常适合搞休闲、旅游产业的一个风水宝地。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把市西南部围绕龙西湖这一带打造成为宜居生态文化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区委、区政府以及二七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信心,在“十二五”期间,把二七区西南部真正打造成为宜居宜游、产城融合的宜居生态文化城,为都市区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休闲文化范文篇5

农村居民休闲体育文化消费的变化随着我国居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居民的生活已经逐渐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在农村消费中的数量与质量也在大幅度的提升,且消费形式日趋多样化。尤其是在我国东南沿海等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到城镇居民以及海外华侨等影响,当地农村人口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意识均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额度也大为增加,并且形成了其特有的体育消费价值观。当然,在强调休闲体育文化消费数量与质量上的飞跃性突破之时,我们不能不认识到,休闲体育文化消费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没有充分的物质基础作保障,休闲体育文化消费活动是无法进行的。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一直以勤俭持家作为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这也是自古以来受小农意识思想影响和渗透所形成的消费观念。另外,目前来说,在我国还有很多偏远地在经济上依然处在严重落后阶段,居民基本物质生活依然处在温饱阶段,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休闲体育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在短时期内,这种休闲体育文化消费水平低下的现象是无法实现根本性转变的,进而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休闲体育文化消费的整体发展趋势。这不但是我国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发展的一个瓶颈,亦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大投入力度,以先富带动后富,全面提升我国居民整体的消费水平。

高档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势头强劲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居民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形式逐渐由低层次的基本消费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高档体育消费品的发展愈加迅速。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在物质性休闲体育文化消费上,主要以体育报刊杂志以及高端的体育运动服装为代表;在观赏性休闲体育文化消费上则以体育赛事欣赏为主要消费形式;在培训性休闲体育文化消费上,主要以健身娱乐和提高竞技运动成绩为主;还有一些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形式如体育消费等,发展势头十分迅速。从我国当前休闲体育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来看,此种发展形势将于国际休闲体育文化消费的发展齐头并进,其实现持续的时间也将更为稳定。

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

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需求受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目前来说,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平衡现象,这种现象造成了居民收入、体育消费需求等多方面差距的扩大,加之区域经济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使得我国居民在实际体育消费水平上仍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分化现象[1]。作为从属于体育消费的休闲体育文化消费也必然呈现出消费需求受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特质。

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需求受家庭收入差异的影响即使是同一区域的居民,在其家庭收入水平以及社会阶层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使得他们在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需求以及休闲体育文化产品的购买能力之上也不尽相同。对于较高收入的家庭来说,在休闲体育文化消费的选择上,“高档次、贵族型”体育产品已经成为其消费选择的经常性内容。尤其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其对高档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品的追逐更为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休闲体育文化消费者亦产生了很大的带动与引导作用。然而对于我国大部分休闲体育文化消费者来说,价格实惠且质量有所保证的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品仍是其消费的主流。

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多样化趋势下的分层现象由于不同阶层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需求,故此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市场必然会形成一个社会分层的现象,这一现象在短时期内表现的十分明显。对于经济收入较高的消费者来说,越是高端的休闲体育文化产品对其而言越具有吸引力。而对于较低收入阶层来说,恰恰与此相反,只有在保证基本物质生活基础的条件下,其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需求才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且消费额度不会太大,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来说,此种现象尤为明显。

休闲体育文化消费者的消费理性大为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性的提高是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多样化发展趋势的又一明显特征。较之于上个世纪晚期来说,我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档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对休闲体育文化产品的选择上也不再盲目跟从,而更具个性化特征。消费者在追求休闲体育文化产品的质量保证的同时,对于产品的外形、色彩乃至于流行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对于休闲体育文化产品的服务性、适用性等方面也更为注重,不再单纯的被动接受,而是更多的注重自身主观上的消费体验。2.5休闲体育文化消费范围日趋扩大随着居民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我国居民休闲体育文化消费范围的范围也在日趋扩大,尤其是在体育医疗保健、体育营养以及相关健身培训上的消费规模大幅增长,居民对其消费额度有着明显的增长趋势,服务性消费迅速形成且发展形势大好。对于传统体育消费品来说,这些消费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分流的作用,这也是造成休闲体育文化产品供不应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消费方式和消费制度趋向于市场化

休闲体育文化消费的市场化改革趋势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休闲体育文化消费的市场化问题一直以来都为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一些休闲体育文化消费上的问题依然属于社会制度下的福利性活动。长此以往,在政府或企事业的大包大揽之下,必然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无成本的社会福利制度,进而导致了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项目的供不应求、部分产品数量的缺失以及产品质量上存在的种种缺陷,对我国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市场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制度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新的休闲体育文化消费政策,全力支持社会各界对于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市场的投入力度,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近年来,我国休闲体育文化消费的市场化占有率逐年提高,人们的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需求得到了满足,休闲体育文化消费权利顺利实现。

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发展趋势逐渐以市场化为主流随着我国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限额供应制度的取消,我国居民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居民休闲体育文化消费行为具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行为。这也是体育经济产业化发展的一个良好势头。体育社会化消费与市场化消费体制形成的重要因素,便是在劳动制度与收入制度带动之下休闲体育文化消费保障制度的全面改革。目前来说,我国政府之于居民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市场的宏观调控依然存在,但是对于日常休闲体育文化消费活动的直接干预力度已经减弱。

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市场化的形成从体育设施和体育场地建设上,我们可以看到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市场化最为明显的表现。自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在我国一些城市的体育场所中便以营业性消费体制代替了社会福利制度,进而将休闲体育文化消费的消费门槛迅速的降了下来,为居民提供了十分宽泛的消费空间,保证了居民的休闲体育文化消费权利。其后,众多盈利型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项目纷纷进入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市场,并在市场化的带动与调控下,迅速向服务业领域扩展,太极拳、台球、保龄球等诸多大众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形式日益涌现,很快的打开了休闲体育文化消费市场。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项目也紧跟经济形势需要大力拓展消费市场。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如体育健身消费、体育福利消费以及各种形式的户外运动消费,其市场化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消费群体趋向于知识化

文化素质与提高带动休闲体育文化消费意识的增强一般情况下,居民的休闲体育文化消费水平与其自身的经济收入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其现期收入较高的情况下,其进行休闲体育文化消费的水平也随之提高,反之亦然。与此同时,个人休闲体育文化消费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休闲体育文化消费水平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总之,当个体的文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受其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文化环境以及进行社会交往等诸多外界环境的影响,其在进行休闲体育文化消费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消费水平,进而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

休闲文化范文篇6

一、休闲文化的涵义与起源

1.休闲文化是一个意义世界

任何文化都是以人为主体,休闲文化亦体现了一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不同的学者从其各自的文化为背景出发,对休闲下了诸多定义,从本文的主旨出发,笔者更倾向于马惠娣教授对休闲的阐释“休闲作为一种现实存在,首先通过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并由特定历史时代的人们对他们所面临的生命历程和所抱有的生活理想而确立起来的一个意义世界”。

2.休闲文化不是闲散或消遣

休闲并不是填补空闲的一段时间,它不同于闲散或消遣。休闲在希腊语中的写法为“Schole”,与“School”同源,意为休闲和教育。希腊文明是人类休闲的黄金时代,从“休闲”一词的发端可以看出,当时休闲是以一定的受教育程度为前提的,并将有社会价值的娱乐和其他娱乐相区别。所以从词源来看,休闲中消遣和闲散的成分很少,主要指必要劳动之余的自我发展。

二、休闲文化的伦理渊源

休闲作为一种普适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文化的发展历史中,“休闲研究之父”亚里士多德把休闲提升到中心地位,认为“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休闲”。在当前休闲学与伦理学是两大独立学科,但二者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杰弗瑞•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休闲》序言中说“每一种文化都在创造休闲的概念,也都不断地对这一概念做出新的界定”,那么,伦理视角下的休闲是指当人们在从事与休闲相关的一系列活动时所遵循的价值取向和伦理标准,这就是伦理学的探究范畴,即旨在控究休闲中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在消费充斥的时代,人的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发生断裂,道德取向也面临种种困惑,因此对休闲文化的伦理反思就有其必然性和迫切性,以休闲为基点思考人,从中发现自由美和人生真谛,才能反蹼归真,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三、休闲文化的伦理把握与解读

1.从横向看,休闲文化与伦理学的价值指向上是本质相同的

休闲学家皮普尔在《休闲:文化的基础》中强调,“休闲和哲学的本质是相同的”。之所以从伦理层面解读休闲,是因为它实现了人的自我价值,而且和“心灵永恒性”密切相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休闲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瑞典哲学家皮普尔在休闲学的经典著作《休闲:文化的基础》一书中阐述道“休闲不是外部原因作用的结果,不是由空闲时间决定的,亦不是游手好闲的产物,休闲的特征之一是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

(2)休闲可以使我们更有意义的生活。德默•阿德勒认为“哲学应走向每一个人”,他从休闲与工作的关系中来把握休闲,认为“我们需要崇高的美德去工作,同样需要崇高的美德去休闲,休闲可以使我们有意义的生活”,人将在努力工作和休闲中达到自然、和谐、平衡的状态,这是对人之本质的一种反思,对人之现状的一种考量。

(3)休闲赋予生命以真善美,具有价值意义。休闲学中的核心观点是认为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必然和应然的,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思考空间。在休闲的过程中,人不仅寻找快乐,更主要的是探寻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4)休闲是精神休整的充分进行,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1899年,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出版,标志着美国休闲学的诞生。书中阐述,资产阶级新权贵在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闲暇时常采用‘非物质的’,准学究的或准艺术的知识讨论各种事”,休闲已成为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皮普尔在概括休闲的特征时,认为休闲是一种精神的态度,意味着人保持平和、宁静的态度,人们通过休闲来理清人生价值和文化精神的坐标,促进人类的自察、自省、自明。

2.从纵向看,休闲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蕴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

(1)古希腊时期:西方的休闲学一直很发达,这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一直把闲暇作为一种理想和人生目标来追求密不可分。在古希腊哲学家那,美好的生活是种理想、智慧和美德,休闲是作为生活目标被追求的,同知识、美德和幸福是统一不可分的。

休闲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构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迅速,人们休闲时间也随之增多,生活观和价值观也随之发生转变,在这种趋势下,休闲体育也就随之出现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成为现代休闲生活的一种方式,与此同时,高校也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将休闲体育文化引入校园中,逐渐成为现代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构建休闲体育文化对高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积极推进校园文化以及体育文化的建设。

1.概述休闲体育与高校休闲体育

就休闲体育而言,具体来说就是在空闲时间里,人们以个体或群体的方式进行自身喜爱的体育活动,满足自身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使人们能够从外在生存环境压力解放出来,感受有休闲体育带来的乐趣,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们放松身心的一种休闲方式。休闲体育在形式上多种多样,不需要特定的场地等条件就可以进行的各种休闲体育活动,这种形式的休闲体育强调是娱乐,主要目的是在人们生活活动中,用放松的心情享受或体验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而高校休闲体育是指高校利用课堂或体育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逐渐成为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事业中的重要部分,开展休闲体育教学,主要在于深化高校体育改革,为学生创造积极的休闲体育文化,进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种休闲体育是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以及满足个人兴趣而生,微校园文化生活注入新鲜的活力,促进校园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2.高校休闲体育的特征

2.1自主性。在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时,人们不会受到体育运动必须运用运动技巧,方式等限制,主要是强调对人们身心的娱乐体验和自由性,对于全体性的休闲体育活动,只要遵守共同运动规则,最终达到休闲目的即可,这种休闲活动能够使人们摆脱外在因素控制和约束进行放松性的娱乐活动,而对于大学生进行休闲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没有任何强制性和压力的一种体育行为活动,有明显的学生意识以及倾向性的体育行为活动,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凭自身喜欢和个人能力训责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有着一定的自主性[1]。2.2参与个性化。不管是什么样的休闲活动,都是进行体育休闲活动的潜在资源,休闲体育活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休闲体育活动而言,参与运动者本身看中的是项目的个性化特征,比较注重的是对体育运动的参与过程,而不是运动后的最终结果,因此不管运动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参与体育运动,对参与者来说也只是休闲体育运动而已,最终的体验感受是他人不可取代的、具有个性的体验。2.3自我完善性。就休闲体育的特性来说,能够促使参与者自身得到成长和发展,对人生有乐观向上的态度,使生活充满鲜活力,通过进行休闲体育运动,使自身有一个愉悦放松的心情,能够在这种心情中体会到自己存在价值,但在高校体育运动中,很多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挑战性质,学生通过在高校特有的环境,进行公平的体育运动挑战,一方面,能够磨炼自身的意志力,提升自身拼搏意识;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人们调节自身情绪,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能力,提升自身对体育运动基本活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构建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重要性

3.1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3.1.1消除学生日常学习的精神紧张。通过开展休闲体育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人际圈,锻炼自身,放松心情;另一方面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3.1.2增强学生个人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首先,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充分利用自身业余休息时间,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调节自身业余时间,激发自身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还能够在平日繁忙学习中解放自己,放松心情,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投入更多的精力,增强自身体质;其次,就休闲体育运动特征来说,又很强的自由性质,其中还带有一定的娱乐因素[2],有效舒缓学生平时学习压力,使学生在学习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3.2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3.2.1丰富自身业余生活。就休闲体育运动性质而言,是目前高校学生平时休闲时间中比较良好的休闲和健身形式,通过学生之间进行自主性的休闲体育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放松自身的压力感,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休闲运动形式和习惯,为今后自身的体育意识培养等奠定良好的基础。3.2.2提升生活品质。首先通过构建高校体育休闲文化,开展体育文化教育,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空闲生活,提升学生自身生活品质,这主要在于休闲体育运动的性质,对运动场地,运动者自身年龄,运动方式等都没有特定的要求和限制,便于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自身将来在社会的综合能力[3]。3.3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休闲体育文化氛围。创建校园休闲体育文化氛围,结合高校特有文化环境,显示体育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对学生起到的塑造作用。从高校培养人才方面看,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是不允许学生在休闲体育活动中放任自己,这就需要在一定教育层面上进行相关管理,因此高校应该转变过去传统教育观念,建立科学休闲体育教育观,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高校在建设休闲体育文化时,要结合学生对休闲体育的运动特点等方面,制定有效的体育制度,进而更好的保障高校休闲体育文化氛围创造。

4.分析构建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策略

4.1加强对学生休闲体育意识的培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休闲体育知识的讲座等活动,将休闲体育知识传递给高校学生,进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校休闲体育活动,另外,通过开展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价值观以及体育生活方式,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参与高校科学健康的体育休闲活动[4]。4.2设立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培养优秀休闲体育人才。长久以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关于休闲体育教学的相关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内容占有比例比较少,高校对此不够重视。随着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休闲体育教学也逐渐受到各大高校重视,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高校已经不同程度的增设与休闲体育教学相关教学内容,但还是无法满足现代高校学生对身心健康以及体育休闲运动的需求,因此,加强对休闲体育教学教育的重视,而设立休闲体育专业,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休闲体育人才,是目前高校体育必须解决的问题。4.3积极开展休闲体育文化的学术研究。建设高校休闲体育文化,是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科学合理构建高校体育文化框架,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更好的为高校学生积极创造休闲体育文化,有效丰富高校师生业余生活,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事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几点原因,积极开展对休闲体育文化的学术研究具有实际意义。4.4完善高校对休闲体育管理的组织形式。首先,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体育场馆,对体育设施进行管理,开发,加强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其次针对不同的体育运动场所,增加相应的体育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体育场所的设施利用率;其三,在高校资金充足的前提下,对体育场所环境进行改善,更好的发挥体育场所最大作用[5];例如设立高校休闲体育运动俱乐部,或大学生体育文化中心,将其功能作用发挥至最大;其四,针对不同高校休闲体育教学情况,制定相关休闲体育规章制度,完善高校休闲体育管理组织形式,促使高校顺利开展休闲体育文化活动。

5.总结

综上所述,构建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对学生而言,能够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利发展,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良好体育习惯,通过结合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性、特征等方面进行探究,提出构建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各项措施,更好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田慧.休闲体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17,(03):105-107.

[2]高亮.休闲体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06):252-253.

[3]代璐.休闲体育在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构建中的价值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2):107-108.

[4]李晨.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构建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1):117-118.

休闲文化范文篇8

随着我国进入高度老年化时期,关注老年人的群体生活,使老年人安享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而老年人的体育休闲文化则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应开展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文化活动,并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特点和爱好进行体育健身项目的创新,建设适合老年人健身的体育休闲文化,从而适应当前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在促进健康老龄化的过程,构建健康、合理的老年人体育休闲的娱乐方式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心态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佛山市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和思考佛山市老年人体育休闲文化的发展。

2佛山市老年人体育休闲文化的现状

2.1佛山市老年人对健康概念的理解

在过去,在众多人们的观念中,健康就是没有病,尤其对于老年人,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健康的标准包括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良好适应等四个方面。但是在佛山市多数老年人中都没有认识到这四个方面,并且还有大部分老年人保持着以前的不生病就是健康的老观念,对于其他标准的认同着则为少数,尤其在适应社会和品德良好这两方面的健康观念认同几乎为零,可见大多数的佛山市老年人对于健康观念的认识不科学,这就需要相关的体育和卫生部门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观念的认识,促进老年人加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近年来,佛山市老年人对于健康的认识方面出现了多元化,这有利的体现了佛山市在努力的改进当前老年人的健康认识不科学的状况,另外,改善老年人的体育休闲状况成为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方式。

2.2佛山市老年人对体育休闲方面的认知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为了减少人们的高度紧张感,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体育休闲运动则是这方面的有效方式。尤其对于业余生活丰富的老年人来说,老年人参加体育休闲活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还可以保持心情愉悦,扩大生活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但是,佛山市的老年人对于体育休闲的认知程度还不足,大多数老年人都将体育休闲活动和身体健康等同起来,从而忽略了体育休闲的其他功能,尤其是在精神方面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则认识相对较少。佛山市老年人对体育休闲文化的认识大都通过电视、报刊等途径,而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的则为极少数。因此,佛山市老年人的体育休闲文化的认知程度比较低。另外,佛山市老年人的文化程度的高低与体育休闲文化的高低成正比,文化程度高的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休闲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并且比较注重自己的精神修养和提高生活的质量。而文化程度低的对体育休闲文化的认识则仅仅停留在促进身体的健康上。因此,老年人对体育休闲文化认识不平衡,需要加强对体育休闲文化的宣传。

2.3佛山市老年人体育休闲文化活动的选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年轻人工作压力的增大,陪伴父母的时间减少,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而体育休闲文化活动则可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佛山市的老年人参与体育休闲文化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体育类、文化类、休闲类,活动的具体内容比较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一些休闲活动,也有一些新的休闲活动,扩展了老年人的生活圈,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的以看电视剧为主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使佛山市的老年人可以安享愉快的晚年生活。

3影响佛山市老年人参与体育休闲的因素

3.1体育休闲活动的场所的缺乏

老年人进行体育休闲活动的主要的物质基础就是活动场所,活动场所的缺乏严重的影响佛山市老年人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从而不利于解决老年人对社会的适应性,以及自身的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用地紧张,而分给体育休闲活动的场地则更少,另外,城市人口的密度比较大,人均的体育休闲活动场地则更少。再者,大多数的老年人对体育休闲场地的选择都是选择离家近的地方,因此,体育休闲活动场所的缺失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

3.2老年人参与体育休闲服务的体系不健全

体育休闲文化活动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最具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它不仅有利于老年人增强身体素质,还有利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缓解生活中带来的孤独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因此体育休闲文化活动对于老年人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佛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老年人对于体育、休闲、文化的需求比较高。佛山市在建设体育休闲文化事业方面有很大成就,但是在推进建立相关休闲服务体系和法律制度方面还处于不健全中,需要佛山市的相关部门加强建立完善的体育休闲服务体系和相关的法律制度。

3.3体育休闲文化场所欠缺相应的监管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有些商贩进入体育休闲文化场所,影响了体育休闲文化场所的公共属性。在佛山市的体育休闲文化场所普遍存在这种问题,并且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公共体育休闲文化场所功能的发挥,这是由于佛山市缺乏相应的监管机构。

3.4体育休闲的经费不足

在佛山市的各个区的体育休闲经费大都来自于政府部门的拨款和社会集资,但是所得到的经费往往不足以建立相应的体育休闲设备或是解决相应的问题。

4发展佛山市老年人体育休闲文化的建议

4.1提高老年人体育休闲的认识

佛山市的大多数老年人都存在对体育休闲认识不足的问题,因此,佛山市相应的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于佛山市老年人在体育休闲方面的培训和宣传,提高老年人对体育休闲的认识,激励老年人参与到体育休闲的活动中来。

4.2政府加强对体育休闲文化场所的监管

体育休闲文化场所如果缺乏监管,会出现了小商贩进行交易活动,严重影响体育休闲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从而影响老年人参与体育休闲文化活动。因此,政府在积极的引导老年人进行体育休闲文化活动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体育休闲文化场所的监管,促进体育休闲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

4.3政府部门加强建立和健全体育休闲服务的体系和法律制度

佛山市政府应加强建立和健全体育休闲服务的体系,这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中,并有利于促使老年人正确、科学的认识体育休闲文化,从而有利于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4.4尝试将老年人的体育休闲运行机制进行商业化,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市场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老年人的体育休闲也不例外,可以根据老年人体育休闲的特点,并将其进行商业化和产业化,例如举办老年人体育休闲商业赛事、在旅游景点举办各种老年人的兴趣类的赛事等,这种将老年人体育休闲文化活动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方式,会产生双重效益。

5结语

休闲文化范文篇9

一、休闲康养与文化旅游互动关系分析

(一)休闲康养对文化旅游具有拓展和推动作用。老龄化社会压力、亚健康、雾霾与疾病、慢病与压力的关注忧虑和经济增长下对高品质生活、医疗康复、健康活力的核心诉求之间的矛盾催生新的业态,在全民旅游和大健康时代,旅游消费需求聚焦美好生活成为发展趋势,文旅康养新业态应运而生。1.休闲康养拓展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空间伴随着我国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以及人们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高品质追求,“康养”成为前景大好的“朝阳”产业,我国《大健康十大投资热点市场规模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康养产业总规模预计将超过8万亿元。文化旅游业借助休闲康养产业发展,融进休闲康养市场,不仅有利于提升休闲康养品质还会拓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空间。原本“躲在深闺人未识”或者被逐渐遗忘的一些传统节事文化活动、原生态自然景观、民间传统美食等文化旅游资源可以通过休闲康养产业得到有效传承和传播,从而帮助即将没落的文化旅游资源重新焕发生机,延伸文化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同时,文化旅游产业可以通过休闲康养平台,进行深层次、多领域的发展,不断开拓新的市场。2.休闲康养成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粘合剂2020年1月份,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提出,“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成为2020年文化旅游重点发展任务之一。在我国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从文旅融合实践来看,文化旅游在创新性、价值链、产业化方面的融合还需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国休闲康养产业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怡情怡人的旅游资源和关乎健康养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成为康养产业的重要组成内容,休闲康养产业黄金时代的到来,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深度发展提供了粘合剂,从而推动文旅发展进入4.0时代,即“旅游+康养+文化+定制生活”。文旅康养4.0时代不再是狭小定义下的传统旅游商业,而是“旅游+”“文化+”“康养+”的全新生活体验。(二)文化旅游对休闲康养具有渗透与提升作用。1.文化旅游助力休闲康养产业升级。随着近几年旅游的迅猛发展,大大小小的文旅产业大量兴起,“文旅+”战略促使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旅游业态和产品也在持续丰富,如同“文旅+康养”,以“文旅+康养”的方式打造新产品、新业态推动着休闲康养产业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而不断实现结构升级。在旅游休闲度假中,人们对健康养老养生休闲的需求日益强烈,康养旅游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国内一批知名文旅地产商也陆续推出以生态环境为卖点的康养、文旅地产项目,打造了健康小镇、健康住宅社区、健康综合体、健康产业园等康养业态。典型的比如万科良渚文化村、绿城的乌镇雅园、恒大的养生谷等。2019年,国内四川、重庆、湖南、云南多个省市陆续签约康养文旅项目,数量高达12个,总签约金额近650亿元。伟光汇通旅业公司分别与重庆涪陵区签约北山国际文旅康养度假区项目、与四川井研县签约研溪古镇项目,按5A级标准打造集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康养度假于一体的部级旅游度假区和集“文化休闲、生态旅游、康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古镇,便是文化旅游产业助力康养产业升级的有力证明。2.文化旅游提高休闲康养的品质和内涵。h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丰富的文化生态,既是做文化旅游的必要条件,又是打造优质康养基地的良好基础。在中国的文化基因中,将“养生”与“养心”融为一体,以“养心”为本,是中国康养产业发展的文化前提。整合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开发休闲旅游采摘、特色产业园、文化体验等康养旅游产品和服务,有助于康养产业链条的延伸,创造品牌优势。从提升产业附加值角度看,文化旅游有助于推动康养产业的内涵式发展。一方面,康养产业可从饮食、宗教、节事等旅游资源中挖掘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也可在旅游、演艺、体育等行业中凸显康养理念。总之,文化旅游能够赋予康养产业更多文化内涵和趣味,从供给侧提升康养产业的品质,并且形成产业特色。

二、休闲康养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过程分析

(一)前期分立阶段。这一阶段的休闲康养更多关注的是“康养”,休闲的涵义相对弱一些。2014年,中国首届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攀枝花市举行,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养老养生、医养融合等方面开展康养研讨,目的在于应对中国老龄化健康问题,论坛指出:“积极发展康养产业可以有效引导老年人从大型疾病医院转往康养医院、护理院等,缓解大医院床位紧张压力,解决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文旅产业则是从定向景区观光游(文旅1.0时代)到商务式休闲游(文旅2.0时代)的过渡时代。两大产业之间互相往来,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精彩,各自的产业边界也比较清晰。两大产业在面向的市场、开发的产品、运用的技术、提供的服务等方面也不尽相同,两产业之间基本不存在联系,融合现象也近乎无。(二)中期初步融合阶段。随着旅游大众化发展进程加快,老年人以其既有“钱”又有“闲”(闲暇时间),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加上我国“亚健康”人群康养需求出现,“康养+旅游”双重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自2013起,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提供了政策支持。内因外因双重动因下,“文旅+”“康养+”产业融合现象陆续增多。两大产业逐渐开始从产品、技术、市场、组织等方面实现初步融合,两产业之间的边界界限开始模糊。(三)后期深度融合、新的产业衍生阶段。随着我国实现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文旅型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人们的旅游观逐渐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从大众的走马观花向小众的定制深度游转变,“旅游+康养”在广度和深度方面融合进一步发展,两大产业之间的边界界限开始消失,产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国因此迎来了“旅游+康养+文化+定制生活”的新时代,“文旅康养”新产业由此产生。

三、休闲康养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一)休闲康养与“森旅”相融合。我国拥有180多个森林城市,800余处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数量超过20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24个,地域分布科学、合理(见表1)。近几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大健康理念的不断普及,森林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喜爱,森林环境空气清新优良,含有大量芬多精、负氧离子等重要的疗养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好的改善和调节作用,亲近森林,走进森林,在森林环境中休闲康体、养生保健,将会成为越来越广泛人群的旅游首选。因此发挥好森林旅游资源的优势,实现二者的产业融合,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新业态,满足了人们追求绿色健康高品质生活方式的意愿,既有助于做大做强休闲康养产业,又有助于实现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实现双方共生共享共赢。(二)休闲康养与“农旅”相融合。依托我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所开发的农旅项目是近几年的旅游热点。农业采摘园、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综合体等是农业和旅游融合的典型代表。农业农村旅游资源以其天然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农耕文化优势,成为休闲康养产业开发和投资的热点,依托区域极具特色果蔬种植、鲜花种植、茶叶种植等农业种植项目,开发各具特色的农旅康养小镇,使消费者回归自然、体验农趣,放松身心。(三)休闲康养与“体旅”融合。随着大众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日益提升,“亚健康”与“老龄化”的日渐普遍,休闲康养和体育旅游作为幸福产业的两大内容,在康体、健身、康复、休闲、养生等多个方面产业关联度十分密切,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基础条件。利用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漫步道、自行车骑行道、涉水步道、环山观光步道等体育养生项目,举办登山、攀岩、骑行、滑翔等体育赛事,因地制宜,建设体育康体养生基地,将休闲康养融入体育旅游中,从而使消费者达到身心愉悦的康养目的。融合后的体育康养旅游其产业内涵将会更加丰富,产业增值能力也会更强,从而催生新的产业、新的业态。(四)休闲康养与“文旅”融合。我国旅游资源文化底蕴深厚,在发展休闲康养旅游产业的同时注意挖掘文化元素,有利于实现二者双赢。一方面,文化旅游资源成为休闲康养产业的重要组成内容,有助于拓展休闲康养的内涵,提升休闲康养品质,从而提高休闲康养消费吸引力;另一方面,一些濒临没落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休闲康养产业可以得到科学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保护和传承。例如,我国的一些极具地域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传统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孝文化、节事文化活动等,就可以在休闲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进行融入和渗透,包含文化旅游内涵的休闲康养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康养人群追求美好生活品质的需求,从而大大提升休闲康养产业的市场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杨俊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业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昆明市团结街道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易慧玲,李志刚.产业融合视角下康养旅游发展模式及路径探析[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2019(9).

休闲文化范文篇10

桌游休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活动方式为目的的产业,然而由于社会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和强有力的法制制约,以桌游为代表的休闲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错位认知导致社会不良影响,在我国个别地区和个别群体中,出现了以为目的的棋、牌、球等桌游错误认知,这不仅污染了社会环境,浪费了社会资源,还败坏了社会风气,践踏了国家法律。而这些休闲错位现象或休闲误区,恰好说明了建立文明的桌游休闲业以引导健康休闲的必要性。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休闲产业已成为人们的时尚追求和生活需求,文化产业的火爆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但在这些井喷现象的背后,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人们对以桌游为代表的休闲产业的狭义理解和单一片面追求。桌游固然是日常生活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休闲方式,但也只是人类休闲的一种表达形式,它的受众群体特殊且十分单一,吸引力也来自特定的群体,这对文化产业要求的多元化全面共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矛盾冲突,容易形成休闲业的非均衡发展,造成求大于供的饥渴现象。随着桌游为人们所熟知,出现求大于供的现象,而从国外引进原装桌游价格昂贵,加上桌游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体制匮乏,资源稀缺,链条稚嫩,就给桌游盗版商有了可乘之机,导致盗版桌游成为人们日益争议的话题。我国国内以桌游为代表的休闲文化产业目前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一个健康稳定的运营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国外的桌游原创生产厂商、国内桌游商和消费者对此现象都深感无奈,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权保护的法律措施使得桌游的盗版行为日益猖獗,也成为目前桌游休闲产业最为关心的话题。

发展桌游休闲产业的对策

伴随着桌游休闲产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怎样合理有效地解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这要求我们做到:休闲桌游产业的生存前提就是拥有正确的认知、完善的规则、健全的法律。虽然桌游休闲的游戏规则不受法律约束,但并不等同于桌游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在以桌游为代表的休闲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引导高尚高雅的道德舆论,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以确保其健康良性成长。由休闲文化市场引发的井喷现象,致使我们看到了市场单一化发展导致的市场供需失衡,所以当下必须有所作为。一方面,我们必须转变观点,全面科学地重新审视以桌游为代表的休闲文化产业,以桌游为经济刺激点,在自身飞速发展的同时拉动经济的全面复苏。另一方面,合理改善桌游形式,使其多角度深层次深入文化产业。最后,尽可能原创更多多元化丰富的桌游休闲,以扩大市场供给,改善单一受众。总之,以桌游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平衡依然需要我们的关注和研究,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进入文化市场的商品和劳动总额要与货币能力和购买力相持衡,以桌游为代表的休闲产业供需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版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的社会性问题,其普遍性和危害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要求我们:首先从出版机构入手,建立健全版权管理,政府建立反盗版机制共同抵制盗版,维护版权所有。由于我国目前休闲文化产业行情严峻,可以看出打击盗版的难度非常巨大,这要求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出版机构为辅助的方式相结合,共同遏制盗版的猖獗。其次,加强正版舆论宣传,提高舆论认同感。这要求我们要加强宣传打击盗版的力度,让人们意识到盗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危害,从而达到抵制盗版的目的。再者,要增强出版单位的主动防范意识,出版单位可以开展有奖举报,悬赏揭发的方式,主动提高防范意识,这有助于震慑不法分子,树立打击盗版的高大形象。最后要加强日常管理,深入持久地开展桌游休闲文化产业的长久正确发展,以促进以桌游为代表的休闲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

本文作者:刘畅工作单位:重庆工商大学